四年級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評課稿

聽了王老師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課,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內涵很深奧,並且時代背景較遠,對我們現代的學生來説是很難理解的。但是,經過王老師的精心設計,巧妙展現、靈活引導,確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王老師一上課就出現了一幅周恩來年青的畫相,抓住畫相為切入點,如“這是周恩來,今天我們就學習周恩來青年時期的故事。”板課題《這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畫相直奔課題。抓住課題中“崛起”“之”的解釋,讓學生理解了課題,點明瞭課文內容的中心。接着老師從課題中質疑如:從課題中想知道些什麼?這時,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興趣高了,提出了一連竄的問題。發“a.周恩來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b.周恩來為什麼立下這樣的志向?c.周恩來為什麼要説這句話?……這樣一來,老師趁着這美好的時機,讓學生帶着這幾個問題走進了文本,這一環節的教學,老師善於把握好時機,從問題直奔文本很自然。學生也學得輕鬆愉快。

四年級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評課稿

閲讀教學這個環節中,老師不急於教課文,而是把這空間給了學生,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但從內容上看,課文涉及很多方面,如果按照事情發展順序遂個串講,不僅耽誤時間,聽起來也是索然無味,老師巧妙地抓住一內存隱線,即“中華不振”,因為中華不振,伯父擔心,因為中華不振,所以婦女慘遭欺凌……這些都是中華不振的最好註解。教學中,老師緊緊抓住“中華不振”讓學生尋找反映“中華不振”的詞句,“衣衫襤褸、鏗鏘有力,租界……”老師從句子中抓住中點詞,深入解讀。學生雖然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對“中華不振”有了較深刻的思考,從中知道中華不振的每個字都立在學生眼前,活在學生心中。

王老師在知識的延伸這一環節,播放了當時租界的錄象,增添了對課文的理解,暴露了當時的社會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周恩來也是親眼目睹了這件事之後方明白了這一點,並有了讓中華崛起志向。這一環節也是讓學生體會中華如何不振的重點,從而展開學生想象力,延伸了知識這個環節很有價值。

在指導學生朗讀這方面,老師指導很是到位,因不同的形式幫助學生如:點讀、小組讀、範讀、齊讀等,學生朗讀課文很流利,很有感情。這是跟老師的平時的鍛鍊是分不開的。老師的語言生動、簡潔明瞭,富有吸引力,用讚賞的口吻與學生交流,因此,課堂教學的氣氛很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體現了教學的可效性。

以上是自己聽了這堂課的一些見解,是否準確,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