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祖國共成長”主題徵文:飲水記

“你瞧,我們現在用上自來水了,那可方便了”,舅媽笑呵呵地擰開自家的水龍頭,對着流出來的白嘩嘩自來水連連豎起大拇指。這一幕便是XX年夏天我去皋埠鎮xx村的舅舅家所看到的情景。這個位於皋埠鎮南部,毗鄰牌口村、上樊公路,村域面積2.5平方公里,總人口1265人,户籍數421户半山區行政村,在歷經了多少代人的挑水而飲的生活方式後,終於在二十一世紀初告別了這種原始的取水方式,在自家灶頭喝上了和城裏人一樣清澈甘甜的小舜江自來水。

“我與祖國共成長”主題徵文:飲水記

我的舅舅家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起一直生活在xx村。這個座落於半山區的小村莊,由於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經濟不太發達,各種基礎設施建設也相對落後。村民們向來以農耕經濟為主,有的在村辦工廠裏做點工,有的經營些茶葉、蔬菜之類的小本生意。長期以來,這裏的村民靠着井水和河水過日子,飲水和用水一直是個 “老大難”問題。

村子中心有一口飲水井,那口井眼大水深,打上來的水清澈見底,甘甜清洌,井水是由周邊山上的地表水匯聚起來的,而全村人都仰仗這口井來吃水。平時舅舅一家幾口做菜做飯和燒開水用的都是取自這井裏的水。舅舅家灶頭有口大水缸,每天早晨天一亮,舅舅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擔着一根扁擔和兩個鐵皮桶到這口村子中心的飲水井去挑水。而井口總圍聚着一些同樣早起勞作的村民,大家我一桶,你一擔地挑着回去,一天的吃喝用水就算解決了。回家之後,舅舅再把兩大桶的井水嘩嘩地倒到那口大水缸裏,小心翼翼地合蓋上兩塊半圓形的木板,等到要用的時候再掀起木板蓋,拿個水勺給舀出來。若是平時生活上用水,像洗菜、淘米、洗衣服之類的,村民們還捨不得直接用從這口井裏挑來的水,而是聚集到村子裏的小池塘邊去洗。河水的上岸頭你淘米,下岸頭我洗衣服。若是到了夏天,大家還會在河邊洗把臉,或是直接衝個澡涼快一下再回家。這河塘邊總是上演着最熟悉、最淳樸的農村生活秀。可是這樣看似悠揚自足的生活,一到了下雨天,就變得侷促多了。村婦們往往一手撐着傘,一手提着洗衣桶,穿着長統雨鞋來河邊洗衣服,大家的傘相互挨着,雨水順着傘滑下來,落在地上又濺到身上,往往是桶裏的髒衣服洗完了,身上的乾衣服倒是濕漉漉的。對於祖祖輩輩留存下來的這種生活方式,xx村村民雖然熟悉,可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期盼,希望哪一天能像城裏人一樣在自己家裏接上乾淨的自來水,不用再為打水用水而犯愁。

令人可喜的是,這樣的農村用水狀況在本世紀初開始有了轉變,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市連續出台了一系列有關改善農村用水條件的政策意見,如《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的意見》等。提出,全市農村飲用水工作的主要目標是,確保農民飲用水安全,重點解決農村飲水困難問題,基本改善農村飲水條件,實現廣大農村羣眾有水喝,喝上安全潔淨水。通過拓展城市供水範圍、建設鄉鎮中心水廠、建設小型水源工程等方法,因地制宜、分類解決和改善農民飲用水條件。用三年(XX年至XX年)左右時間基本改善農村飲用水條件,並要求基本改善全市72萬人的飲用水條件,重點解決全市14萬人的飲水困難。而xx村村民也成為了這一市區農村供水工程的直接受益羣眾。XX年由鎮裏統一部署與安排,經各方的共同努力,xx村開始啟動自來水安裝入户的工程,村民們對這一民生工程表現出較高的熱情,作出積極響應,翹首期盼早日能喝上小舜江自來水。到XX年7月,全村已基本完成了這一任務,使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今年夏天我又去了趟舅舅家,舅媽可是個閒不住的人,一會兒給我們泡糖茶、燒點心,一會兒又忙着給小外甥洗洗這個,刷刷那個。我問舅媽:“現在都用自來水嗎?”她努努嘴,示意我看看廚房原先放水缸的那個角落,笑着説:“我們把水缸都挪出灶頭了,堆放在雜物間裏了,現在誰還放着這麼方便乾淨的自來水不用,挑水喝呢。”我也會意地笑了,沒想到舅媽的思想也隨着時代的變化在不斷進步啊。

出了舅舅家門,車子駛在回家的路上,我望着鄉村公路兩邊綠油油的稻田不禁在想,生活就在我們不經意間變得越來越好,就像這稻田裏的禾苗,在陽光的照耀與雨露的滋養下不斷茁壯,終有一天會稻香陣陣,碩粒甸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