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寫作中的雙向建構

申論寫作中的雙向建構

申論寫作中的雙向建構

隨着大學生報考公務員的趨熱,申論的寫作也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高校寫作教學中也應重新調整教學方案,把申論的教學和實踐提到重要議事日程,或者説需要適當地加大比重。

“申論”的語源出自孔子的話語“申而論之”,即申述、論述、論證、引申的意思。申論考試是根據機關工作的需要,考察應試者實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方法。申論主要測試應試者對給定材料的閲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應試者的發揮主要看平時的功底,不一定需要臨時抱佛腳,死記硬背。因此,自從XX年公務員考試設置申論以來,無論是專家、應試者、用人單位,對這一考試形式都表示贊同。以XX年11月份進行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來講,考生從考場出來後的感覺都比行政能力測試輕鬆。但考得輕鬆不一定等於考得好,要把申論寫好亦非易事。

一些有關申論考試的輔導材料中,是這樣給“申論”下定義的:“申論就是根據所給的材料引申開來,在對案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找出問題的癥結,提出解決和應對的方案,並就此闡發出議論。”這個定義最早出自國家人事部門編寫的輔導教材。筆者覺得,這種概括似乎還不全面,它讓人覺得,申論就是剖析社會暴露出來的問題,再談對策的,正如許多人對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欄目的印象,覺得該欄目的功能就是專門進行曝光的。其實不然,“焦點訪談”欄目也有不少是歌頌英雄人物、先進人物、讚美著名科學家或其他著名人士,讚美某種新生事物、讚美某種新的做法的。同樣,申論的考題中也有要求圍繞某單位的成功經驗來談的,比如曾有一道模擬試題所提供的資料講的就是“海爾”公司的成功經驗,應試者的角色認定是模擬省經貿委的工作人員。“要求你通過‘海爾’的成功,探詢其成功的奧祕,從而為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相結合提出有見地的方案和對策。”按照前面關於“申論”的定義,“找出問題的癥結”這句話的感情色彩就不太吻合。因此,申論的定義還應周密些。筆者覺得可以概括為:“申論就是根據所給的材料引申開來,在對案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找出問題的癥結,提出解決和應對的方案,進行引申論述;或者就某一新生事物、某一成功經驗、某一新的做法引發議論。”

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説,申論就是特殊的、較高層次的“供料作文”。並且是“供料的議論文”、“供料的策論”,這就決定了,申論的寫作更需要注意客體與主體的雙向建構,是“料”與“申”的辯證對立統一。材料是一種客體,客體影響、支配着主體的思維方向、思維進程,但主體又不是完全被動的,它可以反過來影響客體,通過中介環節,把自己的某種優勢有機地滲透、發揮到客體中去。

在心理學領域,主客體的雙向建構理論是瑞士心理學家、哲學家皮亞傑(1896—1981)提出來的,皮亞傑在《發生認識論原理》一書的序言中説:

認知的結構既不是在客體中預先形成了的,因為這些客體總是被同化到那些超越客體之上的邏輯數字框架中去;也不是在必須不斷地進行重新組織的主體中預先形成了的。因此,認識的獲得必須用一個將結構主義和建構主義緊密地結合起來的理論來説明,也就是説,每一結構都是心理髮生的結果,而心理髮生就是從一個較初級的結構過渡到一個不那麼初級的(或較複雜的)結構。(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原理》第15頁,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皮亞傑對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説提出新的看法,也基於他主客體的雙向建構理論。皮亞傑深刻地指出,在心理學中運用條件反射學説,走的仍然是舊的傳統的道路,因為它對有機體本身在形成條件反射過程中的主動性仍然是估計不足的。沒有主動性也就沒有內在的穩定性,也就是説沒有內在的結構。皮亞傑衝破了巴甫洛夫學説的某些束縛,在心理學領域內獨樹一幟。就其最一般的狀態而論,皮亞傑研究心理活動的方法可以稱之為“系統結構分析方法”。皮亞傑又指出,在運用系統結構分析方法時,就其本身而言,是不可能成為科學地説明現象的完備工具的,只有通過研究事物發生的條件和結構發展的規律,才可能説明它們的機能作用的本質和規律性。因而皮亞傑提出了關於發生學方法是指導心理學研究的方法論原理的論點。他強調了系統結構分析方法與發生學方法兩者必然的不可分性,於是,又概括這兩種分析心理的研究方法為“結構發生法”。這種“結構發生法”,是與所謂“沒有結構的發生過程”和“沒有發生過程的結構”那樣兩種理論所持的方法相對立的。前者如斯賓塞、泰恩、李播等聯想主義理論和當代美國的一些理論就是“沒有結構的發生過程的”理論。在斯賓塞等人看來,聯想的發生、發展現象並不是一種穩定的系統,而是一些離散個體處於經常變動之中的結合;“沒有發生過程的結構”理論,代表人物是生物學中的魏斯曼主義、心理學中的胡塞爾學派和格式塔理論的信奉者。持這種理論者企圖研究現象的結構而不揭示現象的發生過程。皮亞傑針對兩種理論的弊端,而 綜合出“結構發生法”。

皮亞傑也非常重視認識的中介作用。他説:“如果從一開始就既不存在一個認識論意義上的主體,也不存在作為客體而存在的客體,又不存在固定不變的中介物,那麼,認識的頭一個問題就將是關於這些中介物的建構問題:這些中介物作為身體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間的接觸點,開始循着由外部和內部所給予的兩個互相補充的方向發展,對主客體的任何妥當的詳細説明正是依賴於中介物的這種雙重的逐步建構。” (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原理》第21-22頁,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申論的寫作和其他文體的寫作一樣,是人類社會一種特有的、自覺的行為和意志行動。是“認識—反映活動”在文字信息傳播中的體現。任何寫作活動都必須要有寫作的主體和客體,兩者之間形成對象性觀照。正如照鏡子,人照鏡子,鏡子中的影像也影響人的情緒、感情和聯想思索。凡是和寫作主體形成對象性觀照的事物,凡是為寫作主體所感知、所思慮、所表達、所描述、所議論、所説明的對象,都是寫作的客體。申論提供的材料絕大多數是取自媒體報道的事實材料,它們就是申論寫作活動中的客體,是這種客體引發申論寫作者的具體寫作行為。應試者讀原材料時,通過感受、理解和建構,顯現文本意義,也是申論寫作主體的精神世界在該文本中的對象化。同時,原文提供的材料只有經過寫作主體的感知、認識、理解、歸納、加工、發揮,才能構成文章。

一方面要看到,應試者是“資料”和問題的受動者,他不能撇開原材料,不能撇開卷子上提出的問題另外進行宿構性的寫作,去談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無論是“拎”(歸納)、“析”(分析)、“策”(對策)、“申”(引申),都應該緊緊圍繞原材料來進行。應試者要懂得“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認真閲讀材料,緊扣材料答題,無論概括主題、陳述看法,還是提出對策、引申議論,都應該圍繞試卷給定的材料,就給定材料和從中概括出的主要問題及其解決方案進行闡述和論證,不能信馬遊疆,天馬行空,脱離給定資料,任意發揮。另一方面又應當看到,申論的寫作客體主要是觸發寫作動機和慾望的誘因,它在寫作實踐活動中只是媒介、外因或條件,而寫作主體的思想、感情等內在因素,才是胚胎、內因或根據。因此,寫作主體在寫作中起着主導作用。

筆者在申論寫作的教學和輔導中深深感到,最需要強調的是加強議論,儘量減少材料的轉述或材料的聯想堆砌。

我們知道,資料中提供的材料或者由聯想而產生的事實材料往往是大量的,比如説談食品衞生問題,你可能聯想到的事實很多,但決不能被事實、被寫作中的客體牽着鼻子走,把申論寫成材料的堆砌,也不能讓觀點淹沒在材料之中,而一定要從事實的“總和”,從事實的“聯繫”中去掌握事實,並且重在議論分析,概括提煉,這樣的論據和論證才是有力的。有句諺語説得不錯:“人總是知道自己鞋子最擠腳的地方。”在申論寫作方面,有些人也知道自己議論分析的能力有限,於是主要依賴於從提供的資料中摘抄材料,或依賴於材料的聯想和堆砌,或依賴於就事論事,以這樣的辦法拉長篇幅,達到規定的數字底線。甚至美其名曰:“揚長避短”。豈不知,揚長避短實質上還是一種比較消極的辦法,積極的辦法是平時提高議論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考試時有意識地把思維重心放在議論分析、概括歸納上,變短為長。

按照主客體雙向結構理論,寫作行為總是在一個主客體雙向映照的結構中進行。寫作主體和寫作客體的相互作用,處於雙向選擇、雙向建構、雙向轉化的過程之中。寫作中的雙向建構不是刻板的對接,往往有原先的認知結構、價值觀念和審美趣味的滲入。申論的寫作,也可以主動發揮自己的某種優勢,從記憶庫存中尋找材料、認知圖識、名詞術語、精彩的哲理性語言等,通過過渡詞、過渡句、過渡段這些中介環節,主動發揮進去。這裏特別強調一下必要時運用名詞術語。運用名詞術語不是為了嚇人,而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應試者的知識結構和平時的閲讀面。我們的時代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無論是領導幹部、機關工作人員、媒體工作人員等,都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經濟領域的名詞術語,原先學工、學理、學醫、學農、學文學、學歷史等方面的應試者,更應該補充這方面的不足。

比如説,申論中如果談到現在人民羣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請問下面這樣兩種不同的表述方式──“近年來我國人民羣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像芝麻開花節節高”與“近年來我國人民羣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恩格爾係數越來越小。” ──哪種更能給閲卷老師留下比較好的印象呢?筆者認為是後者。用“芝麻開花節節高”這種語言來形容人民羣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已顯得有點陳舊,或者説不是今日機關文書、今日應用文語體的用語了。恩格爾係數則是經濟學領域的一個常見名詞術語。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則會下降。推而廣之,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比例就越大,隨着國家的富裕,這個比例呈下降趨勢。

再如,如果申論中談到貧富差別的加大,也可以用上這樣一個經濟學的專有名詞:基尼係數。基尼係數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由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於1922年提出。其經濟含義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佔總收入的百分比。基尼係數由於給出了反映居民之間貧富差異程度的數量界線,可以較客觀、直觀地反映和監測居民之間的貧富差距,預報、預警和防止居民之間出現貧富兩極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同和普遍採用。應試者在申論寫作中需要避開經濟學上那種過於抽象的表述,尤其是公式,但基本意思是可以借用的,能動切入,點到為止。用和不用,有時效果就不一樣。

當然,從記憶庫存中尋找材料、認知圖識、名詞術語、精彩的哲理性語言等,必須緊緊圍繞申論中提供的資料,緊緊圍繞論題,假若硬在外表貼上去,那就可能方枘圓鑿,不合文章內部的運行規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