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易被忽略的九大細節

一、天頭:姓名與聯絡信息

簡歷易被忽略的九大細節

把人名放在“天頭”的位置上,聯絡信息緊跟其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推銷自己”,名字是你賴以求職的“個人品牌”,在招聘者眼中這三兩個字組成的名字就代表了你。所以把名字放在整張紙最顯眼的地方,並且用黑體和大字號來加強視覺衝擊力。為了更加美觀,還可以在字與字之間空出一格。

二、他總是隻留下電話號碼

為了取得與名字同樣醒目的效果,通常把最便於聯繫到你的電話號碼放在這一部分的最後一行。“電話”的寫法很有講究,很多人名片中的電話經常寫得不清楚、不專業,有幾點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1、電話號碼前面一定要加區號,如(020)。因為你求職的公司很可能總部與你不在同一城市,你的 簡歷 很可能被傳真到外地某部門進行篩選,而負責通知你 面試 的人員不一定都知道你所在城市的區號,也沒有時間去查,如果另一位求職者的電話有區號,很可能先和這個人聯繫。

2、8個號碼之間加一個“-”來分節。參考國際上通行的電話號碼分節方法,採用“四四分”或者“三四分”的方法比較好,即最後一節為四個數字的規範原則,如6275-5775,275-5775。這樣,認讀和撥打起來都比較容易?

3、寫手機號碼或者向別人通報手機號碼時,也有一定的規範,要用“四三四”的分節原則,如“1399-989-9989”。

三、可有可無的成績

成績一項不是必須的,所以成績差的同學也不必為此而苦惱,千萬不要謊報軍情,要知道“ 簡歷 中的任何字句都可能成為 面試 中的話題”。自抬身價騙來的 面試 機會很可能在謊言被拆穿時讓你更加難堪。

四、年月的順序

時間要倒序,最近、最高的學歷要放在最前面。研究生在描述本科就讀時間時可以寫成“1998年9月—XX年7月”。有些學生一味照抄英文 簡歷 ,忽略了中文的閲讀習慣,把“XX年9月至今”寫成“XX年9月—今”,這樣既不符合語法,又不便於閲讀。

五、默默無聞也可愛: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對於學生簡歷來説是排第一位的重要信息,而對於在職工作的求職者來説則是次於工作經歷排在第二位的信息。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社會經驗很豐富,所以就把社會經驗放在教育背景之前,這樣的做法很容易讓招聘單位認為你是一個有經驗的人,那麼當你的資歷與那些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人的資歷相比較相形見絀時,你是否會覺得自己十分冤枉?

六、不要為了湊數而湊數

學生簡歷與工作簡歷的最大不同是可在“教育背景”中寫上所學過的與求職崗位有關的一些課程,以及成績排名和獎學金情況。因為學生的工作經驗不多,以上幾條可以幫助招聘經理更深入地瞭解學生,進行橫向比較。

教育背景中可以寫進相關課程,但千萬不要為了拼湊篇幅,把所有的課程一股腦兒地都寫上,如體育等。這樣不是很有效,別人也沒耐心看。

列出一些你學習過的重要課程,尤其是與應聘職位相關的課程更能表現出你的資歷適合。理工科學生在求職財經類公司的時候並非完全沒有優勢,許多金融類公司非常歡迎數學、電腦方面的人才加入公司,他們的研究部門也歡迎生物、農業等行業的專才,所以這些專業的學生不妨將有關專業課程寫進簡歷。

七、工作內容怎麼寫

“社會經驗”要在短時間內打動招聘者,自然需要一擊即中、一點就通。因此,在描述工作內容的時候建議採用以下原則:

1、用“點句”(bullet point),避免用大段文字。

2、在同一公司的業績中,不必拘泥於時間順序,應秉持“重要優先”的原則。

3、工作成就要具體化、數字化、精確化,避免使用許多、大量、一些、幾個這樣的模糊 詞彙 ,應儘量使用具體的數字,到底管理多少人,銷售額是多少等等。比如,“參與撰寫商業計劃書的大部分工作”,就不如“在商業計劃書撰寫工作中完成了調查分析競爭對手部分40%的工作”更讓人信服。

4、主要職責與主要成就,誰先誰後?有人認為應把主要職責放在前面,因為別人一看就知道你在做什麼。其實這種寫法比較適合初級工作以及開創性不強的工作;若是較高級或開創性較強的工作則應把主要成就寫在前面,因為別人看的就是你的工作業績。所以不能一概而論斷定誰先誰後。

5、點句的長度以一行為宜,最多不要超過兩行;句數以3—5句為佳,最多不超過8句。

6、點句不必學習英文簡歷以動詞開始,而是要按照中文的行文方式,可以用副詞或者狀語領銜。而且不要出現“我”這樣的字眼,因為雙方都有共識:簡歷上的工作都是你做的,你不會辛辛苦苦地為別人做嫁衣。

7、接受 培訓 的內容可放在每個公司的後面。 培訓 是公司內部的一種獎勵形式,與公司業務有關,而不是教育背景的一部分。

八、 培訓 是一枚工作獎章

有些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把公司提供的培訓機會放入教育背景,這並不妥當,應該放在工作經驗中。培訓是公司對於員工能力的肯定,公司希望通過培訓使員工能勝任更高級別的工作,因此培訓實際上是一枚工作獎章,這樣的工作表現獎怎麼能放入教育背景中被沖淡呢?

九、社會經驗:挖掘再挖掘

首先要再次強調一下,對於正在工作的人,社會經驗應放在教育背景的前面,而對於在校生,教育背景則應放在社會經驗之前。

對於在校生來講,社會經驗既包括社會工作又包括兼職或實習工作經驗,對於在職者來講,“社會經驗”一詞可改為“工作經驗”,而英文的“experience”對兩者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