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鎖讀後感(精選12篇)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 篇1

最近讀英國作家毛姆的小説《人生的枷鎖》感受頗多,人的一生都在一種無形的枷鎖下生活,這種枷鎖或是名,或是利,或是一個人的習慣,一個人的性格。這種枷鎖會讓一個人沉淪,甚或苦惱,戰績赫赫的將軍解甲歸田時,發現自己是那麼的輕鬆,而當年叱吒風雲,運籌帷幄,窮盡心思,是多麼的可笑;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演説家到了夕陽之年,才懂得曾經的輝煌不過像唱戲的小丑,贏得更多的掌聲罷了。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精選12篇)

人們能在天地萬物中尋找出事物的真理,也就證明了其實在生命的追求中什麼是最重要的,木浮於怒海之中卻能凌駕於巨浪之上,是巨浪強還是木頭強?牡丹選擇了嬌貴,苦菜花選擇了荒涼,大雁選擇羣居,雄鷹選擇了獨來獨往,而我們呢,有的希望雁過留痕。有的希望風吹了無印,為什麼有人能木秀於林,而有人卻始終默默無聞?

主人公菲利普在幼年時努力掙脱了宗教的枷鎖,長大後在異國獨自求學踏入社會後慢慢掙脱小市民習俗這禁錮人精神的鎖鏈,力圖在混沌、紛擾的生活漩渦流中,尋找到人生的真諦。

裏面有一個比喻用的很好:生活就是一條波斯地毯,雖説色彩斑斕,令人炫目,但是卻毫無意義。

人類的.各種行為各種追求都只是讓這條地毯更加炫目。人生不過是一種格局而已,生活即毫無意義又毫無必要,他只不過是滿足一個人的樂趣而以。最完美的格局似乎就是;出生,長大,戀愛結婚,養兒育女,為掙錢而辛苦,最後蹬腿而去。但是有的格局裏幸福卻從未涉足其間,雜亂無章,但自有一中亂人心思的妙趣。

如果用幸福這根尺子來衡量主人公的生活那就顯得太可怕了,但是如果用其他的尺子來衡量則大不相同。幸福跟痛苦一樣微不足道,他們的出現不過像生活中的其他細節一樣,不過是人生更加的紛繁複雜罷了。

裏面還有很多東西沒有想透,自己的思想還有些混亂,還需要再讀幾遍。

本書首先通過理論分析,揭示金融支持與經濟發展的一般關係,指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問題,然後對西部地區金融支持和經濟發展進行具體的實證性分析,既概括一般狀況,又進行計量測算,得到充分、有效的結論,最後,進一步深入研究金融支持與自我積累能力兩個方面的關係,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 篇2

在我看來,一個人彷彿是一個包得緊緊的蓓蕾。一個人所讀的書或做的事,在大多數情況下,對他毫無作用。然而,有些事情對一個人來説確實具有一種特殊意義,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事情使得蓓蕾綻開一片花瓣,花瓣一片片接連開放,最後便開成一朵鮮花。——引自《人生的枷鎖》

20__年的春節假期,由於新冠病毒的肆虐全國人民得以享受10天的“全家遊”,廚房—客廳—卧室,最多下樓倒個垃圾,終於實現了過上豬一般生活的夢想。久聞《人生的枷鎖》大名,去年年底買的書並將其作為春節假期作業,在光速與龜速相結合的閲讀方式下,不到一週把這本大部頭小説看完,不得不説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小説描寫了主人公菲利普自9歲出場到結尾時30歲這段時間的遭遇和經歷,以20年的時間不斷尋找人生意義。菲利普天生跛足,自小父母雙亡,由牧師伯父收養,去德國遊學,回國後在會計事務所實習一年,前往巴黎學學習畫畫,後又去醫學院學醫。梳理菲利普的成長脈絡,看到的是一個人的極為複雜的內心的流變,不斷探索,渴望懂得人生的真諦。曾經皈依上帝,卻確為自己樹立了“儘可隨心所欲,只是得適當留神街角處的警察”;曾經被母親期望着過一種虔敬的生活,成為一名牧師,卻又在信仰崩塌之後相信道德等“絕對命令”;最終在經歷了一些痛苦和挫折,尤其是在徹底放下對米爾德麗德的愛情、親歷克朗肖以及大伯凱里先生的死亡以後,徹底明白了“生命毫無意義”的真諦,從而卸下了人生的枷鎖。

人生的枷鎖是什麼?

人生的枷鎖是什麼?沒有讀這本書的時候,望文生義,以為枷鎖指的是人生各種負累、桎梏,比如愛而不得、身不由己、命運不公等,後面才知道書的英文名字是 OfHumanBondage,很多譯本都翻譯成《人性的枷鎖》,而該書在成稿前曾用“美自灰燼出”命名(這句話在小説中反覆多次出現)。菲利普的前半生,不僅僅是在人性的枷鎖下成長起來的,而是在一直尋求人的意義,人為什麼而成長,他試圖窺探並理解人性。由於他自身的生理缺陷,使他更善於觀察他人、剖析自己。後來他明白,人生是無意義的,但人還活着,就會感受到生活的苦。小説裏,有幾種人生觀,有些人受着苦,卻已然麻木不知,任憑自己沉淪墮落,比如米爾德麗德;有些人知道生活的苦,卻不敢走出來面對,將優柔寡斷視為哲思,將失敗自慰為高雅,比如海沃德;也有些人勇敢的面對,只是如克朗肖等人,並沒有走出來,在悟出生命本無意義後選擇了放逐,而菲利普在“生命本無意義”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認識到人生的格局,並且選擇以平常之心和自由之意接受。“人生的枷鎖”,到底指的是什麼,小説並沒有明確給出答案,也許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認為枷鎖指的是人生的意義——這也與“美自灰燼出”的曾用標題相契合,也就是説當一個人參悟了人生意義,就能夠淡然面對命運的安排,直面自己的內心,做想做的事情(絕非菲利普在某一時段的“為所欲為”理論),自然卸下了枷鎖。

在經勞森告知海沃德去世以後,菲利普覺得一陣震顫刺透了他的心,他從未失去一位年齡相仿的朋友,因此當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他第一次聯想到自己最終也難免一死。同任何人一樣,菲利普雖説也完全明白作為凡人終有一死,但內心深處卻沒有意識到這條規律也同樣適用於自己,從而開始深刻地思考生命的意義。菲利普認為:“有些人並不比他菲利普高強多少,卻一個個飛黃騰達;還有些人要比他菲利普不知高強多少倍,可就是鬱郁不得志。一切似乎純粹是靠碰機會。人無論是正直的還是不正直的,雨露毫無偏向地統統灑在他們身上。從克朗肖送給他的波斯地毯上,他想到“生活毫無意義。地球不過是一顆穿越太空的星星罷了。在某些條件的作用下,生物便在地球上應運而生,而這些條件正是形成地球這顆行星的一部分。既然在這些條件的作用下,地球開始有了生物,那麼,在其他條件的作用下,萬物的生命就有個終結。人,並不比其他有生命的東西更有意義;人的出現,並非是造物的頂點,而不過是自然對環境作出的反應罷了。”應該説,這段描寫是比較冷峻的,小説成書約100年前,那時候可能還沒有“三體”等超文明意識,能夠從人類的非特殊性從而推導出人生的無意義,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鋭的生活觀察和深邃的哲學思考。既然,生活毫無意義,是否意味着人生就應該如潑灑在地的一盆水肆意流淌,還是如同奔騰河水般倚岸而行?小説繼續寫道,構築生命意義的框架來源於格局,該格局非指與“眼界”一詞相近的格局,而是指人生的規則。菲利普認為“他認為一個人可以從那寬闊無垠的生活長河(這是一汪無源之水,奔騰不息,卻不匯入大海)中掬起幾滴不同的水,拼湊成那種格局,從而使自己心滿意足。有一種格局,最明顯,最完美無缺,同時也最漂亮動人。這種格局是一個人呱呱墜地來到人間,漸漸長大成人,戀愛結婚,生兒育女,為掙片面包而含辛茹苦,最終登腿棄世而去。但是生活還有別的樣式的格局,這些格局雖雜亂無章,卻是妙不可言,幸福從未涉足其間,人們也不追逐功名,但從中可以感覺到一種更加亂人心思的雅趣。幸福跟痛苦一樣的微不足道,它們的降臨,跟生活中出現的其他細節一樣,不過是使得人生格局更趨紛繁複雜罷了。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過是使得生活的格局更趨複雜罷了,而且當最後的日子到來之際,他會為這格局的完成而感到由衷的高興。這將是一件藝術珍品,將絲毫不減它那動人的光彩,因為唯獨只有他才知道它的存在,而隨着他的死亡,它也就立即消失。”無意去大段引用小説的原文去給讀書筆記充字數,只是覺得作者的分析論證很完美,不容易歸納,另外,文字的優美也讓人無法抗拒呈上。

竊以為,小説關於人生枷鎖的推導可以簡化為:生命本無意義—生命的價值在於格局—每一種格局都屬於自我本身—格局的歸屬。正如小説所寫“(菲利普)他又一次擺脱了枷鎖!自由啦!他設想的種.種計劃,一個也不必放棄,生活依然掌在自己的手心之中,要把它捏成啥樣就可以捏成啥樣。”小説在最後出現了“倒戈”筆法,繼續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按説在悟出生命真諦以後,菲利普也羅列了自己的計劃,比如前往西班牙看看古城名畫,甚至前往東方體驗風土人情,然而小説的最後卻寫他並沒有去實現計劃,而是向莎莉求婚,這個舉動是在表明主人公已經看透了人生的真諦毅然選擇格局公式話的生活,還是説主人公準備將來二人一同去實現計劃,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而我,傾向於後者,作為一名紳士他身上不缺浪漫,而在與米爾德麗德的交往中,他也多次邀請對方一同去巴黎度假。

何以掙脱枷鎖?

30年的人生經歷,20年的生命求索,終於菲利普終於掙脱了人生的枷鎖。掩卷深思,小説裏介紹了米爾德麗德、海沃德、克朗肖、大伯凱里等人,為何只有菲利普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其他的人要麼就是如螻蟻般苟且,要麼就是在悟道途中為上帝所召喚?這個問題的意義在於,按照提取公因式方式,如果能夠提取菲利普身上的特質和閃光點,而這些特質和閃光燈能夠指引他參悟人生的真諦,那麼我們作為讀者是否可以參照並昇華自己?另一方面,閲讀是在和作者對話,因此看故事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把自己代入,有時候覺得自己就是菲利普,缺愛、敏感、自卑;有時候覺得自己和米爾德里德要命地相似,虛榮、自命不凡甚至貪慕虛榮,更有時候覺得自己和海沃德挺像……抽離開來看,就不得不由衷地讚歎毛姆對人的刻畫太厲害,細緻入微的同時入木三分,對每個人物的刻畫深刻而真實,從而引發不少讀者的共鳴。

(1)直視自卑

一個人一生必須艱苦跋涉,越過一大片土地貧瘠、地勢險峻的原野,方能跨入現實的門檻。菲利普因為跛足遭到其他孩子嘲笑、受盡凌辱時,他一度將救贖的希望寄託於上帝,他相信憑藉虔誠的祈禱,上帝將會眷顧他,按照他的願望在新學期開始的那天早晨還他一雙與其他孩子沒什麼不同的正常的腳。菲利普盡了一個孩子所能盡的最大努力向上帝顯示他的心誠。他日日夜夜禱告,“內心一片至誠”。他甚至採用了一些苦行主義的手段來討上帝的歡心,在天寒地凍的夜裏赤裸身子跪在地板上禱告。然而結果是冰冷的,這導致他對上帝信念的質疑,也讓自己逐漸養成了“自衞”意識——在夥伴們的冷嘲熱諷錘鍊出來的自制力、沉着、不動聲色,儘管這又被同伴説成玩世不恭、薄情寡義。心理學表明,自卑可以引發一系列不友善的詞語,比如,自閉、敏感、佔有慾等,所以他會因校長的一兩句語言關切開心一整天;也會因好友羅斯在任何人面前都那麼和藹可親而忿忿不滿,繼而導致友情破裂。而後,菲利普可能是接受了來自身體殘疾帶來的歧視,他也清楚意識到不論是誰,只要一同他發火,第一個念頭就要提一下他的跛足。而他對整個人類的看法正是由下面這一事實所決的:幾乎沒人能抵制住誘惑,不去觸及人家的痛處。好在菲利普現在達練多了,即使有人當面提到他的殘疾,也能照樣不露聲色。菲利普小時常為自己動輒臉紅而深深苦惱,而現在就連這一點他也能控制自如了。因此,從某種角度而言,直視自卑,反思自卑的原因,接受人生的不完滿或許是人格健全的第一步。另外,早年的悽楚不幸校園經歷,也喚起了他內心的自我剖析、自我否定的機能,這對於他及時中止畫畫以及喜歡自我批評反省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2)宗教道德

光人格健全還不夠,洞悉人生還需要藉助於宗教道德以實現人生的昇華。菲利普從小生活在與宗教相關的家庭,母親將其託孤給大伯父也是建議培養他從事宗教牧師工作。從小的耳濡目染讓他對上帝深信不疑,並嚴格按照教徒規則來要求自己,虔誠參加各種教會活動。治療跛足失敗以及遠走德國求學的經歷,讓他在質疑上帝同時更深刻認識到信仰的地域、時間之別,這意味着信仰並非真理。菲利普心中遂生出疑問:“我不明白一個人幹嗎非得信奉上帝。”這個問題一被提出,菲利普頓時驚恐地發現自己竟“已不再信奉上帝了”。繼而,他迫不及待地奔向自由,併為擺脱了這一思想重負而感到從所未有的輕鬆。當沒有了信仰以後,是否一切皆自由?盧梭在《社會契約論》指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而不在枷鎖中”,在法國期間,菲利普遇到了克朗肖,克朗肖的觀點是“為所欲為,只是適當時候要當心警察”,對此菲利普並不贊成(儘管一度確立了這個座右銘)。他認為除了上帝以外還有道德準則,他認為(生活的真諦)是為了聊儘自己的責任,儘量發揮自己的才能,同時還要避免去傷害他人。”“簡而言之,就是人以德待吾,吾亦以德待人。”在“絕對道德命令”指引下,我們能夠輕易發現菲利普身上的閃光點,如樂於助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積極上進等等。印象最深的是,在巴黎學畫期間,自掏腰包安葬了自殺的同窗範尼.普賴斯,以及嚴肅而刻薄富瓦內先生對他所畫的作品點評“你給我看的那些東西,我沒有看到橫溢的才氣,只看到勤奮和智慧”。

(3)感情昇華

小説裏與菲利普存在感情交往的女性有三個,威爾金森、米爾德麗德、諾拉。威爾金森是他姑媽親戚的女兒,菲利普在從德國回來後借宿在姑媽家,二人經常在一起吃飯、散步,不知不覺開始了這段忘年戀(威爾金森至少比菲利普大17歲),他在體驗初戀的甜蜜同時也清楚知道自己所喜歡的更多是與威爾金森小姐的枕蓆之歡,因此在威爾金森回到德國以後,菲利普很快與之斷了聯繫。在放棄學畫之後,菲利普準備學醫以謀生,陰差陽錯認識了茶點服務員——米爾德麗德,一個相貌平平、愛慕虛榮、人品平平的女性。在米爾德麗德離開之後,菲利普認識了諾拉,一個對他以男女之愛兼有母愛的情感的女性,諾拉包容着菲利普的殘疾、幫助他獲得了自信,給予他温柔、同情和關愛,讓他徹底體會到愛情的甜蜜。在此期間,他徹底地與米爾德麗德劃清了界限,他“像一條蜕了皮的蛇,鄙夷地看着過去”。如果説與威爾金森的交往主要是年輕時代的荷爾蒙旺盛原因,那麼與諾拉和米爾德麗德的情感就值的比較分析了。菲利普與米爾德麗德的愛情可謂是“三聚三離”,第一次離開因為米爾德麗德因輕信一德國人可以給她帶來物質生活而離開了菲利普,期間他遇上諾拉;第二次相聚則是因為德國人欺騙並遺棄了米爾德麗德,走投無路之下挺着身孕找到了菲利普,米與諾,菲利普必須要做出選擇,前者庸俗貪婪,後者温柔體貼,他對前者是愛,對後者是喜歡,而菲利普選擇的依然是米爾德麗德;第三次相聚則是菲利普不忍看到米爾德麗德淪為出賣肉體之人而做出的善意之舉,菲利普提供住宿,米爾德麗德以傭人身份進行日常家務勞動,當米爾德麗德意圖通過肉體報答菲利普時,他拒絕了。菲利普的拒絕,也許是因為米爾德麗德已染風塵,行為讓人不恥,更重要是的菲利普知道自己已經放下了對她的愛情,之所以收留她是因為還存留“愛的習慣”。面對最優選擇的喜歡,菲利普選擇了苦楚的愛情,奮不顧身而虐戀無比,而當歷經痛苦、放下愛情時,他仍然可以保有“愛的習慣”同時紮緊任何回溯的可能性,這應該就是感情的昇華吧!

人生的意義因每個人選擇的格局不同而具有多樣性,最終菲利普選擇在那個海邊小鎮行醫,陪着心愛的姑娘,守家守業過一輩子。這是人生的通透還是自甘降於庸常,已無分析的必要,且以小説結尾結束本讀後感:

此時,太陽當空,光茫四照。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 篇3

很喜歡毛姆的書,風格坦蕩,不故弄玄虛,讓人有急切讀下去的渴望。

《人生的枷鎖》是毛姆的處女座,卻由於他索要的稿費過高,在最早的年華里沒有被出版,後來,毛姆休養生息,厚積薄發,按捺不住內心對這部作品的執着。

於是,修改後的《人生的枷鎖》上市,轟動一時。

毛姆用冰冷的筆觸描繪了主角菲利普平庸的一生,主角菲利普是個跛腳的殘疾人,自幼父母雙亡,由膽小死板的伯父和同樣膽小但是仁慈的伯母撫養長大。

菲利普一直在努力的掙脱一個又一個枷鎖,可是,無論如何掙脱,他都被迫的身處於一個又一個枷鎖中。

正如現在的我們,永遠做不到絕對的自由,只能儘可能的讓自己活的舒服自在。

菲利普想要掙脱的第一道枷鎖是盲目的信仰,由於伯父的牧師身份,他從小信奉國教,盲目的崇拜上帝,可是,即便如此,他仍然改變不了自己被孤立的事實以及自己的跛腳。

他認為那是因為自己的心不夠誠,因為伯父説,心誠足以移山,後來,遇到不一樣的人,有了不一樣的見解,他毅然決然的不再信教,並且來到了倫敦。

他想掙脱的第二道枷鎖是自卑的虛榮,做個普通的會計,滿足不了他的慾望,他需要用女人的習慣來證明自己的魅力和存在的價值。

後來,追尋無果,他又離開了倫敦,辭掉了做會計的工作,來到了巴黎。

在日新月異,五光十色的巴黎,他覺得自己能追尋到自己想要的自由,他想掙破的第三道枷鎖是對藝術的妄想。

可是,同學的女同學因為藝術無法養活自己,活活被餓死,也引發了他的思考,是否自己有天賦可以做個大畫家,又或者是否自己窮極一生也只能做個二流花家?

在老師“只有當你追悔不急之時,才發現自己的平庸,那才是真的令人痛苦,才是真的可憐。”的勸告下,正逢伯母去世,他又一次放棄,放棄畫畫,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伯父指責他沒有毅力,可是,世上最苦的就是愛你的人,伯父和菲利普商量,最後,還是決定讓菲利普走上他爸爸的道路:做個醫生!

菲利普再次回到了倫敦,他出於嫉妒和攀比心理,愛上了咖啡館的服務員,他想掙脱的第四道枷鎖是愛情的魔障。

雖然心裏是不喜歡米爾德里德,覺得她身材幹煸,可是卻忍不住和她調情……

看完這本書,不得不説菲利普是我們大多人的縮影:自命不凡,冷漠,虛榮,沒有毅力,自負。

總是去傷害自己最親的人,比如愛他,一直遷就他的伯母,一次又一次的放棄,自負。

我們遇到不好的事情總是想着去逃避,從一個地方逃到另一個地方,可是,事情依然存在,結果依然沒有改變……

即便我們是一個平凡的人,擁有一個再平庸不過的人生,被迫套在一個又一個枷鎖之中,我們遇到不好的事情,也應該迎難而上,不要再逃避,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它只能説明我們是弱者!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 篇4

人生是什麼?為什麼有無數的人不停地探討它、追問它、論證它?人生是一個空洞而又深邃的話題,我們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卻對這條路是那麼陌生,充滿着太多的未知因素。孩童時候的我們不會問人生,因為有父母牽引着,但是少年的我們,有了一定的思想意識,有了更多的疑惑煩惱,希望得到解答,很慶幸那時的我正因為有了《培根論人生》這本書指引着。

弗朗西斯·培根的“知識就是力量”應該是大眾最為熟知的名言。當我第一次接觸他的這本散文集時,我以為會是一本抽象晦澀的作品。然而並非如此,培根以他自身的經歷和思考,人生以及人性的一些話題,解開了人生的奧妙。在閲讀的過程中,不斷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溢於心中。雖然他沒有確實得告訴我要怎麼做,但是他對這些事情都做出理性的分析,讓我對於人生有了自己的認知與感悟。

首先,世界是真善美與假惡醜的統一體。在開篇的《論真理》中探討真理與謊言,培根説到是對於世人來説,真理猶如珍珠,它要在陽光的照耀下才變得明亮。真理不是那種紅玉或者鑽石,需要藉助搖曳不定的燭光而幻化出五彩繽紛的色彩。但是其實真理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而謊言就是“請求上帝來執行末日審判的喪鐘”。在《論善與性善》中談到“‘善’與神學中的德性,‘仁愛’相符合,並且不會過度,只能有錯誤。”在《論美》一文中,也培根寫道:“美德尤比寶石,以鑲嵌自然為美;而善附於美者,無疑最美。”真善美都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

但在《論偽裝與掩飾》中説道偽裝與掩飾使人迷惘,也“剝奪一個人作事底主要工具——信與任”。在《論嫉妒》中又説道嫉妒和戀愛一樣讓人分不出迷人或魔人,“很容易造出意象和觀念;並且很容易進入眼中,尤其是當對象在場的時候,這些都是導致蠱惑之處”這些假惡醜又悄悄地毀掉了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在人生道路上的我們,要學會甄別真善美與假惡醜,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其次,指導我在學習生活工作方面所重視的內容。他在《論讀書》中談到“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論友誼》中強調了人生中最不可少的就是友誼,如“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將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種樂於孤獨的人不是屬於人而是屬於獸的”此外其他篇目中談到習慣與教育,父母與子女,婚姻與獨身等多方面的內容。我還特別喜歡他在《論遊歷》中所説的“遊歷在年輕人是教育底一部分;在年長的人是經驗底一部分”,強調旅行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此外,還有可作為在官場使用的“厚黑學”。如在《論權位》、《論狡猾》、《論野心》等篇章。培根是寫到的:“為追求權利而不惜犧牲自由,或者為追求駕馭他人的權利而犧牲自我,這種慾望真是叫人莫名其妙。升遷高就的過程那是極艱辛的,要吃不少苦頭,但是升得越高,得來的苦越多,而且升遷過程有時還是見不得人的,因為其借用卑下的手段使人變得尊貴。”

“人想退的時候退不了,該退的時候呢,又不肯退,而退了的人呢,又不甘退已。官居高位者只有通過他人的看法才能認識到自己的幸福,倘若按其真切的感受並無任何幸福可言。”雖然現在的我涉世未深,不太能理解為何他們如此爾虞我詐只為等高樓,卻又“高處不勝寒”,但是聯繫到實際中,從別人的眼光當中,得到所謂的快樂,是何等的淒涼。

“有些書是可以淺嘗輒止,有些書可以囫圇吞食,有些書你就必須細嚼慢嚥,充分的消化。”培根的這本書,每當我處於閒暇時刻總會翻一翻,它對於我來説的重要意義在於每個時期都帶給我前進的動力。在高中時期,教會我如何解決同學之間的摩擦,如何面對學習的成績變動,如何克服大學聯考的重重壓力,如何調節自己低落的心情;在大學時期,又教會我如何堅持自己的專業選擇,從幻想的城堡中走出來,體會世界真善美的同時,也瞭解世界的假惡醜。曾經的我總想逃避這個世界,但是當我再次讀到這本書,我才深刻了解到自己一直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但世界不是因為我而存在的,我不可能讓整個世界適應我,只有我適應這個世界。可是這是世界上也只有一個我,只有用自己的力量打造一片天,才能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 篇5

淡定不是平庸,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人生境界,是智慧的不爭,是榮辱的不驚,是對簡單生活的一種追求,這也是我這個時代需要的“淡定”。參加工作以來已有15 個年頭,每天忙忙碌碌的總是圍着孩子和工作轉,對於自身修身養性方面的學習,反而減少了很多,很多時候被繁華的生活所遮蔽,浮躁穿插在自己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中。當今社會,隨着人們對物質生活的需求與渴望,對於精神方面的追求漸行漸遠,個人道德修養的提升被淡漠了。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這本書通篇七輯,百餘個情、理故事,在作者流暢優美的筆下,淡淡地從心靈深處流淌出成熟、睿智、沉穩、平和。全書從頭至尾沒有蓄意煽情,卻使讀者情不自禁的被其點石成金的人生感悟深深打動,它激勵人們,一定要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那份屬於自己的平淡生活,唯此這般保持淡定,就一定能夠獲得幸福。

淡定是一種從容。從容的人有所爭有所不爭,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生活的現實社會日新月異,變化無窮,我們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我們切不可忘記也不要忽視“禮讓”。利益的衝突時生活中產生矛盾的根源。當我們和別人發生利益衝突的時候,應該多為對方想一想,互相之間都退一步,那些可能發生的衝突就會想煙消雲散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工作、更好的鍛鍊自己、提高自己。公正永遠是相對的,理想與現實永遠存在差距,用從容去面對就不會有所抱怨,方能感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意境。

淡定是一種豁達。豁達的人沒有煩惱,遇事想得開,不計較;豁達的人心胸開闊,遇人寬容,友善。“如夢人生,人生如夢”這是蘇東坡對人生哲理的界定,也是一種豁達的心態,激進的感悟。晚年遭受貶謫的蘇東坡面對人生的挫折,平和地吟出:“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正視挫折、淡化苦痛的豁達情懷成了蘇東坡在逆境中奮進的精神支柱,正是有了這樣的支柱,才讓蘇東坡找到了更多的熱愛生命的理由。保持一顆豁達的心去對待工作,我們才能做到遇事冷靜思考,對待同事真誠和善,我們整個監控中心就能做到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有一副對聯:“榮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這是一種心境的平和,一種對生活的淡定豁達。

淡定是一種幸福。幸福就像手中的沙,你越是害怕失去,越是緊握不鬆手,沙卻流失的越快。學會與人分享,生活將是一種意想不到的幸福。一位老禪師在院子裏種了一株菊花,第三年的秋天,院子成了菊花園,香味一直傳到了山下的村子裏,村子裏的人開口向老禪師要菊花,沒幾天,院子裏的菊花就被老禪師送得一乾二淨,弟子看到滿院的淒涼,忍不住説:“真可惜,這裏本應該是滿院的花朵與花香的。”老禪師對弟子笑着説:“你想想,這豈不更好嗎?三年之後,將是一村的菊香。”是啊“不捨一株菊花,哪得一村菊香”?老禪師把美好的東西拿出來與別人一起分享,當別人臉上洋溢着笑容時,他感到很欣慰,因為他明白與別人分享幸福比自己佔有幸福更幸福。快樂與人分享,快樂會加倍‘悲傷與人分享,悲傷會隨風而逝。懂得分享,生活便是彩色的。

總之,我們需要淡定的心態去面對問題,熱情地對待工作,珍惜自己的崗位,熱愛自己的家人,友愛自己的同事,只有這樣才能在生活上、工作中處之泰然、榮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 篇6

一個沒手沒腳的人,通常的結局不過是依靠他人度過一生,甚至在路邊乞討過日子,為什麼這本書的作者力克胡哲卻能活出”好的不像話的生命體驗“?

現實中,也有許許多多的平常人都活在各種煩惱中,為啥力克胡哲卻能活得很好?

力克胡哲——一個一出生便患有”海豹肢症“、生來便沒有雙臂雙腿、只有一隻帶着兩個小指頭的”腳“的人。

青少年時期的力克胡哲,也曾因為身體的殘疾而感到苦惱,甚至想過輕生,但是最終他堅持了下來。基督教給了他很大的影響,信仰幫他堅持了下來,並讓他知道他其實是上帝的一個使者,向世界傳輸快樂。

於是,通過常人難以想象的堅強和堅持,終於他可以像一個平常人一樣,游泳,衝浪,下棋。也學會了很多看似他不可能做到的一些日常小事譬如刷牙、洗頭、也學會用僅有的兩個指頭打字。

看似很糟糕的生活就這麼正常化了。他的人生軌跡告訴我們很多道理。當你快要放棄夢想時,要告訴自己:多撐一天,一週,一個月,再多一年吧!你會發現,拒絕退場的結果令人驚訝。在書中,作者也給我們介紹了面對難關的態度,即使你做不到對難關感恩或做出行動,你也可以選擇寬恕它,但是,不要怕,書中介紹,他曾在國小一年級把大他幾歲的一個校霸給他擊敗了,從此,他知道,不要説”如果···怎麼辦···“(因為他就在收到挑戰之後曾不停地想:如果我被打敗了,怎麼辦?)

他相信:”也許,我的殘疾就是為了把快樂帶給他人。“,他做到了,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從美國到南非,印度,再到中國四川的地震災區的孤兒院,他帶給人們許多快樂與信心。同時,也用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相信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快樂生活,失敗與痛苦總會有,但只要自己學會面對它,我們就可以像力克胡哲一樣,活的”好的不像話“!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 篇7

讀完《人生》,走近高加林,我不想從人物形象的表層系統上探討才子高加林的悲劇性,也無意對他的人格心理作出怎樣的深刻剖析。不要説當時社會因素的紛雜,使他失去本我,沒了自我。失去本心,縱然空降再多再大的機遇,也無法實現超我的境界。自始至終,高加林是不清楚自己的本心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因此錯過了太多,空留太多悔恨而終。由此,他的人生得以與茶具為伴,不乏“悲劇”。

“現實不是伊甸樂園,不是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現實條件的殘酷,左右了他的本心。在他的人生中,不論是事業還是愛情有充滿着悲劇。現實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可以有幻想,但是卻不能拋開現實,以求得到現實條件下還不能得到的東西。我們需要擺好自己的定位,尤其是對於一個剛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輕人來説。一個人來自本我的慾望適度,會給我們以激勵。而過分氾濫,則會吞噬我們的內心,失去本心,我們則是最大的輸家。

貫穿《人生》,我們可以看到高加林無論是事業上還是感情上都伴隨着悲劇,伴隨最終撕心裂肺的失去。我自身感觸頗多,跟隨本心,我最大的感觸則為他愛情道路的不堅守。

高加林與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的感情糾葛是這部書的主線之一。主人公高加林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才子,有才有貌,才貌雙全,且文武兼備。他有理想有追求,他辛勤樸實、勇敢自信,他熱愛生活,注重實幹。對於高加林的才能我是欣賞的,對於他事業上的變遷我是同情的,對於他的理想和追求我是支持且有共通的。而對於他的愛情道路的選擇,我卻是太多話要説,但又彷彿説不出什麼。

初戀是美好美麗的,巧珍美麗善良,是一個地道的農村姑娘,沒有文化,卻真真切切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以她充滿激情且實際的方式愛着高加林,純真無暇。被大馬河川最美的姑娘深愛着,高加林感覺到了這份幸福。伴隨事業上的“騰達”,他離開那片黃土地,來到城市,重逢了黃亞萍。與巧珍相比,她作為現代女性,熱情開放,開朗活潑與高加林有着共同的知識背景,共同的交談話題。

高加林婉言拒絕舊愛巧珍,接受黃亞萍的感情。巧珍含淚答應,堅強着,豁達着,繼續着對高加林不變的關心關懷。我不去想高加林於兩人間面臨怎樣的艱難抉擇,怎樣的內心掙扎,我只想説他的這次抉擇預示着上帝絕不會再繼續偏愛他,最後愛情道路的一無所有就已經盡不在意料之外。他拋棄了曾經的誓言、約定,曾經的純真,曾經一切的美好,丟了責任,丟了彼時的本心。

起初,我與同上帝一般、眾多讀者一樣偏愛着高加林,這位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才子。而我卻在讀完此書之後要説,才子固然討人喜歡,討我喜歡,而道德品性是不是更為重要,更為致命呢?而名利地位權利金錢面前,是不是能把握住愛他的人,把握住自己的本心呢?這些問題顯得又格外重要。

請守護我們的內心,守護本真,做真自我,才不會懼怕“步步驚心”,不懼怕做出過的選擇、在做的選擇、將做的選擇。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 篇8

歌德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説話。”我常想,要是我能多讀書,時時接受薰陶,我不也可以成為品德高尚的人嗎?由於種種原因,我沒有時間讀很多的書,所以我也沒能成為品德高尚的人。但值得慶幸的是,我讀到了一本好書,那就是——《培根論人生》。

《培根論人生》確實是一本好書!我之所以喜歡它,是因為這本書談論了人生的價值,它告訴我,什麼是真正的美、善、惡,告訴我天性與修養的關係,嫉妒與猜疑總是在悄悄地毀掉人間最美好的東西,這本書使我感悟到人活在世上應該有自己真正的價值。其中,“論求知”與“論友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謂“求知”,無疑是對知識的追求和渴望,促使人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甚至超越知識。而其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天性,而實踐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學習嘗試則可以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其實,一個人如果沒有求知慾,就會像市儈一般,庸庸碌碌,無所作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社會就像一條大河,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連綿不絕。人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甚至慢進亦退。我們生活在一個加速度的時代:加速的時間、加速的工作、加速的知識更新……處在這樣一個知識瞬息萬變的時代裏,處在這樣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中,為避免自己陷入“貶值”、“淘汰”的境地,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事實亦證明,處於學習狀態的人必定會成為最有潛力、最有價值的人。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 篇9

本想給這篇文章定一個有點文學氣息的題目,但經過漫長的思考與思想鬥爭後,我放棄。只好草草地拿了這乾巴巴的幾個字來填填這飢餓的、空白的紙。

乾巴巴,是我對本書的第一印象,或許這一片片豆腐乾一樣的文章很符合將來的議論文形式,但那些過於繁瑣的人名與那一小撮不符合現代思維的觀點,讓我覺得看這本書格外枯燥。

不過,我也不會因此就把書往桌上一扔,狠狠地對它翻一個白眼,罵:“什麼破書!”畢竟不能因為人家的想法和自己的意見不同,審美眼光和追求與自己的根本不對路子,就一味地批評,盲目地討厭。更何況人家的思想其實還是有深度的,否則“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幾百年都不變的經典台詞時時掛在我們的嘴邊呢?

在這本書中,我對《論無神論》這篇文章所論述的觀點感到十分有趣與新奇,傳播無神論竟然在作者眼裏竟也是一種無神的宗教的宣傳途徑,乍看之下有些好笑,但仔細品味後才發現,原來還有那麼幾分道理。其實在我看來無論是什麼神教,説到底也不過是給一類或者一羣人制定的一種約束自身的一系列規則而已,而神的存在與否,也某種意義上也是給一種物象人化。當人類帶着敬畏的心情膜拜神的時候,大多也是在膜拜他們所代表的特殊含義、膜拜人類所沒有的特殊能力,膜拜他們想膜拜的,膜拜他們敬畏的——而這一切,在我看來,都會歸向最終的起源:神奇的自然。

其實我認為科學的研究對象也是自然,科學與神學的最大區別便是他們對待自然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科學總是本着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嚴謹好奇的特性,喜歡把什麼都解剖開來一探究竟,瞭解他們的結構組成、物理與化學性質,隨後盤算着該做怎樣的實驗,才能發現它們在哪方面可以被人類好好利用;而神學則是要求信仰者百分百敬畏他們的神,或者更貼切地説是敬畏自然。一場普通的雨都有可能讓他們聯想到雨神,如果再加幾束閃電,宙斯廟的門檻説不定就被信仰者踩得差不多了。

當然,我想到的不僅僅是這些。真理、勇敢、家庭、死亡……那十幾篇文章怎能涵蓋得了人的一生?這或許是作者自己的人生追求罷。真理與謬誤,勇敢與懦弱,幸福與痛苦,甚至笑着哭……(想反義詞還真是頭疼)這些本應是矛盾的一對對,卻又如此和諧的存在於每個人的生活中。

或許人生並不是任何人能論述得全的,但作者還是給了我去思考的方向與大致內容,本書中也有不少真知灼見。若是日後想起,翻出這本薄薄的冊子,看着那些我並不認同的論點,我想我唯一能做的便是,面對那些矛盾,將它們揉在一起,燉出精華,給自己慢慢享用。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 篇10

這天,我讀了路遙的短篇小説《人生》,故事情節深深地感動了我,多次流下眼淚。巧珍是我最喜歡的人物,她漂亮、善解人意、要強、有眼力,個性是當她愛一個人的時候,那種徹頭徹尾的勁,即使他負了她,可他仍執迷地去愛他,默默地,執迷地去愛他,併為他做事。她又有堅強的一面,當高家林和她斷絕戀愛關係與另一個女孩相愛後,她毅然的理解了這個現實,儘管她深愛高家林,在別人看來,她不尋短見,也會神經病的,但是她非但沒有,反而比以前更能幹了,她熱愛生活,每每看到綠油油的田地,她什麼都忘了,用書上的話説:大地能包忍任何痛苦。

我想,我也要像巧珍一樣,愛一個人就去愛他到永遠,我之所以多次掉下眼淚,可能也在於我想到了自己的處境吧!讀完書後,真痛快。記得小時候,每當看完一部電視劇,我總期望有個完美的結局,總期望每個人的結果都像自己頭腦中的一樣理想,否則,自己會很生氣,覺得不美,可此刻,也許自己長大了,對於什麼樣的結局都能認可,都能理解,有時,作品的杯具會更美!

本篇日記寫於99年12月5日,當時自己正值大學一年級,八年後的這天,初為人母的我,重新翻開日記,感慨頗深,抄寫過來,與大家一齊回憶一段大學讀小説的時光!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 篇11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這句話是這本書的開頭,也是值得回味並且反覆咀嚼和思考的一句話。這本書由木木主編,裏面由100多個小故事串起,分為七章。每個小故事都有一段人生感悟來總結。對愛情、對婚姻、對失戀後、對世事、對生活、對為人、對生命的一種淡定。

淡定就是你的淡然,你的超脱,你的看破。是一種態度,它不是處世消極,可以放縱,而是閲盡滄桑的醒悟、瞭然於胸的坦然;它也不是自我封閉、孤芳自賞,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地面對外界環境的紛繁和喧囂。正所謂“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P3。木木説,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需要淡定的心態,在生活中才會處之泰然,不會太過興奮而忘乎所以,也不會太過悲傷而痛不欲生。

這100多個小故事很短小,有的很熟悉,有的很陌生,有名人的,有網絡的,有書裏的,有流傳的,各種各樣的故事,各式各樣的人生,看過此書,那一句句人生感悟,可以教會你,你可以不必經歷那些故事,不用體會故事裏的各種內心糾結和痛苦,才能看淡一切的歷程,你就能學會如何淡然處世,並且感受到內心的一種超脱和平靜。那些都是別人的所走過的路,你可以發現在讀此書的過程中,那些身在其外的自己的影子,似曾相識,但又不是那個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在昨天的讀書會上,我舉了一個書中的例子跟大家分享,是這樣一個故事,妻子發現了丈夫有一封外遇的信,而後她覺得丈夫每天回來的相處都好假好不真實,她很痛苦,所以就去跟她媽媽交流,她媽媽説在發現之前你有感覺到他對你的愛變了嗎。沒有感覺到的話,就説明,他的愛一如既往,既然一如既往,還在意那封信幹什麼,放回去。然後,一天過去了、十年過去了、二十年也過去了,什麼事情都沒發生。P8。如果當七年級直介意那個事情,跟丈夫攤牌或者挑明,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兩人心中都會有疙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點點瑕疵和變化,只是婚姻生活中的一點顏色而並不會被染成其他顏色。

那婚姻如此,人生更應如此,偶爾的不順意,偶爾的低潮期,偶爾的小挫折。其實,都是你漫漫人生路中的一點點小顏色。你的人生可以豐富多彩,工作、學習、家庭、父母、子女、朋友、同事、興趣等等,某一方面的一時小波浪,不會對你造成天翻地覆的影響。看淡它,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淡定。佛教的四大皆空也是如此,教會我們如何去放下。放下,就是一種淡定和從容。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 篇12

最近在看一本書,書名是《人生不設限》,作者是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力克胡哲。力克胡哲沒手沒腳,卻能寫字、能游泳、遛滑板、能跳水、能踢足球、能打高爾夫、能潛水、還能衝浪、開快艇,樣樣都行。雖然書還沒有看完,但心中已經是感慨萬千。

力克胡哲出生時患海豹肢症,天生沒有四肢,他的父母不但沒有放棄他,還試着儘量把他當做一個” 正常“ 的孩子去撫養。從書中所配的照片可以看出,力克的童年是幸福的,每張照片裏他都笑的那麼燦爛,父母用他們全身心的愛去呵護並培養着這個特殊的孩子,而力克也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和別人的不一樣。直到力克到了上學的年齡,他的父母擁有堅定不屈的信念,通過努力讓力克去正常的學校學習,而不是殘障學校,這對力克來説是個巨大的挑戰,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自己身體上的障礙和同學的異樣目光,使得力克無法融入學校生活,他覺得自己徹底被絕望和孤單淹沒,找不到一丁點兒人生的意義。甚至於在十歲那年差點兒把自己淹死在浴缸裏,但在那一剎那,他想到了為他付出一切的父母,他的弟弟妹妹們,他無法忍受他的親人們為他的死難過而終身悔恨,他覺得自己太自私了。而力克的爸爸知道這件事後,對他保證,一切都會沒事的,父母會一直在他的身旁!父親的力量是最強的,他表達出了對兒女的愛與支持。讓力克覺得雖然不瞭解以後會如何發展,但爸爸説終究會解決,他就相信。

與爸爸談過之後,力克漸漸地走出了人生的最低谷,雖然以後的日子也會有不好過的時候,但他都堅信自己一定會順利的。後來力克回首當時,並思考之後一路走來的人生,如果當時放棄了生命,他會錯過多少日後的精彩呢。

在後來的生活中,力克迎來了各種的挑戰,不管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他覺得上帝對他不公平,期待自己一覺睡醒時會長出手和腳來,但媽媽告訴他,他只是少了幾個零件而已,除此之外,他和別的孩子沒有什麼區別,鼓勵他主動地多和同學接觸,要擁有堅定的信心,多想自己擁有的,而不是光去想自己沒有的。慢慢地,力克在試着與同學接觸時,找到了那條通往人生目標的路。而力克也體會到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某項恩賜,如某種才能、技藝、手藝、讓人開心或投入的本領等等,而通往快樂的路常常就在那份恩賜之中“ 。” 我們全都是一無所有卻充滿希望地來到這個世界,人生路上有許多等着被打開的禮物。“” 天助自助者,要不要繼續發揮所長,努力追求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夢想,完全取決於自己“ 。

當力克高中時聽到一位叫瑞基達伯斯的美國激勵講師的演講。” 你永遠無法改變過去,但你能改變未來“ ,瑞基的這一段話在力克的心中撒下了一顆種子,讓他想成為一名演説家。從此力克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標。通過努力,在21 歲大學畢業後,力克取得了會計及財務規劃雙學位,熟稔投資,並擁有了自己的公司。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影響並激勵身邊的人,組織各種富有創意的行善活動,到世界各地去進行演講。他的演講給無數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帶來了希望,帶來了永不放棄的精神和力量。

我在想如果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力克胡哲的永不放棄的精神,如果每個孩子都能擁有一個自己的夢想,自己的人生目標,那所有的孩子都會像汽車有了發動機一樣,做什麼事情都會充滿動力,對知識充滿了渴望。而與此同時,作為父母的我們,也要向力克胡哲的父母一樣,無論什麼時候,對自己的孩子都不要放棄,要在孩子跌倒時,及時給予孩子鼓勵;在孩子迷茫時,及時給予孩子自信的力量,能讓孩子體會到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有多麼的艱辛,遭遇多少次的失敗,只要擁有一顆永不放棄、勇敢面對失敗的心,就一定能走向成功!就像力克説自己的成功公式就是:”跌倒七次,爬起來八次。“因為每個人都有失敗的經歷,但面對失敗的不同態度造就了以後不同的結果。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永不止步,活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