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于丹論語心得(精選5篇)

閲讀于丹論語心得 篇1

初看《<論語>心得》是在《百家講壇》節目中,看到于丹用一種泰若的淡定來細解這本古書時,我迷上的不僅是書的內容,更是于丹講解時的感覺,但當她用論語精髓來破解現代人的迷惑時,我深深地陶醉其中,內心平和而滿足。

閲讀于丹論語心得(精選5篇)

這本書深入淺出地結合現代生活、社會、人、道理,把《論語》的精髓“仁”、“儀”、“禮”、“信”表現的淋漓盡致。全書深入淺出,用通俗的語言講解《論語》,講解孔子及三千弟子對儒道的理解和詮釋。行雲流水,簡簡單單,字裏行間無不流露出中庸、謙虛的行事之道。讀《<論語>心得》,不僅僅只是讀《論語》的儒家哲學,也是在透過《論語》看于丹老師的心境,從她的悟中品味她的內心世界,品味她對生活、工作、人生、朋友的態度。古人云:“觀明鏡以正衣冠”,而讀于丹則可以更加了解自己,讓自己的修為更加長進。

其實,人生活在世間,家庭、工作、朋友是我們的中心,而與其相處的道理奧妙頗深,這本書可以給予我們很多借鑑的道理,甚至可以説捷徑,幫助我們更好處理各種事情。于丹教授精闢的講解和深刻的體會,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發,在工作中,我們努力,我們上進,但有時也許不被領導認可,但我們充實的是自己,內心是安逸的;在生活中,我們盡好自己的職責,也許生活回饋我們的和付出不成正比,但我們努力生活了,這就夠了;對待親人、朋友,我們付出尊敬和真誠;總之,踏踏實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工作、以誠相待地交友;學會放棄、學會捨得、學會寬容、學會立志,這樣,就會使我們自己的內心變得完美而強大,才會更容易地接近真正的成功,才會從容地享受生活中的美滿與幸福。

閲讀于丹論語心得 篇2

《論語》所記載的是孔子從生活中演繹出來的心得體會及對其弟子們的教導之言,作為統治封建社會的文化基石,儒學在數千年的時間裏對國人的理念與信仰起到了極為重要的引導作用。古人對此推崇備至,呵護有加。

在我們這些年的學習生涯裏,對於論語的學習卻僅僅是將他放在學習文言文的位置,句子背得熟絡,但卻不一定真正知道其中的深刻涵義。對於那些耳熟能詳的佳句,我們曾以之為警句箴言,常伴耳畔。但是,在去年十一的一檔子“百家講壇”節目裏,北師大教授于丹告訴我們,這部曾經統治中國社會思想兩千多年的儒家經典仍然能為我們現代人構建和諧社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提供一份温馨的勸導。

曾經,我們為那些聖言而仰視,其實,于丹教授告訴我們,世界上的哲理本就是樸素的,我們覺得他們高深,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地領悟過,他教會我們每個人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獲得心靈快樂的方法以及為人交友處世哲學。“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及“人生之道”告訴我們怎麼與天地萬物、大自然友好相處,對於我們所處的這方土地給予感情,換不同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處世把握好度,保持君子本分,不違背原則,嚴於律己,寬待朋友,樹立遠大志向,三十而立。

儘管有“逝者如斯夫”的光陰之歎,但把有限的知識融會貫通,溶入自己的生命,樹立人之本,這是《論語》告訴我們的。也許,讀懂《論語》,那是一種境界。

閲讀于丹論語心得 篇3

易中天給於丹論語心得做的序開篇就談到了于丹所説的孔子的顏色,並説孔子應該是灰色的,因為理論是灰色的,具有普適性。按照他的説法,灰色對應於其他“色彩”,可以看作是“不是色彩”,又因為它的這種特性而“高貴和純粹”。

説孔子是灰色的我贊同,説孔子具有普適性我也贊同,但他後面對於色彩和這種色彩的種性我卻頗有異議。

首先就色彩學的角度上來講,通常被稱作“無色彩”的除灰色外還有黑色和白色,而“無色彩”色彩只能用其明暗來為其定位。灰色是黑白之間的過渡,連接了兩個極致,是由黑白融合而成的。如果吹毛求疵的話,能把這樣的一種過渡色稱為純粹麼?還是僅僅為了抬高這種色彩的價值和重要性所進行的有意識定義?如果按照世俗的説法,唯有純粹的才是高貴的。皇室血統講究純粹,寵物的族系也講究純粹。人類血統的過於純粹會造就近親婚姻的惡果眾所周知,純種的寵物往往也有先天缺陷,成活困難。也就是説,高貴和純粹的代價是放棄普適性。那麼,一種理論的純粹呢?按照這種思維方式,“普適性”與“高貴和純粹”的定義就自相矛盾起來。

再者,經光學證明紅黃藍三色光相混就可以得到白色光,而印刷上也是靠着青藍(Cyan)、洋紅(Magenta red)、黃(Yellow)三色相混得出黑色。也就是説,哪怕這兩種最純粹的“無色彩”也不是能夠獨立於其他色彩而存在的。它們只是各種顏色過渡極致的表現,而灰色只不過是這種種變化中的一種。

那麼孔子呢?把孔子定義為灰色是否合適?我倒是覺得,這樣定義其實未嘗不可。只不過所謂高貴於純粹的定義就大可不必了。我們都知道“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説法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孔子只不過是提煉了生活,《論語》本身不就是一部關於一位哲人日常生活中點滴言語濃縮提純後的集合麼。孔子以及眾多偉人的偉大之處在於在他們短暫的生命歷程中最大限度的為這種濃縮和提純提供了足夠的素材。普通人在觀察少數偉人的言行中得到啟發;偉人在觀察和思考大多數的普通人(包括偉人們自己)的言行中得到啟發。這是一個觀察與反饋的過程,在歷史中不斷往復着。

也就是説,孔子及《論語》都是極致中的過渡,這種特性和灰色的確有共通之處。

前兩天恰巧看到新京報上一篇關於現在是否有人能夠在影視作品中演繹出能夠令人信服的孔子的文章,裏面也談到了類似於孔子的“普適性”這樣的問題。大意好像是説每個人心中自有一個孔子,但那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孔子已經不再重要。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一個人性化的孔子,也就是説,對於所謂“純粹”與“高貴”的追求還是本着需求的原則而變化的。孔子就是孔子,即便追求有所變化,它還是可以幻化出一個適應需求者的面貌來服務於你。這不是媚俗,至少,不是孔子在媚俗。這只是孔子的“普適性”現代版的具體體現,就如同中國古代把孔子奉為“至聖先師”並以他為名約束言行一般。

好吧,言歸正傳,我還是先看看這部風靡南北的于丹論語心得再説吧。

閲讀于丹論語心得 篇4

近日拜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後,感觸頗深。

讀了《于丹〈論語〉心得》,讓我領略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一種處理領導關係、同事關係的心態,是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讀到於此,想到曾經讀過的《菜根譚》,兩者皆有:

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

花濃柳豔處,着得眼高。

路危徑險處,回得頭早。

正所謂性定菜根香。

書中有一段對於理想與現實關係的分析,很是經典。神於天,聖於地。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很多的規則和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區進行他行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主義者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是務實主義者而不是現實主義者。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懷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温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於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

在教學工作中,我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是很緩慢地感知、理解和識記所學教材的學生,他們一樣東西還沒懂另一樣東西就要學了,這邊剛學會,那邊又忘了。如今,我也試着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學生,不用分數的高低來作為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的標準。我試着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現學生點滴的進步,併為他的進步欣喜。當然,我會將我的欣喜化為語言、化為動作來讓他知道,使他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試着讓我的學生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了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我要時時刻刻讓當年我眼中所謂的差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並讓快樂延續着。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

閲讀于丹論語心得 篇5

最初知道“孔子”其人,是在“批林批孔”、“讀書無用”那個年代,當時的大街小巷、機關、學校無處不見“打倒孔丘”的標語,但對其“腐朽”的儒家思想只是模模糊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後來有機會讀到《論語》,卻也只是零零碎碎地讀,對其中精深遠遂的思想未能體味,更對那些個 “之乎者也”提不起興趣而束之高閣。直到看了央視《百家講壇》,于丹老師以其清新流暢的風格,散文般和緩優美的語言,通俗易懂的故事,以及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為我們帶來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論語》解讀後,我買來了《于丹<論語>心得》。近日休假在家,有時間靜心閲讀了這本書,讀後讓人感覺如沐春風,有一種心靈的觸動。

孔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錄。孔子的儒家思想,備受歷朝歷代君主的推崇,也一直影響着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就是在物慾橫流、信息爆炸的當今社會,仍然閃爍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于丹老師筆下的孔子樸素平和、謙虛賢達,博學睿智,平易近人,時時為我們傳遞着一種博大、仁愛和快樂。于丹老師用其獨到的眼光和快樂的感悟解讀《論語》中深刻而又廣博的人生哲理,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個方面分別闡述自己的心得,如“《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我最欣賞的,也就是于丹老師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

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温暖的、快樂的生活?祕訣就是去找到內心的安寧。于丹老師講了個小故事:同為花崗巖,台階不服氣地向佛像抗議,“你看我們本是兄弟,來自同一個山體,憑什麼人們都踩着我們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説:“因為你們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這個崗位,而我是經過千刀萬剮才得以成佛。”通過這個故事,我把內心的安寧理解為:平和。以樂觀向上、閒適超逸的性情融入環境;主動積極、坦蕩曠達的胸襟投入工作;快樂愉悦、真實自然的心情擁抱生活,我們的心靈深處就會充滿陽光、自信,生命就會快樂豁達許多,就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那樣,去尋求內心的安寧。當然,要達到孔聖人的境界和于丹老師所説的那種和緩、從容談何容易,必須經歷千錘百煉方能修成正果,但不斷地“修身養性”,逐步提升自己,努力追求內心的淡定和坦然是必要的,至少他可以讓我們少一點煩惱,多一些快樂,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慾世界中讓心靈找到歸宿地與棲息地。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面對 “這樣浮躁、競爭又這麼激烈”的當今時代,“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我們應該向內尋求心靈的力量,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生的缺憾與苦難,“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心情和態度”、“既然生死、富貴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並且順應”。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順意,一帆風順,總會遇上種種溝溝坎坎,有如行駛在海上的船,一定會遇到風雨,甚至巨浪,所以首先要正確面對,學會接受它、善待它,但不是被動的、消極的接受,應該是以一種積極的、樂觀的心態去彌補、去看待。沒完沒了地糾纏其中,一遍遍地呼天號地,一股腦地去怨天尤人,只能痛上加痛,不能自拔,既有害身心,又於事無補。該放下時且放下,就像老和尚與小和尚的故事,換一種寬容的心態去面對,就會有不同的心境,予人寬容,就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

《于丹<論語>心得》,不故作高深,不矯情賣弄,沒有尋章摘句,沒有引經據典,沒有從教條到教條、從書本到書本的搬家,娓娓道來,循循善誘,將孔子從聖人的高位復原到腳踏實地的凡人,把閃爍着真理光芒的樸素語言和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結合在一起,傳遞給人們一種温暖的思想力量,既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長。雖然對於丹老師的觀點不能百分之百的認同,但讀後讓人豁然開朗,淡然微笑,還讓人掩卷而思,浮想聯翩,真可謂服了一劑“心靈雞湯”。

最後借用于丹老師的一句話為結束語:“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這段生命鐫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誌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