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優秀讀書感想(精選17篇)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1

一個彷徨又無助的身影,一個單薄又模糊的身軀,無力地向前,最終又無力的倒下,永久的倒下。“人死後究竟有沒有魂靈?”這句話時而盤旋耳邊,真切刺骨,時而遙遠渺茫,漂浮虛幻……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精選17篇)

是誰在黑暗中歎息,是誰在彷徨中掙扎?一個身影的逝去,卻帶來了無盡的深思。人道是黃河十曲,畢竟東流去,漂浮其間,無奈獨流水……

祥林嫂--一箇舊社會的典型代表,平凡的人生經歷了不平凡的傷痛,弱小的身軀支持着沉重的壓力,經歷着時代輪迴,四季交替,在凜凜寒風中,走向了生命的盡頭--死亡,永遠沉睡在厚厚的積雪之下。

祥林嫂懷着對世界的渴望來到了人世,卻帶着無盡的愁苦古都離開了。憐憫之心,固然有志,但更多是對社會的評判。這是我想起了孔乙己,同樣是生活在舊社會,同樣是受盡煎熬,同樣是艱難的朝向遠方,滿滿的逝去,留下一個沉痛的身影。這與祥林嫂驚人的相同。封建社會的腐朽,還有那艱苦掙扎的農民,一聲聲無奈的歎息,隨着一個王朝的滅亡,一同消逝,找不到半點蹤跡。

當清晨的風颳起第一粒沙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像電視畫面一樣,不自然扭動了一下,立即轉向原貌,雲依舊飛。風依舊吹,但我們都隱隱約約地感到這一不是原來的那個世界了。

朝露曇花,咫尺天涯,祥林乙己,已為虛無,東流水去無從返,倚心驚回往,八千年玉老,一夜枯榮,問蒼天此生何必?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2

魯迅筆下的悲劇,事隔多年,如今卻仍在上演着。

無論是祥林嫂,這個由社會鑄造出的底層人,還是夏瑜,這個在封建社會被迫害的革命人。他們的身上總是有着共通之處,他們的周圍總是有着一羣冰冷的看熱鬧的人。

那些人如果沒有聽到她的話,還特意尋來假裝聽他那段悲慘的故事,在他們眼裏,他只不過是逗樂他們的笑料,是增添生活趣味的調味劑,是充實空虛精神世界的食糧罷了。沒有同情,沒有理解,有的只是鄙夷的目光,辛辣的嘲諷,虛偽的淚水,這些的一切不由得把她推進了萬丈深淵,在孤獨中走向絕望。

是那個時代斷送了祥林嫂,而如今又有多少個祥林嫂被這個時代毀滅。

前不久,有一個小女孩就親身經歷了一個生命在她旁邊悄悄流逝的痛。一個身材魁梧的人在她面前倒下,而她因為身體瘦小搬不動他,周圍迅速迎來一羣圍觀的看客,只是圍觀,小女孩不停呼救,沒有人理睬。於是她感受到了一個人的體温慢慢下降,下降,而自己卻無能為力。

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嘛,我們不經審問自己,為什麼這些人類本該有的善性,在這些合情合理的情況下卻顯得脆弱不堪呢,以前常聽説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那為什麼真有這事時我們寧願當一個看客,選擇明哲保身,而不是出手相助呢,如果當我們把這些路人看作是自己的親人時,我們還會選擇看熱鬧嘛,我們問什麼不能換位思考一下呢,如果像當時被槍殺的人們,看熱鬧的人一起齊心,那麼革命黨人會不會勝利呢,如果把一個困難同時擠壓在幾個人身上,那麼他們必死無疑,而把這些風險大家一起承擔,那麼後果也許就不是我們看到的那般。

所以,古往今來,無論社會在怎樣的發展,科技有多麼的先進,對於我們們來説,都是冰冷的。只有縮短心與心的距離,人們之間不再那麼冷漠,我們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3

這個歲月是沒有未來的,實質般的荒涼,冷漠得讓人顫心驚,行走在古市,像看透了那些沒有熱情,讓人膽寒的靈魂,草芥上是比它更加廉價和醜陋而可憐的白骨,野獸銜食的慘白齒痕透着滄桑,最終肉體隨着墮落的靈魂墜入地獄……

她死時確實沒有了念想,她被這世壓榨了所有的信念,最後落得個靈魂都枯敗的地步,亦步亦趨地走向死亡。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這是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一縷孤魂,封建禮教的犧牲品,時代培養的一羣貪婪的惡魔,蠶食着人的情感,漸漸冰冷的心刺痛着懦弱的靈魂,一次又一次地用冷言嘲諷來消磨她的生機,活着竟成了最後的追求。所謂的面善人慈竟是如此冷酷,宣揚着生無所戀,死無所安。以麻木,冷漠磨礪的一把劍來切割那最後柔軟的血淋淋的心臟,將那最後的顫抖都消磨殆盡。

生活的信念,不!這不再是生活了,它只是具被百般折磨的肉體了,應該叫作:活下去的信念。也在當作安慰的無聊的麻木看客中被毀滅了,未老而衰朽,未死而如屍,形慘慘而心無動。若心中有哀,臉上無悲,那是戀生使然;臉上無悲,心如枯泉,則對生已無留戀,內心已無哀,她就陷入絕望的境地,也只等風月中吹散她已如塵埃般的肉體與早已頹落的靈魂一併邁入地獄,這樣絕望的靈魂定然沒有辦法在死後得到解脱,再去地下繼續過着懦弱的生活,等待着哪一天的救贖……

究竟怎麼了,連淚水都被封建禮教給標上了惺惺作態,淪為麻木的看客的裝飾。

究竟怎麼了,就連"仁慈"也為道士冠上了醜惡的虛偽,變作殘忍的看客的嘲諷。

她是不死也得死了,這樣一個冷漠得世界,沒有了精神支持,她還怎麼"活下去",倒不如一死了事,還能得到個”清白“的身軀來看看形形色色人的醜態,惡俗以及步入死亡……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4

祥林嫂是魯迅先生《祝福》的女主人公,她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後的一個貧窮、落後的中國農村。在封建統治的勢力之下,祥林嫂,受着封建的政權、神權、族權、夫權四大繩索的緊緊的束縛。夫權要她守節,族權不讓她守節,神權又要懲罰她的“不守節”。她就在這嚴密的羅網中掙扎着,偶爾閃爍出幾絲反抗的火花,然而幾經挫折,成了一個木刻似的“活物”,終於在痛苦的掙扎中懷着對地獄的恐懼和戰慄,走向了死亡。

有人説,祥林嫂太軟弱了,她只知逆來順受,不敢與命運抗爭,才落得如此悲慘的結局,是軟弱的性格殺害了她。

祥林嫂的悲劇是性格的悲劇嗎?難道她沒有抗爭過嗎?當初她無法忍受婆婆的虐待,帶着對舊生活的痛恨,對新生活的嚮往,毅然衝出。當她被婆婆硬逼着嫁給賀老六時,她“一路上只是嚎、罵,抬到賀家,喉嚨已經全啞了”,她“一頭撞在香案角上,頭上碰了一個大窟窿,鮮血直流”,她,年輕的祥林嫂,甚至曾經用生命抗爭過,可是到死的時候還是處於那種由封建社會層層包裹的毒繭之中,那個毒繭束縛着她,侵蝕着她,使她本已很微弱的力量磨損殆盡,她又怎麼可能再繼續抗爭?又怎麼可能衝出重圍?等待她的不是死亡,而是比死亡更可怕的無盡的折磨與痛苦。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不是她的性格,而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鬼——封建禮教,這不是性格悲劇,而恰恰是社會悲劇,一個沉重的社會悲劇!

通過祥林嫂,我可以真正地感悟到,當時封建社會下的中國婦女是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下,心靈受到怎樣的侵蝕。回想現在,殘酷的封建統治已成為過去,。祥林嫂的悲劇還能發生嗎?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5

魯迅先生是我最敬佩的作家之一,他以筆為武器,戰鬥一生,被人們譽為“民族魂”、現代文學的旗幟。今天,我有幸讀到了他的小説——《祝福》……

《祝福》是魯迅先生的小説代表作之一,寫的是小説的主人公祥林嫂一生的悲慘命運,祥林嫂是一個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家婦女。她的丈夫死後,狠心的婆婆要將她出賣,她逃走後到魯鎮魯四老爺家做傭工,不久後她又被婆婆家搶走,賣到賀家與賀老六成親,她經過一系列的反抗之後,最後只得順從,好在丈夫賀老六是一個純樸忠厚的農民,之後又有了兒子阿毛,祥林嫂終於可以過上安穩的好日子了。可惜好景不長,命運捉弄人,賀老六因傷寒病復發而死,不久,兒子阿毛又被狼給吃掉了,因此她被大伯給趕了出來,成了無家可歸、孤苦伶仃的一個人,經過重重打擊的祥林嫂失魂落魄,可是人們還説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門檻“贖罪”,不然到了“陰間”還要受苦。她千辛萬苦積錢捐了門檻後,依然擺脱不了人們的歧視。最後淪為乞丐的她,就在年終人們祝福新年的歡樂氣氛中,懷着無比複雜矛盾的心情凍餓致死。

祥林嫂的一生是坎坷悲慘的一生,她原本是勤勞、善良、純樸、頑強的,但在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佔統治地位的舊社會,她被踐踏、被迫害、被摧殘,以至被舊社會所吞噬。祥林嫂是我國封建社會千千萬萬個婦女悲劇命運的縮影,她的一生更是封建社會制度下千千萬萬箇中國母親悲慘一生的深刻寫照。祥林嫂的悲劇深刻揭示了舊社會封建禮教對勞動婦女的摧殘和迫害,讓我們看到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魯迅先生熱愛勞動人民、憂國憂民、以及對受壓迫婦女的深切同情。正因為如此,魯迅先生才寫下了這一篇小説,魯迅先生把一個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家婦女赤裸裸地展現在我們讀者面前,引起了我們的深思。

這篇小説讓我明白了生活在封建社會制度下的勞動婦女的生活是多麼的悲慘!正如小説中的祥林嫂,她歷盡了塵世間所有的痛苦,她帶着滿心的屈辱與傷害,最終是離開了人間。同時,我也慶幸自已生活在現在這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是多麼的幸福啊!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努力,奮發向上,為祖國的大好江山舔磚加瓦!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6

世界上,不是隻有人,才會跪拜,才有情感。有時發生在動物身上,卻更值得感動。一個眼神,一種表達,都深深印在我們心上——一隻母藏羚羊的愛。可我依然要告誡大家——別傷害那偉大的母愛啊!

藏北有一個老獵人,一天早晨起來後,突然看見對面站立着一隻肥壯的藏羚羊。於是,他不顧藏羚羊的跪拜乞求,拿出獵槍打死了它。但當老獵人解剖開這隻藏羚羊的腹腔時,卻驚訝地發現,它的肚子裏靜卧着一隻已經成型的小藏羚羊。老獵人懊悔不已,後來,在藏北草原消失了。

一聲槍響,一瞬間,一顆子彈就這樣穿透了母藏羚羊的胸膛。在人類面前,在獵人那顆已冰冷的心中,母愛很無助,然而在這個千鈞一髮的關頭,母愛卻又顯得那麼執着,那麼剛強。對於獵人,是不可能放過一絲一毫的機會,為了利益,為了猙獰飢餓的心;可對於藏羚羊,其實它並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只是心裏,哪能忍受失去兒女,失去親生骨肉的痛苦。

眼神,乞求,跪拜,淚水,一聲過後,一切都結束了,一切都那麼悲涼的倒下,沒有呻吟,沒有哀怨,只有那種跪拜的姿勢,兩行清晰可見的淚痕。我懂,懂你,偉大的藏羚羊,我更懂,一顆獵人的心!兇惡,殘酷,冰冷。離別了,藏羚羊,就讓你的靈魂,依舊飄蕩於藏北草原上吧!

不過我知道,動物也有親情,也有生命,也有無私的愛。看着它們就這樣痛苦的死去,就這樣悲慘的離別,朋友,你忍心嗎?你甘願讓它們失去與我們同樣寶貴的生命嗎?不,我永遠不會。我要保護它們,珍愛這世界上的每一個生靈,為建設地球村,貢獻自己。

回味着藏羚羊的故事,讓我也不禁想起了汶川地震中那位偉大的母親。5月13日中午,在救援隊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沒有了呼吸。但透過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雙膝跪地,整個上身向前匍匐着,雙手扶地支撐着身體。而當救援隊員費力地把手伸向她的身下摸索時,竟發現有個孩子還活着。是的,是她用自己的身體做庇護,挽救了自己孩子的生命。

愛藏羚羊,是因為它的偉大;愛母親,是因為我們都受到過母愛的沐浴。保護動物們吧,別傷害它,別傷害了那顆永遠偉大着的心!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7

這個週末,我讀了一本書,叫《綠山牆的安妮》。

這本是講述了綠山牆農舍的卡思伯特兄妹決定領養一個男孩,幫着做田裏的農活。令人大吃一驚的是,孤兒院送來了一個愛幻想、喋喋不休的紅髮孩,一個小精靈。這個小精靈像一股清新的風吹進了閉塞的農舍鄉村。這個紅髮小精靈般的女孩叫安妮,天性活潑樂觀,想像力極為豐富。她的天真和幻想使她鬧了不少笑話,但她的善良和直率也使她贏得了友誼和真摯的愛。她愛生活、愛自然、愛周圍的每一個人。這種愛使她隨時得到回報,因而生活得快樂充實、生氣蓬勃。人生世間,最讓人感動的莫過於這少女純真的愛。安妮最拿手的就是夢想,她夢想遠大的成功,也夢想祕密的白馬王子。但她不像別人,長大了就把夢想丟進垃圾筒裏,而是將它變成了對平庸現實的包容和超越。她聰明而勤奮,憑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學,但為了照顧瑪莉拉,她又放棄了學業。令人十分感動。

安妮生性樂觀,儘管總是喋喋不休,還愛幻想,但是她的天真讓我感到無比可愛——把止痛藥當作香草漿加在蛋糕裏;臭罵林德太太;因為“胡蘿蔔”這個外號與班上最帥的男孩鬧彆扭……安妮的童真無邪令我哈哈大笑。

安妮長得並不漂亮——紅頭髮、還有滿臉的雀斑,但是安妮有着一顆純潔善良的心,她愛幻想,一切平凡的事物在她眼中都是妙趣橫生。雖然她在1歲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雖然她在孤兒院裏沒有朋友,雖然她生來並不美……但是上帝很公平,賜予了安妮生性樂觀、愛幻想……

我們應該向安妮學習,學習安妮的執著;學習安妮的純潔;學習安妮擁有一顆純潔無瑕的心靈。

大家一起向安妮學習吧!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8

《大衞 科波菲爾》是英國小説家狄更斯的第八部長篇小説,被他稱為他“心中最寵愛的孩子”。全書採用第一人稱敍事語氣,融進了作者本人的許多生活經歷。

大衞的童年時光非常的真切感人,他是一個遺腹子,年輕的母親在生下他後,不甘寂寞,與貪婪的商人默德斯通結為夫妻。殊不知,這一重大失誤使她過早地結束了一生,也為大衞的童年生活埋下了苦果。

另外,對大衞一生影響最大的是貝西姨奶奶,她在大衞無親無故的時候接受了他,並用她的愛與智慧把大衞培養成為一名偉大的作家。這本小説還深刻的闡釋了金錢對人的影響,默德斯通是因為覬覦大衞的家產而與她母親結婚,艾米莉的私奔也是由於金錢還有希普更是在金錢的誘惑下一步步墮落的,狄更斯從社會上各個不同階層出發,暴露了金錢與人性-的罪惡。我喜愛這篇小説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在塑造人物上的高超技巧,米考伯夫婦常因經濟拮据而哭的肝腸寸斷,卻馬上又哼起快樂的歌曲。狄更斯用細膩的筆法刻畫出了這種“債多不愁,樂天知命”的樂觀性格,反映了當時英國下層人民的生活現狀。這部小説另一個特點就是他的人性關懷,大衞在被繼父毒打後,單獨所在房間內,只有裴果提去偷偷地安慰他。還有安妮絲在父親即將破產時,想同意希普無理要求的想法,這與希普的包皮藏禍心形成鮮明的對比。在他的小説裏,好就好的潔白無瑕,壞就壞得一無是處。

他在這污濁的社會中,奉行着姨奶奶對他的教導:“永不卑賤,永不虛偽,永不殘忍”,最終成為了一個善良的人。文章中大衞從童年時對艾米莉的喜愛,再到青年是對小娃娃朵拉的熱戀,從朵拉去世後,他到海外拼搏數年,回國後才認識到只有艾妮斯才是他最理想的伴侶。書中最使我感動的部分就是他想艾妮斯勇敢表白的時候他真情的話語,一開始大衞對她説時,艾妮斯的心情有些亂(請老師幫我理解一下,我不太明白),後來向艾妮斯説了他對艾妮斯的敬意時,艾妮斯終於動心了,並高興地依偎在他的懷中,因為他也深愛着大衞,她為他們的愛情有了結果而感到由衷的高興。在婚禮的當天,她告訴大衞朵拉臨死時,曾説只有她才能做大衞的妻子,做他的終身伴侶,這是一個多麼圓滿的結局啊,也讓我對今後的婚姻愛情有了新的認識。

這就是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呀。我想大衞就是狄更斯的原型以及成功男士的典範吧。願同學們可以用靈魂領會這部傳世經典。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9

當一縷縷陽光照到書桌上,透過指尖,一切似乎都停了下來,又擁有了以往的寧靜和舒適,這樣的早晨是多麼美妙,是多麼精彩。

書桌上到處都是“金色的舞者”,我就像一朵無名的小花,貪婪地沐浴着陽光帶給我的快樂與舒服。不得不説一聲“陽光真好”。

站起來,端來一杯香醇的茶,細細品嚐每一絲的味道。香味在口腔中蔓延。抿一抿,真香啊!

“多美的一天啊,能在這樣的日子裏生活該多快樂呀,沒能看到今天或者今天還沒出生的人該多可憐呀。當然,今後還可能有這樣的日子,但今天這個日子是體驗不到了。”善良的安妮是一個心懷美好的孩子,總是用這樣的話來期待每一個嶄新的日子。

一邊品着茶,一邊回想着剛看完的《綠山牆的安妮》。書中的故事像畫一般在我眼前慢慢展開:安妮是一個長得不好看,但不放棄希望與夢想的女孩子;是一個父母雙亡的孤兒,但有超級豐富的想象力。她更是一個自尊自強、堅持不懈的安妮。我跟她很像,同樣愛給景點取外號,愛做白日夢,有時候還會變話嘮。

小時候,是愛幻想的年紀,只是安妮的想象力要比我離譜一百倍。把影子和回聲當做知己;把自己當成新娘子什麼的。我也時常幻想,要是讓陽光永照小草,那該有多好。

長大後,懂事了。安妮後來用優異的成績得到了上大學的好機會。可家中的情況一點都不好,安妮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在格林·蓋布魯茲當了老師。我敢肯定親情比上大學一定來得重要。因為它讓安妮得到上帝的幫助,讓安妮得到了陽光的永照。

回到現實生活中,其實像安妮一樣從小無父無母但又很懂事、很聰明的“小草”比比皆是,只是,這些小草都有得到陽光的照耀嗎?

十七歲的葉文是一個無父無母的男孩子,因為貧窮,早早地放棄了學業。家徒四壁,甚至連吃飯都成問題。慶幸的是,小葉文能靠自己的雙手掙點外快。當記者問他,等你攢到一大筆錢,你第一件事是打算幹什麼?大吃一頓,還是買件新衣服時,葉文想都沒想,説:“下雨時,我覺得洗一次頭很舒服,所以就想開一家洗頭髮的店。”

陽光是燦爛的,是温暖的。小草是孤獨的,也是堅強懂事的。陽光就像一個看不見的媽媽。希望她在小草身邊默默地給予關愛與呵護,讓陽光永照小草!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10

世界上最然人感動莫非是母愛,人又,動物也有。今天上了一節關於母愛的課。

一隻藏羚羊竟然能為自己的子女想冷漠無情獵人跪拜。母親的愛是偉大的,可是獵人的心卻是冷冰冰的,在偉大的愛也改變不了他內心深處的那種邪惡和那種虛榮的善良。

作為一個母親,會像一個冷漠無情的人求饒,藏羚羊的愛是偉大的!

這是我們人類應該學習的。

母愛就是!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11

張愛玲的小説《金鎖記》,寫了一個大的封建家族中一個只有名份但卻出身低微、沒有地位、不受尊重的女人的大半生,她既是封建社會的受害者,同時也是害人者。主人公的名字叫曹七巧,是麻油店小老闆的女兒,之所以能夠嫁到姜公館這樣的公侯之家,是因為丈夫是個天生的軟骨病人,而且姜家又出了很多錢。但嫁到姜家之後,她因出身低微,倍受婆婆、妯娌乃至自已的丫環的蔑視和冷落,得不到起碼的尊重。她心裏喜歡小叔子姜季澤,但季澤卻是隻限於和她開開玩笑。於是本來要強、潑辣的她就愈發口無遮攔,瘋瘋顛顛,別人也就愈瞧不起她。只有她的哥哥嫂子讓着她,是因為向她要東西。十年後成了寡婦的她分到了自已的公館,有了家產,她就把全部心力用在了護住錢財上,為自已帶上了一套金色但沉重的枷鎖。為了錢,她攆走了有意找她的姜季澤,病態地拆散了女兒的婚姻,故意在兒子、兒媳間製造矛盾。“三十年來她戴着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張愛玲關注人性,表現人性,《金鎖記》寫的就是人性受到壓抑以至扭曲的故事,小説充滿了“人生味。小説沒有痛訴,沒有反抗,只給人一種蒼涼的感覺。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12

陽光強烈,空氣明晃晃炫目耀眼,天空清澄得彷彿失底,猶如音樂的通奏低音,輕柔又宿命地籠罩着所有的聲音,所有的時間。在高大的無邊的樹林裏,陽光被割成分離的碎片,投在泥沼地和枯草堆上,形成了斑駁的光影。於是,關於成長,關於生命,關於渡邊,從這裏開始。

小説是以“渡邊”的口吻展開描述的。主要講述了渡邊與直子、綠子的成長故事,提出了令人深思的主題——生死。可以説,《挪威的森林》既是死者的安魂曲,又是青春的墓誌銘。在小説中,無數次提到了“死”。渡邊與直子共同的少年好友木月的死,直子姐姐、直子叔叔的死。還有最令渡邊震撼也最令我震撼讀者的直子的死。那麼美麗,那麼純潔,擁有那麼幹淨的靈魂的直子,是受到了怎樣的痛苦和煎熬,才平靜地決定親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村上春樹説,這本書是“獻給許許多多的祭日”,我想這話沒錯。這裏許多人的死,令人感到揪心不已。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選擇孤獨、淒涼地放棄生命?我們如何去面對親愛的人離世?我曾經無數次想過這個問題,我們怎麼對待死亡?我以前同渡邊一樣很害怕死亡,更害怕親人離世,害怕死亡將親愛的人永遠分離,我無法接受,陷於死衚衕之中,越想越難過。但是,讀《挪威的森林》時村上給出的答案,令我心頭一震。他借渡邊之口説:“死非生的對立面,死潛伏在人們的生之中。”既然無論怎樣的哲理,也無以消除所愛之人死的悲哀。無論怎樣的真誠,怎樣的堅韌,怎樣的柔情,也無以排遣這種悲哀。那麼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從中領悟到某種哲理。然後繼續背上行囊,踏上原定的路線不斷前行,前行。既然無論怎樣悲哀都要來,那麼就趁現在,努力去愛。

每天我們都在面對生老病死,我們不需要太糾結這些,有個人曾經來過這個世界,曾經愛過誰,為誰哭過笑過……這些都是他們存在的證據,而我們只要記住他們對我們的好,記得那些愛,那些關係,他們總會感知到這份存在,在另一個世界活得多彩幸福。

死亡並不可怕,那個人留下的一切,都還温熱着。

當我完全地領悟到“死並非生的對立面”後,就釋然了。我和渡邊一樣,穿越了那片無邊的泥沼和陰暗的森林,開始了新的旅程。

所謂成長,恰恰是這麼回事,人們孤獨地抗爭,受傷,失落,失去卻又會在陽光強烈、天空清澄的某一天,堅強地繼續活下去。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13

《小婦人》是美國著名作家路易莎奧爾科特寫的長篇小説,小説主要描寫馬克一家的天倫之愛。以馬克一家四個小姐妹的成長過程中的趣事,以及她們那具有着優秀品格的母親給予她們的啟發和教育,成功地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感受很深。

《小婦人》的主人公是馬克一家的四個小姐妹,大姐曼格美麗而有些虛榮,二姐瓊豪爽正直,老三佩絲善良而羞澀,最小的艾米愛漂亮也好惹麻煩。

讓我最佩服的是老二瓊,她勤勞好勝,勤學幹練,是我們現在孩子所不可比擬的,雖然所處環境不同,那種為着自己理想而學習的精神實在讓人為之感歎。

爸爸從軍多年,姐妹幾個是媽媽一手帶大的,看到媽媽的疲倦的樣子,一個只有十幾歲的孩子,能認識到自己長大了,有義務幫助家裏,幫助媽媽減輕負擔,雖然捨不得放棄手中的書卻知道自己該怎麼做,違心地來到姑姑家打工,頂着東家姑姑的嘮叨,做着一件件無趣煩燥的事,因為自己是要拿薪水來補貼家用。工作中的瓊依然不忘自己的理想,得空就讀書、寫作;寫作、讀書,終於有一篇文章發表在報紙上,渴望成功的她終於得到認可。

媽媽的教育方法也讓我為之折服。媽媽是一們個仁慈、善良的婦人,這個家全靠她一個人操持,在她的培育下四個女兒健康、活潑地成長着。媽媽“放縱”的教育思想是我們現代教育無法實現的。生活中的人都有懶性,幾個小姐妹當然也一樣,在假期都想懶一懶,閒一閒,可做母親的沒有反對,反而是放縱自由,任其發展,索性有天自己找藉口外出,孩子們餓得慌了才懶散地起來,看到冷鍋冷灶,沒辦法了自己動手,費了好大勁兒才做下早點,可吃起來個個皺眉頭,中午換個方法也依然如故,整個家裏亂糟糟地,大家感覺什麼事兒也亂套了,都抱怨着,終於爆發了:“算了,再也不過這遊手好閒的日子了”這些發自內心的話語才是媽媽想要得到的,這些實踐的內在動力才是孩子們勤奮的開始,試想我們做家長的哪個能做到呢?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14

我讀了魯迅先生寫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作者用簡單樸實的語言描述了出一位心地善良,淳樸的勞動婦女。阿長,是作者小時候的保姆,作者平時叫她阿媽,但阿長卻經常切切擦擦,指手畫腳,當作者知道是他害死了他心愛的隱鼠後便有些厭惡他了,自從這件事之後,小作者便改口喊她阿長了。之後,由於阿長經常講故事給作者聽,讓故事中的奇妙經常陪伴小作者,年少的作者甚至在阿長的絮叨中感受到了她的某種神力。時間久了,作者也漸漸不討厭阿長了。

有一次,作者去遠房叔叔家做客,無意間,看到一本繪圖的山海經,畫着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只可惜書不小心被弄丟了。大概是他對那本山海經太過於念念不忘了,連阿長都來問“山哼經”是怎麼一回事。大字不識的阿長休假過後,居然就遞給了作者一包書,高興的説:“哥兒,有畫的山哼經,我給你買來了。”讓作者從此對他產生了無比的感激之情。以後,雖然作者也買了許多書,也包括其他版本的山海經,但沒有一本能夠代替他小時候看的那本山海經。

看似簡單的買書一事,其實裏面包含着阿長對作者的無比關愛,沒有人叫阿長去買《山海經》,阿長掏的是自己口袋裏的血汗錢去買的。目不識丁,口中説着“山哼經”的阿長又是怎樣費盡周折買到《山海經》的?文章最後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你在懷裏永安他的靈魂。”充分表現了作者對阿長的懷念與祝福,讓我也不由自主的跟作者產生共鳴,彷彿我也看到了愛講故事,睡覺擺着大字的長媽媽……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15

這個假期,我和媽媽共同讀了一本書——《綠山牆的安妮》。這本書的作者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瑪麗。

在這本書中,女主人公安妮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女孩子,人們喜歡稱她為“紅頭髮安妮”。

她長着一頭紅髮,滿臉的雀斑,自幼失去了父母雙親,是一個沒有任何親戚的孤女。最終被馬修和瑪瑞拉兄妹領養。她樂觀,好強,熱情,敏感,滿腦子都是天真的夢幻,還時常有出格的言行,性格直率,快言快語,甚至有些粗心大意。為此,她常常惹禍,使自己吃了不少苦頭。當然,不斷長大的安妮最終有一個快樂的結局。

安妮的身上有作者的影子。作者出生在加拿大北部愛德華王子島省的克里夫頓,兩歲時母親病故,不久,父親再婚後離開,作者只得來到卡文迪許村雨外祖母一起生活,並在那裏長大。

媽媽説我和安妮有許多相同之處:滿臉雀斑,愛幻想,喜歡説個不停……我也並不否認,因為我和安妮確實相像。

最後,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它能使你大笑,也能使你感動,它能教會你很多。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去閲讀這本書了呢?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16

《愛麗絲漫遊奇境》是英國作家劉易斯.卡羅爾寫的,這本書裏一共有兩個故事,一個是《愛麗絲漫遊奇境》,另一個是《愛麗絲鏡中奇遇記》。

第一個故事講的是愛麗絲追趕一隻會説話的白兔時,墜入一個地下世界。在這裏,她一會兒變得比房子還高,一會兒又變得只有毛毛蟲那麼大。在審判紅心武士的法庭上,愛麗絲和紅心國王,王后發生了爭執。撲克兵們紛紛撲向愛麗絲,愛麗絲猛然甦醒,原來一切不過是一場夢。

第二個故事講的是在一個雪天,愛麗絲來到了鏡裏的世界。在鏡中的世界,小溪與樹木將大地分成一個大棋盤。在紅棋王后的指點下,愛麗絲從一名白棋小卒,開始向王后的目標出發,經歷一番遭遇後,她終於成為一名王后。可在慶祝愛麗絲成為王后的宴會上,一切突然亂了套……愛麗絲驚醒過來,原來又是一場夢。

作者劉易斯.卡羅爾曾在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任教。院長的三個女兒常來找卡羅爾玩耍,卡羅爾非常喜歡愛麗絲。他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三姐妹聽,又把這些故事寫出來送給愛麗絲,這就是享譽世界的《愛麗絲漫遊奇境》。後來,卡羅爾又根據為孩子們講的另外一些故事,寫出了《愛麗絲鏡中奇遇記》。兩篇故事最大的特點就是想象力豐富,童趣盎然;故事情節新奇怪異、引人入勝;語言優美風趣,充滿詩意。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這本書很不錯,那就捧起這本書,讓我們每個人的想象力都插上翅膀,恣意地翱翔吧!

祝福優秀讀書感想 篇17

暑假裏我變成了一條吃不飽的小魚,沐浴在書的海洋之中。近期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笑貓日記之幸福的鴨子》,它是由楊紅纓阿姨編寫的。我認為這本書是一本很有趣的書,裏面的人物也很善良,他們時時刻刻在我腦袋裏跳躍着,展開一段段的奇妙之旅。

這本書裏面的主人公就是一隻又幸福又快樂的母鴨子,她的名字叫麻花兒,它也許並不算漂亮,但它心地善良。雖然它的嗓子並不好,卻天生有一種歌唱生活的激情,喜歡也敢於歌唱,它的歌聲中洋溢着對生活的熱愛、充滿着樂觀豁達,所以它的歌聲富有感染力;它從不對生活有太高的要求,不管生活有多麼艱辛,也總能從中找到樂趣,並把幸福感傳染給每一個人……

它就住在張達外婆村子裏河塘中央的一個小島上。麻花兒每天都要去張達外婆的村子裏,村子裏的村民們個個都把茉莉花環套在麻花兒的脖上,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村民們個個兒都喜歡麻花兒,他們相信如果把花環套在了麻花兒的脖子上,就會給他們帶來好運氣!麻花經常會把村民們給的茉莉花環給張達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外公,讓外公把茉莉花環拋出去,麻花接住了外公就會笑一笑。

還有一隻能聞出孩子味兒的烏龜。他有能聞出孩子味兒的特異功能,他經常一路聞着馬小跳他們的孩子味兒找到笑貓的。對烏龜來説,這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事。而且,他還有穿牆而過、穿山而過的本領,這樣,他就不用走那彎彎曲曲的山路了。他和麻花兒一樣,經常樂於助人,我好崇拜他,真想拜他為師,來學一學本領呢!

其實只要我們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並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體會,就會和書中的人物一樣發現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就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