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通用24篇)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

《變形記》是奧地利著名作家卡夫卡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説,也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經典作品。故事大概講述一個年輕的推銷員格里高爾作為家中的頂樑柱,是家裏唯一的經濟來源。為着那微薄的工資,每天過着繁忙、壓抑的生活;正因為這樣,父母和妹妹都非常尊重他。然而某天早上,他突然從噩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公司祕書主任為他沒有上班找上門找他,父母和妹妹也急忙來詢問,見狀均驚慌失措,這也使他陷入痛苦和絕望絕望中。然而之後家人經歷了震驚、恐懼到冷漠、厭煩等一系列的感情變化,他們甚至以“這隻蟲根本就不是格里高爾”為由,不願花精力養這個既不能掙錢又拖累家人的“怪物”。後來格里高爾終於在受盡了親人的冷漠後絕望地離開了人世間了。死後,家人沒有一絲痛失兒子的傷心之情,反之,他們好似解脱了一般,卸去了格里高爾所帶來的重擔,策劃了一場旅遊,他們認為沒好日子即將開始了!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通用24篇)

格里高爾突然發現自己變成甲蟲,他抱怨着為還清父債而受別人的使喚和差使,焦急地想起牀,但怎麼也起不來的,生怕父親的責備,希望能得到父親的體諒,他的惶恐從本質上體現他的孝順、忠實、善良、富有責任感。結果事與願違,父親的狠毒不但沒有體諒他,還很厭惡他的甲蟲外形。即使這樣,失業在家的格里高爾雖過着甲蟲生活,但依舊想着家裏的經濟狀況該如何解決,怎麼讓妹妹實現音樂夢,他聽説家人出去做工掙錢就不禁自責和羞愧得渾身燥熱,這使他的善良一覽無餘。

父親的狠心,讓一隻蘋果嵌在格里高爾的背上,疼痛難忍,妹妹的耐心有限,開始對他厭煩了,不再關心他了,認為他是需要設法擺脱的包袱。對於這種狀況,格里高爾身心均受到深深地打擊,他一邊回憶家人的美好,一邊異常冷靜地考慮自己的去處。面對變形,面對親人厭棄,面對死亡,格里高爾驚慌、痛苦、絕望,最終選擇平靜地死去。從這一點看,他又是一個清醒、堅強的人。

作者將人異化為甲蟲,着實費了不少心思,不似莊公夢蝶那麼詩情畫意,但卻讓甲蟲無需承擔輿論與法律的壓力,將格里高爾的境地極端化了,失去説話能力,無法與人溝通,不能表達心中的想法,家庭的經濟問題的不到有效的解決,壓抑的情緒無從發泄,從此內心世界處於陰暗階段,一切的一切都如此的令人不堪設想!甲蟲就好似受資本主義奴役而成為人格變異的人,故事情節沒有大波大浪,趨於平淡,唯獨心理描寫居多,但卻又是那麼的反常、虛幻、荒誕,表現了人被制度化,,完全成為社會附庸的悲哀,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狀態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獨、絕望情感的折射,使人不得不為作者的寫作風格所折服!

對於《變形記》由初步學習到感性理解,卡夫卡筆下的“甲蟲”對人類進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心靈撞擊,心靈為之震撼!在老師進行認真剖析,我們不得不驚訝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奇妙變化,讓人不得不重新思量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的關係,重新審視變化無窮的世界!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2

早在高中的時候我們就學過卡夫卡的《騎桶者》,在那篇課文中我初次體會到了卡夫卡的魅力。在大學裏我又閲讀了卡夫卡寫的另外一部作品《城堡》,相比較而言,後者要難懂許多,但是通過這兩部作品的閲讀我也更加喜歡上了卡夫卡的寫作風格。這次大學語文需要我們賞析一篇作品,我也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卡夫卡的作品。

此次我要賞析的是卡夫卡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變形記》,相比於《城堡》的讓人找不到頭緒的情節來説,《變形記》顯然更能讓我讀懂。《變形記》講的是一個年輕的旅行推銷員格里高爾一覺醒來變成了大甲殼蟲後發生的事。格里高爾變成了甲殼蟲後,母親一看他就會發哮喘病,父親一直都很憎惡變成甲殼蟲後的格里高爾,試圖把他弄死。只有那個妹妹在起初的時候還對他很好,給他打掃房間,給他準備他喜歡吃的食物,為他搬掉房間裏面的傢俱讓他有更多的空間活動。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妹妹對他也變得冷淡了,到最後妹妹變成了最憎惡他的一個人,他們都想把格里高爾這個累贅弄走,這樣才能使生活變得正常。最後格里高爾在自責中死去了,家人們得知了消息並沒有表現是什麼難過或者惋惜的心情,他們辭退了那個女傭,避而不談格里高爾的事,準備去旅行一趟,然後回來開始新的生活。

讀完這部作品首先是我就為格里高爾感到不平和同情。格里高爾在父親的商店破產後一直是家庭生活支出的主要來源。他任勞任怨,不管那個推銷員的工作多麼辛苦他都不會對家人們抱怨些什麼。在每次拿薪水回家時他就會特別高興。他知道自己的妹妹喜歡小提琴,還曾經祕密的打算把妹妹送到音樂學院去進修。但是這個願望還沒有完成他就突然間變成了一隻甲殼蟲。在變成甲殼蟲之後,父親就非常憎恨他,狠心的用蘋果砸他,導致他的背上一直嵌着一個蘋果,這可能也是導致格里高爾最後死去的原因之一。但是格里高爾並沒有就因此憎恨他的父親,他還是喜歡去看看他的父親在做的那些什麼一直維持的習慣。在他們家的經濟陷入危機的時候他也擔心他們該怎麼度過。而母親在看到自己的兒子變成甲殼蟲之後一直都很害怕,不敢去看他,在整個故事中她並沒有多惡意的傷害格里高爾,但是最後對於格里高爾的死也沒有產生多麼大的反應。我們試着想一想,如果自己的兒子死去了那會是怎樣的情景。但是呢,在這裏的那位母親明顯對於自己的兒子已經在意識上拋棄了,這也是格里高爾可悲的地方,連最該疼愛自己的母親都不管他的死活了。在變成甲殼蟲的那段日子裏,格里高爾唯一欣慰的是有個妹妹並太不在意自己的變化,為他打掃房間,為他準備食物。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妹妹也變得失去耐心了,最後她居然強烈的要求把那隻甲殼蟲弄走。那個格里高爾一直認為是一個好妹妹的,他努力想幫她完成夢想的妹妹,最後居然也放棄了他,在這種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有誰還能支撐着活下去。而更加可悲的是格里高爾在這種情況下還為他們着想,自己需要馬上離開這個家,才能使他們更好地生活。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3

《變形記》是卡夫卡短篇小説的代表作,是卡夫卡在藝術上的最高成就,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變形記》講述了一個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人非“人”的故事。主人公格雷格爾因不堪生活重負變成了一隻大甲蟲。因為他曾是家裏的經濟支柱,所以剛開始甲蟲生活時,它的家人雖然沒有完全接受它,卻也能做到善待它:讓它吃飽喝足,給它騰出活動的空間等等。而格雷格爾也逐漸適應了甲蟲的習性、生活。隨着家裏的經濟水平逐漸下滑,格雷格爾的家人都出去工作掙錢,漸漸地,家人忍受不了格雷格爾這個家庭負擔:妹妹提出要把哥哥弄走,父親毒打兒子,母親無動於衷。最後格雷格爾又餓又病,陷入了絕望。“他的頭不由自主地垂到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後一絲氣息,死了。他的父親、母親和妹妹開始過着自己養活自己的生活。”

主人公格雷格爾給我帶了極大的震撼,他是一個乖兒子、好哥哥。他毅然承擔起家裏的經濟、債務,想讓父母過上一些快樂無憂的日子,同時他想供妹妹去讀音樂學校。在格雷格爾變成甲蟲之初,我也為這個悲劇抱有一絲希望,因為雖然格雷格爾的父親惱怒、厭惡變成甲蟲的兒子,母親也忽視這個怪物,但是妹妹還是非常關照哥哥的。即使父母從不主動走進兒子的房間,但妹妹還是堅持每天給哥哥送食、打掃衞生,雖然她對變身後的哥哥依然感到害怕。看到這裏,我為主人公慶幸着。在後文,作者筆鋒一轉。工作後,妹妹對哥哥越來越不貼心了:送食隨便,打掃馬虎。在格雷格爾為妹妹感到不忿並在她演奏時不小心把三位房客嚇跑後,妹妹竟跟父親提出要把哥哥趕走,也説了許多傷害哥哥的話語。格雷格爾雖然異化成蟲,但是他仍保留着人的思想、意識。聽到自己最為疼愛的妹妹説出這些話,格雷格爾的內心非常痛苦,我也感到特別的心酸。連最後一絲希望都熄滅了,真正的絕望降臨到主人公的身上。在生活矛盾面前,原來人性可以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變形記》的藝術價值之高,在於首次運用了荒誕與現實合一的寫作手法。在現實生活中,人變成蟲是不可能的、荒誕的,只能用來寄寓人在哲理意義上的生存狀態。而在寫作中,作者採用寫實手法,將主人公的心理活動、細節活動真實地呈現出來。主人公格雷格爾的異化是有三層含義的:第一層含義是:“生理”變形,象徵地説明了社會環境對人構成的擠壓以及人承受不了超量的生活重負,從而走向人的反面。第二層含義是:“經濟”變形,由格雷格爾的身體“變形”而產生家庭經濟狀況的和生活狀況的“變形”。第三層含義是:由格雷格爾的“生理變形”和薩姆莎家的“經濟變形”所引起的格雷爾家人的“心理變形”。它集中反映了西方社會環境濁化、人際關係的惡化及親情關係的異化。

《變形記》描述了人與人之間的孤獨感和陌生感,即人與人之間競爭激化、感情淡化、關係惡化,也批判了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壓迫下,人們私心加重,人性開始泯滅的狀況。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4

卡夫卡在《變形記》中塑造的主人公格里高爾形象,同樣被異化了。可他只是表面上即“形”土的異化,他從未丟棄一顆正常人的心,“神”還是原來的神。這是他與阿Q質的區別。格里高爾由於工作的壓力、家庭的負擔,生活的奔波,有一天,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突然變成了一隻甲蟲,面對自己怪異的形態,格里高爾先感到詫異,為何自己的身體會在一夜之間變了形;雖然他變形後不能説人語,可他的聽力和心裏反應是與正常人一樣的,尤其是他的心態是非常正常的,他在變形後還在想自己的工作和家裏的債務,想為妹妹爭取音樂學院進修的機會,可已經沒有人能理解他那顆孤獨寂寞的心。

他雖然形變,但他善良的心卻受到家人的漠視。這一切他都坦然面對,最後他用自己的死來消除親人的厭煩和冷待。格里高爾從變形到死亡,他一直很頑強對命運很坦然,沒有太多的埋怨。應該説,人性雖然受到壓制,但畢竟還沒有完全扭曲,格里高爾仍然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具有正常判斷能力的孤獨者,只是身體上披着一身甲殼。

卡夫卡小説通過塑造獨特的藝術形象告訴讀者:在現實生活中維持人性的本真是何等的可貴!卡夫卡在作品中表達了對人性的讚美。

家人的冷酷與格雷高爾對家庭的付出和他的心地善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在格雷高爾變成甲殼蟲後,他還慶幸父親這樣的安排給他們今後的生活留了個保障。變形後的格雷高爾過着蟲的生活,卻始終想着家庭的事情,面對家人的厭棄,他異常地冷靜,最後他為了不拖累家人,自己絕食,在親人的厭惡中絕望而平靜地死去。由此可見,格里高爾是一個好職員,好兒子,好兄長,是一個心地善良、品格堅強的人。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5

或許是我看多了港台暴力片,或許是聽的太多英雄血淚交織的故事,或許是殺人如麻,且不償命的網絡遊戲玩的太多,使我總感到人間真情難覓,可我發現我錯了!

近幾天,我看了一個叫《變形記》的節目,它深深觸動了我。

恍惚間,我覺得我與節目主角魏程有着類似的不堪回首的生活經歷。兩年前,我和幾個“俠義哥們”學會並愛上了網絡,它成了我的一種追求,以至於達到一種痴迷程度。每天沉迷於那個虛幻。神奇。使人滿足的世界,不能自拔,學習也是人在教室心在網,慢慢地一落千丈。從那時起,我花錢毫無節制,對家長的態度也變得冷漠,甚至學會了抽煙,喝酒等惡習。父母因此把我送往峪宏學校,希望來改造我。起初我悶得慌,甚至有些邪念,可漸漸發現接近網絡已沒有可能,所以心又回來了,可“烙印”卻沒有減退,往往還是心不在焉,可《變形記》其中幾個鏡頭讓我落淚,心中也恢復了平靜。

鏡頭是高爸聽説魏程想去黃河,便彎下腰,從一隻破舊的布鞋中取出一個疊得厚厚的塑料袋,他用長滿老繭的手取出一把皺皺的毛票,共20元。高爸説這是他多年的積蓄。20元!20元!20元在魏程的生活中只是一天的零用錢,而20元卻讓高爸攢了多年,魏程在推遲過程中哭了,我的眼眶也濕了。那20元毛票,它實際的面值並不大,可它的作用重大,是它讓魏程悔改了惡習,是它喚浪子回頭。我看了這個鏡頭,忍不住扭過頭用手拭淚,我不光是在拭淚,而且也在面壁思過,躲避心靈與人性的譴責!那天晚上,我徹底改了,我定了人生目標,改變了人生的軌道,那時我心中説:“網絡,一個荒唐而離奇的笑話!”

看過節目的那天晚上,我一夜都沒睡好。我在温暖地被窩中又哭了,我掉出了悔改與洗濯自己心靈的淚!我使勁抹乾了淚,微微笑了一下,心中恢復了平靜,説道:“浪子回頭金不換!”知錯就改,明天,依然充滿陽光!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6

最近幾天看了變形記,並不是電視上熱播的,而是卡夫卡的著作,主要就是講一個叫格里高爾·薩姆莎的小職員,一個清早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甲殼蟲的故事。

剛看到開頭,我以為格里高爾會非常驚恐,看着自己的手腳不知所措,可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他第一個擔心的竟然是不能準時上班老闆會怎樣説自己,因為自己出生在一個不富裕家庭,就把這個家庭給自己的負擔捆綁在自己身上,在心裏已經形成了那種理所當然的思想

至於格里高爾的家人,他的爸爸,從這個事件開始到結束似乎從來沒有關心過他兒子的生死,一次因為他從自己的房間出來了就想把他打死,想象着那個深深地被父親砸在地陷在身體裏的蘋果,我想説是有多麼深的仇恨。。他的媽媽也是抱着既擔心又害怕的心理,默默的關注兒子,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格里高爾沒有一絲變回來的跡象,家庭經濟的危機,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達成了共識‘他現在只是一個會拖累我們的令人噁心醜陋的蟲子。‘

哦,對了,還有她的妹妹,這個對格里高爾來説以天使形象出現的女孩兒,以文中描述,好像也就他和哥哥最親近,他的哥哥也很疼愛她,我也始終相信結局會是由他妹妹做的一些努力而使格里高兒恢復了人形,只是確實沒想到提出要趕出這個’大甲蟲‘的會是她。

該怎麼説呢,也許只能説是人們對於生活對於人性逐漸麻木,就像她的妹妹,失去了本來的善良和天真,變成只為自己利益考慮的人,其實他們一家人最後變成這樣,也有那幾個租客的’幫助‘,,他們一家恭恭敬敬的待他們,最後他們找格里高爾的藉口,一分不拿錢也沒有給他們,這畢竟對於他們一家人來説是一筆很重要的收入,這也讓這一家人對格爾高裏更加厭惡,最後心力交瘁的一家人終於下了那個醖釀很久只是礙於情面都沒説出來的決定。

而這時候老媽子帶來的的格里高爾已經死了她已經把他清理出去了的消息,着實讓他們高興了一番,本來還在為誰出面為難,這下他們心裏都輕鬆了

畢竟格里高爾為這個家盡心盡力過。只是自己也沒想到會落得這麼個下場吧。命運弄人,只怪他太倒黴,卻也看清了身邊的人,付出的代價挺大的。。不知道應該説人性的醜陋還是命運的強大。可憐的人只能卑微的活着吧。

最後的結局是由於沒有了高爾格里這個負擔,也許是沒了心裏的負擔。。他們一家人生活條件好了起來,快樂幸福的生活着

這個結局真是我沒想到的。畢竟不是童話,結局不一定美好,但卻更令人深思。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7

旅行社推銷員格里高爾一夜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甲殼蟲。這一變化,使無數的讀者看到了世間的悲涼、人生的辛酸和命運的多舛。沒有一個人不用世俗的情感體會到自己令人憐惜的生命脆弱。在隨後的閲讀裏,這一形象象命運的主題時時以凌厲的重音敲擊着人們的心絃。

這個如此具有開創性的文學形象使我們瞠目,它到底承載着什麼、啟示着什麼?

有人認為,它有力地揭露了社會制度之缺陷所造成的人的異化。人的豐富的人性、情感、心理等社會性和生物性的徹底物化。這些判斷都正確而深刻的揭示了社會制度和文化裏的反人性力量的存在。強大的喪失感控制着每一個閲讀者的心靈。

但是縱觀卡夫卡的小説作品,我們會看到,這一變化裏同時也藴含着對人的孤獨而獨特的存在,以及人類文化勾通的不可能性等哲學思考。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享受着共有的物質資源、人類文化資源,秉承着千萬年人類進化所成就的語言、思維、情感的巨大既有果實。我們生存在具體的有着自然疆域、歷史文化和現實的制度階層的社會關係中。作為人類,我們的特性裏有着顯着的社會性。社會性的生存是人類生存的本質。

同時,人具有其巨大的生物性特徵。人類從自然中獲取生命能量,獲得文化信息,勾通個體天賦的進化成果,在身心的整合中成長為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人的社會性和生物性的統一具有無限的可能性,於是,古往今來,在不同的自然、文化背景下誕生了無數不同的人。人,因其獨特性,而使人成為區別於他人的人,成為不可超越因此本質上也不可勾通和理解的特別個體。哲學的上“不可知論”和文學上的悲觀主義都是基於人類這個堅實而冷酷的自然與文化現實。

我們成長在社會性與個性、生命的現實性與超越性、對社會勾通的強烈願望與勾通的不可能性的矛盾之中。

不論是唐詰訶德、浮士德、簡愛、夏洛克或卡夫卡筆下的另一文學人物形象“飢餓藝術家”,都在尋求着勾通和理解。但是人人都在揹負着無人理解自己、認同自己的苦痛的負擔,人因其獨特性而承受着深深的孤獨感。

這是為實現自身的社會化或者説深深地溶入社會,而必然經歷的生存和存在狀態。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性沒有得到展開的人,具有深深的人格的寄生性、依附性,他們的心理的完整性依靠他人的給予,或者説他們承受着令他自己恐懼而永遠無可彌補的孤獨感。

人性得到全面發展的人,獲得了對物質和精神的生產性能力。他們獨特地生存和創造,與這個世界有本質的、自足的勾通。他們也有着人類共有的孤獨感。只是他們生產性人格的獨特存在,使他們具有長在的幸福感、自由感以及與人類的深深相統一的滿足感受。

他們的孤獨感表現在他們的生產性行為的獨一無二和獨立不依。同時也表現在常人的不可理解和與他的道德價值能力的差異上。

人類因為差異而顯孤獨,而不可交流使人們永感孤獨。格里高爾的獨特存在方式是寓言式的甲蟲一樣的生存,他因此沒法獲得他的上司、父母和妹妹的理解。連他的善意和謙和都無法讓他們接受。他被他們遺棄、致命地擊打,最終招致死亡。他的死亡,使他們的生活歸於平靜和滿足。

在這裏獨特的生存,甚至被視為異類。但是,我們可以寬泛地理解為獨特的生存使交流成為不可能。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8

我讀過不少書,其中非最喜歡的是一篇看似荒唐的文章——卡夫卡的《變形記》。這篇小説我前前後後看過許多遍,對它的認識也在不停地改變之中:起初,我認為這是一個荒唐的故事。故事中,小小的推銷員格里高爾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大甲蟲……小小的我嚇得不敢入睡,怕自己變成一隻大甲蟲。

慢慢的,它變成了一個沉重的故事。可憐的格里高爾,由於職業的重壓,變成了一直大甲蟲,終日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小房間裏,父母和妹妹先後對他失去了耐心,他痛苦無助、迷惑、孤獨……他被世界所拋棄。於是,他也拋棄了世界。在一個燦爛的早晨,當一縷陽光透過他的房間,照在他乾瘦的外殼上時,他死了。

在這樣沉重的故事下面,藏着多少現代人因為生活的巨大壓力而發出的痛苦的叫喊聲啊!每次看完,我都會呆望着陽光,看着塵土飛揚沉思:這是怎樣沉重的一個故事呀!是怎樣被卡夫卡嵌在白紙裏的呀!

我無聲地呼喊:是的,生活的壓力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而這,正是一個關於不堪忍受生活壓力的故事。落幕了,格里高爾在那樣燦爛的一個死去,或許他已經死了,很久,只是沒有人發現。

讀了這個故事後,我才知道善良有多麼重要、信心有多麼重要。你就算是變成了一隻大甲蟲,可你還有家人、朋友。你不應該拋棄世界,拋棄一切。雖然父母和妹妹只給了你一點點,雖然她們先後對你失去耐心,把你拋棄,可世界沒有拋棄你呀,所以,你不能放棄,要堅強地活下去;要自己去努力,自己去創造幸福美好的明天。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9

剛讀完這篇小説讓我很迷茫,難道我是在讀一篇童話故事?但細細品來,才發現最初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多麼的膚淺。

格里高爾薩姆沙,一個旅行推銷員,在一覺醒來之後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大甲蟲,人們不禁會問為什麼會變成甲蟲?然而它沒有任何的前提,亦或這便是前提,故事就此開始,荒誕?我不得不也這樣承認。

一開始的格里高爾還盼望着能夠在一覺醒來後變回人形,然而從最終結局看那是一種奢望,是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想,一心的期望在最終呼出最後一口氣息時仍未實現,那是多麼的遺憾,他生活在骯髒、黑暗、毫無希望可言的世界。我厭惡這樣的角色,厭惡這樣的劇情,因為我們的心是純潔、光明以及充滿希望的,然而這便是作者的一大突破,對於看慣了美好事物的我們來説,這樣的劇情顯然使我們看到了現實的殘酷,或許這便是與童話的本質區別。

我甚至有點憐憫格里高爾,就他這麼一個向來謹小慎微,為了早日還清父母欠老闆的債而不知疲憊拼命賺錢的小推銷員,作為家裏唯一經濟來源的他為何會有如此不幸的命運?他之前的付出應得到變形之後應有的回報。然而女工辭職,父母雖有心卻因懼怕而沒敢接近,只有與他最親近的妹妹還會憑藉他的稚氣、少不更事給他準備食物,替他打掃房間。然而也只是在最初的幾個月中,之後或許都習慣了沒有曾經作為家裏的經濟支柱的格里高爾,習慣了沒有兒子,習慣了沒有哥哥,淡忘了這個人或者説是生命的存在,因為他已是一隻甲蟲。父親追趕他,母親畏懼他,妹妹厭惡他,他們將格里高爾視為他們的負擔,視為他們通向新生活的障礙,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親情?

最後當老媽子説出“當然是死了”,並用掃帚柄把屍體撥到一邊去,母親彷彿要阻止,卻有忍住了——懦弱;父親:“讓我們感謝上帝”——殘忍;妹妹:“瞧他多瘦呀,已經很久什麼也沒有吃了”——虛偽。一張張醜惡的嘴臉在眼角的淚水尚未擦去前卻早以投入到對他們來説是解脱的喜悦中去,除了冷漠,我還能説什麼呢?

一個變形的人,一個變形的世界。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0

我讀過不少名著,其中最喜歡的是一篇看似荒唐的故事——卡夫卡的《變形記》。這篇小説我前前後後看過好幾遍,對它的人士也在不斷地改變中——

起初,我認為這是個荒唐的故事。故事中,小小的推銷員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大甲蟲……那時年幼的我信以為真,也因此不敢入睡,也怕自己變成一隻大甲蟲。

慢慢地,它變成了一個沉重的故事。可憐的格里高爾,由於生活和職業的重壓,變成了一隻大甲蟲,終日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小房間內,父母和妹妹先後對他失去耐心,他痛苦、無助、迷茫、孤獨……他被世界拋棄了。於是,他也拋棄了世界,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當一絲陽光透過他的房間,找在他乾瘦的外殼上時,他死了……

這樣沉重的故事下面,藏着多少現代人因為生活的巨大壓力發出的痛苦呼喊啊!每次看完,我呆望着窗外的陽光,看灰塵飛舞,感歎這是多麼沉重的故事呀!是的,如今生活的壓力已成為所有人的負擔,而這,就是一個關於沉重的沉重的故事。

不過後來,我發現,我又錯了,這是一個關於善良,關於同情的故事。在喧囂的21世紀中,善良似乎成了一顆無人理睬的小草,什麼黑心棉,蘇丹紅鴨蛋,注水肉……比比皆是。而在卡夫卡,這位因為曾經父親的一句責罵就去自殺的心靈脆弱的奧地利作家筆下,我又看見了善良 ——着一種昔日的情懷。在格里高爾最痛苦時,他得到了妹妹同情和幫助;但後來又在失去這種善良死去。但如果人們給與他善良的同情,如果他一直得到人們的善良的同情,他或許又會變回人……我不否認,雖然在這個關於善良的故事裏,我們無法找到更多的善良的人和事,但是,透過字裏行間,是對善良的呼喚,是對善良的贊成,是對善良价值的認可!

落幕了。格里高爾在那燦爛的清晨死去,或許他已經死了很久,只是沒人發現。總之他死了,他的家人“得救”了,他們的生活終於因為那陽光燦爛的早晨而燦爛——但大甲蟲早死了。

記下吧,幾下這看似荒唐而又沉重的關於善良的故事吧,朋友,當你在這喧囂騷動的世界中忙碌時,想想那隻死去的甲蟲,去培養一棵善良的小草吧 !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1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風雨淋濕,你是否願意回頭扶我一把?如果有一天我無力前行,你是否願意陪我一個温暖的午後?如果我問你什麼,你是否想到媽媽夢中的驚起?如果那是一個你不熟悉的家,你會不會把善良當做路牌?如果這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你是否讓他酣睡不再彷徨?我一聽到《變形記》那鏗鏘有力的開場白,我就感到心潮澎湃。

《變形記》已經陪伴我們踏上了第九季的征途,每一季都讓我看得如痴如醉,給我的心靈帶來很大的感觸!但在我的心中,《此間少年》永遠是最精彩紛呈的。這一期與眾不同的是有三位城市主人公,四十天的互換變形,這令人感到十分新奇。三位城市主人公分別是:冷酷暴戾的王澤宇,痛恨父母的陳佩雯,還有《變形記》史上最帥的城市主人公——李宏毅。

在四十天的艱苦變形中,三位桀驁不馴的少年在淳樸老實的農村家庭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感動,還懂得了父母的艱辛與生活的不易。在貧窮的生活中,農村父母給他們的愛猶如綿綿細雨,沖刷了他們心靈的雜念,濕潤了他們枯乾的心靈。雖然農村父母沒有給城市孩子快樂幸福的生活,但卻用實際行動教會了他們知恩圖報。《此間少年》中的李宏毅為父母背柴的情景着實讓人熱淚盈眶:李宏毅背起八十斤重的柴,走在泥濘崎嶇的小路上。雖然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襟,肩上的紅腫也讓他痛苦不堪,但他視而不見,咬牙堅持走完了這條路。

我們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可又有多少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想要什麼。每個人的本性都不壞,但如果缺少愛,世界就會多一分傷害。如果城市的父母能給自己的孩子想要的愛,那麼這個世界將會更加幸福美滿!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2

格雷戈爾,一個擔任着重要職位的公司職員,在家裏也有着維持家庭生活的作用,沒了他,家裏就沒有一個能掙錢的人——格雷戈爾的妹妹,才十七歲,不需要指望她幹活掙錢維持家庭生活、格雷戈爾的爸爸,幾年之前就破產了,五年沒工作了,估計自信心也沒了、格雷戈爾的媽媽,更不用説,繞着房子坐一圈都喘氣。

而可憐的格雷戈爾,在一天剛剛醒來時卻意外的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令人噁心的蟲子(⊙o⊙)!。他百般嘗試的從牀上下來,可剛一下來就撞傷在了牀腿上。這隻可憐的蟲子的慘遇估計誰也無法料到……

從此以來,沒人願意再看見他,除了好心的妹妹,給他送來吃的,天天關心着他。格雷戈爾的爸爸媽媽從此一見到他這隻噁心人的蟲子就會昏過去,而家裏的生活一天一天的不富裕了,只剩下五年前格雷戈爾父親的公司倒閉時“營救”出來的財產了,廚工和女傭也先後被辭退了,格雷戈爾漸漸成為了被人驅趕的對象,而他感到別人就想要踩扁了他似的。

而行動也始終控制着他,他不能走得太遠。一系列的不好的心情困擾他,終於,可憐的格雷戈爾在凌晨三點呼出了最後一口氣。

唉,可憐的格雷戈爾,一個相當受別人歡迎的人,變成了一隻可憐的蟲子,誰都不能想象他自己該是多麼無奈,漸漸地被人疏遠,被大家所驅逐,所厭惡。許多人所討厭的格雷戈爾是多麼可憐啊!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3

今天讀了卡夫卡的《變形記》。覺得心中的壓抑感像巨石一樣壓在我的身上。拘束,壓抑,扭曲,種種感覺把我捆住了,周身動探不得,彷彿變成甲蟲的不是哥里高爾而是我,是我拘束在巨大的皮沙發下,動探不得。

曾經見過卡夫卡的照片。還是蠻帥氣的,只是一雙大大的眼睛中,充滿了説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絕望?遠遠不止。許是扭曲的絕望吧。他,是被一生的孤獨所造就的巨人;他,站的太高太高,他的眼睛從我們所無法達到的高度往下俯瞰,看到了整個人類的絕望。

《變形記》,以一種絕望的筆調開頭。主人公在一夜好夢結束之後,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大甲蟲。全家都因此惶恐。還不夠絕望嗎?我以為這就是最絕望的事。不單單如此,絕望之中還有孤獨:一個人的孤獨,一家人的惶恐,全人類的絕望。惶恐之後,餘下的辦法只有一個--------接受。習慣了就好。到這裏,在絕望的大山中似乎看到了一塊希望的石頭。淡淡的愛意出現了,妹妹細心的照顧,母親温暖的語言,都讓主人公看到了一陣陣的温暖。主人公也很知自己的情況,默契的陪和着。開篇緊張的節奏漸漸慢了下來,事情又得到了緩解,讓人開始浮想聯翩:也許,哥里高爾還會再變回來的,生活還會恢復原狀。可卡夫卡不這麼認為。我看到的只是光明,而卡夫卡看到的卻是全貌。熟悉,不過是厭倦的第一步,稍稍熟悉之後,無限的厭倦就在前面。終於,經濟上的重負讓這個家疲憊不堪也狼狽不堪,心理上的重負讓哥里高爾越來越多的做出他不該做的事-------絕望終於把他逼瘋了。他想剋制,又無法剋制。理智已經無法戰勝本能。對過去的回憶已經佔據了一切。他雖然擁有甲蟲的外殼,但他還有一顆人類的心,只要他在世界上還存在一刻,他就仍然是個頂天立地的人。他無法忍受別人把他當作噁心的爬蟲,他渴望自己像原來一樣!但是,他又對曾經的生活充滿恐懼。對生活的恐懼又使他有些愛上了現在的狀況。矛盾,是矛盾讓他心力交瘁,是矛盾讓他死在自己房間的地板上。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小説人物,哥里高爾,他就是卡夫卡的真實寫照。卡夫卡不僅僅在寫小説,他在寫自己,在寫自己的生活。

除了主人公,他的妹妹也是卡夫卡着力表現的人物。不像劣等小説那樣,把他妹妹塑造成一個十全十美的人物。在《變形記》裏,每個人都是普通的,社會基層的小人物。他們都是真實的,有血有肉的小市民。他們的愛是建立在生存和金錢的基礎上的。當自己的生活美滿時,他們會去愛別人,關心別人,照顧別人。但是,一但別人破壞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夢想時,愛就不副存在了。餘下的,只是血淋淋的冷酷。從主人公妹妹上的變化上,這一點表現的入木三分。這個形象的成功塑造,也看出來卡夫卡不可估量的天賦。

小説的結尾是耐人尋味的。從結尾中,可以看到不止一種感情。哥里高爾在掙扎中死去了,生活又變回了原來的模樣。也許,比原來還要美好,在哥里高爾妹妹的跳躍中,哥里高爾被忘記了。不,這個人就不曾存在,以前的生活,不過是幻覺。在一場鬧劇過後,生活又滑回了原來的軌道。而他,哥里高爾,不過是薩姆沙一家生活中慢慢劃過的一道流星……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4

人就像蒲公英的種子,被風吹到哪裏,就生活成那裏的樣子----- 幸福的概念是什麼 ------就是一家人一起圍在火塘邊有説有笑的時候。我想許多家庭的孩子和我一樣,我們雖然生活在城市裏但是卻沒有幾個人曾經享受過幸福的滋味一樣,一家三口從打開電視機到睡覺一句話都沒有,哪怕只有一句。

‘早點睡吧,明天還要上學’的話都沒有。我想幸福在大人們眼裏就是讓自己孩子吃飽,穿暖,過上好日子,經常用錢來敷衍我們,但是你們真的知道我們最想要的是什麼嗎,是一份愛,一份父母的關愛..---想和你們一起去公園玩.一起坐過山車.一起吃一頓你們給我做的飯菜,哪怕只有土豆,白菜,不是一個電話告訴我們;你自己去買點吃的吧,我今天要晚點回家,早點睡,別玩電腦多看點書,背背英語看看數學,讀讀語文’每天只有這幾句話而已……我們是有童年的,我想和你們一起度過一個有許多美好回憶,幸福,快樂,開心,每次想起來都是把笑容掛在嘴邊的童年...... 在我的眼裏《變形記》這樣的節目就是給那些渴望父母關愛卻用錯方式的孩子和那些不善言辭無法用言語表達説;媽媽愛你或爸爸愛你的這些父母一個讓家長或孩子表達內心想法的平台……每個孩子的變化都是需要蜕變過程和理由的,我們的變化是因為渴望被愛,被關心,被安慰而變化的……這些變化其中必定有二分之一是父母造成的. 而那些農村的小朋友可能是因為很小的時候就撐起了家庭的重擔,頂樑柱.他們知道好好學習,孝順父母.懂事.熱情.淳樸.用它們善良,真誠的心打動着我們,和身邊的每一個人…… 陽光背後那期的農村小主人公曾在日記中寫道;我見到了我的新媽媽,她很漂亮,很温柔。

而我的媽媽卻很矮,她經常腰疼,每天都要幹很多農活,累的都不漂亮了,媽媽打電話問我新媽媽好不好,我説很好,她給我買了很多好吃的,和禮物送給我,然後媽媽就哭了,她説媽媽對不起你,沒有錢給你買好東西,她很傷心,我們家現在很窮,但我很幸福,我很愛我的媽媽,我一定好好學習,賺很多錢,去孝敬他們---這是一篇沒有任何修飾的直白的日記,卻向我們表達了他對媽媽用語言無法形容的愛。 而這種愛,正是我們所缺少的。我們要像山裏的孩子們一樣,對自己父母的感情是不需要掩飾的。我們的心中不應該有那一道別人永遠邁不進去的門,要敞開自己的心扉,去愛自己的父母和身邊每一個人。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5

我們借了一本書《波莉安娜》是一本讓我積極向上的書,書中的波莉安娜是一個活潑的女孩。

波莉安娜是個活潑快樂陽光的女孩。波莉安娜也是一個可憐的女孩。她喜愛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都已經上了美麗的天堂。這個可憐的家庭裏只剩下波莉安娜和她的波莉姨媽,但姨媽的冷漠深深刺透了小女孩的心。小女孩卻想到爸爸教她的“快樂遊戲”,無論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都要去想方設法尋找這件事美好的一面。於是,波莉安娜便行動起來。小女孩的開心、活潑,使一直沉在“冰冷口袋”中的波莉姨媽也變得熱情起來。漸漸地,全鎮的人都變得活躍起來。

波莉安娜——這個勇敢而善良的小女孩在我的心裏深深紮根。實際上波莉安娜也有痛苦,她沒有父母親,還先前來到波莉小姐家受冷漠,只是她並不願意用自己的痛苦去埋沒快樂。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快樂其實就在我們的眼前,如果我們善於經常去發現它,那麼快樂這個寶貝就是你的了。正是波莉安娜告訴了我快樂是需要分享的,她那堅強的意志,樂觀向上的心態,純潔樸實的心靈深深地打動了我。我願意和波莉安娜一起過快樂的生活。

品以單純的童心和樂觀、健康的精神向我們傳遞了一種來自生命本質的、元氣十足的“快樂”,給現實世界中的我們―尤其是那些正身處艱難時期的人們帶來了莫大的鼓勵與慰籍。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6

這個星期,我讀了一本以二戰背景為題材的小説——《安妮日記》。讀完之後,我陷入了沉思……

安妮,一個十四五歲的花季少女。她的生活本應無憂無慮,卻因喪失天良的德國侵略者入侵而被迫躲進了一個暗無天日的密室。在那裏,她的靈魂發生了質的蜕變——由原來的純真善良逐漸變得有些偏執。然而這種性格很大程度是受到密室裏愚蠢無能的凡?丹太太和脾氣暴躁且固執的杜瑟爾醫生的影響所致。

雖然這個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卻也演繹了一段美好的愛情——彼得和安妮之間幸福浪漫的故事。然而,就在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即將到來之時,他們被殘忍地殺害了,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活着走了出來……

我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在這本書中,一切故事都被戰爭刻上了痕跡,這些平凡的人們僅僅只是想要一份安定的生活,一方自由呼吸的天地。然而,戰爭如一隻遮天的黑手操縱着太多人的悲歡離合,小小安妮生存的心願卻被泯滅在硝煙中。所以我覺得文中更多的是表現一個受戰爭影響,靈魂被摧殘的花季少女對命運的抗爭,似乎有一種無聲的吶喊響徹在我的耳畔,搏擊着我的心靈。

縱觀當今世界,戰爭的硝煙從未中斷,世界還很不太平,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領域依然存在,或無助的人們在槍林彈雨中逃難,或武裝衝突地區熱點連連。即使貌似和平的大國之間亦是暗潮湧動,各種“突發事件”接二連三。

本世紀世界平均每年發生45場局部戰爭,多少安妮會掙扎其中,多少純真的心靈被戰爭扭曲。我僅僅是一名中學生,對國家大事無能為力,但是,我還是要發出我心中的吶喊:“遠離戰爭,鑄劍為犁,讓和平永駐人間!”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7

卡夫卡在《變形記》裏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離奇的故事:年輕的推銷員格里高爾是家中惟一經濟來源,每天過着繁忙、壓抑的生活;父母和妹妹都很疼愛他。結果他在一夜好夢結束之後,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大甲蟲。全家都因此惶恐。並且格里高爾也因為這一奇怪的遭遇,經歷了家人從震驚、恐懼到冷漠、厭煩的現實,雖然他的母親和妹妹都試圖用剩餘的一絲對他的愛來照顧他,但是還是被他那可怕的樣子所疏遠,而他父親更是對他深惡痛絕,屢次攻擊他,傷害他,並在最終直接導致了他的死亡。我想,也許格里高爾的離去對他來説是一件好事,否則,生活在這個被異化了的世界,留給他的也只會是無盡的寂寞與孤獨,被社會壓的喘不過氣的他,在這個恐怖的社會只會承受更多的折磨。

也許你會説這個故事實在是太過荒誕,但是荒誕的背後是社會的現實,現在,人們都被物質世界衝昏了頭腦,為了追求利益,不擇手段地破壞我們的世界,沙塵暴的侵襲,荒漠化的逐漸擴大,濫砍濫伐,毀林開荒,人類正用自己的行動一次又一次的將這種卡夫卡式的無奈、痛苦、憂鬱延續,這種感覺並沒有因為文明的日趨完善,反而愈加嚴重。

我們應該感謝卡夫卡,他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要是這種對利益的追逐在這樣擴張下去,或許故事真的有可能變成現實,這樣,我們的家園會變成什麼樣子,醒悟吧,人們,讓我們重新呼喚我們的精神世界,人與自然只有和諧相處,我們才能夠可持續發展。希望卡夫卡的《變形記》可以呼喚起我們的心靈,喚起我們的良知……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8

卡爾維諾在1982年講稿裏説,博爾赫斯的每個小説,多少都在映射宇宙的無限性;鏡子、死亡、黑暗、永恆;然而,博爾赫斯自己説道,無限性是卡夫卡小説的特性。他漫無邊際的黑暗,他敍述的故事中那些深不可測的權威。如此説來,按照“形式與內容統一”的概念,那麼他未完的《城堡》也是“無限性”的體現之一:畢竟,如果最後有一個結局,那就無法體現永無至盡的黑暗了,一個句號,意味着他不再與騎桶人、鄉村醫生們一起,永遠處於“未完成”的墜落之旅。《小徑分岔的花園》裏提到了一個沒有結尾的小説:一個永遠未完成的小説暗示着永未完成的時間。而卡夫卡,則是用未完成的小説暗示永無止境的世界。

另一個啟示是馬爾克斯的着名故事:在閣樓上讀到“格里高裏清早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甲蟲”,然後大呼“小説可以這樣寫?”然後就開始他的偉大征途了。很難説清,還有多少人用何種方式在卡夫卡的文本里獲得經驗,另加詮釋?於我來説,初讀《騎桶人》時,看到“我”越飛越遠,“終於消失”時,被這個奇妙的敍述角度攪得思考不能。但於他,似乎怎麼解釋,都不怎麼完善。

詮釋和解讀,易讓人鑽牛角尖。我們回望卡夫卡那些讓人震懾的東西,包括《城堡》那永無止境的長,《鄉村醫生》的完全非邏輯性,《騎桶人》的輕逸與自我消失,《變形記》讓馬爾克斯震撼的、完全不加解釋的變化過程。卡夫卡之令世界驚異不是因為他的繁麗多變,而是他的簡約。他去掉了太多太多現代小説約定俗成的規矩,扭轉了它們。相比起來,海明威自認為把英語的亂毛剪了個乾淨,但他至少是在一個正常的世界裏敍事。卡夫卡則遠在其外:語言以及他的精神另構成一個世界,完全不合邏輯,只符合語言本身。維特根斯坦以為,哲學是種語言遊戲,卡夫卡就是在玩這種遊戲——雖然,如大多數文本的色彩所暗示的,他也許並不快樂。社會學家會認為那是周遭世界對他心靈的投影——倘若真的這麼想,那就太低估了卡夫卡的精神世界。

我就是這樣想象他的:他一路走來,信手破壞了所有即定規則;他破掉了文本們故步自封的玻璃罩,給出了萬千眾像折射的可能性。由於這些規則此前如此森羅密佈,於是,他的破壞如此觸目,以至於像爆破的火焰一樣,激發了博爾赫斯、馬爾克斯們的聯想和讚歎。但他自己對解讀卻不置一詞(也因為布羅德發表這一切時,他已經死了)。對他的一些解析,譬如絕望,譬如灰暗,譬如敏感,想必都是準確的;但對於他的奇思妙想,我傾向於認為,那是他的破壞行為,而不是構建。雖然這種破壞最終構建了另一種屬於他的體系和世界,並且在多年以來,成為20世紀文本的新傳説。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9

茅盾説,蕭紅是以含淚的微笑回憶呼蘭河這座寂寞的小城。他並不像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説,它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對於茅盾的這一評價,“並不像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説”這一點,讀過以後深有體會。但我並不認為蕭紅的《呼蘭河傳》是敍事詩風土畫或者歌謠,或者説,這些並不夠。

隨季節消長的大泥坑及因此而有的便宜豬肉,夜一來就有的蛤蟆叫和蟲叫,八月的女人漿衣服、拆被子、錘幫錘,早晚街巷叮叮噹噹的亂響……日子不温不火,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地走,在這樣的小城裏,生活理應如此,卑瑣而平凡。

呼蘭河城裏的人信大神二神,拜娘娘廟,有為纏綿病榻的親人請來的大神,就有呼朋引伴--頭看跳大神的鄰里。鼓聲敲得有腔有調,趕上雨夜就格外淒涼“寡婦可以落淚,鰥夫就要起來彷徨。”請神為了治病,卻使街坊感慨興歎,終夜不能已的也常有。不知是天上的神太忙,來不及庇佑這卑微的生命,還是這大神功力尚淺,不能通靈?“人生為了什麼,才有這樣淒涼的夜。”第一次看到此處,覺得這樣的感慨實在突兀莫名。蕭紅一生與貧困苦難為伴,悲劇緊貼她的肉身,對一個女人,她經歷的實在太多,用她自己的話説,一生走的都是敗路。蕭紅最後淪落於香港,病魔纏身,寫回憶錄,寫呼蘭河傳。“老,老了也沒有關係,眼花了,就不看;耳聾了,就不聽;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動了,就癱着。這有什麼辦法,誰老誰活該。”經歷了這一世的風雨,生於她,也未免沉重。遲子建的北極村是純澈的明麗油畫,大朵的葵花和夢裏的家;蕭紅的呼蘭河城是輕描淡寫的水墨,生命走到如此,她已調不出許多色彩,只得用簡單的灰白墨色塗出一片黯淡與寂寞。

《呼蘭河傳》是一部很單純的作品,沒有太多複雜的人物性格與情節,像是在講故事,而不是演劇本。生者如蕭紅,想必很難再用控訴與疾呼來一發胸中苦悶,所以呼蘭河傳儘管“好看”的很,卻同樣“難言”的很。就像一個虛弱的病人,回憶着有過生活,儘管想要努力微笑,卻難掩哀傷。因為過去越是單純,就襯得現實越發傷痕累累。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如何,為什麼那麼悲涼?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20

看過《幻城》這本書的人想必都有一種同樣的感受:無聲的震撼。

看似平靜的文字,卻隱藏着綿延起伏的懸念。一邊是冰族,一邊是火族,兩種不容的力量被作者描述的淋漓盡致。常年飄雪的冰族,那種氣氛不是能用語言形容的壓抑,再加上作者以半散文的形式來敍述,一個完美無缺的“組合”啊!

這本書與其它的書籍最大不一樣點是,不管是網絡、還是其它地方的書籍,主要注重的是寫感情,而《幻城》則是注重寫親情(例如:卡索和櫻空釋;星舊和星軌;蝶澈和遲墨;封天和卡索等),對感情寫的並不多,只是開頭一次,結尾一次。

這本書中,我並不厭惡星軌——以暗殺為主攻的西方護法。反而為她的情而感動,為了能永遠地守護在哥哥身邊,她寧可不要名譽,當上了令人厭惡、恐懼的西方護法。在生命的最終時刻,她想的仍是自我的哥哥,期望星舊能原諒她。

卡索渴望自由,但命中註定着,他要繼承王位,而櫻空釋明白這一切後,拼命的替他擋去王位,哪怕犧牲自我的性命,也要給卡索自由,在他生命的最終時刻,他惋惜的不是快要死了,而是他沒有如願給卡索自由,這種愛讓人感動。

我很欣賞蝶澈,不光是因為她的美麗,最重要的是他對遲墨的感情,在他找到遲墨,看見她將被折磨而死的小哥哥遲墨時,斷然選取了放下,不顧後果地親手殺死了她最愛的哥哥遲墨。即使是日後感到愧疚也在所不惜。她的愛和她的絕世琴音最終竟然感動了傳説中無敵冰冷的歎息牆。

皇析把給卡索的防護結界和自我的生命聯繫在一齊,除非人死了,屏障才會消除。從而證明,皇柝是那麼的忠心……

淵祭實為令人厭惡,她的歡樂是凌駕於他人的痛苦之上的(誰叫她那麼不可戰勝呢!)她操縱着卡索和櫻空釋的命運,從第一世的霰雪鳥和囚犯到第二世的兩位皇子,到第三世的罹天燼和卡索,一切的悲哀都是淵祭一手操縱,只為了她所謂的“歡樂”。

可是,古語説的好: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幻城也有錯誤的地方啦!

第一,幻雪帝國是常年飄雪的,沒有春天。而文中多次提及櫻花,櫻花是三月才會開的花呀!

第二,既然星軌那麼弱,淵祭還怎樣可能請她去當西方護法呢即使她有極其強大的靈力,也是弱不禁風啊!文中還提到,星軌救過熵裂,星軌整日待在宮殿的最底層(她的家中)弱不禁風,怎樣可能有機會去提醒熵裂大禍臨頭呢

也就這麼多了,每部作品都有瑕疵,幻城也不例外,可是總體來説,我還是挺喜歡這部書的,這本書有很多地方還是值得細細品位的!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21

這是寓言,還是夢魘?卡夫卡的《變形記》究竟是預示了一個未來,還只是偶然的一場噩夢?

《變形記》是卡夫卡的代表性作品,也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經典之作。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一般把卡夫卡和他的作品歸入“表現主義文學”中。

格里高爾在父親的公司破產、全家處於困頓的境況下,去當旅行推銷員,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他在家裏是受到尊重和愛戴的。當一個人被人依賴時,他與別人的關係自然會處於正常狀態。但格里高爾一朝成了大、冷漠、殘酷、無法溝通的可怕圖景,親情、倫理之情蕩然無存。格里高爾雖然成了甲甲蟲,父子關係、母子關係、兄妹關係突然間發生了180度的轉變,顯示出一幅極端自私蟲,但作為人的思想感情還在。他為不能按時上班而着急,他為老闆要炒他的“魷魚”而焦慮,他為父親暗暗地存了一筆錢而欣慰,他為妹妹明年上音樂學院的事而籌劃,他為今後一家人的生計而憂心……專橫暴躁的父親卻全忘了昔日的父子之情,害怕“家醜”外揚,要把他趕回房間,關起來。他甚至懷疑兒子會對家人採取暴力行為,而恫嚇他、用蘋果砸他,想要致他於死地。慈父之愛在他身上已消失殆盡,暴露出來的是極端的自我中心主義。母親對兒子的感情似乎要深一點,她同情兒子遭受的厄運,她不能接受兒子變成甲蟲的事實,因此悲痛欲絕,但她內心已把兒子當作一個沉重的累贅了。更可恨的是妹妹葛蕾特。當哥哥最初變形後,她尚能做一點照料工作,如打掃房間、送飯等。但時間一久,她就再也“受不了了”。她痛哭着向父親請求:“我們必須設法擺脱他”,“他必須離開這兒”。並狡猾地辯解説:這隻大甲蟲並不是格里高爾,如果是的話,他就應該“自願跑掉”。這實際是在暗示格里高爾。她還無中生有地説:格里高爾會“要了你們倆(指父母親)的命”,他在“迫害大家”,“想佔領整幢寓所”。 這一番歇斯底里的哭訴,把她內心的自私、狡黠、冷酷暴露得淋漓盡致。格里高爾對一家人的言語行動,並沒有驚詫,也沒有憤怒,而是用一種清醒的、“平和”的、“沉思”的心態,接受了這種事實。他一邊“懷着深情和愛意回憶他的一家人”,一邊悄悄地死去了。他的死,使薩姆沙一家如釋重負,大家沐浴着三月的春風,一身輕鬆出外郊遊去了。格里高爾的死並沒有影響了別人的生活。

人為什麼我們自私、狡黠、冷酷?因為懼怕我們的無能為力。卡夫卡作品含有的空虛、固執的懷疑,向前追求一種無信仰的安全感,這種焦慮,正是人類文明千百年發展中不曾除去的隱痛。這種痛楚並沒有因為文明的日趨完善,人類改造能力的日益增強而減弱,反而愈加凝重。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22

從我買到這本書到看完,前後差不多是兩個月的時間(這學期看書的速度真的慢了很多,還有上次那本《洛麗塔》,唉……),至今我還記得去買書時的一段對話:

“同學,請關注我們《把夢留住》的義賣活動。”我拿了其中一本翻了兩頁,然後説:“好,我要一本吧。”接着那自願者模樣的女生愣了一下,彷彿像劫後餘生的説:“啊?什麼都不用問就買了?好,請等一下。”

於是我就這樣拿到了這本書。“義賣”這個詞讓我想起了自己高中時跟Tony搞的一次類似活動,拿着幾張“廢紙”,整着兩張醜臉和兩張臭嘴就去了“義賣”,後來還真的給我們弄到了幾個錢去換了體育用品送給聾啞學校,而且上了報紙的某版一個角落裏,當然那張剪報到後來是遺失了。

《把夢留住》,葉楠西部支教紀實,讀完後有點類似報告文學的感覺卻少了一份嚴肅而多了一份真情。全書296頁下來西部環境的惡劣已經深深的進駐了讀者的腦袋,但作者並沒有在書裏做太多的社會批判,怨天尤人或者唉聲歎氣。一次次的風趣幽默,一次次彷徨和無助後的樂觀與鼓勵,可以説《把夢留住》更多的是在留住每位讀者的信心。但即便書裏是有了灑脱的文字與激情的演講,西部孩子的現實依然是讓作者的心痛和無奈流露於字裏行間。作為一個個人,懷着青春的激情和對人生的憧憬選擇了放棄城市的繁榮,身體力行的投入到西部建設的行列中,這本身就已經是值得敬佩了,所以當葉楠來到漳州校區開專題講座的時候全場基本淚流滿面。對於這樣一些我們無力改變的殘酷現實,我們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志願者和所有關注貧困兒童教育的人都像Mother Teresa那樣苦行僧的行動,我們應該感謝的是他們把這些信息帶到了我們眼前,帶到了我們身邊,用他們的行動,文字和圖片開始深刻的規劃着我們應該為那些孩子們創造的將來。

唯一感到可笑的是,那個曾經也有過夢想和激情的小孩如今卻裝作理想與冷靜寫下他看完這本書後的感想。現實可以鍛鍊人,也可以消磨人,即便是雄心壯志的“這個星期我要”也可以在一場大雨或者一場大戰以後灰飛煙滅。產生激情並不困難,困難的是保持這份火種,所以在許多人看來不屑一顧的李敖卻是讓我如此入迷,即便我並不瞭解他的著作也可以感受到他的膽,其實我們只是一塊豆腐。看完《把夢留住》我再一次感到了自己的無知,有時候所謂的成長只不過是井口變大了而已,你還是井下面的那隻青蛙。

葉楠在書的最後説了一句很有感覺的話“痛苦和幸福原來是一張白紙的兩面,就看你選擇哪一邊怎麼書寫了。”很多時候,一切關於煎熬和悲傷的故事到後來都會成為甘甜的回憶。

但是,西部的孩子有機會去品味這份甜美嗎?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23

之前在圖書館的新書書架上,遇到了一本新書,它的名字是《揹包十年》。好像不久之前聽説過這本書,看到這書名就想到這是一本關於旅行的書,於是我毫不猶豫地把它翻開,懷着發現新知的心態去閲讀它。因為旅行,是我一向所欣賞的。

書名的副標題是“我的職業是旅行”,小鵬是一個職業旅行家,能夠跟“家”字搭上關係的都很了不起。這是我最羨慕的地方。能夠把賺錢和旅行一齊幹,這是一份令人熱淚盈眶的事業啊。有多少人想去旅行卻缺少資金的支持,又有多少人賺了很多錢卻沒有時間去旅行。封面是一個揹着揹包的揹包客在沙漠裏前行,不管前面的景象是日落還是日出,他都是向着光芒處走去。黑色的影子落在黃沙上,好像是在暗示着,既然我選擇了遠方,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讀封背上寫的話,我感動得淚流。這本書能夠使一個男孩看得熱淚盈眶,那幾句短短的話,無關悽美,無關悲痛,僅僅是它滿足了一顆走向世界的心。

當時手上還有一本《一個遊蕩者的世界》,讀着《揹包十年》就不自覺地把它們作比較。許知遠的是理性敍述,小鵬的是感性抒情較多。許知遠的文章總是帶有對歷史教訓的擔憂,他不斷嘗試指出變革發展下的“陷阱”,所以看他的書是挺沉鬱的。小鵬的書是純粹的旅行遊記,但不是旅遊攻略,他更多的是在體驗不一樣的經歷不一樣的生活環境。這是跟他們的身份有關係的,公共知識分子和職業旅行家。看多了許知遠的書看看比較輕柔的遊記,這樣就一併有了理性與感性的享受了。

進入大學應當儘早地進行一次旅行。李欣頻説過這樣的一句話:旅行是後天混血的過程,每一次旅行就換一次血。小鵬的書寫到“多元意識影響多元世界,多元世界又反向造就多元生活,而旅行,正是供給進入另外一種生活方式的可能。”我覺得旅行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實驗,它和讀書一樣,能使人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這個複雜的世界。那些世俗的`眼光並不重要,自我內心的聲音才重要。如果能夠對其它大學生説一些話,我的話是在大學裏面儘可能早地獨自去一次旅行,用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我挺後悔自我到了大三才實現第一次旅行,如果能夠早一點地旅行,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或許不會那麼單薄。

你必須會厭倦固定模式的生活,何不出去走一走,與你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呢第一次一個人去旅行,第一次坐11小時的硬座火車,第一次遇見異地風景和風俗。你在學校裏面消失一段時間,再回來,就帶回了一段美麗傳説。當你在談論自我旅行的故事時,你的同學依舊是在談論考試分數和關於分數的考試。在學校的日子一天天地過,好像僅有旅行才能貼合人生的軌跡。你能夠用旅行對四年大學做最好的標註,用相機把大學四年中最寶貴的記憶定格,使每年的年度總結裏總有一段旅行的憶記和對世界新的認識。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變形記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24

“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又見波莉安娜。”我望着窗外的一輪明月,心間是難以言表的喜悦。因為這一刻,一個小姑娘住進了我的心底。她伴着屢屢書香,將在世為人的意義向我娓娓道來……

第一次與這個淺麻色長髮,長有雀斑的小姑娘相識,是在七八歲的時候吧!當媽媽將這本封面印着花體“波莉安娜”字樣,裝幀精美的小書遞到我面前時,小小的我竟有一瞬間忘了呼吸——多美的女孩啊!站在萬花叢中,正安靜地向你微笑。從那天開始,我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手不釋卷,也第一次真正的開始讀書。在波莉安娜的世界裏,尚未脱童稚的我只堅定的知道了一點:做人,就要高興、高興,那準沒錯。

時光向前推進,逐漸長大的我成為了眾人眼中的開心果。可只有我自己知道,在面對壓力時,我越來越難記起讓自己開心。小時候我的理解真對嗎?我不禁懷疑。

第二次翻開《波莉安娜》,時過境遷,心境已與初次讀時截然不同。扉頁,波莉安娜熟悉的面龐映入眼簾。那微笑促使着我,逐字逐句,認真的品味她的故事。我看到,她的耐心,使避世孤戾的斯諾夫人重獲生活的信念;他的堅持,讓神祕怨艾的潘德萊頓先生尋找到自己的陽光;而她的樂觀,更感化了看似不食人間煙火的波莉姨媽,讓他得到愛與温暖的呵護。波莉安娜用自己的“高興遊戲”與樂於助人的品格,改變了小鎮上的所有人——這簡直是一個天使帶來的故事,不是嗎?

合上書,閉上眼,靜靜的思考,有關那個女孩,那些文字。波莉安娜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無論何時,都要找到讓自己高興的理由,並將它傳遞給他人。但這似乎又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從任何事情中找到快樂,那挫折呢,磨難呢,我們怎麼可能從困難中找尋快樂?然而波莉安娜給予我們的答案,是肯定的。你不必否認那些挫折與磨難的存在,我們要做的是不氣餒,因為比起哪些未知的不幸,這些一定要好得多。樂觀的面對困難,你會發現,原來無法逾越的高峯變為了小丘,原來難以跨越的汪洋化為了小流,而一切僅僅是因為心態的不同。將快樂傳遞給他人,則是擁有快樂最智慧的方式。因為是別人擁有快樂,你將獲得雙倍的幸福。所以請嘗試着將愛與快樂給予你生活中的夥伴、親人、乃至陌生人,給予他們你的微笑。試想,若我們的世界都被這種良性循環所包圍,那一定會是一個更加理想的境界。

波莉安娜走過的地方,並不只留下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們詮釋了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快樂雖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我們要嘗試讓一切變得愉快。因為只有我們自己才能真正決定自己是否快樂,而我們當然要快樂!朋友,我人生的航船已經拋錨起航。路線只要跟隨自己的心;起點就是現在;而終點,是每一個快樂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