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通用15篇)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1

在最近的閒暇之餘,我閲讀過這樣一本書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亦引起了我一度的感慨。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如何閲讀一本書》,是由美國著名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範多倫所著作的。此書將深刻的反映了當前世紀的閲讀現狀,並驗證了培根所提過的“最寶貴的知識是關於技巧的知識”這樣一個經典的理論。在此書中,“閲讀”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動作,一種形式,而是作者關於技巧與知識學習技能的思考與歸結,此書將閲讀的每一個細節都講述到極致,它就像是一本濃縮了一個人一生閲讀經驗和體會的精華體,指引着那些初入閲讀行列,對閲讀具有着懵懂意識,以及對閲讀有着濃厚興趣和需要的人們共同走向知識的殿堂,領略着智慧的昇華。在《如何閲讀一本書》中,共有4篇21個章節,每一個章節都會誘發人們對於閲讀的興趣與思考。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通用15篇)

作為一名教師,除了閲讀興趣之外,我還時刻需要對自身的教學專業知識等方面進行充分的補充,這就少不了對於書籍的閲讀和需要。在與《如何閲讀一本書》結緣之前,我一直認為讀書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情,我的讀書方法也較為單一,通常只是對重點或是哲理進行重點標記等形式來進行閲讀和學習,沒有什麼技巧和技術性可言。然而在讀過《如何閲讀一本書》之後,我發現自身在對於閲讀方式和知識的學習,智慧的提升等方面還相差甚遠,這一認識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

在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範多倫所著作《如何閲讀一本書》中指出“只要是一本書,總有其可讀之處”,這一觀點徹底顛覆了一般閲讀人的閲讀理念,將選擇書,閲讀書的順序倒了過來,闡述了只要是書,就有值得看的地方這一觀點。的確,書之所以能夠被人出版,被人閲讀就是因為在書之中存在有吸引人的地方和具有哲理和知識的覆蓋點,一本書不論屬於什麼種類,都會帶予人一種思考和感悟。在此書中,將閲讀分為了四種層次,分別是:基礎閲讀、檢視閲讀、分析閲讀和主題閲讀。這四種閲讀分別對不同階段的閲讀形式和閲讀人進行了詮釋。基礎閲讀就是閲讀者對於書籍最初的認識,再次層次一般會理解書中所講述的內容和簡單含義,而檢視閲讀是對書中的主要思想和整體框架進行了解和體會,分析閲讀則是最完整的吸收式閲讀,再次一階段的閲讀者會從書中體會到與自己最為接近的感悟,並從中獲取獲得感概和醒悟。而與此不同的是主題閲讀,這是一種在對多本書籍進行閲讀後進行的感悟彙總,它強調對一類書籍的共同感悟和體會。作者認為:主題閲讀不是解決讀者預設的問題,也不是解決閲讀過程中的問題,而是要沒有立場地閲讀,對一個主題做最客觀的研究。在一類書中,找出自己可以應用的觀點與知識,從而使得自身得到深入的提升。

就閲讀的層次和方法來説,不論在哪一個階段、層次的閲讀,作者都給予讀者以指引,為讀者之處較為可操作性的閲讀技巧。其中有一處,就對我有很大的幫助。那就是作者對於讀書筆記的方法總結,作為數學教師的我,每天要閲讀不同的專業書籍,只有積極補充自身的數學知識與強化教學理論基礎,才能為學生們帶來更好的教育和指導。而在學習的同時,讀書筆記的整理與進行對於我而言則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它能夠使我更加充實和提高自身從書中所學到的知識與能力。在《如何閲讀一本書》中,作者對作者對讀書筆記這一方面,進行了細緻的講述,並提出了畫底線、在畫底線外再加重點符號、空白處做星號、空白處編號、空白處記錄其他的頁碼、關鍵字或句子圈起來、書頁的空白處做筆記等7種筆記方法,並在每一種方法後,作者都以最為明瞭的例子對方法加以説明。此外,作者還總結了三種結構的閲讀筆記方法:結構筆記、概念筆記、辯證筆記,這三種方法的提出讓我更改深入的瞭解到了自身在此方面的不完善之處,也解決了我對於筆記不全,概念性不強等問題,讓我能夠進一步改善自身的讀書方法,並可以從書中更為準確的獲取和複習我多需要的信息和知識。此外本書還提到了讀書的語速,書籍的分類,讀書的藝術等等,以幫助閲讀者更好的從書中獲利,從書中得到感悟。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是在許多著作中多曾出現過的一句話,書籍對於人類來説是一種生活的樂趣,更是一種人生境界和感悟的省化,在書中我們不僅可以增長知識,解除煩悶,更多的是可以在書中看到自己的身影,體會到自己獨特的感受。在一個人一生的成長過程之中,一本好書就如同一個良師給予人生積極的嚮導、教會人麼面對生活,一本好書就如同一位親友陪伴人生那些枯燥的旅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懂萬本書可行天下路。所以書籍對於我們,尤其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的我來説更以極具意義,《如何閲讀一本書》成為了我讀書歷程中的最佳伴侶,他讓我更加深入了知識的海洋,更讓我能夠在教學工作中更好的引領學生學習書籍中的智慧,開拓知識的視野。《如何閲讀一本書》就像是一個我心中永不退色的經典,它推助了我思想境界的提升,讓我向着良師益教的方向一步步邁進,我的生活因為有了它而更加精彩。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2

我們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樂學、好學理念,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誠然,天才是靠99%的汗水換來的,正所謂一分辛勞一分才、學海無涯苦作舟。但是學習假如沒有快樂可言,我們的教育又怎能實現可延續發展呢?沒有人樂意學,我們的知識和文化又怎能傳承下去呢?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馮德全説過:快樂不但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標誌,是人生幸福的主要目標,還是成才和成功的重要動力。由於快樂使人富有理想、煥發活力還能使人增加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氣力。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有時會碰到學生活動不積極、課堂氣氛煩悶等情況。經過調查、對照和實驗,出現上述題目主要是課堂氣氛差和教學方法趣味性差等緣由釀成的。

為此,我們需要深入研究這些題目,找出解決的措施,讓我們的課堂變得快樂起來。對課堂氣氛的修建,我們要留意以下幾點:

1、採用多種手段,創設合作學習的客觀環境,如背景圖片、音樂、故事等。音樂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圖片可以給學生一種直觀的感受。從而激起學生合作學習的愛好。2、建立師生關係,感動學生的心靈。多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難處,只有叩開了學生們的心扉,才能更有效的進行教學工作。3、創造屬於每個同學的機會,不要忽視默默無聞的角落裏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千萬不要由於成績差而不給他機會。你要相信,任何一個人都是學而知之,而不是生而知之。

對教學方法的改進,我們也應留意以下幾點:

1、多對學生微笑,你的表情可以給學生以鼓勵。記住:微笑可能解決不了題目,但肯定有助於解決題目。

2、鍛鍊自己的幽默感,用機靈、幽默的講授增加課堂的趣味性。當學生的思惟不能集中到你的課堂中時,你就要反思,是學生困了,還是自己的方法困了。

3、學會大膽的放手交給學生去做。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你講的再好,學生也只能被動的聽,卻少了思惟和實踐的機會,學生的理解能力也不會得到進步。

通過以上改進,讓課堂活起來、動起來,課堂妙趣恆生,學生自然越來越喜歡上課,學生主動性進步了,學習也更加富有樂趣。在快樂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效果會得到極大的進步。我們要不斷思考並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豐富我們的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展現本真的快樂,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這次讀書交換活動,讓我們在百忙當中有了再次學習和發展的機會。時代是不斷髮展變化的,而且我們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我們培養的是將來建設祖國的人才。要讓我們傳授的知識具有生命力,而且時刻保持新鮮感,就需要我們不斷補充源頭活水,不斷反思總結我們才能不斷進步。學無止境,教更無止境。今後我們要繼續乘着教育改革的東風揚帆遠航,不斷完善自我,超出自我。做學生的榜樣,做最棒的老師!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3

通過讀《好教師是這樣煉成的》,讓我體會到做一名好老師真的沒有那麼簡單。教師這個職業是一件需要耐心、信心、愛心的工作。做老師就是在做人的工作。教書育人是教師的使命。做教師不能將目標設定為做一個教書匠教師這個職業需要有崇高的職業信仰。教師需要信仰。有了教育信仰,我們才能逐漸擺脱世俗和低級趣味對於人生的糾纏,志存高遠:有了教育信仰,我們才能在深刻理解素質教育要義的基礎上教授我們共同的判斷,提升我們為人師表的品味;有了教育信仰,我們才能把自己生命所有的力量集中在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享受職業的尊嚴與快樂。

做教師要有責任心,都説教師是人類思想的工程師。確實,不負責任的教師對學生所帶來的影響往往會是學生的一生。讀這本書,第一章就重點寫出了責任心對教師職業的重要作用。通過舉例論充分證明了教師責任心對與職業的關鍵性。

做好老師,有了責任心是基礎,教師工作中教育理念的確立是上層建築好壞的關鍵。通過讀書我知道了,教育思想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一個沒有教育思想的教師,充其量只能是一台教育機器;教師唯有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能擁有教育人生的專業尊嚴。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師的教育理念,他賦予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方向性、原則性和堅忍性,它是使教師擺脱教書匠困惑、使平凡工作得以昇華的關鍵所在。作為預備教師隊伍中的一員。讀到這點對我的啟發最大。教育教學理念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是對工作方向的一種指導。

讀這一章,讓我認識到,教育是包含愛的教育。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技能的移植,而是生命與生命的交融。教育之道,首先在一個愛字。對教育、對學生髮自肺腑的、真摯樸實、虔誠執着的愛,這是構築教師教育高地的根基所在。教師之愛不同於基於親緣關係的母愛,教育之愛院子教師對教育事業本身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是基於教育信仰上的對學生真誠的尊重、信任、欣賞與期待。教師對教育的愛,核心表現為對學生的愛。有愛才有真教育,愛學生,才能慧眼獨具,發現學生的潛在優勢,點燃他們的智慧火花,喚醒他們的向上激情;才能體會他們學習的難處,理解他們內心的追求,從而找到培養他們的有效途徑;才能朝夕慮思其事,日夜經紀其物,拒絕平庸,追求卓越,從而開創並享受着職業生涯的萬千氣象與無限魅力。

有了責任,有了理念,有了愛。可以説已經具備了教師職業的三要素。但是做好教師有了這三點還不足夠。在教育上還要注重學生個性培養。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是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培育。注重個性也就是要求教師得用發展的眼光面對學生。對於學生的教育不能一概而論。要能夠能正視學生的差異,珍視學生的個性,寬容學生的錯誤與不足,能夠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尤其是面對問題生與學困生要求好教師有教育良知和工作責任心,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慧眼和一顆寬裕稱道的誠心。

作為一名好老師,寬容學生,善待他人。也至關重要。學生不是聖人,學生在學校就是犯錯誤的。教師的站位要高,要懂得寬容善待學生。教師的寬容是對學生的不足、缺點甚至錯誤的理解和包容,理解是寬容的前提和基礎。在學生面前要做到為人師表。俗話説,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他人寬容會讓自己過得更幸福。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姑大海浩瀚無比。對於學生而言,教師的寬容不但是一種仁慈和關愛,更是一種信任和激勵。因此,寬容是一位有人格感召力的好老師應具有的一種優秀品質。

讀到第三章就涉及到了教師的個人因素了。做好教師,自身課堂教學實力是一項硬指標。課堂是承載教師職業生涯和學生學習生涯的主要場所,是教師漫長而又重要的生命舞台。在這個舞台上表現出色才能博得一片掌聲。提升自身教學實力,首先要注重的一點就是把握課標要就。做到心有課標明要求,眼有學生分層次。

教材等課程資源可以不同,但課標只有一個。課標是教學的第一綱領性文件,是教師心中最重要的本。課標有哪些知識要求,每個知識點要求達到哪一個層次;課標有哪些能力要求,有哪些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要求,都要一清二楚。這樣選用多種課程資源教學時才不會無的放矢,也不會搞錯方向,不至於該重點學的一帶而過,次要知識卻拼命拓展。有能力的教師不會死啃書本。掌握了課標即便沒有課本也不會影響到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所以在教學實力上,把握課標的能力是教學實力最有力的體現。

學生是不同的學生,要因材施教使學生受益。各科課程標準都要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學生的個性。它要求老師熟悉每一位同學,瞭解他們在知情意三個方面的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但有的老師上課時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只為自己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根本不會考慮學生是否愛聽、是否能學、是否學會。學生有的聽講,有的睡覺,個別老師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為他的心中沒有學生,教學沒有針對全體學生經行分層教學,有的學生聽不懂,有的學生卻早會了,或者沒有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生聽而無味,這樣的教學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好教師心中一定會有學生,一定會按照課標的要求,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同時,認真地研究學情,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堂練習、課外作業等進行分層,讓不同的學生都學有所得、讓所有的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增長。

讀了這本書讓我體會到。做教師真的不容易。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讀了這本書讓我學習到許多。為今後的道路尋出了跳捷徑。做好老師雖然不容易但是通過努力也能成就一番天地。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4

花了整整1個半月的時間讀完了李鎮西老師的這本書,如果真要細細地品味和解讀每一段的收穫可能寫上幾萬字也寫不完。以下僅圍繞與我們自身教學密切相關的兩個方面談自己的收穫。作為一名年輕教師,能夠有幸讀到李老師這本書,無疑是雪中送炭,從教5年來,坎坎坷坷,遇到的許多問題能夠在李老師的文字中得到解讀。

一、樹立威信,是教師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

威信對於一個教師來説非常重要,尤其是年輕教師,因為初上崗位,學識和內涵都欠穩重,又對自己情緒的把控能力不完善,加上淺薄的教學經驗,年輕教師都很容易走上一個誤區——學生對老師沒有敬畏感,只有娛樂感。一個沒有威信的教師,很難讓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保持一貫的認真態度。學生天真爛漫,當他們把講台上的老師完全當做一個同輩分的玩伴時,老師的話和引導就會慢慢失去權威性,從而嚴重地影響教學效果。

這裏引用自己3年前的一個教學實例:羅某,國小五年級學生,天資聰明,反應靈敏,活潑好動,學習成績一般,上課基本不聽課,各科成績在班上中下水平,該生上課影響其他同學,不服老師管教。一開始接觸該生,他會討好老師,和老師保持親密關係,可是上課老師的話一個字都不願意聽。原本這個學生可以發展到更高的層次,卻因為教師對學生失去威信,而導致了教育的失效。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何在一開始就樹立起教師的威信,而又能和孩子們保持和諧關係,平等溝通?如何讓學生能夠接受老師的教育,又能夠信服老師?成為我一直以來潛藏在心中的困惑。

讀完《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後,我理清了思路,找到了符合自己實際的答案和今後的自我成長道路:鍛造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來提升教師的威信度。當代的學生思想觀念已經有了很大的更新,他們心目中理想教師絕不僅僅是隻會教給他們課本知識的教師,而是能讓他們感到快樂,感到追求,感到幸福的教師。一個教師應該在精神上征服學生,首先必須讓自己的人格魅力足夠強大。李老師的這個觀點闡述得很好:“那種人格魅力絕不是個人崇拜,而是以善良正直真誠的心讓學生佩服。”一個具備優秀人格魅力的教師總是以欣賞的眼光甚至感動的心態,看待自己的學生,這樣的教師認為世界上大部分的事物都是美好的。不僅教師自己對生活,對未來抱有希望,同時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也會影響自己的學生,讓他們積極,陽光,上進。

曾經有一位學生對某老師説道:“老師,為什麼你每天上完課就在辦公室淘寶呢?你沒有別的愛好嗎?”這位老師真實地告訴孩子:“因為老師可以在淘寶購物中尋找到生活的期盼。”每個人都有對生活的態度,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教師也是人,只是面對着一羣羣還沒有踏入社會的莘莘學子來説,身上肩負着社會的責任和使命。在學生面前,每一個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展現自己積極向上,對社會貢獻,實現自身價值的一面,而消極的行動和言論都應該避開這些單純、潔白的孩子。

還記得以前共事過的一位計算機教師,學生都非常喜歡他,只要這位老師一經過走廊就會有很多學生隨行,我一直在思考,這位老師的人格魅力真的如此大嗎?然後我好奇的問了幾個特別喜歡他的學生:你為什麼喜歡這位老師?他們的回答是:他經常給我們自由時間在計算機課上玩遊戲,上網;他的網絡遊戲打的真是太好了;他上課很幽默,都是用的網絡上的一些有趣詞彙,比如“我日”“你是個極品”……,三年過去了,那些追隨着這位老師的學生們都有了網癮,一到放假就成天泡在電腦上。這確實是很多老師在提升人格魅力的誤區,很多老師為了讓學生聽自己的話,而利用學生一些不良愛好討好學生,無形中連自己自身的優秀品格都失掉了。

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應該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熱愛教育,獻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斷提高個人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要將自己的生命融於人類和民族的發展進程,不斷磨練意志。其次,教師要具有修身意識,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師要處處嚴於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風範,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夠做到。以求真、至善、達美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事事為人師表,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要以積極向上的處世態度,豁達樂觀的胸懷,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業精神,堅強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學生、教化學生,時刻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對學生心靈的震撼。

二、後進生也有明天,也許他們的未來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在我們這樣的私立學校,後進生的培養無疑是我們所有工作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後進生們雖然沒有優秀生的光輝和光彩,但是老師陪伴最多的一定是後進生。從書上,我第一次完整地瞭解了後進生產生的原因,心得總結如下:1,家庭的教育方法不當,家長自身的行為不正,父母離異丟孩子產生的心理想法。2,教師的歧視;教師在教學上的失誤;多次失敗後而產生的自卑感。3,不良朋友的結交;身體狀況的原因;智力天生方面的問題。從事工作這麼多年,遇到的後進生很多,卻從沒認真去了解過後進生學習能力差的原因,讀完李老師的書後,對後進生產生的原因有了一個全面系統的瞭解。確實不瞭解後進生產生的原因,就不能對陣下藥,真正做到新課標要求的因材施教。還記得自己曾經教過的一位李同學,他沉默寡言,上課不舉手,課後作業錯誤率很高,為此我一直利用課餘時間給這位後進生補課,幫助他完成課本上的基本知識,但是一到期末檢測,這位同學成績依然不理想。教師的時間花了,在教課的過程中該孩子似乎都懂,可是一到考試知識卻無法應用,説明孩子並沒有獲得很好的發展,因此可以説這樣的教育是無效的。經過和該孩子奶奶的一次溝通,認真地瞭解了李同學父母的情況後,每次下課我都幫助孩子樹立生活的信心,讓李同學正確和理性地認識父母離異的事實,然後在生活中、學習中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也引導其他孩子來幫助他,鼓勵他。沒想到,李同學的學習成績和性格都有了很大的改觀,並且成為了班上比較優秀的代表。從這個事例中,我也能深感李老師對於後進生產生原因分析的重要性。

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不要讓上課、評分成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沒一切的活動領域。如果一個人只是在分數上表現自己,那麼就可以毫不誇張地説,他等於根本沒有表現自己,而我們的教育者,在人的這種片面表現的情況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們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沒有看到整個花朵。”因此,我們不應該把“後進學生”看作思想品德壞、學習成績差的羣體,而應該視為一個一個具有自己豐富而獨特精神世界的“個體”。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在同一時間內,達到思想道德、文化學習的同一標準,這是許多“後進生”根本沒有幸福和充實精神生活的主要原因。平時上課老是坐不住的周同學,每天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因此其他同學對他都冷眼相看,而越是這種偏見,他越是反感周圍的孩子,長期這樣的惡性循環,根源都在於周同學內心的精神世界出現了極端。我們作為教師,這個時候就一定要站出來,我讓周同學每天很早來到教室,陪他一起打掃教室,並且告訴全體同學,周同學每天在幫助大家打掃教室,大家的掌聲給了周同學無限的支持和動力,他也從內心裏轉變了對同學的態度。後進生的轉變更多需要我們教師關注的可能不是課本知識主體,而是後進生精神世界的療傷和修正。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5

還記得剛入職的時候,邢校長以及其他校領導,經常跟我們説的一句話就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數。這就是希望我們每一個老師都是幸福的,幸福地工作,幸福地生活。自從讀了《做幸福的老師》這本書之後,我更是體會頗深。

《做幸福的老師》是王三陽老師創作的,他強調以愛為出發點進行教學。剛讀《做幸福的老師》一書時,我自己都感到驚訝,因為這實在是一本值得閲讀的好書。裏面的每個故事都令人值得深思,值得回味,讀來心情時而沉重時而喜悦。我知道,要成為一名真正幸福的老師,還任重而道遠。其實,不管是稱呼學生的姓名,還是學會微笑教學,學會欣賞,教學相長……歸根到底,都是用我們真摯的愛來“換”作一名人民教師的幸福。

那麼,教師的幸福從哪裏來?從理解與尊重中來,從仁愛與豁達中來,從溝通與合作中來,從反思與研究中來。教師的幸福寫在學生認真的作業本上,教師的幸福呈在學生滿意的答卷上,教師的幸福堆在家長充滿謝意的臉上。學生的畢業證和入學通知書是教師的幸福,教師節學生送來的温馨賀卡和溢香鮮花是教師的幸福……

作為教師,我們的微笑擁有着無窮的教育魅力,這種微笑來源於你內心的幸福感。教師微笑着面對學生,能給學生一種寬鬆的師生交往人際環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理解、關心、寬容和激勵。教師的微笑是靦腆學生的興奮藥劑,使他們得到大膽的鼓勵,敢於去表達自己;教師的微笑是外向好動學生的鎮靜劑,使他們得到及時的提醒,意識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教學工作中教師的微笑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活躍學生思維,活躍學生的情緒;教師的微笑和嚴厲同樣重要,但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温和,更可親、可愛。嚴厲的教師令學生敬畏,微笑的教師令學生喜愛,善於在嚴厲中不時滲透會意微笑的教師,則令學生敬愛。所以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將我的幸福通過微笑來轉達給學生們,讓學生們也很幸福地成長。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老師。教師怎樣對待學生,決定了學生的命運。教師為教育學生想盡辦法,嘔心瀝血,但沒有想到學生心靈深處最強烈的要求是什麼?怎樣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呢?我們要知道,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對一個孩子來説同樣如此。我們在欣賞他們可愛、嬌憨的同時,也要容忍他們的任性與調皮;在享受他們給你帶來的快樂的同時,又要面對他們所犯的錯誤。用自己的愛心去灌溉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在愛的沐浴下改正錯誤,走向成功。

教師的職業是平凡而瑣碎的,教師的生活清貧而艱辛。但是我們也看到了,看到了老師們臉上卻永遠掛着晨曦般的笑容,這是因為教師每天都以幸福的姿態來工作。幸福是一種心靈感覺,幸福是一種內在情懷,幸福更是一種生存狀態。用心感受我們正在經歷的一切,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幸福就在你我身邊。

做幸福的老師,用我們的執着,用我們的智慧,用愛與寬容,愛成就孩子們的同時,成就我們一生的幸福。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6

什麼是幸福?什麼是一個老師的幸福?從教的路越走越遠,似乎離答案也越來越遠了。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怎樣的自省,才能在漫長的職業生涯裏,仍舊初心殷殷,遇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的幸福……

從教二十多年,夜深人靜時曾多次問過自己:做教師,你幸福嗎?我一度很迷茫。網絡上有兩幅貓頭鷹的漫畫,精準地描繪了老師的日常工作狀態:開學初,頭戴博士帽,光鮮亮麗;學期末,蓬頭垢面,怒目圓睜。第一眼看到它這番對比,真是叫人忍俊不禁,但是哈哈一樂之後,心裏酸澀不已。其實我們都是這樣的老師,魚在水中,冷暖自知,這樣的老師幸福嗎?

讀陶繼新老師的《做幸福的教師》一書,似乎朦朧中找到一絲光亮。陶老師説,作為教師,一定要努力讓自己的生活提升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的境界。見此一語,頓覺心中無限清明,陶老師對教師之幸福的定義,恰恰映射出我自己疲於奔命的生命狀態。那麼怎樣扭轉自己身心俱疲的狀態,實現如此境界呢,陶老師如是説:“任何不良情緒,都是生命成長的障礙物,搬除之,生命方能暢通無阻。”細想想,踏入校門,我有太多的不良情緒,繼而傳遞給學生。不良情緒對誰都是負能量,對學生何嘗不是。掩卷沉思,我想到班裏的一個小男孩,杜杜。

杜杜是一個十歲男孩,極聰明,也淘極。課堂上任憑老師講得“入情入境”“慷慨激昂”,他只顧自在任意可以下筆的地方,描繪他最喜歡的機器人、機器貓。屢教不改,可謂“不治之頑疾”。對他,我翻着花樣的教育,最後都是就算氣炸了肺也只能無奈收場。在我心裏,他就是一塊鹽鹼地,怎麼努力都顆粒無收。

他對繪畫的熱愛那是如痴如醉。有天連續兩節作文課,他還是老一套,無視我一再提醒。他畫了整整兩節課,最後交給我的只有一行字:“老師,我實在是不會寫,或者是沒什麼可寫。”我哭笑不得。

好吧,改變自己!陶老師説:“任何不良情緒,都是生命成長的障礙物,搬除之,生命方能暢通無阻。”他對批評教育已經形成免疫,太嚴厲了他還會跟你急眼。想想算了吧,首先讓自己情緒好起來,和和氣氣地跟他聊了起來。

“那麼愛畫畫兒?”“嗯,我一不畫畫手就癢癢,心裏就難受。”他這樣説,神情自然誠懇,沒有絲毫做作與偽裝。而我,雖為人師,卻一面對孩子的這一癖好深表理解,一面為不能説服他而在內心裏感覺狼狽不堪。圍繞着繪畫,他從幼兒園,一直聊到現在。猛然我靈機一動,既然如此,就從繪畫入手好了。於是引導他從這一角度寫這篇作文。果然,他還是真有個聰明腦殼,僅用了三十分鐘就寫了三頁。且不説內容是否精彩,只看篇幅就叫我驚訝不已了。好像哦,我找到了一個老師的幸福!

後來,我也認真地欣賞了這孩子的畫,還真是不錯。用同學們的話説:杜杜在咱們班是畫機器人的頂級高手。看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一點不假,這孩子在這方面不是無師自通嗎?教育家陳鶴琴説過:“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之,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之,是不大容易的。”多虧那天我沒有讓壞情緒主宰,如果一味強制不允許他畫,説不定扼殺了一位未來的實力派畫家。我想到了那個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孩子,從不同的視角,我們看到的將會是不同的風景。這其中就包含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的幸福。

不要讓孩子在某事上有被否定感,而要讓他體會到成就感和榮譽感。好情緒中,事情才會往良性循環的方向走,壞情緒只能讓事情陷入惡性循環。陶老師還説,幸福的教師應該是:説話不死板,做事靈活機動,活得有趣味,走到哪裏,就把歡笑和快樂帶到哪裏。那麼,我願意做一個這樣的老師,我願意在未來的日子裏,遇見更好的自己,遇見一個老師未來的幸福。

在成為一個教育者之前,第一個需要被教育的,應該是我們自己。在一切的“給予”之前,讓我們先成為一個擁有的人。但願我們都是最幸福老師,我們收到的,不僅是鮮花,更是——別人的感念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7

今天,有空靜下心來細讀《中學物理教學參考》第10期。讀完之後,發現很多文章都跟課堂教學密切相關,很是受益。

最欣賞戴金平老師的《關注物理概念教學的盲區》,戴老師的研究方法很是獨特,但非常具有説服力。他給上完課後的學生進行無記名的調查問卷,從數據中看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從一系列的調查數據反思概念教學。第一次看完,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種非常需要進行的研究。之所以是一種非常好的研究方法,是因為他關注了課堂,關注了學生,而這正是新課程理念的體現。細想,往常我們覺得課上得好不好,大多都是看老師的。之所以是一種非常需要進行的研究,是因為我們日常給學生上完課後,靠的是作業反饋學生掌握情況的好壞,而很少反饋教師教學的好壞。我們太多時候關注學生學習的好壞,而忽視了教師自己教學的好壞,忽視了教師自身的成長!

張主方老師的《課堂實驗探究有效性的思考和實踐》寫得非常詳細,一看就是來自與真實的課堂觀察,其中有非常多課堂案例,值得我們一線教師好好研讀。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發現,張老師的案例來自於平時的積累。可見,一線教師課後做好教學反思,多寫寫成功的或是失敗的案例,那麼遲早可以寫出一篇有着豐富案例支撐的好文章。

張曦老師的《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學的“3I”原則》頗有新意,內容非常精細,特別欣賞他的觀點:物理教學中倡導提高趣味性、拓展信息量和增強影響力。其中,他提到拓展信息量,讓我產生了共鳴,因為我最近一直在寫一篇關於這方面的文章。可見,好文章可以使自己的想法更成熟。

司德平老師擅長於比較研究,我看過一些他的比較研究的文章。這次他寫的是《高中物理人教版課標教材與大綱教材內容的比較研究》。一看到這個題目,我就在想,身處河南的他是從20xx年才實施新課程的。而有些省從20xx年就實施新課程了,但關於這兩套教材的對比研究的文章為什麼那麼少。可見,好的文章立意到處都是,只是我們缺少發現的眼光!

雖然我喜歡解題,但我更喜歡課堂和學生。非常喜歡《中學物理教學參考》關注課堂和學生的文章!希望《中學物理教學參考》越辦越好!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8

在波普爾《科學發現的邏輯》那裏受阻之後,想找本輕鬆點的書看看,噹噹網一搜,科普類的熱門書就這本,於是找來一看。

作者神祕,據稱現居香港。

全書用80後、非常網絡化的語言,描述了量子物理史近120xx年來的波瀾壯闊、刀光劍影,使我這個門外漢讀起來竟也津津有味,竟在昨晚欲罷不能,堅持到今天凌晨讀完全書。尤其是在讀到薛定諤的貓,讀到量子自殺的章節時,我竟忍不住笑出聲來。也瞭解了為什麼二戰德國不能先於盟軍制造出原子彈,難道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天意...

量子物理髮展到現在,許多東西竟然都是假説,那個該死的討厭的電子,究竟是粒子還是波,折騰了物理學家320xx年,沒辦法,因為沒搞清楚的話,那麼你和我是粒子還是波、這個世界是粒子還是波,就不清不楚了。後來的結論竟然是:那個客觀存在不知道是啥、不管它是粒子還是波,反正是一團迷霧,當觀測者用各種手段去觀測時,它就隨機地現出原形(塌陷)了,有時表現為粒子,有時表現為波。天啦,這跟幽靈差不多,後來,物理學家確實一路追蹤到了幽靈——人類的意識,是人類的意識測量並解讀時,影響了客觀的東西。人類意識裏面都是主觀的東西,而且無法獲得真實的客觀。

當然,這個結論只是暫時的結論,按照波普爾的講法(書中又出現了他的名字,唉,還是沒逃過他),科學就是用來證偽的,所以這個結論也只是用來證偽的。——太TMD唯心了,馬克思肯定會説只是科學還沒發展到人類搞清本質而已,本質或科學客觀是真實存在的,可認知的。

可就是這個唯心的量子論,竟然想進一步發展,以超弦的名義,讓不確定性充斥世界,佔領引力領域,搞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統宇宙。愛因斯坦生前就對量子論進行了幾番攻擊,都被量子論的掌門人玻爾以高明的手段化解,弄得站在經典物理一方的愛因斯坦鬱悶地向玻爾發問:你真的認為因果論不存在,老頭子(上帝)也擲骰子嗎?

是的,現在我們就生活在這個測不準、不確定、隨機的世界!

物理是什麼,物理就是假想,做實驗,符合就成功,不符合再假想,人類社會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發展到今天。一切所謂科學、客觀都是用來證偽的!

呵呵,轉回來,一定要轉回來,否則要神經病了,我認為,不確定性確實難解,滿世界的人們錯把主觀當客觀,但我還是裝糊塗吧,中庸一點吧,中庸,這是我最後的哲學堡壘了。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9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直以來,我認為“嚴”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句俗話説得好:“嚴是愛,鬆是害。”所以,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學生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摸一摸下巴……我都認為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必須予以“嚴懲”。當然,這“嚴懲”指的是批評教育。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學生們出奇的“乖”,學習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能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樂,但師道尊嚴令我望而卻步。看了李鎮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為我缺少一份童心。

現在,我才明白把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國小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學生,是教育的悲哀。因為我們剝奪了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童話般的童年。作為教師,在面對學生時要保持一顆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喚起學生的童心,以自己的愛心喚起學生的愛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放下自己的架子,用愛心營造積極健康、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愛心成為照耀學生心靈的陽光,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一、開放學生的時空,使之充滿活力

開放學生的時空,使之充滿活力,教師必須摘下“師道尊嚴”的面具,讓自己的主導地位不至於變成“主宰”地位,建立起民主、平等、親切、融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向教師敞開心靈的大門,説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思想,敢於在教師面前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並自我挖掘出創造性的潛能。要做到這樣,教師必須做到不拖堂,不讓作業和考試填滿他們的課餘時間;不要滔滔不絕地“滿堂灌”,還學生自主權,還學生髮言權,還學生活動權。否則就等於堵塞了他們學習發展的渠道,久而久之,學生將被動地接受信息,變成“錄音機”,變成“容器”。

二、關愛學生,使其“親其師,而信其道”

《學記》中雲:“親其師,而信其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老師關愛學生必然贏得學生的愛戴,學生也必然會將愛師的感情轉化到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中去。反之亦然,如果我們對每個學生不做到力戒“忘事忌語”,即使您一切為了學生,而學生卻受到您的言行的影響,或疏遠您,或與您產生對立情緒,漸漸地變成被動學習,甚至厭惡學習。

三、教師要有良好的素養

老師工作有着枯燥重複的特點,每天要面對大量繁雜、瑣碎的學生問題,若不能以平常心態對待周圍變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氣會變壞。如果急噪不能剋制自己,變得激動,訓斥學生,憑主觀臆斷妄下結論,會挫傷學生自尊,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導致心理失衡現象。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的任務是去幫助每一個學生成功,對其不規範行為,只有引導,認真去做思想工作。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向李鎮西老師學習,做到邊教邊學,隨時反省自己的言行,要有敢於認錯糾錯的勇氣,這對自己發展很有利,同時我們只有寬容學生的錯誤,給他們愛,用自己的美好心靈去醫治其心靈創傷,用精神甘霖去洗滌他們思想上的污漬,他們今後才會寬容別人的錯誤。要知道:我們對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對待我們和別人的方式。所以我們要拋開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養,從學生角度去思考,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及時將一觸即發的矛盾緩衝過來,增進師生情感。

童年拉開了我們人生的序幕,在那天真爛漫的季節裏,孩子填寫着那份美麗的色彩,他們在快樂中成長着。讓我們放下架子,尊重、寬容、理解學生,笑口常開,還學生童真,相信學生必將因我們的改變而變得更可愛、更快樂。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10

前段時間,讀了一下《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現在談談我的點滴感想: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覺都那麼累了,可效果卻一般。反思我的工作:為什麼我感覺那麼累,效果卻一般呢?是學校的管理體制的問題?還是我的工作方法有問題?看了這本書後,我發現我應該改變一下我的思維方式了,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做一個輕鬆、睿智的教育者。

王曉春老師對聰明人的界定太經典了:聰明人其實就是善於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於我們教師太重要了。所以看了這本書我也思考了,我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提煉出一些屬於自己的教學觀:

一、教育的本質不是管理,而是幫助和交流。

的確,在現在的學校制度下,沒有管理是不行的,問題在於,我們需要什麼類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麼地方,哪裏應該嚴,哪裏應該寬,哪裏必須管,哪裏不必多管。書中談到,一個名副其實的教育者,最關注的應該是學生本身的發展,而管理者則不然,管理者最關心的是完成上級佈置的任務。教育者以人為本,管理者以任務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務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管住學生,而是幫助學生學會自己管住自己。

二、做一個聰明的“嚴師”,理智地施展“師愛”。

看了這本書後,當我碰到違紀學生時,我都會動一番腦筋再作處理。在平時,學生犯了一些錯誤,我一定會把他們課後留下來批評一頓。可現在我想到王老師在書中説到的一種思維誤區便是“迷信師嚴”,我提醒自己要變得“聰明些”,於是我採取讓學生做好事來彌補,使他們在做好事的過程中認識自己的錯誤,從而受到教育。後來只要遇到犯事的學生,我就採取這樣的方法,效果要好一些。

王曉春老師也反覆強調,愛心是師德的靈魂,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愛與責任”是當代教師之靈魂,“師愛”是師德之必備。但是,王老師同時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師愛”。他説,迷信“師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好心的糊塗人,真的以為愛能點石成金,愛是萬應靈藥,一旦他不能把學生“愛成”好學生,他會懷疑自己愛得不夠。另一種人則不然,他們其實是把“愛”當成棍子用,他們的本事是把自己對學生施加的一切壓力都解釋成“愛”,他們嘴裏是“愛”,心裏想的是“權”,是對學生的“管、卡、壓”。王老師指出,現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價的“愛的頌歌”,現實中也的確有老師只求“愛崗敬業”,而在實踐中大碰釘子。我們不能要求師愛完成本不屬於它的任務,就好像我們不能要求醫生光用愛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樣。所以説,沒有愛是不行的,光有愛是不夠的。愛不是遷就,愛需要理智。

三、安全與德育,孰輕孰重。

書中,王老師在分析管理與教育的關係時談到了安全問題。他説,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壓倒了教育,學校就不再是學校,變成保險公司了。學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應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不是隻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

時下,安全問題似乎成了一所學校的核心問題,大部分學校一些做法:在校園內不準絲毫地跑跳打鬧,不準投擲輕物,有時也會對部分學生狠狠的訓斥一番,説不定還會移交給班主任處理,可是孩子活潑愛玩的天性卻被壓抑了。怎樣把握這個度呢?安全問題也成了捆綁學校德育活動開展、削弱德育教育職能、束縛學生身心發展的一塊絆腳石。德育工作的開展依賴於各種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德育的核心與載體。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11

今年教師節,我們收到學校贈予我們的一份禮物:一本老師的心靈聖經——《做最棒的老師》。這本書就如同這冬日裏的暖陽,和煦絢麗,沁人心脾。它用温情、智慧和愛,詮釋了教育的真諦,用一個個生動而真切的教育故事,抒寫了教育的篇章。滌盪着我們的心靈,催促着我們奮起。更有那如珍珠般的“共同品悟”,字裏行間,藴藏着最温暖的心靈物語,飽含詩意,富有哲理,扣人心扉,浸潤心田。

書中“愛是最好的教育”“成為傑出的班主任”“累,卻快樂着”等11個章節的每一個教育敍事,都值得我們去借鑑和深思。

還記得那位年輕的語文老師嗎?他希望家境貧困、衣着單薄的曉宇能過上一個温暖的冬天,特意在班裏設立寫景描寫作文競賽。讓曉宇感到驚訝的是一等獎的獲得者竟然是她,而獎品是她最需要的帽子、圍巾和手套。她不再寒冷,安然度過了一個冬天,直到春暖花開。“雪在掌心,會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多麼美好的語言,多麼美好的老師。他讓曉宇感到,那不是施捨,那是應得的獎勵,給予了愛,更給予了尊重。以至於成就了大學畢業後的曉宇一次一次地往福利院跑,以同樣的方式給孩子們最需要的東西和最温暖的愛,讓愛延續!因為她懂得如何把這份快樂悄悄滲進孩子們自卑的心裏!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影響學生的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還記得那位胖胖的中年女教師嗎?她在上長度測量內容時,不僅不介意學生提出測量她的腰圍,反而一次次激發孩子們的熱情和興趣,保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她一次次綻放的笑容,折射出她的寬容、智慧和博愛之心,孩子們感受到的是自由而快樂的課堂。

還有“公主教師”袁文婷、善於傾聽的著名主持人林克萊特、擁有完美性格的陸老師、將愛無私奉獻給教育的劉老師……品讀着,總是帶給我們很大的心靈震撼。

每個人都有學生時代,每個人都有難忘的童年。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跌倒的時候,希望有人扶持;憂慮的時候,希望有人分憂;痛苦的時候,希望有人陪伴;失敗的時候,希望有人鼓勵;成功的時候,希望有人分享。

回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也是被無盡的師愛暖暖地包圍着。記得國小時經常全身發紅發癢,鄭老師不止一次的用自行車載我回家。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背;每每學校水井抽不上水,我們沒水蒸飯,拿着飯盒向村裏的農家討水時,住在學校不遠的潘老師總是為我們早早準備了一大缸的水,還親自為我們舀水淘米;還記得陳老師把在外地讀書的姐姐寄給我的信轉遞給我時那滿臉的微笑和温暖的話語;忘不了九年級時英語老師不辭辛勞,為我們參加縣英語競賽補習到很晚,讓我一生受益;更難忘在金師讀書時,恩師突然來學校看望時候的驚喜……記憶中的很多老師都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們曾經對我無私的關愛,將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裏。生命有限,教育常青,愛將永恆。

著名教育家巴特爾曾經説過:“愛和信任是一種神奇的力量。教師那載有愛和信任的眼光,哪怕僅僅投向學生一瞥,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像,她帶給學生的是精神導向和支持。”是啊,感人心者,莫過於情;暖人心者,莫過於愛。

老師的生活是瑣碎的,忙碌的,艱辛的,因此我們在愛工作的同時,也要愛自己。雖然我們的物質不富有,但是我們的精神很富足,我們桃李芬芳,他們茁壯成長!瞧,我們多麼幸福,這麼大的校園都是我們的,我們有各種運動的器材和場地,我們有足夠空間為自己的健康和活力加分。讓我們擁有陽光容顏,陽光心態,沐浴冬日暖陽,感受鳥語花香,浸染琴棋書畫,投懷碧海藍天。用心工作,愜意生活,潤澤生命,感動心靈!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12

做學生的好榜樣,讓課堂“快樂”起來。

我們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樂學、好學”理念,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誠然,天才是靠99%的汗水換來的,正所謂“一分辛勞一分才”、“學海無涯苦作舟”。但是學習假如沒有快樂可言,我們的教育又怎能實現可延續發展呢?沒有人樂意學,我們的知識和文化又怎能傳承下去呢?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馮德全説過:“快樂不但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標誌,是人生幸福的主要目標,還是成才和成功的重要動力。由於快樂使人富有理想、煥發活力……還能使人增加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氣力。”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有時會碰到學生活動不積極、課堂氣氛煩悶等情況。經過調查、對照和實驗,出現上述題目主要是課堂氣氛差和教學方法趣味性差等緣由釀成的。

為此,我們需要深入研究這些題目,找出解決的措施,讓我們的課堂變得“快樂”起來。

對課堂氣氛的修建,我們要留意以下幾點:

1、採用多種手段,創設合作學習的客觀環境,如背景圖片、音樂、故事等。音樂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圖片可以給學生一種直觀的感受。從而激起學生合作學習的愛好。2、建立師生關係,感動學生的心靈。多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難處,只有叩開了學生們的心扉,才能更有效的進行教學工作。3、創造屬於每個同學的機會,不要忽視默默無聞的角落裏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千萬不要由於成績差而不給他機會。你要相信,任何一個人都是“學而知之”,而不是生而知之”。

對教學方法的改進,我們也應留意以下幾點:

1、多對學生微笑,你的表情可以給學生以鼓勵。記住:微笑可能解決不了題目,但肯定有助於解決題目。

2、鍛鍊自己的幽默感,用機靈、幽默的講授增加課堂的趣味性。當學生的思惟不能集中到你的課堂中時,你就要反思,是學生困了,還是自己的方法“困”了。

3、學會大膽的放手交給學生去做。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你講的再好,學生也只能被動的聽,卻少了思惟和實踐的機會,學生的理解能力也不會得到進步。

通過以上改進,讓課堂“活起來”、“動起來”,課堂妙趣恆生,學生自然越來越喜歡上課,學生主動性進步了,學習也更加富有樂趣。在快樂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效果會得到極大的進步。我們要不斷思考並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豐富我們的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展現本真的快樂,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這次讀書交換活動,讓我們在百忙當中有了再次學習和發展的機會。時代是不斷髮展變化的,而且我們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我們培養的是將來建設祖國的人才。要讓我們傳授的知識具有生命力,而且時刻保持新鮮感,就需要我們不斷補充“源頭活水”,不斷反思總結我們才能不斷進步。“學無止境,教更無止境”。今後我們要繼續乘着教育改革的東風揚帆遠航,不斷完善自我,超出自我。做學生的榜樣,做最棒的老師!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13

今年署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體會。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0xx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説,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0xx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後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為愛,冰雪會消融;因為愛,枯木會逢春;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為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為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為榜樣,以"愛"為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為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為人梯,愛生如子。

最後,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為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14

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願,無可非議。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尋求幸福的人生,但是,並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對幸福缺乏認識、感悟和理解,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就有對幸福的闡述,它非常生動而具體地告訴人們: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後的朝陽;是雪中送炭;是為他人忘了自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可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幸福在哪裏?

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感受,它是教師個人價值觀的體現。在物慾橫流的世界,教師追求職業幸福的腳步當朝着精神"行走"。或許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和理想是為了西部的貧困孩子受到教育,為了西部的開發、發展,他很苦但奉獻着、快樂着、幸福着;而南方老闆的人生價值卻是低成本、短時間、高利潤,可能為"錢"活着,所以很富很累,腰纏萬貫而永不滿足,於是他很不幸福。教師這個職業的本身就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有了這種蠟燭、春蠶般的價值觀、人生觀、幸福觀,就能"一意孤行"地幹好自己的工作;就會真心對學生,走進"激情燃燒的歲月";就會用心靈點燃心靈;就會固守這份職業,堅守這份信念,並綻放出許多精彩與豪邁。

教師職業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也感覺不到幸福,但這並不意味着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着教育、體驗着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的幸福觀詮釋着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其實對於教師對説,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着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着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那麼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閒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許手頭錢是有點緊,但還得學會捨得用杯水車薪中的一水一木去買些喜歡的書、買件心儀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個會、旅趟遊。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自覺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要懂得研究教學。把教學工作看做是一種簡單的重複,那必然厭倦,也無言幸福。應把研究教材、教學當成提高自己素質的必走之路,應把教學作為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一個體現。要對自己要合理定位,科學、合理、符合自己最近發展區、又不斷在動態變化提升的目標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前提,不斷的自我價值實現是人不斷前進的不竭“內驅力”。過高的目標定位容易讓人因體驗不到經常的成功而沮傷。

其實,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是精神的"傳道士",必須擁有好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社會,這與我們的幸福"魚水情深"。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非常專一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況且,有了好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就會視教師為一種藝術,在忙碌之中、創造之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我認為,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

我想, 教師的職業幸福就是來源於平凡、忙碌而又充實的每一天。這也許正是所謂天長地久的幸福吧!那麼,我也會説我愛教師這個職業,我也會為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貢獻畢生的精力。

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 篇15

教師從小就是讓我神往的職業,我不僅尊敬老師,還很喜愛老師帶給學生的這種崇高的感覺。

“教師”不僅僅是一個職業,也不僅僅是一門專業,更是一份充滿樂趣與藝術的事業。作為一名老師,更要有培育祖國未來棟樑的責任感,更有傳承文明的使命感。

作為一名老師,自從踏上工作崗位,變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希望在教書育人這一方天地中大有作為,成為最棒的老師。如今,面臨着更多的機遇與挑戰,“競爭”成為社會的主題詞,“適者生存”成為普遍的生存法則。老師也是常人,也有常人的需要。與其他職業一樣,老師這個職業也有謀生的性質,然而,它又的確非同一般。它在傳承與發展人類文明方面有着特殊的價值。

《做最棒的老師》這本書,從確認使命和目標、當好學生的成長顧問、成為學生喜愛的老師、搭建與家長溝通的平台、成為傑出的班主任、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成就內外兼修的自己等方面深入淺出的闡述了成為棒老師的方法,以幫助老師擺脱煩惱,重新認識自己、認識學生、認識家長、認識教育,不斷提升自己教書育人的境界,於無形中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