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讀者品讀心得和感受(精選5篇)

《中庸》讀者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1

《中庸》它從本體論、主體論、倫理政治論、宇宙論四個向度展開了儒家哲學思想體系,經道德本體作為始基,以道德主體作為核心,闡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會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則和行為規範,最終將天人、內外之道歸結為一“誠”。《中庸》接續孔子、曾子思路,繼承並改造三代天道觀,將超越而外在的、神聖的、具有德性並依據德性主宰人事的“天”進一步轉化為超越內在的、作為包括人在內的宇宙萬物之終極本原的道德本體。

《中庸》讀者品讀心得和感受(精選5篇)

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帶貶義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間,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諳此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中,不偏不倚;接着説庸,庸不是無能,而是平常。平常就是不易,即鮮有改變,年少輕狂之時,日日思變,整日裏做着相同的工作,重複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惡痛絕,因而時時思變,跳槽等等所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不説此行為之好壞,年少輕狂時的不庸在長者眼中是為胡鬧、是為冒險,是為激進。暮年之人常念葉落歸根,常念平淡生活,有一大俗話雲: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為庸也,年長者好庸,年少者惡庸,且不論庸者好壞,此一對立還是頗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惡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認為中是好的,則合用,庸必然也應是好的,平常之為,淡然處之能培養良好心態,庸並非鼓勵不求上進,而是在激進中尋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過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

聯繫自己的教師生活,我感覺教師確實應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學生的錯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因為個體的差異,所犯的錯誤也是各種各樣的,教師面對這些錯誤時,如果心態過急,難免會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傷害學生的學習創造性;而如果教師能一種平和的心態,冷靜地分析一下學生出錯的原因,幫助學生找到出錯的根源,教師也就不難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法。所以,我認為教師保持平和的心態是正確對待學生犯錯誤,幫助學生有效改正所犯錯誤的關鍵所在。

《中庸》讀者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2

讓人很難理解,幾千年前古人總結的經驗,到了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依然擲地有聲、經典至極。這是我讀《中庸》時的感受,而且讀的越多、理解得越深,這種感受越強烈。

《中庸》中不是句句有理,但絕大多數都能發人深省。其中,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我最認同的是“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句中的“豫”作“預”理解,是“計劃”、“準備”的意思。這句話可以簡單理解為:“做任何事,如果事先有周密的計劃和充分的`準備,就能成功;如果事先沒有計劃好或準備好,則可能失敗。”

我們身邊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

上個星期五的朗誦比賽,我們班又拿了一個一等獎。這個一等獎也是來之不易的。老師一接到通知,就搶先進行了計劃和選題,接着就組織我們進行練習,開始的那幾天,我們除了在學校練習之外,老師還要求我們每天回家練習朗讀,實際上,這就是在作充分的準備。離比賽還有兩天的時候,老師每天又抽一、兩節課給我們排練,此時,她專門注意糾正我們的舞台效果。正式比賽的時候,我們全體同學無論是字正腔圓,還是精神面貌、感情投入等多方面都比別的班要好。現在來看,如果不是老師搶先計劃並組織我們充分準備,我們就很難拿這個一等獎啦。

事先沒有計劃和準備的事,我做得多了,當然也就嚐到了很多次失敗的滋味。比如有一個星期天下午,我記得我還有一個辦手抄報的作業沒有做,於是,我急着做手抄報。當我找a4紙的時候才發現紙沒有了,爸爸便馬上給我買回來。這時,我又發現,我不知道畫什麼畫、寫什麼內容,好不容易畫好之後,又發現彩筆掉在學校啦,於是爸爸又去給買彩筆。前後折騰了四、五個小時,才把辦了一張質量很差的手抄報。後來想,如果我事先準備好材料,並事先設計好手抄報的版式和內容,我想,這張手抄報不僅質量要高一些,而且花的時間也少得多。

現在,我時常在做事和學習的時候都會想起“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一重要的做事準則。

《中庸》讀者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3

《中庸》是一篇重要的儒家哲學經典文獻,它從本體論、主體論、倫理政治論、宇宙論四個向度展開了儒家哲學思想體系,經道德本體作為始基,以道德主體作為核心,闡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會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則和行為規範,最終將天人、內外之道歸結為一“誠”。

我是個對傳統文化,國學經典非常感興趣的同學,自小到大對傳統文化的接觸也比較多。上個學期憑着對國學的熱情而選了王文凱老師的傳統文化與協同力培養,感觸良多,並自覺受益匪淺。本學期又再一次選擇了國學經典之一——《中庸》 記得第一次課上,蔣老師就花10分鐘左右的時間背完了整篇將近四千字的《中庸》,背誦時猶如行雲流水,口齒清晰,幾乎沒有打斷的地方,令我十分敬佩。由此更加深了我對這門課的興趣。蔣老師多次提到的一個概念就是——尊賢,説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時代,那些有知識有文化即所謂賢能的人都應該是被尊重的,因為這部分人是一個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是動力,一個國家的成敗取決於此,中國古代許多朝代都是因為尊賢而興,整個宋代甚至做到了不殺一士。而明代以明初開始,朱元璋殺功臣,朱棣誅方孝孺十族,清代更是盛行文字獄,因此,從明代開始,中國就逐漸衰弱了。説的近一點,文革十年,中國社會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大肆批判,把孔子,老子,釋迦摩尼從神壇上請下來,讓我們這個民族沒有信仰,行事處世沒有了準則,再來看看今天中國人的道德素養,當時的做法是多麼的無知不言而喻。我們今天一再強調復興民族文化,卻也只能感歎:“非一日之功。”再來説説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即謂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我所理解的“中”就是和諧,不一定是不偏不倚,但必須保證在一定範圍內的平衡。在這裏蔣老師還提到了一個“方圓之説”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內方外圓。我們對外處事要圓,圓了才能滑,才能行得更遠,為人處世若是過方,那必將與他人產生許多碰撞與摩擦,人生也必將產生更多的挫折。“內方”又要求我們內心要正直,我們在圓滑處世的同時又要保持自身的原則,傷天害理,泯滅人性的事情堅決不能做。內圓外圓不行,這將是對社會的一種危害,內方外方亦不行,這樣將很難實現自身的發展。

蔣老師在課堂上提到了領導力的內容,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了上學期王老師之講的《傳統文化與協同力培養》兩者切入點不同,但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的不同途徑。其中,蔣老師提到的一點就是,要想管理好一個團隊,首先應該管理好自己,自己都管不好何談管理好一個團隊。這讓我不禁想到我自己,我是否管理好了自己,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上課認真聽講是否做到了,寫作業時保證不玩手機是否做到了,打鈴前五分鐘進教室是否做到了,為自己制定的計劃是否認真貫徹執行了,對待工作是否認真負責了,和別人交往時是否真心對待他人的……孔子説:“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説的就是每天都應該自我反省找不足,管理好自己。又有話説,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要想有一番作為,首要任務就是管理自己,部長,班長,主席,都不例外,若是之後進入了社會,這是需要着重學習的。為此,蔣老師還提到了坐在教室裏一名特別的學生,他是一個公司的老總,身價過億,事業有成。可就是這樣一個成功人士,依舊沒有忘記學習知識,學習中國文化經典,先進的思想。要管理好一個公司是需要智慧的,而這些智慧,經驗,古人們早已幫我們總結得比較精練,簡短的文字,藴含着無窮的智慧。現在很多領導人,學者,都在反覆強調文化經典的重要意義不是沒有根據的,那個老總每次都堅持上課就是個活生生的實例。蔣老師的還有一點做法令我十分欣賞,即從來不點名,平時分白給大家。我想這並不是不負責任,這恰恰是種自信的表現,不強求學生都喜歡聽自己的課,課上得好自然有人主動過來聽,自己上課的風格與魅力自然會吸引大家每次都提前半小時來背書。最後,這門課也已經快要結束了,我的確從這門課收穫可不少,對我這一生來説都將是個不小的精神財富。

《中庸》讀者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4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 。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今天看了中庸的這句話,明白了不應總抱怨這裏不好,那裏不好,這裏骯髒,那裏黑暗,其實道永遠應該裝在心中,而肉身則要受些苦難和歷練,跳出來看世界,就會心懷慈悲,哪個人不是可憐種呀。所以任何地方都是最好的地方,任何時間都是最好的時間,君子在何時都應該安然自得。因為他知道這就是這個世界,這就是本來面目。

所以,身在何處都可以修道。小隱隱與林,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廷。

人生不過是了悟道理的過程而已。

《中庸》讀者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5

讀了《中庸》,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

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寫的經典文本,或者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被收錄在《小戴禮記》中,後來獨立成一書,南宋朱熹又將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為字難認,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難理解。而以前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晨讀,並查閲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現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穫還是不小的。關於“中庸”,程頤説:“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敍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燭照通篇。這句話是一個垂示,猶如鳳鳥銜至黃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圖》稱:黃帝坐於扈閣,鳳凰銜書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種瞬間綻現的文采。是一個自天之命、由微之顯、從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過程。書中説“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可是,要達到“至誠”的境界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我們今天的經濟化市場化的社會,達到“至誠”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歸根結底一“貪”字。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於為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