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體會主題(精選3篇)

讀書心得體會主題 篇1

讀書很甜。一本好的書,是一個足以讓你為伊消得人憔悴,或在大樹之下,或在藤椅之上;或坐或躺,或行或卧;或高唱,或低吟;或一杯清茗,或一燭月光;或一點清陰,或一抹夕陽;或數株芭蕉,或一帶遠山。心態自由,興味十足,反覆摩挲中,生出一般熱情,凝成一絲淡定。讀書的佳境,如同愛情一樣,是兩心投契,是以身相許,是默然沉浸,是靜靜融合,來不得半點強求與逼迫。

讀書心得體會主題(精選3篇)

讀書,讓我與屈原為伴,共和《離騷》。只是奈何不了汩羅江流水湯湯,混沌不清,淹沒了岸邊的綠地,沖走了汀洲上的萋萋芳草。儘管靈脩浩蕩,不察民心,但是你奔跑在心中的那片綠地裏,依舊追尋着那最聖潔的芳草。

讀書讓我與張岱邂逅在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的湖心亭雪景中,飲熱酒,暢談人生,痴人相對,兩顧卻無言。雖是寒冬季節,可是如此唯美的景緻足以裝飾我心中的那片綠地。因為雪的純真,讓心中的綠地變的如一張毫無雜質的地毯,温暖了我的心靈。無奈那個時年已經過去,物非人亦非。

讀書猶如讓我聽清風微拂,看柳絮紛飛……心裏一片寧靜,彷彿置身於夢中,不肯醒來,不敢醒來。生怕汽車的鳴笛,煙塵的污染,紛紛擾擾,破壞這古樸寧靜的分分秒秒。

讀書讓我悠然,幽然,憂憂然。當時間的風吹過汩羅江岸的芳草,拂過蘇軾遊赤壁的水波,吹落了李清照的黃花,飄飛了湖心亭的'那場雪;當現代文明將這原有的純潔、詩意唯美漸漸腐蝕,如同一陣寒冷的秋風荒蕪了原有的綠意,心靈枯萎凋零了,人亦比黃花瘦了,心中的那片綠地亦瘦了。我的耳邊不斷地響起荷爾德林詩意地棲息的呼喚,我着迷地追尋一股清涼的風吹綠彼岸,吹遍田野。可是,有時候,有時候我們卻天可奈何花落去,在心中綠地獨徘徊,彷徨又惆悵。

國中時讀過一則佛經故事,故事中的老和尚,每天堅持掃地,從山門掃到山下,掃地的時候,經常唱一首偈語: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人人都把心地掃,人生何處不淨地。當時讀這則故事,只是覺得好玩,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對這則故事也有了自己的禪機。其實,在喧囂的社會中,選擇讀書,何嘗不是清掃心地的過程。唯書有色,豔於西子;唯文有華,秀於百卉。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這句名言即是讀書人千錘百煉得出的歷史感悟,也是讀書人內心深處的吶喊。東晉詩人陶淵明曾在詩中説: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只要自己的內心遠離江湖的是是非非,又何必管塵世間車水馬龍之門。日子久了,心中的那份幽靜便如天街小雨,慢慢酥倒你的一顆曾經浮躁的心。然而如果你的內心馬蹄聲聲,劍氣如虹,即使身在萬籟俱寂的深山,也得不到半點的清靜,又何談讀幾頁書,清掃自己的心地,使之成為淨地呢?

閲世長松下,讀書秋樹根。當然,這裏的書是歷經的開卷有益的好書。好書隱藏着巨大的祕密!道本無言,文以顯道。通過讀書,浮躁的內心能在喧囂的紅塵中打開一扇靈魂的窗,讓靈魂的潔淨展現在的碧藍如洗的天空之下。讓心靈藉助文字讀書這一火把的光亮,我們可以穿越那遙遠的歷史,窺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黃髮垂髫怡然自樂的桃花源,進入另一個乾淨的靈魂家園。

夜晚,一盞孤燈在案,一杯清茶幽香,從書海中取一瓢啜飲,端詳着那些內心歡喜的文字,隱隱能感受到其中的祥和與寧靜,一盞心杯似水平。心中漸漸明朗,疲憊漸漸消散,心境的枝枝丫丫毛毛草草,都被梳理得清明柔順,心平,氣和,神清,意朗!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讀書心得體會主題 篇2

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1931-20xx)是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曾出版過20餘部著作,包括《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等影響巨大的名作。《娛樂至死》發表於1985年,該書從一問世就立刻引起巨大反響。在這本書中,波茲曼深入剖析了以電視為主的新傳媒對人們的思想、認知方法、乃至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向的影響,表現了西方人文學者對社會一貫的睿智和憂慮,既發人深省,也讓人對作者的深切人文關懷肅然起敬;不僅有諸多精當之處,而且表現出了作為一名學者應該持有的對社會有關發展狀況予以批判性審視的自覺性。該書自20xx年由章豔翻譯出版後,在國內立刻引起熱議,並獲得20xx年首屆華語圖書傳媒大獎,該書的影響力十分巨大,為研究大眾文化不可不讀之書。

波茲曼提出的觀點與當時社會文化的整體娛樂化趨勢密切相關。

從社會思潮方面來看,傳統的價值理念遭到了巨大的顛覆。以“節儉”、“勤奮”、“穩定”為主要特徵的社會規範逐漸被以享受和身體感官的滿足為核心的享樂文化所取代。整個社會開始注重自我個性發展、“感性解放”,相對自由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娛樂精神,西方大眾傳媒的娛樂化傾向越來越明顯。

從文化背景上來看,以電視為代表的大眾文化受到愈來愈多人的歡迎,追隨商品交換法則的文化工業,讓受眾淹沒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時尚化的消費行為以及膚淺化的審美情趣之中。

從傳媒體制來看,美國主流傳播媒體的運作方式都是商業化的,營運的根本目的在於賺取利潤。而英國社會心理學家瑪羅理•沃伯認為,“越不用花腦筋、越刺激的內容,越容易為觀眾接受和欣賞,這幾乎是收視行為的一項鐵律。”因此,為獲得收視率,贏得廣告客户的青睞,媒體在內容選擇、內容形態上有很明顯的媚俗取寵傾向。

總的來説,西方社會在經歷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動盪後,在八十年代終於再次安定了下來。但傳統上重視節儉和勤奮、反對縱慾享樂的新教倫理已被倡導感性解放的自由運動衝擊得七零八落。在

一場轟轟烈烈的感性革命後,人們再也找不到不去享樂的理由。八十年代後美國社會開始轉型,美國民眾變得更加現實,更加浮躁,比起印刷機統治下提供的深奧信息,他們更傾向於選擇電視時代提供的膚淺而有趣味的內容。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寫作《娛樂至死》來批評電視媒介對於人整體生活方式和社會總體存在方式的負面影響。

波茲曼認為從古至今人類的交往媒介主要經歷了三種形式,即從口語到鉛字再到電視。每種媒介對於文化的精神中心和物質中心的形成都有着決定性影響。比如在鉛字印刷出現以前的口語時代,作為生活經驗濃縮的諺語和典故受到人們重視。久經世故的老人可以用它們作為調節爭端的“法庭”判詞。而在鉛字印刷出現以後,人們更看重印刷出來的文字的權威,而不再是口頭語言。口語不再被看作是可信賴的對象。從口語到鉛字的媒介轉換在波茲曼看來是一次巨大的智力進步,它使得話語變得更加嚴肅和理性。

但是,為了吸引觀眾,電視不得不追求節目的新鮮和刺激。時不

時地以各種奇聞軼事和娛樂噱頭來控制觀眾注意力。電視看似給我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戰爭、災難、事故、政治、科技等無所不包。但這些信息卻幾乎沒有多大價值。它的重要性似乎僅取決於電視播放的範圍和速度,以及時為我們增添一道茶餘飯後的談資。這些信息根本無須我們“理解”,只要“瞭解”就夠了。我們只是在“看”電視,而不是“讀”。用波茲曼的話説,在今天,“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們。”

不可否認,電視的娛樂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一個釋放壓力的渠道。沒有哪一種節目能像娛樂節目一樣,可以如此徹底地摒棄觀眾的各種差異,在不同階層的觀眾面前實現如此平等的溝通;也沒有哪一種節目可以為範圍廣大的觀眾提供輕鬆忘我的休憩環境,讓觀眾在緊張的社會節奏下進發會心的微笑。正如波茲曼所説,“我們要反思和批判的並不是電視的娛樂性,而是一種“泛娛樂化”現象。”

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消解崇高、解構經典、惡搞歷史、窺視明星。我們的政治、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的成為娛樂的附庸。報紙、廣播、電視、電影、網絡等大眾傳媒已經被影視劇、綜藝節目、八卦新聞所充斥。“讀圖”時代確實給我們一道道視覺盛宴,而且其所具有短時間的視覺衝擊力和震撼力是大部分文字所不能同日而語的,但是如此豐盛的享受到底又留下了多少有意義的東西呢?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是在一味地看,一味地接受電子媒介傳達的訊息,卻忘了思考或來不及思考。如此過度的娛樂讓我們失去自我,失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遊戲已經進行了很久, 如果還意識不到它的後果, 真是不可原諒。我們人類無法命令電子媒介時代倒退回印刷機時代,完全拒絕電子媒介是極端而愚蠢的。我們應該探索的是,怎樣去利用這些媒介——用另一種方式, 繼續我們的生活,拯救我們的文化。

莊子説“至樂無樂”。就連最倡導快樂之上的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也認為真正的歡樂在於內心的平和,而並不是感官的滿足。不知我們在一次次短暫的、批發式的快感之中,是否離真正的快樂越來越遠?成了只會娛樂卻不懂快樂的動物?

在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該認真思考“娛樂至死”這樣一個命題。

讀書心得體會主題 篇3

現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真實故事,與其説是“故事”,不如暫且稱之為“事實”吧!

今日,教師介紹一篇小説,名為《飛花:賣米》,文中介紹了一個農村家庭為了生計和治療父親的病而去擔米上集市去賣,在賣米的過程中,與小販瘋狂砍價,並堅持自我信念,即“一分錢,一分貨”的理念,最終因小販不肯“市場價”收購大米,而導致大米賣不出去,最終挑着米回家。

經過了這個故事,令我感覺世事無常,徒生幾分傷感,此刻,報道上經常傳出某某商人因造假和種.種原因,導致消費者常“大呼受騙”,上當的報道數不勝數。我常想,究竟是什麼力量使這些原本醇厚的商人轉變為“奸商”呢?是巨大的利益嗎?我想,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吧!社會上的種.種原因也是其中一個因素。如:人心的虛偽,貪慾,為金錢所矇蔽的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