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作品集》讀後感範文

《三毛作品集》是一本由三毛著作,小編精心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三毛作品集》讀後感範文

《三毛作品集》讀後感

一串鈴鐺,一把故土,一份鄉愁。

普通的牛鈴。因為來自故鄉,所以他的鈴鐺上沾染了鄉土的氣息。

“以後有買過成串的西班牙鈴鐺,它們發出的聲音,更不好,比咳嗽聲還要難聽,就像兩隻掛着鈴鐺的裝飾,並不去聽它們。”

一方水土,養育着一方人。人們喜歡停留在家鄉的感覺。

“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家的草窩。”

鄉村初涉大城市的人們不喜歡城市的華燈初上,燈紅酒綠。刺眼的霓虹燈,喧囂嘈雜的音響,習慣了鄉村的樸素的生活的人們,是不能受城市的勢力,爾虞我詐的。

故鄉的記憶,定位於最高處,任何地域都比不了的。即使,那片土地客觀上並不怎麼樣。

“而我的鄉愁,經歷過千山萬水之後,卻覺得,它們來自四面八方,那一份滄桑能不能只用這片腳強着的泥土,就可以彌補,導師一大大方方的問號了”

鄉愁,怎麼可能僅用這一片泥土就彌補?曾經滄海難為水。那怕是有一天,海枯石爛,大地腐爛,太陽停電,心中的這一份情懷也永遠不會變。

其實作者只是明知顧問。泥土不過是一種寄託。千山萬水,歷經過的每一條河。。每一座山,都有鄉土的情感。那種感覺來自四面八方。

四面八方,千山萬水。

萬水千山,八方四面。

層層推動,步步深華,鄉愁愈發濃烈。

我們都有鄉愁。

因為家鄉有親人,有朋友,有我們的年少輕狂,有我們的壯志未酬。

家鄉也等待我們衣錦而歸。

《三毛作品集》讀後感

如果説這世上有一個讓我喜歡、尊敬到扼腕歎息的作家,那就是三毛。與其説我是被她筆下肆意輕快的文字所吸引,倒不如承認我是徹底拜倒在她感性的靈魂腳下。我羨慕她有説走就走的流浪,也向往她的用心去活。三毛對於我這個讀者來説絕不僅僅是一位作家,她是我對人生幻想的實踐者,她對自己生活的描寫強烈吸引了我這個牢籠裏的人的眼球,我想要走近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女子,就好像越來越接近我真實而不自知的內心。

獨一無二的三毛

我想大多數愛上三毛的人,都是從她的“撒哈拉”故事開始的,至少我是這樣。和每一個愛聽故事的人的心理一樣,《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記》《哭泣的駱駝》《温柔的夜》的敍述者三毛讓我在青年時代重温了幼時對睡前故事的狂熱情感。經過後來的瞭解,我很難相信那些我之前一口氣看完的作品竟然是散文集,因為散文給我的信號向來是拖沓宂長的句子,意識流的自白後我的不知其所云和似懂非懂。三毛這個階段的這些散文作品集確實是自我意識的表達,但她運用小説的創作手法來複制生活原型,使得作品雖然記敍的是身邊的瑣事,卻輕快自然,純真有味,從某種程度上稱其為“私小説”也有一定道理。

三毛在流浪之前,也是有“意識流的自白”的。她那一時段的感想隨筆收錄在《雨季不再來》裏。這本集子的文風和“撒哈拉”系列迥然不同,不像後者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它整個透出的是憂鬱、迷茫、陰冷和些許空靈,簡直判若兩人。其實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有這樣一個時期,沒有到“強説愁”的程度,但就是格外敏感,那麼一個青澀、幼稚的時期。就如我熟悉的散文隨筆一樣,《雨季不再來》中,三毛用隱諱的寫作筆法,並不直言內心情感,而是將自己投影於書中人物,更多的表達個人化的遐想、傷感和初期對人生的思考,但文字反應出的那時三毛心境的成長,卻比一般正常生活中的同齡女孩要敏感、早熟。印象深的有《惑》《極樂鳥》,內容蒼白多幻象,充滿對生命、真理固執的探索,它是三毛寫作歷程起步的回顧,是曾經失學、病痛帶給她的直觀印記,正如三毛自己所説,“它代表了一個少女成長的過程與感受”。

三毛最初決定出國遊學,用她自己的話説,“我因為自以為會説了幾句外國話,所以一心要離開温暖的家,去看看外面那批黃毛碧眼青牙血嘴的鬼子們是怎麼個德性”,她果然是一個像空氣一樣自由的人,當妨礙她心靈自由的時候,她的做法必定是“絕不妥協”。她之所以輾轉各國,永遠有看不完的風景,是因為對於三毛來説,旅行真正的快樂不在於目的地,而在於在它的過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遭遇的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種種困難,聽聽不同的語言,在她都是很大的快樂。我們在旅途中,總是無法真正從所見所聞中體會到心靈深處的快樂,那些紛繁的遊記總也傳達不出親切自然的感受,或許就是因為,每到一個地方,我們自始至終都把自己定位成一個過客,一個觀光的人,而非像三毛一樣真正的“走一遭”,如同面對故鄉一樣扎進撒哈拉。三毛的一些朋友將她的嚮往沙漠解釋為看破紅塵,自我放逐,一去不復返,三毛説:“這些都不是很正確的看法”。“我是一個浪子,我喜歡這個花花世界”,浪子三毛隨着年歲的增長,越覺得生命的短促,越覺得要做的事實在是太多。“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嚐嚐是什麼滋味,才不枉來走一遭”,歐洲到非洲,經歷的越多,她的情感世界就越豐富,而人的可貴,就在於因時光環境的改變而逐漸蜕變。創作初期憂鬱而感傷的風格淡去,灑脱不羈的一系列“撒哈拉”故事受到了眾多人的喜歡。面對眾説紛紜的評價,三毛坦然道:“天賦努力不可強求,盡其在我,便是心安”,強調寫稿真正的起因是寬父母心,也是興趣所在,只是將個人的生活做記錄。三毛確實做到了“盡其在我”,不同的環境給了她異樣的心境,讓她骨子裏的熱情得到釋放,使她從感傷的“水仙花”,一變而為快樂的小婦人。她對遊歷、生活的記敍,對情感的記敍,不是為了創作而創作,她坦白的寫出自己,讓讀者知道,世界上有人可以活的這樣自然,親切。雖然三毛自身對這種變化有過消極的看法,“我忽然有一種説不出的傷感,我變了,我所寫的,不再是我過去關心的人生,現在所寫的,都是我的生活,技巧上不成熟,只是平鋪直敍述説生活”,但文字中透露出的純摯情懷,讓人耳目一新,這種奇特的親和力是獨一無二的,它只屬於三毛。我們透過三毛的眼睛,看到的異國他鄉的生活是有聲有色的,艱難的撒哈拉的日常被鍍上了温暖的色調。精神上的苦悶抵不上三毛對漂泊的喜愛,我們看到的都是她深嘗悲劇後沉澱出的喜劇,眼淚中體會出來的微笑。

三毛一生都在追求真,“不是我,我覺得很苦”,她的文字是這樣,她的人亦是。從她給自己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三毛是一個最簡單、通俗的名字,大毛、二毛,誰家都可能有,我要自己很平凡”。她在浪漫的流浪裏展現出人性美,對婚姻的態度,對生活真義的認知。她能把很多悽愴的際遇,寫得生動灑脱,不是她不知憂愁傷感,而是在生命裏還有比傷感更強的東西,人的環境和追求並不只有那麼一條狹路,怎麼活,都應該是一場人生。

三毛的創作的清新自然

三毛注重通過對生命的體驗來詮釋生命的意義,形形色色的生活感受使得這些詮釋不是無病呻吟,文章並不求其深刻,但總能讓人感到別有意味。三毛內心的敏感和細膩在樸素浪漫的筆調中傳達出動人的情感,一些不經意間流露的感情措不及防的和我們引起共鳴,一針見血的扎進心底,在她的作品中我們彷彿看到了自己的獨白,樸實而精確。“孩子真情流露的時候,好似總是揹着你們”,這是三毛在《背影》中對父母的告白。簡單的一句話,幾次和父母告別後轉身潸然淚下的回憶閃進腦海,我曾經懷疑那一轉身分秒不差落下的淚水是不是我言情劇看多的後遺症,直到後來,三毛讓我明白,面對摯愛的人,歡笑還來不及,哪裏捨得去悲哀。她的抒情和議論總是在無意間劃過,順其自然,卻厚重有力,就像微涼的秋天裏,突然落下的杏花春雨,温暖的浸潤我們的面頰。

賈平凹曾經評價三毛,“藝術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羨着三毛這位真正的作家”。三毛的真實表現在她不刻意追求某一種技巧和風格,文字都是生活的積澱,是內心感受的自然流露,所以讀來淳樸而平實。三毛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多進行正面、積極的描寫,雖然描繪上多使用白描手法,但她敏鋭而細膩的感知能力,總能準確捕捉住寫作對象的特徵,並融入自己獨特的感受,使其具有生動的感染力。每一個篇章的表現手法相似而不雷同,筆調肆意,不同的敍述角度使得文章新鮮不單調。在《警告逃妻》中,用荷西的書信來敍述三毛回國探親後發生的事情,以及《守望的天使》中,通過三毛與鄰居小男孩的對話抒發感情,文章簡單直白。即使是平鋪直述,也適當摻雜對比描寫,或者人物對話。俗語、古詩詞就那麼揉進句子中,或隱或顯的出現,文白交雜,雅俗交匯,古文詩詞的深厚功底可見一斑。描述異域風土人情時,她的比喻新奇生動,語言俏皮、詼諧,別具韻味的短句不僅沒有帶來紛亂的效果,反而生出一種內在的節奏感。無痕跡的鋪墊,快速的收尾使得一個個篇章的主題鮮明而又真實的散落在每一句中,“形散而神不散”,讀罷才恍然大悟。説藝術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存在於藝術技巧之中,但三毛這種寫作手法,清淡到可以稱之為“無技巧”,或者説,清新自然,本身就是一種鮮能達到的技巧。

三毛在《送你一匹馬》的序言中曾説到:“堅持看守個人文字上的簡單和樸素,欣賞以一支筆,只作生活的見證者。絕對不敢註釋人生,讓故事多留餘地,請讀者再去創造”,這樣的堅守使得她的每一篇文章都逃不出她自己這個永恆的主人公。一派自然本色地去展現她身邊的一切事物,絕不是單純膚淺的再現生活,而是融入骨子裏的情懷,浪漫,人性,她能把庸俗擾人的事情變成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也能將艱難困頓的沙漠生活過得温馨甜蜜,她淘洗了生活,也淘洗了自己。

三毛用她撲向生活的情懷向我們解釋生命,解釋人生。就像一位讀者所説,“三毛的流行説明我們都曾愛飄逸的雲,但終於我們愛上了雨,低低地,把自己貼向大地貼向人生的落了實的一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