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心得體會(精選27篇)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1

儒學的思想正日益滲入到人們社會生活和文化領域的方方面面。

論語的心得體會(精選27篇)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每讀一次孔子,自己都能收穫很多的東西,比如:

當讀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時,我懂得了要先行後言,莫言過其行,説與做是做人的兩個重要方面,無論何時何地,少説多做,説了就做,先做後説永遠是我們應該信奉的説話行事規則;

當讀到“道聽途説,不足為缺時,我懂得了,一個傳聞,入乎耳,出乎口,不經過考證和內心的思考就説出來,委實輕率,不負責任,但現實中,偏偏又很多人,喜歡傳播這種小道消息,飛短流長,看着鬧得滿城風雨,心裏竟會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其實,無論是從道德還是現實做人來講,這種心理行為,我們都應該擯棄。

當讀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挺有感觸的,對父母孝順,是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最看重的道德要求之一,甚至常常拿是否孝順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判斷這個人是否值得信任,值得交往。“孝”是一個為人子女應盡的義務,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實中又有多少子女做到了呢 近些年來,受西方所謂的“自主獨立 ”意識的影響,年輕人不願依賴父母的同時,也把孝的意識拋到了腦後,也許真到我們切切實實想為父母做點什麼的那一天,可能只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了。

當讀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時,我意識到了,做人得將心比心,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也別硬塞給別人;自己想要站住腳,也得先讓別人站住了才行;自己想要有所成就,也得成全別人有所成就的夢想。

當讀到“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時,一位仁厚長者的形象呼之欲出,他寬宏大量,與人為善,他教育弟-子們,要多看人家的好處,進步的地方,也許我們永遠都無法成就,也絕少擁有孔子那樣的胸懷,但我們應該儘量的從中汲取點什麼。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2

《論語》是我們從國中時就已經開始接觸的一本生活道德哲理的書。以前剛接觸那些“之乎者也”之類的詞覺得枯燥乏味急了,當時即使老師給我們進行了具體的講解,我們也是一知半解的,除了死記硬背還真是什麼都沒有學到。可是當我上了大學之後在圖書館裏看到這本書就不經意間翻了起來,隨便一兩句都覺得很有生活的哲理。不管是在生活上、學習上、交友上、為人處事上,還是孝順父母方面等等都給了我們明確的指示。

看到《論語》這本書就像看到初秋時期的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場景。孔子,一個20xx多年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先進,那麼貼切。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個薄薄的小書,卻統治了中國近二十個世紀,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呢

從辯論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輸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可是假如從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贏家,是大贏家。這是歷史證實了的,不是我説的。也許,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何以獲勝,辯論為何不出這樣的道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孔子説了些什麼,他説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學!假如你是人,你生活在一個羣體中,不論你做什麼:你去幹革命,做領導,開公司,或是你去當土匪,做強盜,當惡霸。假如你想做強,作大,你就必須相信孔子説的,從這個角度説,孔子的道理,是永恆的真理!當然有些真理也還是需要人們不斷去改善它,讓它更加符合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3

于丹《論語心得》就是要揭示《論語》在今天的廣泛意義,是《論語》的古意今解,古語今用,透析《論語》的泛化價值和教育意義。《論語心得》在於“心”,心靈感悟,這種心靈感悟來自於丹自身對《論語》的品讀和對人生的感受,而心靈感悟,是需要用心來讀來解的,也需要用心與人對話的。于丹教授講《論語》,不在 《論語》的每一個字每一句的解釋作文章,而在《論語》的整體性,直指當今社會生活和人們的心靈,通過詮釋經典中的智慧,找到解決當代人生存和心靈問題的鑰 匙。從人生之道、處世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心靈之道等七個方面總結《論語》和孔子的智慧,以及對現代生活的啟示。語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詩的特點,流暢 親切,娓娓動聽,感性自然,頗多警句,深入透闢,哲理雋永,耐人尋味。于丹用她女性獨特的魅力和方式向我們講述《論語》的柔柔之美,恬恬之性,拳拳之情, 深深之意,跨越時空,與古聖人直面對話,傾談處世之道、交友之道,字字句句,發人深省,沁人心脾,變深奧而淺出,化腐朽為神奇。《論語》的深奧難懂,在於丹《論語心得》,則以淺顯動人的故事,樸素的語言,妙語連珠,通俗易懂。而且少了許多女性的花拳繡腿,多了許多直言告白,于丹一曲《論語》心得,唱得人心舒暢;一番《論語》感悟,解讀的眼明耳順。于丹《論語》“論劍”,激盪着學者的情真意切,盪漾着女性的細膩温馨。

于丹《論語心得》故事連綿,跌宕起伏,環環相扣,有理有據。于丹所述故事,不囿於《論語》和孔子,而多哲理故事,老和尚背姑娘過河的故事道出了“仁者不憂”的境界;國王尋找哲學問題答案的故事詮釋了“仁愛之人”的氣度……每一個故事就是一章《論語》,就是為人的啟示,就是處世的經典,讀之受益終身。

于丹向我們展示了聖賢的仁愛,透視了君子的道德,崇尚一種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浮躁而閒情逸致,少爭鬥而寬容和諧;知滿足而 淡私慾,曉道德而遠邪惡。于丹話《論語》心得,不僅闡釋古人的仁德風範,而且穿透今人的心靈世界。于丹《論語》心得,春風化雨,卻又震撼人心。于丹《論 語》心得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于丹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告訴了我們一個宏大的宇宙觀,全方 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人、普通人及現代社會的需要。向我們傳遞着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啟迪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安寧的生活態度。

品味《論語》,是一種享受,品味于丹,是一種情趣。讀懂古文《論語》顯現的是知識的淵博,而讀懂于丹《論語》心得則是一次人生的昇華。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這是于丹在她的《論語心得》一開始就告訴大家的。讀《論語》不必要字字有解,句句有義,不要把古人的思想想的太複雜,我們可以把艱澀的古語簡潔化,把複雜的思想單純化,其實,道理就這麼簡單。

于丹説:“中國人的學習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我注《六經》,另外一種是《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方式讀得很苦,需要皓首而窮經呢,把頭髮都讀白了,把所有的書讀完了,可以去批註了。瞭解了這一切。但是更高的一種境界叫做《六經》注我,就是真正 好的學習是融會了所有的典籍以後,用它來詮釋自己的生命。”這也就是于丹要告訴我們她的《論語心得》的目的意義就是“《論語》注我”——借《論語》來詮釋 自己的生命。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4

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義上説,他也是全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教育家,被後人稱為“萬世師表”。孔子首創平民教育,繼承、發展和傳播了古代文化,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足見孔子對當時教育的貢獻。孔子在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理論,在許多方面反映了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觀點。他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治學態度,以及所倡導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係,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一)學思結合,温故知新。孔子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闢的言論,他主張“有教無類”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治學的角度看,他強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為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必須認真學習並進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認為時時温習已經學過的舊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特別是“學思結合”和“温故知新”已成為人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律。新的課改確立了鮮明的課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學生發展為本”。我們知道教師的一切都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為學生,要發展首要任務是學習,這其中包含着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學思結合”;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温故知新”。只有這樣,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今天課改新理念其實是對《論語》中有價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培養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喻指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讚,顏回説:“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我們通過“校本培訓”,已經確立了新的教育觀。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展。這裏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聯繫的。新的教育觀還要求教師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用優點融化學生的缺點。現在學生厭學輟學現象嚴重,部分學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觀消極的心態,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燃起希望之火,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靈王國,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樂園。所以,作為教師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發現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強項,扶持它,呵護它,使它成為學生的成長起點。

(三)善於啟發,觸類旁通。孔子特別強調把握時機,進行啟發式教育,實際上“啟發”一詞就來自《論語》。他説“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只有對求知慾強卻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點撥,對竭力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卻無從表達的人加以引導,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這一論點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善於推論,聞一知二,舉一反三。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在今天新課改的過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知道科學在飛速發展,很多知識都會迅速被淘汰而變得一錢不值。因此,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所以説,現代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學知識。教師“舉一隅”是教給學生知識,學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會學生學知識。要想教會學生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把知識學活,就得在舉一反三上下功夫,從而收到以一當十、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學相長。孔子在教學法上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論語·學而》記載子貢聽了孔子的教導後,領會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興。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之間互相討論的問答情況。孔子的教學是民主的。他樂於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對於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最讚賞的弟子,但顏回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從來不提意見。因此,孔子責怪説::“回也,非助我也,於吾言無所不説。”意指顏回從來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見,這就不能使師生之間收到教學相長的好處,所以説“顏回不是能幫助我的人”。可見,孔子是開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們提倡師生互動,與孔子的教學相長是一脈相承的。教師不僅教,也要在互動中學;學生不僅學,同時也要在互動中教。師生共同對自己和對方的發展成長負責。我們大家都教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課,寫的是孔子與四個學生的一次課堂活動。當年孔子在課堂操作上“以問題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收穫,以情趣為動力”,為我們今天的課改提供了成功的範例。只有師生互動,才能讓師生的創造精神在課堂上得到有效地發揮,課堂也才會有真正的歡樂時光。

(五)聯繫實際,評人評事。孔子評價過的人很多,上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伯夷、叔齊,下至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等各類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過對人的評價,教育學生辨別善惡是非,為弟子們修身養性樹立了理想人格的典範。孔子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社會新聞很多,作為一個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視和關心時事,隨時表明自己的態度,宣傳自己的主張。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評論過很多人和事。從這些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審時度勢的胸懷和抱負,並且也反映了他通過實例教育學生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良好學風。理論聯繫實際,是教學的一條根本原則。今天,聯繫實際,評人評事,也是各科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既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學到的基礎知識,又能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次課改明確提出要實現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就體現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在這一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教師既要給學生乾糧,還要給學生獵槍。”

總之,《論語》是一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閲讀、仔細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論語》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一份珍貴的遺產。讀後受益無窮。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5

天地人之道:就談談自己是怎麼理解和感悟的吧。孔夫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聖人。《論語》教給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柔的生活的態度。

“神於天,聖於地”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於障鍀,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認得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為無比強大。

我今天也常會説,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這是《論語》對我們現代人的啟發。

什麼叫天人合一?我認為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有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在《論語》中子貢曾經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我認為:一個人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

感悟: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個兒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幹。

佛家有個小故事: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姑娘正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對姑娘説,我把你背過去吧,於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小和尚驚得膛目結舌,又不敢問。這樣走了二十里路,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能揹着那個姑娘過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麼背了二十里地還沒放下?

這個故事的道理其實和孔夫子教給我們的一樣: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什麼叫“仁者不憂”呢?就是讓自己的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論語》告訴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的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所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與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一個字是“仁”字。

在這個世界上,《1》什麼人最重要? 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幫助的人。

《2》什麼事最重要? 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3》什麼時間做事最重要?

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一點不能拖延。自己感悟:關愛別人,就是仁慈,瞭解別人,就事智慧。《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

自己感悟: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言:“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自己感悟:既然生活的缺憾不能避免,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裏?他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 我們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説:“這麼好的酒怎麼就剩下半瓶了”。樂觀主義者説:“這麼好的酒還有半瓶呢!”。 表述不同,緣於心態不同。

感悟:小人之驕,驕傲的是他外在的氣,而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

孔子説過:“一個人能夠聽你講道理但是你沒去跟他講,這叫”失人“。假如這個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偏和他講道理,那就叫”失言“。

《論語》中所提倡:“坦蕩蕩“的心境。

《論語》教給我很多處事的方法,做人的規則。

有時費盡心機想和領導,同事拉近關係,卻常常適得其反。為什麼會這樣?怎樣的關係才能稱作“好”呢?

孔夫子認為:“太過疏遠和太過親密都不是最佳狀態,所謂:過猶不及。

孔子的學生子游説:“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里仁》。意思就是: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離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子貢:“看到朋友做的不對的事,你要真心的勸告,善意地引導,如果他實在不聽就算了,別再説了,不要自取其辱

《論語》告誡我們,無論對朋友還是領導,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

感悟:無論是對朋友還是對親人,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適度為最好。

“不在其位,不某其政”。《論語。憲問》意思是:也就是説,你在什麼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跳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得事。先把你自己那個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別人的事。

就寫到這裏吧,可能自己認識的還不那麼深刻,以後自己還要多學習多看書,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些。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6

《論語》對於我來説並不陌生,在國中、師範的課本里讀過,在參加自學考試時,大學語文我也自認為對有關《論語》的內容有所瞭解。最近看了于丹教授《論語》,才發現自己所理解的淺薄。

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把孔子的《論語》詮釋給世人,使我們能夠領悟到《論語》傳遞的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她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這七個方面分別闡述,用很多生動的耐人尋味的例子來詮釋了《論語》的真諦,那就是怎麼樣才能過上心靈所需的那種快樂生活!

于丹教授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翻譯《論語》,並在其中穿插了很多能夠吸引人也能震撼人心靈的小故事,去註解去闡明去領會《論語》,《論語》不再高深莫測,不再那麼令人難以領會。

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論語》告訴我們,為人不僅要拿的起放得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得到幫助的人。我們常説予人玫瑰,手留餘香,其實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內心充滿幸福感。

我們生存的環境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雖然我們憑藉個人的力量不能改變社會,但我們能憑藉我們勇敢的心靈去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一個人外在的表現與他內心的世界是相輔相成的,一個人心中有什麼,他看到的就是什麼。

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我們往往感到無力應付,其實只要我們自己有一顆從容鎮靜的內心,有一種心靈的勇敢,我們就可以變得堅強,就可以表現出勇敢。在人生之道中,于丹教授説:“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這段生命鐫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誌銘。”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短暫的一生活得有價值,那就是要多學習,從書本上學,從社會上學,從國小到老,其實就是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孔子所言的從十五到七十的人生歷程,每個階段都是可以參照的一面鏡子,隨着年齡的增長,生活壓力的增大,怎麼樣才能有一顆從容淡定的心,那需要的是一種修煉,需要的是學會捨棄,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於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

《論語》裏面所教給我們的這種仁愛之心是從一開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尊重每一個人,稍微留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這一點非常像禪宗裏面所説的一個境界,禪宗説這個人間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開月未圓,是這樣七個字。也就是説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就是你內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海闊天空。

總之,在當今以經濟利益為主導的社會潮流中讀于丹的論語心得,真的能給人以心靈淨化,如一絲清泉沁人心脾,讓人陶醉,給人以啟迪。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7

在春秋那個年代,能出現一本論語真的是超越時代的,之所以這本書呢能兩千年來都能一直受到大家的人口,其魅力可想而知。

《論語》是我們從國中時就已經開始接觸的一本生活道德哲理的書。以前剛接觸那些“之乎者也”之類的詞覺得枯燥乏味急了,當時即使老師給我們進行了具體的講解,我們也是一知半解的,除了死記硬背還真是什麼都沒有學到。可是當我上了大學之後在圖書館裏看到這本書就不經意間翻了起來,隨便一兩句都覺得很有生活的哲理。不管是在生活上、學習上、交友上、為人處事上,還是孝順父母方面等等都給了我們明確的指示。

看到《論語》這本書就像看到初秋時期的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場景。孔子,一個20__多年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先進,那麼貼切。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個薄薄的小書,卻統治了中國近二十個世紀,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呢

從辯論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輸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可是假如從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贏家,是大贏家。這是歷史證實了的,不是我説的。也許,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何以獲勝,辯論為何不出這樣的道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孔子説了些什麼,他説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學!假如你是人,你生活在一個羣體中,不論你做什麼:你去幹革命,做領導,開公司,或是你去當土匪,做強盜,當惡霸。假如你想做強,作大,你就必須相信孔子説的,從這個角度説,孔子的道理,是永恆的真理!當然有些真理也還是需要人們不斷去改善它,讓它更加符合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8

最近的幾節語文課上,我們都是在討論《論語》。看了視頻後發現,《論語》中大部分的資料都提到了君子。我想,君子這一詞,應當是孔子畢生追求的目標,同時也是他教導學生要奮鬥的目標。

在孔子的理念當中,君子給我的感覺就是像一張白紙一樣潔白,同時又帶有出於污泥而不染的高貴。雖然他不必須是大富大貴的富家子弟,但卻散發着高貴,令人敬重的氣質,影響着身邊的每一個人。

當然這一切都是孔子夢想,世界上根本不會有這樣十全十美的人存在,就連提出這一理論的孔子,自身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可是我們還是要向着這樣一個目標去發展。雖然不能成為完美,但至少做到接近完美。

要成為君子,就要學會培養自我的高尚情操。像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話語做起來是十分困難的,異常是要堅持下去的時候。我們此刻身處中學,所以同學之間都應當是沒有猜疑,大家赤誠相待的。

可是當我們身處社會中時,各種各樣的利益關係,身份,地位的差異,使得人們不得不一步一個腳印地腳踏實地。以往讀過一本書,在裏面貫穿其中的一句話是“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所以,即使是我們自身懷着赤誠之心,秉承君子之道與人交往,還是得處處細心。可是我也相信,若是有越來越多的人秉承君子之道,在人們的相互感染下,整一個社會的氛圍也會有所改變。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9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沉澱在一本散發着油墨書香的《論語》之中,任憑他在歲月的風箱裏被剝落的斑駁朱漆,任憑他在時間的長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這其中的靈魂所包含的所有美麗文化都以他安詳的姿態靜靜的躺在那泛黃的紙張上。像陽光,播撒我心中知識的種子;像雨露,滋潤我向善的靈魂。

讀《論語》,本只是為了完成教師看好書,寫讀後感的任務,可看着看着竟在書中發現了一個個靈魂,一個個穿梭於“仁”、“學”、“君子”與“小人”之間的靈魂。我還看見了一個“君子坦蕩蕩”的孔子,一個“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的孔子,一個“剛、毅、木、訥”的孔子,一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孔子,一個“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個……

孔子是很講究學的,在他的《論語》中就有學而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學”與“思”之間的相輔相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這樣的學習態度才會提高;“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告訴我們其實學習也是一件十分歡樂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我的心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告訴我們要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地治學:“温故而知新”告訴我們學了就要重新再複習一遍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同樣的,孔子也是個孝子,大愛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對人民的博愛,還有對長輩們的孝愛。可是如今的人們漸漸地對孝這個字的認識越來越淡薄,原本閃光的字眼逐漸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所以這樣墜入了一個他們自認為的美麗卻又失重的世界。孔子説:“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句話完全顛覆了平日裏人們眼中的孝子形象。也許你以為孝就是聽父母的話,幫父母幹活,有好吃的就給他吃,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質上的豐富;是對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為了他們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損害道德的事情;是愛自我,而不是不顧自我的安危讓父母擔心、憂慮。

在《論語》中有一句話令我深思熟慮:“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啊,每個人都有自我的才能,就是我們班這個小小的團體也會有“姚明”“王羲之”“達芬奇”“宋祖英”“華倫庚”“冰心”等。

有的人學習不好,可是籃球卻是動若脱兔;有的人體育不好,可是書法卻是龍飛鳳舞;有的人書法不好,可是繪畫卻是栩栩如生;有的人繪畫不好,可是唱歌卻是娓娓動聽;有的人唱歌是五音不全,卻是滿腦子的數學;還有的人對數字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倒是寫起作文來便妙筆生花了……都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話不假啊。每個人的優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每一個不起眼的普通人都能夠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教導我們,使我們更上一層樓。我們要多向我們身邊的所謂平凡人學習他們好的一面,就像是置身在一片樹叢中的一小株嫩苗,在旁邊許多的植物滋養下茁壯成長,並且長成一棵堅韌不拔的大樹。樹之所以高大,因為有了嫩苗;山之所以偉岸,因為有了石子;海之所以壯闊,因為有了水滴;人之所以閃光,因為有了那些所謂的平凡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是中華禮貌的匯聚,是一位諄諄教導的教師教會了我們為人處事的道理,更是引領我麼向上的階梯。

薄書一本,細讀一遍,終生無悔。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10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裏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説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説:“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11

少年時開始讀論語,開始的時候情趣也比較高,喜歡像電視裏演的那樣,搖頭晃腦,先把腦袋使勁的拗過去,再像模像樣的拗過來,雖然讀了若許年,畢竟年少理解力是跟不上的。由於肚子裏有那麼幾句孔夫子的教誨,閒暇的時候自己便反芻、琢磨。我把那幾句耳熟能詳的金科玉律推敲了又推敲,琢磨了又琢磨,發現了些問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我發現了問題,就對《論語》起了興趣,琢磨《論語》便成了一大愛好。為了更好的體驗古聖先賢的智慧,每每有閒暇的時間我便拿起筆,在本子上工工整整的抄寫那些名言警句,前前後後竟也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當然,單純的抄寫是不費事的,也花費不了那麼多時間,況且對像我這樣一個沒有那麼多閒暇的人來説空餘時間尤為難得,我是一邊抄寫一邊琢磨一邊體會,另外,我在抄寫的時候是懷着一個無比崇敬的心的。生怕自己的不用心把字體寫的太醜以至於玷污了聖賢。那樣,我會悔恨不已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我有了自己的心的體會,而且這是一種前人重來沒有提及的體會。老子在《道德經》裏説“善為人者,不善人之師”,當然,現在關於這句話的理解是有不同的版本的,在這裏不做討論,我姑且戰戰兢兢的把它翻譯為“做得好的人,行為高尚的人,應該作為那些做得不好的人,行為不高尚的人的老師”,希望大家能夠見諒,不要過分的苛責我的粗鄙和見識短淺。

《論語》説到底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於孔子的言行記錄,來至於孔子的言傳身教,換句話説,《論語》來至於社會生活,來至於俗世。《論語》是俗世的論語,是大眾化的《論語》,要在生活中體會,在生活中感悟孔子的智慧。

現在,我們都是把《論語》拿到課堂上,把《論語》擺在大學者、大專家的案頭,這是不科學的,《論語》它離不開生活,離不開俗世。我想,假如《論語》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或者是“陽春白雪”,那麼它也不會流傳至今,畢竟“陽春白雪”雖好,還是“下里巴人”更有生命力。

不能不説,我是十分的尊敬孔老夫子的。假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裏面的“女子”確確實實是指廣大婦女的話,我絕不會認為孔子是聖人;假如“賢賢易色”翻譯為“尊重有賢德的人,而看輕貌美女子”的話,我甚至會第一個站出來罵老夫子是欺世盜名之徒。

然而,問題可能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離經叛道不是現在才有的事情,背叛祖宗、曲解經義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自己的原因,我是不願説也不敢説的,我只能把問題歸罪於外。姑且認為罪魁禍首是達爾文吧,反正他是個外國人,更是個死了的人。我怕活着的人,可不怕死去的人。我不知道他為什麼在中國那麼有市場,為什麼那麼多的人都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請問,這麼赤裸裸的、冰涼的話語,要把道德置於何地。有人説我幼稚,説我單純,達爾文的粉絲們理所當然的認為,人要遵從“自然法則”的,沒有什麼不道德的,是你自己是個“弱者”,活該受到凌辱,活該受到欺凌。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假如一個社會忘記了道德,到處都是達爾文的擁護者,就不得不用刑罰來治理國家,然而,路上摔倒的老太太不會再有人去扶了,行乞的人也只能可憐憐巴巴的瑟縮在垃圾堆裏刨食,人與人木然以視,個人個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犯法的人越來越少了,表面上看來社會越來越和諧了,其實不然,人與人隔着的不僅僅是肚皮,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看着對方,都怕暗算,都怕受傷。道德為基準的社會,知恥而有所不為,人與人相親相愛,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責任讓這個社會更和諧,那麼這個社會豈不是到處都是真善美。

時常聽人們説,《論語》是腐朽的封建文化的代表,自然不僅僅是《論語》,還有《道德經》,《易經》等等,這些代表着人類最高智慧的書被貼上了封條打入冷宮轉移出人們的視線,彷彿做了冒天下之大不韙錯事的後宮嬪妃。

《易經》當然也不是迷信,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人歸為了“三才”,人當與天地比肩!這個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從來沒有哪一本書比它的作用更大。之所以古人那麼重視禮義廉恥就是這個原因。人,頂天立地,為萬物之靈,所以我們總要自覺地拉開與動物的區別,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便是禽獸的進化法則,中華民族最痛恨的就是禽獸…

可現在不行了,我們視乎在亦步亦趨的朝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靠近。

這時候,從新讀《論語》就顯得有必要了。《論語》是老夫子對於全體人類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這個要求也是給人類的一個定位,“天、地、人”,三才比肩!作為一個人總要努力的拉開自己與動物的距離。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12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9日上午,孔子故里山東省曲阜市的杏壇劇場內傳出朗朗的誦讀聲。20__多名少年兒童齊聲誦讀《論語》中的經典名句和中國曆代名篇佳作明月高懸,孤燈一盞。橙黃色的燈光籠罩着周遭的一切。我正襟危坐於桌旁,在這樣一個寧靜而又安詳的初春的夜晚,仔細背誦着一本藍色仿線裝的,薄薄的小書——論語。

説它是薄薄的一本小書,實在不假。雖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註釋,翻譯,總共也不過220頁。想想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此的一本小書。若是擺在那些厚似饅頭,重似磚頭,印刷精美似繡花枕頭的大部頭鉅著之中。實在是不起眼之極了。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個薄薄的小書,卻統治了中國近二十個世紀,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呢?

從辯論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輸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可是如果從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贏家,是大贏家。這是歷史證明了的,不是我説的。也許,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

孔子何以獲勝,辯論為何不出這樣的道理,我不知道,天資太差,腦子太笨。但我知道孔子説了些什麼,他説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學!如果你是人,你生活在一個羣體中,不論你做什麼:你去幹革命,做領導,開公司,或是你去當土匪,做強盜,當惡霸。如果你想做強,作大,你就必須相信孔子説的,從這個角度説,孔子的道理,是永恆的真理!

説起生活的道理,生存哲學。我們中國人可是不會陌生。因為我們有五千年的等級社會的生活經驗,世界上哪個國家也比不上。比如説: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爭權奪利,互相傾扎,落井下石,背後捅刀,見利忘義,過河拆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説的一套,做的一套,損人利己,假公濟私,猜疑嫉妒,暗地造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還有什麼,大家補充。

總之,我們中國人最不缺的就是智慧,尤其是生存智慧。中國人是適應力最強的生物,在任何的環境裏都可以生存。並且還有一整套自我娛樂的方式,我們是最喜歡內耗,窩裏鬥,最容易忘記過去,最經常變得麻木不仁,最喜歡隔岸觀火,充當看客的民族。好了,不説了,魯迅先生比我説的強多了,不敢班門弄斧。

魯迅先生原以為可以用筆做刀劍,用激烈的言詞,大聲得呼喊驚醒沉睡的中國人。可是她錯了,文學的力量微乎其微,魯迅本人也似乎被我們遺忘了。

不論是孔子,還是魯迅,他們對人性善和惡的兩面都有着自己的認識,解決的方法也因自身的特質和所處時代而不同,至於結果,只有歷史去評説了。我在這裏説的,不過是發一點牢騷罷了。

隨着我這並不聰明的腦子的一點小小的進步,我越來越感到:社會主義革命與其説一場經濟和政治革命,不如説是一場人性的革命。如何能讓勞動者聯合起來,不是僅為自己的一點私利,團結一心,為捍衞勝利果實而奮鬥。如何保證那些代表人民掌權的人真正的為人民謀利益,而不是為了一己的私利,更不是做剝削,欺壓人民的奴隸主,地主和資本家。

更重要的是,究竟這種出自於公心,而非私心的推動力有多強大呢,真的可以代替私心成為推動歷史的發展的動力嗎?從歷史看,至少目前為止,所有的努力都失敗了。人們的私利顯然要比公心有着更為強大的推動力,確切的説,真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推動了歷史的發展。所以,到目前為止,資本主義還是具有其合理性的,生命力的。戰勝資本主義的道路,也就是戰勝人類自己自私,自利的道路,是異常艱難的。但是,我相信,由於人的自私,自利而造成的對抉擇的失衡,也就是對中庸之道得丟失——諸如此類的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是否知道有這麼回事,大家都知道的。而是如何去做到這件事,這是大家不知道的,為了真正做到平衡,不極端,除了要擺正物質和精神之間的根本關係外,恐怕真正需要的是“吾日三省乎己“和“非禮毋視,

非禮毋聽,非禮毋聞“的毅力和信念,是堅決的信仰和執行,而非理論的探討。但我知道信念和毅力,這正是當今世界所缺少的(拋開對金錢的毅力和信念不算)——必會造成“羣體短視“,也就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落淚。註定了我們只有在一次大規模的毀滅之後,才會在廢墟上建立這樣一種共識。

從這個角度看孔子,其意義有了極大的不同。孔子其實是最早的社會主義的倡導人,是第一從實踐上去探索的學者,只是方向有些不同——他的學説是對人性善惡的理解和把握,和各種實踐的操作方法。這同樣是儒家現代復興的基點所在!

孔子,他是中華民族的偉人。他的思想境界高的超乎想象。他一個用温文爾雅的情感力量,一個用躬身親為的實幹家力量。改變了中國。所以,我喜歡《論語》,喜歡《矛盾論》,《實踐論》,《論持久戰》,因為這些道理,不是辯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另外,本人工作學習很忙,實在沒時間去把我的文章總結髮展了,還望見諒。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我的首要任務是瞭解社會,適應社會,而後才是改變社會,所以,不論是人性的善和惡,我都要瀟灑走一回了,不論這水多混,我都要摸一回的。也許有一天,我會出淤泥而不染,那時,我也許會寫出更有分量的文章吧!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13

作為一個略知一點中國歷史的中國人,我認為,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夠像《論語》這樣長久而深遠地影響着中國的歷史。也正因為這樣,我對《論語》的態度一向是隻敢仰視而不敢觸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讀,也從不敢隨便發表什麼評論。畢竟我對其瞭解的深入程度還遠沒有達到可以對其歷史地位或性質妄加評論的程度。這個學期,思修課佈置寫《論語》的讀書筆記 作為平時作業,於是我只有硬着頭皮寫一點點我的想法。其中肯定有很多錯誤,請老師給予指正。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14

在《論語》一書中,謝了人世間愈多的”道理”,而我認為其中最為經典的,便是”人生之道”了。

從古至今,人生一直是人們最關心最為重視的,有多少名家感歎光陰的流逝,莊子就曾經説過:”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人生就像白駒掠過,稍縱即逝。杜甫説:”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劉禹錫”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白居易, 曹操也有類似的詩篇“人生百年內,疾速如過隙。”,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等。更有對聯説,”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對”數千年往事,汪到心頭。”

從古人的字字句句之中,我們不難看出,世界上沒一個人都是秒顯得,轉瞬即逝的生命。所以,在這短暫的生命之重,我們更應該去合理的區規劃他。就在孔子感歎光陰流逝之時,他給千萬代的後人描述出了這樣的一種人生。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 我十五歲的時候立志研究學問,三十歲確立自己的理想,四十歲不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我懂得自然的規律和法則,六十歲時無論聽到什麼,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領會其中的意思,並明辨是非。七十歲我的道德修養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規矩。”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大致的人生的路標,在這些路標上面。有幾個重要的階段被孔子很重要的強調了出來。孔子所説的” 十有五而志於學”,是他自己的一個起點,也同樣是對學生的一種要求。

孔子曾經説過:”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是説,自己並不是生下來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不過是對古人的經歷與事情非常感興趣,而一直不斷的學習。對於今天這樣一個信息化的時候,需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現在許多的孩子並不是”十五向學”了,可能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了。但我覺得這樣並不一定管用,並不一定對孩子的未來有用。孔子説過:”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要邊學邊思考,還要去應用。把自己先進所學的只是去最大化的利用的一種學習的方式。就在這樣一種學于思的磨礪與歷練之中,不斷提升自己,慢慢地有所感悟,一直到孔子所説的30歲。

“三十而立”,我想對於身處現在這個社會背景下的我們來説,在我們現在所出的這個年齡段就要”有所立的趨勢”了。在我看來,三十而立的”立”字是非常有含義的。立要是內在的立,只有內在的立了,才能在以後的人生中定義自己的位置。就拿很簡單的登山來説,泰山上有副對聯”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峯。”這句話講得並不是説登山,就是把山給征服,而是自己站在山巔之上,山提升了自我的高度。所以,我覺得,三十而立的立並不是指外在的立,而是內心的立,是忠於自己的心靈,並不是外在。就像晉代名士王徽之在雪夜乘小舟去訪問朋友一樣,帶了朋友的家的門前不敲門轉身就走了。這是為什麼?是因為他想念這個朋友遠道而來,而到了朋友家門前,興盡而返。

從三十歲到四十歲,便從”而立之年”到了孔子所説的”不惑之年”不惑中的惑,顯然就是迷惑的意思。在人之前的四十年的光陰之中,人一直在不斷地從這個世界上獲取着東西,金錢,名譽等等。當這些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人們便會變得”惑”,所以孔子便提出來”不惑”。在之前的人生中,人已經獲得了許多許多的東西,有有用的,當然也有不需要的東西,現在的人就應該把不需要的東西捨棄。人的內心就像一棟房子,人剛剛搬進去的時候房子裏面什麼也沒有,慢慢的,人一點一點的佈置傢俱,進行裝潢,不知不覺的東西越來越多。最後發現連自己的地方都沒有了。最後導致的就是被金錢和榮譽所迷惑,迷失了自己的內心。孔子在《論語》中提出的”四十而不惑”便是闡述這個道理。不惑便是捨棄那些會迷惑自己,自己不真正需要的東西。

“五十知天命”。孔子所過”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人生與天命都是不定的,沒有什麼埋怨的。所以,孔子所説的”知天命”當中,知是很重要的。要能夠了解自己的天命,能觀察到冥冥之中的事情,辨析人間好壞,能瞭解到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情,那麼就能平心靜氣的去面對了。我們經常説不要怨天由人,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去抱怨,不把一些責任推卸給別人。這麼難的事情孔子怎麼能做到呢?是因為。孔子要求自己,比要求這個社會,要求別人應該怎麼樣,都重要得多。所以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説到這個時候內心已經能瞭解到一個真實的世界,不會怨天尤人。能做到知,其實也就是把學習到的各種知識,在篩選之後,融匯到一起,並進行提升。當知天命之後,就要來到孔子所説的”耳順之年”了。

“耳順”便是無論什麼樣的話都能聽進去,都能站在發言者的立場去想問題。在知天命之後,孔子提出”六十而耳順”在知曉天命後,區最大限度的包容他人。一個人要是想做到耳順,我想就要讓自己的心胸變得寬廣。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便是最後一個境界,也是最高深的境界了。人活到了70歲。肯定經歷過了無數坎坷,就像俗話説的”走過的橋,比年輕人走過的路還要多”。到所有坎坷都經歷過所有的規矩已經成為生命習慣時。那麼就能隨心所欲了。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所佛寺裏面供着一個花崗巖雕刻的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到佛像面前來膜拜。二通往這座佛像的台階也是由跟他採用同一座山的花崗巖砌成的。終於有一天,台階不服氣了,他們對那個佛像提出抗議。你看我們本是兄弟,來自於同一座山,憑什麼人們都踩着我門去膜拜你?佛像談談的對他們説,因為你們只經過幾刀才走上了今天這個崗位,為我是經過千刀萬剮才得以修成佛。孔子所描繪的幾個人生境界,都是非常注重內心,要到最後,必須先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行的。

孔子所説的境界,是我們在不同人生階段所參照的鏡子。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裏面,我們更需要這樣一個有條理,有序的生活。英國科學家之前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為了試一試南瓜這樣一種普普通通的廉價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強,就在很多很多同時生長的小南瓜上加砝碼,砝碼的重量就是小南瓜所能承受的極限。 這樣,不同的南瓜壓不同的砝碼,只有一個南瓜壓得最多。從一天幾克到幾十克、幾百克、幾千克,這個南瓜成熟的時候,上面已經壓了幾百斤的重量。 最後的實驗是把這個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試着一刀剖下去,看質地有什麼不同。當別的南瓜都隨着手起刀落噗噗地打開的時候,這個南瓜卻把刀彈開了,把斧子也彈開了,最後,這個南瓜是用電鋸吱吱嘎嘎鋸開的。它的果肉的強度已經相當於一株成年的樹幹!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生命中的壓力,也許可能更好的激勵我們。在當今競爭的壓力下,我們也許能夠在20歲就領悟到孔子所説30歲要領悟的東西,在30歲就能領悟到40歲的境界,那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説,真的是太有用處了。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15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 中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個語句。前者説,幾個人一塊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後者則是説,聰明敏捷並且愛好學習,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作恥辱。這兩句話出自古代聖人之口,但是到現在仍有着深刻的啟迪作用。

“三人行,必有我師”中藴含這這樣一個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一些人,他們各自都有長處值得我們學習,可以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就拿我們班來説吧,不到五十人的班集體,有的擅長繪畫,有的擅長音樂,有的寫得一手好字,有的是籃球場上的猛將。。。。。。多少這樣的同學值得我們學習啊!

如果説拜能者為師是理所當然的,要做到不恥下問就不容易了。我們應該放下架子,虛心向別人請教。

我們身邊有不少不恥下問的例子。白居易 自幼聰明,五六歲就會作詩,沒寫完一首詩都 去讀給鄰居家的不識字的老奶奶聽,以便修改。一個不識字的老奶奶怎麼能比得上一個有文化、聰明的詩人。他們如果不放下架子,怎能取得成功而留名千秋?

同學們,讓我們拜能者為師吧,虛心請教,我們會成長更快!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16

《論語》一書可謂是“聖人之言,行身之則”。如果你認為《論語》已經過時,那就大錯特錯了。

《論語》第一篇學而,第一段“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是眾人耳熟能詳的,因為已經列入了中學語文課本。

《論語通譯》是這麼翻譯的,孔子説:“學習 了而時常温習,不也高興 嗎?有朋友 從遠方來,不也快樂 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並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嗎?”

《論語》一書實在是博大精深,它是我們人生永遠的燈塔。孔子其人更是難得的聖賢,他更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17

在我讀的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論語》中《季氏十六》那篇文章。它説人可以分成四種;一種是生下來就懂得的人;一種是經過學習才懂得的人;一種是經過發奮圖強、努力學習才懂得的人;最後一種是要經過刻苦努力學習才能懂得卻偷懶不肯學習的人。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第一種人幾乎沒有,第二種人也很少,大多數是另外二種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發奮圖強、努力學習,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可不要做第四種人,不學習就想成功。也不要高估自己的實力,自以為是第一種人而不去努力學習,變成了第四種人。一輩子都一事無成。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18

眾所周知,《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着作之一,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它是孔子死後,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

而論語導讀則是針對你在論語中不明白的,注意説明背景、説明用意,並對原義作適當的發揮和展開,讓我們更清晰的瞭解論語,並學會運用其。

“君子”觀念在中國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對之極為重視。那麼在孔子眼裏何為君子呢

論語導讀中有很多話都體現了孔子對君子的看法並作了解釋。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儒家認為家世國的基礎,治國之前必須先齊家,家齊而後國治。為什麼呢因為家就是人的調教之所,在家裏把人調教好了,86.明白孝順父母、尊敬兄長了,到社會上去自然會服從領導,尊君愛上。明白服從與尊敬,也就自然能與社會和諧,恪盡職守。

孝順父母、善事兄長,是一個人應當具備的道德修養。

所以作為君子首先必須具備的基礎就是“孝順父母、善事兄長”。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這句話説明了仁在孔子眼裏是十分重要的。

論語導讀中還有更多的知識等着我們去學習,《論語》是君子的一堂必修課。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19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着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歷代的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統治中國近20_年。《論語》當然也就穩坐了20_年的寶座。直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論語》的地位才開始動搖。

《論語》究竟是什麼內容?為什麼他被古人視為經典,而後又成為所謂“封建統治者的工具”呢?懷着這些疑問,我漫步於《論語》的花園,嘗試着去感受其中的奧祕。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和《毛主席語錄》沒什麼差別。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裏行間。《論語》裏最常見的詞彙,無非是中庸、君子、禮仁云云。

中庸卻是《論語》裏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難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度”。這種思想體現了當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對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終保持中立。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端,但過度的“忍”卻能使一個民族沉睡,古代中國的發展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中庸是儒家的為人之道,體現了儒家學派的軟弱性。

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説什麼“君子動口不動手”、“觀棋不語真君子”等,感覺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似的。事實上,君子就是孔子他們儒家學派的一種自稱,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鬥”,都體現了君子的優良品質。與君子相對的當然就是小人了,小人並非是壞人,只是素質沒有君子高罷了。《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質地位往往與小人相差甚遠。毛澤東説過:“小人累君子,君子當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見君子的物質生活是那麼的悲慘!

禮,表現了孔子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孔子生活在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國不遵守“周禮”,鬧得一團烏煙瘴氣。孔子的禮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孔子致力於維護三綱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當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時,孔子憤怒地説:“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觀,這後來發展成為了他學生孟子的政治主張。孔子認為,“克己復禮為仁”。剋制自己,遵循“禮”,這就便是“仁”了。“仁者愛人”,這裏愛的“人”是指上層社會的王室貴族;尊重朝廷貴族,“不犯上”,也説明孔子對“禮”的尊重。此外,孔子還把“仁”當作“人”的標準:“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説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着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

縱然,《論語》經歷了兩千個春秋,並不能完全適合我們現在的思想,但是它畢竟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期,我們要批判地繼承這些中華傳統文化,讓《論語》為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總之,《論語》是我們必讀之經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20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 非常敬佩 他,是因為他視人如己,要求統治者關愛弱者,愛護 百姓,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治國思想,四處遊覽、講學。“仁”是他的思想表現,除此之外,孔子還主張以德教化人們,以禮治理國家,他有一部著作,名為《論語》。

《論語》集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於一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之所在,我在學習論語的過程中,學到了許多的知識,在《論語》集裏,有許多句子是可以做為我的座右銘的,也有許多句子是終身受用的,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的,學自己要對別人做什麼時,先想想自己是否願意承受這樣的事,如果 自己不願意承受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我覺得《論語》這種為學的精神也是我們效法的地方,《論語》裏面的這種人生修養 ,我認為是永遠年輕的,所以這種學習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我還是進步的,隨時有新的境界。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21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羣的關係。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羣。這裏面就不僅存在單純的兩兩交往的問題,還包含更復雜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問題。

説了這麼多《論語》中的交友觀,由於《論語》主要記載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對孔子的朋友產生了興趣。我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單就《論語》來看,我卻只找到兩處。一處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處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後者不知從何考證,前者看來只是孔子所“和”之人,並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沒有純乎價值認同的“知己”呢?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係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係。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

從前,我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為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後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我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閲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我能讀得進去的書。再後來,通過網絡,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我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網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所以,我讀《論語》也只是因為選了《中西經典選讀》這門課,於是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22

于丹《論語心得》就是要揭示《論語》在今天的廣泛意義,是《論語》的古意今解,古語今用,透析《論語》的泛化價值和教育意義。《論語心得》在於“心”,心靈感悟,這種心靈感悟來自於丹自身對《論語》的品讀和對人生的感受,而心靈感悟,是需要用心來讀來解的,也需要用心與人對話的。于丹教授講《論語》,不在 《論語》的每一個字每一句的解釋作文章,而在《論語》的整體性,直指當今社會生活和人們的心靈,通過詮釋經典中的智慧,找到解決當代人生存和心靈問題的鑰 匙。從人生之道、處世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心靈之道等七個方面總結《論語》和孔子的智慧,以及對現代生活的啟示。語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詩的特點,流暢 親切,娓娓動聽,感性自然,頗多警句,深入透闢,哲理雋永,耐人尋味。于丹用她女性獨特的魅力和方式向我們講述《論語》的柔柔之美,恬恬之性,拳拳之情, 深深之意,跨越時空,與古聖人直面對話,傾談處世之道、交友之道,字字句句,發人深省,沁人心脾,變深奧而淺出,化腐朽為神奇。《論語》的深奧難懂,在於丹《論語心得》,則以淺顯動人的故事,樸素的語言,妙語連珠,通俗易懂。而且少了許多女性的花拳繡腿,多了許多直言告白,于丹一曲《論語》心得,唱得人心舒暢;一番《論語》感悟,解讀的眼明耳順。于丹《論語》“論劍”,激盪着學者的情真意切,盪漾着女性的細膩温馨。

于丹《論語心得》故事連綿,跌宕起伏,環環相扣,有理有據。于丹所述故事,不囿於《論語》和孔子,而多哲理故事,老和尚背姑娘過河的故事道出了“仁者不憂”的境界;國王尋找哲學問題答案的故事詮釋了“仁愛之人”的氣度……每一個故事就是一章《論語》,就是為人的啟示,就是處世的經典,讀之受益終身。

于丹向我們展示了聖賢的仁愛,透視了君子的道德,崇尚一種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浮躁而閒情逸致,少爭鬥而寬容和諧;知滿足而 淡私慾,曉道德而遠邪惡。于丹話《論語》心得,不僅闡釋古人的仁德風範,而且穿透今人的心靈世界。于丹《論語》心得,春風化雨,卻又震撼人心。于丹《論 語》心得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于丹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告訴了我們一個宏大的宇宙觀,全方 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人、普通人及現代社會的需要。向我們傳遞着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啟迪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安寧的生活態度。

品味《論語》,是一種享受,品味于丹,是一種情趣。讀懂古文《論語》顯現的是知識的淵博,而讀懂于丹《論語》心得則是一次人生的昇華。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這是于丹在她的《論語心得》一開始就告訴大家的。讀《論語》不必要字字有解,句句有義,不要把古人的思想想的太複雜,我們可以把艱澀的古語簡潔化,把複雜的思想單純化,其實,道理就這麼簡單。

于丹説:“中國人的學習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我注《六經》,另外一種是《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方式讀得很苦,需要皓首而窮經呢,把頭髮都讀白了,把所有的書讀完了,可以去批註了。瞭解了這一切。但是更高的一種境界叫做《六經》注我,就是真正 好的學習是融會了所有的典籍以後,用它來詮釋自己的生命。”這也就是于丹要告訴我們她的《論語心得》的目的意義就是“《論語》注我”——借《論語》來詮釋 自己的生命。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23

閒來無事,掐指一算,自餘去年習《論語》,至今已有一載有餘。除過背了“鄉黨”,“先進”等幾篇以外,竟無甚感觸。正暗暗哀歎時,周禮不禁觸動了我,遂意欲小議周禮。在此不敢高談闊論以充學者,實只乃表我之淺見也。

禮,乃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周禮,即周朝時期發展起來的,建立在維護統治者利益的基礎上,並束縛人的思想和社會活動,調整人們行為規範的總和。

周禮,和禮法、祭祀於一體。所謂禮法者,即法紀與禮儀。法紀即法律。禮儀,即禮節與儀式。何謂祭祀?即備供品向祖先致祭行禮,表示崇敬並求保佑。於是乎,周禮既為維護統治者利益的道德標準,又是法律規範,形成了禮律相通的禮教。即禮允許,法律亦允許;禮不允許,法律亦不允許。所以,周禮鞏固了統治者的權威,這大概也是周公制禮的真實目的吧:鞏固年幼的成王政權。

為什麼説周禮是統治者鞏固和加強政權的工具呢?因為它強調階級性與等級性的差別並且設計了一套繁瑣的程序來維持這種差別。正如荀子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也。”

周禮要求必須親愛以父權為中心的尊親屬,使親者貴,疏者賤。此謂“親親”。

周禮還要求下級必須遵從上級,特別是周王。嚴格規定上下級秩序,不得犯上作亂。又有“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講的是一個卿大夫冒用皇帝規格的舞蹈,孔子認為不可原諒。此為“尊尊”。

周禮維護父權中心的社會,特別歧視婦女。“幼從父兄,嫁而隨夫,夫死隨子。”

看罷禮法,再來看看祭祀吧!“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就是説一個大夫級的人物,卻祭皇帝才能祭的山,所有人反對。這説明不同等級者的祭祀也不同,絕不允許僭越。

撇開禮的等級性和差別性束縛不談,其實踐過程更是莫名其妙,程序繁瑣,如諸侯每月七年級殺一頭羊舉行祭祀,表示‘聽政’開始;國君祭祀賜的肉不能過夜……

從這些話中,我們不難發現統治者是如何利用禮來壓迫人民:周禮強調等級性、差別性和程序繁瑣性,並且極其嚴格地維持這種等級差別,決不允許任何人僭越,如果違反,輕則受眾人譴責,重則受刑罰制裁。

周禮因身份等級不同而不同,所以,周禮不是一種公平的社會規範。它不僅表現對被統治者的束縛,更是表現了統治者們不同的等級關係!只可惜,當時的人們沒有一點覺悟,對禮的束縛毫無察覺,並認為能穩定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發展。連聖人孔子都説:“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當然,我們也不能將周禮全盤否定,在當時的社會,周禮還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緩和了當時的社會矛盾,畢竟“禮崩樂壞”不是好事。同時周禮還形成了古代華夏文明的精神淵源。總之,我們要以歷史的眼光去剔其糟粕,汲其精華。

我們也不能將周禮全盤否定,在當時的社會,周禮還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緩和了當時的社會矛盾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24

我和父親一起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通過我自己的理解與父親的解釋,我瞭解到了《論語心得》的內容以及《論語》的道理。

《論語心得》主要講述的,就是于丹對於孔子的《論語》的感悟。內容分別有: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孔子一生最看重的,就是“恕”、“仁”與“智”。然而,快樂也悄悄地隱藏在這三個字中。

“恕”,寬恕他人的錯誤行為,機能體現出自己博大的胸懷,又能感受到在寬恕了別人之後,心中的那份愉悦和清爽。孔子説:“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對夫婦的兒子因車禍而身亡,但是,肇事司機撞人後立刻駕車逃跑了,抓不到他。夫婦倆悲痛欲絕,有人問:“你們恨那個撞死你們兒子的司機嗎?”夫婦倆説:“不恨。相信他也不是故意的,要恨,只能恨兒子命不好。”這一信息傳到了司機的耳中,司機倍感羞愧,便到公安局自首了。由此可見,寬恕的力量多麼強大!

“仁”,愛一個人能夠使那個人的心中充滿。孔子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人之方也已。”能夠從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關愛別人,就是仁,所以,我們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一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智”,瞭解別人叫做“智”。我們應該做一個充分了解他人的人,孔子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雖然這句話是關於道德修養的,但是也讓我們知道,瞭解他人是很重要的。當我們認識了他人,且能夠知道他(她)需要的是什麼,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感受到快樂。

“恕”、“仁”和“智”,三個字集中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美好的人了。“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的心中充滿幸福和快樂。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知識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其實,快樂就生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心覺得快樂,那麼我們就快樂;心不覺得快樂,那麼我們就不快樂。快樂是一種信念,我們要相信快樂一直在我們身邊,讓快樂永遠生活在我們的心中。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25

在暑假裏,我一口氣讀了論語這本書,我覺得它裏面所包含的道理實在太深厚了,而且不是一讀就懂,要你細細得去品味,去理解,去閲讀才能明白這其中的含義。

比如: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説:“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的老師,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他的不好的方面,努力剋制自己。”“子日:‘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孔子説:“仲由我教導你的知識知道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態度就是明智的。”“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孔子説:“我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獻,迅速而靈敏的學習。”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孔子説:“温習學過的知識才能更好的領會和理解新的知識,就可以當老師了。”

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鮮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孔子説"他(她)做人孝順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歡冒犯長輩的人是少見的;不喜歡冒犯長輩,而喜歡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要致力於根本,根本確定做人的道理.孝順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卻沒有做到。我經常在飯後就拍拍屁股就走了,從來沒有考慮過父母要洗碗,要工作;我經常在父母叫我去買東西的時候,推推拉拉,不肯去買,從來沒想過父母會傷心;我經常在花錢的時候大手大腳,從來沒考慮過父母掙錢很辛苦……。

自從讀了論語後,我開始理解父母為了我們,去打工掙錢供我們上學,我們是否應該去好好學習,以此來報答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呢?我們現在還小,爸爸媽媽不是要我們去養他們,只要我們聽話,爸爸媽媽就會覺得很安慰的了。

父母的用意,父母的偉大!雖然父母時候讓我乾的活比較重,但是他們是為了讓我體會到勞動的收穫!雖然我犯錯時被他們批評了,但是我不怨恨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表面是在批評,但暗中卻是在教育着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一種愛,這種愛是別人感受不到的愛!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26

一提到《論語》就會馬上想到孔子,想到他對弟子的教誨。《論語》這書是全世界的精華寶典,《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共二十篇,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為後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一串的意思,“語”是話語。《論語》成書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善於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於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

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温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脱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顏淵》記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 慎施於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訒”。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自從秦始皇的那個時候有“炆書坑儒”,打打打急了《論語》的傳播,可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統治中國近20xx年。《論語》當然也就穩坐了20xx年的寶座。直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論語》的地位才開始動遙文-化-大-革-命時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進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對人們的束縛,《論語》從此埋沒人間。當我們拿着一本《論語》看時,可能剛開始覺得只是幾句簡單的話罷了,可是細細品讀,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裏行間。《論語》裏最常見的詞彙,無非是中庸、君子、禮仁云云。

中庸卻是《論語》裏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難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必要的爭端,但過度的“忍”卻能使一個民族沉睡,古代中國的發展就是一個有的證據。中庸是儒家的為人之道,體現了儒家學派的軟弱性。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説什麼“君子動口不動手”、“觀棋不語真君子”等,感覺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似的。事實上,君子就是孔子他們儒家學派的一種自稱,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鬥”,都體現了君子的優良品質。與君子相對的當然就是小人了,小人並非是壞人,只是素質沒有君子高罷了。這些只是概括性的結論而已,事實上,孔子對待不同的人,對於它們就有不同的解釋,這才是最有意思的,孔子主張因材施教,這對我們現在的教育也很是用的。

禮,表現了孔子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孔子生活在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國不遵守“周禮”,鬧得一團烏煙瘴氣。孔子在這裏發出自己的不滿,發出自己的呻吟,“還老百姓們一個和平安全的生活”。

仁,是孔子的道德觀,這後來發展成為了他學生孟子的政治主張。孔子認為,“克己復禮為仁”。剋制自己,遵循“禮”,這就便是“仁”了。“仁者愛人”,這裏愛的“人”是指上層社會的王室貴族;尊重朝廷貴族,“不犯上”,也説明孔子對“禮”的尊重。此外,孔子還把“仁”當作“人”的標準:“仁者,人也。

作為學生,我們應懂得“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的道理。這句話的意思是“只知道學習卻不思考,就會因為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知道思考卻不去學習,就會對所有事情一知半解,不懂裝懂。”我們應該熟悉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些話,我們差不多都會説,可是我們真能做到的又有幾個,那就“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吧。

我覺得孔子是個勤奮、樂觀、大度的人,還是一個謙虛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裏,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説,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謙虛了,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所説所做有很多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如此重要的偉人,還説出如此自謙的話,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如,子曰:“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何者為尊,有權者為尊,何者為貴,有錢者為貴。既無權又無權的小民,自然要自卑而下賤了。所以飯店的服務生見了經理難免唯唯諾諾,門衞見了大款總要點頭哈腰。像子路這樣,穿着破布袍子和有錢人在一起,不卑不亢,實在難得。

要我看,尊卑貴賤雖然是一種事實,但卻是最不合理的地方。在上天的眼裏,人都是平等的,每個的生的時候,沒有唅着金子出生的,死的時候,上帝也不會為大款高官派專車。所以在上帝的眼裏人並沒有貴賤之分 。我們人類號稱是萬物之靈,其實從億萬年的眼光看,我們人類何嘗不是宇宙中可憐的過客?宇宙永恆,人生有限,有這樣石火電光中論尊卑貴賤,有什麼意義?

所謂的尊卑貴賤都是以勢力的眼光看的結果,其實一個人幹什麼,能做多大的官,發多大的財,自己能把握的不多,不能不承認有很大的命運因素。所謂富貴莫強求是也。但是從人性上來看,就是眾生平等,沒有貴賤區別。可是現實世界,畢竟是一個尊卑的世界。這也是個事實。陶淵明當縣令要接見上司,就得卑躬屈膝,可是他終於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於是隱居了,這是惹不起躲的起的哲學。多少有點消極逃避的味道。相比之下,子路既不躲起來隱居,又不卑不亢的與權貴交往,這樣的境界要更高。

所以,見了大人物,見了大款,不要自卑,要有自己的尊嚴。生命是平等的,人性是平等的,為什麼要自卑呢?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命運,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自尊。我們沒有錢沒有權,這的確不是件另人高興的事,但如果既沒權又沒錢,再沒有了尊嚴,那豈不是更輸得一乾二淨了。我們要保持平常心,凡事通過正當的努力,能成功就成功,不成功就算了,不做非份之想,不做非份之想,就能保持人格的獨立。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

我不想説《論語》你必須去讀,但我們確實需要去讀,它就是我們的精神營養品,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如果缺少營養就會影響到健康,而《論語》正是會影響我們一生的難得之物。

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27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