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親子閲讀心得(通用3篇)

學生親子閲讀心得 篇1

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日益成為我們每個家長的共識。近年來,二實小以激發孩子讀書的興趣、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為目的,開展的假期親子共讀活動,使我們全家人受益匪淺,我們的孩子張子陽也越來越喜歡讀書。  我們家崇尚“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快樂成長。”從學校開展讀書活動以來,我們家長把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進行了認真研究,還抽空學習了許多家教方面的書籍。在閲讀中,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  首先,我們儘量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並以此為出發點,找一些相關的,充滿童趣的書藉,和孩子共同閲讀,慢慢地孩子的知識面會變得開闊起來,思路會變得活躍起來,當碰到問題,會提出許多的“為什麼”,而為了解決這許多的為什麼,他就願意去看更多的書,就近一步激發了他看書的舉趣,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他以前不感興趣的領域,探索的樂趣,拓寬了他的興趣面,以此類推,形成良好的循環。對每個孩子來説,書本豐富了他們的生活,為他們提供了無盡的想象。

國小生親子閲讀心得(通用3篇)

我們作為家長所要做的就是正確引領孩子去閲讀,讓他們發現閲讀是一種有趣的、愉快的經歷。激發他們讀書的慾望,以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是我們做家長的責任。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共同來讀書,在充滿親情的氛圍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沉醉於書的世界裏,享受讀書帶給我們的快樂!書,使我們家長由對孩子教育的無知變為略知一二,使我們自己的事業起飛,使我們與孩子有共同的話題。在一個充滿積極向上,樂於學習,與書為伴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是快樂,健康、自立、博學的。  其次,我們在閲讀的過程中,耐心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或者也可以不急着回答,反而提一些問題要他回答,啟發他主動思考,引導他説出自己的想法,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意見,哪怕他的想法是粗淺的,偏頗的,也不要粗暴而簡單的否定,有許多事情,本來就沒有絕對的答案。

可以耐心的解釋,可以激烈的討論,彼此用自己的觀點去説服對方,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向縱深發展,倘若相持不下,可以一起再查資料,再看書,尋求最佳答案,這樣可以使他接受的心悦誠服而又自然而然。此時,家長也增長了以前沒有關注的或者沒有興趣的知識,達到了和孩子一起積累一起成長的目的。  我們還需要做到持之以恆。每日為工作和家務勞碌的我當初只是在業餘時間和心情好的時間陪孩子讀書,沒有持之與恆。

後來,在學校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後,為了做好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一致的培養目標和教育方法,我不得不忙中抽空,在假期裏,每天固定了一個時間和孩子一起閲讀,做孩子閲讀的榜樣,使之成為習慣。我是利用晚飯後,與孩子一起共同同閲讀一小時左右,就這樣經常去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把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講出來,然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發表看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與孩子一起讀書有很大的好處,我們共同經歷着書藉帶來的喜怒哀樂,同樣的心情讓我們和孩子貼的更近,可以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變化,以便於及時調整方式方法,更好的為孩子創造學習環境,家庭環境。對於父母來説,千萬不要奢望可以教給孩子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給孩子一個“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成長,包括身體的,感覺的,情緒的,認知的,心理的,精神的完整成長,而不只是被灌輸屬於父母的認知和技能,那樣的人生無味而無趣。通過“親子共讀”,孩子的閲讀興趣變得濃郁了,閲讀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了,讓我與孩子也有了更深的溝通和交流,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和情緒發展也有了更深的瞭解。  作為家長的我,能有這些收穫,還要衷心感謝學校,老師的用心良苦開展這樣的“親子共讀”活動,你們不止給予了孩子們的關愛,而為我們家長增長教育兒子知識搭建了平台。

國小生親子閲讀心得 篇2

記得來來剛滿一歲的時候,我給他買了第一套書《小熊寶寶》繪本。從那時起,我們就開始了親子閲讀的歷程。現在轉眼三年過去了,來來從最初的咬書、撕書、玩書,到現在逐漸愛上了閲讀,成了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在引導來來讀書的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拋開功利心理,不當“提問大王”。

也許很多人覺得,閲讀是一種學習的手段,是為了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字,掌握更多的知識。在這方面,我的想法比較簡單,就是拋開功利心理,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注重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和習慣,象做遊戲、玩玩具一樣,讓閲讀也成為孩子生活中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為了不讓來來對閲讀產生反感和厭倦心理,在陪孩子閲讀的過程中,我儘量不提任何問題,只是全身心地、繪聲繪色地大聲讀書給來來聽。當然,隨着來來逐漸長大,他有時非常喜歡參與到閲讀的過程中來,我也不會反對。比如我們最近在讀《小餅乾的大道理》這本書,書中以餅乾為例,解釋了很多詞語的含義,比如“耐心、自豪”等等。每次讀完書上對一個詞的解釋後,我都會自己再舉一個另外的例子解釋這個詞。沒想到來來也不甘示弱,非要以自己最喜愛的汽車為例也造個句。比如來來對“合作”的解釋是:“我在停車,你在旁邊看着停車位指揮我。”對“耐心”的解釋是:“給汽車加油的時候,我等啊等,一直等到加完油”。另外,在讀書的過程中,我一般不指着字念,也很少考來來認不認識哪個字,頂多讓他念一念書名。來來在認字方面似乎也不敏感,到現在也不認識幾個字,但我並不着急,我覺得只要來來喜歡讀書就足夠了。

二、尊重孩子,讓孩子成為親子閲讀的主導。

我給來來買書比較多,也比較慎重,儘量買適合來來的書和比較經典的繪本、科普書。但即使這樣,也不是所有的書拿回家後來來都喜歡,有些書甚至沒有看上一眼就被打入了冷宮。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一般不強求,因為孩子是閲讀的主導,大人應當真正尊重孩子的閲讀興趣和喜好,而不是硬逼着孩子去接受和喜歡大人所謂的好書、有用的書。在陪孩子閲讀的過程中同樣要以孩子為主導,儘量尊重孩子的想法。比如,有些孩子語言能力很強,很小就能將聽過的故事複述下來,我也覺得這確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來來不是這樣的孩子,到現在還不會複述故事甚至對複述故事很反感,所以在這方面我從不強求,而且我發現,大人看書是要搞明白這本書講的是什麼事,而孩子並不關注書的主題,反而經常會對書中的一個小插圖、小細節或者對模仿書中一句話、一個場景產生興趣,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這一點尤為突出。所以來來兩三歲的時候,我很難不間斷地講完一本書,中途經常會被來來的突發奇想或即興表演打斷,這時候我通常會融入到孩子的興趣中,而不是硬把孩子拉回主題,因為那樣做的結果只會讓孩子對閲讀失去興趣。

三、創造良好的氛圍,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

如果把電視和書本同時擺在眼前,孩子毫無疑問會選擇電視,別説孩子,大人恐怕也是這樣。所以為了排除電視的干擾,我們家幾乎從來不開電視,慢慢地來來也習以為常,從不主動要求開電視。現在來來除了每天玩半個小時的IPAD遊戲,其他時間就是玩玩具、看書。我們家的書架是開放式的,來來可以很方便地選書拿書。另外在來來經常活動的地方包括桌子上、牀上一般都會擺着幾本書,來來可以隨時拿起來看。每天晚上睡覺前是固定的親子閲讀時間,我們倆人會各選一本書,由我講給來來聽。有時我的工作很繁忙,也很想倒頭就睡,但一看到來來選了書的喜悦,感受到來來閲讀的熱情,自己也會不自覺地投入其中,和來來一同享受這一段美光的睡前時光。

四、大人真正投入,與孩子一起分享閲讀的快樂。

孩子其實是非常敏感的,作任何事情,大人的情緒都會影響到孩子。讀書也是一樣。如果大人將給孩子讀書當成是一項任務,為完成任務而閲讀,孩子是一種感受。如果大人將親子閲讀當成是自身需要,真正投入其中,和孩子一起分享閲讀的樂趣,孩子一定是另外一種感受。其實,當大人真正沉浸到童書中之後,會發現童書中也有很深的意境,也能悟出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看《我的爸爸叫焦尼》一書,焦尼和爸爸在一起的驕傲和滿足讓我深深感動,從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看《小房子變大房子》一書,讓我知道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用一種平常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以上是我在陪孩子閲讀過程中一點淺顯的體會,不當之處,請指正。

國小生親子閲讀心得 篇3

眾多周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行千里路,不如讀萬卷書!”無一不説明了閲讀的重要性,孩子開始閲讀的時間點和頻率影響着孩子日後語言的表達能力。國內外教育家研究都顯示愈早開始共讀的及每週親子共讀頻率愈高的孩子,語言發展明顯優於較晚開始共讀,讀得次數較少的幼兒。

跟女兒的親子閲讀已連續打卡了26天,在這段親子閲讀的美好時光裏,不單止是我們作為父母的單向愛的表達,更是雙向的促進了親子互動的瞭解,讓孩子自小感知到了閲讀的樂趣,給予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起成長,增進了親子間的溝通,還培養了親子間更親密的感情!

現在女兒每天放學回家都期待着我們的親子共讀時間。因為女兒覺得書很神奇,有那麼好聽的故事、好玩的遊戲、動聽的詩歌,每次讀書,我都會用手或筆指着文字,一句一句地念,雖然女兒並不認識所有的字,但是她都會隨着我手指的滑動,看得非常認真、專注,每次我把故事講完之後,她都會自己把書拿過去,自己看上很長一段時間,還會提出很多問題!後來慢慢的,我發覺女兒基本會把我剛才講的故事指着圖片複述出來,有時也會完整的念出來,並用手指着。雖然我知道把句子分開來,女兒不一定都認識每一個字,但這也説明了孩子在閲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加強了自己的認知能力和記憶力的訓練和培養。慢慢得,我發現女兒的詞彙量積累越來越強!比如我們放學時看到了太陽下山,女兒就會開心的説“哇!媽咪!您看!好美好美的太陽啊!好像一個美味的鹹蛋黃哦!媽咪您想吃嗎?”然後我們又進行了一段愉快、有趣的對話!”

親子閲讀就像是一棵小小的樹苗,當我們和孩子一起用心去灌溉,小樹苗就會發芽,生機勃勃,長成參天大樹,啟迪心靈、滋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