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十回讀書心得(精選12篇)

水滸傳第十回讀書心得 篇1

《水滸傳》這篇文章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的腦海裏面只有:忠,義兩個字。

水滸傳第十回讀書心得(精選12篇)

在這裏(忠)的含義是:“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的含義”

但是在這裏(義)字包含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這就是這篇文章(義)。

我本人在《水滸傳》裏最喜歡的人物是花榮和武松,武松的英雄事蹟就是他在景陽岡打虎和武都頭獅子樓鋤奸的故事,在這些方面武松還是動了腦筋的冷靜的解決了這些問題。花榮是人們稱他為“小李廣”能鐵別顯示花榮的箭法的故事就是《小李廣梁山射飛雁》。

《水滸傳》中令我又喜歡又討厭的人就是主角宋江,因為他不是官,是吏,所以他對百姓很好,深知百姓的疾苦,百姓有難,能夠解囊相助,很有忠義感;但是他一直是梁山好漢中的主降派,並最終導致了起義軍和他自己的悲劇命運。

《水滸傳》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具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剛烈的武松,以及聰明善戰的花榮,都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正是這些藝術成就,才使《水滸傳》成為中國四大文學之一。

水滸傳第十回讀書心得 篇2

打開書本,好似自己已身處梁山好漢當中,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幕不停地在腦海中閃現,跌宕起伏的故事化作一縷縷青煙一次次地抨擊着我的胸膛,悲壯憤慨的吶喊化作一陣狂風呼嘯在我的耳邊……

《水滸傳》,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的章回體長篇小説,以農民起義為題材,講述了北宋民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梁山泊好漢揭竿起義,最後因奸人迫害而走向失敗的故事。一百二十回章節,每一章都各有特色,但是那封建王室腐敗無能,朝廷眾臣貪婪自私讓人感到憤慨,儘管有志之士有報國之心,可奸臣當道,報國無門。

《水滸傳》,就如同歷史的錄影帶,反映了封建君主的昏聵,梁山好漢的深明大義,這些無一不告誡着後人,改變社會的不只是某些人的行為,而是需要大家一起的團結,同時彷彿也映襯了那一句老話“團結就是力量”。

書中的眾多英雄,不僅身懷絕技,還有着一顆為國效力的赤誠之心。宋江的忠義雙全,吳用的足智多謀,李逵的淳樸率真,武松的智勇雙全……如此多的仁人志作文/士,卻遭到了奸佞小人的陷害和殺害,但他們的精神將會永遠流傳在人們的心中,像芬芳的鮮花,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讓人們在不知不覺間學會了忠誠於勇敢。

提到奉獻,總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起那處處為他人着想的宋江。他是作者塑造的很經典的一個人物,他嚮往光明與和平,敢於抒發自己的志向與情懷,卻因身處封建社會而無法完成自己遠大的志向,但他卻有着一顆不服輸的心。為救晁蓋,他甘於奉獻;發配江州,他不願放棄;奔上梁山,他兢兢業業;南北征戰,他奮勇殺敵;意外被害,他也義無反顧。宋江的精神,是執着的精神,是無畏的精神,是奉獻的精神,是大公無私的愛的精神。作為一名現代人,我們都應該有這樣的精神,用自己的心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合上書本,彷彿還意猶未盡,一聲聲悲壯憤慨的吶喊如同一陣陣深沉的擊鼓敲擊我的胸膛;一篇篇跌宕起伏的文字幻化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慢慢地浮現在我的眼前;一場場驚心動魄的血雨腥風化作一縷縷春風淨化着人們的心靈……

水滸傳第十回讀書心得 篇3

《水滸傳》記載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土匪與梁山泊與官軍鬥智鬥勇後被收服最終走向失敗的故事,在一百零八年土匪中,有這一個讓我讀着不禁發笑,那就是林沖。

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相貌堂堂,武藝高強,因“誤入白虎堂”一事一步步走向了“土匪”生涯,我不禁為他心痛,也覺得他是真的可笑,為他的抱有幻想,也為他的一味忍讓。想王進如何聰明,見高逑一上任,自知與其不對付,惹不起還躲不起嗎?與其在高俅手下坐以待斃,不如走為上計,去鄉下過快活日子去。而林沖身為王進同事,不信他不知道這事。可悲的是,林沖看不穿,只是一味退讓,自欺欺人,以為不找麻煩,就這樣可以安生下去,可麻煩卻撞上了他。

那高俅養子調戲林沖妻子之前,並不知道她的身份,只以為林沖是來“見義勇為”的。當林沖一把抓住他,拳頭揚起來時,他就應該猜出眼前這女子的身份,他慌了。揚着拳頭的林沖更慌,拳頭緩緩放下了。不因其它,只因對方是個“官二代”,而且這個官是自己的上司。這一下也給了高衙內再次犯險的信號:他不敢把我怎樣!

自那時起,林沖就應該有所防備,可他沒有。只是一廂情願地認為這次沒發生什麼,高衙內便不會來打他的妻子主意了。可他聽歌少,不知道一句: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他的忍讓換來了再次的算計。第二次,高衙內利用陸謙將林沖的妻子騙到陸謙樓中欲圖不軌時,林沖又再及時趕來。書中寫到“林沖見説……搶到極樓上,卻關着樓門。只聽得娘子叫到。”清平世界,如何把我良人關在這裏,卻不見林沖衝上門去踹門而開,痛打一頓高衙內而是在門外喊自己的妻子開門,之後又去追殺陸謙。讓人明白了,他是有怒的,敢殺人的,可他卻沒有去殺高衙內的人,不是不想,是不敢。

樹欲靜而風不止,林沖的行為害死了妻子,將自己“逼”上梁山,高俅等人是不會放過他的,林沖的悲慘去拿在第二次救妻子時就註定了。本來還有改變的可能,可他在自己的幻想中自欺欺人,不願去面對罷了。

可悲啊,可歎啊,可恨啊!“好漢”林沖。

水滸傳第十回讀書心得 篇4

我讀過許多中外名著,比如,情節一波三折的《紅色羊齒草的故鄉》,危機四伏、扣人心絃的《詹姆士與大仙桃》、還有充滿生活趣味的《綠野仙蹤》……每一本書都會帶給我不同的感受,它們為我枯燥的學習生活中增添了無限的快樂。

最近,我又迷戀上了我過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它是家喻户曉的武打類小説。它的作者是施耐庵,中國元末明初小説家,號子安,興化(今江蘇興化)人,原籍蘇州。故事主要內容是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一起反奸臣,替天行道的英勇鬥爭故事。

其中最令我佩服的是小李廣-花榮,因為它具有“百步穿楊”的功夫。他原本是清風寨副知寨,使一杆銀槍,一張弓就射遍天下無敵手。因此他被比作西漢的飛將軍李廣,人稱小李廣。在第十四回裏曾説到過花榮救宋江,他首先用箭射中了門神的骨朵頭,後來他又射中了門神的朱纓,我當時心想他可真是神箭手。當他説要射隊裏穿白的教頭心窩時,只聽見“哎呀!”一聲他就一命嗚呼了。把眾人嚇得一鬨而散,這場景我感到非常驚奇,暗自讚歎道到,花榮呀花榮百發百中!不愧是小李廣。

豹子頭-林沖他是經歷曲折的人,他曾是率領八十萬進軍的教頭他有勇有謀嫉惡如仇,但卻被小人高俅所誣陷,最後被害的遠走他鄉,家破人亡最終只得上演一出風雪山神廟的復仇記。那個社會實在太混亂了黑白顛倒,讓人氣憤。關於他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誤入百虎堂”,“棒打洪教頭”也許是因為大家都非常同情他的遭遇,很多人都非常喜歡他,所以他的故事都被演繹成評書和戲曲……

這本書裏每個人物都性格獨特,身懷絕技,武藝高強。還有原先坐第一把交椅的黃蓋英勇善戰;力大無窮的魯智深,足智多謀的吳用……都深深的映在我的腦海裏。總而言之,《水滸傳》不愧是文學經典!裏面的故事栩栩如生,人物跳躍在紙張之間,故事情節五花八門,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有的令人泣不成聲,還有的則令人怒髮衝冠。如果你也像感受古典文學的魅力就也來讀一讀《水滸傳》吧!

水滸傳第十回讀書心得 篇5

這個夏天我讀了《水滸傳》這本書讓我念念不忘,我讀得非常認真但還是半懂不懂。但是有一個人物的故事讓我心曠神疑,他就是魯知深。

魯知深是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漢,十員步軍頭領第一名。魯知深原名魯達,是老經略相公府帳前提轄,人稱魯提轄。名字聽上去有點魯莽但是他是一個粗中有細的人啊!

有一次他從五台山智真長老推薦到大相國寺,大相國寺智清長老和其它方丈都覺得魯知深是個魯莽的軍漢,不能留在寺中。就讓他去看管酸棗門外的`一片菜園。這個菜園常有破落户潑皮來偷菜。魯智深上班第一天,這二三十個偷菜的破落户頭領過街老鼠張三和青草蛇李四決定給他一個下馬威,借參拜機會把他掀到糞窖裏去。魯智深不知是計,聽説他們是街坊就叫他們到屋裏來潑皮不肯起來。因為魯智深以前是提轄在心裏猜肯定是要暗算他,走上前去這時兩個頭領一個搶左腳一個搶右腳。魯智深不等他們沾身飛起右腿把李四踢下糞窖,張三恰好要走結果左腳早已把張三也踢了進糞窖裏了。

還有一次林沖被刺配滄州路上兩個監押決定在野豬林裏結果了他一棍剛舉起來,一條鐵禪杖飛過來把棍給打飛了,那人就是魯智深。他為什麼能及時的出現呢?因為自從那日林沖買刀後吃了官司但無法營救,聽得林沖斷配滄州便到開封府前。正看見酒保請兩個公人説話,心疑這路上會害林沖所以魯智深一路上跟着暗中保護。

魯智深真是三大五粗,武藝高強,力大無比,性格豪爽。這樣性格突出的人物時時出現在我的腦海裏。這就是灑家的讀後感

水滸傳第十回讀書心得 篇6

説到水滸傳就定會説到宋江,宋江是梁山伯眾好漢的頭兒,帶着起義軍數次擊敗朝廷。可實際上他卻是一個一心忠君,至死不渝的人,直到死都向君王表示自己的忠心。

在我看來宋江是深受儒家儒家文化影響的,他自幼受父親教誨,一心報國,渴望建功立業,平天下。但他在鄆縣做了幾十年的小吏,始終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他心裏充滿了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和對現實的不滿,這正是他題反詩的原因,但這並不意味宋江就要造--。結合他言行中“全仗忠義,輔國安民”“光宗耀祖”,那所謂的“凌雲志”也無非是建功立業,留名青史罷了。敢笑黃巢不丈夫,則是不贊同黃巢的行為,認為這不是大丈夫所為。

那麼宋江為何造--呢?宋家所接受的儒家文化,使他對“仁”有着較深的理解,無論是上梁山前還是上梁山後,宋江總是願意幫助有難之人。來投奔他的人,不管身份貴賤,他總是好酒好飯招待,臨走前還給些路費,因此他被稱為及時雨。宋江扶危濟貧,是因為他同情並理解下層百姓,也是他輔國安民的ZZ目標的體現。這是他做事的動機,但一旦超越這個動機便又是另一回事了。對晁蓋的態度變化便可體現這一點。晁蓋劫“生辰綱”,奪貪官污吏的不義之財時,宋江毫不猶豫地“擔着血海乾系”替晁蓋通風報信。但後來晁蓋造--的時候,宋江見到文書後,道:“晁蓋等人不想做下這般大事,犯下大罪。”“於法度上卻饒不得。”這便與晁蓋在ZZ思想上劃清了界限。所以宋江的造--,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是事實所逼。

所以宋江是並不想造--的,即便是後來宋江已在涼山上站住了腳,心中依舊也依舊不願當一個落草頭目。面對朝廷欽差宿元景太尉時,他下了四拜,表達了對於效忠朝廷的渴望。宋江不厭其煩的向官員表明自己效忠朝廷的願望,表達了他內心深處依然想報效祖國,落草是不得已的。

起義的頭目骨子裏卻討厭起義,起義的命運便已註定了。起義興於宋江,亡也亡於宋江。宋江最後建了功,立了業,算是報國了。可是他真的完成了他心中所想嗎?應該沒有吧?他並沒能阻止北宋這棟大樓的倒下,奸臣依舊為所欲為,朝廷依舊昏庸,百姓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甚至依舊受少數民族勢力威脅。這定不是他預期的樣子。問題出在哪呢?宋江的才能絕對沒問題,尤其是軍事方面,應算得上是當世無雙。思想上宋江絕對是皇帝的孝子忠臣,無論何時,何地他心中排在第一的絕對是報國。這樣的人在封建帝制時代確是無可挑剔,問題出在了社會。

北宋的腐朽黑暗在書中不少體現,小混混高俅的發跡,便是北宋真實狀況的反映。昏庸的皇帝,無能的奸臣,少數民族的威脅,北宋內憂外患。這種關頭國家需要像宋江這樣的能人改變局面,前提是他得有機會。沒有天空,雄鷹也無法展翅高飛。宋江遲遲沒有意識到國家需要他,但朝廷並不想要他,面對能人奸臣自然想方設法排擠,北宋朝廷是沒有他的用武之地的。報效祖國沒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宋江並沒有清楚的理解“祖國”的含義,在他看來皇帝便是祖國,報效祖國無外乎輔佐帝王,治國,平天下。即便他被逼上梁山見識了朝廷的面目後仍固執的説出“今皇上至聖至明,只被奸臣閉塞……因此只願早早招安,別無他意。”這種話。他並沒有意識到“國家”的真正意義是那無數百姓,是有了人民才有了國家,他們才是一國之本。在死前他依然“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宋江的忠心着實可貴,到頭來那一片忠心沒有給人民百姓卻給了腐朽的朝廷。他這一份放錯的忠義,害死了自己也害了兄弟。可憐那一眾英雄好漢,最後只能悲慘落幕。

讓這麼一個孝子忠臣做起義軍頭目本身就是一出悲劇。宋江若是能更早明白這一切相信也就不會釀成這樣一出悲劇,可悲,可歎。

面對奸臣昏君,抗爭才是更好的選擇。

水滸傳第十回讀書心得 篇7

《水滸傳》是我國古代,也是世界文學罕有的一部描寫農民革命鬥爭的長篇小説,它的產生,跟我國文學史上許多家喻户曉、為人民喜愛的名著一樣,是有進步思想的文人作者採取民間流傳的羣眾創作,加工再創作而成的。

北宋末,宋江等一百單八人揭竿起義。到了南宋,在民族矛盾和階級鬥爭持續劇烈發展的歷史背景下,這些起義英雄為人民羣眾傾心愛慕,廣泛流傳,以致紛紛起而效尤。北宋腐朽政權面對嚴重“內憂外患”,一貫對外屈降,對內鎮壓。鎮壓了內部,才可以偷生苟安混下去。但這個政權“民窮、財匱、兵弱、士大夫無恥”,他們哪有力量“安內”?説宋江在京東起事,宋徽宗此時對蠢蠢欲動的金國視而不理,卻唯獨想拔出宋江這眼中尖丁,不久,北宋亡國了。南宋統治者是更加無恥的投降主義者,而當時南北廣大人民羣眾對金統治者侵擾是堅決抗戰的。他們一批批建立山寨水寨,對金反侵略、反擴張,對宋反投降、反壓迫;與南宋統治者相對立,形成大是大非黑白分明的陣線。苟延殘喘的南宋統治者處此局勢,當年侯蒙的獻策“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自然而然成為他們“安內”最好的政策。

宋江等一百單八人聚義梁山,受招安徵方臘的事,在民間流傳了幾百年。人們痛罵誤國的奸臣賊子,比照之下,對巨盜宋江之流深表敬慕和讚賞。贊説其:“不假稱王,而呼保義,豈若狂卓”。

《水滸傳》以至史事是有必要的。這一百單八人,每人都有別號和姓名,而且有性格和故事。關於水滸故事部分,有花石綱、楊志賣刀、取生辰綱、晁蓋落草、宋江殺惜上山以及受招安、徵方臘、封節度使等段子,所記情節曲折,人物豐富,性格生動。人物故事發展起來了連接緊密,流暢自然。這些都是從南宋百多年來所謂“街談巷議”,慢慢積累起來,而後被採取過來,經作者深度加工,成為這流傳百年的名著。

在《水滸傳》中,一個個英雄形象都創造成深刻的社會典型,他們通過鬥爭和考驗而走向革命,最後把自己無保留地融合在農民革命的洪流裏,這就是水滸英雄逼上梁山的道路。在水滸英雄中,一些人物出身於中上層階級,滿心指望為封建朝廷出力,以期博得個封妻廕子,這本來是一種封建的正統願望。可是,在腐朽的趙氏王朝的沒落年代裏,全部政權都掌握在排除異己的“六賊”集團手中,就是這樣一部分文官武將的“忠心”的“正統”的願望,也都難以實現。像關勝、呼延灼、秦明等人做夢也想不到“背反朝廷”,去梁山落草。可是,在封建統治階級與農民義軍的尖鋭的矛盾裏,作為維護封建政權的“打手”,他們不可避免的命運,就是要把生命捲入到這場你死我活的鬥爭裏。而正義是在農民義軍方面。《水滸傳》 為廣大讀者展示一個別樣精彩而真實的宋代社會。

《水滸傳》是“英雄傳奇”的開山之作,是中國最傑出的古典長篇白話小説之一。數百年來,風行宇內,雖屢遭禁燬,仍然保持着長久的生命力。其思想之偉大,見地之超遠,為古今人不能及也。”《水滸傳》抒發對現實社會的感想,文筆從容、藴藉,饒有趣味。

水滸傳第十回讀書心得 篇8

北宋末年,朝廷一方面向外屈膝,繳納歲貢,而一方面窮兇極惡,壓榨百姓。特別是高俅那廝發跡以後,更是奸臣當道,名不聊生,這才官逼民反,使得那一百單八的好漢齊聚水泊梁山,揭竿而起,對抗朝廷。

是什麼引得好漢們被逼的上了梁山呢?首當其衝的便是那奸佞昏官無端扣上的罪名,不然誰放着好好地官不做,美滋滋的小日子不過,而走上梁山,涉險對抗朝廷呢?而這些平白無故的罪名,不是那些昏官膽小怕事,便是那些奸佞濫用私權。在水滸傳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女子也是豪傑們被逼上梁山的一大原因,而水滸傳中的女子,不是閻婆惜潘金蓮這般楊花水性,便是孫二孃扈三娘那般粗魯野蠻。可是,有些罪名也不是空穴來風,水滸中,那些個人物的重情義,衝動莽反倒害了自己,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時衝動殺了人,正好讓那些奸佞有了藉口。

水滸,前部分給人的感覺是“苦痛後,前景一片光明”而中部也是順風順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的光明歷程,可是到了後端,並不像西遊記那般,終於“苦媳婦熬成了婆”,各自修成正果。而文章卻突然轉了個大彎,整個就變成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苦滋味兒,可是,為甚,本來前景大好一片,結局卻這般?

所謂“土匪想要當好土匪,就是為了有一天不當土匪”,樑上好漢不過是一羣烏合之眾,聚在梁山之上,終歸是不行的,所以就得付諸行動,他們的本領,顛覆朝廷,自己掌握,畢竟是不行的,但激一激朝廷還是綽綽有餘的,畢竟也不是勢單力薄,各色人物的本領也不容小覷,好漢們最後都為朝廷而用,都謀得個一官半職,光耀門楣。可是卻是因為打敗了方臘,損失慘重,只剩下了二十七個好漢,又是走的走,被毒害的毒害,自縊的自縊,終究“樹倒猢猻散”。

朝廷,招安了一百單八好漢,除去憂患,為我所用,利用完,敗完大敵,便在表面上給了點甜頭,背後卻趕盡殺絕,永除後患。讓那些奸佞昏官出了口氣,殘害忠將。但為何會如此呢?其實這個道理,就和“三國殺”一般,一開始,不能畢露鋒芒,以免成了那些小人的“眼中釘,肉中刺”,要隱藏好自己的身份。對戰時,倘若你是忠臣,想要獲得最後的成功,畢先除內奸,後屠反賊。而好漢們,先除了反賊,卻還未來得及屠盡那些禍害忠良的“內奸”,而這裏的內奸,便是指的那些仗着權勢,找藉口欺壓忠良百姓,欺負自己人的奸臣了,自而讓外人得了空子。怎會不敗?怎一字無奈啊!

水滸傳中的世界,並不像金庸筆下的江湖那般,聞所未聞的武功,華麗麗的服飾。在水滸中,與之相反的風格反倒更添了幾分真實。但加上了伏魔殿這麼回事,道更讓水滸感覺像是神話了的起義故事。故事裏,那些江湖上口蜜腹劍,笑裏藏刀的主兒並不多,更多的是那些性格鮮明,率真豪爽,敢作敢為的豪傑。

文中,宋江是個爭議頗多的人物,他不像智多星吳用那般機敏多智,也不似李逵那般敢作敢為,反有些猶豫不決。但就是他那副黑矮的皮相加上其沉穩義氣的性子,以及其濟弱扶貧的事蹟。是便讓各方好漢對其敬上多分,常常“哥哥,哥哥”的喚其。表面上,宋江是個正直且忠於朝廷的漢子,但在情節慢慢推移,卻讓人感覺其是個有着多重性格且矛盾的人。他一生都在追求,平衡這忠義兩全,他放走晁蓋,一,為了義。二,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他明着救濟百姓,衷心的為朝廷辦事,暗裏卻有意無意的幫助結交有志好漢。一步步踏上聚眾反國之路,最後在眾人的擁戴下成為梁山泊的頭領。這也體現出其性格中虛偽狡詐的一面。但就是這麼一個矛盾的人物,讓人更感真實,有血有肉,就是他內心的矛盾世界,讓讀者更加偏愛其。

水滸中,描寫李逵的文筆最多,李逵在水滸中扮演的角色,是性格鮮明,可愛率真,敢作敢為卻有些衝動的。他,相對於水滸傳,正與張飛對於三國演義,以及豬八戒對於西遊記一般。但與張飛相比,他又少了幾分膽大心細。與八戒相比,他更有志向,更加勇敢,有鬥志。從外貌形態上看,他們都高大魁梧,相貌醜陋;從武藝上看,都是武功高強,經常使用些笨重武器,而且生性粗魯可愛,脾氣暴躁,疾惡如仇。有趣的是,他們往往與沉穩儒雅的主角之間有着親如手足般的密切關係。人物反差極大的搭配,很容易產生喜劇效果。他們性子魯莽,經常頭腦發熱太沖動,不斷地惹麻煩,要麼是鬧場誤會,要麼是好心辦壞事,為文章平添了許多有趣的色彩。

俗話説“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封建社會腐敗不堪,奸佞當道,一百單八好漢,結為兄弟,為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為百姓除暴安良,出生入死。自此揭竿而起嘯聚梁山,披肝瀝膽,任俠仗義,演繹草莽英雄的傳奇故事。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啊……

水滸傳第十回讀書心得 篇9

在茫茫的文學之海里,《水滸傳》散發出別樣的色彩。《水滸傳》在眾多的文學作品裏脱穎而出,迸發出不一樣的色彩,熠熠生輝。而《水滸傳》裏描繪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為這本書畫上了一筆濃厚的文學色彩。他們就是《水滸傳》中梁山上赫赫有名的英雄好漢。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義為背景,塑造出了梁山108位好漢的形象。

在《水滸傳》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武藝高超,謙虛忍讓的林沖,他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英雄”二字。

在教頭時期,他忠君愛國,原本過着幸福的生活。可美好時光易逝,高俅義子高衙內看中林沖妻子,林沖最開始忍氣吞聲,不願背叛朝廷,觸怒上司,但他的退讓沒有讓他得到什麼。反而被高衙內霸佔妻室,並被設計誤入白虎堂。在眾人的求情下,他才免於一死,最後被髮配滄州。但到了滄州,卻因為拿銀子稍慢,被差撥萬般侮辱。但是林沖忍氣吞聲,一直在忍耐。原本是一個武藝高強,受人尊敬的八十萬禁軍教頭,現在竟在一些無名小輩面前,低聲下氣地賠笑臉,這是多麼可悲啊,真是造化弄人。

同時林沖也有寬容的一面,在充軍路上,林沖被薛霸董超萬般欺凌,差點被吊在樹上被一棒打死,所幸被魯智深所救。正當魯智深正想殺死兩個小人時,林沖卻選擇原諒他們。因此林沖的“寬容”值得我們學習。

在林沖的身上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有需要我們引以為戒的地方。值得表揚的是他有一個寬容的胸懷。需要引以為戒的地方就是他太過逆來順受,忍氣吞聲,不能勇敢的站出來。因此我們要學習他的優點,而將他的缺點引以為戒。

水滸傳第十回讀書心得 篇10

在漫長的暑假中,我初讀了四大名着之一——《水滸傳》。它通過各種藝術手段,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典型,讓我認識了在梁山聚義的一〇八名好漢。

在梁山聚義的一〇八名好漢都是被-迫走上起義道路,這種逼迫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不甘忍受惡勢力的壓迫而奮起反抗,二是在起義軍的逼迫下加入梁山好漢的隊伍。這部小説反映了當時朝廷的迂腐,想必作者在寫《水滸傳》時心中充滿悲憤,表達了他對朝廷的不滿,才能把水滸人物刻畫得如此生動,心理活動描寫得如此詳細,環境渲染得令人覺得身臨其境吧!

我喜歡花和尚魯智深的急中生智。他三拳打死鄭屠,就在這大禍臨頭之際,魯智深一面罵着:“你詐死,灑家慢慢和你理會。”一面“大踏步地”走了。假若把魯智深換成我,我一定會傻站在原地,任別人把自己抓走的。

我也喜歡石秀敢作敢為、臨危不懼的性格特徵。盧俊義被綁縛法場,劊子手已舉起屠刀,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前來打探消息的石秀大叫一聲:“梁山泊好漢全夥在此。”從樓上跳下來獨自劫法常而我就沒有這種敢作敢為的精神。有一年我過生日,請了許多小朋友吃蛋糕,吃着吃着,媽媽突然提議讓我唱首歌,我卻怯怯地搖搖頭,心想: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唱歌哪裏好意思埃所以,我應該向石秀學習。

我還喜歡宋江。宋江在潯陽樓喝酒,説醉話以及在牆上題反詩,表現了他滿腹經綸壯志未酬的苦痛。他是藉着酒力來吐出心中的不快,也只有在這種沉醉、狂放的狀態中,他才能寫出如此大膽的詩。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水滸傳》的確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

《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篇4

去年春節期間,中央一套上演了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為了更多的瞭解《水滸傳》,我特別到書店買來了原著,並且對其反覆研讀了多遍。

在梁山的108將中,我覺得最不完美的要數宋江了。他接受招安,雖然處於好意,一來為兄弟們找個歸宿,二來可以名正言順地去精忠報國,剷除奸臣。可是皇帝卻還是把宋江一夥人視為草寇看待,招安只不過是皇帝想利用宋江等108將為工具,去撲滅各地區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其中在攻打方臘時,梁山眾人損兵折將。兩頭蛇解珍、中箭虎丁得孫等正偏59員將領戰死沙場。船火兒張橫、青面獸楊志等正偏10員將領半路病亡。燕青、武松2人不願要什麼封賞,各自奔東西去了!最後只有27人如期返朝。而宋江、盧俊義等5員頭領又先後被四大奸臣所害死,上演了一出遺恨千古的悲劇!

讀完這本《水滸傳》後,我的感想很深。如果宋江不去謀什麼招安,而是去聯合江南人馬一起反抗昏帝,那麼我相信,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天下的百姓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在方臘與兒子方天定入刑場時,我都覺得方臘和梁山坡都是英雄好漢,可比自相殘殺呢?肯定是宋江上了奸臣賊子的陰謀詭計了。

水滸傳第十回讀書心得 篇11

這個暑假,我終於把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給啃完了,實在太不容易了,不過,也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

水滸傳記述了宋江。吳用。李逵。武松。魯智深等一百零八個好漢的故事。他們在梁山伯時,被人稱為草寇,但他們是一羣好漢,為了天下太平,殺奸臣,保百姓,做出了許多利於國家的事。

在一百零八將中,最讓我敬佩的是行者武松。神行太保戴宗和黑旋風李逵了。先説説神行太保戴宗吧,他做起法來,真讓我敬佩,一日能行八百里啊,光憑他的速度,也夠讓我羨慕了。再説行者武松吧,那篇景陽岡武松打虎的文章大家都知道吧,他一碰上那隻大蟲,嚇得他躲在了一塊青石下,當大蟲一次又一次的撲過來時,他一次又一次靈巧的躲開,接着,他盡平生力氣一棒,始大蟲發怒起來,武松就用手把大蟲揪住,一按按將下來,用拳頭把大蟲打的流出血來,真是厲害,我們現在誰能打虎啊。最讓我敬佩的是黑旋風李逵了,他手持雙斧,走來時,就像颳起一陣黑風,在戰場時,他拿着斧頭,一下一個,可威武了。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這一百零八個梁山伯好漢保護老百姓,對害老百姓的使勁反抗的精神。最重要的是他們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願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們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水滸傳第十回讀書心得 篇12

最近,我讀了《水滸傳》這部書,它講述了宋徽宗時期梁山泊起義,直到轟轟烈烈結束的事,以宋江為核心人物,演繹了一出悲劇。 宋江本是鄆城小吏,因怒殺閻婆惜而逼上梁山。他不是第一個上梁山的人,為什麼當上了梁山的首領呢?這是因為他有領導才能,而且為人樂善好施,意氣深重,是婦孺皆知的及時雨。

但梁山上有領導才能的人有很多,為何只有宋江才能擔此重任呢?我想是因為後者。例如柴進和宋江對待武松的不同態度,柴進是把武松當成看火的,而宋江卻始終把武松當兄弟看待,宋江有此二勝,眾人有此二敗,他焉能不坐第一把交椅?但宋江的愚忠,卻讓我對他的敬佩大打折扣。他的愚忠,害死了七十二位兄弟,七十二位好漢頃刻間變為七十二個冤魂,斷送了一百零八位英豪的前程。他應該意識到,朝廷在招降他們之後,都沒讓他們進京,就把他們派去征討反賊,朝廷的用意,就是要坐收漁翁之利呀!吳用、林沖等人曾屢次勸阻,可他就是不聽,他的固執,釀出一場悲劇,害死了自己,也害了眾英雄。但不管怎麼説,《水滸傳》這部書總體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