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半生緣閲讀感悟(精選3篇)

關於半生緣閲讀感悟 篇1

我為文章擬題目,並無定法,有時是喧囂之後,梗括出中心,有時必先定題目,免得支蔓地太開,就如此際。

關於半生緣閲讀感悟(精選3篇)

近日重讀《半生緣》,這是我讀的張愛玲的第一部小説,從此,很長一段時間沉浸在張愛玲文字的風情裏。

世間事推究起來都很宿命,一旦電光火石般的碰撞起來,才發現因果的導線早埋在紅塵裏。大一寒假,我高中時代最要好的男同學把一本《半生緣》輕巧的放在我案頭,以先知的口吻告訴我:“看看吧,你會喜歡的,符合你的氣質。”就象中了魔咒一樣,看看,就喜歡了。

除了初戀男友直接晉升為丈夫的他之外,這位男同學是唯一的相交最深的異性。高中畢業後,我們保持通信五年,頻率當以周計。青春懵懂的歲月裏,一份至真至純的友誼,但已失了音信四年多了,一如這小説的名子“半生緣”,多少情緣是無法一輩子的。淡若水的友情亦或書中的風月濃情,陰錯陽差中,丟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不知為何,小説中的這個句子——我們再也回不去了,總在某種情境漫上心頭,浸的心酸酸澀澀的。任是繁華,任是落寞,誰又能回得去呢?

曼楨和世均是回不去了,所以張愛玲安排他們向前走,讓世鈞與翠芝卸下舊情愛的包袱,達成一種諒解,去了新的天地。讓曼楨在慕謹處照水臨花,再現生機。初讀時,我甚至是厭惡這樣的安排。“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是我那時無法理解的,真愛一次,足可澎湃一生的,如何就潮平浪靜了呢?漸經了一些人事,也相信了,命運的風無止息的吹,情感和靈魂行走在路上,總渴望寓所的,再執拗的人也走不回光陰裏去。

一直都喜歡張愛玲以平靜的筆調寫愛情,平實瑣碎如家常日子。愛情到底不過是凡俗生活的一部分,任心底陽光普照,如花怒放,欣喜和激動,纏綿和深摯,表現出來,不還是一粥一飯,半絲半縷的沉溺和庸常嗎。愛的佳境當是愛着而不自知,就如世鈞冒雨走了遠路為曼楨找回丟掉的一隻手套,然後頗費躊躇的交給她。就如曼楨要為世鈞整理回家的衣箱,他的襯衣領帶和襪子,一樣一樣經過她的手,那種異樣感覺,就如他們在不甚乾淨的小飯館吃午飯,曼楨在水杯裏為世鈞涮乾淨了筷子。當時過境遷,這此曾漫淡不經的細節,成了心上的落英繽紛。有時越是情真意切,表現出來越淡越淺,回味起來越綿久純正。

太多的人習慣把愛情戲劇化,一旦説了愛,就要約會,禮物,急着關懷和殷勤,生怕負了愛的浪漫,而忘了捫心自問,正如張愛玲筆下的另一個人物所言“太忙着談戀愛了,哪裏還有工夫戀愛。”

世鈞和曼楨是盡了工夫戀愛的,沒有情書和密約幽會,只慢慢走近,漸生了解,情朦如隔霧,全非言情小説中,搭台唱戲一樣盡情悲歡,是讀到後來,曼璐鴻才這對卑鄙的夫婦,設了陷阱把同一軌道的兩個人驅散,曼楨的抗爭,她在絕望裏對世鈞的信任和盼望,曼楨被囚禁後,世鈞的焦灼和追尋,十八年後知道了使他們分離的,多少年來困惑與痛苦的那些事情,他們感到的淒涼的滿足,我也才滿足的確知,他們是那樣愛着的,曾是彼此全部的需要和存在的快樂。如許深情,張愛玲只以淺語寫就,看罷方知,一旦這愛消歇,便從此無心愛良夜,十八年都糾纏不能釋懷的,就是,那時彼此是不是一心一意的。

是的,是一心一意的愛的。擦肩而過的瞬間都奮力伸出了攙挽的手臂。奈何命運佈下陰霾,讓他們看不見對方,錯過,漸遠,再也回不去了。

多少年後,我才理解了,我同學所謂的符合的氣質,那時,我是愛生活的,如許多的年青的人,愛的熱烈,簡單,唯美,自然就有隨之而來的惶然和落寞,張愛玲恰站在時間之流的彼岸,拍擊着浪花,涼冽的漸落在此岸人的頭臉上,指引我們向時間的深處望去,向人性的膚淺和算計裏望去。他總是一副歷經滄海指點歸帆的閒雅姿態,一語就道破了我的寞。

何止我,這一定也符合了許多人的所謂氣質吧,總有一些人,如翠芝在新婚紅燭下悲泗淋漓,對世鈞的問:“怎麼辦,我不愛你,你也不愛我?”但依然得把生活繼續下去。也許生活就是這樣,有些東西擁有過,卻無法永恆,還佔去了心地,只剩荒蕪。不僅愛,許多東西。

生命的底色就是蒼涼。我們只是僥倖活得有些色彩。

市場門口有賣氫氣球的,美麗而飽滿。一個漂亮的小女孩,惶急又惋惜的喊:“我的氣球飄遠了,我抓不到它了。”她媽媽勸慰她:“飛就飛吧,放在那兒也慢慢癟了。”其實,飽滿的生命也如此,不知所終或日漸空癟,抑或暴破。生命是終將荒蕪的渡口。

關於半生緣閲讀感悟 篇2

總覺得很多人都是一樣的,無論在年輕時曾怎樣張揚肆意過,漸漸都會被歲月磨平稜角,融在人羣中,成為他們最鄙夷的樣子。

張愛玲的小説結局總是悲哀的,連着將她的全集讀完,便也大抵對她故事的結束有了預測,即便早已料到必是個淒涼的結果,還是無法停止讀下去。《半生緣》前幾日讀到一半,一切都突然急轉直下,我對着曼璐與鴻才咬牙切齒,看着曼楨和世鈞生生錯過,一時放下書竟不敢再拿起。固然作為上世紀的作品,其中的橋段已不算新奇,然而每一個轉折還是牽動着我的心。張愛玲筆下的主人公基本都是再平凡不過的人物,生活在瑣碎的日常中,和我們所有人都一樣,懷着這樣那樣難以啟齒的心思。

那時的曼楨和世鈞還是處於他們最好的時間裏——人生比起僅有的十年青春是那樣漫長,彷彿人活一世也只有那短短十年是為自己而活——他們有未來,有彼此,哪怕家累重重,他們都並不覺得灰心。曼楨是堅強、有活力、有新思想的那樣一個討人喜歡的典型的人物,最終也失去了眼睛中的亮光。她身邊的親人加之於她的傷害成了把利劍,砍掉她所有的尖角,與世鈞誤會的分離加之生活艱難將她打磨成一個普通的麻木的中年人。她攢了那十幾年的想要告訴世鈞的話,到了可以傾訴的那一天,也就成了兩人自此之後清楚明白的永別。

他們再也回不去了。想想十幾年前的彼此,彷彿伸手便可觸及,卻已隔了一道鴻溝。小半生過去了,他們也終成了對生活妥協的中年人。

對時間,我常抱有一種未知的恐懼,因為它太過龐大,太過神祕,沒有人知道它會帶給我們什麼。我不知道,等到數十年後,我是不是也會成為庸碌生活的人們中的一個。我現在還這樣年輕,很容易對世事忿忿不平,希望自己可以改變這個世界(起碼是這個世界的一小部分),總忍不住有些憐憫被時代落下的人們。多少人都曾像我現在這樣年輕過,未經歷多少生活的艱辛,抱着激昂的夢想,又歸於平靜。我怕我會失去對事物的敏感,每天牢騷滿腹。

張愛玲的小説讀完,便有淒涼的情緒在胸中擴散。看着他們一點點被生活吞噬,將惡循環加至下一代身上,我覺得恨又無可奈何。《半生緣》中的人物最後都因為他們的妥協而錯位了,那些錯過的都成了念想,身上卻一輩子都套着枷鎖。

關於半生緣閲讀感悟 篇3

喜歡張愛玲的大氣,對生離死別的大氣眼光。昨天還耳鬢廝磨的小情人,轉眼遭遇罪惡的磨難幾乎永世不得相見,他們茫然、掙扎,妥協退讓,他們滿懷希望,順其自然,得過且過。他們不知道竟然遭遇了這樣那樣的生活,他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過去。終於,後來他們又相見了,哭又何妨?那份愛變了嗎?就算那愛變成了撕心裂肺的惋惜和悔恨,那還是愛。回不去了又能如何?難道他們回去了,人生就會順風順水一輩子嗎?

生命再是比死可怕,也比死可愛。即便生命變得那麼糟那麼糟,即便每個生命有那麼多無法釋然的事,有那麼多血淋淋的傷痕,活下去的,那份堅強和滄桑,總是美麗的。

小時候聽長輩講故事,索命的惡鬼叫無常,卻一直沒想過問一下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經歷了一些事情後回憶起來,這兩個字還真是讓人恐懼。倘若在前面再加上世事兩字,就更是有了一種絕望的力量。

那麼相愛的兩個人,卻終究未能一起。這算是個悲劇。可張愛玲那樣温情而冷漠的筆觸,卻每每在絕境裏給人希望。慕瑾是愛着曼楨的,曼楨對於他,似乎也並不單單的是對兄長的敬重,兩個人在最後的結合可能讓很多人歎息,可也未必不幸福。這也是我重讀了許多次才得出的感覺,猶疑的在文字間找尋證據卻並沒發覺,可還是固執的相信。

初讀時覺着沈世鈞很可憐,又覺得有些可愛,帶着些懦弱的書生意氣。人對於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總顯得特別苛刻,好像是害怕被他們重新粘到身上似的。而這次重讀,對這個男主角卻是無話可説,倘若真的從文字裏走出來站在我面前,我也只能像曼楨似的,用最平淡的口吻去問好,詢問他們這些年來的故事。

顧曼楨是我一直很喜歡的女性形象,自強,堅定,即使在嫁了祝鴻才之後消沉了一段時間,可是馬上又振奮起來,總是在努力尋找和驗證着生命的價值。這樣的女孩子愛上沈世鈞那樣的男人,甚至讓我有些覺着不平。不過事情好像還真是這個樣子,活潑的女孩子大多挎着一個穩重的大叔,而那些看上去文質彬彬的女孩,卻大多喜歡和許叔惠這樣的男性交往。這樣也不錯,有些互補的樣子。倘若愛情真的是神創造的話,也一定花了不少心思來琢磨。

和主角的暗淡相比,小説裏的其他人物,雖然很多隻是寥寥的幾筆,形象卻既真實又豐滿。譬如沈嘯桐,寥寥的幾句話,便勾勒出一箇舊時代商人的形象,説起來,現在的很多父輩還是如此。大談時局的見解,拙於表達感情等等。

曼璐和祝鴻才,應該算是小説裏的反面人物,祝鴻才自不必説,作者已經給定性了是壞人。可是曼璐,張愛玲在她每做一件事的時候都細細的描繪了心理,最後借曼楨的口把她的罪孽歸結於時代。雖然她所做的事情不可原諒,可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的人,應該也都有讓人可憐的地方吧。

世鈞惘然地笑了,他是全心全意地為他們祝福。

看完這句話,我也是惘然的笑,可是笑了也是惘然,大時代裏幾個年輕人的故事到此為止,三十萬字,二十年的歲月,上海,南京,末尾到了瀋陽。大部分小説裏,政治都是作為一樣污穢的背景存在的,可是在這個故事裏,幾個人的生活卻是因為政治的變革而出現轉機。張愛玲用這樣帶着點譏誚的筆鋒,把自己那些女性獨有的冷漠和温情包容在故事裏面。

看的時候感觸頗多,可是這樣的寫下來,卻覺得很多感想不免牽強。或者這就是名著的魅力,雖然故事依附於三十年代的上海,但是其中卻自有一種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東西。時間,地域,人種,都不會成為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