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讀書心得體會6篇

《孟子》一書中藴含着豐富的詮釋學思想,孟子十分重視立志,認為道德教育的首要問題便是“尚志”、“持志”,即堅持崇高的志向。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孟子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6篇

一、正義感跟正義是兩回事兒,孟子的正義感很強,但是仍然去做一些不正義的事兒。這一點跟我們很相近。

二、魯鄒交戰,鄒國失地,鄒國百姓冷眼旁觀,孟子認為這是對的,因為他們在鄒君統治之下毫無民權可言,魯君打進來,再差也未必會比鄒君更差。這就像後來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中國百姓趁機揀洋落。民權都沒有,爭什麼主權?外人進來也好,不進來也好,主權都不是你的,而是一小撮專制集團的。有人説先有主權才有民權,嗯,恭喜你洗腦成功。事實是:只要主權背後藏着君權,那麼永遠都是主權越多,民權越少。帝國大一統,萬馬喑無聲,主權爭到手,處處萬人坑。

三、朱元璋讀《孟子》,讀到“如果領袖作惡,就規勸他;如果規勸不聽,就殺了他”這樣大逆不道的話,勃然大怒,説:“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耶!”眾所周知,在1957年,毛澤東也説過魯迅類似的話。

四、朱元璋不喜歡孟子,後來仍然供了孟子,因為孟子早已死掉,供他已無風險,不但沒風險,還能博取政治上的好處。今日供魯迅亦如此。假如魯迅還活着,在新浪開博客繼續寫雜文的話,不出倆月,你再去點擊他的博客,就會發現四個血淋淋的大字:封殺用户。

五、小平説,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最後實現共同富裕。這話其實有個前提:允許一部分人先覺悟起來,先悟帶動後悟,最後實現共同覺悟。沒有共同覺悟,就沒有共同富裕。參見《孟子·萬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

看完了深奧的後,我開始研讀表現温、良、恭、儉、讓、仁、信、義禮、智、信的孟子。

看完後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老天將要降大任於你,你必須要多用心,多勞動,少吃飯,空乏你的身體才行。想想我自己,這四條原則中我又做到了哪些?就先説苦其心志吧!翻開名人史,發現自己並沒有勾踐那麼卧薪嚐膽,就算是小事,我也不刻意去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一點我雖經常做家務,可沒有哪次我是自願的,少了那種主動性,我每次幹活都有氣無力的。餓其體膚更是遙不可及,少吃?多吃還差不多。至於空乏其身就更不可能了。這每一樣都不可能,別提什麼“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了。

雖然不能用古代的要求來約束現代人,但這做為目標卻激勵着人們不斷向前。汶川大地震引證了這句話,老天就是要降大任於中國,降給中華龍,地震不是痛苦,而是會心的動力!就像《真心英雄》唱的一樣: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讓我們記住這句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孟子雄心勃勃,準備幹一番大事業,可是他四處奔波,最終也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孟子自己害了自己。因為他沒有統治階級那樣的野心,更沒有他們那樣的殘忍之心,他的心裏裝滿了仁義,所以他有再大的政治理想也難實現。

面對這樣的結局,孟子無可奈何,但又不甘心失敗,不能讓自己空有滿腹經綸。於是他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寄託於統治階級。

諸侯爭霸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氣候,這種大氣候註定了孟子的命運,他像一隻無頭的蒼蠅四處踫壁,或像一隻皮球被諸侯們踢來踢去。

孟子所推崇的王道和仁政的終極結果就是專制。雖然他是一個政治上的失敗者,但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卻毒害了世世代代中國人民。他雖然自由了,但世世代代的人民失去了自由。

孟子不愧為王者師,他天衣無縫的説理讓王們深信不疑。例如:在梁惠王(上)篇中,他抓住梁惠王所講的“利”進行説理,“王曰:‘何以利我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我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乍看此言,似乎沒有什麼反駁的,但在當時那種大氣候下,梁惠王考慮“利”不是沒有道理的。諸侯爭霸,你不考慮‘利’,也許就會成為他人的口中食了。由此我聯想到了現實的美國,到處考慮自己的‘利’,如果其利益受到損害,便進行制裁,甚至戰爭。正因為考慮利,其國家就強大,其人民就富裕,這有什麼不好。

實際上孟子的許多説理稍微一駁便不堪一擊。比如:“無傷也,是乃仁術也,間牛未見羊也。”見牛未見羊未必就是仁術,見了不殺和不見殺之都無法證明他有仁術,説不定見了殺比不見殺的更具有仁術呢!他説:“君子遠庖廚也”,君子未必遠庖廚也,如果君子遠庖廚也,那麼君子遠吃行不行?

孟子的有些説理偏離現實,這只不過是他仁政理想而已。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的這種推恩理想在現實中往往難實現。

“仁政”與“民主”無法比擬,“仁”與“自由”無法比擬,我們寧可要“民主”也不願要“仁政”,寧可要“自由”,也不願要“仁”。

作為傳統文化的鼻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後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即使我的視野和眼識短淺,也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説。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脱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説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毛澤東的話“幹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為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個發揮才幹的舞台,就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湧,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讀《孟子》的時間不長,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最近,筆者通讀了我國古代的儒家經典《孟子》一書,頗有些感想。

《孟子》一書的內容,總起來看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仁政”。大多數的篇章就是講什麼是“仁政”,如何才能實現“仁政”。當然,還有關於修身、學問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暫不討論。

什麼是“仁政”?孟子在書中並未加以解釋。但從《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關於仁政的某些觀點。你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食,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亡。”、“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悦而願立於其朝矣。市,廛而不徵,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願藏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徵,則天下之旅皆願出於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税,則天下之農皆悦而願耕於其野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民為貴,社稷次這二,君為輕。”、“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説到底,仁政也是兩個字:“保民”。作者並椐此得出結論:仁者無敵。

應該説,孟子的“仁政”觀點,在20xx多年的封建社會裏,被歷代統治者奉為經典,並被當作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長期處於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

但是,為什麼“仁政”説並未能讓歷代統治者真正去實現“仁政”,更多的時候,老百姓依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關鍵是“仁政”説只是提出了或描繪了大同社會的美好藍圖,但未從制度層面解決封建社會存在的弊端。從這個方面説,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

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們。

從中國歷史上看,真正能實行仁政的君王有幾個?漢朝有漢高祖、漢文帝、景帝而已。就連漢武帝我看都還算不上是好皇帝,雖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時期尚可稱得上是仁政,則天和玄宗時雖然出現了盛世,但那是因為祖宗給他們打下基礎,他們在不少方面都還算不上仁政,就連個人生活作風都還存在很多問題,就別説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沒有能稱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連太祖和神宗都説着吧,他們的積分也還不夠。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對其他民族是嚴防死守,倍加歧視。也許只有世祖還有點仁政的意思,還算幹了點人事。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一個勁的加強封建統治,殺人如麻,哪裏還有仁政的意思。

特別是這老東西當他讀到《孟子》裏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時候,認為這哪裏是臣子説的話?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並説“倘此老在今日,豈可免我一刀。”並下令將孟子從文妙殿裏逐出!此後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樂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誅十族、廠衞特務機構等基本上空前絕後了。)其後的皇帝們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説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麼,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這兩朝來看也算不是實行了仁政。韃子皇帝是異族入主,對漢人是很不信任的。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製造了一個的文字獄就是明證。當然這兩個老頭在位時多少幹了些人事。

可以説,“以人為本”的觀念在歷代統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沒樹立起來,這與每個皇帝的素質和封建制度密切相關。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雜曲裏説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經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來表達自己地觀點和看法。而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變成了今天我們常用地成語,如“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再作馮婦”等等,可見孟子思想對我們地影響對我們來説不可不謂深厚。

孟子所説的“揠苗助長”演變到今天一般都説成是“拔苗助長”,但説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孟子認為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斷地培養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願地去幫助它生長。不然就會像宋人那樣“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説,還枯死了禾苗,得不償失。要想幼苗茁壯成長,只有勤於耕耘。不願耕耘,拔苗助長,必然失敗。就像人的成長與發展一樣,同樣要遵循規律,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點點變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養分,成長得更好,由一顆幼小的樹苗長成一株參天大樹。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是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謂:“其進鋭者其退速”,即是繼承了孔子“欲速則不達”的思想。

當我們太想辦成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急於求成而顯得過於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孟子的觀點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樣,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力越大,那它產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樣,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所以凡是我們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樣,當事情成功時,我們才不致於過於高興,被成功的喜悦麻痺了清醒的頭腦;在事情失敗時,才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致於過於失望和難過而喪失了前進的勇氣。

孟子還曾説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命時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孟子選擇捨生取義,雖然平凡如我們的芸芸眾生不用面對生命與道義這麼高尚嚴肅的話題,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難免還是會面臨兩難的選擇,那我們又應該怎樣抉擇呢?比如説工作和休息的衝突,個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時候,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但我覺得能夠把工作和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熱愛生活,也喜歡工作,把生活當作工作的一部分,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機體,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這樣,即是是工作佔用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會產生工作佔用了休息時間的想法,也就不會覺得在八小時之外的工作是一種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