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精選20篇)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1

《擁抱幸福的小熊》裏面的主人公許小念,小念人很內向,膽小,不喜歡説話總是搖頭點頭。被同學們叫成‘啞巴’。小念五歲就被爸爸拋下了,跟媽媽一起生活。小念經常幻想着茶色熊公仔,茶色熊公仔是小念的最好的朋友,只不過這個是幻想。但是她有好朋友,就是熊公仔和霍雨欣。霍雨欣經常鼓勵小念……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精選20篇)

最後小念被車禍撞到了,小念失去了熊公仔。但是小念在醫院認識了林醫生,小念非常喜歡林醫生。最後林醫生還把茶色熊公仔送給了小念,林醫生還説:“小念,你還要記住,擁抱泰迪就是擁抱幸福。”還有“小念,你還要記住了,等你長大以後,會有很多很多的泰迪,也會有很多很多的幸福!”這兩句話我很喜歡!

小念的好朋友霍雨欣,對小念很好。他還帶小念去籃球場(中學籃球場)!最後小念在籃球場看見了阿彬和幾個男同學。阿彬用籃球砸小念,小念氣的眼淚都出來了!霍雨欣安慰小念,而小沒有理,而是念迅速站起身來,加快步子朝前走。一直繞到實驗樓的後面,把籃球場上的嘈雜聲甩到稍遠的地方,才開始稍稍放慢了腳步。霍雨欣又開始安慰小念,小念還説阿彬他們人很壞(小念人討厭阿彬和薛佳還有欺負小念的人)霍雨欣安慰小念,還説:“你不是説他們很壞嗎?我們無須為不值得的人和事情花費時間精力。”然後他們一起去遊樂場,遊樂場變成了工地,工人就是想建起高樓大廈。最後小念還告訴霍雨欣茶色熊公仔的真名叫做‘泰迪’,在全世界都很有名的。這是我住院的時候,林醫生告訴我的。霍雨欣還告訴小念“當然了,泰迪熊不要太有名哦!你知道這名字的由來嗎?”還告訴小念説:泰迪,其實是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小名。傳説羅斯福有一次到森林去打獵,什麼動物都沒打到,手下人怕總統覺得沒面子,就把一隻小熊綁在樹上讓總統射殺。就在總統的槍口瞄準這隻小熊的時候,小熊那可愛的樣子打動了他,於是他讓手下人把小熊放了。後來漫畫家根據這個傳説,畫了小熊的漫畫,小熊被起名叫做泰迪。“

霍雨欣要回美國,小念突然感到很憂傷,心裏一直想:”霍雨欣是我在這個學校裏唯一的朋友……“想到這裏,小念的眼睛再次紅了。回家的時侯,霍雨欣送小念回家……最後小念的媽媽在家裏開了一個繪畫班,名字叫”小熊繪畫班“……

小念的夢想是當一名醫生……

小念的媽媽得了癌症,然後小念開始支撐這個家。為了給媽媽治病,她白天學習,晚上去打工,回家後還要照顧生病的媽媽,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媽媽的病終於得到了控制。

上網的時侯認識左手,左手在美國工作,而且還在9·11事件裏面,救出了天才少年霍雨欣而被評為”市十佳優秀少年“。後來,媽媽病情突然惡化而去世,但是小念在經歷了風雨後,變得更加堅強,並收穫了成功與幸福!

在高中,看見了薛佳。薛佳也看見了小念。薛佳還大聲説:”我看到報紙上有關你的報道了。你真了不起!“

然後林醫生離婚後並未回國,他一直還在那裏奮鬥。最後還找到了工作回國!在機場看見了

林醫生的姐姐和小念!

十六歲生日那天,霍雨欣在美國郵寄來的包裹。是一個體積很大的箱子。小念好不容易和阿彬、薛佳一起把它從郵局運回家。打開一看,小念差點尖叫了起來!整整一箱子漂亮、精緻得無法形容的泰迪熊!裏面都是有淡藍色、粉紅色的泰迪熊,還有海盜熊、毛衣熊、南瓜熊、睡衣熊、掛件熊、情人節小熊……各種各樣的泰迪熊!阿彬一直看着泰迪熊,薛佳小聲的告訴小念:”這些熊即使在國外價格都有點昂貴。我看霍雨欣那傢伙是愛上了你。呵呵——“小念打了薛佳一拳。薛佳已經有了男朋友,是高三的”校樹“,所以,她動不動就把”愛“掛在嘴邊。

在QQ上再次遇到霍雨欣的時候,小念很不安地問他,買這些熊花了多少錢。他樂呵呵地説,這些熊,是他在美國陸續收集的,他想有一天要帶回來送給小念。

小念的姨媽和小姐姐來接小念去天津!小念跟小姐姐説:”林莫阿姨總是一個人,我覺得她很孤單!“現在,小念和林莫阿姨在一起生活。她們相互照應,依其經營着三色堇布衣坊,也一起等待着林濤回來。小念一直在想,林醫生是一個偉大的預言家。小念終於夢想成真了,擁有了很多很多的小熊,也擁有了很多很多的幸福。

哈哈,弄的我都感動了!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2

幾年前,我讀到木心的小説和散文,印象一般。我私下以為木心有過去文人的某些特點,然而具體是哪一些我一時也沒能想到。就整體來説,木心的作品還是有些特色,比如有些優雅和冷傲,可能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有某種文化斷層的焊接點。我以為他似乎焊接的還是有些過。

當木心《文學回憶錄》出版後,我還是相當關注,雖然,我之前就看到書的目錄和部分章節,感覺可能有點泛。看完書,才看到陳丹青在浙江大學的演講視頻,陳丹青説,木心的談話方式讓他想到江浙一帶人談話總是“跳”着説。他喜歡木心説説了就跑題的談話方式。他説就是從木心的談話中他才真的喜歡去讀中國文學的書,而之前他看到那些正經的書籍、評論都不知道他們要説什麼,根本看不下去。陳丹青説像他這樣的人要的不是概念,而是這個人的談話方式,他怎麼談……陳丹青基本上把木心的《文學回憶錄》定位得很清楚。而,我個人讀完可能還是跟陳丹青的目見耳聞不太一樣。木心講稿很出色的地方當然包括“跳”着説,他跳出了四平八穩的講義和考綱,跳出了正兒八經的文學定論,以及關於文學的種.種莫名其妙的概念化。其實,震撼我的是木心對文學的情感,這話聽起來很俗,很土,但是,很多人對文學是沒有感情的,他們不會想到雪萊、拜倫的意義,以為後現代的某個作家遠遠比超越他們云云,木心看到了,木心看到了他們的好和他們不好的地方,並且主要是站在整個文學歷史來看,看到他們對今天創作的意義。只有對文學有真切感情的人才能看到這一點,也只有深刻的人才能看到這一點。在三下兩下就可以打倒一個人一個作家的語境中,很少有人真正發現列夫·托爾斯泰的偉大,很少有人真的理解福樓拜生氣地説,都別吵了,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我讀完《文學回憶錄》後對木心有了不少的好感。這好感並不是説木心給我指明瞭什麼文學創作之路,而是木心一以貫之的對創作的慎重。木心不但不迴避一般人眼中的所謂老派作家,也不拒絕大家所不熟悉的所謂二三流作家,這些名單在他的羅列中有了讓人激動人心的想象可能,正是這份名單讓我們的寫作變得慎重、艱難而有意義。木心説,當代人不斷地剔除一些老牌的作家,動不動就要打倒誰,彷彿某某作家一再地過時了,這是幼稚、無知的表現,這幼稚、無知也是薄情的體現(大意如此)。木心的這一番話於我頗有感觸。幾年前,恩師朝華先生也對我説,當代作家好像都不太願意談論雪萊、巴爾扎克,連奧威爾都很少人談。朝華先生在古代文學課堂上也生氣地説,如今的人連閲讀都變得勢利、薄情。老實説,讀木心的《文學回憶錄》,我不時地想起朝華先生給我上課以及平時一起散步的時光,朝華先生也喜歡“跳”着説,按陳丹青的意思是年輕時候真是傻逼,什麼都聽不懂,年紀大了才覺得那真是了不起的談話。這談話讓我們真正認識到文學。我讀木心的講課稿,我能感受到他的肺腑之感以及他對文學有很高的鑑賞水平。朝華先生説,有水平才能談上有真的熱愛。——

木心提到不少大作家之間有一種惺惺相惜之感。比如,木心談到喬治·桑勸福樓拜不要一直那麼辛苦寫着,應該找個時間去談個情人,放鬆放鬆然後再來寫。那時的喬治·桑已經七十多歲了。屠格涅夫把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寄給福樓拜,福樓拜大為讚歎,屠格涅夫非常激動地説,這下好了,福樓拜説好,那就好了,福樓拜説好,那就好了。在木心的談話中,我們不時地讀到這些細節,這些足夠喚醒我們對文學敬意的細節,也許,這就是談話的部分意義,他恢復了一種傳統,對人與文字的情感。木心也試圖從大作家身上洞察文學獨特的意義,木心一再強調類似米蘭·昆德拉所倡導的,文學不是社會學、哲學、歷史、自然……文學是另一種可能,關於人關於存在關於命運……書寫的命運和書籍的命運。

尤其重要的是,木心在談話中儘可能地迴歸平實,他一再傳達對耍花招的厭惡,他期望看到的是平凡中的微妙。他厭惡所謂的流派,他説,在人類的歷史中,只有天才才能被人真正認識和記住。而木心所認為的天才就是那些從砍柴、挑水的基本功中走出來的人,是那些越來越內斂安靜地尋找心靈宗教的作家。我私下以為真正的作家其實就是一個上帝,他既創造世界,又給予這個世界於光明、灰暗的存在和言説的能力。作家筆下的世界和我們的現實世界一樣生老病死以及其他的循環不息,唯有超一流的作家用他們創造的世界來抗衡我們日暮途窮的現實,或者來糾正我們現實境遇中的可怕的遲鈍。從這個意義上説,我私下以為列入·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福樓拜筆下的愛瑪以及奧茲筆下的特工約珥比我們身邊的很多人都要得親切。這些也是木心在有些迫不及待的言談中所暗含的意義。

然而,我讀《文學回憶錄》多少還是有些失望。木心經常在“跳”中溜走了,而那些本應該深入進去的話題被遠遠地丟棄了。木心對很多作家的談論有流於表面,或者因為自己的不欣賞而被輕易剔除了。在骨子裏,木心既看不上契訶夫也看不上馬爾克斯,他以為魯迅的努力是有限的……這些話題也僅是一家之言,不過,我多少有些意外,一個喜歡福樓拜的作家怎麼會不喜歡契訶夫呢。當然,福樓拜顯得更為剋制,更為激情。其實,我對木心喜歡的幾個作家也有些吃驚,他羅列的一些作家偏向於理性,偏向於大局……他對唐詩宋詞的理解也讓我有些吃驚。雖然,他一再聲稱偉大的作品,要去掉概念,要像哈代那樣那麼從容緩慢地進行着,但是,木心的不少作品以及這次出版的文學回憶錄也有不少的概念。只是,我喜歡看的也許就是他身上率性的概念。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3

今天,我把伍美珍姐姐寫的《擁抱幸福的小熊》給看完了,寫的真是太感人了,我流了好多眼淚。

《擁抱幸福的小熊》講的是一個叫許小念的女孩的故事。

許小念從一年級時就被同班同學欺負,尤其是阿彬和薛佳。阿彬老是打許小念,打得很疼,薛佳就每天放學跟在許小念後面,專門説閒話。許小念很討厭阿彬和薛佳,還好有茶色熊公仔和一個比她大一歲的男孩霍雨欣陪着她。一次意外的車禍中,許小念失去了她的茶色熊公仔,卻認識了林醫生,並得到了林醫生送來的泰迪熊。林醫生説:“小念,擁抱泰迪就是擁抱幸福。”他還預言,小念將來會擁有許多許多的泰迪,擁有許多許多的幸福。

小念一直記着這一句話,林醫生給了小念父愛般的關懷,小念一直在尋找着林醫生,她很想念他。小念把自己對林醫生的想念説給霍雨欣聽,霍雨欣突然問小念,他走了,小念會不會像思念林醫生一樣思念他。小念這才知道,霍雨欣要去美國了。

媽媽大腿里長了一個腫瘤,不得不到醫院去,給媽媽做手術的竟然是林醫生!小念在林莫阿姨(林醫生的姐姐)的帶領下,跟林醫生見了面,林醫生也認出了她。

媽媽截肢了,林醫生常來探望,給小念送了一個紫色畢業生熊,小念很喜歡它。由於林醫生女朋友芝芝想出國,林醫生只好也出國了。林莫阿姨為小念媽媽在網上辦了一個三色堇布坊,找了一個叫左手的網管,生意一直很好。小念很喜歡與左手聊天,左手還跟她一起玩“小熊在線”遊戲。小念看過左手的資料,是個22歲的青年。

一次,小念問林莫阿姨哪裏找的這麼好的網管,林莫阿姨説是朋友介紹的,很多廠家都想找這個左手做生意呢!隨後,小念聽到林莫阿姨對媽媽説,左手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天才少年,已經上大學了。媽媽很驚訝,“十四五歲就上大學了?”“那當然,不然怎麼是天才少年?”“他是美國人嗎?”“他可是中國人,洋人哪有那麼優秀?”林莫阿姨似乎在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小念又一次和左手聊天時,左手發過來一張圖片,非常壯觀,他説:“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在美國。”這時,客廳裏突然傳出媽媽的尖叫聲,小念衝出房間,看到電視裏一個飛機正像一幢大樓撞去,那個大樓很熟悉,呀,就是左手發過來的圖片裏的大樓!小念連忙跑進房間,對左手説:“快逃,有架飛機向你這棟大樓撞來了!”左手説:“好的!”然後發過來一句話:“我是霍。”頭像就暗了。小念怔住了,原來左手就是霍雨欣,怪不得他對我這麼關注!小念不得緊張起來,霍雨欣能逃出來嗎?

後來,霍雨欣逃出來了,並給小念寄了一箱禮物回來,很重。小念打開一看,哇,滿箱子的泰迪熊!有紫色的、藍色的、粉色的······

小念真的如林醫生所説的那樣,擁有了許多泰迪熊,也擁有了許多幸福。

讀完這個故事,我的心也是暖暖的,彷彿我也擁有了滿箱子的泰迪熊和許多的幸福!希望你也會用有許多泰迪熊和幸福!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4

關於孝,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百善孝為先”,在生活、工作中,我也一直推行孝道。除了身體力行,盡己所能;在工作中,也通過各種感恩活動,引力推推孝行孝道。但對於《孝經》一書,曾有耳聞,卻不曾細讀。最近工作清閒,選讀幾本經書,《孝經》便是其一。粗粗通讀兩遍,卻是心愧顏紅汗涔涔。

一為如此經典,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著作,而我今日才讀,枉為我大學本科文科專業畢業生的稱謂。特別是耳熟能詳的這些話語:“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竟然不知道是出自此書。汗顏!

二為自己孤陋寡聞,讀之前片面而主觀地以為此書只講孝道,卻不知從孝出發,書中更多講述了立身理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孝”是貫穿始終的主線。“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祿。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延續。當然,對於“孝”的要求和方法,書裏也有詳盡論述,主張“孝”要“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書中分別提出各階層人士“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而今,雖然時代變化,社會大環境與當時有了很大差別,但這些訟述仍是值得深思,值得修為……

三為自己行為差距之大。書中講”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比照自己,實在無語汗顏。

讀《孝經》,才知古人早把道德規範與法律聯繫起來,”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古人已知借用國家法律的權威維護道德秩序和宗法關係,而今我們常回家看看卻也需立法規定,實不知是法治進步還是悲哀?昨夜聽新聞一男子將其母殺死並分屍三段,真可謂窮兇極惡良知點無;再想到現如今社會上眾多拋父棄母、悖行逆德之徒,心生寒意和憤慨!或許我們真的該更多地學習一些古人之言之行了!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5

一本32塊錢的書,用了三個小時便看完了。説實話,腦袋很亂,這本書是要告訴我們,愛情都是有殘缺的,只要擁有過就足矣嗎?那麼,我是不是該同情身為小三的周蕊,惋惜她和森之間似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悽美愛情故事?還是支持徐玉為了滿足男友不切實際想要開出版社的幻想去拍裸照掙錢?還是鼓勵遊穎重新接受和她在一起七年卻最終出軌的律師男友?我想,我一個都不贊成,她們無非也是以愛的名義,來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就算周蕊在森結婚之前遇到他,十八年之後,當週蕊變成和森妻子一樣身材的時候,他還會每天抱着她説我不會離開你嗎?

誰都會被突如其來的新鮮感衝昏頭腦,尤其是男人。然而,書中的周蕊和森最終沒能結為連理卻看似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因為他們兩個是真愛(本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只不過因為時間不對、因為森太過於有責任感,所以,周蕊註定只能做地下情人,卻毫無怨言,不是因為森的身份、地位、財產,單純的是因為她愛他。我不知該怎麼評價,我甚至對這個小三有了一絲憐憫的念頭,尤其是當森死後他的妻子來挖苦她的時候,我竟然覺得他的妻子有那麼一絲可惡。但是用理智想想,這是她作為小三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她不僅最終什麼都沒得到,或者説只得到一身瘡疤,反而失去了自己最寶貴的五年青春,真的一點都不值得,但是這或許就是愛情的魔力。我不想對這種行為再多説什麼,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價值觀,我只知道,我不會成為周蕊這樣的人,想到這兒我不禁冷笑,因為我覺得我對愛情的態度,已經徹底絕望,因為我不再相信小三也是會有愛的,這也挺可悲的吧。有時候我們説女人是世界上最精於計算的動物,但是有時候最傻的也是她們。周蕊、徐玉、遊穎,這三個女人的愛情裏雖然都各自有遺憾、有痛苦,但她們都不曾後悔,因為她們注重的是過程,而有些人卻更注重結果,譬如我。

不過還是很喜歡序言中的一段話:雖然這一生這一世不可能圓滿,甚至最後一切也會成空,但我這輩子有過你。我有過你,有過你的歡喜、微笑和哭泣。我曾經深深地哺育過的愛,將永遠留在我心裏,就像故事裏那隻世上唯一可以倒着飛的蜂鳥,時刻叼着幸福的往事翩然回來,飛落在我曾經年輕的花蕾上,直到死別,是光陰抹不去的。此生此世終須一別,愛情也會如同青春般老去,但是,請讓我相信,有一種愛,是信念,從未向時間屈服。有些希望總是好的。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6

看了韓寒的書很多年了,不得不説作為90後,我非常欣賞這個敢説敢做的“小人物”,至少他把我心中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都用文字暴露在光怪陸離的世界裏。作為年輕一代文壇偶像,或許他的文筆不想其他有名的學者一樣文采非凡,但是他的文字卻有一種非凡的感染力,卻也顯示出難得的真實,深刻。這本書的文字也比他的其他作品更為精煉,折射出的社會問題也較為深刻。

小説《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講述的是一個個性記者陸與妓女娜娜的“三日自駕遊”的故事,在這個不尋常的國度,他們有了短暫三日的交集。個性記者陸子野名叫“1988”的破車去某個地方接朋友,在路上偶遇妓女娜娜,個性記者陸與妓女娜娜講述了彼此的故事,令陸感動的是娜娜的單純與開朗的性格。同時令陸驚訝的時,如果不是這次偶遇,可能自己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一次普通報導竟然斷送了娜娜的夢想。娜娜的第一個夢想是將肚子裏的孩子生下來,讓他或她以後去朝鮮留學。第二個夢想是能夠去桑拿中心去做小姐,而不是在洗髮店。在小説之中,穿插着故事男主人公的童年夥伴和童年趣事,為後邊故事高潮做鋪墊。男主人公是80後人,他們那一代人的童年生活在書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丁丁哥哥的優秀與老練,10號的霸道與義氣,臨時工哥哥的以大欺小,夢中情人兼國小同學劉茵茵等等。當作者寫這段童年趣事時,他會讓每個人想起自己的童年時代。

其實,每個人縱使是卑微地活着,但是他們的大理想折射出來的光芒卻不應的蔑視。要知道,並不是每個站在舞台上閃閃發光的大人物都有一顆美麗的心靈,或許只是我們不願意接受現實。也不是每個不顯眼的小人物都應該被別人在各方面予以否定,或許只是我們不承認自己利慾薰心。

書裏面提到過丁丁哥哥的故事,敬佩丁丁哥哥,只是覺得他對,卻不敢説什麼多餘的話,在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只能做路子野,做個普通人,做個講究安分的朋友,沒事灑灑骨灰。我更多的是想對丁丁哥哥那年春天北上的故事有更多的瞭解,我越來越想了解在1988年之後的那一年春天的故事,像是對歷史的一場意淫,天天想。

看到網上的評論説韓寒的文章越來越成熟了越來越魯迅了,現在這個社會,魯迅來了也不好混,妓女都不好混了,1988説的那個有很多名字的妓女,那麼敬業卻也逃不了悲慘的命運,現在妓女和記者是最先看到世界真相的,是開眼看世界第一人,而他們卻恰恰是最不喜歡説實話而且即便説了實話也沒人聽的一個羣體。

最後,我想説,書,他永遠不可能被電視廣播網絡所代替,小説中所藴涵的信息這些媒介表達不出來,而在白紙上跳躍的文字卻閃躍着鮮活的靈魂。韓寒在《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裏放置了營養寶藏,具體你能挖掘多少吸收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無論你是誰,此書值得一看。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7

得也好,失也罷,富也好,貧也罷,天才也好,傻瓜也罷,不管茫茫人海中的你曾經多麼輝煌,也不管你曾經多麼慘敗,總有一天,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化作浮雲,一切都會塵埃落定。

沒有誰會想到一個世人眼中的由漢人和麥其土司醉酒後生下的兒子——傻子,每天起牀總會問兩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裏”,卻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什麼都看得見,不僅今天,明天也看到了”,常常道破天機。而他的父親——麥其土司,是皇帝冊封的轄制數萬人眾的土司,是一個貪戀、佔有慾強的王者,為了不讓其他的土司發展壯大,不顧喇嘛們的阻止,靠黃師爺引進的鴉片致富,成為最強的土王,為了一個漂亮的女人,不顧後果,殺了他那世世代代忠誠如一的頭人查查,還放過他的家人,引來他的孩子的復仇……他的哥哥,因為他傻,所以愛他,憐他,當然,也因為他傻,所以沒有像別的土司家庭一樣,為了繼承土司之位而不顧兄弟之情,殘殺同脈骨血,但,他始終為了繼承土司之位而奮鬥。土司們的官寨是一個個濃縮相連的世界,貪慾、陰謀、爭奪、猜忌在其間糾積瀰漫,處於政治漩渦的權貴們始終無法從盛世之夢中清醒過來,更有一些自作聰明的權貴們為了毫無意義的事而用那“傻呼呼的勁頭”費盡心機。而作為傻子的他,心底一片光明,早早地明白金錢、勢力,不過過眼雲煙,老一輩源用的制度早已不再適用,因此,他的思想脱去了矯情與虛偽,比其他的藏民更加超前,更加純淨,如同高空中的流雲,沒有一絲雜質。

簡單地説,他是活在自己的那一片星空,帶着真誠、親善、大度,一種説傻又不傻,説不傻有非常傻的方式在無數權謀、殘忍的藏民家庭中理所當然、優哉遊哉地活着。即使偶爾手下故意以下犯上,他也不會怪他,因為他認為,即使是奴隸,也有權更被寵溺一點,就連當因為父親的緣故,仇家找上門,誓要殺他的父親和哥哥、甚至是在哥哥、父親沒了以後,仇人來殺他時,他還是那麼理所當然、那麼坦然地接受了,沒有一絲的幽怨,沒有一絲的後悔,“你該動手了”、“來吧”……説得那麼自然,彷彿那人不是要殺他,而是他的好朋友,在幫助他而已。這是多麼的不可理喻、出乎意料的思維與舉止?可他確確實實是這樣的一個人!知道他的父母、兄弟、朋友、對手的所有心計,也知道土司制度的最終走向,更用大部分的生命,安心地等待着失去雙親的復仇者的傻子。可他真的傻嗎?我懵了,看不清,也想不明白。如果他傻,那他為何又似熟知一切,只把一切都看做塵埃?如果他不傻,為何他又有傻得不能再傻的樣子,甘願做一個傻子?

也許他就是這麼一個又傻又不傻的人吧!隨着刀子的深入,他走了,靈魂掙脱了流血的肉體,“飛昇起來了,直到陽光一晃,靈魂也飄散,一片白光,就什麼也沒有了。”就這樣子,一切都塵埃落定,一切都順其自然……又還有什麼可言?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8

作者在寫作技巧上值得學習的一點:如果想要催淚,不能讓故事主人公離讀者太遠。在篇幅和文字功力同樣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儘快讓故事主人公和讀者混個臉熟呢?必殺技就是——我有一個朋友。

於是作者的這些朋友都極品,因為作者所到之處愛情簡直就屍橫遍野,而這些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不但對此視而不見,反而令人齣戲地另闢蹊徑對作者頌揚道“張嘉佳,你的文字真好”、“張嘉佳,我很喜歡你的一句話”……這簡直就是史上第一本自帶彈幕的書啊!——還是主角自己上線發的彈幕,而且是用來捧導演的!這就好像你在路邊看見一乞丐在破碗旁邊擺了一張父母遺照説可憐可憐我吧於是路人紛紛慷慨解囊,然後你走近一看發現尼瑪慷概解囊的路人不就是照片上那兩張臉麼!!!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無知少女都會去走近一看,於是你會相信這些故事的真實性,進而相信這些故事或許就發生在離你不遠的地方,然後流淚——就像為素不相識的地震遇難者一樣,彷彿這些故事的主角遭遇的都是天災。雞湯下肚,產生的一個實際效果是可以半感恩半慶幸地自我安慰,活着真好,我的愛情活着真好。摘錄一位網友的留言:“我看完就是哭,然後什麼感覺都沒有。”

眼淚有時候就是這麼廉價。

本書的目標受眾就是那些有“被感動”需要的人們,有哭一場的需求的人們。這些人的生活要麼太苦,急待一個發泄的窗口,要麼太閒,只要有一些情緒即使是負面的也比啥都沒有強。所謂的睡前讀物也就是滿足一下這些受眾在一整天的一事無成之後一點點可憐的情感需要,特別是多數單身狗都體驗過在深夜入睡前找不到人説話時的寂寞,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樂於見到有人比自己更慘。這時,當一個“文字真好”的人以朋友的面目來把這樣的故事講出來,把劇中人的距離與讀者拉近,會受到追捧也是順理成章,王小波説的嘛“周圍有一種熱哄哄的氣氛,好像每個人都在關心我”。

所以,很不幸的一點——喜歡這本書的讀者,你缺愛。

稍微能起到安慰作用的是,聽説書裏的這些爛故事要被拍成電影了,還不止一部,可見這年頭缺愛人羣市場巨大。也是,人人都有初戀,導致愛情故事即使再爛,人們的容忍度還是比其他故事要低一些,只要肯把一生一次的愛情拿出來賣,順帶加上抖機靈的微博段子,在這一面吃快餐一面營養不良的年代,一點都不用擔心收不回投資。

我本該在看副標題的時候就不再讀下去。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9

本學期我有幸讀了俞敏洪的《挺立在孤獨、失敗與屈辱的廢墟上》這本書,其中有這樣五句話分享給大家。

優秀是一種習慣

生命是一種過程

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並不一定是直線

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能知道如何加速

放棄是一種智慧,缺點是一種恩惠

一 激勵自己,設定目標

讀了這五句話,我被深深的吸引了。我要用這五句話不斷的激勵自己,不斷的與時俱進。就好像書中提到的,每條河流都有一個夢想:奔向大海。長江、黃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樣。長江劈山開路,黃河迂迴曲折,軌跡不一樣,但都有一種水的精神。水在奔流的過程中,如果像泥沙般沉澱,就永遠見不到陽光了。我也要想河流一樣帶着這種奔向大海的精神,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去做。要先分析自己的現狀,分析自己現在處於什麼位置,到底具備什麼樣的能力,這也是一種科學精神。給自己定目標,還要知道怎麼樣去一步一步地實現這個目標。我想樹立具體目標和腳踏實地地去做同等重要。

我要本着目標不要太大,認準了一件事情,投入興趣與熱情堅持去做。我要堅持讀書,教師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必須對自己要講的內容運用自如、得心應手,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將自己的注意力分配給觀察研究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況,否則就容易顧此失彼。因此,不斷積累,把自己的經驗和學習到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因為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就越內容生動有趣、海闊天空,而學生的思維就是適應生動有趣、海闊天空的;不僅如此知識是需要時時更新的,老的東西總會被淘汰的,我要在不斷學習中親身體驗學習過程能更加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制定學習計劃,實施教學過程中更容易作出符合實際的對策。總之教師永遠沒有理由停止學習或放鬆學習。

同時,我還要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去讀書,讀好書。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讓孩子形成讀書的習慣,也能做到優秀是一種習慣。其實閲讀的東西很多是不需要識記的,而是用來作為識記那些最重要的內容的“背景”的。但絕不能對擁有這種“背景”知識持一點點忽視態度。正是這些大量閲讀過的並且不需要識記的東西“支撐”了那些必須識記的東西。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課堂中的知識,更好地發掘學生的潛力,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繫。

二 學習做人 學會做事

書中提到:這個世界上永遠是先做人後做事。人做不好,事就做不好。做人做事的原則有:專心致志,盡善盡美;學習榜樣,提高境界;建立標準,就高避低;善待生命,珍惜時光。因此,我意識到自己在做人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在充分講究團隊精神的今天,我要做到誠信、互助、協作在現實生活當中的地位和作用;為我們在以後的學業研究和科技創作方面的協調分工、互幫互助做好準備!

首先,我要擺正自己做人的理念。擺正了自己做人的理念,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與同學、老師融洽相處,工作上和學習上的事情經常交流、相互幫助,推己及人。不在背後議論別人的缺陷和不足,待人接物有理有節,不驕不躁,與大家一起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創作氛圍,使每一個人心情愉快,在這樣的環境中相互學習對方的長處並不斷提升綜合能力體現個人的價值。

其次,在大環境中培養自己做人做事的個性。不管做什麼首先不是惡意的,對有些事情要能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更要主義培養自己的上進心和競爭理念,有了上進心就會不斷髮現自己的不足,通過不斷的學習掌握更多知識,汲取別人的優點。有了競爭理念就會在工作中力爭做得更好,因為比較的尺度就是參照物的選擇,沒有了競爭對手,研究和創作就只能是一句空談。

最後,用俞敏洪的七句話介紹這次讀書體會:用理想和信念來支撐自己的精神;用和平與寬容來看待周圍的人事;用知識和技能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用理性和判斷來避免人生的危機;用主動和關懷來贏得別人的友愛;用激情和毅力來實現自己的夢想;用嚴厲和冷酷來改正自己的缺點。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10

在沒有接觸李希貴這個人之前,我就已經聽過他的“語錄”,比如“當學校把教師放在第一位的時候,教師也會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沒有倉庫的學校是一種理想,它其實是想告訴人們,學校裏不應該有庫存起來的資源”、“跳出教育看教育,需要擦亮我們的第三隻眼睛”等等。這個暑假裏,我從《面向個體的教育》裏真真切切地領略了李希貴博大的教育思想,並從中得到了不少的震撼和啟發。

李希貴是現任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歷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評估中心主任,同時也兼任國家督學、中國教育學會理事等等。他先後主持多項國家級課題,其中《語文實驗室計劃》被列為國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級教師計劃”,並獲山東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但縱使頭頂着這麼多閃光的頭銜,卻反而使得他的師生觀和教育觀更加矚目。

一、師生觀

北京十一學校裏,李校長高舉“學生第一”的大旗。為了創建孩子們嚮往的理想學校,他們讓選擇成為學校的主題詞,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讓每一個人都成為自己的CEO。班主任成為了主任導師,和其他幾位擔任導師的相關老師組成一個教育團隊,分別負責學生的人生導航、心理輔導和學業指導。而教師在學校的辦學目標實現過程中處於第一位,才會協助校長落實他心中教育理想。“我認為關注學生應該先從關注教師開始。教育是塑造人的事業,塑造學生美好的人生。這個目標,只能通過教師來完成。”“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任何關愛,只能通過人的傳遞,才顯得真切、動人,誰都沒有辦法改變。一位教師,在校園、在課堂舉手投足間,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他可以春風化雨,也可以讓學生‘近墨者黑’。”

二、教育觀

一次,在高一新生的錄取中面臨着一個兩難選擇,一位在馬術方面已經很有造詣但會考成績差距很大的學生報考了十一學校。是錄取還是放棄?學校校務會經過討論,打破常規錄取了這樣一個“特殊的孩子”。他們的想法就是寧肯放棄百分之百的重點率,也要為各類不同個性的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要為老師們的教學創造更加寬鬆、和諧的氛圍,將學校真正建設成一所屬於孩子們的學校。“教學大綱、教科書規定了應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是沒有規定應給予學生的最重要的一樣東西,這就是:幸福。我們的教育信念應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裏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也是讓李希貴至今感到震撼的話。

身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也應該從關注孩子本身開始。我們要用一雙慧眼發現那棵樹,那棵樹一定與這棵樹不太一樣,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則需要在河邊茁壯,有的習慣於雲山霧罩,有的卻渴望陽光普照……發現那顆樹,需要我們提供適宜的土壤、水份、氣候、養料,需要一個適宜的生態環境,需要我們的教育情懷。“我深切地感受到,當我們的孩子每一個都煥發自我潛能,發揮自我價值、成為最好的自我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就真的贏了”。這是李希貴校長的切身體會,我想,《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定會讓我們換一種理念、換一個思路,換一個視角來看我們的孩子,放大教育的的智慧和力量,以塑造孩子美好的人生為方向而奮鬥!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11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韓寒和郭敬明。有人説,他們兩個是完全不同風格的,喜歡韓寒就不會喜歡郭敬明,喜歡郭敬明就不會喜歡韓寒。但我卻不一樣,我兩個都喜歡。兩個人,兩種風格,也許因為我是雙子座吧。

如果説一件真正的藝術品的面世具有任何重大意義的話,韓寒新出版的《1988我想跟這個世界談談》將會在中國創造一個歷史事件。文章開頭“空氣越來越差,我必須上路了。我開着一台1988年出廠的旅行車,在説不清是迷霧還是毒氣的夜色裏拐上了318國道。”用一部旅行車為載體,通過在路上的見聞、過去的回憶、撲朔迷離的人物關係等各種現實場景,以韓寒本人對路上所見、所聞引發自己的觀點,這場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層面;如果説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發點也僅僅是希望在另一側找到信仰。韓寒是“叛逆的”,他“試圖用能給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來看世界。試圖尋找令人信服的價值”。他認為這一切通過文學都可以實現,產生了要創造一種批判現有一切社會習俗的“新幻象”的念頭。於是,《1988我想跟這個世界談談》就此問世。

看韓寒的作品,一直是很high的,也許是因為他的叛逆,也許是因為他的尖鋭。很多東西他都是一針見血的,很多東西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去探究。或者説,去反思。書中寫道:“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你懂得越多你就越像這個世界的孤兒”“我們的道路不是自己規劃出來的,而是別人規劃出來的時候把我們圈進去了”……很多時候,我們像是在走着別人為我們鋪好的路,照着設定的程序,毫無意義地走下去。這樣,我們的人生算是人生嗎?我們都已經20歲了,是個成年人,是個大學生。現在很多大學生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不會讀書,不會思考。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準確方向,不知道將來自己要幹嘛。有很多人只是來混大學,而不是來讀大學。他們以為混一張大學文憑就好了,就可以去外面找份工作,然後過着他們所謂的“生活”。但其實這有意義嗎?相比之下,另一部分大學生就真的是來讀大學的,他們認真讀書,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目標,並且肯為之努力奮鬥。失敗了不要緊,至少我們獲得經驗。犯錯誤不要緊,大學就是給我們犯錯的。在大學我們在工作中怎麼犯錯都可以,但走出社會去工作的時候,老闆會給我們多少犯錯的機會?一個人做一件事情,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失敗。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如果我們不能坦然面對失敗,不能勇敢正視失敗,那我們怎麼能成功?怎麼能走好自己的路?

一輛1988,一條路,一個故事。我也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12

看完《與幼兒教師對話》一書,不僅在專業上經歷共鳴檢討交流與提升的過程,也深受"麗蓮。凱茲"大師特有的學術品質與專業精神的影響與激勵。使我對"幼教事業"有了更強的歸宿感和責任感!體會本書結合實際工作崗位主要有以下幾點理解與啟發:

一,培養健康自尊,而不是鼓勵自戀

回想過去的一些學習記錄單,仔細分析,發現存在着養成兒童自戀的例子,並未鼓勵兒童想外探詢以求瞭解或者引導兒童探究價值得研究的現象。如調查表中的標題"我喜歡的小動物""我喜歡的顏色""我喜愛的玩具""我最想旅遊的地方""我的家庭"等等。這些記錄單將兒童的注意力擺在滿足自己的事物上,將兒童的角色定位在消費者,是娛樂,禮物,度假的消費者。而忽視了要求兒童思考"我想知道的事情","我想解決想清楚的事情""我想製造的東西"等。也就是缺少讓兒童扮演製造者創始者困惑者試驗者的角色。

有益於兒童的自尊應是詢問兒童的意見與喜好,提供機會讓兒童真正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判斷,鼓勵兒童間相互支持與合作的教學。從麗蓮。凱茲淺顯易懂的例子中最能體會。如四個大班孩子花了3天的時間製造風速船。第一次嘗試時,他們用了很多的'膠帶,把四個風標粘起來,結果需要很強的風速才能讓他們設計的風速級計轉動。雖然失敗了,但老師不打擊也不忙於告訴答案,反而鼓勵他們繼續嘗試,孩子們也不肯放棄。顯然他們的堅持會影響老師的計劃。最後這四個孩子成功了,他們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與技巧。同伴們都非常欣賞羨慕他們的設計,老師也投去讚賞的目光。相信他們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與自尊!

二,學習氣質對與幼兒教育的啟示

反覆閲讀麗蓮。凱茲大師的觀點:"至少有7個理由,我們應該將培養想要的氣質列為教育的目標",覺得不無道理。另在第7章中她提出幼兒教育四大目標"知識技巧氣質情感"反覆強調幼兒"氣質"目標的重要性。這是我第一次深刻理解"學習氣質代表着課程與教學之間的關係"其中第7條理由:"兒童不太可能從直接的教導中心學習氣質,而是從目睹身邊的人所展示出的氣質中模仿學習而來,因此老師與父母可以想像'孩子從自己身上看到了哪些氣質?'如果老師希望幼兒養成探究假設試驗推論的氣質,就應該考慮自己的這些表現得更明顯,讓孩子看到。"這一條強調了教師對幼兒學習氣質的重要影響,因此值得我們在課程設計與師資培養過程中認真思考,哪些氣質值得培養,哪些氣質需要消弱。

三,行為改變技術背後的問題分析

其實"行為改變技術"是教師在實踐工作中常使用的一種制約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只是"行為改變技術這個詞是一種專業説法。我所理解的行為改變技術就是"糾正和制約孩子的不良行為,試圖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果。""過去針對孩子攪亂無理行為,我也常常使用一些強化手段。但針對產生攪亂行為的本身原因缺少分析。經過麗蓮。凱茲大師的指點,原來要根據不同孩子的特點採取不同的策略,先了解其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如"制約型"的幼兒攪亂行為一般是學來的,大部分情況只要成人不去注意或"糖果"安撫就可停止。記得2年前的一次區域活動莽撞行事時,毛毛哭着找老師告狀,原來豆豆打了他。一問豆豆,是毛毛沒有徵求同意拿了豆豆桌前的玩具。一看兩人都有錯,當時氣憤之餘只好停止他們的玩具。現在想來,應該告訴他們或協助他們澄清他們問題的所在,建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示範如何應付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因為這即是針對"社會型"幼兒的策略。至今令我概念還比較模糊難以分辨和應付的是"情感型"的幼兒,由於他們的行為不易察覺,就很難消除他們內心素承受的壓力和傷害,經過書中的描述,我認為此類幼兒多為一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幼兒,應該根據眼神情緒來判斷,多提供機會讓幼兒宣泄和表達自己不能控制的緊張敢和恐懼感。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13

我在高中時讀的《了凡四訓》,當時就對其中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觀點有深深的認同感。長期以來,我總是對這世界上的種.種不公平很深的厭惡,因為我自己也因為户口和其他原因遭受到了種.種我自認為不公平的待遇。我真的不願意承認這些不公平與生俱來。對不公平的思慮使我成天神魂顛倒。因而《了凡四訓》給我提供了思想的出路。

《了凡四訓》告訴我們,命運雖有定數,但是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唯一改變命運的辦法,就是去行善,就是去佈施。

也許你會不同意這個説法。很多惡人也是家財萬貫啊,對吧。但是我想説,即使這是不對的,我信它至少沒有壞處:一旦我相信了這個觀點,那麼我便不會再作惡。因為我知道我自己的惡果會作用在我自己身上,因而,社會會少一些作惡的人。

然而大多數時候是沒有人懷疑行善的重要性的。即使你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行善,你的良知也會告訴你這樣做。這時,就有一個新的問題,我們如何行善?

按照佛家的説法,行善,即佈施,有法佈施,財佈施和無畏佈施三種。法佈施是將善知識傳授給他人,讓他人心生歡喜。財佈施,顯而易見,就是將自己的財富貢獻給他人。最後的`無畏佈施,是安慰眾生,是他們脱離對事物的恐懼。

行善看似很簡單,分類也的的確確很簡單。但是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我對行善踐行卻告訴我,行善並不是那麼容易。原來我總是以為,給別人講講題,幫他們答疑解惑,便是行善,便是佈施,而且還是果報最多的法佈施。作為學習比較好的我來説,這也不難。但是隨着學習負擔的加重,加上進入清華後排名的落差,讓我很難適應。我找不到行善的機會了。

真的沒有了麼?

還是,我的我執心讓我必須要比別人強,才有時間,才有心情,去佈施?

然而佈施不是居高臨下的。

進入清華以後,我的我執嚴重到連和他人交流都有問題的地步。我經常獨自一人,經常在腦海裏翻山倒海一樣想着自己的事。我太自命不凡了,然而在一羣優秀的人裏,我失去了自己的站位。我剛剛意識到這一點,但願意識到會加速問題的解決吧。

最後我想引用我們高中化學老師的一句話:如果你們以一個平凡人的心態去做事情,那麼你什麼事情都能做好。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14

看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帶着一絲附和熱望的心情閲讀它,所以只能隱隱約約瞥見深入精神骨髓的主題,我全心全意地追求,想要清楚明白作者的心緒是以何種決然的姿勢延伸至他的信仰世界。昆德拉用他敦厚鬆弛的文筆基底孕育精神信仰的婉轉綽約,燃到盡頭的温存化做濃濃密密的欣喜。我們都是害怕孤單的孩子,提着昏暗的燈籠尋找思想的光源。

思想的高尚和明麗,不禁讓我們產生種.種對生命理性思考的“動盪性”。這是一種大而神聖的境地,是任何脱離私心脱離狹隘的思想者的圈地。昆德拉是在用靈魂寫作,用靈魂舞出生命的曲線。同樣,靈魂是兼併了私心,兼併了狹隘的。否則,思想與寫作,將不能摩擦出其“理性的感情”的眩目火花。只有對生命,對人類存在的廣闊的空間的有針對性深度的思考,才能包容這些無限幽靜卻時時閃碩着不安分之感性的意境。

在這裏,思想上作者抨擊“虛無”的舞台。它令作者以致更多的散落在世界某一角落的人們費神。可是隻有經歷瞭如此痛苦的費神時期,思想才能在一定廣度範圍之內產生它的榮耀式自身結晶。

他試圖探清這種“虛無”與“實在”的存在性,對人類的精神進行層層剝削,表露的仍是作者流放在字裏行間的一覽無餘的“憐憫”。憐憫很多種——對“掙扎”的概括,對“死亡”的傾心,對不完滿情節的恣意渲染等等。

最喜歡的人物是薩比娜。那個獨立的,有豐富的“內涵”的女子。輾轉於兩個男人或完滿或不完滿的愛情之中,流離於本性或孤獨或幸福的狀態之中。

她有着非常吸引人的個性,個性包裹着那具尋找獨特尋找自由的靈魂之身。所以當讀到她戴着一頂與她美麗而冷漠的外表極不相稱的圓禮帽出現在鏡中時,不禁被她的神祕之美所折服。昆德拉另加重筆描述鏡中的影象:她手牽着一位身穿灰色西服,打着領帶的男人。

理所當然的,這段全情節理性描述的段落成了我最愛本書的三大支點之一。另外兩處則是特蕾莎託着她笨重的行李捂緊傷口逃離那個一心掌舵她的男人,逃離她曾以為可以棲身的地方。只是她在引誘,她本着這樣難以讓人猜測的心情離開。還有關於小狗卡列寧的微笑的完整敍述,是整本書顯的最為清新,最為感性的章節。它的存在使“不可承受生命之輕”這一主題思想更為深刻生動,也在托馬斯與特蕾莎的靈魂心田上植下一束超越庸俗超越無奈的幸福之光。在這裏,人的本性被作者埋下的這一高層隱喻反覆地踐踏。同時,所有的低俗又被反覆的引申和強調。人性受到了它存在為此最顛覆理念的的批判和譴責,不留餘地。

引用弗朗索瓦。裏卡爾的思考來結束我清淺的閲讀吧——“大使,這種對”被遺棄的世界的憐憫“,也是透過或進入遮蔽生命的幻景、意義和直説,直面生命,直面生命的赤裸和顯然時的眩目。”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15

童年,在每個人的眼中,都應該是美好的,它代表着天真無邪,充滿樂趣、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無盡的歡樂。當我拿起這本書就捨不得放下了,巴學園是每個孩子個夢想中的學校。小豆豆在熱愛自由的校長的愛護下,過着自由自在的生活,體驗着多彩的人生。更使我流淌心頭便是那隨和的教學方式,使我更加感動。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徹子的作品,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她小時候就是小豆豆,是一個被一所國小退了學的怪孩子,她的媽媽為了不讓她心裏留下自卑的情緒,給她隱瞞了退學的事,到處給小豆豆找一所有個性,能容納她的學校。讓小豆豆退學的老師和很多家長一樣,他們認為規規矩矩才是個好孩子,而小豆豆上課不遵守紀律,上課總愛觀望教室外面的街頭藝人表演,然後對他們大叫"宣傳藝人"引得班裏的小同學都擠到窗邊,小豆豆喜歡把帶有抽屜的課桌拉出來又拉出去,不停的弄出響聲,以致老師不停的告誡她,總之,小豆豆隨心所欲的滿足她好奇心,全然不在乎學校的相關規定,在老師眼中這樣的孩子不是麻煩就是很怪。

其實小豆豆不是不在乎老師和家長這樣評價她,而是她小小心靈裏不知道什麼是"約束自己,規範自己,遵守秩序"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成長無憂無慮,身體,情感無法分辨是非,孩子不守規矩,有者議論為多半是大人問題,不是孩子的`問題,也許有些父母聽起來有錯愕的感覺,但是真的是{只有問題的父母或師長,沒有問題的孩子}嗎?孩子天性純潔,沒有所謂的問不問題,孩子是被父母或老師安排着過生活,孩子在從現在環境中成長,模仿,學習……因此,我覺得豆豆的行為不是自己不能約束自己,她的違反常規,身為大人的我們,身為老師,不論是小豆豆還是其他幼兒,我們應該儘可能儲備兒童發展與需求的知識,以便更好的與孩子相處,共同成長。

讀過這本書後,覺得小豆豆是一個性格開朗,喜愛和同伴們一起玩的孩子,不僅這樣,小豆豆不喜歡嘲笑他人,在小豆豆第一天讀的"巴學園"裏認識很多新朋友,唯一一個小男孩山本泰明,他患了小兒麻痺症。所以走路不方便,有一次小豆豆帶泰明一同來到她自己的那棵樹下,然後泰明能看到更遠的東西,小豆豆先去校共叔叔房間拿來梯子,很快爬上了樹,然後讓泰明爬上來,經過泰明自己的努力和小豆豆的幫助,他終於爬上了樹,與小豆豆一起放眼看世界,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小豆豆不但不嘲笑一個患了小兒麻痺症的同齡孩子,而且還很樂意幫助他,很喜歡喝泰明玩。小豆豆這種不嘲笑別人的品格,適我佩服的五體投地,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相反,有的小朋友以着自己家裏富有,就經常買一些名牌衣服或玩具,拿到幼兒園和其他小朋友炫耀,我記得那是在匯佳實習,曾經有個孩子每天都會有新的玩具玩,他就和我説"老師你看這是我爸爸在某某地給我買的玩具,您喜歡嗎?我不想和其他小朋友玩"我問他為什麼,他就説自己的東西很好,瞧不起其他小朋友。書中小豆豆就做的很好,她的純樸善良,她的天真浪漫,在林校長的帶領下保持自然的性格,看到林校長這種教學理念對小豆豆成長有了新的變化。

我認為我們作為老師,我們現在的教學方式沒有達到書中境界,但是我們更需要走進孩子,像林校長那樣進入兒童內心深處。不斷髮現孩子特有的品質,給他們充分的空間探索,觀察,創造。把大自然給孩子當天然的教室去創造。而且還應像小林先生那樣尊重孩子,用愛心與信任給我們身邊的"小豆豆"們貼上永遠撕不壞的好孩子的標籤,使他們擁有光明的未來!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16

人一直都有一個心願那就是長生不老,秦始皇嬴政為了尋找長生不老藥,不惜三次長途跋涉地東巡,最後死在途中。唐太宗為了尋求長生不老,天天吃貢含量超標的仙丹,致使英年早逝。明世宗為了煉丹,二十年不上朝,致使貪贓枉法的首輔嚴嵩橫行亂政20年。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長生不老的願望,可是當這個願望擺在面前,只要喝上一口有些髒污的泉水便能實現時,你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是不顧一切地飲下泉水,還是極力地破壞那口泉,甚或是告訴眾人來一起分享?

11歲的小女孩子温妮天真可愛,她不相信奶奶口中的精靈,也不相信童話世界,直到遇見了傑西一家,讓她不得不在生命面前做出選擇。那個身材瘦削,有着古銅膚色,長着一頭濃密的褐色捲髮的男孩——傑西,温妮本以為自己遇到了一個俊秀的年輕人,連愛慕之情還沒來得及萌發,便捲入了一個祕密之中。

偶然中,傑西一家喝了那個泉水,童話中的結局應該是過上了快樂的生活,因為容顏不變,身體無論遇到什麼外力的破壞都不會死去,這將是多麼美好的事情。然而,對於傑西一家來説,這卻像是一場災難。為了不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他們常常要換地方去購買東西,而在一個地方從來不過多停留。一生中,他們需要不停地換地方來居住,而又不能與他人有過密的來往,因為擔心被人發現這個祕密。

可以説傑西一家是明智的,若是將這個祕密公之於眾,那麼大批的民眾將會不遠萬里地尋找不老泉,為了爭奪泉水又會發生令人難以想象的流血,而得到泉水的人,擁有不老的容顏,不死的身體。這個世界是在不停地運轉,而人類卻這樣長生下去,這對於世界來説也是一場災難。

11歲本是無憂無慮的時候,卻要面對這麼艱難的選擇,這對温妮來説,可謂難比登天。

若干年後,當傑西一家懷着忐忑的心情再次回到那片樹林時,發現一切都變了,而在尋找到温妮的墓地後,他們終於可以安心地繼續下一個旅程了。

娜塔莉 ·巴比特是美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和插圖畫家,《紐約時報》評價她”毫無疑問是我們一位最有天賦和抱負的兒童文學作家。“《不老泉》獲獎無數,並且在1981年和20__年兩度被改編成電影。

《不老泉》文字流暢,語言通俗,故事精彩,非常適合孩子閲讀。100多頁的篇幅既不會讓閲讀成為負擔,又能在故事中體會作者的用心良苦。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17

“文學其實是人學”,木心的結論讓人信服的,是他把主觀問題客觀化。的確,這世上的事情,多是與人有關的。

大三時暑假結束回學校,火車上對面坐着的是一對母子。僅從那稚嫩的臉龐就可以看出,這孩子剛上大學。母親得知我已經上了三年學,學校聽上去也勉強算是不錯的,便熱心的向我打聽大學應該注意什麼。天南海北的聊了會兒,我和那孩子説出了我當時對於大學學習上的一點心得。歸結起來很簡單,在自己的專業之外,我覺得應該學習兩方面的知識,是為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思想的社會人。一為經濟學,雖為理工科的學生,但我喜歡經濟學,讓我學會一種新的思考方式;二為哲學,雖然我不是浪漫主義者,但我相信歸一化的真理,哲學唯此。這幾乎概括了我當時的精神需要,那就是條分縷析的生活方式。我所忽略的,正是對基本人性的認識。如果現在讓我選擇,我會加上第三條——文學。哪怕是看似不重要的小故事,也可以讓讀者瞭解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

接觸木心先生完全是這本《文學回憶錄》。在豆瓣上看到書評時是一時意氣,因為都説木心先生的書很難讀,誰知這一讀便很難放手了。

全書以文學史的脈絡講解文學發展的整體路程,但沒有過於具體的介紹,很多在木心看來不值一提的人物和作品更是惜墨如金。因為這並非是史學著作,只是木心在美期間給一羣畫家、音樂家講課的筆記,是由陳丹青先生記錄和整理的。這種筆記的性質就決定了其文字並不是很連貫的,多是思維的片斷,在我看來這就夠了。

為什麼一羣搞藝術的人要去聽一個作家講文學史?初聽到這個問題我也很難理解,但越看過去越歎服。

任何藝術都是人的藝術。

這是我對這本書的註解,也是我的對上面問題的答案。文學是自覺的藝術,因為用文字表現的情感要比其他的藝術形式間接的多,它所需要的功力也要多的多。

木心的課程持續了五年多,所以我看的也非常慢。這期間有過偶爾的靈光一現,比如木心講人生的幸福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不得不説,他對於人性的理解之透徹。時值五四期間與青年座談,聽到有個女孩登珠峯後,説的也是這句話。我們這一代人已經不怎麼讀《詩經》了,應該讀。

書怎麼讀?這是個很久以來就困擾我的問題。以前有過樑文道《我讀》的淺顯介紹,再讀《回憶錄》有種提壺灌頂的感覺。實話説木心介紹的大部分書我都沒讀過。我所看的書大多也與文學無關。但試問文學離普通人遠麼?文學其實就是普通人的人生。因此之後我給自己列了個書單,不過按文人的規矩是不能拿書目示人的。我倒不是文人,只是初學的人亂寫出來,被人看到不免要笑我無知。

看這本書的時候有朋友來我家,翻看了幾頁就問我,你能看懂麼?看不懂。但因為看不懂,所以要看,看了才知道自己還很不懂。我終此一生也不可能有木心先生這樣博覽羣書的,但一二分的認識就可以讓我知道生活的價值。書中不僅説文學,藝術的形式多樣,戲劇、音樂、繪畫等等。大師是不分門類的,無論是搞哲學的、搞繪畫的、搞音樂的都是對人性有着深邃認識的人,是為自覺者,他們的語言自然就有文學性了。甚至是愛因斯坦,論文寫的雄辯。美國的《獨立宣言》更是寫的崇高。中國沒有這樣的大理想者,我相信他不是在崇洋媚外。

之前讀《南渡》,崇拜那個大師輩出的年代。但就木心的評價看,那個時代的人們修補了很多中國的基礎學術工課,但沒有突破學習的屏障。天才真的是沒辦法教育的,靠的只能是時代。

我很想知道中國何時能有木心筆下十八、十九世紀歐洲的那種蓬勃的藝術發展時期。前一陣子莫言得諾獎,好像是有點激勵的意思,但離的太遠,太單調,看來是不夠的。我向往那個時代,據説德國的一個水暖工,閒來讀拜倫,他讀這幹什麼?是內心的需要。這是全民性的閲讀(可能記的不準確,書不在手邊,可事情大概是不錯的)。當然,我可以自嘲的説,一個小檢驗員,閒來無事讀《文學回憶錄》,這個世界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此去經年,我一定會重新拿起這本書來讀的。不為文,為人。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18

《完美教室——中國百合班的故事》是新教育榜樣教師、海門市完美教室工作室領銜人俞玉萍老師的工作手記,這是一個曾經把班歌唱到中央電視台的班級,一個令無數家庭嚮往的班級。“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我自己有美麗的花。”百合班的孩子們渴望像百合一樣綻放生命的美麗。俞玉萍和她的孩子們締造着一間完美教室,一路享受着教育生活的美好與幸福。

從物理視角講,一所學校,是由一間間教室組成的。而從社會學角度看,每一間教室都是一所國小校,一個小社會。一所學校的品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間間教室的品質決定的,新教育實驗的最終成就與品質,也取決於每一間教室裏的故事與成就。然而,一間完美教室,既是傳統意義上教學場所的無限擴容,又是現實生活的適當微縮。這是一間可以無限長大的教室。締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讓教室裏的每個孩子穿越課程與歲月,朝向有德性,有情感,有知識,有個性,能審美,在各方面訓練有素又和諧發展的生命,而一天天地豐盈着、成長着。

“孩子感受着我的愛,於是,眸子漸漸變得明亮;家長感受着我的愛,眸子裏是滿滿的信賴。”這是出自《完美教室》“愛的功課”一節的一句話,從讀到它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顫動了,因為它幸福的讓人陶醉。孩子明亮的眸子和家長滿滿的信賴正是我,作為一個人民教師想要追求的。我久久地品讀着這句讓我羨慕又嫉妒的話,一霎那,我猶如茅塞頓開,得到那個原本就在表面卻容易被人忽視的答案——源自“愛”。締造一間完美教室,是要用我們為人師的愛心來做地基,用孩子們的愛心搭建的。

A同學在國慶放假前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胳膊摔骨折了。我聽聞,便和班裏的孩子説了這件事,並跟他們説可以去醫院看望他。沒想到,孩子們聽到這話,馬上一個個爭着要去看A同學,好多人都拿出他們的零花錢,説是要給他買水果。我看到這情景,心裏十分感動,開學沒多久,這些孩子們卻已有了深厚的感情,孩子們用最純真的心來對待家人,老師,甚至是陌生人,這份愛一定能讓他們以後的人生都籠罩着温暖的陽光!我們班雖然成績不是最完美的,但是我們40位同學40顆心都是完美的,都是有愛的。在我的心裏,在我們所有同學的心裏,我們七(12)班就是一間獨一無二的完美教室!因為“完美”只是一種朝向,而“幸福”才是目的。

在教室裏,信任兒童是教育幸福的種子;理解兒童是教育幸福的萌芽;閲讀經典是師生精神富有與精神成長的不竭源泉;創造美好的當下生活是師生幸福生活的奧祕;傳播幸福是教室價值的最高體現。教室與生命聯繫在一起,是為生命而存在。教室一頭挑着課程,一頭挑着生命。沒有生命綻放的教室,就不可能是完美教室。生命,是新教育最重要的一個詞彙。

締造完美教室,就是要求我們下最平凡的苦功夫,做最不平凡的大事情。一間小小的教室,一個大大的夢想。居里夫人説:“我們要把人生變成一個金色的夢,然後再把這個夢變成現實。”締造完美教室,讓莘莘學子的未來更精彩,;締造完美教室,享受教育生活!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19

假若我們不死,我們不用一直奔跑,急衝衝的學走路,急衝衝的學跑步,急匆匆的學長大,然後急匆匆的去往另一世界;假若我們不死,我們可以手牽手慢悠悠的一起看遍細水長流,看春花爛漫,看夏雨迷濛,看秋風颯爽,看冬雪消融;假若我們不死,我們可以從這裏慢慢的走到那裏,從現在走到未來;可是啊,假若我們不死,還會去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年輕、活力、激情嗎?假若我們不死,我們又該去哪裏學習什麼叫”珍惜“,什麼叫”告別“什麼叫”追求“,什麼叫”意義“更現實的是,人不死,卻源源不斷的出生,我們的家園容得下我們嗎?看起來,不死永生,似乎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般美好,至少我所知道的不死身像吸血鬼們是要永遠活在陰暗中的,莫非,你願意?

正如小説中所説的,你喝了泉水,你將永生不老,然後你會發現你連照鏡子的慾望都不在有,反正你不會多張一條皺紋;然後你發現你的妻子、孩子、朋友都正常的在衰老,你太過不同,他們把你當怪物,害怕你,厭惡你,最終離開你。而你還要為保守這個祕密而四處躲躲藏藏的,遊離在人世之外。難道你不覺得這樣的活在其實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死亡嗎?

像塔克對温妮説的:像他們這種不在長大的人,不能稱之為人,只能算是路邊的石頭。可在我看來,他們連石頭都不是,因為前一分鐘的石頭與後一分鐘的石頭也在變化,不管多麼細微的變化,可是塔克一家永遠不再變化,可能就算20__真的世界末日,他們也將活着。

故事的高潮就在這:永生的人們説生命是個輪子,轉啊轉啊,死亡也是這個輪子的一部分。可是當死亡從輪子上掉下來的時候,我們就不在輪子上了。如果我知道怎麼能攀上去,我立刻去做;而追求永生人們花費一生,不折手段,像故事中的穿黃色西裝的男人,最後卻因此喪命。而温妮,她有機會永生,但故事結尾的墓碑告訴我們温妮選擇經歷一段完整的生命。美麗的愛情消逝,多少會有些感傷,尤其是另一主角永遠停留在17歲的時候。

我們抗拒成長,像彼得?潘希望永遠長不大,那麼就永遠不會死,可是《不老泉》告訴我們,一生的意思是一個個真實的時間,完整的生命才是神聖。我很贊同,想想看,年輕的時候,別人叫你小姑娘,老了會叫你奶奶。我們會變老,可是我們可以每天走在熟悉的街頭,跟熟悉的每一人打招呼;可以在冬日的午後陽光下的藤椅上追憶似水流年的一生;我們還會有繞膝的孫子孫女,共享天倫,那麼這一生是多麼有意思啊。我們貪戀生,可我們也準備好笑着迎接死亡。

讀課外書心得1200字高中 篇20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裏一個人力車伕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誠實的勞動,創造生活。他懷着買車的信念,拼命的賺錢,就像是一個旋轉的小陀螺。終於,祥子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對於祥子來説,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雙鞋換來的。可是命運捉弄人,車接二連三的被人奪走,祥子的夢想之火一次次的熄滅。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不斷的振作起來,再度奮鬥。在此,我不由地感動和憐憫了,對祥子那堅持不懈,為夢想而拼搏的那股韌勁而感動;對祥子被悲慘的命運所折磨,而只能無奈地沮喪和失望感到憐憫。這教育了我:要堅強的面對困難,失敗了靠自己站起。

之後在從與虎妞的結合到虎妞最終死去的期間,使祥子的心靈深受打擊。最終車賣了,虎妞死了,一切都化為了烏有,又如同剛開始般。一切的一切像用橡皮擦擦筆痕般,將一切都揮發了,只留下幾條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卻永遠烙下了。祥子從此對世界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把他們的一切都騙搶過來。他變得奸詐,甚至無恥。簡直變了一個人,偷搶拐騙,只要能拿到錢,他什麼都做得出。看了這些,我心頭不禁得發酸、失望,還帶着絲絲怒火。失望的是祥子沒有堅持下去,最終被黑暗吞噬;憤怒的是以前那個老實憨厚的祥子如今卻做盡了一切傷天害理的事,他自己卻還是毫無悔意。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在黑暗的社會中,人類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憑自己來打敗命運,可是最後呢,卻使身心又一次的傷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掙扎,越陷越深,他漸漸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負且滿是骨氣的祥子,現在只有對錢的貪念而已。在社會的黑暗與金錢的誘惑下,祥子沒有了骨氣。“錢會把人引進惡劣的社會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開,而甘心走入地獄中去。”的確,祥子為了“生命”來爭取錢,而“生命”和“理想”中他選擇了“生命”,因為只有“生命”才是窮人唯一可以選擇的東西。那時窮人的命也許就像是棗核兒兩尖頭——幼小的時候能不餓死,萬幸;到老了能不餓死,很難。這時,才真正體會到:人的命運不完全由自己掌控。故事主人公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鬥,可最終,命運仍不費吹灰之力的摧殘了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