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漂流記的心得(精選6篇)

魯濱孫漂流記的心得 篇1

書是知識的海洋,智慧的翅膀.今年暑假,我讀了好幾本書,其中《魯濱孫漂流記》令我深受啟發.

魯濱孫漂流記的心得(精選6篇)

這本書是英國小説家笛福的作品.小説主要寫了一個名叫魯濱孫的青年想發財暴富,就到大洋裏去旅行,卻被海浪衝到了一個荒島上.當時,他身上只有一些煙草、一把刀和一個煙斗.他花了三十天的時間,把船上所有東西都搬到了岸上.從此,他靠着自己的雙手和簡單的工具造房子、種糧食、養牲畜,還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星期五".第二十八年時,一艘英國船來到海島,他幫助船長打敗了叛亂的水手,並乘船回到了家鄉.

沒有一個人,像他一樣在島上與世隔絕地生活了二十八年.可以説,這簡直是個奇蹟!當他剛來到島上時,他幾乎一無所有,但他沒有放棄希望,所有的東西都來自他的雙手.正是這些因素,促使他在這種絕境中活了下來,這都是他流盡了汗水,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才得到的.由此可見,勞動對於一個人來説是多麼重要

魯濱孫漂流記的心得 篇2

這個暑假,我的一位朋友推薦給我一本書,書名是《魯濱遜漂流記》。漂流記!我最喜歡冒險了。就這樣,我就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生活較富裕的英國人,從小腦子裏就充滿了闖蕩世界和外出冒險的念頭。終於有一天,他私自航海冒險了。沒想到卻被困在孤島上,孤苦伶仃,生存艱難。但他並沒有放棄希望,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在孤島上活了下來。他種了大麥和稻子、建了自己的房屋、造了工具、養了小動物等,還有最主要的是他從食人族手中救助並教化了“星期五”,自己成為孤島的島主。最終經過28年的等待,找準機會迴歸了祖國。他就是魯濱遜!

當我讀到最後一頁,我仔仔細細地看過每一個字。他使我非常震撼。28年!他呆在那兒28年!28年相當於多少月?28年相當於多少天?28年相當於多少個小時?如果換成了我,我就連28個小時都呆不下去,更別説28年了。

生存?堅強?勇敢?我不完全具有。在我讀《魯濱遜漂流記》之前,我一直不相信世上會有人都具有這些,而魯濱遜卻有。

生存!魯濱遜到了孤島上之後,他先把船裏有用的東西拿出一些,想辦法把那些東西搬到岸上去,再查看地形,找一個適當的地方來安置住所,貯藏他的東西,預防意外的事情發生。他想到船裏還有許多有用的東西也可以取出來,特別是那些繩索、帆布以及許多其他可以弄上岸的東西。

他決定再到船上去一次,他知道,要是再來一次大風,一定會把船打得粉碎,所以必須先把別的事丟開等把船上能搬的東西都搬下來再説。可見他考慮周到。以後自己又開荒種地、砍樹建房、圈養山羊、修建船隻等。他以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依靠自己的智慧辛勤勞動,白手起家。

再説説我吧。我每天央求着我爸我媽給我買這買那兒,卻沒有想過他們掙錢有多麼不容易!

堅強!魯濱遜在孤島上每天讀《聖經》,並把讀到的話與自己當前的處境相聯繫,以便從中得到安慰。

呵!他是通過讀書得到安慰的,而我卻是通過要物質得到安慰。還記得那一次......那天,我和媽媽上街去買菜。到了之後,我看到旁邊有許多賣玩具的小攤,我就拉我媽去,我媽不肯。因為她買完菜後還要回家做家務,話説,這家務早晚做不都一樣嘛,就花這麼點時間買個玩具也不行嗎?倘若這話傳到我媽的耳朵裏,她的回答肯定是“不行”。

沒辦法,我只好使出我的殺手鐗,那就是"賴皮滿地哭”!“哇!哇!”看,我又在滿地打滾了,不光是打滾,還在哭。“煩透了,煩透了!”接着是媽媽的嘮叨聲。“好了好了,我答應你了!”媽媽的話音剛落,我臉上的淚珠“刷”一下都不見了,只有兩條“麪條”在那兒“搖擺”。

勇敢!魯濱遜敢從食人族手中救俘虜,也敢激戰野人。

哈!偷偷告訴你們,其實我也很勇敢的。嗯?不信,那好,你們等着瞧。我是我們家公認的“最勇敢者”。我家居住着幾隻耗子,它們最討厭了。明知我們一家子最喜歡魚了,耗子們還和我們“搶”着吃。話説,不是貓喜歡吃魚嗎,耗子怎麼也喜歡吃魚呢?原來是這樣。我媽以前很喜歡耗子,就買了幾隻。可不知道它們喜歡吃什麼,我媽就餵它們小魚小蝦,我們吃大魚大蝦。我媽怕它們在籠子裏悶得慌,就把它們放出來,不關進去了。

不放出來還好,這一放出來,家裏剩下的大魚大蝦都被他們“搶”咯。就在這個時候,“正義”的我出現了。我手拿一根金箍棒,追着它們打。是不是有點兒“狗拿耗子,多管閒事”?瞧我説的,好像我就是那條狗。不管是不是,總而言之,後來我拿住了耗子,我媽以後再也不敢養耗子了。

魯濱遜的奇遇記告訴人們:當遇到困難、挫折時,只要有勇氣、有毅力並充分調動自己的智慧,就可以做出超出自己想象的事情來。

魯濱孫漂流記的心得 篇3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讀好的書才能打開知識的大門,寒假,我讀了《魯賓孫漂流記》這本書,主人公魯賓孫便成了我心中的偶像,他那不屈服的精神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分。

書裏講述了魯賓孫去大洋航海,卻被流落荒島,他發現了他航行的大船,不久把裏面有用的東西搬了出來,還在島上建了屋子,從此在那裏生活,還學會了編籃子、種糧食、養牲畜…...很多年後,他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叫星期五,他們還一起幫助英國船船長打敗了叛亂的水手,並乘船回到了家鄉的故事。

在我們的真實世界也有這樣的人:貝多芬,他沒有向命運屈服,堅持不懈,與命運抗爭到底,一生為音樂的繁榮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海倫.凱勒1歲時得了一場大病,看不見,聽不到,説不出,但他傲雪欺霜,發表了許多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孫臏被龐涓謀害,在斷腿之痛中崛起,而不是沮喪,最終經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的軍事家。其實,艱苦的環境、堅強的意志、不屈的精神,也會促使人成功,走向幸福的大門。

生活中很少人能像魯賓孫那樣,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難,在荒島上獨自生存了28年,用雙手、用汗水、用辛勤的勞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正因為這樣,才能成功回到家鄉。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困難,一定會哭上十天、八天,但是他不同他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佩,我們也要像他一樣不向困難屈服,敢於挑戰,用意志與現實鬥爭,用自己的力量,實現理想,在困境中努力學習。

魯濱孫漂流記的心得 篇4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新課文叫《魯賓遜漂流記》。學完這篇課文我就懇求爸爸給我買一本原汁原味的《魯濱遜漂流記》。買來《魯濱遜漂流記》後我一星期就把它讀完了,把這本書合起,魯濱遜那英雄般的形象還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裏。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有一個叫魯濱遜的英國人,在一次航海中遇上了大風,船翻了,他漂流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他戰勝了重重困難,在島上生活了28年,最終獲救。

讀完這本書,我想到了美國作家海明威説的:“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如果我們遇到困難就避之而過。我們的人生就會變得毫無價值,毫無意義了。

有人認為魯濱遜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我卻認為魯濱遜是一個機智勇敢的人。我們應該學習魯濱遜的樂觀向上不畏艱險正視現實和頑強生存的精神品質。

現實生活中我們是不會漂流到一個荒島上去,但是書中的荒島不正是現實是生活中的挫折磨難和困難嗎?如果你想征服荒島,就要勇敢的面對挫折磨難和困難。

記的有一次我和弟弟去林子裏玩,我們看到有一條蛇在我前方20釐米處就嚇得掉頭逃跑,我們缺乏的不就是魯濱遜所擁有的精神嗎?

就像危地馬拉的阿斯圖里亞斯説的:“只有那些鎮定勇敢的人,才能熬過黑夜,迎來光明。”只要我多向魯濱遜學習我相信我一定會進步。

魯濱孫漂流記的心得 篇5

書是知識的海洋,智慧的翅膀。這個寒假,我看了英國作家笛福寫的《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這本書所講的魯濱孫在外漂流的故事,令我深受啟發。

這本書主要寫了:魯濱孫從小就想航海。後來跟他朋友一起去航海,遇到了很多次大事件:遭遇風暴,被海盜抓等。後來被衝到了一個荒島上,但是他沒有絕望,開始在荒島上自力更生。建了一座“堡壘”用來防禦野人和野獸。還種下了許多小麥,靠自己的手做了陶瓷碗,養了許多小羊。後來遇到野人,從他們手中救下了一個俘虜,並取名為“星期五”最後跟英國船長一起把英國船奪回來,回到了自己的故鄉,結束了漂流在外的生活。

沒有一個人能像魯濱孫一樣在荒島上生活那麼久,還是什麼工具都沒有的,全靠自己那勤勞的雙手。更何況生活了二十八年,這難道不是奇蹟麼?這是為什麼?就因為他那堅強不屈的精神,讓他在這座島上活下去。他以回到故鄉為夢想,讓自己為這個夢想去奮鬥,流盡了汗水,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才會有這個奇蹟出現。由此可見,勞動對人來説是十分重要的。這本書告訴我們不可以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遇到困難不可以退縮,要迎難而上。勇敢踏出第一步,做踏實之後才踏出第二步,但不能心急。當我們成功後,會豐收成功的喜悦。

魯濱孫在大海上歷經艱險,依然不會氣餒,最終憑着毅力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難回到家鄉。也讓我認識到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不可以退縮,要克服困難,不可以輕言放棄。

魯濱孫漂流記的心得 篇6

利用課餘時間和寒假,我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

讀完<魯賓遜漂流記>這本書之後,我有許多感觸,但是,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學會生存。

魯濱遜獨自在孤島上,什麼都沒有。他就去破船裏找吃的。然後還去打獵,把羊羣養起來,還自己種小麥,給自己糧食吃。

他在島上生存,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他可以在這個孤島生存下來的原因,靠的是堅持。他靠着堅持,不怕勞累地去鋸木頭造房子,去打獵,種小麥,這是為什麼?可以説,他之所以可以生存下去是因為他堅持不懈。魯濱遜跟我相比實在是天壤之別。我遇到丁點的困難就退縮。有一次我下象棋,只是死了兩隻車就認輸。

魯濱遜可以在這個荒島生存下來,考得還有一樣東西,那就是生存的能力。那次爸媽不在家,我又不會做飯,於是,我想,我不會做別人會做呀!於是我就到大飯店裏吃了。但是,假如我不能去大飯店,有錢也買不到飯,那我該怎辦麼辦?我又不會做飯,那就得餓死?現在的孩子必須學會做飯,學會生存技巧和本領。

一個人沒有了生存能力就等於沒有了自理能力,還不如説是沒有生命!你想呀,一個人沒有自理的能力,就等於不會做飯,那就肯定餓死。

我開始想,如果我也來到了這個島上,該怎麼辦?是退縮,等死,還是像他那樣,學會生存,永不放棄?我想我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了,應該學會生存的本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