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讀書心得優質文章(精選12篇)

白夜行讀書心得優質文章 篇1

這是第二次看這本書,第一次看還是大學聯考後的暑假,有大把的時間可供揮霍。第一次翻閲,因為不走心,對於開頭那摸不着頭緒的描寫完全不感興趣,後面越看越煩燥,抱着趕緊看完了事的心態翻完,結果當然毫不意外什麼也沒看懂,完全不知道書裏講了什麼。第二次看是今年寒假,因為突發的疫情,讓寒假變得格外悠閒,依舊有大把的時間可供消遣,因為有之前的教訓,所以這次再翻起這書時,格外的用心,然後就沉迷其中,無法自拔。亂七八糟的想了很多,但真要去寫的時候卻不知道該從哪裏講起好。

白夜行讀書心得優質文章(精選12篇)

惡的芽與惡的果

關於主角亮司和雪穗,警察笹垣在多年後曾經説過這樣一段話“有一株芽應該在那時就摘掉,因為沒摘,芽在一天天成長茁壯,長大了還開了花,而且是作惡的花。“一成問警察雪穗就是否就是那朵花,老警察的回答是,那是惡的芽結的惡的果。警察笹垣覺得當初就該摘掉的芽是亮司,雪穗是後來結出的果。但看完書後我有不同的看法,覺得在這一系列事件中,雪穗才是占主導地位的人,雪穗是芽,亮司是果。

書裏多次提到雪穗就像一個貓咪一樣,高貴迷人。但如果是撿回來的小貓,從懂事起就呆在家裏,在人的庇護下生活,對人不會太有戒心,天真無邪,喜歡撒嬌。但是如果是大一點才撿回來,貓雖然也會跟你親近,卻不會百分百解除戒心,它們好像對自己説:既然有人餵我,那就暫時跟他住在一起,但絕不能掉以輕心。或許是童年的不幸,留下的印記揮之不去,讓雪穗產生了不停向上攀登的慾望。

和亮司一起聯手殺死了生母,這樣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被家境良好的養母收養,擺脱那個破舊不堪的家。甚至還考慮到為了讓自己不受流言蜚語的禍害,作證説母親是意外死亡,而不是自殺。從公立國小轉到了清華女子國中,成為了男孩子喜歡追捧的對象。因為同學散佈過關於自己不好的傳聞,又和亮司聯手,綁架了同學,雖然沒有實質性的侵犯,但從此那位同學對雪穗言聽計從。高中,因為自己不起眼的好友突然變得耀眼,也用同樣的方式奪走了好友的“靈魂”。嫁給在舞蹈社主動結識的家境殷實的高宮誠,順利的完成了人生的一次飛躍,然後計劃按照預期順利進行,看似是因為丈夫的主動出軌而被迫離婚,後來再嫁家境更為殷實的集團經理,從而又一次實現了人生的飛躍。但是計劃能如此順利進行,單憑她一人怎麼可能做到,那在背後默默幫她掃除人生障礙的毫無疑問就是亮司。

因為和小夥伴們一起在那棟廢棄的大樓玩耍時,爬進裏面的通風管道,亮司無意看到了自己的生父在性侵雪穗的事實,而後又用那個改變一生命運的剪刀刺死了自己的生父。或許滿足雪穗的一切要求,不顧性命與法律剷除阻擋雪穗向上攀登的障礙對亮司而言就是一種救贖。

所以也能理解在結尾,亮司跳樓自殺,隨之也帶走了一切祕密。雪穗今後的人生可以高枕無憂。看到亮司自殺,雪穗並沒有像我們理所應當認為的那樣,抱着屍體痛哭流涕,而是轉身就逃,如同失去靈魂的女鬼,一次也沒有回頭。因為亮司死了,帶走了雪穗生活裏唯一的光,所以現在的雪穗無異於行屍走肉。

一閃而過的温情

從年幼到各自成人,10年間雪穗和亮司設下完美的圈套,殺了很多人。但可能正是因為他們的殘忍和冷漠,亮司在無意中流露出的温暖印象格外深刻。在開的電腦店裏,亮司在剪一對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剪紙時問友彥打算什麼時候結婚,從剪紙聯想到了結婚,或許在亮司的心裏一直在期盼着什麼時候可以和雪穗一起正大光明的走在陽光下,結婚生子吧。

如果每個角落都充滿光明,誰還需要星星

令我覺得惋惜的是亮司和雪穗在殺了各自的生父,生母,和生母的男友之後,這一切都可以停止。雪穗在養母家過着富裕的生活長大,亮司也不必像後來一樣,一直活在黑暗中。但齒輪還是朝着不可挽救的方向滾動。雪穗從不以真面貌示人,亮司仍在黑暗的通風管中徘徊。但就像《了不起的蓋茨比》開頭所説,當你每次想要對別人評頭論足時,都要記住這個世上不是誰都有你這麼好的條件。因為沒有他們的經歷,所以無法理解他們的心境,也不明白他們為什麼選擇繼續。感到悲哀的是,他們長大後成了都自己小時候最討厭的人。亮司高中當起了皮條客,誘騙自己的同學去陪有錢的富太太,雪穗聯合亮司侵犯妨礙自己人生道路的女生。這些行為又和自己當初痛恨的父母的行為又有什麼兩樣呢。

極致的愛情:犯罪共有

亮司愛雪穗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雪穗是否愛亮司呢?我覺得這是一定的,國中的時候,好友問雪穗織的袋子是給誰的,雪穗説是給養母的,但這個袋子後面出現在了亮司那裏。雪穗最後在大阪開的店叫RK,是他們兩人名字的簡稱。但只有事實,説不出什麼概括性的理由,後來看電視劇《為了N》,找到了答案——犯罪的共有。不同於一般的戀愛,需要互相陪伴在彼此的身邊,保持身體的忠誠,而是默默的承擔對方的犯罪,犯罪共有。

最耐人尋味之處:

除了最後的同框,雪穗和亮司在書中從來沒有一同出現過,好像他們行走在完全不同,沒有重合的軌跡中,但無數的事實,跡象表明他們在看不到的地方有牽連。我們就會禁不住去想象他們是怎麼一起出謀劃策的,雪穗把織有他們名字縮寫的袋子送給亮司時,會説些什麼呢。一切都不得而知,但一切又都耐人尋味。

因為蝦虎魚一定在槍蝦身旁。

亮司總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守護雪穗。

平凡生活的幸運與仰望。

在看一些書評的時候,發現有很多人表達了對雪穗的嚮往和她與亮司之間愛情的嚮往。嚮往雪穗,我想肯定不是嚮往那個破舊的小房子,不是嚮往被當作童妓去交易,羨慕的是她的美麗,聰明,善於偽裝。羨慕他們的愛情,或許是嚮往兩人之間無法超越的默契,一方可以為了對方隨時獻出生命。這些渴望而不可得的,是他們的不幸,我們的幸運。我們的生活不會像書中的故事那樣,充滿悲情與戲劇性,雖然有磕磕絆絆,遇到不順心也是常有的,但不至於威脅到生命,沒有那麼沉重,我們還是可以歌頌陽光,歌頌朝露,還是能發現許許多多的美好與驚喜,儘管是在這平淡無奇的人生裏。

書裏有很多瑣碎的描寫,開頭警察笹垣去買烏賊餅,看到報紙上寫着日本因為環境污染出現了痛痛病,水俁病。以及後來笹垣因為調查案件忙的焦頭爛額而不明白妻子為什麼要去超市搶購衞生紙。以及到後面亮司販賣盜版遊戲。石油危機,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猛進,10年間日本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不管外部世界是如何的詭譎雲湧,雪穗和亮司之間卻從未改變。東野奎吾在白夜行中説過,世上有兩種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一是人心。絕望的念想,悲慟的守望,關於愛情和人性,仁者見仁。故事的內容,細節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被漸漸遺忘,但在內心產生的動盪卻可能會轉化成為生活的一種期望。

白夜行讀書心得優質文章 篇2

白夜行是一部很吸引人的小説,不同於一般的推理小説,一些揭示祕密的細節會在一些不經意的地方透露,讀者比書中的偵探都更早知道兇手,那這本書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探尋兇手的動機和目的。

在讀這本書之前,先看了下簡介--最無望而堅守的愛情,“只希望能手牽手在太陽下散步”被詮釋為這本書的內核,卻是,書的整體基調很昏暗,一環扣一環的殺人事件,兩位主角慘淡的童年。所以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覺得亮司和雪穗之間是有愛情的,但是在看到結尾亮司自殺,而雪穗冷漠的説“我不知道”並且像幽靈一樣離開的時候,我回想了故事的很多情節,我漸漸不覺得他們之間是存在愛情的。也許最合適描述他們之間關係的,還是那兩個字--共生。

看完書後也看了很多書評,有人認為能體現他們愛情的地方有布袋,剪紙,還有名為“R&Y”的店,都是對他們愛情的見證。可是也許並不是愛情,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悲觀,他們可能是從小隻能相依為命,兩個人在黑暗中前行的時候,只有對方。兩個人在經歷了童年那些悲劇,亮司的母親和店員有一腿,亮司看見自己的父親性侵犯雪穗,然後亮司弒父,雪穗弒母,如此的悲劇造成了兩個人已經不能稱為缺陷的人格。亮司在書中雖然一直給人的印象都是冷漠兇殘,但是他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喜歡剪紙,喜歡鼓搗計算機,同時在聖誕節那天對友彥的”路上小心“還有送給友彥和他女朋友的剪紙,甚至在馬里奧事件中對友彥的表現,讓我覺得亮司這個人還是有人性中善的一面的,還是可愛的,但是對於雪穗,我沒有明白她很多事情的動機,上海江麗子,殺害自己的養母,這些也許是完全沒必要的事情,她從來沒有表現出善良的一面,書中的她一直以面具示人,我們不知道她真是的樣子,書中雪穗和亮司一句對話都沒有,所有的一切都是靠警察的推理得知,我們也無法知道他們倆的真實相處狀態,雪穗的內心,仍然是個謎。若説她愛亮司,那為什麼要嫁人離婚然後又再婚,我沒有看出這兩次婚姻給她帶來了什麼,也許我是不能理解雪穗吧,在亮司死了之後,她也可以擺脱過去的所有,一切都結束了,她可以繼續活着,亮司的死帶走了探尋過去20-年裏所有兇殺案的線索,儘管偵探已經有了很完整的推理,但是卻在也不可能逮捕雪穗,亮司為雪穗做了所有,然後自殺了。

但是這就能説明是愛情麼,看過一個書評説,雪穗追求的就是索取,她要得到所有少年時沒有得到的東西,並以此為樂,而亮司終其一生就是贖罪,我贊同這個説法,不認為他們之間有愛情。或許他們早就是不配談愛情的人,他們只是活着,剷除對自己不利的因素,我行我素的活着。兩個人都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是他們從此也活在黑暗中,成長的道路上沒有人給予過他們正確的指導,只是憑自己的喜好來做事,可是他們的一生也是如此悲慘的,讓我們不能單純的用好與壞來定義他們。越來越成熟之後,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不能用單純的好與壞來表達,人心是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

寫了這麼多,其實也不知道在説什麼,現在看了很多書之後,都覺得得到了震撼,但具體是什麼,總也説不出來,也許一直不説就會越來越失去表達的能力,決定從現在開始,每看一本書,就寫點讀書筆記,不管多少,一點點思考一點點見解都行。覺得自己是個膚淺的人,開始充實自己吧,用書本。

白夜行讀書心得優質文章 篇3

這本書其實是在講人性。東野圭吾好像是在探索人性可以在黑暗中勇往直前到什麼程度。很多人在講,雪穗和亮司是受了傷,可他們後來完全不必走向這個結局啊。這麼想的話,就是在judge了。世界上很多事沒有為什麼,人性可以延伸到多麼無窮無盡的地方,那極遠處是花朵還是毒汁誰也看不清。就好像,最近發生的輿論聲討最多的兩件事,江歌案和三原色,誰能為作案的人背後的動機找出合理的解釋?所以我們覺得他們就是奇葩,反社會,變態,沒人性,可是這世上的確存在有些人就是沒有心地活着。這個例子不可類比本故事,本故事的主角不是沒有心的麻木之人,而是心裏的温暖角落僅此而已,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説明人性有太多面了,這個故事探索的是其中一面,告訴我們,人性的絕望可以有多麼強大,亮司是絕望的,雪穗是絕望的,以至於完全不在意其他人帶來的温情即使它存在,比如養母和江利子都是真心實意愛着雪穗的人,但都被她傷害;還有,人性中有絕望,但只要沒去死,就是有希望、有期盼,比如雪穗之於亮司,安全感之於雪穗,都是人性中的希望。但由於絕望太深,期盼太專注,絕望就如同地獄之火一般焚滅一切,最終也毀掉了期盼。但焚燒的灰燼依然讓你感動,為什麼?因為你感覺到了人性,那是人類存在的印記。

為什麼我上面提到雪穗之於亮司,安全感之於雪穗,都是人性中的希望之光,為什麼我沒有説亮司之於雪穗呢?我想探討這個問題,雪穗愛不愛亮司,我的答案是不愛,她需要亮司的陪伴,但那是異於愛的感情,她是離不開亮司,但那不是愛,他們倆的確像老警察所説,更像是一種共生關係。雪穗愛的人,的確可能如書中所推測是一成,我的推測原因是,周圍的男人都被她的美貌所吸引所迷陷而想得到她,這在雪穗眼裏和小時候要得到她的男人是一類人,唯獨一成是特別的,他似乎對她毫不在意,甚至喜歡上她的朋友,一個普通的女孩,所以這可能激起了她的好勝心,以及,她童年的經歷帶給她的暗示,不想要得到她的人,才不會傷害她,所以她應該有很大可能喜歡上一成,並且想要得到一成,後面她養母的葬禮,她有過勾引(沒記錯的話?反正書中描寫的就是她如同海妖賽壬一樣迷得人死無葬身之地,也是汗...)

下一個話題,雪穗為什麼那麼愛錢?交往的都家底雄厚,成長過程中一直和亮司在靠竊取其他公司的技術機密賺錢,錢錢錢,為啥呢?我的解釋是,錢給她安全感。從小的家庭環境貧困,母親才會把她賣給男人,那是她想脱離的環境,她要去上流世界,上流社會,想盡一切辦法,被有錢的體面表姑媽收養,賺錢,交往財力雄厚的男人,都是為了尋找安全感。擁有錢,那麼,她就可以不再被別人支配,她就可以自己掌控選擇,我想大概是這樣。

白夜行讀書心得優質文章 篇4

最近我工作進入淡季工作很清閒,為了督促自己每天給自己寫了很多計劃去完成,昨天我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所有的計劃都被耽擱了,根本停不下來。

看推理小説最大的樂趣是猜兇手是誰,但是這本書東野圭吾根本沒興趣把兇手寫的那麼懸疑,不用兩個章節讀者就能知道兇手就是明白桐原亮司和雪穗這兩個孩子。

可是是什麼原因讓那麼小的孩子竟然做出弒父弒母這樣令人震驚大逆不道的事?帶着這個疑問一口氣讀完全書,迫切想知道答案。

雪穗生母死後被父親的表姐收養,養母是個家境良好會茶道花道氣質高雅的女人,雪穗在生母死前一年就有意接近養母,也被培養出了不符合貧窮的家庭環境的氣質。開始我以為雪穗是為了極力擺脱貧窮想要過的好那種慾望,可是因為這樣的慾望就弒母有點説不通,(看了很多書評,發現有人竟然沒有注意到雪穗鑰匙的鈴鐺那個細節,生母是雪穗殺的這一點是肯定的)那麼小的孩子即使慾望再大弒母這種事也不是説做就能做到的。散步她謠言的女同學被設計打暈拍了裸照,她和好友發現並救了她,之後日子裏經常去探望從而冰釋前嫌成為了朋友,而雪穗對待上了大學後漸漸變得漂亮起來的好友也是同樣的手法卻有不同的目的,雪穗心儀的目標一成被好友吸引,連本來想追求自己的高宮也打算退而求其次的追求好友,擋了雪穗的路的人不管是生母還是多年好友,她從來都是沒有猶豫的對敵人懷柔陷害剷除,手段極其高明,一箭N雕至少一箭雙鵰,只是她想過上人上人生活那種慾望驅使嗎?我不信,總覺得她貪圖的不是這些。一個從小飄零的孤女想要拼命掙得一切的安全感驅使?理由總是太單薄,雪穗的做法裏總覺得揉着仇恨。

同樣的桐原亮司為什麼弒父,桐原洋介死於細而鋭利的刀刃,而亮司最愛的是一把當鋪裏德國剪刀,弒父的動機一直令人費解,在以後的日子裏堅定不移的守護雪穗,幫雪穗剷除障礙,殺了松浦利用典子寧願做一個在白夜行走的人。雖然他不愛典子,但在和典子去大阪家鄉的時候説了很多關於家鄉和父親,亮司心裏明白典子是真心愛他的吧,當然亮司説起家鄉和父親時都是厭惡之詞,為什麼會如此厭惡,警察調查桐原洋介命案的時候並沒有發現亮司和父親有什麼矛盾,相反桐原洋介很溺愛這個兒子。

東野圭吾從來沒有以第一人稱去寫故事,每個出現的角色有獨立的視角一點點的帶着故事的發展,亮司和雪穗之間的往來更是一點直接描述都沒有,全是靠着執着於當年案情的老警察一點點的抽絲剝繭一點點的帶進。直到最後帶出案件真相的同時又戛然而止,留下大片空白給讀者想象和回味。太高明瞭。

人性複雜。執着於案情近20--年的警察即使退休了案件也過了有效訴訟時期仍然在調查,明明知道兇手是誰但苦於沒有證據而不能實施逮捕,這麼強烈想逮捕兇手的他在得知真相的時候也在心疼,心疼那個不知道抱着何種心情在通風管中爬行的亮司,即使耀眼如女王的雪穗在他眼裏也不過是在那間老舊公寓遇到的那個對一切無所依恃、不肯打開心扉的女孩。但是惡就是惡,他是警察是要將惡繩之於法的警察。

世界上有很多惡醜陋不堪,戀童的變態,把女兒當妓女來買賣的母親,和母親通姦的店堂夥計,因為這些惡催生出惡,看了結局不但沒有兇手終於罪有應得死掉的痛快反而有一種令人説不清的心酸,亮司和雪穗依然像兩個無助的孩子相互依靠相互慰藉互存共生,甚至我一度希望故事的最後他倆能在一起不要再生活在黑暗裏。

但現實沒有這麼感性和想當然的美好,惡就是惡,即使令人同情也該受到懲罰。

如果桐原洋介不戀童,如果雪穗的生母不把女兒的身體出賣給那些骯髒的嫖客,是不是就不會有後來這些罪惡產生。我是聖母婊,我希望世界和平,沒有戰爭沒有爭鬥沒有罪惡沒有黑暗,孩子有他們該有的無憂無慮的童年,不該像雪穗和亮司一樣行走在白夜裏。

故事最後,亮司為了守護雪穗,在警察快逮捕到他的那一刻,用殺了他爸爸那把剪刀刺向自己的心臟跳樓自殺,雪穗看着亮司屍體然後上樓,她一次都沒有回頭背影猶如白色的影子。

“我的天空裏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説已經足夠。

憑藉着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

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但是唯一代替太陽的光也逝去了,雪穗有沒有害怕。

白夜行讀書心得優質文章 篇5

看完了《白夜行》,決定寫點什麼紀念一下。

在白夜行之前看了東野圭吾的另一個作品《嫌疑犯X的獻身》,感覺還不錯,把數學geek塑造成情聖的情況比較少見,咋一看還挺有新鮮感。第一遍屬於粗粗瀏覽,情節至上,總感覺細節好像沒那麼經得起推敲。同房説白夜行更加震撼於是緊接着看了,看完《白夜行》,我終於意識到,東野圭吾不是那種流於獵奇、推理或者驚悚的小説家,他的書不能按我所理解的探案小説的套路來解讀。

為何文字作為古老的信息載體,在電視大熒屏甚至3dsmax等視覺系傳媒工具發明之後仍然屹立不倒,為何電視劇電影充斥生活的今天,由一個個字節組合而成的小説依舊流行,為何每當由小説改編的電影電視劇播出後總會引發原著黨和電視黨的爭論。顯然,文字對人們有獨特的吸引力,它的獨一無二在於,它有太多暗示性和可能性。

一直到最後,我都無法相信殺人的竟然是雪穗和亮司。我知道這兩個小孩有問題,但在東野圭吾筆下,似乎每一個人都有問題。我一路閲讀,一路看雪穗虛假而優雅地活着,我一直在等,等作者來個絕地翻盤,把雪穗的偽裝撕碎,她加諸於那些無辜女孩子的恥辱,必須一一償還。而我絕沒有把她和十八年前的謀殺案聯繫起來。而亮司,看他踩着命運的刀刃而行,看他活在光鮮亮麗的社會的背面——黑暗髒臭腐朽不堪的底層,看他冷笑,看他鄙夷,我對這個人物簡直又愛又怕。我在期待這兩條全然不同的主線相交,兩個由一樁無頭案聯繫起來的悲慘家庭的孩子,他們現在是雲泥之別,東野要怎麼讓他們產生交集?

一直到最後幾章,由老刑警口中得知了,雪穗有一個“槍蝦和蝦虎魚”一般共生的人,並直言這個人是亮司。這才明白,這兩個小孩之間有着非同尋常的關係,雪穗身邊發生的種.種有了合理的解釋,而在亮司線屢屢出現剽竊案也有了不言自明的回答。原著從頭到尾沒有兩人的直接互動,知道老刑警的一句話,讀者才知道,原來雪穗和亮司,早已將彼此深深刻入了生命的軌道

明白了真相之後,我對雪穗和亮司根本提不起一絲恨意,儘管他們殺了很多人,儘管雪穗在成為美佳的繼母之後對還是小孩子的美佳故技重施……我真的恨不起來!因為他們遭受的是最殘忍的背叛和最無情的漠視——來自於最親的人。我認為命運加諸於雪穗身上的屈辱,重到幾乎可以抵消她所犯過的全部罪行。

關於第一場和第二場謀殺,也就是亮司父親和送貨員的死,我無法譴責雪穗和亮司,因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掙扎着活下去,努力不被人欺辱。之後接二連三的不幸,都源於這兩個小孩早早被扭曲了的心理。

東野對真相併沒有過多着墨,他留給我們無限推想的空間,兩個小孩是如何殺死這些人的?他們之間如何聯繫,或者有沒有過聯繫?他們的童年到底如何?包括雪穗母親的死是自殺還是謀殺都沒有定論。

我認為,亮司的心理還是有跡可循的,從他對待友彥的態度就知道了。從頭到尾,他沒有背叛過友彥,甚至有那麼幾回保護了他,從此可以窺見亮司心底被他自己囚禁起來,不能見天日的善良。我相信亮司不是沒有人性,他把感情全部寄託在了雪穗身上。他面對雪穗時懷有怎樣的感情?對父親行為的愧疚和羞恥,對雪穗遭遇的同情和愛護,或許還有擔心害怕。雪穗是他無盡黑夜的光,他活着,就是為了她。然而他和雪穗的感情是從罪惡的土壤裏開出來的花,再美,再純粹,也是帶着原罪而生的,不可見光的——於是他們無法相見更不敢相認。

“我的天空裏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説已經足夠。憑藉着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終於明白了雪穗説過的這段話的真正意思,也明白了《白夜行》書名的奧祕,作為讀者猶且心傷,兩個主人公的內心如何,我根本想都不敢想。雪穗對亮司的態度,除了以上那段似是而非的剖白,雪穗本人在書中沒有任何表露。但從旁人的敍述中我們大致可以知道,雪穗和亮司小時候是好朋友,他們會一起去圖書館,亮司還會給雪穗剪紙。個人認為雪穗的感情埋藏得比亮司還要深,亮司是刻意避開和雪穗的關係,而雪穗早已經把隱藏當成習慣了。作者將雪穗刻畫成貌美聰慧,極有教養的女子,在我眼裏,她的外表有多光鮮,內心就得承受多大的痛苦,痛着痛着,她就麻木了。

“那時,我比現在的你更小,真的還是孩子。但是,惡魔不會因為你是孩子就放過你。而且,惡魔還不止一個……”

雪穗的話冷靜而淡漠,她才是那個把自己困死在心牆之中的人,她對所有的人都持有高度戒備,她沒有朋友——一個也沒有,唯一能夠依靠的亮司和她一樣也在黑暗中苦苦掙扎。她才是從頭到尾最痛苦,最疲憊的那個人。

白夜行讀書心得優質文章 篇6

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這是唐澤雪穗在整本書中為數不多的幾次真情留露,也是我最喜歡的幾句話之一。

因為我從來擁有的都不是我所想的,所以我不在乎失去他們,也就不怕失去。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活在光明中的,就像我們,吃飯睡覺工作就能度過一生,雖然不完美但總能談得上幸運。但也總有一些人,他們的人生在角落裏,能活着就需要艱苦的奮鬥,這樣的人有時候能從電視上看到,他們可能生活在戰亂地帶,或者童年的陰影下,或者某種巨大的打擊中。

然而生活中每個細節都可能影響到人生的軌跡,何況的生命中巨大的創傷,為了理所當然的活下,他們會做些什麼?不管做什麼,人的一切行為都可以用四個字來解釋,生活所迫。對於活在角落裏的人,人生何其艱難。

雪穗和亮司就是這樣的人,亮司為了保護自己的小愛人殺了自己的父親,雪穗沒有阻止母親的自殺,反而冷漠的製造了一個意外的現場,不正常的童年讓他們擁有了邊緣的人格,人生從此只有寒冬,他們説好裝作不相識,在法律有效期內做彼此的太陽,唯一温暖的來源。

但是有些東西一旦開始就無法收拾,你需要用無數的謊言圓第一個謊言,在他們的世界裏,謊言是需要用生命來編織的,先是別人的生命,然後是自己的生命,所以一旦有人發覺出真相的一點線索,那就是那個人人生的結束。

他們在黑暗裏種着自己的太陽,用別人的血當做肥料,就像修羅一樣為了尋找愛不停的戰鬥,雙手沾滿鮮血的奔跑。但修羅跑不出地獄,黑暗也沒有盡頭。

殘酷的東西不只是無盡的黑色,雪穗一直都是白色的,明亮的白色,就像她的名字。跟亮司的黑不一樣,她只要一出現,場景就是白色,白色的傢俱,白色的衣服,白色的笑容。這樣的眼角總是笑意的人能不帶一絲善良的毀了周圍幾乎所有人的人生,就像當初她的母親毀了她的人生。

還有在故事裏無處不在的小説《飄》,它一定意味着什麼。我記得斯嘉麗祈求白瑞德留下時,白瑞德説,有些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寧願記得它最好的時候,也不要修補它。

然後一生都看着那個補過的傷痕。也許雪穗就是帶着這樣的信念一直活着,親情友情愛情破碎了就讓它死亡,反正總有能替代它們引導自己前進的東西。這個如女明星一般美麗,笑容和名字像雪一樣純潔的女人,心到底是什麼顏色。

最後亮司死在她面前,老警察含着淚問你認識他嗎,她説不,然後轉身走了,沒有回頭。訴訟期已過,她走出來了,沒有回頭。

愛情只是一個幌子,人終究是為自己活着。其實雪穗的太陽不是亮司,有些人用愛支撐着生命,有些人以為自己是用愛支撐着生命,最後她面無表情的走進了自己處心積慮才得到的店面,或許連她自己都才反映過來,那才是自己生命中的光。

當太陽升到最高點時,影子便消失了,亮司只是個影子。

白夜行讀書心得優質文章 篇7

最近看了一本不錯的推理小説東野圭吾的《白夜行》,突然對推理小説產生了興趣,故事很長,剛開始的時候感覺每個章節的連貫性不好,一個故事跳到另一個故事,前一章説的是這幾個人物。後一張就出現完全不相干的人,感覺有點看不下去了,但是讀着讀着所有的章節都會聯繫到一起,覺得每一個段落都有伏筆,都是圍繞着兩個中心人物,在他們身邊發生的事情,看到一半的時候真的很想看看結尾到底會怎樣,兩人的命運將會如何,終於忍着看到最後,推理小説真的有很大的吸引力,有的結局完全超乎你的想象,但我覺得結果不是重要的,關鍵是在看小説的過程中引起的思考,每個情節彷彿都在腦子裏形成一個影像,每個章節都引領着你想看下一個章節。

看完小説之後我又看了電視劇版的,是由山田孝之、綾瀨遙、柏原崇主演的,總感覺和小説有些不同,小説中男主角桐原給我的感覺就是什麼都會做,很神祕,很黑暗。而看完電視之後覺得桐原其實很善良的,反而對桐原有種同情,把所有的罪惡都攔在自己的身上,讓心愛的人永遠幸福,守護心愛的人,可能是電視劇的導演對桐原帶有感情色彩吧,不過這點小説的最後感覺也有所體現。總而言之,是一部很好看,很值得推薦的小説。聽説《幻夜》是它的姐妹篇,準備也拜讀一下。

白夜行讀書心得優質文章 篇8

這部作品寫的是不是愛情,那是見仁見智。對我而言,實在看不出雪對亮有愛情,或許直至R.K繡包事件(國中),雪對亮或許是有好感的,但是到了大學社團事件以後,我看到的只是雪不斷追求自己嚮往的一切而利用亮去殺人,而亮無怨無悔的幫着雪。或許支持亮的是所謂的愛情,但對雪而言,亮或許只是一個能進行心靈交流的人,或者説難聽一點,就是一個利用的工具。

從雪的生母還在世時,雪就看書,學習茶道、插花,儘量使自己談吐高雅可以看出,雪從來都向往的是美好的生活,而絕不是和為了保護自己而殺了生父的亮一起相濡以沫。而所謂雪為了保護亮而殺了自己的生母純粹是有些讀者的猜想。場景再現:根據情節推測,兩人在實踐之前在圖書館相識,並有淡淡的初戀。雪被母親逼迫出賣自己的肉體給亮的父親,在大樓裏被尾隨的亮看見醜惡的一幕,憤怒之下,亮殺了父親並偽造現場逃逸。那麼,知道此事的只有亮和雪兩人。雪母迫於外界壓力決定自殺,雪發現這種可能卻不去阻止,顯然已經做好了讓別人收養的打算。記住,雪母應該知道亮父死的原因,只要她説出賣女兒一事,那麼不難推測到此案與雪有關,雪在案發時沒有不在場的證明,如果由亮作證,那麼亮必然受到懷疑,那麼後面的事情必然大大不同了。而且雪母一旦説出賣女一事,雪的名節不保是肯定的。所以雪看着生母自殺而不阻止,可以説是為了亮,也可以説只是為了她自己的未來。

到了後來的藤村、江利子事件,可以看出雪不斷利用亮來博取自己的未來。雪這個人,一成的第一印象其實是很準確的,即雪的眼光中可以説隱含了卑劣與下流。女主角就是這樣一個人,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似乎同情她,但在我看來,她得到的懲罰,太少太少。無論何時,去殺害無辜的人,去陷害無罪的人,都是一種不能容忍的錯。

縱觀全書,可以看到,每次殺人或者陷害,都是由亮親自出手。雪的手,從來沒有沾染污穢,但是每次的罪,幾乎都是雪的原因。就連原初的罪:亮親手殺父,也是為了雪。對亮來説,或者雪就是那白夜之中唯一的光,這絲光,來自他對雪的愛;但是對雪來説,亮或許是代替太陽的存在,但是,誰對太陽有愛呢?或者説,如果能夠有太陽,何必需要代替的存在的呢?

之後最後的結局,雪失去了代替太陽之物。其實也沒什麼,因為雪從來沒有親手犯過罪,所以警方也不能拿她怎麼樣。那麼,從今往後,雪可以生活在太陽下了,也不需要替代太陽之物了。可笑的是,上天早已給了她懲戒:不能懷孕。雪終於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卻失去了一切。

白夜行讀書心得優質文章 篇9

只希望能手牽手在太陽下散步--------題記

多年以後當你已銀雪滿頭的時候,會不會想起當年那月下兩個孤單的身影。在風中瑟瑟的抖動卻又彼此瞭解心聲。在漫漫黑夜中,互相照耀對方。。。

他時年11歲,卻過早的領悟了母親的背叛。

她剛上國小。卻因為生計而被迫去接客。

當弱小的兩顆心碰撞在一起時。是撕心裂肺的痛苦。還是從未有過的體驗?

而東野圭吾給我們的只是悽美的愛情。知道結果卻又堅定的一意孤行。婉轉而傷感。不是麼?

只想成為對方的太陽,彼此走在慢慢的人生長路上,過着隨時都會消失的生活。可是即便是如此,他們也堅強的活了下來。因為想讓對方快樂。可是他們自己又怎麼會不知道。人生長路,他們已不能在相遇並且牽手在太陽下散步了。也因為這樣《白夜行》向無數人詮釋了這段愛情。猶如一曲悽婉的哀歌。

在故事的末尾,男子用自己的死才終於換來了女人的一世平靜。小説最後的描述説女人看着屍體一言不發,面無表情。可是,她的心又真的是面無表情麼,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可是,換過頭來想想終究還是這個社會,人心的墮落。連孩子這麼小,小得可憐的願望都不能實現。而且是付出短暫的一生都實現不了。

然而,事實在他人的眼淚中不會有任何的改變,該面對的終究要面對。維護社會秩序的法制似乎在此時又是那麼無情。

的確,任何事情都是雙面的。

那就逃避麼,可是就這樣子逃避一輩子麼?他們選擇了面對。默然的看着這時間的蒼白。形同路人。可惜,他們選擇了殺人,一句我本性善良,不會殺人,但有人惹惱了我,我就會肆無忌憚的殺人解釋了一切。他們所相信的最終還是被無情鎖住。

男子用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剪刀(男主人公擅長剪紙)結束了自己。為自己所愛的人開脱了一切。

終是得不到那個小小的願望。

:雪穗 只想和你手牽手在太陽下散步。

我曾經喜歡過一個人,是在國小,當時是在一個下午,天氣很好,我和同學走向操場的廁所,一瞬間。我們彼此對視,相互微笑。然而這個不經意間的微笑卻成了我童年的最美好的回憶。

只是淺淺的一笑。

如果一直是路人多好,但這個社會不允許。若無其事,並不是最重的懲罰,而是最深的憂傷。

如果是路人,彼此都忘卻了以前。可惜當雙目相對的時候,淺淺的微笑。抑或會發現,彼此的笑,一如當年。

白夜行讀書心得優質文章 篇10

絕望的念想,悲慟的守望!

一如這本書的案牘一樣,“只但願妙手牽手在太陽下漫步”,這個意味故事內核的絕望念頭,有如一個漂亮的幌子,跟着無數混亂、壓制、淒涼的故事片段像記載片一樣逐個復原:沒有痴痴相思,沒有海枯石爛,只剩下一個嚴寒絕望的軌跡,最終一絲温情也被完全丟棄,萬千讀者在一曲救贖罪惡的悽苦戀愛悲切動容。

這就是故事已給的引見。

467頁的一本厚厚的書,看完後,能覺得到的確實就是混亂、壓制、淒涼。

作者共同的筆法,在開首的平鋪直敍漸漸鋪墊,但後頭的跌蕩放誕崎嶇,讓人按捺住呼吸與忐忑的影響感一頁頁的閲讀,最終,只留下歎氣的轉機。

很奇特,很像鴉片,讓人上癮的自虐。

蓋上書,從新回憶書內容,理清思緒,確實讓人回味萬千。

一開端,書就引見了這不是兩個純真的孩子,但誰會想到故事竟拉長了轉載自本站請保存此標誌二十年;

一開端,書就是環繞着一場命案開端,千迴百轉後又回到這場命案中,早已物是人非;

一開端,書就暗示他們的不純真的感情,書本的大段大段的文字卻未着墨,然則那份情緒就如許進入我們心中的振振有詞;

一開端,書就坦承這不是一個喜劇,只是哀痛的方式竟是如許顯示,迂迴得讓人措手不及倒是預料之中的允許默然;

一開端,書就埋沒着無數伏筆,一個個轉機,殘暴的片段,卻將阿誰戀愛寫得讓人潸然淚下,敍事之美的極致。

白夜行,書中給瞭如許的解讀:

【我的天空裏沒有太陽,老是陰鬱,但並不暗,由於有器械替代了太陽。固然沒有太陽那麼亮堂,但對我來説曾經足夠。憑仗着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晝。我歷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落空。】

當雪穗説出這段話的時分,也許就是在這本書中她最真實的形象顯示了吧。

白夜行讀書心得優質文章 篇11

睡前讀的書,應該讀恬淡、美好的故事,這樣睡覺才會睡得舒服。然而我,在那麼一天,讀了一本書,叫《白夜行》,是在夜晚。

在黑夜,思緒比白日更為纏綿,神經更為敏感。很難表達出看完這本書的感受,看完腦袋亂成一團,似有千言萬語要説,卻無語凝噎,吐不出一字。好像一個人在看星星,可以看清楚每一顆明亮的星星,卻不知道北斗七星在哪個位置。

雪穗的幼時經歷殘忍而黑暗,被人施以暴行,不只一人,不只一次,究竟有多麼痛楚,才會變成十九年後的雪穗。那句“我的天空裏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説已經足夠。憑藉着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你明白嗎?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相必白夜行這名字也是依此而來的吧。也由雪穗和亮司而來……

果然世界上有兩種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雪穗和亮司在圖書館相識,他們看書,剪紙,刺繡,嬉戲。直到那麼一天,在通風管道內玩耍的亮司,遇見被自己親生母親為了錢而將女兒賣給自己親生父親滿足獸慾的情況,用那把銀剪刀,弒了父。十九年中,由於責任與羞愧,亮司一直在贖罪,一直遊走在陰暗的角落裏。十九年後,為了不讓警察抓住,仍舊為了雪穗,將剪刀插在了自己胸口。十九年的時光,這算是因果,算是輪迴嗎?

雪穗沒有人性,不僅沒有好的人性,也沒有壞的人性。她認為的人性,是太陽吧……她只是奪取,奪取她想奪取的,奪取她曾經沒有,曾經缺失過的。甚至為此可以讓桐原亮司拍川島江利子裸照,美佳和藤村都子,殺許多阻礙自己的人。甚至雪穗自己也殺人,殺親生母親與養母……這裏麪人性太沉重了,愛也過於隱晦,甚至不能稱之為愛,而因稱之為羈絆,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就像蝦槍和蝦虎魚一樣,失去任何一個,都是悲哀。

但是這個世界哪有什麼非黑即白的事啊,哪有純粹的惡呢。我並不十分討厭雪穗,即使她周圍的人總會不斷死去,她依舊有一種魅力,讓人迷戀。甚至在結尾處,我仍舊可憐她,即便她已經身處上流社會了,但她卻沒了自己的太陽,只能像一個幽靈一樣了……她一次都沒有回頭的離開,不能回頭,也無法回頭。

雪穗和亮司,以前不可以,以後也不能夠,在白天,在太陽底下手牽手一起走路了,終其一生,也不可以了……

白夜行讀書心得優質文章 篇12

這部作品寫的是不是愛情,那是見仁見智。對我而言,實在看不出雪對亮有愛情,或許直至R.K繡包事件(國中),雪對亮或許是有好感的,但是到了大學社團事件以後,我看到的只是雪不斷追求自己嚮往的一切而利用亮去殺人,而亮無怨無悔的幫着雪。或許支持亮的是所謂的愛情,但對雪而言,亮或許只是一個能進行心靈交流的人,或者説難聽一點,就是一個利用的工具。

從雪的生母還在世時,雪就看書,學習茶道、插花,儘量使自己談吐高雅可以看出,雪從來都向往的是美好的生活,而絕不是和為了保護自己而殺了生父的亮一起相濡以沫。而所謂“雪為了保護亮而殺了自己的生母”純粹是有些讀者的猜想。場景再現:根據情節推測,兩人在實踐之前在圖書館相識,並有淡淡的初戀。雪被母親逼迫出賣自己的肉體給亮的父親,在大樓裏被尾隨的亮看見醜惡的一幕,憤怒之下,亮殺了父親並偽造現場逃逸。那麼,知道此事的只有亮和雪兩人。雪母迫於外界壓力決定自殺,雪發現這種可能卻不去阻止,顯然已經做好了讓別人收養的打算。記住,雪母應該知道亮父死的原因,只要她説出賣女兒一事,那麼不難推測到此案與雪有關,雪在案發時沒有不在場的證明,如果由亮作證,那麼亮必然受到懷疑,那麼後面的事情必然大大不同了。而且雪母一旦説出賣女一事,雪的名節不保是肯定的。所以雪看着生母自殺而不阻止,可以説是為了亮,也可以説只是為了她自己的未來。

到了後來的藤村、江利子事件,可以看出雪不斷利用亮來博取自己的未來。雪這個人,一成的第一印象其實是很準確的,即雪的眼光中“可以説隱含了卑劣與下流”。女主角就是這樣一個人,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似乎同情她,但在我看來,她得到的懲罰,太少太少。無論何時,去殺害無辜的人,去陷害無罪的人,都是一種不能容忍的錯。

縱觀全書,可以看到,每次殺人或者陷害,都是由亮親自出手。雪的手,從來沒有沾染污穢,但是每次的罪,幾乎都是雪的原因。就連原初的罪:亮親手殺父,也是為了雪。對亮來説,或者雪就是那白夜之中唯一的光,這絲光,來自他對雪的愛;但是對雪來説,亮或許是代替太陽的存在,但是,誰對太陽有愛呢?或者説,如果能夠有太陽,何必需要代替的存在的呢?

之後最後的結局,雪失去了代替太陽之物。其實也沒什麼,因為雪從來沒有親手犯過罪,所以警方也不能拿她怎麼樣。那麼,從今往後,雪可以生活在太陽下了,也不需要替代太陽之物了。可笑的是,上天早已給了她懲戒:不能懷孕。雪終於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卻失去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