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精選16篇)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1

昆蟲的顏色,裏面主要講的是昆蟲的顏色是怎麼出來的,特別是變色龍的顏色是怎麼變革的。其實這些都是尿色素起的作用。有的昆蟲就用這個尿色素來規避惡人的追擊。第一章講的是愛昆蟲的人,裏面講了一個小男孩以前非常喜歡昆蟲。它講了那個男孩的夢想,他的夢想是擁有一塊本身的地,這樣就可以養上一些小昆蟲,還可以養一些本身喜歡的植物。還要搭上一個小屋,好讓本身在這裏永劫間研究。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精選16篇)

昆蟲世界是多麼的奧妙。作者用那生動生動的行文,輕鬆幽默的`語調,向我們形貌了昆蟲世界中的一幕幕。因為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顯現了昆蟲的唯一無二的本性。楊柳天牛像個鄙吝鬼,身穿一件彷佛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制服;小甲蟲為它的子女做出無私的貢獻,為子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行動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還有,螢火蟲、螞蟻、蜘蛛、蟋蟀、毛毛蟲,燕子、麻雀昆蟲記讀後感600字……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宛在目前的昆蟲的景況,涵蓋了關於昆蟲的進食、保護本身、交配、養育子女、勞作、打獵及存亡,幾近所有的細節。好像置身於現場一樣,一次又一次地把我帶進昆蟲的世界。多麼心愛的小生命啊!我也因而曉得它為什麼被魯迅奉為“講昆蟲生存”的楷模了。確實如此啊!

因為本書頁數太多,所以就紛歧一介紹了,我讀了這本書,讓我曉得了昆蟲的一些小知識,讓我懂得了昆蟲是怎樣繁衍的;怎樣尋找食物的;為了本身的生存如何與大自然妥協;身體的顏色是怎麼變出來的;昆蟲媽媽是如何保護本身的昆蟲寶寶的;昆蟲之間是怎麼交換的。還有這本書報告我昆蟲不是我想像的那麼恐怖,我們要細緻的視察它們的生存習性,我們還要連續探索大自然昆蟲的奧祕。其實我原先很不喜歡昆蟲,因為我小工夫我爸爸每每拿蟲子來恐嚇我,所以我在很小的工夫就以為昆蟲是很恐怖的,到如今我瞥見昆蟲有時也會左右逃竄,弄得同學們啼笑皆非。我想大少數的同學喜歡蝴蝶吧,因為蝴蝶有着五彩繽紛的表面顏色,特別英俊,從這本昆蟲記中,我明白了:英俊的蝴蝶只能撫玩,不能去捉,它有毒。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且顛覆了我以往的見解的是兩種昆蟲,辨別是蜣螂和螳螂。蜣螂就是我們非常討厭的屎殼螂,整天和那些糞便糞便打交道,揉成團佔為己有,但它是名副其實的大自然的“清潔工”,特別愛掃除乾淨那些不講衞生的寵物們留在草地上的糞便,公園裏的草坪因而而變得更清新,花朵才越發香氣撲鼻。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2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一書以忠實於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讓中國讀者首次領略<昆蟲記>的真實面目。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説是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蹟,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

<昆蟲記>不僅僅浸淫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含着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如果沒有那樣的精神,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將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法布爾以生花妙筆寫成<昆蟲記>,譽滿全球,這部鉅著在法國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有它的地位,這部鉅著所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鬥爭所表現的妙不可言的、驚人的靈性。法布爾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鬥爭,以人文精神統領自然科學的龐雜實據,蟲性、人性交融,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學形態,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多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鉅製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後。沒有哪位昆蟲學家具備如此高明的文學表達才能,沒有哪位作傢俱備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昆蟲記>作者被當時法國與國際學術界譽為?動物心理學的創導人?。在晚年法布爾出版了<昆蟲記>最後幾卷,使他不但在法國贏得眾多讀者,即使在歐洲各國,在全世界<昆蟲記>作者的大名也已為廣大讀者所熟悉。文學接尊稱他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國學術界和文學界推薦法布爾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可惜沒有等到諾貝爾委員會下決心授予他這儀大獎,這位歌頌昆蟲的大詩人已經瞑目長逝了。

<昆蟲記>被譯成許多種文字出版。他被譽為?昆蟲詩人?,我國也翻譯出版了他的大量作品。

<昆蟲記>是法布爾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鬥爭,然後以其觀察所得記入詳細確切的筆記,最後編寫成書。<昆蟲記>十大冊,每冊包含若干章,每章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3

在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著名昆蟲家、文學家法布爾。這本書向我們主要介紹了17種昆蟲。

《昆蟲記》是一部不朽的傳世佳作。文章的語言淺顯易懂,為我們介紹了昆蟲世界的各種趣聞逸事,是一部集知識、趣味、文學、哲理於一體的散文集。這本書精選了有關紅螞蟻、蜜蜂、蝴蝶、螳螂、金步甲、蜘蛛等各種較為在生活中常見的昆蟲,讓我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中學習了科普知識。

那麼,我就説書中的建築大師迷宮蛛吧。迷宮蛛也叫作圓網蛛。它是個無與倫比的紡織工人,它用蛛網來獵取那些自投羅網的小蟲子們,坐享其成,可謂"得來全不費工夫"啊!它的身體是灰色的,胸有兩條寬闊的黑色飾帶,飾帶中間夾着白道子和褐色的斑點,不過到快要產卵的時候,圓網蛛就要搬家了。它結的絲囊色澤鮮亮、外觀富麗精緻。

在圓網蛛產完卵後,它最偉大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大約在九月中旬,小蜘蛛們卵化出來了,但它們要在這個袋子裏過冬。歲月無情,母蜘蛛的食量漸漸小了起來,體力也不足了,雖然如此,它還能維持四五個星期的壽命。但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它繼續拖着蹣跚的步子不停地巡視。最後。在十月底的時候,它用最後的一點力氣替孩子們咬破巢的牆壁,精疲力盡地死去了。

讀到這裏,我覺得母蛛盡了一個最慈愛的母親所應盡的全部責任,我十分感動,母蛛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母蛛偉大的精神讓我想起一句名言:世上最偉的力量就是母愛。

想到自已的母親,在我的成長道路上,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她總是鼓勵我,幫助我,我要感謝她。將來,我也要向她對我一樣地對她好。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4

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科學名著,有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有霍金的《時間簡史》;有布爾斯廷的《發現者》……但在數百本科學名著中,我最喜愛的莫過於法國作者法布爾的傳世佳作《昆蟲記》了。

《昆蟲記》不僅是一本文學鉅著,而且也是一部科學百科全書,它花盡了作者一生的心血和精力,這本書以人性比照蟲性,彷彿昆蟲就像作者的好朋友似的,裏面記載了近百來種昆蟲的樣貌、生活習慣,令人目不暇接,沉迷於這本書中。

這部書使我瞭解了許多昆蟲,在沒讀這本書之前,對於屎殼郎如何會滾得一個比自己身體還大的糞球令我總是很疑惑,我曾經懷疑過是不是屎殼郎的力氣比人還大?也很疑惑屎殼郎為何要滾糞球?甚至覺得屎殼郎是天底下最噁心的蟲子。後來我才明白,原來屎殼郎有個很好聽的學名叫蜣螂,它可是大自然潔淨的主力軍,它不辭辛苦地滾出的大糞球就是它孩子們的產房和卧室。想想屎殼郎是那麼辛苦,為自己兒女能有個安穩的家,用它那細小的身軀完成了這麼巨大而繁重的工作,我突然不再覺得屎殼郎噁心了,反而被它那份愛心和責任心深深感動了。

同時在《昆蟲記》中我還了解了許多其他動物,像螳螂是我最怕的一種動物,兩隻突眼比頭還大,長而細的脖子,帶着倒鈎的長腳,鋒利的大螯就像兩把剪刀,能輕鬆地剪斷一隻蜻蜓的身體,別看它這麼厲害其實螳螂的幼仔是十分弱小的,連小小的螞蟻都能輕易將它打敗吃掉,所以螳螂媽媽對自己的孩子保護非常周到,甚至為自己的孩子能付出自己的生命!

讀完這部書,我十分興奮,因為我從中知道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事,瞭解了許多昆蟲不為人知的祕密,我很敬仰本書的作者,完成這本書要經過多少次細心的觀察,耐心地等待和不厭其煩的記錄呀!是他用自己超強的觀察力和意志力開拓了有關動物知識的新天地,這本鉅著的問世,讓全世界無數兒童受益匪淺!他對科學的熱情也將激勵着我好好學習永不放棄!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5

《昆蟲記》這本書,將我們帶到一個神奇的昆蟲世界,使我特別着迷。書中記載了十幾種昆蟲的生活方式,上演了一幕幕昆蟲大戰,原來昆蟲之間的愛恨情仇竟然和我們人類驚人地相似,太精彩了,真讓人愛不釋手……

先讓我們認識的是掠奪者――紅螞蟻,他們驍勇好戰,以搶奪為生。他們不會哺育兒女,也不善於尋找食物,它們需要有人伺候。它們的目的是搶奪黑螞蟻的蛹,孵化成自己的奴隸。在紅螞蟻進軍的途中,作者――法布爾先生耐心地設下了四次圈套“阻擾”紅螞蟻的集團大軍前進,難度一次次增加,結果還是沒能阻止紅螞蟻前進的步伐。看來它們不僅有着堅強的毅力,而且還具有準確度極高的記憶力。雖然紅螞蟻很頑強,但我並不欣賞它們,因為它們總想不勞而獲,是一羣以強欺弱、不折不扣的強盜!

每種昆蟲都有它們自己的特性:蜘蛛是不動聲色、老奸巨猾的;蟋蟀是夏夜裏的演奏大師;蜜蜂是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的;蜣螂是裝模作樣、投機取巧的。關於執着於愛情的蠍子,我就有點弄不明白了:為什麼他們結婚後,雌蠍一定要吃掉雄蠍呢?真是殘忍,太讓人不可思議了!或許另有原因吧?

法布爾先生很有耐心,他認真觀察蟬幼蟲的地下生活,才知道它們要在地底下生活四年之久,正如他所説的,這是觀察者的優秀品質。他很有智慧,每當研究沒有進展的時候,他總能別出心裁,使問題迎刃而解。他很有愛心,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蟋蟀卵一個個被順利孵化,每次實驗完成後都會將它們送回家――大自然!

我也很喜歡小動物,偶爾也會細心地觀察一會兒,可是遠不及法布爾先生那麼執着、那麼痴迷。他讓我們瞭解了在我們身邊,還有這麼多小生命是以另一種狀態生活着的,他的這種求知慾和探索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這部偉大的著作更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6

近段時間,我讀了着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着作——《昆蟲記》。

它既是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着作,它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着,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被稱為“昆蟲的史詩”,而它的作者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昆蟲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等桂冠。在這本書裏,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地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區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這部作品所表述的是昆蟲為了生存而努力的靈性,而法布爾則以自己那詼諧的將它們的大部分記錄下來,這其中有蟬、樵葉蜂、黃蜂、捕蠅蜂、松毛蟲、狼蛛……還有的一些被當做閲讀短文呢。這部作品以它獨特的形式創造了奇蹟,一個人幾乎耗盡一生的心血一絲不苟的來觀察那所謂的“蟲子”,這已經是一個奇蹟了,而這些寫“蟲子”的書竟然在百年之後還在讀書界引起一次又一次的轟動,這更是奇蹟中的奇蹟!他以那獨特的風格席捲了世界!

在描寫蟬的幼蟲的那一段中,法布爾那觀察入微的精神感動了我——“從放大鏡下,我曾見過蟬卵的孵化過程。開始像極小的魚,眼睛大而黑,身體下面有一種鰭狀物。由兩個前腿連在一起組成。”在這一段,作者觀察的那麼入微,而這也告訴了我們,無論幹什麼都要仔仔細細,一絲不苟……

隨後,我如飢似渴的讀完了這本書,我不但從中學到了昆蟲的知識,而且還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我愛這本書!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7

《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

我讀完了這本書,感觸很深。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藴含着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8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性: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蟋蟀善於建造巢穴,管理家務;蜘蛛在捕獲食物、編織羅網方面具有才能,人類用三角尺和圓規也未必能畫出那麼出那麼準確的網;螳螂善於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是對方驚慌失措……種種奇妙的現象都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昆蟲世界的奇妙。

這是第一次接觸《昆蟲記》,是老師佈置的寒假任務,一提到《昆蟲記》我就想起了那種平淡無趣的説明文,讓我頓時沒了興趣,但是才讀了一點,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敍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那些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讓我感到了他們的存在,在這之前,昆蟲的世界幾乎是我想象的,因為我沒時間也沒精力去觀察它們了、解它們,想象着他們十分和睦美好,不會有一地爭吵或是鬥毆,但是自從看了《昆蟲記》,昆蟲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顛覆了,原來昆蟲跟我們人類一樣有生與死,有勞動與掠奪等許多活動,這都與人有着驚人的相似。他跟我們人類一樣,又善良的食草性昆蟲,又殘酷的食肉性昆蟲,我好像身臨其境一般,好像他們就在我眼前進行着一切活動,把我帶到了一個真實的昆蟲世界。

當我繼續閲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爾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 “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9

今天,我懷着無比喜悦的心情讀完了一部生動有趣的著作――《昆蟲記》。《昆蟲記》,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曰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他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因此《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無數種昆蟲的生活。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入了現代文明。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説是人間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就是這樣的一個個奇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並且,這本書有很強的可讀性。它的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則“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難怪魯迅先生將《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昆蟲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容易,而是歷盡了千辛萬苦。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但他沒有向命運投降,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温飽,但法布爾沒有向任何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一生最大的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藴含着的科學真理。他正是因為如此熱愛真理所以撰寫了《昆蟲記》。

我多麼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祕,去感受揭開謎底時的興奮與喜悦,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同法布爾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法布爾能在困苦的環境下鍥而不捨地研究昆蟲,而我平時做數學題只要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亂髮脾氣。但是法布爾的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我們都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閲讀的好書,是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10

這些天,我在讀法國著名科學家——法布爾寫的《昆蟲記》,他用生動的語言描寫出了昆蟲的形態和生活習性,以及他對昆蟲和大自然的喜愛、痴迷。從他的書中,我不僅瞭解了許多昆蟲,還知道了很多道理,知道了每一個事物,只有你去仔細的觀察,細心的揣摩,就才能發現其中的奧祕。

在這本書中,我們能知道許多昆蟲,如:螢火蟲、螳螂、石蠶、蟬……在這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螢火蟲了!

我一直不知道,螢火蟲是怎樣捕食的,現在讀了昆蟲記,我終於知道了。

從螢火蟲的外表來看,它似乎是一個純潔善良而可愛的小動物。但是,事實上,它卻是一個兇猛無比的食肉動物。它的外表也像其他一些昆蟲一樣具有一定的欺騙性。通常,螢火蟲在開始捉食以前,它總是先要給它打一針麻醉藥,使這個小獵物失去知覺,從而也就失去了防衞抵抗的能力,以便它捕捉並食用。這就好比我們人類在動手術之前,在病牀上,先接受麻醉,從而漸漸失去知覺而不感到疼痛一樣。在一般情況下,螢火蟲所獵取的食物,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蝸牛。它先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身上隨身攜帶着的兵器迅速地抽出來。螢的身上長有兩片顎,它們分別彎曲起來,再合攏到一起,就形成了一把鈎子,一把尖利、細小,像一根毛髮一樣的鈎子。如果把它 放到顯微鏡下面觀察,就可以發現,在這把鈎子上有一條溝槽。如此而已,這件武器並沒有什麼其他更特別的地方。然而,這可是一件有用的兵器,是可以致對手於死地的奪命寶刀。這個小小的昆蟲,正是利用這樣一件兵器,在蝸牛的外膜上,不停地、反覆地刺擊,讓這蝸牛在不知不解中就成為了美餐。

我讀到這兒不禁嚇了一聲冷汗,原來螢火蟲也很危險呀,他用欺騙的方式是蝸牛不知道的呀,唉!世界的危險真是無處不在啊!我以後還要再多讀讀昆蟲記,多瞭解一些。這樣,我才能躲避危險,轉危為安!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11

最近,我迷上了讀一本書,叫做《昆蟲記》,以前我老是問一些奇怪的問題,例如:人為什麼不會飛,為什麼小鳥卻會飛……總之,我老是把爸爸媽媽問得暈頭轉向。一天,媽媽為我買了一套《昆蟲記》,我愛不釋手,之所以我對它十分着迷,是因為它可以回答我,不論什麼奇怪的問題,我問它,它都可以一一回答。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什麼昆蟲都有,紅螞蟻、黑螞蟻、白蟻,這些小動物雖然微不足道,但它們的生活習慣讓我大開眼界,還讓我知道了昆蟲的許多生活本領,像屎殼朗如何滾糞球,蟬是如何脱殼,有些昆蟲十分噁心,有些昆蟲十分有趣。

不知為什麼,媽媽買回來沒幾天我就和它結上不解之緣。這本書講述了每一隻昆蟲的出生入死,我經常會和書中的昆蟲一樣喜怒無常,讓我身臨其境,它們出生,成長,狩獵和死亡都十分平常,高度的擬人化和自述十分有趣,有時還會讓我開懷大笑。它不但有趣,還含有很多知識。有時,我們把一些昆蟲誤解了,蠍子在人們眼裏是吃孩子的毒母,但它卻是一位關愛孩子的慈母,《昆蟲記》不是亂編的,而是一件件事實。

《昆蟲記》寫了強者小時候的苦衷,如兇殘的螳螂小時候會被小小的螞蟻吃掉,大馬蜂幼蟲時也會被蜜蜂鳥吃掉,還寫了蜘蛛織網不會飛,是靠它一步步慢慢織出來的,這本書看了會回味無窮。

我想,法布爾寫《昆蟲記》不是為了賺錢成名,他是想告訴我們,昆蟲和人一樣,有着生命,不比人差,我們要好好對待它們。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12

我從小害怕昆蟲,當老師推薦我讀《昆蟲記》時,我只是把它放在一旁,置之不理。媽媽一再催促,無奈之下,硬着頭皮,拿起了它。誰知《昆蟲記》讓我一腳邁進昆蟲世界的大門。從此愛不釋手。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真讓人身臨其境。我彷彿隨作者一起穿梭在草叢中,漫步在池塘邊,去尋找、去觀察,徜徉在妙趣橫生的昆蟲世界。這個世界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雖已讀過很久,至今仍然回味無窮。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法布爾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所進行的鬥爭,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它們的習性、工作、繁衍、死亡等都活靈活現,充滿了靈性與智慧。

《昆蟲記》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

我最喜歡蜜蜂的故事。隧蜂、切葉蜂、黃斑蜂、沙泥蜂、節腹泥蜂它們的捕獵方法不同、習性不同,但它們都有共同的一點,都為自己的寶寶着想。最令我感動的一篇是《看門護家人》。隧蜂寶寶已經長大了,去外面採蜜時,“門”就會自動打開,其實,這扇“門”就是隧蜂的母親。它們的母親已經不能到外面參加勞動,就自願當起看家人,把陌生人攔在家外。母愛多麼偉大啊!

從這本書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們要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藴含着的科學真理。尊重生命,熱愛科學。

這本書還給了我珍貴的啟示: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勇於探索世界、敢於追求真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科學嚴謹的態度,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再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我要像法布爾那樣,成為一名科學家,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祕,為人類造福!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13

“世界上很少有人會從事這個職業的,我們也不指望從這份工作中掙錢,但是我們不必介意,因為能獲得很多有趣的知識,從某種意義上看,這比任何一個職業都有意思。"這是在《昆蟲記》中摘出的法布爾對自我工作的看法,出於對昆蟲的熱愛,在他的野外實驗室中,法布爾就把昆蟲當做人類,甚至當作自己的朋友,非常的尊重和喜愛它們,以至於忘我的融入到昆蟲的世界去體驗昆蟲的樂趣。由於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有時法布爾在研究與記載的過程中也不忘用生動的話語把它們形象的比喻一番,比如描寫蟋蟀的一句話:“上面一對則是控制碼擦得器具,蟋蟀只用了其中4個發音器就能將音樂傳到百米之外,可以想象它的聲音多麼急促。”還有描寫蜘蛛的一句話:“這些即將結束生命的‘苦行主義者’不願死在蜂房裏,於是他們自行解決了葬禮,讓自己跌落在土穴下面的坑裏……”可想而知,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是多麼深。

在《昆蟲記》中,我們不僅可以學到昆蟲學,還可以學到昆蟲學以外的東西,比如解刨學和化學,法布爾用生動脱俗的語言把幾門枯燥乏味的科學描繪的有聲有色,而且在他的語言中沒有半點虛假,因為他堅持“科學可以被修飾,但不能被修改。”這使我們能在昆蟲記中學到真實可靠的科學,而且能把他們好好吸收。

《昆蟲記》它讓我瞭解了為自己喜愛的東西而付出一切去追求的精神,瞭解了一種追隨遠離塵囂世界的高雅情趣,更重要的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做尊重。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含着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學學他的精神吧!雖然我們不一定要像法布爾一樣去探索昆蟲的奧祕,但我們可以學他的精神,去做好其他事情!

我認為 《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閲讀的好書, 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閲讀一下 《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14

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到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鉅著。

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法布爾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是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温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

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藴含着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我多麼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祕,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同法布爾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

法布爾能在困苦的環境下研究昆蟲,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亂髮脾氣。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麼,也不忽略什麼”。

當我讀到“但到了相當的高度,仍然難免後退。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不但球滾落下去,連自己也被拽下來……有時經過一二十次鍥而不捨的努力,才能獲得最後成功”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一二十次,雖然不是大數目,但對於一隻揹着一個沉重的大圓球,經過險陡的斜坡,攀登簡直無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蟲來説,卻是多麼大的挑戰啊!有時,甚至可能將性命都搭上去。

多麼值得我學習的小甲蟲呀!想起我以前玩電腦遊戲,總是選“簡單”這一級別,跟那隻小甲蟲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了。一隻小甲蟲,都知“勤奮+努力成功” 的道理。而我們呢?五年級的學生,當老師佈置幾道難題時,同學們剛開始是蠻起勁的,沒過幾分鐘,就沒耐心了。這些題雖然有點難度,但是也不是困難到極點。況且,也總有做出來的人,為什麼別人能做出來,而我們卻做不出來呢?那是因為我們太懶惰了,沒有上進心,只會向簡單的題目挑戰,不敢向困難的題目挑戰。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15

暑假到了,大地一直在發燒,把我的暑假放鬆計劃燒得一乾二淨,把我的暑假生活燒得枯燥無味,連我自己也燒得心煩氣躁,唯有讀書能讓我平靜下來。

《昆蟲記》把我帶到了大自然,這裏綠意盎然,涼風陣陣襲來,拂過心湖,漾起圈圈漣漪,送來絲絲涼意;這裏蟲鳴悦耳,蝶舞紛飛,彷彿是在開一個盛會;這裏就是我心中的樂土。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耗盡畢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昆蟲學鉅著。作者法布爾以散文式的文學,向我們講述了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景況,有關於昆蟲的進食、保護自己、交配、養育後代等等,都做了詳盡的描述。讓我們真實地領略到昆蟲世界、昆蟲的生活。

這個“昆蟲的史詩”的每一章每一節,都浸透了作者法布爾對生命和大自然的熱愛,也教會了我許多。

螢火蟲原來是食肉動物。他雖然外表弱小,可卻是獵取野味的獵人,而且在獲取獵取獵物的時候,手段是罕見的惡毒。而它的獵物通常是幾乎沒有櫻桃大的蝸牛。最有趣的是螢火蟲在吃獵物前,就像人類奇妙的外科手術那樣,先給獵物注射一針麻醉,使它失去知覺

而《昆蟲記》的作者被譽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的法布爾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法布爾懷着對萬物生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五十餘年深入到奇妙的昆蟲世界中,用畢生的精力對昆蟲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實驗,真實、細微、詳實地記錄了昆蟲的本能特徵,用第一手資料將紛繁複雜的昆蟲世界真實而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五十餘年,法布爾始終堅持不懈、不斷探索、追求真理,才能夠完成這部昆蟲學鉅著------十卷本的《昆蟲記》。法布爾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讚頌,更值得我們學習。

這個“昆蟲的史詩”向世人展現了一個奇妙而複雜的昆蟲世界,這個“昆蟲的荷馬”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堅持不懈、不斷探究、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還有自己對生命和大自然的熱愛。

《昆蟲記》是我在這個暑假最大的收穫之一。我要學習法布爾身上的堅持不懈、不斷探究、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還要學習昆蟲身上的各種精神和優點…

關於昆蟲記讀書心得1000字 篇16

其實,要不是因為學習了《綠色蟈蟈》這篇課文,我還真不會仔細地把《昆蟲記》再讀一遍。儘管國小時,曾把它作為推薦書目推薦給我們,老師再三要求我們閲讀,可不管我以多麼期待的心情去讀,還是擺脱不了一羣蟲子滿地亂跑的驚悚場景。但這次再讀時帶着對法布爾生平的一些瞭解和課上對文字文章的分析,我終於有了新發現。

首先,這絕不是什麼科普性的“蟲子大寶典”(儘管也有一些科學性的描述),其次,整部書到也沒什麼情節可言。(好像是把一個個小故事編在了一起一樣。)就是這種奇奇怪怪的體裁卻讓我產生了別有新穎的感覺。每當讀到池塘邊草叢中那些歡脱的小蟲子,我總能聯想到一位中年大叔舉着放大鏡、穿着小馬甲、帶着一種天真的孩子氣蹲在地上“與蟲共舞”的情景。在他看來,蟲子們是他工作時的“同事”,生活中的“朋友”。也許“荒石園”的蟲子們認為這位不知姓名的巨大生物也成為了它們世界中共同的朋友。法布爾還是法布爾,蟲子還是蟲子,可是當這兩種生物在“荒石園”相遇時,摩擦出了最閃亮的火花,也成為了最親密的朋友。

現在想想,連法布爾和蟲子都可以成為摯友,那人與人之間的不理解,矛盾又算什麼呢?也許矛盾的產生就像我們把蟲子的缺點、短處放的太大,以至於把它們最開始的那份善良、單純埋沒的太深太深了。久而久之,一種不良印象佔據了我們的腦袋,所以趕快清理我們的大腦,還蟲子和那些被誤解、被批判的人們一個清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