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著水滸傳讀後心得體會(通用3篇)

讀名著水滸傳讀後心得體會 篇1

説到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恐怕沒有什麼人是不知道的吧?這《水滸傳》裏的一百零八位好漢是這本書的主要亮色。他們個性鮮明,有老謀深算的,亦有勇猛豪放的,他們的性格將故事裝點得更加豐富多彩,但毫無疑問,他們都是正義的。他們是英雄,是敢於與封建社會作鬥爭的英雄,是敢於救百姓於水生火熱之中的英雄。

讀名著水滸傳讀後心得體會(通用3篇)

書裏最的一出場景當是武松打虎了。記得好像是因為武松嫌店家給的酒太少,多喝了幾杯,又不願留宿在此地,結果就碰上老虎了。對於這件事,我們基本可以看出武松這個人物的性格。他認為自己的酒量好,又不相信店家的話,可見他是一個有點自大,還不太聰明的莽夫。可沒關係,他有膽子和力量啊!連喝十八杯酒都不醉,還能打敗老虎,一個全面鮮明的武松的形象就此展現在我們眼前,並且他還挺招人喜歡的,因為他不把規矩放在眼裏,義無反顧直接頂撞黑暗勢力。

再來説一下玉麒麟盧俊義吧。此人因為出身大户人家,武藝又十分高超,因此養成了自命清高的性格。這從他被帶到梁山做草寇卻依舊不從可以看出,另外在戰爭中即使自己身陷困境,依然是一副淡定的模樣,他還是一個臨危不亂,極度冷靜的人。在自己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還能果斷斬殺敵方一名大將,足可見他的無雙智慧和勇氣。

最後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花和尚魯智深,他是一個智慧兼勇敢的正義化身。比如説野豬林那一次,董超要殺林沖,明明與他無關,他卻把林沖給救下了,就是因為他看不慣董超的奉命旨意,冷血無情。試問一個普通人能做到對陌生人捨命相救,不惜得罪對方的滔天勢力嗎?不行的。唯有他,慈悲憐憫的魯智深,才可以做到。

讀名著水滸傳讀後心得體會 篇2

《水滸傳》又被賽珍珠定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顧名思義它講的是五湖四海內英雄的故事。 《水滸傳》中共有108位好漢,他們儘管在現在看來都是“造反”者,但他們豪俠仗義、豁達明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性格卻使他們成為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水滸傳》給我留下了三個方面的印象: 它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語言

《水滸傳》的語言都是白話、生動形象、活靈活現。從塑造人物形象時,那麼的惟妙惟肖、繪聲繪色就足見作者的語言功力。

《水滸傳》的語言中還夾雜着許多詩詞以及對偶句。這樣的語言表達無疑使文章更富魅力,而且讀來琅琅上口。 其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人物形象,《水滸傳》中有許多的人物,這些人物由於個人的生活地位,社會身份以及命運遭際的不同,使得他們的個性也各具獨特之處。如:魯智深粗中有細、仗義疏財;李逵頭腦簡單,直率可愛;但武松卻崇尚忠義,有仇必復,有恩必報…… 人物形象中最令我喜愛的就是魯智深、武松和林沖。 魯智深的形象具有多面性。從“大鬧五台山”中,我看到了他脾氣火爆的一面;從“拳打鎮關西”中,我看到了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一面;從“大鬧野豬林”中,我看到了他豪俠仗義的一面;從“倒拔垂楊柳”中我看到了他力大如牛的一面……魯智深就是這樣,儘管脾氣火爆,但不乏英雄氣概,擁有許多良好的品質。 武松雖不和魯智深一樣屬於“多面”派,但他也有許多的形象。從“景陽岡打虎”中,我看到了他不畏強敵的形象。從“借人頭武二郎設祭”中,我看到了他有仇必復,有恩必報的形象。從“醉打蔣門神”中,我看到了他疾惡如仇的一面……武松就是這樣。儘管一開始的他做武督頭很踏實,但為了正義,從為兄報仇開始,他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他的反抗精神也正是我所認同的。 林沖則稍有些讓人同情。他原本是八十萬禁軍教頭,這樣顯赫的地位,使江湖上人人折服。但因高太尉的陷害,他一次次陷入了困境。在這段複雜的經歷中,他最初時忍氣吞聲,之後走向反抗,由此可見,他並不是可憐蟲,而是忍辱英雄。這樣忍辱負重的精神,怎能讓人不敬佩! 上述三人,都是《水滸傳》中典型人物,他們的品格一直影響着我。 最後,令我印象深刻的則是《水滸傳》中的時代背景。從中我看出《水滸傳》反映的時代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鋭化的時期。它所描繪的是封建王朝腐朽生活以及在這種背景下,人們的反抗。《水滸傳》的時代背景確實能使人產生思考。

《水滸傳》無論是語言、人物形象、時代背景,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也使我學到了很多,不僅學會了一些寫作技巧,更學會了如何刻畫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是學到了那些英雄人物的一些品質,並且他們的那些品質正是我所缺的,而從《水滸傳》的時代背景中,我不僅深刻體會到作者對人人平等與人人互愛的理想社會的嚮往,也學到了應崇尚平等和反對壓迫。

家 長 感 言 《水滸傳》確實是一本好書,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有時間時翻開看看,一看就很難停下,它那充實的內容使人讀的津津有味,靈活的語言,讀來必有所學,而那深刻的使我從心裏感到震撼。

《水滸傳》非但未向其它書籍那樣批評“造反”者的大逆不道,而是感覺它在渲染,讚揚,他們的那種敢於和那些腐朽的、欺在老百姓頭上的那些官僚們去吶喊去鬥爭,不畏生命,他們的那種豪情壯舉,實屬難得。 《水滸傳》中的那些人物形象尤為讓人印象深刻,有粗中有細的花和尚魯智深,過於安分守已的豹子頭林沖,有仇必復有恩必報的行者武松,還有那那巾幗不讓鬚眉的母夜叉孫二孃等等。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難以人忘懷,他們堅忍不拔、至死不渝的精神也一直激勵着我。

《水滸傳》中一百零捌將他們兄弟姐妹般的友誼、感情,説明他們所向往的是一個平等互愛社會,他們的這種嚮往也是當今中國和全人類、全世界的嚮往。

讀名著水滸傳讀後心得體會 篇3

在《水滸傳》中,盧俊義和宋江看起來關係很好,其實他們兩個暗地裏鬥。盧俊義是北京城裏的員外大户,綽號“玉麒麟”,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雙。他是名師周侗的首徒,林沖、武松、岳飛的師兄。盧俊義一開始家庭很富裕,生活很不錯,但是宋江一夥看上了他的本事和家財,便讓吳用去用計逼他上梁山。

吳用逼的盧俊義進了牢,又帶兵劫獄救出了盧俊義,讓他感恩。盧俊義的老婆也跟自己的傭人跑了。盧俊義被害的家破人亡,只能上梁山。盧俊義到梁山後生擒史文恭,本應該坐上第一把交椅,可李逵、武松等人(宋江的嫡系)非要讓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無奈之下,盧俊義只好讓位。後來的幾次征戰,宋江和盧俊義都是分兵出擊,宋江帶領的都是名將,給盧俊義的都是偏將,可盧俊義每次也都好好的完成了任務……

如果不是宋江的投降主義,梁山好漢們不會去招安,也就不會落到那般地步!盧俊義也一樣,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英雄無用武之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