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視角讀後感(通用3篇)

國家的視角讀後感 篇1

我是一個追求效率的人,也希望很多事情能夠一勞永逸。一直以來,對於管理,我總有一種觀點,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程序或者機構,就可以解答任何的問題。當然,這種設計是基於所謂的複雜的和精確的研究得出。看了這本書之後,我發現這是一種極端的現代主義的觀點。而這種想法付諸於實踐時,通常是失敗的。

國家的視角讀後感(通用3篇)

雖説人是理性的,可以對外界是事物施加控制,但是,這種控制是基於人類本身的思維,而人類的思維是侷限的,無法預料到這個世上或者遙遠未來的一切事物。這世上和未來有無窮的不確定性,而人類卻往往為了追求一種穩定感和安全感,甚至是為了滿足自身所謂的、無知的控制慾,面對這些不確定性,所能做的事情微乎其微。對此,我在閲讀的過程中曾經很悲觀,我對我的人生很悲觀,因為人生充滿着無窮的不確定性;同時我對這個世界很悲觀,因為不知道下一刻不出現什麼事情。所幸的是,不是所有人都像我這樣,人類的一切發展都是在追求着一種穩定性和確定性,所以人類嘗試尋找其中的所謂的規律,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人類很大程度地花費了畢生的精力,可能有些人有重大發現,而有那麼一部分人卻在毫無成就中默默地淹沒在歷史,沒有留下一點的痕跡。無論是何種情況,追求着這種穩定性和確定性,讓人類不會走向自我滅亡和自我墮落,這當中不乏樂觀主義者,使得這個世界充滿着快樂的歡笑。既然是如此,我們為何不能向樂觀主義者學習呢?一輩子在鬱郁不安地度過,還是在真正的歡聲笑語中度過?百年後,我們總會失去在這人間的一切。

回到這個讀後感的話題,人類是可愛的,無論是從國家的視角還是從地方草根的視角,他們渴望幸福。所以,為了更方便地管理地區,以免他們危機國家的穩定和繁榮,很多例子表明一些國家在特定的時候實行了清晰化和簡單化的項目。其中包括了關於科學林業的項目,對測量工具、土地制度、城市的規劃、姓氏的創造、交通的集權和語言統一。這讓我想起了我們遙遠的古代,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頒佈的一系列的關於貨幣、語言、文字、鎮區的劃分的規定和政策。清晰有助於管理,而複雜有助於自治。但是,這種清晰化和簡單化的項目,是基於設計者們對科學的盲目依賴和信心,同時又不對地方知識、實踐和生態進行有效的研究和考察之後,這種項目很有可能是極端的現代主義。這也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獨裁主義,一着不慎滿盤皆輸。至於如何去管理國家和設計政策呢?我表示很無知,所以也認為書中後面提到的四種有建設性的觀點有點靠譜,在我尋找到其他合適的想法之前,這幾點幾乎可以代表的做法:1)小步走;2)鼓勵可逆性;3)為意外情況做計劃;4)為人類創造力作計劃。

對於地方層面,或者説是未來的層面,我贊同書中的觀點,“這地方的實踐和未來的事情,唯一確定的是不確定。”同時我也添加了一句,“這世界的實踐和事物,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很不幸,我好像陷入了所謂的不可知論,我已經是休姆的忠實粉絲了嗎?我表示很無奈,這個世界也讓我很無奈。

關於本書的總框架,我也用極端現代主義的觀點來歸納吧,因為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使用的時間不算多,算是我粗讀的一本書,這也源於我對這書中許多的內容比如農業、蘇聯的那段歷史和一些建築上的東西不甚瞭解,導致我看的過程中比較吃力,也覺得索然無味。首先需要提到的是,這些項目大部分出現的時間,都在十九世紀後期以後,這非常重要,畢竟從那之後,人類,特別是國家或者大型組織對於科學的嚮往前所未有,泰羅的科學主義也在其中發揮重大的作用,所以出現了許多從上而下的工程和項目。所以,在本書中,關鍵的是“上”和“下”的衝突。這也是國家和地區的衝突;從農業角度來講是單一種植和多元種植的衝突等等。由於由於國家掌控着權力,對地方進行所謂的科學的規劃,要求地方按部就班對項目進行執行。而往往由於地方的實際知識、時間、天氣、土壤、風土人情等地方特色,也同時由於許多的時間、空間和實踐的突發性和不確定性,讓美好的國家規劃毀於一旦。當然無可厚非的事,國家在很大的程度也是基於對地方和老百姓的考慮,比如國家希望運用科學的規劃,來要求有些頑固的、無知的和懶惰的百姓們去執行,這是為了改善他們的生活,我們可知道這當中,國家也是無奈的。但是,本書列舉的例子也非常典型和實際,的確國家在這些改善老百姓的生存狀態上失敗了,來給了老百姓災難和不幸。究竟需要如何管理國家呢?如何讓地方穩健發展起來呢? 這讓我想到以往背政治題的一些觀點,統籌兼顧、地方特色等等。按照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過這有點空泛,不太靠譜。所以我感到很無知。

國家的視角讀後感 篇2

《國家的視角》一書角度新穎,集中闡述了在上層設計和國家控制力思維推動下德、英、蘇、巴西等多個國家簡單而剛性的林業經濟、城市建設、農業與農村改革、税收徵管或社會管理等方面的失敗案例與種種不良弊端。美國籍作者詹姆斯。C。斯科特,是一位從事政治學和人類學研究近半個世紀的著名學者。他以全球的視野、國家的角度平和地分析社會改革和建設過程中各項工作的負面效應,這是我們平常很容易疏忽的一種思考方式。獨裁主義、極端現代主義現象,其實在我們當前的國家建設各個方面都有若有若無的影子存在。因此,《國家的視角》給我的啟示是,開展斯科特式思考對我們温嶺的現代化中等城市建設來説,顯然也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温嶺人多地少資源缺,區位優勢不足,這樣的城市其實是很脆弱的。改革開放初期,全國上下強調大力發展地方經濟,業績考核首論GDP,淡化了環境保護、淡化了科學建設,結果陸續出現河道污染、空氣質量變差、違章建築普遍、流動人口暴增、社會管理滯後等一系列問題。

低檔設備缺省安全保護裝置、全國性流動的農民工搖身一變而成產業工人後缺乏有效勞動技能培訓和必須安全常識,導致了機械工人頻繁出現斷指傷害。

工廠環保措施不足,忽視職業健康預防,導致鞋業刷膠工人出現膠水慢性中毒等職業病危害。

工業性生產出現大量的廢舊物品被拆解或者焚燒,導致土壤污染、空氣污染源源不斷產生。

地方政府把重視税源徵管作為重要短期目標,以獲取更多的地方可支配財政資源。工廠為獲取利益最大化,簡化了所有的設施、設備和人員配置以及教育培訓。薪酬採用計件式工資,導致工人自身忽略了疲勞作業、環境改善、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等需求。

走進學校我曾發現,規格一致的教室,穿着統一的學生,網格式整齊劃一的四平米教師辦公區間。這樣的模式簡直就像工廠裏生產工業產品一樣,毫無個性展現和審美培養意義。學校看上去就像工廠無異。這到底是進步還是倒退?

《國家的視角》啟發我們,推進現代化中等城市建設,圍繞“沿海開發、城鄉融合、產業轉型、開放帶動、環境提升”發展戰略,必須要進行系統、理性地思考,必須要重視對自然的尊重、對社會秩序的關注、對人性的關懷。必須避免和摒棄掠奪式、過度利益化等短視症做法。和諧社會建設,還需要我們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積極思考,尤其是要多一點斯科特式的思考。

國家的視角讀後感 篇3

《國家的視角》一書很難讀,在書中詹姆斯?斯科特分析了極端現代主義的獨裁主義國家規劃中的各種失敗,書中介紹了巴西利亞建設的失敗,“美好”初衷為表徵的運動何以使城市愈發混亂和背離了和諧的發展軌道?作者在書中深入剖析了它的根源。他認為,如果要想取得成功,中央管理的社會規劃必須要了解地方習慣和實踐知識。

一、追求宏觀目標也要考慮微觀現實。比如書中介紹管理者為了對某種美學形式的追求(比如宏大的氣勢、對稱的格局、表面上看嚴整規則的秩序),致使他們未考慮到社會微觀層面上的合理結構。比如巴西的首府巴西利亞建造,從城市的規劃者和管理者的角度看,新建的巴西利亞符合清晰整潔、簡單有序的幾何美學標準和公平合理、嚴謹科學的政治理念。然而巴西利亞的規劃者儘管考慮到城市宏觀水平上的和諧與健康,卻忽略了微觀秩序上的複雜性。如果強行從地理上將不同的建築,不同的機構隔離開來,城市微觀的社會秩序就被人為地破壞了,人們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都將受到諸多限制。

二、城市具有多樣性並不斷變化。現代城市設計的最大問題是把一個靜止的格局置於豐富的未知可能性上。國家管理者為了控制的方便,往往採取清晰簡單、一刀切的運作方式,忽略了項目實施過程中複雜的細節。規劃者試圖將動態發展中的城市束縛在靜態的格局之中,然而城市的複雜結構之演變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假設一個勤勉的規劃者收集到儘可能多的信息,他的信息也無法滿足所有個體不同的需求,更何況並非所有的規劃者都有這樣的耐心去收集信息。

三、在考慮規劃問題時需留有餘地。詹姆斯·斯科特希望人們不要忘記理性和科學的侷限之處,注重實踐的知識和本土知識,給不可預期的事物留一點餘地,給未來的發展留一點彈性空間。勒庫布西耶的規劃者關注的是整體城市景觀形式和將人從一點轉移到另外一點的效率,而雅各布的規劃者則自覺地給非預期的、小的、非正式的,甚至沒有產出的人類活動留出空間,這些活動構成了“有生命城市”活力的關鍵。所以説盡管城市規劃者試圖設計和固定化城市,但是城市往往逃脱他們的掌控,總是被居民再構建和塑造。城市建設須具有開放性、可塑性和多樣性,這使它們可以滿足為數眾多的不同目標,包括許多尚未形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