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悄悄的革命的讀書心得(精選10篇)

靜悄悄的革命的讀書心得 篇1

《靜悄悄的革命》20xx年1月出版,而我開始讀它已經是八年以後的今天了,深深的遺憾。如果八年前就曾遇到它,相信今天自己前行的腳步一定會更從容一些。

靜悄悄的革命的讀書心得(精選10篇)

佐藤學先生根植於教學的文字質樸、凝練。讀它時,有一種讓這些觸動心靈的文字爛熟於心的衝動。書中文字講述的那場革命令是如此的令你熟悉,那些發生在異國他鄉的故事彷彿就發生在今天,就在你的身邊。這也正是我對這本書如此愛不釋手的原因,這場“從一個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根植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為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行的革命。”令人由衷地迷戀。

“我觀察的出發點是與教室裏的學生和教師同呼吸的。在想觀察什麼之前,先把自己作為教室中與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員”――如佐藤學先生所説,他把自己當作 “學習共同體”中一員,把自己融入到教師和學生中去。沒有了理論和實踐的脱節,這才是紮紮實實地做教育研究。這樣的研究對今天身處課程改革中的我們才會有真正的意義。

感謝翻譯這本書的李季湄教授,讓我們能置身於異國的這場“靜悄悄的革命”,能真切地感受來自“別人”的壓力,這應該能為我們更好的投身到“自己的革命中去”儲備能量。

靜悄悄的革命的讀書心得 篇2

最近我讀了佐藤學先生的《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乍聽這一書名,我的腦海裏就浮現出“轟轟烈烈”、“血腥”、“戰爭”等這些詞彙,心想難道是因為慶祝建黨90週年,要求多讀一些有關革命歷史的書。拿到此書,認真讀來,實感慚愧。《靜悄悄的革命》是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教育學博士佐藤學先生在考察了日本各地不少不同類型的學校後寫下的,主要介紹了日本的學校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引發一場教室裏的教和學的“靜悄悄的革命”。這種“革命”“即是通過和事物對話、和他人對話、和自身對話的活動過程,創造一種活動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學習。這種學習是創造以相互傾聽為基礎的教室裏的交流;是那些力圖實現創造性的、合作性的教師間的相互學習;也是讓家長參與學校改革,使相互合作得以具體化的聯繫載體”。此書論述了許多新的觀點,更多的是許多教育實例的剖析。在積極推進“課改”的今天閲讀本書,真是受益非淺。

對於文章中提到的貼近我們學生教育的觀點,聯繫我的教育實踐,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關於“主體性”神話。

佐藤學先生説“要看到教室裏的風景,就要看到課堂中主體性的發揮。”教學是由“學生”、“教師”、“教材”、“學習環境”四個要素構成的。在這四個要素中,最近的傾向可以説都集中在“學生”這一要素上。就像在我們學校的活動中,學生的興趣、需要始終是我們教師最關注的。但考察當前的學生教育實踐,教育活動的主體問題並沒有很好地得到解決。主要表現是:不少教師仍然以教育活動“主宰”者的身份出現,與孩子不是朋友關係、知心人的關係,而多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仍然以“權威”的身份出現,在孩子的學習活動中與孩子不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係,而多是“我説-你聽”的關係、“我要求-你來做”的關係;在教育、教學目標達成上,不少教師過分強調“師道尊嚴”,不是根據孩子的需求去確立標準,而是必須按照教師的要求去發展,等等。上述種種,突出地反映為孩子還沒有成為教育活動的主體,更沒有成為發展的主體。

二、關於課堂中的傾聽習慣。

互相傾聽是互相學習的基礎。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在活動中,只關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動的效果也是不全面的。課堂常規的養成也是極其重要的部分。而傾聽習慣正是體現一個班級常規好壞的重要點。人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聽”,“聽”是孩子直接獲得信息的最為重要的實踐,並且“聽”與語言是同時產生的,一個人語言的習得和運用能力的提高,首先從“聽”開始。《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這實際上就是説從小要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為孩子的終身學習的語言交流奠定基礎。傾聽就是細心地聽取別人説話。因為有效的傾聽能幫助我們博採眾長,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也能使我們觸類旁通,萌發靈感。

三、改變教育從改變自身開始。

佐藤學先生以他豐富的經驗、執着的追求和獲得的成功提醒了我們,要改變教育,必須從改變自身開始。在落實素質教育過程中,教師素質的提高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學校實施素質教育,首先必須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任何好的教育思想都必須首先由教師吸收、掌握並且轉化為教師自身的理念,然後才有可能在真正意義上轉化為具體的教育策略和教育行為。高素質的學生要靠高素質的教師來培養。教師要以高尚的師德影響孩子,以優秀的才能教育孩子,用優秀的教育方法吸引孩子,以真摯的愛感染孩子,以良好的形象影響孩子。因此,教育的關鍵在教師,高質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

佐藤學先生在書中還提到了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行為,它就像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深入人心,改變了一些落後的教育思想、觀念。為我們的現代教育作出了很大貢獻。

帶着好奇和收穫我讀完了這本書,而紮根在我心中的卻是佐藤學先生的這種鑽研務實的精神,它深深的鼓舞着我向更高的台階邁進。

靜悄悄的革命的讀書心得 篇3

朋友,當你讀到如下內容:這場“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為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這場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絕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為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此時你會怎樣來想想我們的工作了嗎?

我真誠地想,工作的目的必須徹底地發生變化,由關注少數的優勝這的應試教育,徹底地扭轉為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和成長的個性化教育是我們當前工作的目標和核心,如果還不發生轉變,你就“敖拓樂”。這場革命從哪裏開始呢?通過上邊的那句話,就知道該如何轉變了吧?從我們日思月想的課堂開始,這是我們工作的方向,是不可動搖的力量,課堂不能改變,這場革命就不能徹底,就不能服務於我們的時代,就不能服務於我們的每位學生,就不能服務於我們的社區每位公民。由此可知,悄悄的革命必須從教室開始,從每位同學開始,從每位老師和每個課時開始,這就是“悄悄的革命”開始了。

“讓教室裏的學習成為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個學生都能放心地打開自己的心扉,每個學生的差異都得到關注的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尊重,打開心扉,每個人的學習活動都得到關注。這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結合我們的課堂教學,在自主學習的進行中,獲得獨立的自主學習知識的過程,能夠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能夠獨立思考,獲得知識,有充分的獲取知識的過程;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盡力互相關注學生間的知識交流和只是感情的交流。

不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當我讀至此處時,才真正理解到課堂學習的內容“用心傾聽”而不是相互排斥,不是敷衍了事,這是非常關鍵的內容。如何教育學生傾聽,這需要我們做足功課,慢慢地養成習慣。

學校應成為“學習共同體”,在教室中要實現“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在傳統的“階梯型”課程之外創造“登山型”課程。在教學中,我想既要保證大多數的同學學會內容,做到普及教育,又要像登山一樣,讓學生朝上追趕,力爭逐步提高,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共同體中,教師處在首席之中,適時引導,適時講解,適時點撥,讓學生有逐步獲得適時提高的機會,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日常的學科學習的改革才是中心課題。這項改革是非常關鍵,把“國學課程”

變成中心的工作,才能保證所有的、悄悄的革命在日常的教學中進行,才能保證教學革命的長期性、經常性、徹底性,才能讓每位同學收益,才能讓革命成功。

來自課堂教學改革中的革命開始了,勇敢地面對,把課堂教學革命進行好,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靜悄悄的革命的讀書心得 篇4

有幸拜讀了日本教育學佐藤學博士的《靜悄悄的革命》一書,為佐藤學博士的平易、務實的研究態度所感動,為他對教學中的形式主義的批判所震動,閲讀《靜悄悄的革命》,給困惑中的我帶來了許多思考、啟示。

思考:教師的角色

1、守望者。一直以來的“應試教育”讓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上扮演着學生學習知識的灌輸者,教室維持秩序的管理者,因而,我們的教室要麼是寂靜、沉悶的,要麼聽到的只是學生們齊聲的高呼“是”、“是”.在這裏,我們看不到個體的參與。我們常常呼喊的“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這不是一句空話。就拿數學教學來説,教師更應注重學生的個體參與,從這種個體的參與中獲悉個體差異。長期以來,一直只存在着重認知理解,輕情感體驗,重共性統一,輕個性差異的發展。對於學習,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應該是多元的。每個個體根據自己的已有生活經驗、人生閲歷、思想深度等對同一內容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要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和獨特感受,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我想,新課改下,教師的角色真不應該做學生學習知識的灌輸者,教室維持秩序的管理者,應該成為關注每個個體的守望者。我國課程改革的目標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所以它應該是一個個性的教育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心靈。“守望”即包含着對每個個體的尊重。

2、傾聽者。回想我們的課堂,常常埋怨孩子們不接應,不願回答。閲讀《靜悄悄的革命》,似乎讓我找到的問題的癥結所在,那就是——傾聽。傾聽遠比發言更加重要,因傾聽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重要行為。而學生能傾聽源於教師的傾聽。《靜悄悄的革命》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傾聽學生的發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話,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説什麼,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準確地接住的話,學生後來就會奮起投出更好的球來。這樣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認為應當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基本。”像這樣的精闢之言讓人耳目一新,發人深省!是啊,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有多少教師認真傾聽了呢?特別是我們年輕的教師,懷裏揣的是教案,腦中想的是下一個環節,想着自己該説些什麼話,該怎樣把學生引到自己要走的路上來,該開展哪個活動,對學生的發言沒有耐心聽。佐藤學先生提到:“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説話而不傾聽別人説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的好的。……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行為’來實現的行為。”這個提示,讓我意識到: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要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髮言的態度。學生雖需要鼓勵,但教師應該認真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並做出敏感的對應,應能慎重地選用每個學生都能理解的詞語講話,這樣,學生之間才會開始互相傾聽,才能在教室裏形成仔細傾聽別人的講話、互相交換意見的關係。就如佐藤學先生所説的“在以自然的輕聲細語來交往的教室環境裏,更能培養自立、合作的學習者”,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傾聽的教室”裏,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互相交流。許多時候,我們急於完成“教教課本”的任務,將時間緊緊地攥在自己的手中,擔心學生會走向自己沒有預設的那一條路上,於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學生的發言,心安理得地做一個驕傲的傳授者。

3、導演者。《靜悄悄的革命》中指出:“在以學為中心的教學中,教師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觀察每個學生,提出具體的學習任務以誘發學習,組織交流各種各樣的一意見或發現,開展多樣化的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習活動更為豐富,讓學生的經驗更深刻。”作為教師,一堂課,課前教師得認真研讀教材,結合教材實際、學生實際,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特別要注意的是,教學設計用怎樣的具體任務以誘發學生的學習,組織怎樣合理、有效的活動,讓活動成為引令學生學習的實體。在這一環節上,教師成為了導演者。而走入課堂,教師應該注重的是學生的主體,改變原來的教學理念,重視傾聽思路各異的“異向交往”,理解“無論什麼樣的學生的發言或行動,都有他自身的 ‘邏輯世界’。”因此,課堂掌控在教師手中,教師就是課堂中的導演者。教師只有做到了“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學生才能“用教科書學,而不是學教科書”.我想,這樣的課堂才是個性的課堂、多彩的課堂。

當然,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自身的角色定位,説到最終還是教師自身教育理念的改變,就如《靜悄悄的革命》“前言”中小林老師所説:“判斷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裏的每個學生的表情、學習的姿態,看他們是否在持續學習。”也像他所説:“現在在教室裏,讓學生位於前台,自己退居其後,也不再覺得痛苦了。”等到我們有了小林老師的那種切身體會時,我相信,我們的課堂一定是異彩紛呈的課堂,我們的教室一定是“潤澤的教室”!

讀完《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後,它帶給我們一種冷靜的思考,這是在教學改革轟轟烈烈的年代裏的冷卻劑,讓我們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下來,聆聽學生與教師真實的聲音!也許很多情況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很多改變也是艱難的,但既然有時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但起碼可以從自己的課堂改變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這場靜悄悄的革命吧。

靜悄悄的革命的讀書心得 篇5

佐藤學著作《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在手已經幾個月了,上學期教師主題交流會上聆聽了幾位教師代表交流的讀後感,心中深感慚愧。在讀書這件事上,我已然成為一個“後進分子”。我在讀,我在用心地讀,只是沒有想那麼深。寒假裏又讀了此書,我在書上做了批註,並對我的教學狀況作了反思。佐藤學先生提出的主旨鮮明的教育理念,生動形象的比喻,給我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

一、做一個用心的“捕手”

讀這本書,恐怕大多數老師會對“傾聽”這兩個字有深刻的感受。佐藤學先生通過實例説明了“在教室裏的交流中,傾聽遠比發言更加重要”。而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卻是多多發言,我們以為孩子不發言是因為膽小,一味地鼓勵孩子要勇敢,大膽發言,卻忽略了對他們“聽”的能力的培養。這一學年,我教一年級。一年級的孩子,喜歡發言,但缺乏聽的習慣。我會引導他們要學會聽別人的發言,瞭解別人的想法,從而正確評價別人的思路。如佐藤學先生所説:在教室裏,傾聽的能力培養起來之後,課堂的言語才會變得豐富起來,而不是相反。

傾聽,不僅僅是學生聽教師、學生聽學生,對於教師來説,傾聽學生的發言十分重要。佐藤學先生把傾聽學生的發言比作和學生在玩棒球投球練習,我想,教師,就是一個捕手。一個用心的“捕手”,無論學生投過來的是“好球”還是“差球”,都應能準確地接住。這樣,學生才會產生愉快的心理體驗和投球的快感,才會繼續投出越來越多的好球。如果我們讓學生投出的球一個又一個地掉落在地,或是讓學生自己去撿,久而久之,學生還是喜歡投球嗎?棒球投球式的傾聽,是多麼形象的比喻啊!在我們的課堂上,被我們棄之不接的“球”還少嗎?我捫心自問:我每天準確接住學生投來的球了嗎?還是在按自己的計劃上課?每次聽年輕教師的課,我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學生在課堂上生成了這麼好的教學資源,為何棄之不用?年輕教師常會這樣回答:我怕擾亂我的教學思路;我沒聽清;我怕完不成教學任務……這説明我們還不擅長接球。佐藤學先生這樣告誡我們:不擅長接球的老師,應當專心一意地正面直對學生,去接住他們的每一個球,重視他們的每一個球,而不要以為只有按自己的教學計劃上課才是上課。作為教師,我們都應努力做一個用心的“捕手”!

二、做一個細緻的“裁縫”

“學生的學習乃是不斷的從個體發出,又迴歸到個體的,因此教師的活動也應當從應對學生個體出發又迴歸到學生個體上去。”美國教師稱之為“tailoring”,意思是服裝的裁剪製作。也就是説想按照每個人的身體尺寸量體裁衣那樣去對應每個學生的個性,創造課程。“量體裁衣”的理念,實際上就是我國的“因材施教”。不過,佐藤學先生認為:在學生做作業的這一時間裏,教師集中精力去“量體裁衣”是更重要的。這一點我感受頗深。

每個班都有需要幫助的學生,我也常常會在學生做作業時去“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我常常會呈現收集到的錯例,一一呈現,引發爭辯,在一次次地辨析中讓學生了解錯誤的原因,收穫正確的思路。但是,我不是個細緻的“裁縫”,我有“量體裁衣”的意識,卻又常常會用統一的“尺寸”來要求學生。看到作業進度未跟上大部隊節奏的我會着急,看到學生不可思議的錯誤我會生氣,我常常就“巡視”而“巡視”,沒能給那些不能達到目標的學生提供具體的幫助,而是如同一個監工,不斷行使着督促、管理的“權力”。做一個細緻的“裁縫”,應當是對應每個學生的個性去“量體裁衣”的,應當是為每一個學生服務的,反思自己,可能多了些師道尊嚴,少了點兒服務的意識。

三、做一個睿智的“指揮”

“量體裁衣”是以“學”為中心的兩種活動形式之一,另一種是“與學生各種各樣的想法,認識相互激盪回想的活動”,稱之為“交響樂團”。這又是一個多麼形象的比喻!“在教室裏,各種各樣的意見、想法相互呼應便產生了如同交響樂般的教學。”“在一個個學生的聲音相互迴響、相互烘托的‘交響樂團’中,十分關鍵的是交往展開的豐富程度、深入程度怎樣。”文中提出了四種交往:單向交往、雙向交往、反向交往和異向交往。這些交往,組成了教室裏的“交響樂團”。教室裏的“交響樂團”,不可能經歷預演、排練,隨時都可能有不和諧的聲音,此時,作為“交響樂團”的指揮——教師,發揮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裏我所説的“指揮”,並不是真正的交響樂團中的那種“一人令,眾人行”的指揮,而是一個隨時根據實際情況,能敏鋭判斷,及時調節,恰當引導的睿智的“指揮”。比如,當教室裏出現多種聲音,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的時候,教師應當有效的評價和指導;當教室裏出現冷場,眾人迷茫時,教師需要巧妙地點撥和引導;當教室裏出現別樣精彩的聲音,教師應及時抓住,引發討論,説不定就能譜寫一曲動聽的“交響樂”……“相反,如果教師對不同思路的話語不敏感,那麼教學就只可能順着教師的路數進行下去,交往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變得非常膚淺和單薄。”由此可見,教室裏的“交響樂團”需要一個睿智的“指揮”。

讀完《靜悄悄的革命》,印象最深的是以上這三個比喻,通俗易懂,形象貼切。閲讀還在繼續,思考不會停止,思考之後,是靜悄悄的革命。在教室裏,但願我能做一個用心的“捕手”、細緻的“裁縫”和睿智的“指揮”。

靜悄悄的革命的讀書心得 篇6

日本東京大學佐藤學教授撰寫的著作《靜悄悄的革命》倍受我們廣大一線教師的關注。指尖輕撫書頁,靜心品讀,感受作者用平實的語言,和讀者交流着自己的教育心得,交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靜悄悄的革命》一書由“前言——改變教學的教師們”;“教室裏的風景——向創造性學習邁進”;“改變教學——學校改變”;“設計課程”;“學校改革的挑戰——中國小的實踐”五部分構成。佐藤學博士從觀察者、推動者、研究者的角度,對這場自下而上的,由學生、教師、校長、家長和社區共同參與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總結和介紹,提出了一些值得我們借鑑的觀點和做法。

佐藤學教授指出:“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為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這場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決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為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讀了這些話,我理解了這本書命名的原因。認真讀完《靜悄悄的革命》,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一次洗滌,自己教育實踐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別是以下幾點,更是極贊同佐藤學的觀點。

一、 潤澤的教室

作為一線教師,更關注課堂裏的革命。佐藤學在書中對教室的闡述讓人心生嚮往:“潤澤的教室能使每個人的呼吸和節律是那麼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輕鬆自如地在教室裏構築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構築着一種真誠的信賴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即使聳聳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見來,每個人的存在也能得到大家自覺的尊重,得到承認。”大家的心態是開放無拘的,教室是輕鬆愉悦的,我想在這樣的環境下,教育也許會變得簡單起來。”

潤澤的教室裏,老師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潤澤的教室裏,孩子如沐春風,似承雨露。如此的教室,令人心安,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得到了人文的關懷和極大的尊重。在這樣的教室裏呆久了,那無論是肌膚還是心靈,都是水靈靈的,一個個被潤澤的老師和學生,都享受着這裏的空氣,因對方而收穫着,都滋滋潤潤地成長着。很是贊同,這也是一直以來追求的課堂。

二、靜與活力同在的課堂

在《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結束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學生需要的是能從容平和地、安心地學習的學校,而不是一切都明確規定、熱熱鬧鬧的學校。”在教學改革風起雲湧的今天,這一句話能不能引起我們大家的深思呢?學生當然喜歡輕鬆活潑的學習環境,但作為教師,我想,我們更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安安靜靜,能夠讓他們真正靜下心來學習的空間。至此,我們就要咬文嚼字一番,細細地品味這一個“靜”字。佐藤學教授筆下的“靜”是指這一場教學改革並不是一場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革命,而是“從一個教室裏萌發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為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靜悄悄的革命”。教學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時間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飛躍。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狀態,靜悄悄地、默默地滲入到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工作中去。“靜悄悄”和“活力”這一對詞彙看似相反,其實並不然。“靜悄悄”是一種學習環境,是教學改革發生過程的一種狀態;而“活力”指的是學生學習和教師工作的一種狀態。如果我們能很好的將之聯繫起來,一定能在課程改革之路上取得收穫。

三、學會傾聽

佐藤學先生提到:“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説話而不傾聽別人説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得好的。……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行為’來實現的行為。”

的確,老師的傾聽,不僅僅是傾聽學生髮言的內容,判斷髮言的對錯、語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細傾聽孩子發言中所傳遞出來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從而產生情感共鳴。但是在我的日常教學中,卻往往只注意自己的教學進度,而忽略學生的發言,或者希望學生的發言能夠順着自己的教學思路,最好不要被打斷,尤其是公開課更是如此。學生回答“是的”或是不住點頭,我又怎能肯定學生是真的理解了,或是明瞭他們內心的所思所想呢?當看課領導和教師跟我探討的時候我經常會説:“上課的時候,我經常想着,接着該怎麼辦,下一步該輪到哪個環節,所以有時會忽略學生的發言。”是的,作為教師,我們也時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為了趕教學進度,完成制訂好的教學內容而不能兼顧學生的發言。孩子的傾聽,不僅僅是傾聽老師的講解、指導,傾聽同學的發言,而是在傾聽的過程中接收到隱藏着的心聲,從而激起情感的共鳴。在別人的話語裏,有鮮花、有荊棘、有廢渣、有珍珠、有林林總總的一切。細心傾聽者能從中聽到心靈的聲音。因此,在很多時候,我們更需要的往往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傾聽的教室”。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的態度,要能做到與學生對話,要去體味對方話語中潛在的複雜想法。這樣,課堂中學生“發言和發言之間的微妙的相互碰撞或相互聯繫才能產生出來”。

四、心之嚮往

曾幾何,我夢想着自己的課堂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快樂園地,學生能全員參與,全心投入,收穫知識,增長能力,但理想與現實似乎總隔着千山萬水。課堂上不管我有多殷勤切切、長袖善舞,總有部分學生目光渙散,無動於衷。書中佐藤學先生也提到這種現象,他認為這樣現象的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的一種體現,所以我們要更新教育理念,要創設“以學生的認知興趣和需要為基礎的學的課程”,創設以“主題-探求-表現”為單位的“登山型”的課程。書中列舉一些日本學校所進行綜合學習的課程的實踐,像“尋找大澱最漂亮的地方”、“瞭解羊棲菜”“海洋中的生命……”學生們興趣高昂,連老師都很“愉快”!在這樣的主題探索中,學生學習到了“學習”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應該是我們孜孜以求的,需要我們去為之奮鬥的,當然也是我們目前難以企及的。但《靜悄悄的革命》已悄然為我們點燃了理想之燈,探索的道路上我們且行之。

靜悄悄的革命的讀書心得 篇7

“傾聽這一行為,是讓學習成為學習的最重要的行為。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擅長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説話而不傾聽別人説話的人是不可能學得好的。學習,一般認為這是能動的行為,但不應忘記的是,在能動的行為之前,還有傾聽這一被動的行為。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性”來實現的行為。”

“如果我們希望在課堂上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言語表現能力的話,那麼與其鼓勵他們發言,不如培養其傾聽的能力。這看起來好像離得遠些,其實卻是一條捷徑。在教室裏,傾聽的能力培養起來之後,課堂的言語表現才會變得豐富起來,而不是相反。”

這兩段話摘自於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教育學博士佐藤學先生的《靜悄悄的革命》。互相傾聽是互相學習的基礎。佐藤學教授在這本書中非常強調“傾聽”的重要性。

首先教師要學會傾聽每個孩子的發言。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的態度。教師往往想讓孩子多多發言,在聽他們發言時,心不在焉地想着“下一步該怎麼辦”,於是便希望孩子的回答和自己的考慮是一致的,當回答有一點偏差時只需一點點粉飾,而出現異向的回答時,教師會從容請他再作思考或請其他同學回答。

實際上,仔細地傾聽每個孩子的發言,積極地應對才是我們應該做的。精彩的發言要鼓勵,膽怯的發言要啟發,錯誤的發言要引導,更重要的是要聽到孩子的話外之音,並抓住有價值的發言與他們形成對話,引導其他學生進行深入探討,讓每個孩子都安心發言,無拘無束地交流。要做到與一個一個的學生展開對話,而不是以羣體為對象進行談話。要去體味對方話語中潛在的複雜想法。這種“傾聽方式”不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

其次是孩子要學會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善於傾聽不僅是尊重他人、禮貌、修養的體現,更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善於傾聽別人的發言、善於從別人的發言中汲取、善於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思想,這是多麼重要的能力啊!所以,佐藤學教授在書中説:“我們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裏,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在教室的交流中,傾聽永遠比發言更加重要。”

互相傾聽是互相學習的基礎。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靜悄悄的革命的讀書心得 篇8

好的教育書,不僅應該具有一定的理論背景,能洞悉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應該經過實踐的檢驗,對具體的教學實踐有指導意義。《靜悄悄的革命》正是這樣一本耐人尋味的好書。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靜悄悄的革命讀書心得精選5篇,歡迎借鑑!

靜悄悄的革命讀書心得精選一

學校推薦了《靜悄悄的革命》這樣一本書,我在空餘時間試着跟隨着佐藤學先生對教育研究的腳步,讀了走進校園裏的這場靜悄悄的革命……

佐藤學先生孜孜追求的理想教育是通過在學校實施“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創造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創造以“學”為中心的課程,進而將學校發展成為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此書分了四個章節:1、教室裏的風景——向創造性學習邁進2、改變教學 ——學校改變3、設計課程4、學校改革的挑戰——中國小的實踐。

這本書對我有很大的啟發,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傾聽學生的發言這一小節,佐藤學先生在書中寫道:“這種傾聽不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從而產生‘啊,真不簡單’、‘原來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鳴共感。喚起這些情感體驗可以説是傾聽學生髮言的‘理解方式’應具有的最重要的意義。”這段話啟示我們教師要用心傾聽學生的各種語言,包括身體所發出的無聲語言,感受學生在課堂中思想的起伏波動與學生的想象產生共鳴,從而共同走向創造性的學習。現在無論在什麼樣的場合都提倡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可是有多少教師真的理解怎麼做才是尊重學生呢?這本書正啟示我們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聲音,瞭解孩子的需要,接納孩子的不同,理解孩子的語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所思所想,孩子們也不例外。如果你想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那麼你必須改變高高在上的先知先覺者的姿態,走到學生中去,蹲下身來,與孩子的雙眸對視,學會傾聽,學會理解。

我們的課堂教學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我認為:學會相互傾聽,是課堂教學的首要條件,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傾聽,更有利於開展教學活動。在我們的平常課堂中,學生髮言熱烈,一個問題出來,學生展開思索、討論,然後爭先恐後的回答,在反饋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腦子裏裝着自己的見解,而沒有用心傾聽同學的回答,這樣的學習,就顯得片面、欠主動。課堂中的熱烈發言固然重要,但傾聽是前提。其實,我的課堂中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班級孩子們研究問題或是討論問題看似異常激烈,而實際上學生學習的內容雜亂、學習的質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淺薄與貧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學生要學會相互傾聽,我認為我們的教師更要學會傾聽,不但要會傾聽學生的發言內容,更要會傾聽學生的心情與想法,與學生產生共鳴,作孩子的最佳聽眾。對於學生的錯誤回答,做到不輕易下結論(如:回答錯誤、不當等),以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宜用委婉的語氣,因勢利導的開導與糾正。同時,讓每個孩子也學會傾聽他人的看法與結論,這樣使每個孩子都能打開心扉,讓他們的差異得到關注,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那塊最短的木板,使較差的學生也能得到發展與提高。總之,傾聽比發言更重要。作為在第一線的教師我也經常在課堂上發生這樣的事,有時為了趕教學進度,沒有去準確“接住”每個學生的發言,未能與那些“投球”的學生的想法產生共振,有時甚至因為有些學生答非所問或者吞吞吐吐講不清楚時,我會無理的打斷他們的發言,並自以為是的用自己的想法加以補充,沒有把足夠的時間留給學生,學生的想法也沒能真正的在班內引起交流和討論,只是留於一種教學的形式。正因為部分學生由於感到自己的發言沒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漸漸也失去了舉手的興趣,久而久之就成為課堂上的聽眾了。

我感到要想進行教育教學的革命,必須從骨子裏深刻認識到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敢於在實踐中嘗試,善於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用新學的理論武裝自己,真正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掀起一場革命。

靜悄悄的革命的讀書心得 篇9

週三晚上,在黨員之家的組織下,我們前去觀看了紅色影片《建黨偉業》,頗有些感觸。

《建黨偉業》影片主要重現了從1911年辛亥革命後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20xx年時間裏的歷史故事與風雲人物。以前只是從書本上淺淺地瞭解了一些,如今,這段歷史被搬上了銀屏,更加生動地向我們娓娓道來這一段歷史,加深了我們對這段歷史的瞭解。

從武昌起義、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張勛復辟、護法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最終成立……我們彷彿置身於了那一段歷史之中。很多個場景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在那麼一個動亂的年代,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間。

袁世凱稱帝之心昭然若知,可謂是歷史的一大倒退,而蔡鍔以裝瘋賣傻,得以袁世凱放鬆了戒心,讓其去日本看病。離別時刻,蔡鍔對小鳳仙説的一席話,“奈何,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讓人不禁動容。那個年代裏沒有小我,只有大我。沒有大我那麼又何來的小我呢?!

除了當時黑暗的軍閥統治之外,中國也面臨着國外列強的壓迫。當巴黎和會的時候,我們的先進知識分子們就已經意識到弱國無外交,不得不佩服他們的遠見卓識與先進思想了。

為了共同的理想而聚集在一起,不怕流血犧牲,只為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當一個臉上蒼白無血色的女大學生跪在總統府前舉着血書“冤”字請願時,回答軍警為什麼不到檢察廳喊冤時,她含淚説:“冤情太深,檢察廳接不了我的狀子。”之後痛呼:“我是為四萬萬同胞喊冤啊!”這一聲猶如千鈞之重的巨石狠狠砸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上,使人心痛,心苦,心碎啊!

無論是誰,要是敢亡我國家,滅我種族,我們就跟他血戰到底.....

在影片的最後,經過了長年累月的計劃與努力,當中國共產黨終於成立的時候,我,感慨萬分。

現在,我們偉大的祖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早已經今非昔比,國家正在強盛,民族正在復興,我們的日子正在蒸蒸日上。今天的每一個我們都以能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個大家族而光榮而自豪。

但是肯定的一點是,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現在生活的一切的一切,是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不忘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之初,是何等的不易。

純粹地入黨,純粹地奉獻,也許這才是我們應該執以貫行的,我們除了接受前人的革命成果之外,也應該好好地傳承那一種精神與魄力,繼續為我們共產黨的事業添磚加瓦。

靜悄悄的革命的讀書心得 篇10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反覆揣摩和推敲文章的題目,想來想去,感覺“鞭笞”這兩個字用的最好,因為它最能概括我現在的感受以及我對《恥辱者手記》這本書的印象。我們姑且不説封面顏色如何使人產生壓抑感,正如我的一位同學説“封面的顏色就使我對這本書產生畏懼感”,更不用説裏面發人深省的文字,單説説書名——恥辱者手記,我就覺得夠使人思考上一陣子了。至於封面的顏色,我覺得這正是出版商的成功之處,封面的顏色正符合書的名字以及裏面能鞭笞心靈的文字,給讀者以視覺上的衝擊,換句話説就是吸引讀者的眼球,但這些都不是我要表達的內容,我要表達的是灰黑色外表下發人深思的文字以及衝撞心靈的感受。

捧起書,放在掌心,翻開扉頁的那一刻,我似乎嗅到血的味道,是文字刺傷心靈流出來的血,紅色的液體順着胸口一滴一滴的流出來,引人深思。

我看過柏楊《醜陋的中國人》,讀過龍應台的《野火集》,品味過餘傑的《火與冰》,但是哪一本看後寫出的文字都沒有《恥辱者手記》多,哪一本看過後也沒有這本刺痛了我的心靈。哪一本也沒有這本使我長久的站在窗邊,任夕陽慢慢的“滑下”臉龐,直到最後一抹陽光被黑夜所吞噬,看着一點一點淹沒在晚霞間的夕陽,我的心有種莫名的衝動,彷彿感受到了摩羅內心的呼喊,感受到了這位“精神界”戰士良苦用心,彷彿遠去的夕陽就是他那孤獨的背影。可是,低頭的那一瞬間,我更感受到了摩羅的聰明,他不像柏楊那樣“激動”在演講台上大批中國人醜惡的“嘴臉”和內心的“狂欲”,他也不像龍應台那樣“萌動”,一針見血的刺向中國台灣的時政與社會,他喜歡用自己的方式,一點點鞭笞自己心靈的醜惡,一點點挖掘靈魂深處的罪惡,以恥辱者的口吻揭露與抨擊社會的醜惡以及人類最陰暗的一面,他喜歡用自己的行動,一點點剝去自身的“表皮”,割去“贅肉”,敲開“骨頭”,洞穿浸入骨髓的污垢,以血淋淋的軀體給世人看。

《恥辱者手記》這本書就是摩羅思想的真實流露,全書的寫作風格亦如書名那樣犀利、尖刻。捧起書的那一刻,終不忍再放下了,我喜歡他激揚的文字,欣賞他跳躍的思想,讚歎他感情的真實,佩服他直率的作風。有的書我只看幾頁就束之高閣了,一是不值得讀,二是浪費時間。因為我不喜歡帶着“面具”的寫手,這樣的寫手寫出的文字如“太空垃圾”,不但沒用,有時還能撞毀正常軌道上的“思想着的衞星”,正如餘傑在《火與冰》開頭寫道“世界上最不能容忍的垃圾——文字垃圾,所以我每次提起筆時,不禁心驚膽戰。”可是某些“大家”、“寫手”在提起筆時,卻那樣的坦然,那樣的安心,猶如“打字機”一樣任文字一頁頁的流出。

摩羅是寂寞的、是孤獨的,在中山像前有他思索的身影。摩羅是天真的、是歡笑的,在小斤的面前有他滿意的笑臉。可摩羅又是痛苦的、又是淒涼的,他沒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幸福,他也沒有“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友情,但他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骨氣,欲用文字驚醒“睡夢中”的世人,欲用文字喚起世人對社會及政治的思考。

在文人中他是喜歡魯迅的,在革命者中他是推崇孫中山的,一個被稱為中國的“狂人”,一個被譽為中國的“基督”。説到這兩個人物,我自己感到羞愧,因為他們中哪一位我都沒有好好“讀懂”過。無論是魯文人的文字還是孫戰士的革命思想,讀到《中國的基督》一節時,我亦摩羅一樣在質問自己“中山先生究竟哪來的這麼大動力和勇氣為中國前進而四處奔走”,為什麼在一次次失敗後,仍能重整旗鼓繼續前進,在彌留之際仍勉勵戰友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後來我得到了答案,得到了中山先生的動力和勇氣來源——四萬萬難民的生存痛苦。這是多麼值得尊敬的革命先烈啊,以整個中國人民的利益為己任,百折不撓的實踐着這項事業,即便重病在身,仍勇往直前。

摩羅有喜歡的文人,更有厭惡的文人,他不喜歡郭沫若、不喜歡丁玲、不喜歡艾青。這些人在文革到來時“醜態百出”。説都這,如果你問我,近代史上你喜歡哪個人啊?我也許會説是章太炎先生。最近在看一本《章太炎説文解字授課筆記》很有意思,每個字的構成及偏旁都有一定的含義,説實話,我挺喜歡章先生的,喜歡他坐在總統府門前大罵袁世凱的瘋氣,喜歡他給女兒們起怪癖名字的士氣,喜歡他拒絕出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不甘位列王國維、梁啟超之後的豪氣。然而世間能有幾個章太炎,再回首,世間已無章太炎。

《恥辱者手記》在讀到大半的時候,我在想摩羅的身世,想他是一個什麼模樣的文人。有時候我根據書中的文字和思想的流露在頭腦裏刻畫摩羅的形象,是一個帶着眼鏡長的白淨的書生嗎?我不知道,是一個留着小鬍子長着大眼睛一臉嚴肅的“文壇戰士”嗎?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摩羅是這樣的一個人——用血淋淋的文字刺向混沌一片的文壇,刺痛自己的同時又驚醒了世人。

後來在重讀錢理羣先生做的序時,我知道一點關於摩羅形象的描寫——“第一次見到摩羅時,我是有些驚異的:這樣的一個文靜的書生,怎麼竟然以‘惡魔’自居。”,這就是摩羅的形象,在看到“文靜的書生”這五個字的同時,我又想到一個人——餘傑,想必餘傑也是這樣的一個書生,不然他怎麼會寫出“良人啊,求你快來,如羚羊或小路在香草山上。”這樣優美的文字呢。摩羅和餘傑這兩“文靜的書生”在文靜的背後卻有着深刻的思想,一旦流露出,如盤古的開天巨斧,在混沌的思想界劈開一條通往思考的陽關大道,亦如春日的一聲驚雷,引發世人對時事及人生的思考。

《恥辱者手記》讀完了,在寫完這篇文章後,我把這本書整齊的擺放在書架上,挨着它的是餘傑《火與冰》,我想讓它們挨在一起,因為這兩位“精神界的戰友”一定有好多話要説,從阿赫瑪託娃的詩到廢名的文學作品,從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到索爾仁尼琴的《古拉格羣島》。窗外雨打玻璃的聲音恰似兩人的對話,望着它們我笑了,轉過身,輕輕推開窗户,一股芬芳的泥土味兒撲鼻而來,看着雨中隨風搖曳的嫩綠色柳條,我意識到春天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