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精選17篇)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1

高中的時候就接觸到《百年孤獨》這本書裏面的一個章節,當時泛讀了一遍,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的。四年後,經歷了一些世事兒,越發喜歡這本書了,就覺得這個書名都那麼富有哲理。完整的看完這本書是在大三參加夏令營的那個暑假裏。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精選17篇)

重複的名字,不同的孤獨演繹出一場波瀾壯闊的孤獨史,更準確的説折射出民族的辛酸史。一百年的歲月,7代人的故事在馬貢多重複更迭,到最後卻沒有留下半點痕跡。

拉丁美洲民族擺脱不了歷史因襲的圓周率,走了一圈,又回到了起點。就像中國近代一樣,充滿了心酸血淚。但有些不同的是,中國近代的的國民是麻木,是魯迅筆下的看客;而拉丁美洲國民是孤獨,一個人把自己束縛在自己的世界裏,任其自生自滅也不願意相互交流。中國麻木的國民似乎還可以找到一羣“志同道合”的人,當侵略者的屠刀舉行同胞的時候,有的還可以不約而同的爆發出笑聲。

布恩迪亞家族他們臉上那種一望便知的特有的孤獨神情是那個時代民族的符號,馬爾克斯入木三分刻畫出時代的悲哀。在這場波瀾壯闊恢弘的史詩中,你彷彿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他們的孤獨,彷彿你就生活在馬貢多小鎮上,目睹了一切事物的發生。我們急切的想探知羊皮卷的祕密,就當羊皮卷時,我們呼吸急促,揭露謎底的那一刻總是動人心絃。然而,當羊皮卷什麼的面紗被揭開之時,布恩迪亞家族最後一代人被拖進了蟻穴,馬貢多也在沙暴中消亡。

在我看過的作品中,沒有哪一本給我如此的震撼。《百年孤獨》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孤獨的本質含義,跟讓我看到了拉丁美洲悲催歷史的根源。一場心靈的旅行讓我與現實脱開又迴歸現實,審視着這個世界。現代人的孤獨感有來自與何處?人類越來越瞭解外太空,卻不知道自己的鄰居是誰。人類在喧囂中恣意暢歡,卻在也是人靜時不覺得感到空虛。科技帶給了我們財富,也帶給我們孤獨。

人類何時會逃脱孤獨的枷鎖呢?或許科技的發展,人類用於不會了。只會越陷越深了。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2

布恩迪卡家族創立了馬孔多這一小鎮,並在此定居長達數百年。在這漫長的時間中,家族中的7代人都擁有着充滿神祕色彩的坎坷經歷。作者運用犀利的批判眼光、簡潔的直觀語言和誇張的表現手法,為我們描述了這個百年孤獨的家族歷程。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卡是西班牙人的後裔,由於受夢的啟示來到一片灘地並決定在此居住,後來陸續有人來到此地定居,這就是小鎮馬孔多。這是一個極有創造力並富於思考的人,因為家族中曾出現過近親結婚而生出長有豬尾巴的孩子的先例,所以他的妻子烏爾蘇拉對此一直保持警惕。

在這個百年家族中,所有的男孩只有兩個名字:何塞·阿爾卡蒂奧和奧雷里亞諾。從布恩迪卡家族漫長曆史上重複命名的傳統中,我們不難得到這樣的結論:所有叫奧雷里亞諾的都性格孤僻,但頭腦敏鋭,富於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爾卡蒂奧的都性格衝動,體格強壯,富於事業心,但命中註定帶有悲劇色彩。但唯一的例外就是布恩迪卡家族中第四代的孿生子——何塞·阿爾卡蒂奧第二和奧雷里亞諾第二。

他們一出生就熱衷於互換身份的遊戲,並保留了對方姓名下的性格。戲劇化的是,在這對孿生子相繼離世後,喪葬的人羣因混亂而將他們送入了對方的墳墓裏。家族中落的悲劇無法避免,家族中第六代的大女兒梅梅的私生子奧雷里亞諾不知不覺愛上了自己的姨媽。烏爾蘇拉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他們倆生下的孩子竟長着一條豬尾巴!當奧雷里亞諾終於譯出預言的手稿,手稿卷首的題辭是:“家族中的第一個人將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在他譯完最後一章的瞬間,一場突如其來的颶風把整個兒馬孔多鎮從地球上颳走,從此這個村鎮就永遠地消失了。

這部內容龐雜,人物眾多,情節曲折離奇的小説雖然荒誕,但確是人類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讀畢全書,我們可以領悟,這一系列的故事之下,我們更應思考造成馬孔多百年孤獨的原因,從而去尋找擺脱命運括弄的正確途徑。

真正的名著足以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我細細品味字裏行間的耐人尋味,咀嚼着作者留下的深意。合上書本,思緒早已隨着書中如夢的人生飄遠……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3

利用假期的時間,我總算把《百年孤獨》第二遍結束了。雖説是第二遍,但仍覺得艱澀難懂。看完了全本,心裏異常的累,不知自己到底看懂了幾分。放佛他們都在堅持着自己的理想,但是好像都未能堅持到底。

《百年孤獨》,作為馬爾克斯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成名作,它無異是一本不容錯過的精彩小説。不少人分析這部作品,説它反映了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等等。我沒有足夠的知識供我寫下如此深刻的評論。因此只能作為讀者,去講述這部小説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兩位迥然不同的女性——烏拉爾蘇和她的小女兒阿瑪蘭塔。

“烏爾蘇拉象丈夫一樣勤勞。她是一個嚴肅、活躍和矮小的女人,意志堅強,大概一輩子都沒唱過歌,每天從黎明到深夜,四處都有她的蹤影,到處都能聽到她那漿過的荷蘭亞麻布裙子輕微的沙沙聲。”比起那個無比經典的開頭,我想這句話要顯得平凡的多,因此通常不被人所注意——這是這本書中出現的第一句正面描述烏爾蘇拉的話語。正像書中所描述的那樣,烏爾蘇拉這樣一位看似平凡的女人,她的勤勞和堅強是她身上最為耀眼的閃光點。她是一位妻子,一位母親。無論是她的丈夫為怪異的學術痴狂之時,亦或是發現她的子孫陷入了怪誕的命運之中,她都不懈地與命運抗爭着。試圖讓困境得以扭轉,讓人與人之間多一絲聯繫,統一起分散的力量。儘管最後這種嘗試仍以失敗告終,而她的晚年也在由眼疾帶來的模糊黑暗和過於長久的歲月所致的逐漸衍生的的孤獨感中度過。但她的熱情堅強,在一堆性格孤僻怪異的族人中顯得尤為珍貴難得。而由她所操持的,幾代人同堂而居的生活,也一度是《百年孤獨》中最為幸福美好的場景。

阿瑪蘭塔·布恩迪亞,烏爾蘇拉的小女兒,這位面容嬌俏的少女愛上了鋼琴技師皮埃特羅。嫉妒使她不惜一切一再破壞表親麗貝卡與他的婚姻,直到無意中毒死了哥哥的妻子——年幼而賢淑的蕾梅黛絲。強烈的悔意與仇恨交織,扭曲了她的心理。她與皮埃特羅交往,但卻又拒絕與他結婚,使得皮埃特羅為此自殺。出於悔恨,她故意燒傷一隻手,終生用黑色繃帶纏起來,決心永不嫁人。但內心的孤獨、苦悶讓她難以忍受,甚至和剛剛成年的侄兒廝混,即便如此她始終無法擺脱內心的孤獨。她把自己終日關在房中縫製殮衣,縫了拆,拆了縫,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對布恩迪亞家族來説,孤獨是一種通病。或許即使不存在皮埃特羅,阿瑪蘭塔的結局並不會有多大差別。在不斷重複的命運裏,皮埃特羅是一個起點,讓阿瑪蘭塔告別了少女的活潑純真。她一生都在渴望愛情,同時一生都在排斥愛情。在這種矛盾的煎熬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烏爾蘇拉和阿瑪蘭塔的經歷,可以説是《百年孤獨》中,布恩迪亞家族命運的影射——註定與無法擺脱的孤獨相伴而老。小説中的魔幻色彩,使得家族的經歷被冠以“命運”一説。但實際上許多事物的轉變是有跡可尋的:出於人性的貪婪、嫉妒,挑起了戰爭,引發了死亡;由於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個人逐漸變得孤僻而與羣體失去聯繫,因而使得這個家族七代人始終徘徊在這種孤獨中度過了漫長的一百年。願像結尾的預言所説的那樣,此後不會再有這樣一個家族,要揹負百年的孤獨。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4

這是一個充滿神奇與狂歡的故事,是現實世界及其困境、迷信的一面鏡子;它也是一個充滿虛構的世界,吸引每一位讀者步入浮想聯翩的幻境。這部作品採取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把現實和幻想、直敍與諷喻、寫實和誇張結合起來,加上<聖經>和印第安人的一些神話和傳説故事,無異繪出一幅巨型壁畫,但卻再現了活生生的現實。

一部<百年孤獨>是一本人類心靈孤獨的苦難史。小説其實一直在交錯兩個主題:孤獨和宿命。一方面,以烏蘇娜為代表的幾個長壽的女人,代表一種神祕力量,一種歷史的見證,一種家族的延續;另一方面,第三代阿卡迪奧為對稱,第四代的孿生兄弟簡直就是第二代的兄弟倆的翻版,這象徵着一種命運的輪迴,一種註定無法改變的輪迴。而這種烙自家族徽記和生理本能的內驅力還鮮明地表現在這個家族人之間的亂倫衝動和論理規範的禁忌之間造成的緊張關係。即使是看上去最高尚最理性的奧雷連諾上校,也在數十年顛沛流離的戰爭生涯裏留下十七個私生子;而第四代奧雷連諾第二更是將這種情慾發泄到及至,並且神祕的引起了牲畜繁殖力的亢奮。到了最後,這種盲目的本能衝動到第五代阿瑪蘭塔烏蘇娜和第六代小奧雷連諾身上徹底的無阻擋的爆發出來,這種被壓抑了幾代的亂倫衝動如決堤的洪水淹沒了家族的一切。馬爾克斯自己在解釋這部作品的人物的孤獨性時,曾認為布恩蒂亞整個家族都不懂得愛情,不通人道,這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祕密。作者的觀點似乎是無可置疑的正確的。

但是時間並不可怕,因為我們擁有孤獨,我們讓孤獨流淌在時間中。

然而,小説的一切悲慘結局皆源於馬孔多居民的落後、愚昧。他們不是面向過去,追懷昔日的寧靜與淡薄,就是關在小屋裏,沉湎於毫無意義的制小金魚、織裹屍布、修破門窗、洗澡等等。因此,他們只能等待着豬尾巴的重現。

看似荒誕的一個家族其實正折射出了拉丁美洲的歷史。這一個家族的孤獨與苦難也正是拉丁美洲人民的病苦與血淚。拉丁美洲神祕莫測的大自然,歷史悠久的古代神話,原始古樸的印第安習俗,混雜的種族和宗教,偏僻落後的鄉村生活,現代時髦的都市文明雨季激烈動盪的政局,所有這些因素都奇妙地混合在一起,夢幻的歷史與神奇的現實巧妙地融為一體。而正是這種神奇的不可信的現實,讓拉丁美洲處於獨孤的氛圍之中。當你真正瞭解那一段歷史,你會發現<百年孤獨>是一本透過哈哈鏡的折射的南美洲史詩,他所揭出的不是單純的生活,而是表層下面一些更深刻的東西,不被理解的人,無法聯合的力量。這種孤僻貫穿了這本書。正如書中最後所説,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出現第二次了。這正是作者對自己的出生地的希望或應説是絕望。

這也是一部極具現實批判意義的小説。譯者的後記中寫到,這部小説是一部反帝、反封建、反獨裁、反保守的作品。作者把時間寫的很混亂,讓讀者從一個個的片段裏找尋故事的連接點。書的一開頭就連用兩個很多年,把讀者拉到沉重的歷史面前。讓人看書的心情變得沉重。我不知道作者描寫布恩地亞家族的時候有沒有一絲同情。他們七代人沒有一個人懂得愛,最後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愛的結晶,卻是整個家族毀滅的開始。作者在書中作了很多這樣的描寫。這些帶有真實性的誇張,讀來不免讓人陷入深思。也就覺得作品充滿了無限的淒涼。

多年以後當準會這就是馬爾克斯向我們展示的時間魔法。

他的小説,滿足了我們永不饜足的想象需求;只有在他的小説裏,我們才能體驗到什麼是現實、什麼是幻想,什麼高於現實也高於幻想。有時想象,如果生活真的如他所描寫的一般,人類會不會活得更真實、更單純、更可愛?

讀<百年孤獨>,從來只有一個感覺:但願長醉不願醒。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5

該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百年孤獨這本書呢我不記得自己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有個性興奮或者個性悲痛的情緒,我覺得文字象水一樣在我眼前流過,即便是難以理解的家族譜,時而現實時而魔幻的寫作手法,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和歷史……這些那些打亂我讀書節奏的方方面面似乎理所當然地被我所理解,我仍然以幾乎不動的姿勢一頁頁地看下去,看的時候在想什麼我並不清楚,就好像小時候放暑假剛剛睡醒的午後,我躺在地上看着牆上時鐘一分一秒走過。我沒有起牀,也沒有在等待什麼,我在幹嗎呢我自己也不清楚。但是,很不可思議的,在讀這本就應不算是喜劇的故事時,我竟然湧起一種類似於平靜恬然的快樂。就好像我明白人終究會衰老死亡,但在照耀到陽光的瞬間,仍然忍不住微笑。

這是本沒有感情卻十分浪漫的書。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辦法抵抗孤獨,參加革命也好,反覆地做手工活也好,沉迷於情慾也好,讀書翻譯也好……那裏麪包括了人類一切能夠抵抗孤獨的辦法,如果有充滿愛心的無聊人士,完全將這本書變成工具書,把名字起成《抵抗孤獨的一百種有效辦法》,換上藍色白色的書皮,寫好書腰,用大號字體和一點五倍行間距印刷,放在噹噹或者卓越的首頁進行熱賣推薦。

想來就應賣的比《百年孤獨》好許多才多。

矯情一點的文章裏經常會看見,在這個城市裏,寂寞氾濫。其實吧,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時不時地出來提醒你一下它的存在。它説上一句笑話,你就不明白如何是好。

有陽光也有雨水,有感情也有孤獨。其實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何必花那麼大的心思去抵抗它呢寫一本書,做一次愛,去一個好地方,愛一個好姑娘,賺一百萬以後再賺一千萬……這些都不錯,但不要把這些變成抵抗孤獨的武器。不不不,各種各樣的體驗都但是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不就應是作為戰鬥的籌碼白白被犧牲掉。孤獨無法抵抗,孤獨無法遺忘,孤獨不會隨着時間的過去而變老衰弱,孤獨不會因為愛人增多而變淺薄蒼白,孤獨它在那裏,不動不逃,偶爾出來説幾句冷笑話。

孤獨隨時出現,我們能夠怎樣辦那就附和它笑幾聲羅。仔細想來,它並不是什麼殘酷的敵人,它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陪伴着我們,而且將不離不棄陪伴到死神來到。它提醒我們珍惜眼前,它督促我們體驗人生,它使我們在成功的時候能夠清醒,在失敗的時候淡然一笑。它讓我覺得許多東西值得試試看去爭取,也讓我覺得許多玩意沒什麼大不了的。有些東西,從出生到死亡,別人無法體會,無法替代,無法奪走——孤獨就是其中之一,它流動在我的血銘刻進我的骨,它時而讓我活的熱烈,時而讓我安靜無奈——但我很高興我比想像中容易地理解了它,它讓我在一個人的時候,明白自己是誰。

浪漫是理解並享受無法改變的結果,浪漫是敢去玩一場必輸無疑的完美的仗,浪漫是情有所用,心有所屬,但同時不會遺忘自己是誰:請容許我介紹一向在教我如何浪漫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做孤獨。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6

孤獨,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感覺到,但是,能以孤獨為主題,寫成一本暢銷但是實際上卻也“孤獨”的小説,這讓人實在歎服。誰要想真正讀懂孤獨,《百年孤獨》必看。

我不敢説,我讀懂了孤獨。這本書,情節曲折跌宕起伏,事件密度大,而且離奇荒誕,誇張變形,令人應接不暇。所以我一口氣讀完這本書,感到十分痛快,但是,連裏面的人物關係也沒有理清。但是,外國人名字長還能夠忍受,最難以忍受的是,幾代人都能夠叫同一個名字。忽略混亂的人物關係對於讀小説的影響,我還是得到了一點點感悟。

《百年孤獨》以一個家庭為主線,時間跨度一百年,描述了一家人與孤獨相關的種種經歷。

為愛瘋狂是因為孤獨嗎因為同時愛上皮埃特羅,貝麗卡和阿瑪蘭妲展開愛的角逐,當得知皮埃特羅和貝麗卡訂婚後,阿瑪蘭妲甚至不惜一切代價阻撓婚姻。奧雷里亞諾愛上蕾梅黛絲後,迫不及待期望將還是孩子的蕾梅黛絲娶回家。梅梅愛上巴比倫後,整個心思都掏空了,全都放在與情人的歡愛之中。庇拉爾年輕時,與無數男人歡愛,老年後,還為年輕人帶給歡愛的場地。為愛瘋狂不是因為孤獨吧,是因為愛火中燒,是因為人的慾望。相反,沒有愛的潛力的人,從來不會愛上別人的人,才註定了一生的孤獨。奧雷里亞諾上校,從出生起,就不曾愛過任何人,晚年靠製作小金魚排遣孤獨。

還有一種人的孤獨,源於對愛的莫名的恐懼,阿瑪蘭妲錯過皮埃特羅,又斷然拒絕馬爾克斯上校,一個人晚年靠織一件精美的壽衣打發,準確説是享受這份孤獨。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她始終拿不出愛的勇氣又是什麼原因,讓她在生命的盡頭最後放下對於貝麗卡的怨恨在生命的盡頭,她最後領悟了孤獨,看到因為孤獨,梅梅和貝麗卡遭受的苦難,文中説這不是出於愛或者恨。那是出於什麼出於同情心,出於悲憫的同理心,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正是如此,她才最後能夠心平氣和地應對死神,才能夠與往事和解,才能夠獲得一份真正的心理上的寧靜與平和。

看得出,莫言的小説,深受這部小説的影響。《豐乳肥臀》,同樣是以一個家庭為線索展開,寫感情時,人物多是着魔的瘋狂的狀態。杯具產生的原因,除了個人性格的嚴重缺陷外,又籠罩了一層若有若無的冥冥中註定的命運的魔力。《百年孤獨》中,開頭的羊皮卷寫下的預言,在結尾處,完美地精準地得到了驗證,彷彿這一家族的孤獨是註定的無法逃脱的。而上官家的女兒們,一個個豐乳肥臀,但一個個都零落了,好像也是命運的嘲弄。看似是人在命運面前無能為力,實際上是,人在自己性格的侷限上的無能為力,個人性格導致杯具。

人的性格,關乎人性,是一個説不盡又説不清的話題。將人性中的某一部分誇大,比如慾望,看似變形不真實,實際上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人性,因為人性中的一些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比較隱蔽。從這個角度講,馬爾克斯和莫言都是把人性的思考和表達推到極致的大師。

這部小説中的孤獨,我還沒有讀懂。在那裏談一談,只是經典作品的一種誤讀。日後,再讀《百年孤獨》,恐怕又會有別樣的體會。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7

無怪乎馬爾克斯花了那麼長時間去寫出這本書,它的確與我之前所看過的很多小説都不一樣。情節的高度密集造成了表達空間的壓縮,因為篇幅擺在那裏。

整本書數十萬字中的大部分是馬不停蹄的快節奏情節發展,而作者的表達並沒有刻意地塞進字裏行間,而是靠着整個情節的情緒基調的不變來達成。小説中情節的發展一日千里,而整本書的情緒卻如一隻巨大的木樁釘進了大地一般紋絲不動。作者正是用這種手法來凸現出這種一成不變的情緒,那就是深深的孤獨之感,也正是因此我感覺到布恩蒂亞家族百年間數代人的性格核心幾乎並沒有什麼改變。這個家族就像河流中的一塊石頭,抵擋得了過去,卻無法與未來同行。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第二代人中,何塞·阿爾卡蒂奧的死。他被不知從何而來的zi彈擊中,血液在大地上流淌,穿過了整個馬孔多,避開了所有人的眼睛,繞過容易被弄髒的地毯,一直流到正在廚房忙碌的烏爾蘇拉面前——烏爾蘇拉才是這個家族數代人真正的精神支柱。

何塞·阿爾卡蒂奧是第一個死去的布恩蒂亞,流出來的是孤獨之血。火藥的硝煙氣味久久不散,縈繞在他的房子裏,縈繞在他的墓地中,直到很多年後才被香蕉公司用水泥封住。

那一刻,我感覺到了貫穿百年的孤獨那徹骨的荒涼。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8

《百年孤獨》中的“孤獨”能夠如此透徹心扉,是因為它未曾在“孤獨”的表象上傾注一字,而只是將沉悶的“活着”娓娓道來。

在這個比《紅樓夢》還要繁複、難記的家族體系中,“活着”是所有情節發生的唯一起源。為了尋找活着的可能,為了尋找活着的方式,為了尋找活着的意義……為了活着,一個生存在地球角落的百年家族陷入了無限的疲憊與孤獨之中,在茫茫歲月之中上下求索,按照命運的規劃忙碌。

有趣的是,這並不是一個悲劇。

書的內容如果除去荒誕奇妙的羊皮卷,除去家庭裏不斷飄蕩又不斷思考的魂魄,除去埋於地下的七千二百四十一枚古金幣,除去放蕩不羈的亂x戀和縱情聲色的放縱外,實際上就只是一個家族從開始、到壯大、到完結的故事。如此看,很簡單卻也很無趣的。裏頭有趣的就是那些千奇百怪的孤獨形式,還有沒有傷感的離亡和沒有快樂的出生,當然還有放縱卻不覺有違道德的情愛縱慾。

如果還有,就是馬孔多變化的歷史。從二十一對夫妻披荊斬棘穿越大沼澤之地,試圖發現東之大海,卻最後絕望地放棄夢想駐紮在這片離大海只剩兩天路程的不可思議有着西班牙大航艦的着魔叢林之地。然後紮根,繁榮,跟帶來飛毯、魔冰、巨人、鍊金術的吉普賽人交流,卻不知道走兩天路去發現一個什麼都有的城鎮。當然,最美好的階段就是完全斷絕聯繫的、唯有和吉普賽人交換驚喜的美好村落。可是,烏爾蘇拉發現了路帶來了商隊後,也帶來了自由黨和保守黨的戰爭,帶了鐵路,帶來的家族的繁榮,也帶來的壟斷,帶來了死亡和壓迫,帶來過期待,帶來過時髦和迷醉,卻不論帶來什麼都擋不住孤獨的滋生和擴散,一如在那個最初的夜晚麗貝卡帶來的失眠症一樣,讓每一個家族的人都沒有好受過。

噢,除了那個小仙女一樣的智慧的蕾梅黛絲,會一絲x掛的出現在受驚且痴淪的異鄉人面前,會不守繁文縟節地自由自在,會預言偷看洗澡的人隨後的死亡,更神奇的是,會帶着一牀天鵝絨的真絲白被如天使一樣地飛走在人們的希望和永遠的記憶裏。唯一一個不守孤單感傳染病的人似乎就只有她,永遠帶着最亙古的美麗和最高遠的智慧離開了這個一開始就不屬於她的百年孤獨之地愛。

説完了她,説完了這份無法描繪的美麗,這個家族悲哀得只剩下説不盡的孤獨。我也在不經意、不情願之間比對了他們的孤獨,也認識了自己的孤獨並非無由的作態,也並不無奈的悲哀,始終相形見絀,相形有愧,相比難忘。

但我有理由相信,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成員,甚至馬爾克斯本人,都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快x,孤獨的快x。在二十多萬字中,出現最少的,是眼淚;出現最多的,是希望與歡樂。在孤獨中,每一個小説中的人物都找到了“活着”所需要的一切,他們不是哲人,不是思想者,卻做到了哲人和思想者都難以企及的程度——看透這個世界,並且活下去,直至死去。他們不滿足於ròu tǐ的存在,而追逐精神獨立的x感,追逐一種自身與世界的微妙平衡。對於他們中的每個人而言,世界或許簡單之至,或許複雜至極,卻都無一例外的是身外之物——這是一羣自我存在的生命體,因為存在,所以孤獨。

他們遠離了故鄉,遠離了熟悉的一切,遠離了屬於那個時空的一切常規,選擇了一條痛苦卻又妙不可言的、只屬於自我的生存之路。他們彼此之間不曾有絲毫的理解,更不為外人所明白,卻又深深地感悟到了自己生命的要求。

百年之中,每一個家族成員都因“活着”的選擇而陷入深深的孤獨,卻沒有一個人因為孤獨而痛苦。在孤獨中,這些平凡人獲得了一種意識的覺醒,一種冥冥之中出現的引力以不同的方式吸引着他們每一個人,走進了這個虛構卻又無比真實的世界。血緣的紐帶並不是維繫家族的脈絡,“孤獨”才是這個家族唯一的標識。這也許就是《百年孤獨》中那些魔幻情節發生的確切答案:一切皆是孤獨的x感使然。

所以他們披上了“魔幻”的外衣,選擇了常人無法理解的行為,選擇了牢牢抓住宿命中的孤獨,用孤獨的方式去捕捉活着的x感,一種生命中唯一真實的體驗。那種莫可名狀的慾望使這些由文字構成的形象在虛幻的情節中真實無比,而馬爾克斯之所以會在上校死後伏案哭泣,是因為他才是這孤獨家族中僅存的一員。

一個人最純粹、最強烈的情緒和感受,只會出現在兩個時間段:幼年和老年。前者是序,後者為跋,中間的所謂人生經歷,是漫長的驗證與積澱,精彩,卻不免主觀和失實。所以,在老年到來之前,童年的體驗將是每個人僅有的“真實”,是相伴一生、塑造一生的靈魂素材。所以,我們的人生不是用粗糙有力的雙手建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而是用稚嫩的手指隨意搭起的幾塊飄搖的積木。在那些積木中,我確信有一塊是“孤獨”,每個人都有。所以,如果讓我推薦一部名著給一個剛剛有自我意識的孩子時,我會推薦這本《百年孤獨》。讓一個人學會什麼都不會有讓他學會孤獨來得實在和重要,在孤獨中獲取x感是生存的必備能力,在孤獨中成長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世界如海洋,吾等如水滴,融入大海之時水滴就已不復存在——我們就已“死去”。所以,孤獨的一滴水,才是我們“活着”的形態。如歌所唱,“我們生來就是孤獨”“我們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生來孤獨是註定的,而隨後活着的歲月中,孤獨卻不一定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孤獨的快x,大多數時候,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我想,這是一種悲哀,一種遺憾。不過也好,有了孤獨,似乎才會一如每一代人中始終會有的拿一個深深閉門於梅爾基亞德斯房間潛心研讀羊皮卷的孤獨者,不致於迷醉於夜夜笙歌的宴會之間,不致於迷惘於左右矛盾上下猶豫的悖論裏,不致於陷在自己“臆想”的卻也是真實世界而聽不到諷刺的笑聲和側視裏。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9

約半年的時間,總算把《百年孤獨》第二遍結束了。雖説是第二遍,但仍覺得艱澀難懂。看完了全本,心裏異常的累,不知自己到底看懂了幾分。放佛他們都在堅持着自己的理想,但是好像都未能堅持到底。

他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都在堅持着所謂的理想。或許是因為上帝不想讓人們過於幸福;所以,當上帝以無邊的美意創造了一切後,又會讓魔鬼所破壞,正如馬爾克斯所説的那樣,布恩迪亞家族經歷着這樣的一切:街上的女人會使人流血,家裏的女人會生下長豬尾巴的孩子,鬥雞會讓男人喪命、終身內疚,槍彈一沾手便會引發二十年的戰爭,冒失的事業只會將人導向失落和瘋狂……當年邁的烏爾蘇拉走了,整個布恩迪亞家族也走向了衰老。梅爾基亞德斯,這個智慧與先進的代表雖然與布恩迪亞家族有着不解之緣,也影響了家族中重要的成員,他預知着一切,可是他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大家死去,家族衰敗,為什麼?

直到現在也沒能明白這一角色的作用,是在表現人類的無奈嗎?烏爾蘇拉算是這個家族的精神支柱吧?作為馬孔多第一代的移民。布恩迪亞發現了馬孔多,他們在那落地生根,發展壯大,引進文明,但也隨之衰落,也帶來了戰爭,流血,瘟疫,或許這就是這本書的意義吧,微縮的世界,歷經一切,還有人類特有的不安分的心。或許還應該説説奧雷里亞諾·布迪地亞上校,直至他死去,我也仍舊未讀懂他。我不懂阿瑪蘭坦-烏爾蘇拉為什麼要回來,過着與馬孔多格格不入的生活,她是想改變他嗎?還是她也擁有者何她高祖母類似的精神力和意志力,但她始終不是烏爾蘇拉,所以她失敗了。最無法理解的應該是他們“變 態”的愛情吧,我不知道是否這樣説恰當。布恩迪亞家族最後的愛情還是讓這個曾經輝煌但也孤獨了百年的家族結束了。正如那捲神祕的羊皮卷所預言: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住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或許我無法讀到書中更大的,更宏遠的意義,一本書,一百個人讀,會有這一百種理解。我只看到了他們極力想擁有者一些感情,可是他們未能作出相應的努力,或許他們是自私和冷漠的,或許我們也一樣,但是他們應該也一直在努力,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10

哥倫比亞人加西亞·馬爾克斯也是以一部魔幻現實主義小説——《百年孤獨》,成為南美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也是唯一人。看來,魔幻現實主義是非歐美人叩開這個古老而固執獎項的一塊有效敲門磚。

有書評説,《百年孤獨》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小説的大成登峯之作,從未真正領略過這種手法有多精妙,就從這座山峯開始入門吧,給自己的魔幻現實概念以一個高起點。

譯本字如蟻大,厚如小磚,一氣讀完,暢意掩卷。感覺就象酒鬼豪

飲完一甕佳釀,用衣袖一抹口角,酣暢淋漓地曰:“好酒!”。很久沒有一部小説能如此引我入勝了。

故事講得曲折離奇,場面擺得浩蕩龐雜,脈絡骨感,內容豐滿,手法多樣,匠心獨運。小説將不可思議的魔幻外衣披掛在赤裸的現實酮體上,讓你去欣賞、剖析洋洋社會大觀,去領略深刻的人性、豐富的情感。書中人物眾多,且名字雷同難記,開始讀起來磕磕絆絆,需要不停地翻到前面核對人名。無奈邊讀邊按情節、血緣列了張祖孫七代人物關係圖譜,總算眉清目楚的讀完這本小説。過程與當年讀《紅樓夢》有幾分相似。

其實不僅過程,細細對比起來,小説架構、內容、手法也與《紅樓夢》有幾分相仿:小説的情節都是將一個家族由盛而衰的命運,放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鋪陳展開,儘管人物都性格各異,命運迥然,但眾多人物的生死悲喜卻一例限於一種宿命,或是一卷羊皮卷,或是一冊生死薄。二者還都採用了一種非現實的敍述手法,如果説《百》是魔幻現實主義,那《紅》是不是能稱為仙幻現實主義?

撇開種種對比,就《百年孤獨》的故事內容,據説作者是通過虛構出馬孔多這個新興城市作為背景,以布恩同迪亞家族7代人充滿神祕色彩的坎坷經歷,來反映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進而希望希望拉丁美洲的民眾團結起來,走向文明、開放、繁榮。我未深入瞭解過拉美的歷史、作者的生平,所以讀不出背景下的意味,甚至覺得,這種解讀,有可能是由於小説獲獎,為了給其以積極正面的意義,某些讀者或評論家為它臆撰的。

一部名著,只有能給人以多角度的解讀視野,多層次的豐富,才能稱之為名著。所以,一個讀者,也大可以自己相應層次的閲歷、理解力去讀一部作品,哪怕品出的是與主流理解大相徑庭,甚至與作者本意相悖的滋味,那又何妨?必竟,你才是讀者

我眼中的《百年孤獨》,難掩一種宿命輪迴的孤獨無望感。馬爾克斯把孤獨的詛咒封印進一卷羊皮卷,在“家族的第一人被困在樹上,最後一個正被螞蟻吃掉”的預言中,一座城市從無到有到繁榮到到自閉到化為齏粉,一個個生命從誕生到強大到要衰微到死亡。馬孔多城市的繁榮,祖先何塞·阿爾卡迪奧·布恩迪亞非凡膽識和開放精神、妻子烏爾蘇拉堅韌聰慧,後輩們零零總總的美醜善惡、蓬勃頹廢,在最後那陣將房子連根拔起的莫名狂風中,都顯得如此蒼白空洞,只有孤獨的狂笑在虛空中迴盪。

無可救贖的毀滅讓人不由滋生出一種悲觀無為主義。

一個人,從脱離母體那刻起就烙上孤獨的印記,無論生時如何尋找、攀附,如何富貴榮華、紙醉金迷、窮困潦倒,到死皆不免孑孓而去,營營苟苟碌碌地存活一世,所為何?

一個朝代王國,從獨立起幟,歷經征伐殺戮,勵精圖治,無論繁榮昌盛,積貧積弱,太平盛世之後必然暗藏摧枯拉朽的歷史循環。由賢明統治者庇護一個朝代得享永年只是一場奢望,權謀勾鬥叱吒風雲一時,所為何?

一個星球,從獨自懸浮於浩渺宇宙那天起,就開始為擺脱孤獨,苦苦尋求另一個星球迴應,無論生命是否光顧,寒暑是否更迭,最終歸宿也無非是無盡的黑洞,或復歸塵土。執着閃爍,讓光線走過漫漫光年,所為何?

孤獨就是一切人、事、物的靈魂,如影隨形,無法擺脱。綿長的親情、激越的愛戀,行空的創想,都是無謂的自我救贖,曇花一現後,孤獨復孤獨,百年又百年。

那麼,我們是否就此只能將孤獨的牢底坐穿?

撥開《百年孤獨》看似頹廢的氣息,屏氣凝神,我又嗅到一種另類的清新。書中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物,都烙着無法抹去的孤獨印記,頂着雷同的名字,卻活出一種種不同的軌跡,或奮發有為,或聲色犬馬,或沉寂歸隱,或生命戛然,無論哪種演繹,都燦爛繽紛!回想起來,對書中形色人物人物死亡的歸宿無需設想,對生命歷程的關注,才是我讀下這部30萬字鉅著的一大動力。結果並不重要,經歷才最美妙。

孤獨是定論,尋找是求解。死亡是註定的結局,經歷才顯得那麼重要。因為能夠望見終點,才讓我們人生的路走得淡定從容。無懼風雨,無畏艱險,經受歷練,享受孤獨,在孤獨中沉靜地觀照自己,觀照世界。

馬爾克斯自己曾説:“活着為了講述生活,生活並非一個人的經歷,而是他的記憶。”所以,他的小説應該是讓我們在無奈的輪迴中,更勇敢地生活,堆積厚重的記憶,以之與百年復百年的孤獨相抗衡,孤獨不滅,記憶永恆!

有句歌詞説:“狂歡是一羣人的孤單,孤單是一羣人的狂歡”。想必作者就是在獨自的狂歡中,為我們締造了一座豐饒的城市,一羣豐滿的人物,一場豐盛的文學盛宴。他窮盡了世界,又自我窮盡。

感謝孤獨,百年不夠!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11

如果不是結尾奧雷里亞諾和阿瑪蘭妲烏爾蘇拉生出了那個有着豬尾巴的兼具阿爾卡蒂奧和奧雷里亞諾的終結者,這百年孤獨還會繼續延續地滾動下去,直到下一個世紀的孤獨如潮水般不可抗拒地奔赴而來。

孤獨的結尾正如孤獨的開始一般巧妙,從近親結婚生出豬尾巴的恐懼開始,從盡情歡愉的不倫之戀生出的豬尾巴結束,尾巴頭尾巴尾連成了一個孤獨的世紀。從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紮根馬孔多的孤獨,到奧雷里亞諾不勝神話的孤獨小金魚,到阿瑪蘭壇守望着自己處女之身的孤獨縫紉機,繼而烏爾蘇拉持家有道百年飄搖的孤獨,還有老僕人一言不發地收拾到一言不發離開的孤獨,還有梅爾基亞德斯的鬼魂守望自己寫下的還未被揭示的預言的孤獨,還有那些各個角落歡愉或沮喪的孤獨身影。孤獨千奇百怪,理由萬千不同,沒有誰的孤獨誰更優誰稍劣,只有存在形式的無奈和本質孤獨本性的膨脹發展。

感覺讀完腦中倍感混亂,理不清任何一條線索能夠充當這本書的主線。剛以為這是主要人物的時候他就不合時宜地死了,剛以為這是無關緊要的立刻就要消失的任務卻又苟活了百年看盡了無奈享透的孤獨,剛以為讀懂了這部分的孤獨卻又有更巧妙形式的孤獨人物帶着更巧妙的孤獨故事竄出。最後,真的走到了百年,孤獨也帶着詼諧帶着奇妙帶着荒誕帶着沉重的孤獨感走向了颶風的終結。

孤獨是最難以詮釋的感受,也是最籠統、最複雜的體驗。唯一與之近似的或許是感情,而排除荷爾蒙因素和基因攜帶的本能,感情也註定是由孤獨所催生。

孤獨教會人們生存所需的一切,指引人們閲讀、思考、齟齬獨行,教會人們適應時間的漫長和短暫,把握着每個人的命運走向。但或許更多的,孤獨會為我們帶來一種不易察覺的、微妙的快感,正是這種快感使孤獨具有了莫大的魔力。

在那些成長的歲月裏,孤獨是每個人精神的,是一種想要擺脱卻無法擺脱的愉悦。孤獨會讓人痛苦,痛苦催生敏感,對世界與自我存在的敏感。如同用傷口感受冷風的流向,孤獨的痛苦能讓人在虛幻的一生中感受鋒鋭如刀的真切。當這種敏感成為習慣,孤獨也將不再是痛苦的來源,它是人存在的證明,是存在的形式,是一片澄澈的真實感,妙不可言。

在我看來,人最大的快感不來源於感官,甚至也不來源於精神,它源於“活着”,純粹而清醒地活着。

活着,是最大的快感,也是孤獨的真身。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12

我讀完《百年孤獨》,掩卷冥思時,渾身湧起一股顫慄感,它並不是我所喜歡看的小説類型,故事中的情節讓人彷彿置身在一個發生了不可能事件的現實生活中,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讓人恐懼不已.

先説説情節,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會有持續了四年多的雨,一個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會因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間但這一切都發生在了這個家族的身上.書中有一個很有象徵意味的情節,就是不眠症的情節,馬孔多鎮上的居民隨着何塞何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夫婦的養女雷貝卡的失眠而相繼患上不眠症.患了這種失眠症,最可怕的不是睡不着覺,而是失眠症必然演變成健忘症。

開頭會忘掉童年時代的事兒,然後會忘記東西的名稱和用途,最後再也認不得別人,甚至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跟往日的一切聯繫.為了生活,馬孔多的居民不得不在物品上貼上標籤,如給牲畜、家禽和植物標上名字:“牛”、“山羊”、“豬”……看到這裏我不禁想了想,如果哪一天我們連標籤上的字的含義都忘記了,那又該怎麼辦?這些標籤上的字的含義,都是我們歷經幾千年的學習與探索才發明出來的歷史,如果我們忘記了歷史,本站的存在也許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故事中布恩迪亞家族的讓我覺得壓抑,並不是因為家族氛圍有多麼森嚴,而是這個家族人與人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家族七代人百年的坎坷歷程,這百年的蹉跎歲月中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終點回歸起點,社會的發展,家族的變遷,都在不斷重複圓周軌跡,到最後卻什麼也沒有留下。

馬爾克斯用短短几十頁勾勒出一個家族的興衰,這與中國的《紅樓夢》迥然不同,我們要用多少章節才能鋪墊一幕黛玉葬花.這個家族中的人總是不斷重複着名字:阿卡迪奧、奧雷良諾、阿瑪蘭塔……就像他們不斷重複在他們身上的輪迴宿命.亂倫在任何一個時候都是一種禁忌,而小説中不止一次描寫了這種關係:因戀愛受挫的阿瑪蘭塔與自己的侄子戀愛、第三代阿卡迪奧瘋狂地愛戀母親以至差點鑄成大錯、第六代奧雷良諾不知不覺地愛上了姨母發生了關係生下了孩子……這都是因為孤獨所犯下的罪行.死亡、亂倫各種各樣的陰霾纏繞着他們,讓他們痛苦不堪地離開這個世界。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13

前幾天讀完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直打算寫篇讀後感,苦於無從下筆。一方面是對作品本身有一知半解之感,一方面想的太凌亂以至於理不出頭緒。

一直深刻贊同王菲的《我也不想這樣》中的反正最後每個人都孤獨,在每段感情中,不管是暗戀還是相愛,到最後會發現不管是需求還是被需求,心靈永遠都要有自己的空間。所以仍然你是你,我是我,難免孤獨。你我都是一條直線,有人與我永遠很近但永遠不能相交;而相交後的兩條線必然愈行愈遠。

對我而言,單從讀《百年孤獨》的直觀感覺來説,是非常的微妙且有意思的。與以往容易入書入戲的我不同,百年孤獨裏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生離死別似乎和我之間隔了一層下雨中的玻璃牆。每當我似乎身臨其境的時候,總有一層新雨將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許是因為作者總以戲謔的口吻描述類似神話的種種場景,也許是因為書中人物狂野的孤獨離世俗的自己太過遙遠。

整本書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從家族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到最後一個具有家族明顯特徵的奧雷良諾。從高傲果敢轟轟烈烈的奧雷良諾上將到精力充沛平凡而偉大的烏蘇拉老媽媽,從純潔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絲到喜歡熱鬧以至於娶了兩個老婆的雙胞胎之一。

這些人,從出生開始就是孤獨,逐漸的,有人在孤獨中失去自我,比如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梅梅;有人在對抗孤獨中失去自我,比如雷貝卡;有人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孤獨,可卻無能為力,比如阿蘭瑪塔;有人孤獨一生卻不自知,比如烏蘇拉,比如俏姑娘雷梅苔絲;還有人在生命的最後幡然悔悟,可惜為時已晚,比如我的上將奧雷良諾。

一部繁雜龐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脈絡清晰的地方興衰史。在時間的洪流中,個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顯得那樣無力。羸弱嬌小的被奪去生命,孤獨執着着的留下悲傷的痕跡。無端去世的雷梅苔絲的蘿莉像被作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後仍然在咬手指的雷貝卡執着的不肯死去。經歷奪走3000人生命騷亂的阿卡迪奧得不到任何人的相信。他們都是人羣的異子,孤獨的極端。

對於我,則早已習慣了與孤獨為伴,未必開心,但也未必悲哀。 孤獨是一個陪伴人一生的夥伴是一個既定事實,與其否認,與其抗爭,與其無謂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擁擠的人羣裏讓它保護你回家,週六的上午讓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陽光,週日的下午讓它陪你曬曬太陽,曬曬俱疲的身體與心靈。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週期性的抑鬱,不妨看看這本書,讓書中孤獨人的魯莽激起你無畏抗爭的勇氣。也許,我們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別人眼中。奧雷良諾上將死去的時候,我心中一陣痛楚,就是這麼想的。

我相信,這本書能給我的,遠遠不止於此。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14

前段時間剛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這樣評價《百年孤獨》道:這部標誌着拉美文學高峯的鉅著,具有駭世驚俗的藝術力量和思想力量,他在用一顆悲愴的心靈,去尋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園。

《百年孤獨》被人們認為是拉丁美洲“文學”時代的代表作品,它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説道魔幻,這個也不難理解,相信我們平常都接觸不少這類作品。魔幻的話肯定就少不了鬼怪,書中最足夠資格成為鬼怪的就要數梅爾基亞德斯了,這個人總讓人有一種捉摸不透的感覺,曾經死去,又神奇般地得以復活。而他好像有神一樣的預知能力,所有的一切事情都好像在他的意料之中。他曾經説過,“布恩迪亞家族的第一個人將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將被螞蟻吃掉。”後來果然是這樣。

書中內容龐雜,人物非常之多,以至於看一遍書根本就理不順,而且情節曲折離奇,真的是令人應接不暇、眼花繚亂。但讀完這本書後,我們可以看出作家主要是通過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坎坷經歷來反映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其中真是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神奇事件,令人目瞪口呆、詫異不已。在讀書期間,就一直是處於一種懸着一顆心在半空中的狀態,好不容易吐口氣之後又要打起萬分精神來應對接下來的情節發生。

而對於書中各類人士,印象最深的還是奧雷里亞諾他不像他的哥哥出生於路途中,他生於馬孔多,在娘肚裏就會哭,睜着眼睛出世,從小就預見事物的天賦。長大後和蕾梅黛絲結為夫妻,然而在這前面,他和哥哥的情人有一個孩子,名叫奧雷里亞諾?何塞。然而蕾梅黛絲英年早逝,於是他參加了內戰,當上上校。他一生髮動了三十二場武裝起義,逃過十四次暗殺,七十三次伏擊和一次槍決,都大難不死,甚至開槍自殺也只是受傷,奇蹟般地沒有死去可。在這期間,他與十七個外地女子發生一夜情,然後她們分別生下自己的孩子,總共是十七個男孩。這些男孩以後不約而同回馬孔多與父親相認,然而卻都被追殺,無一生還。奧雷里亞諾年老歸家,像他的父親一樣過着與世隔絕孤獨的日子,一直到死,光是他的一生就已經是佔據各種傳奇色彩,更別提其他的,因此説其情節之繁複,內容之龐雜。總之,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紐約時報》也這樣評論:《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閲讀的文學鉅著。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15

《百年孤獨》冷酷地揭示了一個現象——當人類一次次試圖超越自身侷限去看清去思考自己的位置時,所得到的除了更深的虛無和無力感之外,別無所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百年孤獨》讀後感700字,歡迎大家閲讀,供您參考。

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族羣的亡滅!這就是《百年孤獨》的結尾。而這種結局,在書中開頭吉卜賽人梅爾基亞德斯120xx年前為布恩迪亞家族寫的羊皮紙裏早已預言。

從第一代家族創始者對原先生活的狹隘世界之外的空間的探索與發現,再到與世隔絕的馬孔多一點點成為人口聚集地發展現代文明,最後整個家族在一陣颶風之後一切歸零。就像繞了一個圈,最後還是歸到了原點。

看罷令人悲歎,心情像滾燙的池水一樣波盪不已,家族七代人一遍遍重複的姓名如同解不開的魔咒縈繞盤旋,給人一種迴環往復的沉重感,百年之間,看似人丁興旺的家族,每個人一出生就被禁錮在時空的鐵殼裏,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宿命裏掙扎,卻逃不過命運與時間的衝擊。

最睿智的人晚年被當成瘋子綁在樹上;最勇武的人從沒打贏過正義戰爭又悲情絕後;最美麗的人似上帝恩賜而來卻又荒謬地飛回天堂;最明理的人成為了政治犧牲品消失在歷史之中;最開朗的人死於連自己都不知道的不倫之戀裏;最後一人用智慧與閲歷得知一切後,成就了家族的百年孤獨……

沒有什麼可以永垂不朽,沒有一生一世的陪伴。孤獨和失落才是人生常態,快樂是苦中一抹甜,只能用來回味的。你從迷茫中掙扎着走出來,奮鬥一生,發現這世上竟然什麼都不值得留戀,所有的偉大與渺小,所有的偏激與冷漠,如一個輪迴般在無聲地反覆,最後留下的是抓不着的孤獨。

在書中,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辦法抵抗孤獨,或是參加革命,或是讀書翻譯,或是出逃遠航,或是暴飲暴食揮霍無度,或是一生沉溺於情慾……這些條列式的方法,雖是布恩蒂亞家族的特性表現,卻也是極端真實的人性展現。

有文藝評論説,馬爾克斯藉助布恩蒂亞家族一百年的家史影射拉丁美洲社會。不過,我感到,馬爾克斯影射的還不止生養他的那一片大陸,甚至包括了整個人類。讀後感.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人雖然有血緣關係,但在靈魂層面,彼此孤獨,他們並非息息相通的一體。這或許暗示人類,如果每一個人都以自我為單位,在靈魂的層面互為溝壑,而非結為一體,相親相愛,那麼,他們的結局是種羣的灰飛煙滅。

小説的結尾,馬爾克斯似在表達:只有當一個人行將死亡時,他才會像奧雷連諾·布恩迪亞一樣,看清自己的命運與歸宿;那麼,當整個人類行將滅亡時,人類全體才會像奧雷連諾·布恩蒂亞一樣,徹底瞭然人類的謎底——人類是怎樣一個物種?它到底從哪裏來?它走過了怎樣的歷程?……但是,這時,一切都已來不及,毀滅的時刻已到,人人在劫難逃!

《百年孤獨》冷酷地揭示了一個現象——當人類一次次試圖超越自身侷限去看清去思考自己的位置時,所得到的除了更深的虛無和無力感之外,別無所有。我們在無謂的糾結之中掙扎,卻愈加深地墮入了無限的深淵之中,在孤獨中掙扎,卻終將被孤獨吞噬。尼采説“當你在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着你。”人類一切超越性的嘗試與對終極命題的追尋最終卻歸於空虛。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16

一直以來深感自己的文學知識的匱乏,對國內外文學著作涉獵非常有限。很多文學作品只聞其名,沒有真正拿起書本靜下心來讀,有些準備讀的文學作品則讀到一半或者更少的時候就沒能繼續下去了。很多時候會為自己作為研究生而居然沒有去涉獵人類史上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而感到羞愧。每本能流傳至今的文學作品肯定有其獨到之處,都記錄着特定的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無不承載着作者的思想和靈魂。品讀文學著作是我們在現今社會“穿越”的方法,是真正領略作者思想的唯一方式。

某種偶然途徑瞭解到《百年孤獨》這本書,多位欣賞的人推薦過這本書,於是將其買入待有時間的時候來細細品讀。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代表作有《百年孤獨》(1967)和《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文學作品來源於現實才能更加深刻,每位能寫出振聾發聵、引人深思的作品的人必定有易於常人的經歷。故瞭解作者的經歷會有助於加深對作品的理解。作者1920xx年出生於哥倫比亞瑪格達萊納海濱小鎮阿拉卡塔卡。1947年進入波哥大大學攻讀法律,並開始文學創作。1948年因哥倫比亞內戰中途輟學。不久他進入報界,任《觀察家報》記者。1955年,他因連載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難而被迫離開哥倫比亞,任《觀察家報》駐歐洲記者。1960年,任古巴拉丁通訊社記者。1961年至1967年,他移居墨西哥,從事文學、新聞和電影工作。之後他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歐洲,繼續其文學創作。1975年,他為抗議智利政變舉行文學罷工,擱筆5年。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並任法國西班牙語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

此書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我對魔幻現實主義的理解是採用及其誇張的手法進行寫作,同時用誇張的手法讓讀者對現實進行反思。達到“變現實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效果。正如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亦是東方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大都逃離不了曲折離奇的情節,各類神話故事、宗教典故、民間傳説等,創造出一個極其生動、誇張的世界,《百年孤獨》的馬孔多和《西遊記》所營造的妖魔鬼該、光怪陸離的世界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文學作品中,營造的世界越是誇張,反而越顯得真實,人物越是讓人深刻。此文就達到了此種效果,此文就是在極度誇張中描繪了一個複雜而又孤獨的世界,刻畫了一個個孤獨的人們。該書內容龐雜,人物眾多,而且書中記載的這個家族喜歡沿用祖輩的姓名,加深了讀此書的難度。當然這也是坐着對一個家族孤獨的延續的一種寫作手法。記錄着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百年坎坷的命運,不管這家族是興盛還是沒落,不管家族的誰作出什麼樣的努力,過着什麼樣的生活都逃離不了孤獨的命運。正如書中所寫:“布恩迪亞家族每個人臉上都帶着一種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獨深情,長大後,他們試圖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獨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動總是歸於挫敗的沮喪。他們又以不同的方式,一個個陷入更深沉的孤獨之中,對於他們來説,孤獨彷彿一種神祕的命運,難以抗拒。”書中吉普賽人梅爾基亞德斯在很早就預示了這個家族的命運“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布恩迪亞家族的創始人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沉迷於各種新奇的事物,最後陷入無盡的研究之中,以至於走火入魔,至死也被捆在樹上,他是在孤獨中失去了自我。阿瑪蘭坦清楚認識到了自己的孤獨,曾有過不擇手段欲擺脱這種孤獨,但發現這種方式是徒勞的,於是只能接受孤獨,到後來幸福在靠近的時候發現孤獨已深入骨髓,竟然已經不能再享受幸福了,她在為自己編織壽衣的過程中孤獨終老。烏爾蘇拉是整個家族的精神支柱,她為家族的事業忙碌終生,她是小説中公平、正義、善良的化身,但是任憑她如何努力,做何種嘗試終究改變不了家族任何一個人的命運。布恩迪亞上校參加革命保守黨併成為了革命領袖,發動過32場內戰,但由於不同的原因都歸於失敗,晚年又回到了小作坊循環往復地做着小金魚。他在童年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在母親腹中就會哭泣;長大成年後他沒有許許多多的朋友和同行者,他所愛的人蕾梅黛絲很早就死去了。布恩迪亞上校最為孤獨的是在人生道路上的孤獨,他放棄了家庭,放棄了親人,走上了戰爭的道路,他驕傲、自負、剛愎自用促使自己一次次的失敗,同時也讓自己的孤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以至於在重複製作小金魚工作中度過了自己的晚年。

馬爾克斯為什麼要來描繪一個家族百年的孤獨史呢?對於其寫作目的我還不能完全領悟透徹,必須要藉助其餘的參考資料為我瞭解作者寫作的目的。其中一種説法是採用馬爾克斯談及人性孤獨時所説:“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借用這個家族的命運來反映整個拉丁美洲的命運,希望整個民族能夠團結在一起。布恩迪亞家族他們孤獨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不能與人分享快樂,而是由於感情的匱乏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與心的離異與隔膜。本書描述的史實主要是1830年至20世紀70年代間,哥倫比亞爆發的幾十次內戰。書中的許多人為了打破孤獨進行各種艱苦的探索,但是始終無法擺脱孤獨的命運,整個家族始終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這種孤獨不僅瀰漫在這個家族,而且深入到真個馬孔多鎮,成為阻礙民族向上、國家進步的一大包袱。作者也藉以批判拉美各個民族相互鬥爭,“孤獨”的局面,號召拉美民族團結起來,共同擺脱孤獨。這是眾多人對馬爾克斯寫作目的的解讀,如果沒有讀這些評論,還真不能體會到這層次的含義。

對於作者寫作目的我還不能完全領悟透徹,但我對這個家族孤獨的原因也有自己的理解,當然只是眾多原因中的一個。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原因並非他們不善於分享快樂,而恰恰在於他們不曾分享自己的痛苦。收容麗貝卡,當修建鐵路至馬孔多後,家族免費接待來往的行人,無不體現着這個家族的人,尤其是烏爾蘇拉善於分享快樂。但是,這個家族最大的特點是不善於分享自己的痛苦,家族的人互相之間都將痛苦埋藏在心裏,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面對着這些困難,面對着這些孤獨,親人之間、親人之間甚少進行心靈的交流。人們總是記住相互承擔痛苦的人,而分享快樂的人永遠都只是過客,哪怕是受益者也不會對分享着有多少感激之情,或者僅僅存在感激之情。人與人交流正式如此,能夠一起分享快樂,但不能一起承擔痛苦的人註定不是真正的朋友。一起分享快樂的朋友在人生每個階段都會遇到,但是能一起承擔痛苦的朋友卻可遇而不可求,所以我們雖然並非生來孤獨,但是我們大多時候都是處在孤獨之中。

2023經典名作百年孤獨讀書心得範文 篇17

一部《百年孤獨》是一本人類心靈孤獨的苦難史。小説其實一直在交錯兩個主題:孤獨和宿命。一方面,以烏蘇娜為代表的幾個長壽的女人,代表一種神祕力量,一種歷史的見證,一種家族的延續;另一方面,第三代阿卡迪奧為對稱,第四代的孿生兄弟簡直就是第二代的兄弟倆的翻版,這象徵着一種命運的輪迴,一種註定無法改變的輪迴。而這種烙自家族徽記和生理本能的內驅力還鮮明地表現在這個家族人之間的亂倫衝動和論理規範的禁忌之間造成的緊張關係。即使是看上去最高尚最理性的奧雷連諾上校,也在數十年顛沛流離的戰爭生涯裏留下十七個私生子;而第四代奧雷連諾第二更是將這種情慾發泄到及至,並且神祕的引起了牲畜繁殖力的亢奮。到了最後,這種盲目的本能衝動到第五代阿瑪蘭塔·烏蘇娜和第六代小奧雷連諾身上徹底的無阻擋的爆發出來,這種被壓抑了幾代的亂倫衝動如決堤的洪水淹沒了家族的一切。馬爾克斯自己在解釋這部作品的人物的孤獨性時,曾認為“布恩蒂亞整個家族都不懂得愛情,不通人道,這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祕密。”作者的觀點似乎是無可置疑的正確的。

但是時間並不可怕,因為我們擁有孤獨,我們讓孤獨流淌在時間中。

然而,小説的一切悲慘結局皆源於馬孔多居民的落後、愚昧。他們不是面向過去,追懷昔日的寧靜與淡薄,就是關在小屋裏,沉湎於毫無意義的“制小金魚”、“織裹屍布”、“修破門窗”、“洗澡”等等。因此,他們只能等待着“豬尾巴”的重現。

看似荒誕的一個家族其實正折射出了拉丁美洲的歷史。這一個家族的孤獨與苦難也正是拉丁美洲人民的病苦與血淚。拉丁美洲神祕莫測的大自然,歷史悠久的古代神話,原始古樸的印第安習俗,混雜的種族和宗教,偏僻落後的鄉村生活,現代時髦的都市文明雨季激烈動盪的政局,所有這些因素都奇妙地混合在一起,夢幻的歷史與神奇的現實巧妙地融為一體。而正是這種神奇的不可信的現實,讓拉丁美洲處於獨孤的氛圍之中。當你真正瞭解那一段歷史,你會發現《百年孤獨》是一本透過哈哈鏡的折射的南美洲史詩,他所揭出的不是單純的生活,而是表層下面一些更深刻的東西,不被理解的人,無法聯合的力量。這種孤僻貫穿了這本書。正如書中最後所説,“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出現第二次了。”這正是作者對自己的出生地的希望或應説是絕望。

這也是一部極具現實批判意義的小説。譯者的後記中寫到,“這部小説是一部反帝、反封建、反獨裁、反保守的作品。”作者把時間寫的很混亂,讓讀者從一個個的片段裏找尋故事的連接點。書的一開頭就連用兩個很多年,把讀者拉到沉重的歷史面前。讓人看書的心情變得沉重。我不知道作者描寫布恩地亞家族的時候有沒有一絲同情。他們七代人沒有一個人懂得愛,最後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愛的結晶,卻是整個家族毀滅的開始。作者在書中作了很多這樣的描寫。這些帶有真實性的誇張,讀來不免讓人陷入深思。也就覺得作品充滿了無限的淒涼。

“多年以後……當……準會……”這就是馬爾克斯向我們展示的時間魔法。

他的小説,滿足了我們永不饜足的想象需求;只有在他的小説裏,我們才能體驗到什麼是現實、什麼是幻想,什麼高於現實也高於幻想。有時想象,如果生活真的如他所描寫的一般,人類會不會活得更真實、更單純、更可愛?

讀《百年孤獨》,從來只有一個感覺:但願長醉不願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