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管理個人心得體會怎麼寫(精選3篇)

課堂管理個人心得體會怎麼寫 篇1

本人主要從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傳授和良好的師德素質,最主要的是好上好課;課堂的組織管理是老師的一件嚴肅的事情,必須要認真對待,嚴肅對待,老師切不可在教學之初給學生鬆鬆垮垮的印象,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的管理問題往往就是紀律問題;進行講述。其中包括:摘抄教育學家的500句名言,並記住其中的100句、崇拜一名中國名師,熟悉其上課流程和風格、現在開始備課,準備一節屬於自己的課、會做課堂記錄、握時間,作時間的主人、課堂管理是課堂教學的必修課,也是所有教師的共同問題,三言兩語只能是引玉之磚等,具體材料詳見:

課堂管理個人心得體會怎麼寫(精選3篇)

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傳授和良好的師德素質,最主要的是好上好課,但是如何上好一門課?如何讓學生很好的配合完成課堂上的教學?如何帶動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

校長以《一份失敗的計劃》貫穿整個講座。使我明白了一名教師要有一呼百應的氣氛,要有良好的組織調控能力。為此,我總結了校長給我們建議的行動目標。

第一、摘抄教育學家的500句名言,並記住其中的100句。以此來激勵自己。

第二、崇拜一名中國名師,熟悉其上課流程和風格。不斷的模仿。

第三、現在開始備課,準備一節屬於自己的課。努力讀完所有國小各學科的所有教材,做完所有的練習,做完所有的實驗演示。因為成功之門只會叩響有準備的人。

第四、學會做課堂記錄。反覆觀看同一個錄象,將其分段分層。並附上小標題,再回頭看錄象。發表自己的評論,並留心觀察其課堂組織手段。

第五、掌握時間,作時間的主人。合理分配自己在校剩餘時間。心中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計劃。

校長極富風趣幽默的語言魅力,讓在場的我印象相當深刻。不得不説,課堂組織與管理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組織與管理的能力,我必須以教學理論為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做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我想現在作為師範生的我還需要付出更多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課堂的組織管理是老師的一件嚴肅的事情,必須要認真對待,嚴肅對待,老師切不可在教學之初給學生鬆鬆垮垮的印象,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自我修養、注重社會評價和提高自身威信。教師必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內在形象兩個方面。外在方面給學生一個乾乾淨淨、精力充沛和精明強幹的的形象,絕對不能服裝怪異。內在形象方面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性格、廣泛的興趣、豐富的學識和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其結果,會更容易受到學生們的愛戴。

另外,教師的威信是課堂管理的關鍵,教師的威信高,課堂管理就順利,反之,則困難。教師的威信既出於教師的社會角色,又出於教師的人格和工作作風。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謹言慎行,言出必行,決能不能信口亂説,自食其言。另外要懂是非,明善惡,知美醜,要能因時、因地、因人和進行歷史性的思考來處理問題。要給學生一個公平、公正,褒貶有度,賞罰有據的感覺和印象。

課堂的管理問題往往就是紀律問題。而出現紀律問題常見原因是學生對老師的講課不感興趣,對學習不感興趣,由此生髮的紀律問題又造成師生關係的緊張。因此,解決課堂管理問題的主要途徑則是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引起學生對所教學科的興趣。通過教學,儘可能滿足學生的求知需求、審美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儘量滿足他們在課堂上交流和交往的合理慾望,千方百計培養他們的學科興趣,增加講課和教學的吸引力,最大限度地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導到學習上來,努力達到課堂管理“無為而治”境界。

總之,課堂管理是課堂教學的必修課,也是所有教師的共同問題,三言兩語只能是引玉之磚。

通過這次講座,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還需要具備更多的素質,因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俗話説得好:”身教重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我一定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做一名學生喜歡、愛戴的老師。

課堂管理個人心得體會怎麼寫 篇2

課堂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果。只有經常反思和提高課堂管理水平,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課堂管理,談幾點體會:

第一、管理的前提,課前老師要備學生

備學生不只是備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要備對學生的管理,老師要事先考慮到課堂上可能出現什麼情況,應該如何處理,課前老師都應該心中有數,這樣上課管理學生時才能得心應手。例如,上課鈴打響了,教室裏仍然很亂,這種情況如何管理;學生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應該怎樣去處理。個別學生搗亂,老師應該怎樣制止,等等一系列的問題,老師都應該預料到,如果課前老師對這些問題早有準備,課堂上再處理這些問題,就能得心應手。

第二、關注每一位同學是課堂管理的重要一環

每位學生都希望老師能關注自己,重視自己。所以老師就應該儘可能的關注每位學生,關注同學們的辦法有很多,例如:可以用眼神掃視他,也可以走到他旁邊,也可以拍一下他的肩膀,也可提問他發言,總之,只有你關注他,他才可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時,老師才能發現這位同學的學習情況,才能瞭解這位學生。如果,老師只是自我陶醉地講,並不關心學生的表情,就有學生不認真聽講,同時,老師也不能及時掌握學情。

第三、有趣的課堂,有利於課堂管理

枯燥的課堂,容易使同學們分神、疲勞,不利於課堂的管理。相反,如果是有趣的課堂,就有利於課堂的管理。

目前,隨着素質教育的推行,課堂改革勢在必行。素質教育就是提高學生的能力。如果再將課本的知識硬灌給同學們,同學們不能用來理論聯繫實際,就達不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如何才能指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就要求老師不要照本宣科,應將課本知識講活,只有這樣,課堂才會有吸引力,才能真正成為有趣有意義的課堂。

第四、課堂有效的教學管理還離不開課外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

教學之餘,發現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在於平時的一點一滴地積累,平時和班裏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平時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尤其是利用自身的年齡優勢,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也有利於良好的師生關係的形成,自然減輕了課堂教學管理的壓力,最終對於授課是大有裨益的。

總之,課堂教學管理的方法很多,教師要根據教學對象與課堂環境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運用並加以創新。只有這樣,才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逐步培養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課堂管理的目的。

課堂管理個人心得體會怎麼寫 篇3

目前英語課課堂管理存在的問題是:一,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學習的興趣,不安心聽講,隨時可能干擾課堂紀律,教學效果很差。二,教學中,教師過於強調教師的權威,抑制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個性的發揮,迫使學生被動的學習,教學效果也不佳。那麼如何改變上述現象,實現有效的課堂組織管理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創建良好的課堂紀律,保證教學的正常進行。

良好的課堂紀律是進行有效教學的保障,教師進行教學的第一步就得抓紀律。

1、制定課堂常規,嚴格課堂紀律。

有效的課堂管理,實際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課堂規則的過程中實現的。

在一個數十人的班級中,制定課堂行為常規,是一種有效的先入為主的方法,因為這樣可讓每個學生都知道上課時什麼行為是好的、什麼行為是不好的、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如:上課時要求學生準時進教室;課堂中要求學生配齊學習用品、安靜、專心聽教師講課、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不允許隨便講小話;平時要遵守班紀班規、愛惜公物、尊敬老師、與同學友善相處……讓學生的一言一行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2、及時恰當地處理課堂問題行為。

對於不明顯干擾課堂教學的行為,如學生靜坐在座位上但不聽課,看連環畫或伏在桌子上睡覺,可以採取給予信號、鄰近控制、向其發問和課後談話等措施加以處理。有些,對課堂有較大幹擾的行為,如學生大聲喧譁、戲弄同學、頂撞教師,教師必須通過警告、批評等措施迅速制止。

二、營造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

課堂學習氣氛是否輕鬆愉悦,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着極大的影響,首先,教師應學會使用微笑的魅力。事實表明,只要有老師微笑的課堂,學生們情緒就穩定,心情就舒暢,對知識技能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便能更主動,更高效地學習,如上課時教師情緒低落或一臉嚴肅甚至嚴厲,就會讓學生們產生膽怯,惶恐,不安緊張的情緒,上課如臨大敵,心緒不寧,這樣的課堂氛圍,師生雙方都會疲憊不堪,教學效果就自然大打折扣。為了更好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思品課教學實效,教師應不斷提醒自己學會微笑,微笑着走進課堂,給予學生親切感與安全感。

其次,教師要優化教學方法,激活學生興奮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形式要多樣化,不能給學生“老一套”的感覺,否則就會削弱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導入時可採取趣味引導法、幽默導入法等來發揮“開場白”的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採取巧妙暗示法、精心設問法、個別提醒法、停頓休整法等集中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可藉助錄音,投影,掛圖,多媒體等多種輔助手段,努力創設教學情境,滿足學生求新求異求變的心理,使其學習興趣與日俱增。

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體驗成功,使學生願學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今日的中學生思想活躍,自主意識、參與意識及表現慾望較強,渴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因而教師應改變“一言堂”傳統教學模式,的燥使無法得到,自然地失去了對英語課的興趣。因而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滿足學生的內心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我力爭每節課都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如在課始五分鐘,我引導學生進行自學;課中留出時間要麼讓學生參與問題的討論,要麼將富有啟發性的題目採取小組搶答、點名回答等形式來完成。這樣,課堂不僅成了學生展示才華的舞台,也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

2、讓學生體驗成功,

教師在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同時,還應注意在互動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踐。這樣,每個學生都可品嚐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從而情趣大振,熱情倍增。一旦學生出了差錯,不要埋怨、訓斥和責怪,要堅持多表揚、多鼓勵的做法,注意糾正錯誤的技巧,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四、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資源,吸引學生,使學生樂學。

如果英語教學只是純粹的空洞的理論教學,無論內容有多好,道理有多深刻,它都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產生厭煩情緒。這樣自然無法得到學生的情感共鳴,無法達到教學的情感目的,從而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老師應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等教學資源直觀、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的優勢。將教學所需要的內容,以漫畫、美文、音樂、圖片等形式形象具體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情感共鳴。

五、重視對課堂管理的反思和課堂學習行為的評價

每堂課結束後,教師要對課堂管理和學生學習情感、學習行為認真反思:我對學生提出的學習行為規範落實了嗎?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嗎?師生關係、和諧嗎?教學結構合理嗎?教學過程活潑嗎?自己關注全體學生了嗎?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處理恰當嗎?還有哪些細節必須進一步改進?等等。只有不斷地反思自己教學中的得失,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學水平。 同時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觀察評價,善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積極因素和問題行為,對積極因素及時予以肯定和發揚,對問題行為及時予以批評和指點。特別要對那些存在學習信心不足、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方法不當、不夠勤奮好學、不善交流合作等問題的學生,進行經常性的跟蹤觀察,有針對性地予以重點督促、個別指導。

我想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