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變革與文化》讀後感

企業核心的競爭力,它的根源是創新,創新是來自變革,而變革是以文化作基礎,有什麼樣的文化就決定。今天本站小編整理了讀《企業變革與文化》的感想,希望對你有幫助。

《企業變革與文化》讀後感
《企業變革與文化》讀後感篇一

在餘世維博士的報告中講到,企業變革可以看成是一個機會。説到變革,大家熟知中國的百日維新與日本的明治維新,發生在同一時期的百日維新曇花一現已失敗告終,日本卻明治維新成功,使日本變成亞洲和世界的列強,一直到今天,同樣兩場變革發生在同一個時代,我們中國失去了這麼一個機會,而日本抓住這麼一個機會。企業也是一樣的,抓住了變革的機會,我們就抓住了發展的機會。

大家知道,企業核心的競爭力,它的根源是創新,創新是來自變革,而變革是以文化作基礎,有什麼樣的文化就決定。餘世維博士,又以巴西的Embraer搶佔中國區間航空市場、中國中小企業和一些個體户和私營企業參與伊拉克重建投資行為,來説明,機遇對每個人是同樣存在,關鍵是能否抓住這個機遇。如果不能抓住,到底是什麼問題呢?餘世維博士講到,抓不住機遇可能是沒有進行變革,或者是經過變革以後,沒有變得有能力去抓那個機會。

什麼是變革?餘世維博士講到:變革就是丟掉原有的規則,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如何做到變革呢,就要遵守二個觀念:一是品質第一;二是一切事情是為顧客而做。餘世維博士以Newport News Shipuilding 造船廠為例講述品質第一,一個造船廠總裁韓廷頓先生所講的話:“我們必須造好船,能賺錢就賺;假如不能,損失在所不計,但一定要把船造好。”這説明了品質的重要性。以台灣華航與長榮航空公司的為顧客準備的拼餐點、小籠包、水餃、荷包蛋、滷蛋、熱道面,還有日本的飯丸、蛋湯,還有油條跟豆漿,能想的都想了,這就叫做用心去想,一個人用心去想,這一切是為了顧客。這給我在部門管理工作坊面一個很大的啟示,就是不是要求員工要做多少件事情,而是要求把每一件做完的事情要做好,追求完美的結果。

餘世維博士講到,打破習慣領域的一些參考做法有:一是流程改造不僅是縮短時間,還要考慮重新設計系統與制度,這要求我們工作要有打破習慣思維模式,敢於創新。二是在不需要改變的時候,逐步改變,反彈會小,代價也會少,這要求我們把創新作為經常性的工作來抓,要具有超前性。三是儘量減少束縛我們想法、做法判斷能力的限制因素,要求我們解放思想,排除干擾來創新。四是組織層次可以上下壓縮,品類部門可以左右壓縮,規模量產可以集中壓縮,這要求我們做事情要簡化。五是改變遊戲規則,除非領導人願意,它的希望一定不大,要求我們部門領導者,要主動地帶動創新工作。要找出和滿足顧客的需要,就請顧客參與設計、參與討論、參與試驗,能超越他們的期望,當然更好,要經常傾聽我們服務對象的聲音,更好的做好服務工作。

《企業變革與文化》讀後感篇二

隨着經濟的日益發展,社會的變遷,以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企業廣泛參與國際競爭,企業面臨和強大的跨國公司的競爭,在競爭日趨激烈和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許多企業面臨被淘汰的危險。為了保持和提升競爭能力,企業不能只靠吃“老本”(原有的競爭優勢)生存,應當通過積極變革和不斷創新,不斷提升競爭力,是企業贏得持續競爭優勢的根本途徑。

企業文化與羣體的共識是企業變革的基礎。企業成功變革主要靠員工對企業發展戰略的認同,有賴於員工的共同奮鬥。一句話,企業變革要從老闆開始,員工也應該從自己開始,參加到變革隊伍中來。

狹義的企業變革就是流程再造、流程管理,它是企業變革的一個部分;而企業變革又是3C(競爭、顧客、變革)中的一環。

企業在什麼情況下一定要變革,才能生存呢?

第一、競爭環境有了變化,經濟處於競爭激烈和變動加快的時代。改革開放初期,企業關心的是如何提高產量,滿足消費者數量上的要求。因為只要求達到數量,企業只要增加員工的數量就能解決問題,組織架構相對比較單一。到了20世紀90年代,顧客的需求開始多樣化,為了勉強迎合顧客需求,使得企業流程變得宂長,而且缺乏工作效率,也增加了人事成本。

第二、企業的競爭原則有了變化。過去的競爭原則很簡單:以最低的價格,為顧客提供可接受的產品或服務。而今的企業競爭原則:以最低的價格,為顧客提供最佳的產品或服務。

第三、公司的發展有了變化。面對而今的市場環境,我們迫切需要變革,變革一樣也是有多種形態的,被迫變革,這是最為被動的,明顯落後了才被迫學習,這種態度的企業往往走得不遠。能夠預先感覺社會動向,做到先知先覺,並主動變革,這就是生存者。變革的最高類型是創造變革,也就是領導產業發展,制定行業規則。變革必須抓住兩個觀念:品質第一;一切都為顧客而坐。

在變革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被人反對,不被支持,發生內部衝突,放棄一些短期利益等等,個人文衞企業應該加強同員工的溝通,讓員工瞭解和接受企業的戰略目標,變革內容的事前溝通、事中觀察與事後修正;遇到障礙或阻力,立刻解決或調整。員工不可怕,可怕的是領導不與員工溝通,人心惶惶。

文化也是一種極具深遠意義的影響力。如果一個人改善自己的專業能力,公司會產生一倍的效果;如果一個部門願意改造流程,公司會產生10倍的效果;但是,如果整個公司改造自己的文化,就會有100倍的效果。企業應重視文化的影響力。

我們的公司現在也處在變革階段,參與變革的領導可以翻翻本書,取得一些經驗,因為本書很注重案例的分析,不會覺得過於文字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還是比較緊密的,有很好的借鑑作用。向企業推薦此書,更深層次地瞭解變革與文化的影響力。

《企業變革與文化》讀後感篇三

目前,我們公司面臨着重大的發展機遇,發展與機遇並存,對我們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挑戰,我們的工作如果每天都有一些進步,都會對公司的蓬勃發展一個有力的推動。作為一個部室主任,如何更好的完成公司交給的任務,帶領部室的員工努力的工作,是我經常思索和研究的問題,也存在一些疑問和難題。通過學習餘世維博士主講的成功經理人的管理藝術—《企業變革與文化》報告後,使我深深的意識到本部門的管理工作有許多需要加強的地方,下面按照餘世維博士的報告結合自己的工作進行分析,使我受到很大的啟發。

在餘世維博士的報告中以貝爾.阿爾卡特公司為例,講述一個公司不可能沒有文化,一個公司不可能完全不知道文化是什麼,只能説我們有哪些地方需要補強,就是還要再加強一下,或者説我們原來有這個文化,慢慢的就不見了,我們在企業發展中間面臨很多激烈的競爭,需要多補強這種文化。對於一個公司是這樣,對於一個部門更是這樣,正如餘世維博士所説的,一個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獲勝,就必須不斷的補強自己不足的地方。那作為一個部門,同樣得需要補強自己存在的不足,才能形成強的凝聚力、執行力的團體。

要做到及時與快速。這是指決策迅速、反饋迅速、作業迅速。作為一個部門負責人一旦接到公司的任務,必須快速拿出實施方案,將方案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完善,並及時推動方案的實施與落地,抓住快速發展的時機,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正如餘世維教授所説的:我們比對手快一個月、快一週、快一分鐘,哪怕快一秒鐘,我們就獲得勝利。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説過,我們的改革是摸着石頭過河,意思是説,改革發展是一個新生的事物,我們沒有任何經驗和成功的模式來汲取借鑑,我們要變發展邊摸索,不要貽誤戰機。同樣我們接到公司的任務後,要決策迅速、反饋迅速、作業迅速,哪怕比競爭對手快一秒鐘,我們的勝算就高一籌。

在我們單位有許多年輕的員工,工作積極性也特別高,或多或少的存在看重自我發展的想法,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做他們思想工作的時候,要求他們把自我發展與企業的振興聯繫一起,在為企業做貢獻的過程中獲得自我發展。在以後的管理中,要加強對員工主動與進取的教育。在工作中培養競爭與取勝的心態,不斷要求自我調適與自我發展。一個人不應問公司能給我什麼,而應問自己給公司做些什麼,自我調試自我發展,培養取勝的習慣。每天都要求自己有一點進步,做同樣的事情一定要做的比上次更好,這樣日積月累,離成功的距離會越來越近。

餘世維在報告中講到,在工作中,還要做到變通與簡化。凡事都儘可能的簡單跟靈活,做工作不要拘泥於固定的模式與思維,不要一動就説過去就是這麼做的,即使這樣工作十年、二十年仍舊是這個樣子,不會有多大的進步。我在和員工交流的時候總是提出:每天都有一點收穫,每件事都要有一點改進。做工作就應該用心去做,一件事情交給我,應該怎麼做,應該考慮的周到些,如果這件事由別人來做,會做到什麼效果,而自己做會有什麼沒考慮到的地方。吸收別人的方案的優點,彌補自己沒有考慮到的地方。每天都有一點收穫,每天都有一點改進,日積月累我們的工作就會不斷的進步,緊跟公司快速發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