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通用21篇)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1

3月8日,原本平靜的夜晚,因疫情突然來襲,一瞬間,原本為其他疫情地區加油鼓勵的我們,變成了經歷者。政府迅速展開防疫工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封鎖疫情發源地,阻止疫情繼續擴散;相關工作人員扛起重任,盡力完成各項任務;醫護人員馬上就位,相繼進行核酸檢測工作……一切的一切,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平靜。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通用21篇)

《人民日報》中提到:“疫情面前,沒有人是旁觀者,每個人都是責任人”。公司也積極號召大家,要勇於擔當、敢於奉獻,我們才能化危為安,在困境中踏步前行。不論是在崗值守還是居家辦公,亦或是投入到抗疫工作一線,人人守職盡責,形成同心抗疫的強大合力。

加入社區志願者隊伍的11天以來,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工作人員的辛苦。面對時好時壞的天氣,沒日沒夜的繁忙,大家仍然沒有退縮,工作人員與志願者們始終堅守崗位,有條不紊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處處可見“大白”的身影,在這次防疫志願活動中,我有幸穿上了這套神聖的戰衣。“親身經歷才能感同身受。”每天重複的錄入鄰居們的信息,雖然平凡但是很有意義。總有一些身影,值得我們熱淚盈眶。一天正是網課時間通知大家核酸檢測,排隊時聽到一個老師邊排隊邊給他的學生們講課,大家心照不宣,默默退到老師的後面,不知道多少人的“退讓”,已讓老師成為隊伍最前面的人,疫情無情,但人間有愛,看到大家團結一致的信念,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鐵凝在《長街短夢》中寫道:“假如人生不過是長街的一個短夢,我也願意把這短夢做得生意盎然”。“他們”已經將這短夢做得有聲有色,我們也要不甘落後,用我們的肩膀承擔起草長鶯飛和清風明月……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2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正當人們還在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期盼疫情結束之際,新一輪疫情在呼和浩特爆發,隨着疫情形勢愈發嚴峻,防控工作也越來越難,全市進入備戰狀態。在這困難時刻,身為一名當代青年大學生和團員幹部的我非常榮幸能夠參與到志願者工作之中,為本次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大學生,在防疫的道路上就應要有堅定的信心,做好長久的防疫準備。連續14天的工作每天從早上6點到下午5點的工作時間。我也有了自己的感悟。首先就是醫務工作人的艱辛,她們在嚴冷的環境下依然堅持着核酸採集工作,正是他們的堅守付出,為我們阻斷病毒侵襲,守衞健康築起了一道堅固的屏障。其次就是廣大信息員和社區工作者們。在疫情下,每一個人都在認真落實防疫規定,佩戴口罩,堅持一米間隔,不僅是在對自己負責,也是在對他人負責。最後就是疫情下人們積極樂觀的心態。在疫情侵擾下,我聽到的不是抱怨,歎氣。而是同學們之間的相互加油打氣。雖然疫情很嚴峻,但只要我們相信,我們堅持,勝利終將會是我們的。

這一次的志願者活動讓我感觸很多,也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同時我也理解了“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真正涵義。在此次志願活動中我找到了自己作為新時代青年的價值,也認識到只有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繫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身為一名大學生,在疫情危急時刻,我更應積極貢獻自身的力量,無私奉獻,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綿薄之力。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3

在這個寒假,我有幸作為廣大志願者當中的一員,熱忱滿懷地參加了中陽縣百名大學生志願服務疫情防控活動。從中收穫到的不僅僅是更加豐富的生活體驗,更深深地體會到了志願者肩上的責任與擔當!

作為大學生志願者,我積極參與防疫工作,服從領導安排,在做好自身安全防護的前提下,把志願服務當作情懷,用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用責任與擔當築起抗疫防線!

我同社區工作者一道,入户進行返鄉人員登記調查,宣傳防疫知識,組織所屬區域的居民做好掃碼登記、提前報備工作,分組進入所屬區域的微信羣等,最終在社區進行了統一的户籍資料整理……

小區樓幢穿梭着我們忙碌的身影,大街小巷閃爍着我們宣傳的行跡……在年後的上街宣講活動當中,我提醒大家出門要戴囗罩,勤洗手,注意個人衞生等,關注個人日常生活的防疫細節。

在這場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活動中,我經歷了大年七年級毗鄰的離石區涉疫物資傳入時的陡然緊張,也同樣面臨着幾天前晉中市太谷區的突發疫情,第一次覺得疫情離我們這樣近!突發的疫情,摧不垮我們堅強的鬥志;凜冽的寒風,吹不滅我們心中的激情!

志願始於心,奉獻在於行。這次活動使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志願活動的意義在於享受過程,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在於你發自內心的社會責任感,在於對愛的延續和傳播!我希望用一顆赤誠的志願服務之心,同眾多的防疫志願者一同努力,為中陽和諧安定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共築防疫的堅實防線!

我堅信在中陽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之下,我們一定會獲得安全、健康、祥和的生活,一定會戰勝疫情,守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4

至今仍清晰記得20__年的那個寒假,疫情毫無徵兆的席捲而來,那個時候,我們正處於備戰大學聯考的緊張時期。然而,這場疫情並沒有改變我們緊張複習的節奏,我們沒有人心惶惶,沒有提心吊膽,我們不用擔心除了學習以外的任何事情。我知道,那是無數的醫務人員、工作人員用生命在我們守護着這一片淨土。正如基辛格在《論中國》中所説:“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升入大學後,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始終想着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守護更多的人民,而我最想守護的自然是家鄉的人民!20__年的寒假,我毫不猶豫的加入了家鄉大學生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活動!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天寒地凍,走街串巷温暖的被窩是那多麼讓人留戀,每天按時打卡,都是我們面臨的困難。但既然選擇了當志願者,選擇了為人民服務,就絕對不會退縮!我從事的工作是在衞健局內,負責排查入晉返晉人員;偶爾跟隨工作人員一起去户外宣傳防疫知識。剛開始也充滿了忐忑,但在工作人員們的熱情引導下,我很快便投入了工作中。也正是在服務中,我真正理解了這項工作的意義:我們能生活在這樣一個疫情相對平穩的環境中,正是因為有他們,日復一日,不辭辛苦,不辭繁瑣地幹着這同一件事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參與志願服務的過程中,我更加體會到了我們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我們作為志願者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家鄉,讓我們的心靈在這服務中得到淬鍊與昇華!服務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在我投入工作的時候,肩上的那份責任與擔當,那是全縣人民的健康屏障!我也更加體會到了這份工作的神聖與光榮,它深深體現着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這也是我終生的信仰!我們都是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肩上擔子的份量不言而喻!

_曾説:“同人民一起奮鬥,青春才能亮麗;同人民一起前進,青春才能昂揚;同人民一起夢想,青春才能無悔!”我們將來會走得更遠,飛得更高,但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我們一定要把我們今天的這種志願精神發揚光大,永葆初心,與新時代同行,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5

懷着激動的心情參加了家鄉的防疫志願工作,早早來到家鄉的防疫站點做好提前工作,與大家一同防疫。在村委的指導下我們不斷進步,完成了各項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情況非常樂觀,大眾的態度也非常的友好,能積極的配合我們的工作,沒有為我們的工作造成一丁點的困擾和阻礙,我認為這一切都歸功於人們思想的進步祖國的進步,時代的進步。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同舟共濟參與防疫,相信未來一定美好。是我國強大的一大表現,各地的防疫舉措,以及人們的密切關注,積極配合,為國際提供了好的榜樣,讓我國在國際的舞台上

熠熠生輝。在抗疫的過程中,人們都帶上口罩,對自己的安全更加的重視,對國家的事情也更加的關注,對於我們的盤問,也是知無不言,十分配合,使得我們的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在抗議過程中,我們嚴格要求,胳膊上的袖標輕達幾克,但我們的肩上的責任卻重達萬金。在抗議過程中,有捐錢的、有捐物資的、有捐人的,團結一心,參加到了抗議過程中。使得我們更加堅定了努力學習的信念,作為世紀之子,新時代的力量,我們也將發揮我們的力量來強大自身,強大祖國。為祖國而驕傲!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6

“我自願成為一名光榮的志願者,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2月25日下午6點,在志願者莊嚴宣誓中,由烏魯木齊市高新區(新市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聯合長河社區、“訪惠聚”駐社區工作隊及轄區愛心志願者組建的疫情防控“愛心暢行志願車隊”正式成立,在接下來的疫情抗戰中,他們將時刻待命,等待號召,為長河社區有特殊需求的居民提供出行和物資配送服務。

志願者準備出發

在疫情防控工作深入推進之際,長河社區發出公告,廣泛招募志願愛心車輛,為抗擊疫情做好保障。公告一發出,各行各業的愛心人士聞訊而來,經過自願報名和認真挑選,13名駕駛員師傅成為了首批“愛心暢行志願服務車隊”成員,他們當中有黨員,有羣眾;有職工,有個體經營户等。志願愛心服務車類齊全,有越野、商務車、客車,既可以負責醫療出行、物資調運,還能進行應急保障、搶險救援。

活動現場,黨員志願者解仲華激動地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面對疫情防控鬥爭,我會責無旁貸地肩負起共產黨人的使命,奉獻自己的力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疫情無情人有情,再嚴的防控也無法阻隔人間的大愛,長河社區‘愛心暢行志願車隊’將以實際行動温暖轄區各族羣眾的心,為這個被疫情陰霾籠罩下的城市帶來一線陽光。”長河社區書記李文山説,希望更多的志願者們能參與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來,以點滴之舉匯聚成戰勝疫情的“洪荒之力”,相信只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據瞭解,截止目前,高新區(新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建的“文明高新愛心暢行”志願服務車隊,已有528名志願者及社會車輛參加志願服務,還有更多的愛心人士正在踴躍報名中。自2月26日起,車隊已正式開始提供服務,24小時待命,目前免費接送轄區居民趕乘飛機、高鐵、火車10餘人次,同時還積極協助社區(村)為轄區居民運送生活物資、送醫送藥、代繳水電費等提供便民服務。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7

在疫情期間印象最深的是學校超市志願活動。接單、取貨、送達……這些簡單的事情在我穿上志願者專屬紅馬甲的那一刻變得不平凡。被小姐姐誇温柔、被小哥哥誇耐心無不成為我更加認真工作的助燃劑。

將物品交到同學們手上,在平台上點擊"確認送達"時,那種自豪感、成就感是做其他事情所體會不到的。

青春有很多種顏色,簡約的白色、可愛的粉色、活潑的橘色,但很慶幸我的青春是志願的紅色。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8

新冠肺炎義情防控工作以來,在貴州省石阡縣的街頭小巷,村組院落,有一批志願者不怕吃苦,不畏嚴寒,不懼風險,不計得失,入户開展防疫知識宣傳和義情排查,主動承擔守卡點任務,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

當前,正是春耕生產的最佳時期,在抓好義情防控的同時,為不誤農時,石阡縣花橋鎮的11名西部計劃志願者,一大早他們就來到該鎮北坪村“春暉林”果園基地裏,協助林管員忙着管護130餘畝枇杷、楊梅、葡萄等果樹,除草、施肥、覆土,大家在管護員的帶領下各盡其責,搶抓管護生長有利時期,讓其茁壯成長。

“結合我們的雷鋒紀念日,帶領我們花橋鎮的11名青年志願者來到由石阡縣全體幹部職工捐贈種植的這片春暉林,結合我們這個志願團結、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大家一起來到這裏實踐,協助林管員把這一片林子把它管好,讓它成長起來。”石阡縣西部計劃志願者花橋鎮服務隊隊長朱波説。

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志願者“紅色”的身影。面對當前受義情影響,醫院用血需求增加,社會無償獻血採集較往常難度加大,志願者立即行動起來,紛紛來到石阡縣愛心血站屋,無償參與獻血,用實際行動支持配合義情防控工作,歷盡所能奉獻力量。

眼前這位參與無償獻血的志願者名叫蔡華麗,_年參加石阡縣西部計劃志願者團隊,談到獻血,我們還無意中發現這還是她第一次勇敢嘗試。往常不要説獻血,就是看到別人獻血她都會感到害怕,甚至會暈血,這次面對義情特殊考驗,她毫不猶豫參與了報名,主動獻血200毫升。

石阡縣西部計劃志願者蔡華麗告訴記者:“我作為一名西部志願者,希望能為這個義情防控盡一份力量,剛好最近石阡團縣委組織這樣的一次獻血活動,正值三五學習雷鋒紀念日,想通過義務獻血的方式,盡一點微薄的力量。”

在石阡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平陽社區,志願者組成服務團隊,在社區對公共環境衞生進行清掃和噴灑藥物,這樣的工作他們每天都會如期進行,確保防疫無死角。

為了協助配合社區管理人員搞好義情防控工作,共青團石阡縣委緊急安排部署,以平陽社區春暉愛心超市兑換積分為契機,利用深圳市七彩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捐贈的一批愛心口罩,開啟了積分兑換新招式,積極引導,鼓勵羣眾通過參與志願服務社區活動、遵守社區義情防控管理、養成愛護環境衞生習慣等方式積分。自從實施以來,通過免費發放、積分兑換口罩等方式,針對以往部分居民口罩缺失、隨意串門、自我防護鬆懈、不戴口罩外出等不良習慣起到了對症下藥效果。

據共青團石阡縣委書記蔡菲妤介紹,面對今年義情,我們第一時間發出倡議,組建青年力量,招募了包括醫療、後勤等志願者234名,分赴衞生院、石阡高速站、縣城各小區、易扶點及各鄉鎮開展定點防控、排查登記、體温測量等志願服務活動650餘場次,發放義情防控知識宣傳單10000餘份、張貼倡議書200餘張,服務羣眾5萬餘人次。

在此基礎上,縣團委號召全縣各行業積極參與,組建了39支青年突擊隊為抗擊義情貢獻力量;積極發動春暉使者、青年企業家、農村致富帶頭人等愛心人士助力義情防控,共收到春暉使者捐贈現金14.21萬元、口罩1.5萬個、隔離服1132套、消毒水酒精20__餘瓶,及價值35.4萬元的生活物資,為全力打好義情防控阻擊戰發揮了共青團應有的力量。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9

他們就是社區最美大學生志願者。宋兆陽是現山東省某士官學院學生;王兆偉是山東科技大學學生;封凱文是濰坊職業學院學生;王福晨是廈門大學學生。原本放寒假在家休息的大學生們徵得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積極協助村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為疫情防控奉獻出“青春力量” 。

據瞭解,宋兆陽和王福晨積極響應村募捐活動,分別捐獻壓歲錢1000元用於村莊防疫工作。他們還積極參與防疫宣傳活動,在村勸返點上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提醒村民儘量留在家中,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必須戴好口罩,加強個人防護。通過宣傳讓廣大羣眾熟知了疫情防控知識和相關政策措施,提高了羣眾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王兆偉的爺爺奶奶常年癱瘓在牀,生活不能自理,他除了幫助父母照顧家中老人,還主動要求到村莊勸返點值班。每天,王兆偉與村幹部一樣輪班執勤,從不叫苦叫累。北風凜冽,大雪紛飛,道路積雪為村民必要出行帶來諸多不便,他便積極清掃道路積雪,暢通道路交通,保障出行安全。與此同時,他配合工作人員為社區居民登記發放臨時通行證,為防疫工作貢獻着力量。

封凱文在防疫期間主動承擔起本村的外來人口信息登記工作,對村裏的外來人口信息進行彙總和整理。他和宋兆陽除了參與村勸返點的值班,還是村裏疫情防控的“消毒員”。家裏為他倆提供了三輪車和消毒液,兩人多次合作,對村莊主要街道、垃圾存放點等公共區域進行全面噴灑、移動消毒,確保無遺漏、無死角,為全村人民撐起健康“保護傘”。

據瞭解,在相州鎮北王莊社區,像這樣的大學生志願者還有很多,他們積極參與防疫捐款,默默參與村莊防疫工作,在家鄉需要的時候,盡己所能,貢獻力量,體現了新時代好青年的責任和擔當。他們説“疫情突發,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家鄉做力所能及的事,為社會疫情防控儘自己的一份力!”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10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此次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對於我們大學生,疫情面前,通過團縣委的高度領導,快速出擊,上下協同、高效有序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團縣委的青年志願者的招募,大學生踴躍參加,我志願參加疫情防控活動貢獻出一份力量。

我是鄭州經貿學院的凌夢迪,有召必回,自願參加,作為長橋鎮志願者的隊長,在加強自身防護的情況下,以實際行動向周圍羣眾普及健康防控知識。在日常工作中協調組員積極參與崗口值班,佩戴長橋鎮疫情防控袖標,協助工作人員給來往車輛、行人測量體温,查驗健康碼、行程碼和核酸檢測證明,對崗點和流動活動地點的消殺防疫,助力長橋鎮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落實,構築起保衞人民羣眾生命健康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青年的身影,不管是防汛救災,還是疫情防控,以黨旗為方向,主動承擔義務承擔疫情防控的責任,衝鋒在前,抗疫有我,青年先行。

配合政府工作,查驗疫苗接種情況是我應做的工作,積極配合、挑燈夜戰、毫無怨言,凸顯了我們的責任和擔當。

參加這次志願者活動,我受益良多,我將始終以一名共青團員的紀律、責任感來嚴格要求自我、鞭策自我。以“服務社會、幫忙他人、完善自我、弘揚新風”作為自我的工作宗旨認真履行志願者的職責,為共同前進的完美社會貢獻力量。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11

疫情防控,與愛同行,疫情無情,人間有情。我係學子寒假期間返校,在長治市部分社區進行志願服務,為疫情防控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了時代的責任與擔當,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感想與信念。本期我們整理出了我係返校志願者的心得體會,讓我們一起從這一篇篇心得中感受他們所帶來的正能量。

在20x年1月11日,已經放寒假的我收到了來自學校招收疫情防控志願者的通知,我毫不猶豫在報名表上填上了我的名字,我為自己作為一名疫情防控志願者來守護自己的家園感到很榮幸。

本以為做一個志願者是很簡單的事情,但在工作開始的當晚忙到近凌晨一點回到宿舍後,感覺身體很累,可是轉念再想我作為志願者的初心,就覺得很值得,很充實。而且在看到其他志願者還在身邊繼續前進,一起助力疫情防控,便覺得很開心。在這個時候,沒有人退縮,沒有人懼怕,都在想方設法助力長治。

我們此次工作的重心在於社區。社區是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落實聯防聯控、羣防羣控的關鍵。在此次志願者活動中,我在小區大門口值守,逐個排查進入小區的人員並做好登記,並與工作人員及其他志願者一起入户摸排核實常住人口信息,瞭解流動人口情況。

我們都不辭辛苦,為了這次防控疫情盡力做到,當然,居民們也十分配合,從早晨八點到下午六點,我們持續奮戰,阿姨叔叔們對我們也很好,他們的每一句謝謝都可以給我動力,讓我開心好久。

這次志願活動讓我明白,一名志願者意味着責任。與奮戰一線的英雄們相比可能不值一提,但是在我成長過程中卻是沉重且有意義的。疫情防控是一場持久戰,我們作為大學生,將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不麻痺大意,以更加精準的防控措施,再接再厲,迎接抗“疫”最終勝利!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12

今年過年的期間,迎來了新冠狀肺炎病毒,打亂了我們的新年計劃甚至沖淡了年味。隨着疫情的發展以及相關防護措施、規定、文件等等……我成為了一個志願者,作為一名志願者,積極參加上面安排的志願工作,不為財不為利,只為在這重大疫情面前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讓我國順利度過難關。

在志願者期間,我積極完成任務,堅守自己的崗位,當我聽見“前線”傳來的種種情況,同樣身在相對“安全”地界的我為他們讚歎、為他們喝彩、同時也為他們所揪心。同為中國人,在這疫情期間,充分發揮着我們自己的力量,各司其職,堅守崗位,出了一羣羣可歌可敬的人,在這裏向他們致敬。

迄今為止,疫情仍在繼續,我也仍會堅守自己志願者的崗位,奉獻自己的力量。我堅信,一切都將會更美好!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13

下午參加了長達四個小時的志願活動,讓我受益匪淺,很感謝能獲得此次鍛鍊自我的機會,我是負責活動後台人員的簽到任務,要仔細準確對上每個人的姓名和個人信息,還要保證每個人都保持基本的秩序。我感覺這次不足的一點是自己聲音還不夠大,在剛開始候場交接的時候有幾組人員聽不到需要候場的通知,導致現場混亂遲鈍的現象,下次我會繼續改進,保證活動有序的進行。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14

“看着您眼生啊,不是住我們社區的吧?現在實行封閉管理,外來人員一律不能進入,沒有特別的事情,請您還是通過其他方式聯繫小區的朋友!”3月16日一大早,正在馬田街道石家社區下石家2號崗亭值守的志願者李家祥,又一次十分“硬核”地勸返了一名外來人員。

據瞭解,為了減輕社區防控壓力,石家社區志願者李家祥、肖立軍、肖創茂、譚英團、張守紅等主動請纓參與疫情防控,組織成立了志願者服務隊,全面投入到本小區的卡口值守、病毒消殺及宣傳倡導等工作中。志願者服務隊以輪班輪崗的形式,每天早上9點到下午18點,在不同防疫點值守,對出入社區的人員進行體温檢測和信息登記,防止非本小區人員隨意進入。“你是誰?你從哪兒來?你來小區幹嘛?”成為了志願者們最常發出的“靈魂拷問”。“現在是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大家不要串門,不要聚集……”志願者李家祥從大年八年級便投身社區防疫工作了。一線卡口值守環境簡陋,工作艱苦,志願者們面對艱苦環境沒有退縮,主動與社區工作者們並肩作戰。

此外,志願者服務隊還以小區業主維權羣為依託,常態化推送防疫知識、發送防控倡議,並在小區內向居民發放防疫特刊、明白紙等宣傳資料,強化普及防控常識,引導居民從自身做起,科學防疫。截至3月16日,累計共出動542人次,去往11個監測點提供服務,派發約6385份宣傳資料,勸返414名未戴口罩居民,勸返未帶身份證號:人,測體温155186人次,登記車輛46358量,掃碼登記12920人。

“我是老志願者了,只要社區有需要,我義無反顧!”志願者李家祥表示。據悉,這位1984年入黨,退休之後加入志願者隊伍的老黨員,目前服務時長超過1100小時。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15

疫情防控阻擊戰開展以來,裕華區彩虹源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和轄區黨員、居民志願者,合力築成堅實的防線,守護居民的健康安全。這其中,有一對大學生志願者盛龍軒和王澤森,疫情發生後,他們主動報名值守小區,積極投身防控一線,為居民守好關鍵防線,成為堅守力量中一道亮麗的青春風景線。

盛龍軒和王澤森今年19歲,分別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鄭州大學的大一學生,兩人家都住在彩虹源小區,從小一起長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彩虹源社區居委會因轄區小區分散管理有難度,社區人手嚴重不足,為做好防控工作,特向小區發出志願者招募倡議書。盛龍軒和王澤森看到後,想法不謀而合,當即一起去社區報名,“抗擊疫情人人出力,我們也想為抗擊疫情做點事情!”

根據社區志願者排班,兩人搭檔在彩虹源小區值守。兩人雖是學生,沒有多少社會經驗,但對於做好值守工作的一套流程,早已觀摩學習銘記在心。無論是人員出入登記,還是疫情防控知識宣傳,他們都逐一落實,事情簡單但不漏一人,不疏一環節,任何一個細節都全力把好關。疫情期間,高校開學延遲,學生們在家網上學習。兩人在完成課業之餘,仍舊主動和社區聯繫,一有時間就會去值守點幫忙,兩人做志願者以來從沒喊過一聲苦,叫過一聲累。

“我們是大學生,任何需要我們的時刻,都應該挺身而出!為社區工作人員力所能及的分擔工作,是我們應該做的。”據瞭解,兩人都是在校積極分子,正在積極爭取入黨,希望能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16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疫情無常,新冠肺炎深深牽動着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作為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我報名參加了防疫志願者活動。在參加醫護工作的這幾天,我所見到的鏡頭遠遠超過了新冠帶給我的震撼。

辛勤檢驗的核酸人員,口乾舌燥的組織人員,晝夜待命的值班人員,認真負責的坐診專家,每一位醫護人員都用行動肩負起白衣使命。

志願者工作雖然不像一線般任重道遠,但也是一場不容忽視的戰鬥。疫情無情人有情,疫情無情我先行。我們都是永不言敗鐵骨錚錚的中國人,將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去打贏這場戰役。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17

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青協組織我們進行的這次活動,而從小就在奶奶呵護下成長的我如今毅然選擇加入青協,選擇做一名志願者,儘自己的努力獻出一點愛。

早晨7點20分我們青協的幹事以及記者團的部分記者共__人在知行樓集合,同時還帶了一件水果,一些食材,過了一段時間,我們到達敬老院,剛一走進院子裏,就看到一些早起的爺爺奶奶,看着他們臉上那種慈祥和藹的面容。彷彿依稀看見家中的奶奶,當我們走進老人的屋子,走進老人的身旁時,卻遲遲不敢開門開口向他們説第一句話,相反,老人們比我們還要主動,他們帶着慈祥的面容跟着我們這些害羞的人説話,從此打破了這安靜的畫面。

隨後,我們不僅挨個看望了老人,給他們送去温暖,在那裏照顧老人的阿姨告訴我們,這些日漸年邁的老人過去的故事,給我們説了他們對家長親人的思念,自己的子女是因為工作繁忙而常年在外,在家中沒人陪自己聊天,一個人自説自話,與其孤獨終老,還不來敬老院與同齡人朝夕相處,這樣,他們便能感到夕陽的無限美好,而子女卻不知道,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已為時已晚,他們何時才會明白這些守候他們的父母希望的是每天見到自己。

在與老人的交流中,聽着他們講自己年輕時候的辛酸往事,他們講着自己子女小時候的往事,一切都是自己不厭其煩地教給他們很多東西。他們從不要求什麼回報,他們只是一心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安,一切安好,而當他們老了的時候,他們子女有這樣做過嗎?

在此次活動中,我們充當了他們的孫子孫女,陪他們聊天,幫他們捶捶背,給他們端茶倒水,給他們送去水果和糖果,牽着他們散步,為他們做飯等等,和他們在一起的這些點點滴滴,時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讓我想到了一句古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對待自己的老人長輩那樣,善待天下所有老人。尊老愛幼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當我們要離開敬老院時,心裏有許多的不捨,當我正要踏過那道鐵門時。差點流淚了。可能是與家中的老人聯想起頓時深有體會吧。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提高我們社會實踐能力,能增強我們的愛心,並且,還讓我領悟到愛的意義,奉獻的意義,希望還能再次參與這樣的活動,把傳統美德繼續傳遞下去。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18

義情的嚴峻形勢讓今年的春節假期非同尋常,不見了往日的人流喧鬧和熙熙攘攘,打開窗子,入耳的是防疫宣傳廣播,看見的是彷彿畫中的安靜樓閣,再向遠處望一望,有一羣社區義情防控人員穿梭在樓宇之間,他們是社區的“守門員”,用愛與擔當築起小區的安全屏障。

當你打開小區的門,迎面的是一羣羣忙碌的身影。小區義情防控人員在忙着量體温、忙着消毒、忙着發宣傳單、忙着辦通行證……他們24小時輪流守護,有時幾小時不喝一口水,泡麪就是一頓飯。在東北大地他們是鋼鐵戰士,零下三十度的天氣,凍壞了手腳,凍不壞小區守護者的堅定意志;在嚴重疫區他們是越艱險越向前的無畏勇士,用無私奉獻保衞人民安全,用責任與擔當踐行初心使命。每一個守候為的是防控不留死角、全力織密社區的防護網,用他們的赤誠之心換小區居民的在家安心。

當你打開小區的門,看見的是一個個焦急的眼神。防控人員焦急居民的不聽指令、不講大局,焦急他們的不理解、不珍惜。小區守護者門急切防護的是每個“門”的安全,他們是黨員、是公務員、是職員、是志願者,崗位上他們無畏無懼,堅守“大門”,回到家他們是爸爸、是媽媽、是兒子、是女兒,是家裏的支柱,他們知道保護好每一個“門”,才能保護好每個家的安全,才能在春暖花開時與家人團聚共享戰“疫”的勝利。

當你打開小區的門,聽見的是一聲聲關心的勸阻。小區防控人員每天要苦口婆心勸阻居民儘量回到安全堡壘,最大限度做到義情不擴散。有的羣眾聽到了勸阻,知道那是愛與守護,宅在家裏不出門添麻煩,有的羣眾聽到了勸阻,卻覺得是限制與枷鎖,對防控人員質疑指責,拒不配合。出門不戴口罩、出門只為遛狗、出門放鬆心情等等的羣眾還有很多,他們不理解出的這道“門”是防控人員日日夜夜、一點一點築起的安全“門”,病毒無情人有情,對於無數前線抗“疫”戰士的付出與犧牲,誰還忍心再開那道“門”。

防控義情,人人有責,小區大門內外的你與我,都要為戰“疫”貢獻自己的力量,堅持落實重要指示,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義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19

在志願期間,我發現:收穫遠遠大於付出。我的鄉親們教會了我很多防疫知識,一起奮鬥在一線的志願者們帶給我無數的感動。

志願服務前期,我在想:“我作為一個師範專業的學生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前往一線,那我到底能做點什麼?”。這時我的學生告訴我:危難時期,做最棒的自己就是為國家做貢獻。

於是發揮所長在網上義務給一些中國小輔導寒假作業。當我給學生講完題、告訴他們“寫完作業、不要亂跑、在家看看電視、睡睡覺就是為國家做貢獻了”。學生回覆我説:“老師,我從來沒有覺得在家睡覺就是為國家做貢獻,我是國小生,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有了知識才會更有力量為祖國做貢獻”。聽了孩子的話,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眼中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面對困境,竟然如此清醒。而大學生的我們呢,還在為理直氣壯地睡懶覺而隱隱自喜,真是羞愧。

是的,國家危難面前,我們不應該在困境中選擇安逸,而是更加努力學習、進步。醫護人員的任務是救死扶傷,所以白衣天使衝在了最前線;學生的任務是學習,即便在家也要自我努力;人民教師的任務是答疑解惑,充實自己才能更好的在線指導學生;商户關鍵時期不哄抬物價.......我們各行各業、各司其職為國家做貢獻。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20

在這關鍵時刻,我們村村委積極響應上級政府的指示,率先作出反應,有條不紊地安排防疫工作,一方面對從外地返鄉的村民進行挨家挨户摸底排查,一方面在村口設卡排查,進行防疫知識宣傳,對外來人員及本村人員進行登記、消毒、勸返。

我母親作為村兩委的成員,父親作為村警,哥哥作為黨員,全家都積極地投入工作。在黨校培訓中一直提到的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責任與擔當,一直縈繞在我耳旁。我意識到作為一名已經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的積極分子,應該主動地站出來參與到村委會組織的防疫工作中,為自己的家鄉出一份力。於是自大年九年級起開始了我的志願防疫工作。我的工作任務有三點。首先,我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各種地排查統計,利用我在大一所學的Office方面的知識,運用Excel快速對全村村民進行一一排查,統計外出未歸、外地返鄉等人員的詳細信息,累計排查500餘人。免去了村委會手寫的做法,大大地減輕了村委的負擔,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好其他防疫工作。其次,我家鄉坐落於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位處寒冷的青藏高原,這裏時不時就是大雪紛飛,在這零下二十多度的環境中,我每日都會和我的小夥伴們在村莊的小路中來回奔波,去監管居家隔離人員20人。雖是簡簡單單的跑腿,即便枯燥無味,凍的手腳冰冷麻木,但是心中卻熱情滿滿,鬥志昂揚。最後,我每週也都會跟隨父親在村口勸返點換班站崗,在每週二的9:00到14:00這5個小時都少不了我的身影。主要負責對來往人員的勸返、登記、消毒、測量體温、防疫知識宣傳等工作,其累計勸返、服務100多人。另外,村委會還組織捐款活動,村民們都積極響應,其中我也拿出在大學的一些存款,為武漢加油!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在這次的防疫工作中,該輪到我們當代新青年負重前行了。作為社會的新一代有志青年,我們就應迎難而上,要有責任與擔當,堅定自己的信念,樹立正確的意識形態,將自己所學付諸於行動,與病毒做鬥爭,在這場防疫戰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用行動去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正如書記給北大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中所説的一樣,“讓我們的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同時我也更深層次地認識到“人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這句話。疫情到來期間,人們不求回報、不論名利、不論高低貴賤的平等之愛,才讓我們這個社會充滿着陽光般的温暖。正是國家對此次事件的高度重視及其積極領導,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社會援助,和數基層廣大黨員幹部堅決守衞人民羣眾生命安全的行動,才使疫情取得重大突破,與其他國家產生鮮明的對比。我因志願者而自豪,因中華民族而自豪,因中國而自豪,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心得體會 篇21

在學校門前的大街,車輛川流不息,人羣來來往往,高大的建築聳立在路邊……這一切都演示着一座城市的繁華與熱鬧。

在這條街十字路口上,就有我們的老師志願者,他們戴着鮮紅的綬帶、拿着鮮豔的紅旗,在為行人們指揮交通。放學了,我們來到十字路口,看見老師已是汗流浹背了。

等紅燈時,一個三年級小同學看到家人在對面等他,便一下子跑了過去,這是在闖紅燈呀!我身邊的小同學驚呼着,突然志願老師一聲哨響,把目光集中在那個小同學身上,口哨聲告訴孩子:危險,快回來!在她的眼睛裏閃爍着老師特有的嚴厲和愛撫,小同學停住了腳步,立刻往回跑,就在這時他的後面衝出一輛車,我的心咯噔一上,提到了嗓子眼兒真為那個小同學擔心,還好他已經安全跑到志願者老師身邊。要不是老師及時把小同學叫住,後果真不堪設想。

炎熱的太陽炙烤着大地,柏油馬路上温度很高,我忍不住問:“老師,您熱嗎?”志願者老師説:“熱呀!”“那您怎麼還堅持在這裏?”我問。“你説呢?”她微笑着反問道。我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老師説:“綠燈亮了,快回家吧!”“再見老師!”我説完邊走邊想着剛才的情景。

是啊!老師因大家平安而頂着烈日站崗,城市因為有了這些千千萬萬默默奉獻的志願者而美麗精彩。在城市的各個場合,我們都能見到志願者忙碌的身影,在廣場上,志願者們幫着清潔工人打掃衞生;在車站裏,志願者們幫旅客拿行李,維持秩序……有了這些志願者,城市更加美麗,社會更加和諧,我們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