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心得體會(通用8篇)

202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是“”規劃收官之年,20xx年則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會議公告指出:“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既是對明年經濟工作的全面部署,也是對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部署。”

202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心得體會(通用8篇)

會議明確了20xx年經濟五大任務: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化解房地產庫存、擴大有效供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強化供給側管理順應經濟新常態下的發展邏輯

近一個時期以來,經濟理論界一直熱議“新供給經濟學”,對其理論演繹和實踐邏輯從各個層面進行了全面分析和闡釋,這是非常應勢的針對性研究,也有許多有價值的判斷。筆者認為,其實,在一個經濟運行週期中,什麼時候多使用些需求管理政策,什麼時候多使用些供給管理政策,政府在協調平衡總供給與總需求中怎樣把控宏觀經濟政策的着力點和施策力度,並沒有優劣之分,完全要依賴其經濟運行環境的變化和滿足生產要素配置效率的需要。

過去二三十年,中國經濟能夠比較平穩地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是充分運用了經濟趕超時期後發優勢和要素資源比較優勢,釋放出了巨大的經濟發展活力。但今天中國經濟體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位,各種生產要素已經與全球經濟深度融合,國內國際經濟格局也出現了深刻變化。依靠低勞動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資金成本等要素投入的低水平數量型規模擴張助推經濟快速增長的“要素紅利”時代已經告一段落。今天的中國,面對的是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克服“三期疊加”的“成長中的煩惱”,要應對各種利益博弈的挑戰,在傳統生產要素邊際效率遞減、經濟增長速度出現拐點的時候,我們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着力依靠創新驅動,優化要素配置,重塑產業結構和生產組織結構,全面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進而釋放組織變革的紅利和制度改革的紅利,以經濟整體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

如果説,過去的30多年,中國已經比較好地解決了“為誰生產”的需求經濟學這個基本問題,在中國經濟步入發展新常態的今天,我們必須謀劃好“生產什麼”“怎樣生產”的供給經濟學問題。這就是中國經濟學今天的基本邏輯,其着力點就是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強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矯正要素配置扭曲,來盤活巨大的要素存量;通過提高投資有效性,擴大有效供給,來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通過提高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強持續增長動力。

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這是一個重大判斷,也是一個順乎時勢的戰略抉擇。

切實運用好政策“組合拳”實現“五降”和“五增”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明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圍繞“着力加強結構性改革”的一系列重點任務,會議明確了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宏觀經濟政策的總體思路和取向,即要“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託底”。實施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關鍵是要打好政策的“組合拳”,在“五減”和“五增”上下大功夫,取得實效。

這次會議明確提出,明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是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從“十三五”開局之年的現實經濟壓力來看,筆者認為,首先是要減少和降低這五個方面的壓力。這五大任務,實質上是相互關聯,相互牽掣,有着內在聯繫,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化解產能過剩(去產能)是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國內許多產業產能過剩,既有結構性原因,也有經濟週期原因和體制性原因,比如,“一噸鋼鐵”賣不過“一斤白菜”令人咋舌,今年的煤價跌落到歷史低點,原油價格也受到國際油價大跌的困擾,等等。在因地制宜、分類處置的基礎上,宏觀政策與產業政策要積極引導,化“過剩產能”為“富餘產能”,通過開闢中西部產業接續發展通道和國際產能合作積極紓解;也要把去企業庫存與減低企業成本緊密結合,在財税政策和價格政策上切實減少企業負擔,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步伐;在轉化二三線房地產庫存上與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擴大公共服務社會化供給上緊密結合;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上,一方面要守住防風險底線,另一方面,還要積極實施更加有針對性的結構性寬鬆貨幣政策,加快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和債券市場建設,等等。因此,解決“五減”,本質上是要變“結構性減負”為促進“結構性改革”和“結構性補短”。

筆者認為,對應這“五去”還必須強調 “五增”,就是“增活力”“增動力”“增效益”“增均衡”和“增信心”。要通過宏觀、中觀、微觀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的創新,以改善供給側管理的視角,切實加大制度供給和制度創新力度,進一步消除利益壁壘,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切實擺正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還權力於市場、還權力於社會,以充分激發企業活力、社會活力和大眾創業創新活力;進一步增強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新組織制度的成長步伐,儘快讓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孕育而生,以創造新供給帶動釋放新需求;還要採取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在未來的5年,加大力度推進區域發展均衡、城鄉二元經濟均衡、產業發展均衡、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均衡,以及社會各個階層利益發展均衡,讓更廣大的羣眾普遍增強改革發展的獲得感。

最後,我們還是要強調“增信心”。儘管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存在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正如所指出的,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全黨要堅持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各方面力量擰成一股繩,便無難不克、無堅不摧。

“”成就輝煌,我們又站在新的起點上,“十三五”時期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新引領,我們一定會有一個新開篇。

202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心得體會 篇2

會議客觀評價了20xx年經濟工作的成果,深度分析了國內外複雜的經濟形勢和發展環境,確定了20xx年中國經濟發展走向和總體要求、政策基調和主要任務。體現了我們黨駕馭發展大局、把握規律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下面,我就如何學習把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如何在實踐中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謀劃好20xx年工作,推動科學發展,談幾點思考與學習體會

一、準確把握“四個基本” 深刻領會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實質

20xx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的意義重大、節點關鍵。這次會議是在歐債危機蔓延、國內經濟下行、部分中小企業破產、股市持續下跌等如此複雜背景下舉行的。中央對明年經濟發展的策略應對都有很強的針對性,是全國經濟協奏曲的主旋律和指揮棒,所以必須全面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才能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通過反覆學習研讀、思考歸納,我認為把握好會議精髓,必須把握“四個基本”:

一是把握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無數的事實證明,黨的事業勝利來自於對形勢的準確判斷和深刻分析。20xx年中國經濟在危機中成長,所以在20xx年政策安排和準備行動之前,一定要對形勢有一個準確判斷。會議認為,國內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並存、股市持續暴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蔓延、美國經濟陷入混亂和高負債、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世界經濟前景低迷等。這就是中央對形勢的基本判斷,只有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對國際國內兩個形勢基本判斷上來,才能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提高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自覺性,才能時刻保持清醒和主動,才能趨利避害,實現穩中求進,實現持續發展。

二是把握中央對經濟工作的基本定調。中央對各種形勢作了全面分析和判斷,提出了推動20xx年經濟社會發展,要突出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這個“穩中求進”的定調,對於把握20xx年中國經濟發展的節奏和速度,數量與質量很重要。這樣基調的確定,是應對國際國內複雜形勢下的科學判斷。“經濟維穩”就是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光穩還不夠,必須繼續朝前走,在穩的前提下,要化不利為有利,在危中求機,推動經濟繼續平穩地向前,因為發展中的問題只能靠發展去解決,要準確理解,不穩無法進,不進難以穩的辯證關係。

三是把握對經濟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則。中央強調20xx年經濟工作,必須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線和發展方式轉變這個主題,做到四個牢牢把握: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個戰略基點,因為外需無法左右、內生動力、自主發展必須擴大內需;牢牢把握髮展實體這一堅實基礎,鼓勵勤勞致富、實業致富,不鼓勵投機式致富和掏別人口袋致富;牢牢把握改革創新這一強大動力,鼓勵自主創新、增強集成創新,以創新增強競爭力;牢牢把握民生這一根本目的。把握了這四個基本原則,工作就有了尺度和標杆,就有了着力點和着重點,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四是把握中央對經濟工作的基本部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有五項:把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放在第一位,強調把握宏觀調控的力度、節奏、重點。二是抓好“三農”工作,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三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四是抓好重點領域改革。第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其實工作任務遠遠不止這些,這是中央對新年度工作的基本部署,也強調了着重要做好的重點工作。

二、 突出“五個堅持” 在履職實踐中落實會議精神

20xx年全國經濟工作大政方針已定,目標任務已明確,調子已定。關鍵是要抓落實,關鍵是要辦好自己的事。 20xx年我們將以迎接宣傳和學習貫徹黨精神為主線,把握一個總基調,強化“兩個保障”, 突出“五個堅持”,重點圍繞“穩”字做文章、圍繞“進”字求突破,全面做好20xx年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的勝利召開。

一個總基調就是穩中求進。“穩中求進”是20xx年經濟發展必須堅決執行的一個總的政策基調,不能 有絲毫動搖。

強化兩個保障。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工作,為落實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部署,提供組織保障。加強隊伍建設,提供人才隊伍保障。實現中央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的戰略目標。

突出五個堅持。我們要深刻理解“穩中求進”準確內涵和內在要求,在穩中求進的框架內,正確處理穩與進的辯證關係,在工作中突出五個堅持:一要堅持穩中求進。穩是為了進,進是為了穩,不進無以穩,不穩無法進,因而進才是穩的目的。我們要按照總分行要求,緊貼淮安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實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情況,針對性拿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和政策建議,積極引導各金融機構向上爭取信貸資金傾斜和政策傾斜,加大對地方經濟的信貸投入,最大限度滿足當地經濟發展合理資金需求。小微企業、三農、科技型等企業貸款增幅要高於平均增速,以此推動地方經濟在穩中繼續前進。

二要堅持穩中求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雖然方向不變,但要求增強調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前瞻性,提出了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和微調。這對執行貨幣政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作為貨幣政策的傳播和執行者,必須認真研究、深刻理解穩健貨幣政策的新內涵、新要求。針對不同的金融機構採取不同的政策引導和窗口指導,對不同的行業和產業區別加以政策對待,同時根據國家宏觀政策變動,適時適度調整窗口指導方向和力度,着力引導金融機構根據貨幣政策意圖靈活支持經濟實體,把貨幣政策執行得適時適度、靈活有效。

三要堅持穩中求優。就是通過優化對政府、對金融機構、對社會公眾的金融服務,為貨幣政策傳導和經濟發展提供優良環境。引導金融機構貼近自身的實際情況,發揮自身的經營優勢,着力調整信貸結構,以信貸結構的調整優化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着力保障重點項目、重點產業、再建項目、小微企業優先發展,成效優良。大力推進民生金融創業惠民工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實現轄內社會秩序優良。

四要堅持穩中求新。要創新貨幣政策傳播新渠道,在“四會”基礎上,建立約見談話制度、月度分析制度、突發情況報告制度、定時會商制度,信貸投入效果評估制度等。積極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繼續推進深化擴大推廣“金融幫辦、行業協會、商會聯盟”等金融服務新形式。大力推廣林權抵押、商標質押等融資新渠道,指導金融機構積極推廣應收賬款、訂單、知識產權等適合科技企業發展特點的新型金融產品,舉行金融產品創新推介會、督辦會、表彰會。加快推進融資債券、集合票據等直接融資活動,提請政府制定一個推動直接融資指導意見和激勵辦法。

五要堅持穩中求為。在支持地方經濟平穩發展中,人行要主動作為,順勢而為,為所當為,正確把握政策,準確判斷形勢,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當好地方政府參謀助手,加強溝通協調,開展良好合作,爭取地方政府對工作的支持,為有效傳導貨幣政策創造良好環境。協助政府出台鼓勵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制度辦法。繼續深化“金融幫辦、縣區行”對中小企業的覆蓋面,引導金融機構開拓視野,準確定位,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規劃之中,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意識和責任。加大推進金融生態建設和徵信體系建設,為金融機構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撐,努力推進地方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建設美麗富庶幸福新淮安貢獻力量,為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提供支撐,為實現淮安五大建設目標作出努力,以優異成績向黨的獻禮。

202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心得體會 篇3

最近全國矚目的焦點在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這是關乎到“十三五”的開局和良性運轉的重要舉措,20xx年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提出了“供給側改革”,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同時經濟工作會議是最近幾年前所未有的對糧食生產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新的經濟政策和國家方針我們這些中小城市尤其是以農業為主的城市如何加快經濟發展步伐,改變經濟結構,就業狀況和居民收入穩定提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作為西部中小城市尤其是農業結構為主的城市要抓住這次經濟會議對農業的關注,積極打造本地經濟發展新動力,在這方面要有一些新思路和新辦法,尤其是在去市場槓桿在房地產市場去庫存方面要有新舉措,對此我認為可以結合農業的的發展來考慮這些問題,首先是考慮農村人口尤其是青壯勞力進城打工經商後,農村土地的荒廢問題,在這方面一個是要支持鼓勵農村勞力進入糧食的生產環節,在價格方面、肥料方面給予支持,同時積極鼓勵倡導農業生產的多元化,鼓勵城市居民進入農業生產領域,鼓勵大農業工業化的生產格局,也解決並解放農村勞動力。其次是針對城市經濟發展鼓勵做周邊大城市的配套產業,尤其是本來工業就欠發達地區,應該針對周邊休閒旅遊業、第三產服務也為主,同時解放的部分農村勞動力也積極鼓勵進城居家創業,以此也解決城市房地產的過剩問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助推“十三五”順利開局

20xx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20xx年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總結20xx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部署20xx年經濟工作,重點是落實“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此次會議可能是召開時間最晚的一次,可能也是近年來最重要的一次。準確的説,其核心不是供給側改革,而是供給側改善。

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對於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房地產問題列為單獨任務,將“化解房地產庫存”作為重點要抓好的五大任務之一。不僅顯現出當前房地產去庫存的艱鉅性,更為今後一段時期房地產政策走向定下基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了加減法。進城難、庫存大,鼓勵降房價,限購或成過去時;社保傷不起?降保費,守住薪水含金量;創新沒動力?降電價,激發企業肺活量;提高赤字率、財政更積極,更有為的政府呼之欲出。讓每一項改革真正貼近百姓的生活,中國經濟仍值得期待!

202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心得體會 篇4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對明年經濟工作全面部署的重要會議,也是對推進結構性改革進行重點部署的一次重要會議,對於統一思想、深化認識,為“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國內外環境,總攬全局,科學決策,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實現了“”規劃勝利收官,為“十三五”時期發展順利開局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認識要到位,適應要主動,引領要有為。我國經濟發展基本面是好的,但也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這些問題從症狀上看,表現為增速下降、價格下跌、效益下滑等,但在根子上,是深刻的供給側、結構性、體制性矛盾所致。化解矛盾的根本辦法,在於着力加強結構性改革。適應新常態,不能坐着等、站着看。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克服困難、闖過關口,引領經濟邁上新台階。

做經濟工作,貴在把握規律、因勢而謀、順勢而為。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有需求總量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更為突出。在有效供給不能適應需求總量和結構變化的情況下,必須在適度擴大總需求和調整需求結構的同時,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鋭意改革、大膽創新,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這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

推進結構性改革,需要五大政策密切配合、相互策應。只有宏觀政策穩,才能為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只有產業政策準,才能準確定位結構性改革方向。只有微觀政策活,才能完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者潛力。只有改革政策實,才能加大力度推動改革落地。只有社會政策託底,才能守住民生底線,最大程度減少陣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推進結構性改革,既要堅持持久戰,更要打好殲滅戰。明年結構性改革任務十分繁重,戰略上要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戰術上則要抓住關鍵點,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積極穩妥處置“殭屍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債務重組乃至破產清算,實現市場出清,化解過剩產能,才能形成良好市場預期。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企業税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化解房地產庫存,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打通供需通道,穩定房地產市場。擴大有效供給,打好扶貧攻堅戰,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培育發展新產業,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推進結構性改革,關鍵在改革。要加大國企、財税、金融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充分發揮改革舉措的重大牽引作用。結構性改革必須有國際視野,要更堅定地擴大對外開放。

推進結構性改革,還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任何束縛和阻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言行,都是違背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都要堅決反對。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以此為主線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尤其要注重調動企業家、創新人才、各級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讓我們把這次會議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把握正確方向,腳踏實地推進,努力在結構性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202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心得體會 篇5

當前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使我們明晰了形勢,明確了任務。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國內外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發展進入全面轉型調整的過程。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從普遍短缺轉入普遍過剩,從主要關注價格轉向更多關注質量和品牌、信譽,這是一次全面且非常深刻的轉型。

面對這一深刻複雜的變化,首要任務是防止經濟增長失速。因為隨着市場需求水平下降,企業訂單數量減少,企業開工率會下降,困難企業會增加。這會使就業和居民收入增長受到影響,也會增加債務槓桿,增加銀行不良貸款。而這些問題又會使消費和投資緊縮,拉動市場需求進一步下降。這些變化循環互動,就可能使經濟增長失速,可能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可能衝擊基本民生。20xx年以來,我們採取多種措施穩增長,經過幾年來的努力,取得了積極成效。當前消費需求持續平穩增長;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持續穩定在20%左右,成為投資增長的重要穩定器;房地產市場銷售形勢持續回暖,1月份至11月份房地產企業資金來源增速已快於房地產投資增速,預示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態勢可望結束,等等。綜合來看,需求側趨穩的基礎初步建立。

適應經濟新常態,更重要的是企業、產業的轉型調整,是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只有當企業、產業適應了增速有所降低、要求更高的市場需求之後,企業效益、財政收入、金融債務鏈條、就業形勢等才會處於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狀態,社會再生產才能進入水平更高的新軌道。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從當前的市場需求特點看,一是從供不應求轉變為供大於求,二是對價格的關注下降、對質量和品牌信譽的關注提高。總而言之,是從強調“有沒有”轉向強調“好不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引導企業從滿足“有沒有”的粗放低水平數量擴張,轉向滿足“好不好”的集約和質量效益型發展。這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企業和產業的全面轉型調整,異常艱鉅複雜,因此,緊密結合當前經濟運行的實際,找準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至關重要。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為“十三五”開局之年的中國經濟發展確定了行動指南。通過去產能工作,積極穩妥地調整過剩產能,就可以有效提升產業素質,優化要素資源組合;通過去庫存工作,把房地產消化庫存與提高户籍人口城鎮化率的新型城鎮化進程緊密結合起來,就會促進房地產建設與新型城鎮化良性互動,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通過去槓桿工作,就可以處理好與過剩產能調整等相關的債務問題,化解金融風險,完善與財產責任相關的機制和制度;通過降成本工作,就可以努力改善企業轉型調整的環境,促進轉型調整順利進行;通過補短板工作,就可以進一步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基本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支持新型城鎮化、企業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築牢基本民生保障的底線。落實五大任務,形成合力,必將系統紮實地推進企業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必將不斷改善經濟增長的基礎,提高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202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心得體會 篇6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12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的,國家主要領導人悉數蒞會,可見對經濟工作的重視程度。會議指出,明年即20xx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着力激發市場活力,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加強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着力改善民生,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穩中求進和改革創新,二者相輔相成。穩中求進是根本,如果經濟大起大落,不僅會影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還會影響改革的進程,增加改革的難度,只有穩中求進,才能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利的外部條件,使改革任務順利推進。改革創新是引領,只有改革創新,才能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確保“穩”、實現“進”。會議還提出了20xx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傳遞出明年經濟工作的新信號。

作為承擔國家經濟工作重要責任的大銀行,建行在明年的經濟工作中也將擔任重要角色。我們電話銀行中心作為建行的新興產業,更要把握這良好的契機,乘着國家經濟建設的好風勢,努力發展自身實力。

武漢電話銀行中心營銷部的多元化營銷工作從無到有,在領導的正確導向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已逐漸形成體系,無論是嵌入式營銷、信用卡分期還是小企業、電子銀行外呼、個貸催收等項目,均實現了多管齊下、共同發展的好局面。明確了20xx年中心和部門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無論是對中心的發展還是個人的進步,明年都將是一個機遇亦將是一個挑戰。如何在現今的經濟大環境下實現自身的突破、進而實現中心的突破,為建行的發展添磚加瓦,將是我們要深入思考的課題之一。

我想今後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激發員工創新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既要穩中求進,又要改革創新,關鍵是把握好度,不能裹足不前,也不能急於求成,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現有的項目應繼續做精做細,朝精品項目努力;新的項目要積極探索,挖掘自身潛力。業務結構調整工作勢在必行但需要把握節奏。此外,在如今良好的政策方針導向下,每一名普通員工,也可以在中心發展的大潮中找出自己的定位,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從現在做起,把今年的工作“收好官”、將明年的工作“起好頭”,實現個人職業生涯的“穩中求進”。

20xx年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對黨和國家的宏偉目標、對建設銀行的事業發展、對我們中心的發展壯大都具有深遠影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意義重大。讓我們堅持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改革創新貫穿於中心和部門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團結一心,紮實工作,奮力開創營銷工作的新局面。

202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心得體會 篇7

“”規劃圓滿收官,“十三五”規劃建議審議通過,發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衝刺的信號。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週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及其相互作用,科學判斷中國經濟所處的歷史方位,主動作出適應新形勢新發展的戰略選擇,至關重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着重強調,“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是做好新時期經濟社會工作的綱領性思想,對於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認識新常態要到位。首先是正確認識經濟增速,真正理解增速逐步放緩是客觀發展使然,是符合國際經驗所支持的經濟發展規律。由此,才能驅散“經濟悲觀論”的霧霾,擺脱“速度依賴症”的困擾,避免加大刺激手段、強行推高經濟,防止矛盾進一步積累拖延甚至引發諸多風險。其次要看到增長動力轉換、經濟結構再平衡是新常態的基本特徵。例如農業、製造業比重下降,服務業上升;投資率明顯下降,消費率明顯上升;企業收入佔比明顯下降,居民收入佔比明顯上升,等等。在這些升降起伏之中,落後生產力不斷萎縮和退出,先進生產力不斷生長和擴張,湧現一系列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增長動力。這些都是客觀趨勢,不會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認識到這一點,才會有所説的“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適應新常態要主動。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必須把着力點放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上。有較高效率支撐的增長,才是符合我們願望的新常態。如果增速下降而效率沒有改善,不僅過去經濟高速擴張掩蓋的諸多矛盾會暴露出來,而且會陷入減速過快、加劇矛盾的困境。主動適應新常態,就要緊緊圍繞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這個基點,調整宏觀調控思路,瞄準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確立定向調控靶點,在精準、及時、適度上下功夫;調整地方發展思路,改變過去以GDP論英雄的偏好與思維定式,將更多資源和精力用於加強市場監管、創新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保護生態環境上;調整企業轉型升級戰略,把研發創新、工匠精神作為生存發展的關鍵,真正把價值創造作為企業立足的根本。

引領新常態要作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將面臨複雜的系統轉型,也意味着改革開放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實現新常態下的新發展,不能坐着等、站着看,只有加快改革,才能闖過關口,推動經濟邁上新台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重大創新和必然要求,也是解決現實問題、謀劃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它既要求我們調整存量,下決心、下大功夫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把資源要素從產能過剩、增長空間有限的產業中釋放出來;也要求我們培育增量,進一步簡政放權、降低税負,充分釋放市場主體活力和內部增長潛能,為傳統產業挖掘新動力,為新興產業開闢新空間。

發展要靠改革,改革要靠思想解放和理念創新。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尤其要強調擺脱慣性思維、樹立科學理念。正如所強調的,發展理念搞對了,目標任務就好定了,政策舉措也就跟着好定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各自有其深刻內涵,又相互聯繫貫通,為做好新常態下的各項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我們要在五大發展理念指引下,深入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把握時不我待的歷史性機遇,創造中國經濟更加光明的未來。

202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心得體會 篇8

20xx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4日在北京閉幕。會議客觀評價了20xx年經濟工作的成果,深度分析了國內外複雜的經濟形勢和發展環境,確定了20xx年中國經濟發展走向和總體要求、政策基調和主要任務。體現了我們黨駕馭發展大局、把握規律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下面,我就如何學習把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如何在實踐中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謀劃好20xx年工作,推動科學發展,談幾點思考與學習體會。

一、準確把握“四個基本” 深刻領會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實質

20xx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的意義重大、節點關鍵。這次會議是在歐債危機蔓延、國內經濟下行、部分中小企業破產、股市持續下跌等如此複雜背景下舉行的。中央對明年經濟發展的策略應對都有很強的針對性,是全國經濟協奏曲的主旋律和指揮棒,所以必須全面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才能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通過反覆學習研讀、思考歸納,我認為把握好會議精髓,必須把握“四個基本”:

一是把握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無數的事實證明,黨的事業勝利來自於對形勢的準確判斷和深刻分析。20xx年中國經濟在危機中成長,所以在20xx年政策安排和準備行動之前,一定要對形勢有一個準確判斷。會議認為,國內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並存、股市持續暴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蔓延、美國經濟陷入混亂和高負債、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世界經濟前景低迷等。這就是中央對形勢的基本判斷,只有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對國際國內兩個形勢基本判斷上來,才能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提高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自覺性,才能時刻保持清醒和主動,才能趨利避害,實現穩中求進,實現持續發展。

二是把握中央對經濟工作的基本定調。中央對各種形勢作了全面分析和判斷,提出了推動20xx年經濟社會發展,要突出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這個“穩中求進”的定調,對於把握20xx年中國經濟發展的節奏和速度,數量與質量很重要。這樣基調的確定,是應對國際國內複雜形勢下的科學判斷。“經濟維穩”就是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光穩還不夠,必須繼續朝前走,在穩的前提下,要化不利為有利,在危中求機,推動經濟繼續平穩地向前,因為發展中的問題只能靠發展去解決,要準確理解,不穩無法進,不進難以穩的辯證關係。

三是把握對經濟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則。中央強調20xx年經濟工作,必須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線和發展方式轉變這個主題,做到四個牢牢把握: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個戰略基點,因為外需無法左右、內生動力、自主發展必須擴大內需;牢牢把握髮展實體這一堅實基礎,鼓勵勤勞致富、實業致富,不鼓勵投機式致富和掏別人口袋致富;牢牢把握改革創新這一強大動力,鼓勵自主創新、增強集成創新,以創新增強競爭力;牢牢把握民生這一根本目的。把握了這四個基本原則,工作就有了尺度和標杆,就有了着力點和着重點,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四是把握中央對經濟工作的基本部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有五項:把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放在第一位,強調把握宏觀調控的力度、節奏、重點。二是抓好“三農”工作,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三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四是抓好重點領域改革。第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其實工作任務遠遠不止這些,這是中央對新年度工作的基本部署,也強調了着重要做好的重點工作。

二、 突出“五個堅持” 在履職實踐中落實會議精神

20xx年全國經濟工作大政方針已定,目標任務已明確,調子已定。關鍵是要抓落實,關鍵是要辦好自己的事。 20xx年我們將以迎接宣傳和學習貫徹黨精神為主線,把握一個總基調,強化“兩個保障”, 突出“五個堅持”,重點圍繞“穩”字做文章、圍繞“進”字求突破,全面做好20xx年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的勝利召開。

一個總基調就是穩中求進。“穩中求進”是20xx年經濟發展必須堅決執行的一個總的政策基調,不能 有絲毫動搖。

強化兩個保障。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工作,為落實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部署,提供組織保障。加強隊伍建設,提供人才隊伍保障。實現中央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的戰略目標。

突出五個堅持。我們要深刻理解“穩中求進”準確內涵和內在要求,在穩中求進的框架內,正確處理穩與進的辯證關係,在工作中突出五個堅持:一要堅持穩中求進。穩是為了進,進是為了穩,不進無以穩,不穩無法進,因而進才是穩的目的。我們要按照總分行要求,緊貼淮安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實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情況,針對性拿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和政策建議,積極引導各金融機構向上爭取信貸資金傾斜和政策傾斜,加大對地方經濟的信貸投入,最大限度滿足當地經濟發展合理資金需求。小微企業、三農、科技型等企業貸款增幅要高於平均增速,以此推動地方經濟在穩中繼續前進。

二要堅持穩中求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雖然方向不變,但要求增強調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前瞻性,提出了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和微調。這對執行貨幣政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作為貨幣政策的傳播和執行者,必須認真研究、深刻理解穩健貨幣政策的新內涵、新要求。針對不同的金融機構採取不同的政策引導和窗口指導,對不同的行業和產業區別加以政策對待,同時根據國家宏觀政策變動,適時適度調整窗口指導方向和力度,着力引導金融機構根據貨幣政策意圖靈活支持經濟實體,把貨幣政策執行得適時適度、靈活有效。

三要堅持穩中求優。就是通過優化對政府、對金融機構、對社會公眾的金融服務,為貨幣政策傳導和經濟發展提供優良環境。引導金融機構貼近自身的實際情況,發揮自身的經營優勢,着力調整信貸結構,以信貸結構的調整優化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着力保障重點項目、重點產業、再建項目、小微企業優先發展,成效優良。大力推進民生金融創業惠民工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實現轄內社會秩序優良。

四要堅持穩中求新。要創新貨幣政策傳播新渠道,在“四會”基礎上,建立約見談話制度、月度分析制度、突發情況報告制度、定時會商制度,信貸投入效果評估制度等。積極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繼續推進深化擴大推廣“金融幫辦、行業協會、商會聯盟”等金融服務新形式。大力推廣林權抵押、商標質押等融資新渠道,指導金融機構積極推廣應收賬款、訂單、知識產權等適合科技企業發展特點的新型金融產品,舉行金融產品創新推介會、督辦會、表彰會。加快推進融資債券、集合票據等直接融資活動,提請政府制定一個推動直接融資指導意見和激勵辦法。

五要堅持穩中求為。在支持地方經濟平穩發展中,人行要主動作為,順勢而為,為所當為,正確把握政策,準確判斷形勢,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當好地方政府參謀助手,加強溝通協調,開展良好合作,爭取地方政府對工作的支持,為有效傳導貨幣政策創造良好環境。協助政府出台鼓勵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制度辦法。繼續深化“金融幫辦、縣區行”對中小企業的覆蓋面,引導金融機構開拓視野,準確定位,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規劃之中,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意識和責任。加大推進金融生態建設和徵信體系建設,為金融機構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撐,努力推進地方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建設美麗富庶幸福新淮安貢獻力量,為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提供支撐,為實現淮安五大建設目標作出努力,以優異成績向黨的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