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微笑服務工作心得體會(精選3篇)

窗口微笑服務工作心得體會 篇1

本月開始代辦員在行政服務中心綜合進件窗口坐班,我的心中不禁竊喜:“這下,可以讓我嚐嚐‘窗口服務’的味道了吧?”窗口服務兩日行,讓我着實過了把“癮”,更讓我體驗了窗口服務的工作之風:嚴謹務實、一絲不苟、熱情真誠、有求必應……

窗口微笑服務工作心得體會(精選3篇)

嚴謹務實、一絲不苟。第一天“上班”的我不敢怠慢,提前十分鐘到綜合服務窗口,發現窗口工作人員基本都就位了;到達綜合進件窗口時,發現兩位工作人員均已入座並打開了電腦準備服務,我心裏説道:“哇塞!好在提前出發……”。剛一落座,就有業主單位來諮詢行政審批事項,聽着工作人員頭頭是道的解釋,看着他們熱情認真的模樣,我心中“過把癮”的弦兒一下子繃緊了,窗口服務直接面對業主單位,綜合進件一旦登記就不得修改,登記錯誤就得取消登記,業主單位需要重新進件,可來不得半點馬虎。

熱情真誠、有求必應。我看到,微笑服務、禮貌接待是窗口工作的常規。不斷有業主單位來詢問各式各樣的問題:我們準備一個項目又沒有對應的流程?審批得經由哪些個窗口?新進件我們要做什麼?需要人防辦理驗收怎麼弄?……不管什麼問題,不管問題是否簡單,也不論提問是否屬於綜合窗口解答的範圍,兩位工作人員一概熱情解答和引導,常常在解答完後還追問“請問還有什麼問題嗎?”,對於無法直接回答業主單位的就會告訴業主單位應該到哪個窗口諮詢、可以到哪個部門去辦理等等。

兩天的窗口工作,我看到所有業主單位都滿意而歸!真的是有問必答、有求必應。體驗窗口工作讓我受益匪淺,更讓我心生敬意。窗口工作人員代表整個行政服務體系的形象,工作人員在每天程式化的工作中卻能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和嚴謹的態度是十分不容易的,我對窗口工作人員表示由衷的、深深的敬意……

窗口微笑服務工作心得體會 篇2

窗口工作是平凡瑣碎的,但方寸窗口是公安機關聯繫人民羣眾的平台和紐帶,展示的是公安執法形象。羣眾的滿意是出入境工作追求的目標,更是對出入境工作的鞭策和監督。如何通過窗口工作多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得到羣眾的認可,為和諧警民關係增色添彩呢?

一、少些脾氣,多點微笑。窗口是聯繫羣眾的紐帶,有些羣眾沒事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到公安機關來一趟,我們要把每個羣眾都當成是第一次到公安機關,千萬別讓自己一句不中聽的話、一個下意識的動作,使公安機關的形象在羣眾心中大打折扣。因為,一個“壞”的宣傳可能得用十個、百個“好”的宣傳才能彌補。因此工作中,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堅持服務為民,服務第一的原則,或許少一些脾氣,多一些微笑就會給辦事的羣眾留下好印象,使前來辦事的羣眾享受文明優質服務後,主動為公安機關良好的形象做宣傳。

二、少些牢騷,多點耐心。窗口工作本就很煩瑣,無非是辦證件之類的事情,整天翻來覆去的就那麼些事情,有時碰上個年紀大的老人或沒讀過書的居民,還得和他們仔仔細細的講清楚,再不行還得幫助填填表格什麼的,有時還無故被冤枉不幫羣眾辦實事,很累,也很委屈。但是作為面向社會服務的行政窗口它很重要,因為它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果你由於工作的繁瑣和服務對象不稱心而發牢騷時,你可以試着進行換位思考下,或者將他們當做親戚朋友來對待,想象下你的耐心是可以讓他們得到真實幫助的,會讓辦事的羣眾少跑很多路,能給人民羣眾留下好印象,同時也是讓自己心情變好的好方法,所以請不要再發牢騷,也只有以這樣積極的心態看待所從事的窗口工作,用正確的信念和價值觀,才能幫助自己正確看待工作中的枯燥乏味和辛苦。

三、少些冷漠,多點溝通。窗口工作中常會碰到一些不明就裏、難以溝通的服務對象,他們來辦理同一件事情也許來了不止一次兩次,徒勞無謂的給自己增加了許多工作量。少數羣眾稀裏糊塗的希望我們按照他們不合理要求予以辦理業務,此時我們要和他們擺事實、講道理,注意合理的運用説話技巧,以誠懇的態度和明白的道理説服他們,必要時要運用掌握的法律法規知識讓他們知道我們為什麼不能那樣做,這樣才能化解與羣眾間的矛盾與誤會,為和諧警民關係增色添彩;當然,難以溝通的服務對象中也有確實需要幫助的羣眾,他們有的不知道辦事流程和所需材料證明什麼的,此時我們就應該認真細心的為他們尋找解決辦法,必要時我們應該主動指導他們怎樣做才能快速的辦理自身所需的業務,少些冷漠和擺架子,多些交流溝通,就可以使他們成為我們公安機關的“流動宣傳欄”。

總之,窗口工作就是與人打交道,必要的溝通技巧是我們要具備的,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方法去處理,可能就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和效果。作為窗口民警必須要耐心細緻、認真負責,努力克服不良情緒,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做好服務工作,用真心誠意和微笑贏得羣眾對公安機關的滿意。我們沒有太多驚心動魄的偵查破案故事,沒有什麼蕩氣迴腸的豪言壯舉,需要的只是春風化雨般地温馨服務和不知疲倦的辛勤工作。

窗口微笑服務工作心得體會 篇3

王萬春是七裏鋪社區的一名普通黨員。20__年2月1日,王萬春報名成為了七裏鋪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一進社區辦事大廳,王萬春就看見老書記李月華在社區大廳值班,發放口罩。大廳服務枱的工作人員“全副武裝”,口罩戴得整整齊齊,整個大廳彌散着消毒液的味道。王萬春被社區書記李東亮分到天瑞山莊小區組,和社區幹部王金蝶、陳慶剛到天瑞山莊小區協助疫情防控工作。

七裏鋪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張貼告示 王主任介紹,社區工作人員從臘月二十八開始到現在,每天都工作到夜裏十點,有幾次甚至到凌晨一點多。白天宣傳禁燃禁放,夜裏冒着雨雪天氣堅守在每一個小區和可能發生易燃易放的地方。大年七年級,社區人員緊接着進行疫情防控工作,直到現在還沒時間陪家裏老人,孩子只能託人照顧。

七裏鋪社區幹部王金蝶及社區衞生服務站醫生入户隨訪 天瑞山莊小區一共十多幢樓,三千多口人。工作人員需要每天爬樓梯挨門登記,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小區裏有幾户“親密接觸者”,王主任一天需要跑好幾趟:量體温、發口罩、宣傳防控知識、在樓棟單元門口張貼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等。其中一位“親密接觸者”曾開車載過現已確診的肺炎患者(當時不知情)若干小時,這位“親密接觸者”感染肺炎的機率非常高。王主任每天多次隨訪,防護上只有一個普通的口罩以及一些普通消毒液,沒有護目鏡、防護服等其他防護設備,因而基本是零距離接觸受訪者,十分危險。 夜晚回來的路上,王萬春不禁擔心,害怕這樣零距離接觸,病毒可能傳給社區幹部。王主任只是七裏鋪社區黨員幹部一員,社區其他幹部也在做着同樣的工作。在抗疫道路上,他們身處抗疫第一線,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默默奉獻,保護着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禁燃禁放中,有他們忙碌的身影;抗擊疫情中,有他們力扛重任的身軀。 之後,王萬春又看到年近花甲的老書記李月華在服務大廳門口值班。目睹王主任和那些“親密接觸者”的零距離接觸後,王萬春的敬佩之情油然心生。他們只是七裏鋪社區90名黨員的一部分,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當代中國最可愛的人。

經過此次志願活動,王萬春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一線工作者的努力下,大家羣防羣治,共克時堅、眾志成城,定能取得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