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評價語言  撥動學生心靈的琴絃大綱

把握評價語言 撥動學生心靈的琴絃

把握評價語言  撥動學生心靈的琴絃大綱

教學評價是什麼?是真情的流露,是愛心的激發,是生命的綻放,是創造的火花。學習活動中,學生是一羣有個性的、生動活潑的、充滿生命活力的獨特個體,並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與眾不同的生活經驗、生命體驗、情感世界。課堂應該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感情碰撞的空間,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蘇霍姆林斯基説過,“老師要像春風一樣對待學生”,用真摯深厚的愛去換取學生心靈的鑰匙,而正確教學評價就是一把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正確的教學評價是形成積極教學過程的基礎。但是我們卻經常發現課堂上教師機械的、冰冷的評價不能喚起學生情感,不能讓學生感到教師的期待,不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沒有真情的教師,沒有真情的評價,課堂怎麼可能真情湧動。因此教學評價呼喚着教師的真情投入。

一、教學評價要呵護學生的真心。教師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順木之天,以致其性”,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是一泓產生寬容博愛的清泉。老師在評價時要做到呵護學生的真心,在閲讀課上讓學生讀出獨特感受,爭着表達自己的看法。對於學生的回答,老師總是能夠報以會心的微笑,讚許的目光,或者直接表揚“你真有思想”“你讀得真美”,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大受鼓勵。即使有的同學答案不夠妥當,也要中肯地説我知道你認真思考了,不過你的想法還不夠恰當,你能再想想嗎?以一句中肯的表揚、一束熱情的目光、一次表現的機會,幫助他們逐步樹立自尊、自信,使整個教學過程始終沉浸於一種和諧、理性和愉悦氛圍中。課堂生態和諧的基礎是師生的和諧,而張揚師生個性的課堂才是真正和諧的課堂,老師把愛與美的精神貫穿在課堂評價中,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和諧。

二、教學評價需要真情溝通。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師生與作者、文本的真情對話,在真情對話中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在口語交際課堂上,作為對話的一種方式,教學評價也呼喚着平等和溝通。語文課豐富的人文內涵決定了文本解讀的多樣性,而學生生活經歷、經驗的不同,面對同一問題,也會產生不同的理解、體驗和感悟。有一句話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更需要師生雙方彼此傾聽和溝通,在交流評價中,敞開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行對話。教師要捨得放下架子,走進學生的心靈,尊重學生的見解,“蹲下來和學生交流”。要改變以往評價“裁判者”、“控制者”的形象,成為一個交換意見的“參加者”、“合作者”、“指導者”。不要急於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要給學生機會,傾聽學生的解釋。教師引導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還可以使評價走向互動。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不必一味地接受,可以陳述自己的觀點,同老師商榷,甚至可以推翻,這樣評價才能持續地發展。

三、教學評價是為了學生在現有基礎上謀求實實<蓮山課~件 >

在在的發展,重視讓學生學會更多的學習策略。閲讀課上,教師在評價結果的的同時也要注重對過程的評價。面對學生正確的答案,教師要關注思考過程是否正確。面對學生的錯誤答案,也要肯定其思維過程中有價值的因素,應該及時幫助學生撥開迷霧見天日。教師的評價要抓住學生回答中的正確點加以肯定,對不足之處也要指出並加以引導,否則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就會發生偏移。當學生把儒家傳統思想“捨生取義”解讀成“生命意義的缺失”時,把白骨精的“狡猾”解讀成“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韌”時,有的教師還把這些理解當作創新思維大加讚賞,表揚其“不落俗套,富有新意”。這樣的評價勢必使更多的學生無所適從,長此以往,學生們就會失去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因此每一次評價都要有分量、有意義,教師就不能止於簡單的“對”或“錯”,要寓引導、點撥於評價中,給學生思維方法的啟發。從學生個體的成長過程着眼,既不忽視其當前在知識、能力乃至個性形成中的缺陷,更要關注其發展的潛力和可能的進步,不僅要肯定學生富有創意,富有個性的思考方法,又要給全體學生一種學習方法的啟示。

精彩的課堂評價,會喚醒學生學習的自信,會點燃學生心中熱愛學習的火種,會催生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只有通過恰當地評價,才能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我們的課堂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