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通用8篇)

2022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1

三下鄉支教活動已經結束,從大學生到一名支教老師,角色的互換讓我深入瞭解祖國的教育事業,也更加熱愛這個事業。短暫的兩週支教生涯給我的大學帶來嶄新的一面,給我的人生增添不平凡的一頁,這段經歷很值得我去紀念。

2022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通用8篇)

我們支教的地點是電白安樂國小,初來乍到,我們對這裏一無所知,電白安樂國小領導給予我們極大的幫助,我們十四名支教老師相互幫忙,相互學習,很快便適應下來。按照支教任務的分配,我的教學任務是一二年級的數學教學。當我第一次站在講台上,我真正意識到,要上好每一節課是多麼的不容易。在教室這個舞台上,一節課四十分鐘很快過去,而老師課前不能只准備四十分鐘的內容,“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只有以這種嚴格的要求去衡量自己,你的課才能上得稱心如意。

我一直以為,要當一名好教師,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必須的。這裏的學生很聽話,上課相當的積極,讓我非常感動。為了保證每一位學生學到知識,健康成長,我嚴格要求自己,教孩子數學、唱歌、猜謎語,教孩子用心靈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精彩和美麗。我希望課堂上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張揚,課堂氛圍活躍,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和完成作業,而這些孩子讓我的心願實現,我感到莫大的幸福。

七月流火,酷熱難耐,支教的生活是艱辛的,農村的教師生活是城市無法想象的,我們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教師隊伍團結互助,生活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餐桌上我們集思廣益,共同探討教學問題,交流教學心得和體會使我們共同進步,順利完成學校交與我們的任務。

儘管吃的住的不盡人意,但安樂國小是自然的,孩子們是憨厚淳樸的,無論走到哪裏都有甜甜的問候,學生的熱情像一縷縷清新的空氣抹去我心中的陰霾,在這裏,我簡單而快樂地生活着。課堂上,孩子們用好奇和純真的眼神看着我,我真想把一切東西教給他們,讓他們能夠在更廣闊的天地翱翔,能夠成為他們的老師我無時無刻不幸福着,無時無刻不努力着。

心得三:美術教師的支教心得

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新課程改革,不是照樣選科,更應該主動學習,並在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實踐。而農村教師更加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教材“特殊”處理,挖掘學生的潛質,使他們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去年我到了偏遠的農村中學支教。在那裏,一個年級只有兩個班級,學生一部分是本地的,一部分是“小候鳥”,隨時都有可能“飛”走。更重要的是,學生本身具有的美術素質遠遠低於我的想象,並且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在國小的時候,無法像城裏的學生那樣接受正規的美術教育,因為很多村小都不具備專業的美術教師,課程的開設如同虛設。現狀如此,原來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新的學生,如何改變過去的教學方法呢?經過一年的實踐,對於農村美術教學的思考,我有以下幾點探析:

從生活出發,表現熟悉的事物

大美相當於無術,我們不能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多少技能和技法,但必須讓學生對於美術這門課程產生興趣,使他們在原來的潛質上有所發展。

興趣從哪裏來?怎樣去培養?我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創立了“生活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論體系。其“生活即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即生活和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被包含在生活當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而且“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啟蒙,進棺材才畢業”。

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生活習慣、風俗和生活經驗各有不同,但共鳴點相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地方,擁有目前共同的學習和生活。我支教的地方是一個海邊小鎮的中學,距離學校100米就是碼頭。穿梭的輪船、樸實勤勞的漁民、編織而成的美麗魚網、蔚藍色的大海、白色的海鳥……這些都是學生眼中最平常不過的景物。而放學後到海灘上去撿自己喜歡的貝殼,也成了他們生活中最喜歡做的事情,這一切都可以成為以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的基礎和源泉。

感知的主觀性是培養創造能力的起點。一些學生的家長出外打工,學生過着“留守生活”,往往覺得孤獨,而家長的生活習慣與娛樂方式,也讓他們感到無奈。那麼,教師就得充分利用現成的資源,注重教學和實際相結合,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的情景,以學生所熟悉的景和物、人和事、學習和生活為載體,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學習《宣傳畫》這一課時,除了教材提供的主題外,我刻意引導學生: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特別關注且願意表現的主題,或是讓自己“糾結”的問題?有一個學生的畫面傳達出了內心的吶喊。他用俯視的角度畫了一個學生在一張桌上做作業,桌角放了幾本書,而更多的空間則被凌亂的麻將牌所佔據。他很痛恨母親打麻將影響了他的學習,而母親卻熟視無睹。這樣的美術作業可以讓學生壓抑的心情得到發泄,也可以從中瞭解學生的生活現狀,便於教師與之溝通。可見,從自己的切身經歷出發所創作的宣傳畫,猶顯真實。

教材之外,實踐出真知

美術新課程標準在保證基本規定性的同時給了教師更大的教學空間,不同地區的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活動,有所創新。面對這些農村的中學生,我不能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刪補。

七年級的美術課上,我為學生增加兒童畫或者線描。課前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到海邊撿貝殼,或螺,或蟶子。相對來説,七年級的學生生理年齡較小,兒童畫比較好操作,易出效果,也容易讓他們產生成就感。我希望學生把大海的氣息帶進教室,讓他們在親切的氛圍中進行兒童畫學習和創作。之後,我讓學生舉起自己的作業,教師在其中比較畫面物體的位置安排,從中進行引導。在比較中讓他們獲得合理構圖的信息,實踐出真知,記憶便會深刻。

抓住學生閃光點,給學生樹立信心的同時,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欣賞優秀的兒童畫作品,比較自己的畫面上缺少些什麼,而缺少的彌補會讓作品更加生動,教師可以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順勢引導學生創作。

在之前兒童畫學習的基礎上,還可以發掘出一些造型能力較好的學生,讓他們對作品進行再創作。那就是結合鄉土開發教材,再發掘自己的長處。我在學生寫生海鮮的作業中,挑選了幾幅優秀的作品,引導他們利用課餘的時間用工筆白描的方式把寫生的畫面重新表現。如此一來,學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時,也對中國畫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也培養了他們耐心細緻、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以及預想設計的行為和習慣,同時也讓更多的同學明白:同一個題材的作品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

學會讚賞,挖掘長處與個性

學生很敏感,因為是外來人口,家境的不富裕和對於本地環境的不熟悉,他們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學會讚賞,給予關愛。

有一位學生的媽媽離家出走,爸爸聾啞,在許多老師眼裏,他的成績只能排在“差生”一列。在他覺得自己“不想讀書”的時候,我特意帶着他到旁邊的田野走走。秋天的色彩豐富,我讓他記住看到的景色和位置,歸納成幾大色塊後,把田野、房子、樹木、蘆葦和小河等畫在小稿上,進行調整,然後採用了一種適合他操作的表現手法——紙漿畫。這種形式幾乎不要求學生有太多的造型能力,只要能夠靜下心來耐心畫完便可。作畫時,我與他聊聊家常,此時,他也會放下包袱,與我敞開心扉。他對於色彩的敏感程度讓我感到吃驚,我也慶幸自己的堅持沒有白費。

學生作品的展出,在校園文化中尤為重要。對於學生的課堂作業,每一次我都會精心挑選進行保留,儘量做到不重複個人。雖然課堂作業的質量及不上興趣小組的作業,但是它涉及的學生面廣,是對學生學習美術的最好認可,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興趣小組的作品追求大氣,表現材料的多樣性。我記得展出當天,學生都興奮地尋找自己的作品,也認出了其他同學的“風格”,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

2022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2

從我的內心來説,我是一個比較容易被感動的人,每每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到,我國的西部教育比較落後,每年都有很多志願者來到這裏奉獻自己的愛心,甚至有的志願者長期地不止一次地來這裏為西部教育作貢獻,他們當中的優秀代表有徐本禹、馮艾、馬樺等,他們的支教事蹟被廣為傳頌,在中華大地上掀起了關愛西部教育的熱潮正是他們對西部教育的摯愛。這些都喚起了我想為西部的教育做點事情的想法。閔行區教育局每年選派支教教師的信息,我都非常認真地看,可惜我的專業不是語數外等學科,所以前幾年我都無法完成自己的心願。20_年5月的這次招聘,教育局終於放開了所有的學科,才使得體育學科的我積聚在心頭多年的想法得以實現。

20_年8月24號,我們一行5人,帶着上海市教委閔行區教育局以及5所支援學校的重託來到了美麗的彩雲之南――昆明,在此我們受到了最為隆重的歡迎,省教育廳為款待我們上海101位支教教師,專門設了盛宴,同時給我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我們在接受這最高禮遇的同時,倍感身上的責任與壓力。25號早晨天還沒有亮,我們就奔向昆明機場,為的是趕上8點35分去臨滄的飛機,9點15分飛機安全地降落在臨滄機場。在機場,受到了雙江縣教育局董副局長及沙河中學校長的熱烈歡迎。

在沙河中學,我被任命為音體美教研組副組長,擔任七年級兩個班級的體育課教學,同時協助其他體育教師負責每天的早鍛鍊課間操。從下半學期開始,還負責學校田徑隊的訓練。訓練時間安排在每天的早晨和週一週四的下午。自從參加支教工作以來,我不敢有絲毫的放鬆,除了認真上好自己的課以外,經常去聽本組當地教師的課,和他們共同探討教材教學的方法和手段等。如果發現他們在教學中存在問題,我會採取恰當的方式及時地予以糾正。從教案的撰寫到課時的組織與教法學法,再到上課教師的語言表述、教師的示範與講解等等,在和當地教師溝通、交流的時候,通過具體形象的事例,恰如其分地把上海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介紹給他們,讓他們從心理上逐步接受認同,最後再運用。因為早鍛鍊和訓練工作的特殊性,可以説,我是沙河中學每天起牀最早的人。起來之後,我就去學生宿舍區協助值班教師喚醒學生,督促他們起牀,然後再協助體育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早鍛鍊。特別是在冬天,整個早鍛鍊幾乎都是在黑暗中進行的(學校僅有一盞路燈),早鍛鍊結束時天還沒有亮。因為我在大學學的是田徑專項,學校根據我的情況,在上學期結束前,學校申請到了臨滄地區田徑傳統學校Q從本學期開始,我又增加了一項工作,即為我校的體育骨幹進行業餘田徑訓練。憑藉自己紮實的田徑基礎,我運用較為先進的訓練理念、豐富的訓練手段、新穎的訓練方法,使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田徑運動技術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同時,通過這些體育骨幹的帶頭作用,帶動了全校學生進行業餘鍛鍊的熱情。回顧這一年的支教工作,除了平時的常規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情:>

1、為沙河中學的全體學生和全體教職員工進行了田徑規則及裁判法的培訓。通過培訓,學生基本瞭解了田徑比賽的規則,教師對田徑比賽的判罰基本能做到準確無誤。為學校第十八屆冬季田徑運動會的順利召開提供了保障。

2、因為學校召開田徑運動會缺乏資金,通過自己和原單位的多次積極溝通協調,原單位為運動會共出資金2600元,保證了此次運動會的順利召開。

3、20_年10月,在沙河中學舉行的“三優”活動中,為沙河中學教師上了一節《體育與健康》示範課,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肯定及同行的好評,獲得學校特別獎,本人所撰寫的論文《談體育課程改革中教師的角色意識》獲雲南省20_年教育科研論文二等獎。本人所輔導的另外兩篇體育論文,分獲雲南省20_年教育科研論文二等獎、三等獎。

4、本人多次在沙河中學學校領導、班主任及教師的帶領下,深入到經濟困難學生家裏,瞭解他們的家庭經濟狀況,為我校經濟困難學生九年級(1)班的李金喚、九年級(2)班的尹施良分別捐款200元、150元;為大文中學85班學生魯文江捐款100元。上學期為學校捐款400元,用於七年級(3)班俸青碩同學獎學金髮放。本學期為學校捐款200元,用於捐助雙江自治縣文庫國小。個人捐款累計1000多元。通過本人寒假期間在原單位的宣傳介紹沙河中學的情況,原單位的師生為沙河中學捐款累計8300多元,為沙河中學奉獻了一份愛心。原單位的黨支部及教工團支部決定和沙河中學七年級(5)班的李冬梅、八年級(3)班的陶月萍、八年級(2)班的李真蘭3位同學結對子,每人每年接受資助800元。

5、在縣教研室主任的領導下,深人到全縣的各個鄉鎮中學進行所任教學科的聽課評課工作。通過和這些教師的溝通交流,肯定其優點,並指出他們所要努力的方向,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讚許。

6、受縣體育教研員的委託,負責起草雙江自治縣中國小體育教師大比武方案,為全縣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學及論文撰寫培訓,並被聘請為此次大比武的特邀評委。

7、所撰寫的小文章《如何靈活處理教材》《體育課與業餘訓練的關係》發表於《中國體育報》學校體育版中的教師論壇;撰寫的文章《也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體操教學》等也發表在有關刊物上。

8、利用休息時間,在同事魯應良老師的帶領下,深人到離縣城40多公里的大文鄉一師一校――展南國小實地考察,通過考察,瞭解到那裏更艱苦的環境和辦學條件,同時為該國小捐助價值100多元的籃球、羽毛球拍及羽毛球。

9、為改善沙中的辦學條件,幫助這裏的經濟困難學生,獎勵優秀學生,通過和自己的同學積極聯繫,同學答應為學校購置一台筆記本電腦和配套的投影儀等設施,並設置經濟困難學生幫助基金及優秀學生獎勵基金,兩項基金累計每年2萬元。

轉瞬之間,一年的支教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在這一年當中,我們上海教師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得到了支教學校師生的肯定;同時也和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忘不了,在炎炎的烈日下,我們和沙中全體師生一起進行的軍訓;忘不了,在沙中第十八屆冬季田徑運動會上,參賽學生所表現出的力爭上游、奮力拼搏的精神;忘不了,我們和全體沙中師生共同慶祝沙河中學30週年校慶時所展示的恢弘壯觀、氣勢磅礴的場面;忘不了,沙中全體教職工在小黑江邊檢站附近進行集體燒烤的樂趣;忘不了,沙河中學領導帶領我們在雙江潑水節“潑水”和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節所進行“摸你黑”的狂歡鏡頭;忘不了,我們和沙河中學領導一起去爬大茶山觀大茶樹所進行的一次勇敢者活動;我們和沙中全體師生為迎接“五四”運動88週年所進行的歌唱聯歡……這些情景至今仍清晰地浮現在腦海裏,這是我們和沙中師生友誼的最好見證和詮釋。

對於這一年的支教工作,我深有感觸和體會:

1、支教,是生活對意志的一次磨礪。

2、支教,是一次學習的過程。

3、支教,是一次業務水平提升的過程。

4、支教,是一次靈魂淨化的過程。

5、支教,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閲歷。

最後,我應該感謝閔行區教育局原工作單位――上海市吳涇中學給我的這次機會,能讓我為西部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能在增進滇滬人民的友誼、幫助雲南的教育事業上,記錄着自己人生中光彩的一筆。

我為自己選擇支教感到驕傲,為我選擇支教感到有價值,它讓我實現了自己積蓄已久的想法。支教,它是我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一次選擇。

2022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3

三下鄉支教活動已經結束,從大學生到一名支教老師,角色的互換讓我深入瞭解祖國的教育事業,也更加熱愛這個事業。短暫的兩週支教生涯給我的大學帶來嶄新的一面,給我的人生增添不平凡的一頁,這段經歷很值得我去紀念。

我們支教的地點是電白安樂國小,初來乍到,我們對這裏一無所知,電白安樂國小領導給予我們極大的幫助,我們十四名支教老師相互幫忙,相互學習,很快便適應下來。按照支教任務的分配,我的教學任務是一二年級的數學教學。當我第一次站在講台上,我真正意識到,要上好每一節課是多麼的不容易。在教室這個舞台上,一節課四十分鐘很快過去,而老師課前不能只准備四十分鐘的內容,“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只有以這種嚴格的要求去衡量自己,你的課才能上得稱心如意。

我一直以為,要當一名好教師,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必須的。這裏的學生很聽話,上課相當的積極,讓我非常感動。為了保證每一位學生學到知識,健康成長,我嚴格要求自己,教孩子數學、唱歌、猜謎語,教孩子用心靈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精彩和美麗。我希望課堂上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張揚,課堂氛圍活躍,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和完成作業,而這些孩子讓我的心願實現,我感到莫大的幸福。

七月流火,酷熱難耐,支教的生活是艱辛的,農村的教師生活是城市無法想象的,我們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教師隊伍團結互助,生活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餐桌上我們集思廣益,共同探討教學問題,交流教學心得和體會使我們共同進步,順利完成學校交與我們的任務。

儘管吃的住的不盡人意,但安樂國小是自然的,孩子們是憨厚淳樸的,無論走到哪裏都有甜甜的問候,學生的熱情像一縷縷清新的空氣抹去我心中的陰霾,在這裏,我簡單而快樂地生活着。課堂上,孩子們用好奇和純真的眼神看着我,我真想把一切東西教給他們,讓他們能夠在更廣闊的天地翱翔,能夠成為他們的老師我無時無刻不幸福着,無時無刻不努力着。

心得三:美術教師的支教心得

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新課程改革,不是照樣選科,更應該主動學習,並在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實踐。而農村教師更加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教材“特殊”處理,挖掘學生的潛質,使他們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去年我到了偏遠的農村中學支教。在那裏,一個年級只有兩個班級,學生一部分是本地的,一部分是“小候鳥”,隨時都有可能“飛”走。更重要的是,學生本身具有的美術素質遠遠低於我的想象,並且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在國小的時候,無法像城裏的學生那樣接受正規的美術教育,因為很多村小都不具備專業的美術教師,課程的開設如同虛設。現狀如此,原來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新的學生,如何改變過去的教學方法呢?經過一年的實踐,對於農村美術教學的思考,我有以下幾點探析:

從生活出發,表現熟悉的事物

大美相當於無術,我們不能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多少技能和技法,但必須讓學生對於美術這門課程產生興趣,使他們在原來的潛質上有所發展。

興趣從哪裏來?怎樣去培養?我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創立了“生活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論體系。其“生活即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即生活和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被包含在生活當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而且“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啟蒙,進棺材才畢業”。

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生活習慣、風俗和生活經驗各有不同,但共鳴點相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地方,擁有目前共同的學習和生活。我支教的地方是一個海邊小鎮的中學,距離學校100米就是碼頭。穿梭的輪船、樸實勤勞的漁民、編織而成的美麗魚網、蔚藍色的大海、白色的海鳥……這些都是學生眼中最平常不過的景物。而放學後到海灘上去撿自己喜歡的貝殼,也成了他們生活中最喜歡做的事情,這一切都可以成為以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的基礎和源泉。

感知的主觀性是培養創造能力的起點。一些學生的家長出外打工,學生過着“留守生活”,往往覺得孤獨,而家長的生活習慣與娛樂方式,也讓他們感到無奈。那麼,教師就得充分利用現成的資源,注重教學和實際相結合,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的情景,以學生所熟悉的景和物、人和事、學習和生活為載體,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學習《宣傳畫》這一課時,除了教材提供的主題外,我刻意引導學生: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特別關注且願意表現的主題,或是讓自己“糾結”的問題?有一個學生的畫面傳達出了內心的吶喊。他用俯視的角度畫了一個學生在一張桌上做作業,桌角放了幾本書,而更多的空間則被凌亂的麻將牌所佔據。他很痛恨母親打麻將影響了他的學習,而母親卻熟視無睹。這樣的美術作業可以讓學生壓抑的心情得到發泄,也可以從中瞭解學生的生活現狀,便於教師與之溝通。可見,從自己的切身經歷出發所創作的宣傳畫,猶顯真實。

教材之外,實踐出真知

美術新課程標準在保證基本規定性的同時給了教師更大的教學空間,不同地區的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活動,有所創新。面對這些農村的中學生,我不能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刪補。

七年級的美術課上,我為學生增加兒童畫或者線描。課前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到海邊撿貝殼,或螺,或蟶子。相對來説,七年級的學生生理年齡較小,兒童畫比較好操作,易出效果,也容易讓他們產生成就感。我希望學生把大海的氣息帶進教室,讓他們在親切的氛圍中進行兒童畫學習和創作。之後,我讓學生舉起自己的作業,教師在其中比較畫面物體的位置安排,從中進行引導。在比較中讓他們獲得合理構圖的信息,實踐出真知,記憶便會深刻。

抓住學生閃光點,給學生樹立信心的同時,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欣賞優秀的兒童畫作品,比較自己的畫面上缺少些什麼,而缺少的彌補會讓作品更加生動,教師可以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順勢引導學生創作。

在之前兒童畫學習的基礎上,還可以發掘出一些造型能力較好的學生,讓他們對作品進行再創作。那就是結合鄉土開發教材,再發掘自己的長處。我在學生寫生海鮮的作業中,挑選了幾幅優秀的作品,引導他們利用課餘的時間用工筆白描的方式把寫生的畫面重新表現。如此一來,學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時,也對中國畫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也培養了他們耐心細緻、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以及預想設計的行為和習慣,同時也讓更多的同學明白:同一個題材的作品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

學會讚賞,挖掘長處與個性

學生很敏感,因為是外來人口,家境的不富裕和對於本地環境的不熟悉,他們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學會讚賞,給予關愛。

有一位學生的媽媽離家出走,爸爸聾啞,在許多老師眼裏,他的成績只能排在“差生”一列。在他覺得自己“不想讀書”的時候,我特意帶着他到旁邊的田野走走。秋天的色彩豐富,我讓他記住看到的景色和位置,歸納成幾大色塊後,把田野、房子、樹木、蘆葦和小河等畫在小稿上,進行調整,然後採用了一種適合他操作的表現手法——紙漿畫。這種形式幾乎不要求學生有太多的造型能力,只要能夠靜下心來耐心畫完便可。作畫時,我與他聊聊家常,此時,他也會放下包袱,與我敞開心扉。他對於色彩的敏感程度讓我感到吃驚,我也慶幸自己的堅持沒有白費。

學生作品的展出,在校園文化中尤為重要。對於學生的課堂作業,每一次我都會精心挑選進行保留,儘量做到不重複個人。雖然課堂作業的質量及不上興趣小組的作業,但是它涉及的學生面廣,是對學生學習美術的最好認可,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興趣小組的作品追求大氣,表現材料的多樣性。我記得展出當天,學生都興奮地尋找自己的作品,也認出了其他同學的“風格”,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

2022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4

8月下旬,在教育局的安排下,我們6位教師經過培訓後,踏上飛往雲南的飛機。

通過幾天的休整後,我們的工作也如火似荼地準備起來。9月1日開學,學生已經陸續進人學校(住讀),我們也在這天領書。可是,其他教師領到課本,而我的英語課本還未見蹤影。事後才瞭解,因為學校地處山區,書總是不能如期發放。我相當着急,於是去找當地英語老師瞭解教材內容,以及英語課本。結果當地老師也沒有書(雲南今年進行教材改革)。按照慣例,七年級才開設英語,開學先教26個字母。由於學生沒有任何英語基礎,所以我要從一筆一畫教起,教他們正確的字母發音、準確的書寫方式、簡單的英語對話。兩個星期後,英語課本終於在我們的期盼中發到我和學生手中。在這兩個星期中,我充分接觸當地的老師(尤其是英語老師),主動和學生聊天,對學生的總體情況有了一定的瞭解:當地學生人學年齡跨度大,1990年到1993年的都有;學生接受能力相對較薄弱;學生個人學習水平相差幅度大;失學嚴重。到雲南支教,就是抱着一種不怕苦不怕累的信念,瞭解情況之後,我暗下決心:我要做的是讓學生喜歡我的課,喜歡英語,從而喜歡所有的科目,愛上讀書,把學習作為一種樂趣,不願離開學校。要達到這個目標,那麼,我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更多的愛心和耐心。

由於我從來沒有上過英語課程,對英語教學有一定的陌生,為此,在來雲南之前,我向其他英語教師討教如何上課,並且找了許多資料。但是在實際上課過程中,還是碰到了一系列的問題。

在領到書的當天,我發現自己是唯一一個沒有任何教學參考材料的支教教師。只有一本英語書,書上沒有練習,不知道什麼是重點句型和語法,全憑自己在摸索。於是我認真鑽研課本,找出重要的句子,注意每一個細節,分析課文中的重點與難點,研究句子的構成與相關的語法,歸納句型和句型轉換,設計涵蓋學習內容、量少而質高的練習,並積極與同年級的英語老師共同探討交流。為了讓我的教學語言更規範、課上得更流暢,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我查閲了許多資料。此時,從上海帶來的手提電腦大大地派上了用場。由於雲南剛開始一期教改,在網上找不到與教材相匹配的材料,我每個週末都花大量的時間尋找資料,抄在紙上。在寫教案時,仔細分析、對比與整合資料,結合課文的內容、特點,寫出比較滿意的教案,做到節節有教案、課課有練習。

在這兒,我真正體會了“一支粉筆支撐起一片天空”,無法使用任何東西,黑板就是我的世界。在黑板上,我分析句型、歸納重點、佈置練習、畫簡筆畫,每天下課後頭髮上都有一層灰。為了彌補教育設備的缺乏,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更好地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我想了不少辦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製作各個系列的卡片,如字母、數字、顏色、單詞、詞組等等。沒有厚紙頭,就用紙板箱,肢解後貼上薄卡片,方便實惠。有些語言顯得單薄,用畫就能表達我的意圖,製作一些掛圖,有些請同學畫,有些自己畫,有些拿課本放大複印(學校的複印機壞了,去縣城複印)。設計遊戲(這些遊戲都是從網絡上找到的),如數數字、身體部位、顏色等,既鞏固所學,又活躍課堂。教學生唱英文歌曲,他們希望能唱一些好聽的歌曲,我通過寬帶得到歌詞,自己學會之後,再教學生唱。介紹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節日風俗,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學校的條件較落後,為了能順利完成英語課、訓練學生的聽力,我特地去縣城買了一個錄音機,它幾乎必不可少。

第二個學期,受到學校領導的信任,我主動承擔了95班的英語任教。面對兩個班級的學生,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為此,更精心備課,盡心執教,耐心輔導。94班又有一些學生失學,原因多樣。我陪同冉老師及學生代表去這些學生家勸學生返校,成功勸回一個名叫黃小妹的女生。後來,我也陸續對一些孩子進行家訪。

在這一年中,我經常在課餘時間與學生聊天,談論他們的學習、家庭、生活、對未來的展望和困惑,這使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學生。這些大山中的孩子對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我一有機會就介紹,還教他們使用電腦、照相機等,和學生一起拍照、爬山。真正接觸了這羣孩子,瞭解他們的生活之後,我從心底裏要去呵護和關愛他們。有的孩子病了,我把自備藥給學生。當地的學生家庭條件差距很大,有一些學生買不起練習本、筆,冬天還穿着單薄的衣服和涼鞋。我就為每位學生買了幾本本子。10月,組織買一套試卷,我為自己所教班級每人訂了一份。對於一些貧困生,我給他們買學習用品,或替他們交學費。有個學生叫農麗金,起初她並不起眼,但學習認真,成績較優秀,性格有點內向。我在課堂上和班主任面前經常表揚她,班主任告之,她是94班最窮的一個孩子,回家從不乘車,家又遠,要走六七個小時才到家,在學校只吃兩頓飯——-中飯和晚飯,不吃早飯。家裏可以説是一窮二白,只有幾盞燈。知道後,我不敢想象這個孩子過得是多麼辛苦。於是,在板侖學校領導的見證下,我與農麗金簽訂了助學協議。但是,我只能盡微薄之力,希望有助於這個孩子的未來。

支教生活已臨近尾聲了,真的離開這些學生還真讓人不捨得。我教給學生一句英語句子作為我的祝福:I wish all of you will fly as high as you dream(願你們每個人飛得和你們夢想中的一樣高)。我用相機記錄下每個珍貴的瞬間,相識的喜悦,相知的感動,離別的傷感,一切都被定格。每次回到住處,瀏覽一天的拍攝成果,讓人有種成就感。我想,哪怕多年之後,只要看到這些照片,依然能喚起對這些美好日子的回憶。照片中最感動我的是學生的笑臉,你不會從他們的臉上讀到功利的影子,他們的眼神是清澈而透明的,唯一能聯想的詞只有“單純”。簡單的東西往往最美,現代都市人在追求個人成功的同時是否也該反省自己丟失了什麼,其實不就是那一顆“赤子之心”麼。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這似乎已成為一種奢求,但在這些學生身上我感受到了這份“赤子之心”。我們可以用“心靈的洗禮”來形容這次支教,僅就我們自身而言的確如此,它對我們心靈上的淨化將會使我們在未來的日子裏受益匪淺。

2022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5

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新課程改革,不是照樣選科,更應該主動學習,並在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實踐。而農村教師更加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教材“特殊”處理,挖掘學生的潛質,使他們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去年我到了偏遠的農村中學支教。在那裏,一個年級只有兩個班級,學生一部分是本地的,一部分是“小候鳥”,隨時都有可能“飛”走。更重要的是,學生本身具有的美術素質遠遠低於我的想象,並且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在國小的時候,無法像城裏的學生那樣接受正規的美術教育,因為很多村小都不具備專業的美術教師,課程的開設如同虛設。現狀如此,原來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新的學生,如何改變過去的教學方法呢?經過一年的實踐,對於農村美術教學的思考,我有以下幾點探析:

從生活出發,表現熟悉的事物

大美相當於無術,我們不能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多少技能和技法,但必須讓學生對於美術這門課程產生興趣,使他們在原來的潛質上有所發展。

興趣從哪裏來?怎樣去培養?我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創立了“生活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論體系。其“生活即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即生活和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被包含在生活當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而且“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啟蒙,進棺材才畢業”。

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生活習慣、風俗和生活經驗各有不同,但共鳴點相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地方,擁有目前共同的學習和生活。我支教的地方是一個海邊小鎮的中學,距離學校100米就是碼頭。穿梭的輪船、樸實勤勞的漁民、編織而成的美麗魚網、蔚藍色的大海、白色的海鳥……這些都是學生眼中最平常不過的景物。而放學後到海灘上去撿自己喜歡的貝殼,也成了他們生活中最喜歡做的事情,這一切都可以成為以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的基礎和源泉。

感知的主觀性是培養創造能力的起點。一些學生的家長出外打工,學生過着“留守生活”,往往覺得孤獨,而家長的生活習慣與娛樂方式,也讓他們感到無奈。那麼,教師就得充分利用現成的資源,注重教學和實際相結合,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的情景,以學生所熟悉的景和物、人和事、學習和生活為載體,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學習《宣傳畫》這一課時,除了教材提供的主題外,我刻意引導學生: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特別關注且願意表現的主題,或是讓自己“糾結”的問題?有一個學生的畫面傳達出了內心的吶喊。他用俯視的角度畫了一個學生在一張桌上做作業,桌角放了幾本書,而更多的空間則被凌亂的麻將牌所佔據。他很痛恨母親打麻將影響了他的學習,而母親卻熟視無睹。這樣的美術作業可以讓學生壓抑的心情得到發泄,也可以從中瞭解學生的生活現狀,便於教師與之溝通。可見,從自己的切身經歷出發所創作的宣傳畫,猶顯真實。

教材之外,實踐出真知

美術新課程標準在保證基本規定性的同時給了教師更大的教學空間,不同地區的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活動,有所創新。面對這些農村的中學生,我不能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刪補。

七年級的美術課上,我為學生增加兒童畫或者線描。課前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到海邊撿貝殼,或螺,或蟶子。相對來説,七年級的學生生理年齡較小,兒童畫比較好操作,易出效果,也容易讓他們產生成就感。我希望學生把大海的氣息帶進教室,讓他們在親切的氛圍中進行兒童畫學習和創作。之後,我讓學生舉起自己的作業,教師在其中比較畫面物體的位置安排,從中進行引導。在比較中讓他們獲得合理構圖的信息,實踐出真知,記憶便會深刻。

抓住學生閃光點,給學生樹立信心的同時,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欣賞優秀的兒童畫作品,比較自己的畫面上缺少些什麼,而缺少的彌補會讓作品更加生動,教師可以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順勢引導學生創作。

在之前兒童畫學習的基礎上,還可以發掘出一些造型能力較好的學生,讓他們對作品進行再創作。那就是結合鄉土開發教材,再發掘自己的長處。我在學生寫生海鮮的作業中,挑選了幾幅優秀的作品,引導他們利用課餘的時間用工筆白描的方式把寫生的畫面重新表現。如此一來,學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時,也對中國畫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也培養了他們耐心細緻、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以及預想設計的行為和習慣,同時也讓更多的同學明白:同一個題材的作品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

學會讚賞,挖掘長處與個性

學生很敏感,因為是外來人口,家境的不富裕和對於本地環境的不熟悉,他們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學會讚賞,給予關愛。

有一位學生的媽媽離家出走,爸爸聾啞,在許多老師眼裏,他的成績只能排在“差生”一列。在他覺得自己“不想讀書”的時候,我特意帶着他到旁邊的田野走走。秋天的色彩豐富,我讓他記住看到的景色和位置,歸納成幾大色塊後,把田野、房子、樹木、蘆葦和小河等畫在小稿上,進行調整,然後採用了一種適合他操作的表現手法——紙漿畫。這種形式幾乎不要求學生有太多的造型能力,只要能夠靜下心來耐心畫完便可。作畫時,我與他聊聊家常,此時,他也會放下包袱,與我敞開心扉。他對於色彩的敏感程度讓我感到吃驚,我也慶幸自己的堅持沒有白費。

學生作品的展出,在校園文化中尤為重要。對於學生的課堂作業,每一次我都會精心挑選進行保留,儘量做到不重複個人。雖然課堂作業的質量及不上興趣小組的作業,但是它涉及的學生面廣,是對學生學習美術的最好認可,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興趣小組的作品追求大氣,表現材料的多樣性。我記得展出當天,學生都興奮地尋找自己的作品,也認出了其他同學的“風格”,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

2022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6

去年8月底,告別上海,告別親人,帶着神祕和嚮往、興奮和自豪,帶着家人和領導的囑託,我踏上了赴滇支教的征程,來到了全國縣名最長、少數民族自治最多的縣——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轉眼之間,一年的支教工作就要結束了,回顧自己在雲南的工作和生活,感慨頗多。

思想上:作為一名光榮的支教教師,我時刻牢記區教育局領導的囑託,在支教工作中,能夠以大局為重,有大局意識,將“我能為學校做什麼”作為自己支教工作的準則,堅決支持和配合支教組組長的工作,在各個方面努力體現一名上海教師的良好素質,力爭做一名溝通滬滇教育友好交流的使者。

軍訓工作:初到雲南雙江,就趕上學校進行為期5天的軍訓,沒想到我們也和其他教師一起參加。換上軍裝,彷彿又回到了20_年前的大學軍訓,頭頂烈日,咬牙堅持,雖然動作按照教官的要求做到了,但早已是汗流浹背了,心裏總是默默地念着:何時休息啊?何時休息啊?每次回到宿舍,就立刻倒在牀上,一動也不想動。由於我們的認真訓練,學校的校領導和教官在全校師生大會上不止一次地表揚我們上海支教教師,教官甚至説到:“我從大家的動作中就可以看得出哪些是上海教師!”5天的軍訓結束後,我們每個人的脖頸上都好像帶上了一個大“黑項圈”,這都是託這裏強烈的紫外線的“福”,幾天後就開始脱皮了。由於學校這樣的軍訓搞得也比較少,我和其他支教教師用帶來的相機拍攝了大量照片,搞了一個“軍訓圖片展”,成為校園裏一道靚麗的風景,同時,也為學校留下了寶貴的圖片資料。

教學上:我被安排教七年級(1)、(2)班的歷史課和擔任學校政史地組副組長。雖然已經很多年沒有教國中的歷史課,但我還是非常高興,因為這裏的老師有許多都是學非所教。我能夠精心備好每一節課,在教學中,努力克服年級、教材、語言和教學對象不同等方面的種.種障礙,認真地上好每節課。同時運用各種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給他們新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在我的不斷努力下,我的歷史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之一。同時,和同組教師也經常進行相互交流,相互聽課,相互學習,我多次在學校開設了公開課,並於12月受縣一中邀請,給高三師生上了一節複習課,受到好評。還在雲南省的“三優”論文評選活動中,指導教師周平獲得了省二等獎,自己撰寫的的論文《歷史教學中防止負遷移的幾點嘗試》也獲得了二等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學期末的縣統測中,我所任教的班級平均分位居全縣第3,年級的平均分也位居全縣第4。我的教學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寒假回滬時,有的學生甚至説:“老師你要不回來,我下學期也不來讀書了……”此外,還在縣教研室何主任的帶領下,先後到雙江縣的邦丙、賀六、勐庫、大文、忙糯等鄉鎮中學,聽課、反饋、座談,在教學方法上相互交流。

教育上:剛到學校,就趕上支教學校要迎接雲南省的“普及實驗室教學”驗收和籌辦建校30週年校慶活動。在迎接“普實”驗收中,我積極參與,完成學校所教給的任務,並利用休息時間,打掃實驗室、懸掛標語、統計實驗儀器、藥品等等;在建校30週年的活動中,受學校領導的委託,從會場的佈置、活動的標語、胸牌的製作、展板的懸掛、照片的攝印、材料的打印、來賓的接待、禮品的發放、禮金的收取等方面,我都積極參與,並負責重要工作,有時甚至和組長周碩青老師一直工作到夜裏兩點多鐘,為沙河中學建校30週年慶典活動的成功舉行,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受到了學校的肯定和好評。在第二學期,針對沙河中學教師計算機知識掌握較差的情況,支教組開設了計算機知識講座,我負責了EXCEL的教學工作,使廣大教師從中學到了基礎知識,方便了老師們的教育教學。

捐資助學:我所在的沙河中學,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通過一年的支教工作,使我對滬滇兩地在教育上的差距有了更深人的瞭解。雖然近年來,雲南省各級政府在學校建設方面投入了較多的資金,學校有了較大的改善,但學校仍然面臨着諸多困難,如學生輟學現象嚴重、教學設備短缺等等,面對這些情況,我和支教組其他教師每人資助一名家庭困難、品學兼優的學生,並在寒假期間回上海學校發起了捐資助學活動,共籌集資金3萬餘元,建立了“上海支教學校獎學金”,專門用來獎勵那些家庭困難、品學兼優的學生。此外,還經常在學校老師和領導的帶領下,走村串寨,走訪困難學生,進行控綴保學工作,也親眼目睹了這裏學生家庭的貧困和知識的匱乏。看到學校體育器材短缺,結合當地實際,我聯繫自己所在學校,為沙河中學購買了價值1500元的籃球、足球,解決了學校體育器材短缺的燃眉之急。

生活上:能夠和支教組其他教師以及這裏的教師和睦相處。本組的5名支教教師,來自5所學校,素昧平生。在雲南的日子裏,能夠互相幫助,相互照顧。雲南的教師比較坦誠好客,我在最短的時間裏,很快地融人其中,和他們交朋友,也從中深深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名雲南農村教師的敬業和艱辛。

此外,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還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計算機知識,幫助學校打印相關的文字材料,在期會考試結束之後,協助教務處做好學生的考試成績統計、排序等工作;還利用業餘時間幫助本年級組教師打印數學、語文測試卷、期會考試試卷等等。

當然,支教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雲南省各級政府、教育部門以及所在學校和教師對支教教師的深切關懷和無私幫助,也離不開我的上海工作單位領導和師生以及我的家人的大力支持,也讓我從中深深地體會到了滬滇人民之間的深厚友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支教組長周碩青老師的領導和協調下,我們的支教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績,獲得了受援學校沙河中學以及雙江縣教育局的肯定和好評,閔行區教育局在20_年度考評中,破例為我們支教組5位教師均給予了“閔行區記功”的表彰,以資鼓勵。

總之,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我能夠服從當地教育局和學校領導的安排,並能夠積極支持和配合支教組組長的工作,較好地完成了支教任務,自己也豐富了閲歷,增長了能力,鍛鍊了意志,令我終生難忘!

支教雲南,我無怨無悔!

2022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7

轉眼間,一個月的支教生活過去了,回顧這一個月的工作生活學習情況,心中充滿喜悦,因為支教工作鍛鍊了我,各級領導的關懷鼓舞了我,老師和學生們的熱情感動了我,與老師們的交流提升了我。支教工作是充實的,帶給我的是沉甸甸的收穫。但畢竟是離開自己熟悉的工作單位,來到一個自己比較陌生的地方。回首一個月的支教生活,我感到沉甸甸的。

一、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其實我的所有的準備似乎都是多餘的,因為迎接我的是一張張真誠熱情的笑臉,沒有多少寒暄,領導早已經對我的工作做了整體安排,我沒有什麼意見。我擔任三年級語文兼班主任、美術,五年級的一個班的英語,六年級一個班的美術課。在接觸學生之前,同事們就告訴我,山裏的孩子比較樸實本分,但由於知識面的狹窄,思維不是很靈活。也有調皮的,但大多數的孩子還是比較淳樸努力的。帶着這些忠告,我懷着興奮和期待的心情走進了教室。孩子們在安靜地等待,七十多雙眼睛向我看來,我看到了好奇和探尋。我也微笑地看着他們,相信他們也會懂得我的友善。這裏的學生特點是都很熱愛讀書,對知識的渴望超出了我的想象,每次他們都聽得那麼入迷,他們對生活充滿着希望和憧憬。他們的感情很豐富,觀察力也很細。最感動的一個細節就是,每天上下課師生互相問好時,他們都儘自己最大的聲音向我喊出“老師好”、“老師再見”,雖然我的耳朵經常被高分貝音量震得嗡嗡作響,但沐浴在學生的愛裏很幸福。他們很有禮貌,見到老師行禮問好,他們也很勤勞,總是將校園和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同時,他們也很頑皮,班上也有個別學生違反紀律,被我發現後受到了嚴厲的批評教育,還有的請來了家長,看着學生們痛哭流涕地表態,家長們恨鐵不成鋼的表情,我覺得這裏有着更多的望子成龍。

二、教學工作,不敢馬虎我在支教之時就給自己定下一條原則:到新的工作環境中要做到敬業樂羣。因此,在工作中我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認真細緻地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精講精練。針對學生知識面窄、理解問題膚淺的情況,我在每堂課上都儘量勻出5分鐘時間,補充一點課外知識,讓學生做一做,練一練。針對學生思維不靈活的問題,我上課儘可能多地提問,從多個角度提問,並且將問題難度降低,同時給予學生積極的課堂評價。學生們漸漸由不愛發言到搶着發言。針對學生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我教給他們學習方法,同時採用多種形式,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一點樂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在教學中我還能認真備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的風格,不強求一律。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分組合作、自行探究、積極引導和熱情鼓勵等各種教學手段,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感受後進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信任他們,鼓勵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性在豐富、寬容、輕鬆的課堂氣氛的感染下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

三、研討交流,學習提升在支教程中,我明白我的責任,關於這一點我不敢有絲毫的馬虎,課堂上我和學生們積極探討學習方法,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對於同學中好的學習方法給予鼓勵和推廣,不足之處給予指正,課堂教學大有改進,班級管理井然有序,學習成績不斷呈現上升趨勢。我虛心向每一位教師學習,和他們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向同學科老師虛心請教,只要有時間就認真聽課,評課,及時做好記錄,接受建議。數學研討會活動上,,我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説出自己的教學思路和理念,得到其它老師的認可,這期間我出示了一節示範課,從導入到結束,比較完整地呈現出了我的教學理念以及我的教學思路。受到了領導和老師們的充分肯定,同時也是對我後面工作的激勵和更高的要求。

支教工作已過去一個月了,在與蔡家塬國小老師們的交流中我也吸取了老師們不少好的經驗,同時我的感受良多。首先,我們的到來對於當地學校是一個良性的補充,有助於農村學校教育工作的更好開展。第二,促進了地區教育的交流,我們帶來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和經驗,也學習到了農村教師的優秀品質和有益經驗,我們看到了山區教育的現狀。

第三,對於教師個人的發展十分有利。在這裏工作更能促使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在條件相對艱苦的環境下磨鍊自己的意志品質,加強自身的師德建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第四,我收穫了很多感動,感動於受援單位和我們原單位領導對我們的關懷和支持。感動於這裏師生的熱情,感動於這裏老師默默地奉獻,感動於這裏學生學習的執著,還感動於我們七級支教隊這個集體的精誠團結,温暖和諧……還有什麼比心情舒暢,工作愉快更幸福的事情呢?

深深地感謝上級領導給了我這樣一個寶貴的學習鍛鍊機會。我一定不辜負所有人的期望和厚愛,為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2022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篇8

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將結束,回顧一年來自己的工作和表現,能夠贏得學生的喜愛,受到同事的好評,得到受援學校的肯定,對於我來説真是莫大的安慰。有辛苦地付出,就有幸福地收穫,我感受着支教賦予我生命的精彩。這一年的日子,讓我迅速地成熟,慢慢地成長起來。感謝A國小的每一個老師,謝謝你們給我的關懷和信任;感謝雙小領導給予我的幫助!

一年的支教時間,我工作着,收穫着,付出着,感動着,可以説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面臨一種挑戰,儘管有種.種困難:離家路途遙遠、生活不便、孩子幼小但我依然風雨無阻,堅持着支教工作的那份執着,用行動戰勝自我,從容的面對困難,戰勝困難。這一年的歷程,將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寫下不平凡的一頁。我敬佩A國小領導的求真務實、以人為本的工作作風,佩服老師們忘我的奉獻精神、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他們默默奉獻的精神讓我的內心平和了許多,這一年的支教生涯是值得的,令我終身難忘!一年的支教生涯在忙碌中很快就要結束,在雙方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同事的無私關懷下,我順利的完成了這一年的支教工作,現就總結如下:

一、思想方面:

做為一名支教老師,首先,我堅持走教育方針的基本路線,根據教育大綱進行教學。在思想上我積極要求進步,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政治學習,並且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及時總結反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不斷地完善自我。其次,端正自己的服務態度,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經常利用課餘時間跟同事和學生進行交流,使自己成為同事們的知己,學生們的良師益友。支教對我們每個支教老師來説,是一次磨練,畢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規律,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當我加入“支教”隊伍之前,自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管遇到多大困難,一定要堅持下來,儘自己的努力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嚴格要求自己,服從領導的各項安排。平時,我能主動的與其他的科任的老師溝通交流,傳播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同時也虛心向他們學習。在工作中堅持做到事事講奉獻,服從安排,以大局為重,以學校利益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理性地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係,盡心盡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二、踏踏實實教書,全心全意育人

平時我切實做到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力求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支教一年裏,我主要擔任一年級語文、數學、思品、演講等課的教學工作,併兼任一年級34個學生的班主任,每週學校安排共18節課,但是我自己卻上了22節課,我深感肩上責任的重大。在所教的學生身上,我傾注了全部的愛。在語文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他們寫讀書筆記、練習演講,指導學生積累語言,通過課外閲讀豐富知識等,而且儘量讓每個學生都不掉隊。儘量要每個學生都完善自己,在各個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課前,我堅持做到認真備課,瞭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課堂上我再現教師的風采,循循的誘導,及時鼓勵,引導學生們大膽質疑,拓寬閲讀渠道。課後,我認真批改作業,對於後進生的問題,我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尊重,對他們重點輔導;對於中等生,我努力使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培優工作中,我鼓勵他們放遠眼光,開拓知識面,抓住亮點求更高的發展。要當好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要有事業心和責任感,要對學生和家長負責。接手一年級後,我發現學生有很多問題,孩子年齡太小,人太多,家長意識不到位,不配合老師的工作,簡直是散沙一團。面對此情況,我立即採取行動,首先取得家長的支持配合,我及時召開了家長會,取得了家長的理解和配合。我天天利用晨會、班會反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首先從思想認識上轉變過來,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對於問題學生我經常與他們進行談心交流,通過了解,我感覺農村的學生真的很苦,班上有三分之二是留守兒童,跟着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也只能是管住孩子的吃喝,很少給孩子必要的交流和學習上的輔導。課餘生活貧乏,除了看電視、瘋跑之外別無其他。瞭解到他們的家庭情況和學生內心的世界後,我及時加以引導、教育,並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通過這一舉措,學生有什麼事情都願意和我交流,班級紀律及學風有了很大改觀。“愛其師,信其言”,我真心地關心和喜愛每一個孩子,讓孩子愛上我,愛上我上的課,愛上學習。現在這些僅僅只有7、8歲的孩子在我的教育後,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知道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了,更難得的是他們喜歡看課外書了。在和他們打乒乓球的時候,我流汗了,有這麼多孩子為我遞來了紙巾,我感動,這就是對我這一年工作的肯定吧!

三、不斷加強學習,強化自身素養

自己在不斷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進行了學歷提高的學習,我也歡迎其他老師走進我的課堂,和他們一起探討教學方法,通過對比,及時彌補自身不足,進一步完善自身教學策略。我常常在備課時,邊參考教學用書,邊考慮農村學校的教學資源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從學生的角度去備課。課堂上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採用師生互動,以學生為主體啟發引導的教學方式。課堂上,氣氛逐漸活躍起來,連那些經常不善言語的學生都開始積極回答問題了;那些調皮搗蛋的也認真聽課了,我們班的張禎欣不再賴皮梭地板了,張俊峯不在課堂上亂走亂跑了,他們會説“謝謝了”學生的改變讓我鑽研地勁頭更足了。

工作中,我堅決不允許自己搞特殊,從來不遲到、不早退,絕對服從學校的統一管理,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支教的學校要參加全鎮的歌詠比賽,雖然我會彈琴,但是不夠精通,為了讓他們能有伴奏老師,我主動擔當起了伴奏老師的任務,雖然我的休息時間不多,雖然我的能力有限,水平不高,但是我盡力了,和老師一起訓練孩子的唱歌和動作,取得了二等獎的成績,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我收穫了!在學校六一文藝匯演中,我也排練我們自己班上的節目,為全校表演的同學化粧,獲得老師的好評,加強了班級的凝聚力,我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同事及領導的一致認可,這些讓我知足了!

在這一年的工作中我也收穫着,參加教師備課和賽課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撰寫了品德真問題的論文獲得了區一等獎,併成功地完成了真問題的現場答辯;撰寫的論文獲得了重慶市一、二等獎。這一路走來,我是累並快樂着;苦並收穫着。感謝生活賜予我的歷練經歷;感謝支教,讓我迅速地成熟,慢慢地成長起來!感謝!

一年的支教工作是短暫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實的。重温自己的支教生活,儘管看起來顯得有些平淡,但是它讓我受益匪淺,更使我對支教產生了一種依依不捨的感情,能成為一名支教教師,是我無悔的選擇,支教生活所煥發的光芒將照亮我今後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