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學心得體會範文

素描,可以説是美術課程中基礎的基礎,而它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經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素描教學心得體會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素描教學心得體會範文
素描教學心得體會範文篇一

素描,可以説是美術課程中基礎的基礎,而它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經過這些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讓學生學好素描,除了教師自身應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也要有科學的教學方法,使技法和理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以下,則是我在素描教學中的些許體會:

一、素描教學是基礎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為目的。

不管什麼風格的基礎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對素描造型諸要素各有不同的側重而已。我認為在基礎素描教學中應本着現實主義的原則,要求用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作品應以客觀物象為依據,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根據對物象的認識和感受,藝術地表現一定環境與光影下的具體物象。學生的主觀感受應依據客現物象並受制於客觀物象,所謂“藝術地表現”是指概括、取捨、加強、減弱等藝術處理。

素描教學訓練要以培養學生對物象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為目的,即要達到基礎訓練所必須具備的各項要求,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又應指導學生以客觀物象為依據,表現物象的真實,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

由於是基礎教學,所以,我認為在這基礎階段不應教學生採用“變形”的手法,“變形”容易使學生養成主觀隨意的習慣。但並不因此反對有些素描對物象的結構進行一定程度的強調乃至合理的誇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主要的,但學生的主觀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現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觀感受是來源於客觀物象的,關鍵是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

二、在素描基礎教學上應抓住兩個主要環節,保證學生不脱離嚴格訓練的軌道。

這兩個環節是:輪廓準確和注意整體。要求輪廓準確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辦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學者最普遍的毛病。要求輪廓準確,可以培養學生在學習上嚴格的作風和求實的態度。這裏所説的輪廓準確並不是説要在素描的第一階段就仔細摳輪廓。我認為第一階段打輪廓時能做到構圖恰當,比例準確,要點鮮明,形象明瞭,就應該説是輪廓準確了。

在素描訓練過程中,應當要求學生在每一階段都不斷使輪廓更精確,特別是要求學生不要遷就輪廓的錯誤,那種明知有錯而湊合了事的態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礎訓練中老是犯輪廓不準的毛病,就不能獲得物象結構的知識,就會造成不善於敏鋭準確地表現物象特徵的缺陷。

注意整體是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掌握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作品的質量。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技法時,更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觀察物象的方法,它與學習成績的優劣和進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聯繫。

不正確的觀察方法,往往是盯住一點而忽略了全局,目的是為了看清楚那個要畫的局部,並不作全面考慮,結果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看局部的細枝末節而看不到整體的情節氣勢。而作畫時對物象的觀察分析,不僅是為了認識物象,更重要的是為了表現物象。這就要求學生在開始完成一份素描作業時,要根據對物象的觀察和感受,對習作的整體效果有一個設想,就像導演拿到劇本就應該在腦中形成這部戲或是這部電影的整體“視像”一樣。

整體觀察是造型藝術的根本法則,它的實質是便於比較。學生能否把所要刻畫的物象整個地控制在自己的視域之內,在處理局部時能否考慮到整體,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提示和強調的重要方面,要讓學生養成自覺地進行整體觀察的習慣。但這並不是説只強調整體而忽視局部細節的深入刻畫。整體和局部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並不存在純粹的“整體”,整體的豐富性有賴於對局部的深入刻畫。整體——局部——整體,作為習作的整個進程大致是這樣,但在深入描繪各個局部的過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很多小的階段。應當要求學生在習作的每個階段都要考慮整體,併為掌握整體而調整整個畫面,使每個階段停下筆來都是一張形象生動的畫。所以,掌握整體是對局部而言,在一定階段必須把主要精力用於刻畫物象的整體性特徵,有了具體物象的整體性才有提高的基礎。

三、在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善始善終。

有的學生開始畫的時候積極性很高,新鮮感強,觀察力也比較敏鋭,但經過一段時間後,觀察力多少有些遲鈍,不能保持一種清醒和整體的感覺來檢查畫面的表現效果。有些學生則急於求成,時間長了就有一種畫得煩厭的感覺。這時,教師應及時提醒學生,不要輕易地把調整修改這一步看作是作業結束時的修飾,而應認真對待,感到有不妥當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決心把它修改過來。

調整修改應本着整體的原則,反覆分析研究,反覆比較,理解形與神的關係。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時那種新鮮強烈的感覺來檢查畫面效果,找出畫面與物象之間的差距,檢查物象與物象之間的組織結構、形體比例是否準確,質量、空間關係是否恰當,主次虛實是否有序。這些因素的調整,主要是想通過反覆的校對和比較,能夠更深入地研究對象和表現對象。

五、在素描訓練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

這裏所講的“表現”是説:在素描訓練時,應當要求學生用對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發現來不斷地激起表現的願望,激起類似創作的激情。

學生進行素描訓練,不僅是描摹現象,而且是藝術地再現。所畫的那部分不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構成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要看這部分是否畫對了,而且還要看它是否有表現力。要求表現就是要講究線條,講究黑、白、灰,講究概括,講究畫面的構成和組織,要力求形神兼備,要像寫文章那樣講究文采,像戲劇那樣講究韻味。要通過表現使素描基本功成為創作性的藝術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由於同一班的學生受教師的影響比較大,要求他們做到風格多樣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師不要要求學生的風格必須和自己一樣,而應正確地引導、培養那些個性不同的學生,要跟他們共同探討適合於他們自身的表現方法以及發展的方向。同時,也要提醒他們,在基礎未打好時,就過分地熱衷於“個性”會給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壞習慣,不利於今後的發展。

素描教學心得體會範文篇二

藝術永遠是現實的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精神觀念的反映,有什麼樣的思想觀念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藝術形式。所以,觀念的轉變是最重要的!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思想觀念轉變的過程,而藝術是該走在時代的前沿,因為藝術具有其前瞻性,我們的藝術教育怎能脱離這樣一個時代?素描教學的觀念作為藝術教育的基礎,怎樣與時代發展相適應?這是我們的教育者應該思考的。

一.素描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是在現代社會趨於多元化的觀念下形成的。

我們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古典藝術是在封建制度下形成的,藝術家是為皇帝或上帝服務的。進入現代社會,藝術家要通過藝術表現自我,藝術的精神在於創造。藝術家發現了潛藏在生命裏自由的慾望以及發現與創造的歡樂,造型藝術再也不僅僅是宗教的圖解和宮廷的裝飾了,要求藝術和文學並列,造型藝術和文學是同樣崇高的藝術形式。素描的多樣性是在人的認識不斷髮現不斷創造的過程中形成的,可以説,是在尊重個體人的創造才使素描的多樣性成為可能。素描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素描教學的應更寬泛些,素描不僅是技巧與能力的訓練,也應是思想與觀念培養。

二.在實踐中把握素描教學

(一)素描教學應解決的

首先説是該解決認識問題,其次是表現問題。但素描教學的具體問題是什麼呢?簡單的説是造型問題。複雜了説:素描教學應解決在色彩之外文字語言等其他媒介無法表達或表達無力時所需的視覺圖形語言。運用視覺圖形語言去思考、去表現視覺感受以及引導視覺感受是素描教學的核心問題。

1.培養學生獨立觀察思考的能力是基礎教學的出發點。在素描教學中培養學生深入觀察、獨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斷力是首位的。

2.人的普遍視覺需求。人的視覺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兩個方面,研究具體階層人羣對圖形的感知能力是素描教學的重要課題。

3.在具體的素描作業中畫面的組織結構是第一位的,我們所説的造型離不開特定的畫面空間。畫面的組織結構與構圖經營位置有相通之處,不同的是“組織結構”更強調畫面圖式內在的有機聯繫,強調視覺形式具有生命的整體構成。

4.形象感覺的表現與傳達。包括形象特徵、形體結構、質感與量感給每個人相同或不同的感受。這裏既有視、知覺的訓練也有表現技巧的訓練。

5.工具材料的運用與發現,對材料工具的敏感是當代家的重要特徵之一。素描的工具和材料是樸素的、相對簡單的,正因為簡單才留有發揮我們想象的空間。

6.瞭解與傳統。對中外歷史與傳統的瞭解與掌握是素描的重要途徑之一古今中外的素描大師是我們學習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

(二)素描教學應有針對性

素描訓練是有針對性的。這是由教學的階段性不同、專業的性質不同、思想觀念的不同決定的。

1.針對學生年齡階段的教學,首先是瞭解學生的生理年齡及專業年齡特點,以避免重複教學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浪費有效時間。

2.針對學生個性素質的開發。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是不同的,為將來的藝術實踐打下寬厚堅實的基礎,不是先入為主的風格樣式的訓練,而是在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同時能加以的引導。

3.針對特定課題的訓練。不同的課題有不同的要求,將素描藝術的形式因素分解剝離開來,有針對性的分別訓練,以強化對視覺形式要素的感受力。

4.針對不同專業不同特點的感、知覺技能訓練。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要求,瞭解專業特點首先是教師的必備素質。要讓學生多瞭解不同的造型藝術特點,瞭解各種

造型藝術語言的經典與素描的關係,以避免學習素描的盲目性。

(三)素描教學的技術訓練

前面談了作為基礎的素描教學一開始就應介入到藝術的本質——精神的表達。將素描作為人的精神表達方式,就需要涉及到技術性問題,所以“技術性”是素描教學不可迴避的問題。我們常説的藝術教學是教技術還是教藝術在教學實踐中是要有清醒的認識。

1.看的。視覺藝術離不開“看”,“看”本身並不需要技術,用心去看就可以了。但是,人的知覺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知識的緣故,“看”就發生了變化。能夠用“心”去看,也是需要一定方法的。看是人的知覺重要組成部分,人接受信息的80來自視覺,基礎教學就是要喚醒人的知覺。

有些人對“色”敏感,有些人對“形”敏感,有些人喜歡粗線條的大關係,不拘小節;而有些人則喜歡細節的羅列,不厭其繁。“整體的看”與“比較的看”,在教學中如何引導既是觀念的問題也是個技術性問題。

2.工具材料的運用。一方面要多嘗試運用各類幹、濕性材料,以便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方便的、耐用的、持久的工具和材料,為能充分表達自己做好物質的準備。教員就似個大師傅將各種菜譜擺出來,學生可以自由挑選,當然大師傅還應該是個營養師。

3.知識的運用。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素描教學就是最初的結合點。透視學、解剖學、人體工程學、視覺心等都是造型藝術的基礎理論知識。這些知識在素描教學上的運用體現了極複雜的技術性,應分階段、分層次、分專業開設實踐課程,有重點的進行實際操作與演練。

(四)素描教學的實驗性

藝術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其實驗性。在教學中探討素描表現的可能性是貫徹教學。

實驗精神的具體方法與途徑:一方面是視覺心理接受的可能性,從這兩方面入手可以大大拓展我們的視覺空間。另一方面是材料應用的可能性;素描作為基礎教學是有其相對穩定性的,但是,作為藝術教學,創造意識的培養是教學主要目的。沒有實驗精神就不會有所突破,墨守成規的技術訓練談何創造?

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藝術,開放的藝術需要開放的思想。實驗性是向未知挑戰,是面向未來。在素描教學中我們應該體會的是思想、是創造精神。總之,在我們這個開放的時代,藝術應該走在時代的前沿,素描教學的觀念作為藝術教育的基礎一定要與時代發展相適應。

素描教學心得體會範文篇三

來培訓班也快一月了,這期間首先接觸也是上課最多的就是素描。所以現在心裏也比較有話説。

因為之前一直是讀的文化,對藝體生學習的這些寫寫畫畫接觸的比較少,所以才來的時候也沒有什麼繪畫方面的概念。當時剛來到畫室,看着牆上的畫的較好的素描心裏還是比較擔心的。但是自己也很清楚,對於現在想做軟裝這方面,以後還想往硬裝方面瞭解與發展的自己來説,素描基礎是對於以後手繪的鋪墊,是一定要掌握的基本功。況且自己雖然不是很聰明的人,但也還算對自己要求比較高的,自己希望把什麼都做到很好,所以這也是我當初下定決心好好學習的基礎。

之後就是週二開始的正式學習了。在這期間,我很感謝餘老師的耐心講解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對於我們這羣素描菜鳥來説,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教學方式自然是再適合不過。而於老師對於傳授畫法外更是注重於培養我們對所化事物的分析,意在讓我們擺脱臨摹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的對於原作的依賴感以及“畫虎畫皮難畫骨”的缺失。當然這期間除了老師的教益外,自然還受益於一起學習的同學們的經驗。同是在一起學習的同學,有道是一山還比一山高,自然是有學的比你好的人在,我喜歡看看他們的畫,找出人家比你做的好的地方,然後細心吸取人家的好,以便自己也能在某些畫的不好的地方有所改善。當然別的同學有不會的地方,我也願意與他們分享我的經驗。“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大家為了共同目標的努力下,在大家互相幫助的温情下,兩週後大家都成為了好朋友-------學習的同時也是獲得友誼的時候。這讓人感覺很不錯。

素描的學習過程中,每個人自是有每個人的優與缺,也有自己的心得與體會。對於現在算是入了門的自己來説,自己體會最深的歸納起來,應該屬於以下幾點:

1.事物的“虛”與“實”的操作。之前都喜歡照抄原作,把好的不好的都畫在自己的畫紙上,心裏總覺得別人畫的都是好的,缺少了對於畫面的主觀分析,以致於不能達到一種“去糟存精”的境界。事物其實都是有虛實的,“近實遠虛”,“主要表現的實,次要表現的虛”,這些通過這段時間的練習,慢慢的開始有所領悟,想必在以後的手繪上面也是會有所受益的。

2.主觀與客觀的相互感知。可能是由於自己的思維想法比較多的原因吧,有時自己可能會忽略外部的情況而一味的閉門造物,反而使得事物本來的現象產生一定程度的歪曲。素描讓我懂得,事實的東西就要事實着畫,尊重它本來的現象。個性想法可以有,但是要在尊重事物本來狀態的基礎上進行。

3.比例結構的相對準確。在畫圖之前,心中應該對事物的基本情況有深入的觀察之後再動筆,否則畫出的東西相對於實物而言肯定是有所偏頗的。特別是像我們初學者,對於比例的把握還處於摸索與理解階段,更應該注重。打基礎是個漫長的階段,相信只有基礎紮實,之後才能熟能生巧,快速準確的表達。

4.空間透視的正確理解與運用,以及對物體的形體結構的準確把握。我覺得這個能力是需要不斷加強的,空間透視的概念應該是爛熟於心的,只有透視紮紮實實學好了,對於物體結構的把握才能水到渠成。而且空間透視關係到以後的室內空間的快速把握,我想這應該是作為掌握重點,在之後要不斷加強的地方。

總之,學習是個不斷加強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很感激老師這段時間以來對我的提點與肯定。作為學習的第一門課程,讓我可以信心滿滿的勇於前進。而我身邊一個學習繪畫的朋友給我説,素描就是一個長期積累,潛移默化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你會慢慢的培養出對事物的洞悉能力,為以後的成長與學習奠定基礎。我想的確是這樣!雖然這門課程在這裏已經結束了,但是誰又能説這不是一個新的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