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體會:管理  交往  成長

班主任心得體會:管理 交往 成長

班主任心得體會:管理  交往  成長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育人無止境,管理無邊際,新的時代向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向我們提出了新的理念。在當今教育形勢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 常規工作管理

常規,顧名思義就是日常的規則,而小學生常規管理就是在以班

級為單位的這樣一個集體環境中,老師如何幫助和指導孩子建立一定

的規則,以保證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等的順利開展,常規看似無形,因為他不像教學活動那麼凸顯成效,其實它無處不在,它是保證國小生在校的學習生活各個環節順利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常規教育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

(一)、怎樣制定班級常規

規則的內容要明確且簡單易行。規則是一種約束學生行為的準則,所以遵守規則的過程也就是國小生行為規範量化的過程。當我們在確定一個規則時,必須是在國小生現有能力和水平的基礎上確定的,規則的內容不能由老師包辦。有些規則可以讓學生共同參與制定,以便更多的人知道規則,讓他們在活動中明白規則的具體要求。

(二)、怎樣抓好班級常規管理

1對班級學生有全面的瞭解

作為一名班主任,搞好班級常規管理工作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對本班學生有全面的瞭解。因學生之間本身就存在着年齡、家庭和生理上的差異。教師必須很快認識學生,只有對每個學生都很熟悉瞭解他們的個性和習慣。才能搞好班級常規管理工作。

2 常規教育要常抓不懈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國小生良好的常規習慣也要從學生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從細小處開始,從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我基本都是按照“教給方法——反覆督促——形成習慣——自我管理”的模式,讓學生在品行、學業等方面循序漸進、步入正軌,我特別注重很多“第一次”,如第一次的課間的文明休息、課前的學習用品準備,課中聽課的坐姿,課間操和眼保操的質量要求,如何擺放衞生用具及課桌椅,交作業的時間和方法、路隊和升旗的紀律等等。這些最基本最常規的習慣的落實和反覆抓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這些常規雖然都是很零碎很細小,有時甚至是可以閉眼忽略的,可正是由於這些零散細微的地方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自己管理工作的成敗,因為這些瑣碎之事平時無處不在,因而需要自己也是在隨時隨地的落實,隨時隨地反覆提醒。所有這些也體現了班主任工作的繁雜與細小,工作中也切不可因其小而不為之。按這樣的操作思路,基本上一個月下來,都能達到自己預設的效果,直至最後的習慣成自然。雖然有時會因為抓這些常規而影響課程進度,但“磨刀”最終不會誤了砍柴工的。國小生的年齡比較小,自控能力比較弱,要讓國小生養成良好的

常規意識,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中遵循國小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經常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常抓不懈,在此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

3 充分發揮班幹部的作用

擔任班幹部是許多學生的夢想。為了讓孩子們夢想成真,為了讓每個孩子都過過“官癮”,可以實行班級事務“包乾負責制”, 落實責任 為使班級工作順利進行,自主管理落到實處,富有實效,根據班級日常活動增設崗位,如課間紀律、課堂紀律、紅領巾佩戴的檢查;學生儀容儀表的檢查,好人好事的記錄;教室、公地地面、講台、衞生角的保潔;圖書角的管理、黑板報的設計、室外清掃區的負責制,並按座位分成四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內安排多位組長,如衞生組長、學科作業組長、紀律組長、幫差組長,每項具體工作都安排專人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

4 榜樣示範,潛移默化

平時注重從細小的方面入手,看到地面有紙屑了,班主任要當着全班的面,彎下腰主動撿起,以身作則,看到學生某一方面做得好,故意誇大渲染,及時表揚,班級建立紅花榜,每月底對班級每一個學生進行綜合評比,評選尊敬師長的小模範;關心集體的小主人;文明守紀的小標兵;熱愛勞動的小能手;勤儉節約的小明星;刻苦學習的小博士;助人為樂的小天使;保護環境的小衞士。每次評選出的標兵,紅花獎勵,都要進行公佈,激勵先進,鞭策後進。既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又使每一個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長處,明確了自己的不足,逐步向好的方面轉化,班級裏傳遞的正能量使班級形成了“ 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二 班主任與家長交往的技巧

有時班主任傾注滿腔熱情還是不夠的,與家長的配合更為重要 ,因為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我們更應懂得和家長建立聯繫,進行教育上的合作,讓孩子在一個充滿關心、愛意的氛圍中成長。以下是我與家長交往的一些做法:

( 一)、以禮相迎,以誠相待。

家長來校詢問孩子情況時應笑臉相迎,起身讓座,不要居高臨下,儘量先彙報孩子在校的好的方面,然後就其表現不夠的地方再提出中肯建議。 尊重家長 ,不歧視家長。家長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要一視同仁。在與家長的交往過程中,班主任應做到文明禮貌,尊重對方。我們是教育工作者,通常比家長,特別是農村的家長,更熟悉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懂得教育規律。但不能應此以教訓的口吻與家長談話,特別是其子女“闖了禍”的時候,説你的兒子(女兒)怎麼怎麼樣,不聽勸告,你身為家長是怎樣教自己的孩子的等等。如果當着學生的面這樣説,不僅使家長難堪,又損了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長一旦將這種羞憤之情轉嫁於孩子,拿起棒子之類就打孩子,或給孩子幾個巴掌,甚至有的回家後還要通打孩子,這樣極易造成學生與班主任的對立情緒,甚至對學習的態度會一落千丈,結果會適得其反。因而語言儘可能委婉,最好跟家長用商量的口吻,平靜地講清道理。如:“你看,我們是否這樣做 ------ ”“你能否試一下 ------ ”説明利害關係,做到以禮待人 .

(二)、及時彙報,主動出擊。

對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麼意外,除了合適的處理外,還應在第一時間告知家長,對於孩子存在錯誤老是屢教不改,應主動打電話聯繫家長,求得家長的配合。不要等事情不可收拾時那就晚了。平時遇到孩子各方面取得進步或競賽獲獎等,也可告知家長,不要讓家長接到電話或短信都是告狀或不好的事情,從而消除家長的畏懼感。班主任與家長要保持經常的溝通,有助於克服對學生要求上的不一致,從而減少在共同的教育中的某些失誤。經常可以通過電話,短信,班級可以建立qq等,以利於更多地瞭解自己的教育對象。儘量不做出於偶然的動機或者迫使家長採取什麼“措施”把家長邀請到學校來,以至造成家長害怕教師家訪或被邀請到學校來。這種情況,家長肯定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子女犯事,因為平時老師都不見家長的。

(三)、 評價客觀、全面公正

班主任在向家長介紹情況,總會就學習成績、在校是否遵守紀律來評價,特別對差生,總會失望地對家長説:“你的孩子怎麼搞,這次測試又是在最後幾名,我也無能為力 。”這樣造成一些家長整天把孩子鎖在家裏,強迫他做作業,不 準走出家門玩等。這樣,不僅家長整天傷心勞心,學生對班主任的對抗情緒又高漲了。家長們都望子成龍,對子女的期望很高。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體諒家長的壓力和希望。因而,在與家長介紹情況時,應實事求是,優、缺點都要做出分析,力求全面而公正,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更客觀的瞭解。這樣會明確不足,達成共識,家校配合,爭取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四) 、耐心傾聽 ,以理服人

班主任在與家長交談時,要跟自己的朋友交談一樣,正視對方,注意傾聽,不可左顧右盼,或邊改作業邊聽,心不在焉。作為教育者,我們不能以自我為中心,應以理服人,不要一見面就將全部責任推到家長身上。應該設身處地嘗試從家長的角度換位思考,才能瞭解他們的感受,特別是聽到他們對我們老師自己的意見時,更冷靜地反省自己,不能一口頂回去,覺得對方説得再沒有道理,也應心平氣和地安靜地聽完,再用事實或道理來解釋自己的做法,向家長説明為什麼這些意見是不正確的,這樣也許使家長更耐心、誠懇地接受彼此的談話。重視在交談中多聽聽他們的心聲,共同商討更快更好的教育方法。 (五)、保持距離,注意分寸

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時間久了,可能過於熟識已成了朋友,而忘記了自己是一個教師,久而久之,難免會碰到客氣的家長會提出請吃飯等等,我覺得距離產生美,你時刻都要維護自己是為人師表的教師形象,教育學生關愛學生是你應盡的職責,注意分寸,婉言謝絕。

與家長交流,是為了讓老師和家長更好地配合教育下一代,我們在家與家長交往中,應注意以上這幾點,切合實際,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完善人格,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

三 在快樂中體驗成功,在活動中健康成長

在21世紀的今天,隨着社會對培養人才的要求的改變,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時代要求。

班主任要根據學校大隊部的活動要求,結合班級實際,以主題活動為載體,創設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用活動引領學生完成從他律到自律,從自育到自塑的過程,引導學生們在快樂中體驗成功,在活動中健康成長。引領學生在思考中識別真善美和假惡醜.事無鉅細,從班級日誌、成長手冊到晨檢、升旗儀式;從校運會到各種形式的主題隊會;從感恩身邊的一件小事到社會公益事業;從班報的創辦到記錄班級成長的光盤和博客等諸多方面.努力建設班級文化,通過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 搭建平台, 讓每個學生展示才能,培養技能, 磨練意志,學會與人相處 共同分享快樂.使學生行為得到提升,引領學生體驗成功體驗幸福。不斷自發地修正自己的行為,不斷實現道德人格的提升。

今天的教師既是工作者,又是學習者,也是研究者,教師是具有這三種身份的,全國勞動模範李素麗説過:“認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我們班主任老師要有博大的胸懷,寬廣的愛心,對任何一個受教育者永不放棄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