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2篇)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1

俗話説:“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很多時候,大家對我們職業的評價都是多餘神聖化。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2篇)

談及教師,人們經常會説教師這個工作好,輕鬆、待遇也高;朋友們説,教師是個光輝的職業,你可別誤人子弟;家人們説做老師脾氣要好,你這脾氣要改改了。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後,到目前為止對我作為一個教師來説收效最快、影響最大的精神食糧。書中,朱老師回答了近50個教師提出的比較普遍的問題,在精神層面、理論層面、實操層面,引領教師們過一種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清晰記得書裏提到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對學生一視同仁?反問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時,相信部分教師會心虛不能肯定回答。其實在每個班級裏,總有些孩子招人喜愛,有些孩子乖巧聽話,還有些孩子不愛説話、相對愚鈍,特別是那些老是惹麻煩的孩子,很難讓人喜歡。儘管教師們都同意應該一視同仁,但在不知不覺中還是表現出不一致。而朱老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只要你相信孩子,孩子就會自信,孩子的不同,不能夠成為我們厚此薄彼的理由”。

是啊,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態度,往往是因為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籤。外貌美麗、乖巧聽話、聰明能幹、沉默寡言、頑皮淘氣等等詞語,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籤。一旦貼上了就像“牛皮癬”一樣難以卸下。這種先入為主的有色看法直接影響教師的態度。雖然家庭造成了孩子的千差萬別,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作為教師,要給孩子自由,給他時間,給他空間。同時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及時鼓勵表揚,也許他們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所以,教師們都應該記住:只有你不放棄,孩子才不會自棄。只要你還相信,孩子就會自信。

還記得自己剛站走上教育崗位時的手忙腳亂和經歷的挫折,一度曾使我快失去信心。這一切我都經歷了,堅持了下來。迄今為止,我在教育這個崗位上風斗了2019年了,但如今的我仍然保有當初教學的熱情的熱情。很多孩子也坦言,很喜歡我的課,因為課堂上的我比較幽默,親切。仍然充滿朱永新先生在書中談到的教師的幸福從哪裏來,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個重要的來源:一是人與外部物質世界的關係;二是人與人的關係;三是與自己的關係。我的幸福感大多是來自教育,來源於特殊的學生。而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態度,往往是因為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籤。外貌美麗、乖巧聽話、聰明能幹、沉默寡言、頑皮淘氣等等詞語,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籤。一旦貼上了就像“牛皮癬”一樣難以卸下。這種先入為主的有色看法直接影響教師的態度。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作為教師,要給孩子自由,給他時間,給他空間。同時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及時鼓勵表揚,也許他們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所以當一個特別調皮不聽話的孩子,在你的課堂上認認真真,積極參與可課堂活動時,內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本學期,我認真閲讀了《國小英語教與學》,收穫很多。書中指出國小生學習外語具有模仿力強,記憶力好,勇於開口等特點和優越條件,對今後進一步學好英語,培養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將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這本書以 “教”與“學”為主線,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總結了各種寶貴的教學經驗,特別是介紹了許多具體的教學方法和管理學生的策略,為我今後的教學開闊了思路,總結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讓學生動起來,思維活起來

書中指出:活動是課堂的靈魂,活動是轉變教與學方式的關鍵,只有課堂動起來,學生的思維才能活起來。低年級的孩子無論課堂內外,總是那麼生氣勃勃、活潑可愛,想象力豐富,這是他們的優點。但同時低年級的孩子又存在自控力低、有意注意時間較短的特點。要想持續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力求使學生處於動眼、動手、動口的主體激活狀態。而充滿趣味性的情境教學,可極大調動眼、耳、口、手的動作。教師在組織活動的同時一定要做到活而不亂、動靜結合。如果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就會適得其反。當發現有的學生過於興奮不能自控時要及時調整,可用善意的眼神、親切的話語進行提示,也可通過樹立好的榜樣影響其他人,如當我們表揚某某學生一直説得很好、某某學生一直坐得很好時,我們會發現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全班學生都會立刻做到最好。

二、教會學生學習,建構自主學法

古人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今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的積累是以幾何級數的速度遞進,學生獲取知識光靠教師“教”是很不夠的。一個人從國小到大學在校學習的時間加起來不過十幾年,但人生要有幾十年,學習也將伴隨人的一生。教學過程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如何獲取知識的過程。只有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才能實現終生學習,才能面對競爭、變化、發展的社會。

學習方法是一種程序性、操作性的知識,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時,要注意指導具體,特別是剛開始訓練一種學習方法時,首先要有示範,方法要可操作,要有程序性。例如書中提到的:一年級學生,剛上國小要養成聽錄音,看圖説話的習慣,可以設計表格,讓學生貼在書後面,把學習的要求、方法具體化,將一個單元的練習全部列出,每天聽哪一頁,説哪一頁的圖,演唱哪首歌,都要講清楚,在列出的表格中,讓學生做完一項就打個“√”,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學生就會養成自己的學習方法。

國小英語教師,在具備與其他學科教師共性的素質,如敬業精神,良好的師德,廣博的文化知識之外,還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因為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心理品質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無法代替的.它不僅表現為一種教育和教學工作的成敗,而且作為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的人格.同時要具有系統而紮實的語言基礎知識和聽説讀寫幾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較強的教學能力,包括語言的示範能力,綜合教學技能等.還要有改革創新的意識,要隨着時代的發展變化重新設計塑造自己的形象。

總之,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國小英語教與學》告訴我: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生的管理、教育、能力的培養都是教師不可忽視的內容,他們相互聯繫,互相影響,息息相關。作為教師,要將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與教育科研結合起來,邊研究、邊教學、邊實踐,不斷的探索教育教學的科學規律,我學習、研究的腳步將永不停止。因此,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我們的注意力和精力應該放在其語言技能的培養上,而不是放在單純的語言知識上,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獲得英語的一些感性知識;打下較好的語音基礎,學習一定量的詞彙,接觸一定量的日常交際用語,從而具有以聽説能力為主的初步交際能力;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個性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本學期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着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温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説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温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裏溶解。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温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今年假期中,我認真閲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回想我們從參加工作到現在走過的每一步,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

李老師在序言中説:“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讀到此,我的內心便會接受一次新的洗禮:我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怎樣的度過自己的每一天呢?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有沒有一天比一天有進步,教學水平有沒有一天比一天提高呢?自己有沒有盡力做到最好的自己,成為學生心目當中最好的老師呢?

什麼是最好的老師?我在《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温暖每一位學生。李老師對學生愛的執著也深深打動了我。為什麼李老師能成為名師?一個真正的名師。我想重要的是李老師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説“‘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李老師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為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通過一篇篇文章,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我看到了一位老師對教育事業的不懈追求,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

作為教師,我們都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但我們也許從未曾真正去想過,學生到底為什麼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我震撼,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於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後仍牽掛着他們,這是一種多麼廣闊的胸懷,多麼博大的愛啊!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有了代溝。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還很遠,反思後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為愛,冰雪會消融;因為愛,枯木會逢春;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為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各位老師,雖然沒有最好,但是我們相信可以越來越好,讓我們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師,讓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角色,許多年後,雖然我們不會都成為名家,但是許多年後,我們一定會桃李滿天下的!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暑假期間,我閲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馬上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5篇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5篇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坐不住?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麼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裏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着相信自己的學生,試着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説説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着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知道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6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不僅僅老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7

歌德這樣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閲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建議》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建議,在原來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己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現在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了一切學生。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8

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温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説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温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裏溶解。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温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9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三、教師的教育素養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説,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可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説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脱“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年輕的我對於教師這個行業還存在着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於我來説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驗,使自己能成為一名名師。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書是知識的海洋,讀書對每個人來説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響人的一生。讀書能改變一個人的品德,提升一個人的思想,鑄造一個人的靈魂。通過讀書,讓我們學會了本領,掌握了技能,得以在這個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資本,通過讀書,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情懷。堅持讀書是教師最起碼的職業底線。尤其是處在這樣一個學習社會化的時代,只有讀書,才能不斷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進專業發展,超出“匠”的侷限。

讀書,能夠促進教師的精神生長。人,最可怕的是靈魂空虛和精神萎縮。由於生存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於一個人來説,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這種“更可悲”狀況的最可行的辦法唯有讀書。

書籍會使教師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讀書,才能消除“職業倦怠”、生命衰微,使教師具有充實的靈魂和不斷生長的精神。書籍中,那些大師充滿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語,超脱的情懷,會使我們變得特別開闊、靈動、開放、樂觀、曠達。一個對書籍敬而遠之的人,不管他怎樣刻意包裝,總是難以瀟灑起來的,惟有經過書卷的浸潤,才有可能超越自我、發展自我。當我們獨處的時候,享受讀書的樂趣;當我們交往的時候享受讀書帶來的文雅和氣度;當我們創造教學生活和生命的時候享受讀書而獲得的魅力。這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奇異的感覺:書中那金子般的思想和奇妙的靈智是支持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蘇霍姆林斯基説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説,一個教育家的成長曆史,就是他的讀書的歷史。教師作為傳承文化的使者,必須伴隨着讀書而發展而超越自我。

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智慧。讀書是課改的需要。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尖鋭而有力的挑戰。新課程不再像傳統課程那樣統一機械、墨守成規,很少變通,而是具有許多不確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價值取向,決定了教學目標和結果的不確定性;個別化教學決定了教學對象的不確定性;綜合性的加大決定了教學內容的不確定;師生共同探討新知決定了教學過程的不確定性;教師作為課程具有的自主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不確定性;……教學的多樣性、變動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個嫻熟而高超的教育教學設計者、決策者、支配者、智者、專業知識的發展者和創造者。

不讀書,就不知道當今教育觀念變化之大,教育形勢發展之快,也不知道自己的教學觀念落後到什麼地步,自己過去的教學是多麼可悲、可笑。只要一讀,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心裏就會敞亮多了。

要讀教育改革的理論,讀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總結,讀哲學,讀文學,讀歷史,讀科學……在與大師、優秀教師的對話中反思自己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將讀與思,讀與教,讀與研等結合起來。

書讀多了,認識提高了,實踐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滿着創造的神奇。教育需要知識淵博的教師,教育要培養出智慧的人材,而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智慧的學生

讓書的精髓融入我們的生活、融入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之花開得更加絢麗多彩、富有活力,那就讓我們多讀書吧。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寫的是個真實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並且從海倫·凱勒的身上獲得了許許多多教誨,所以我十分感謝她。

這本書記敍了在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全世界,這位女奇人是——海倫·凱勒,她是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她是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她在一歲半時就因病喪失了聽力以及視覺。這對於一般人來説,絕對是無法想象,更無法忍受的巨大痛苦。然而小海倫卻並沒有屈服,更沒有毀滅自己,而是在莎莉文老師的教導和幫助下,她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並學會了五種語言。這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裏的人,24歲時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揚名全世界的哈佛大學的德克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立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在這裏,我也要感謝她,是她給我作了一個好榜樣。

一個盲聾人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是多麼讓人驚訝啊!如果她屈服的話,那她就是毀滅了自己,也不會有那麼大的成就了。

但是,她並沒有屈服,所以她能以出乎意料的毅力走完漫長的人生之路,終於成為了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大人物。在這裏,我更要感謝她,是她教了我該怎樣做。

海倫的一生,給了我極大的鼓舞。在此,我也要感謝她。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後,我常常自言自語:“海倫給了殘疾人一種力量,那我們這些健康人呢?沒有給嗎?不,不不。海倫曾經告訴過我們,健康人不應該遲疑,不應該虛度光陰,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光與幸福的生活。我要在這兒再一次的感謝海倫老師,是她,給了我一個我未曾領悟到的道理。

我看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深深地意識到: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不在於條件,而是在於有沒有堅強地毅力。以前人們總是以困難多呀、環境差呀等為不能成功的理由,但這些理由對海倫來説卻是不需要的,她所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不成功。他們總是這樣説,無異於總是浪費機會,從而他們不能成功。我覺得,一個人只要有遠大的理想與目標,就會成功。海倫不就是這樣的嗎?在這兒,我也要感謝海倫,她又讓我明白了一個不可多得的人生道理。

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以後,我想發問:“人們該如何對待人生?人生的價值何在?我認為海倫已經給出了她的答案,她的道路就是我們應該走的道路。”當然,我也不會忘記我的“恩師”——海倫·凱勒。是她,讓我深受教育和啟發。在最後,我還要再一次地感恩海倫老師:“謝謝您,海倫老師!”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最近整理櫃子,翻閲幾年前的日記本,看到最近記錄的一則教育故事,感覺很好。

秀哲是個比較懂事,並且很聰明的孩子,但也有調皮不聽話的時候。這天離園前,他故意用外套去揮打別人來取樂,我二話沒説就收了他的衣服。

他爺爺來接他了。只見他一聲不響地從我面前走過,徑直到走廊上,看他沒有絲毫認錯的意思,我故意不把衣服還給他,看他回家如何交代。

秀哲爺爺知道了這件事,想讓我把衣服還給他,我就跟他説:“這天衣服不還他了,誰讓他做錯事了。”沒想到這句話惹得秀哲一屁股坐在地上,臉漲得通紅,“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好一個瀨脾氣的孩子。我就過去拉他起來,一邊拉他起來一邊告訴他:“我這天這樣做是讓你記住以後不能用衣服去打別人,懂嗎?”看他乖乖地點頭了,我才把衣服蓋給他。

從日記中看到,自己三年前的教育經驗還很不足,教育理念也很幼稚。但是此刻也在不斷的學習。當我看到孩子用外套揮打別人時,我的第一反應是生氣,處理的原則是決不容許、好好管教。其實這是典型的教師權威的表現,你不乖,我就沒收你的衣服,讓你急,讓你哭,讓你尷尬。但是如果是這天,我絕不會這麼做,我會先了解孩子這麼做的原因,然後因勢利導,透過引導他體驗,而不是説教的方式,讓他明白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這天是我已經認識到,教師就應和風細雨般地去絲潤孩子的心田,而不是暴風雨般地去打擊孩子的自尊,為了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反思,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