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精選20篇)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1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特殊時期,“線上教學”以其時空上的自由性,在20__年這個漫長的寒假尾聲,成為溝通師生雙方教與學的首選方式。不管是目前網絡平台的“線上教學”猛火熱炒,還是個別發聲的“線上教學”冷靜思考,所謂“教無定法”,非常時期,先不妨採用“線上教學”的變通之法。迴歸正軌後,我們將更能體悟“線下教學”的情境之妙。兩相結合,博採眾長,方顯“教學有法”。因為,只有親歷“實戰操作”的得與失,方能體會“紙上談兵”的深與淺。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精選20篇)

對於農村學校來説,線上教學何其之難。老師並不精通,學生也無電腦、智能電視。學校考慮再三,選擇釘釘作為直播平台。

釘釘直播的好處是老師們能夠更好的監督學生,查看他們是否在上課,作業有沒有及時完成,以免他們從父母那裏拿來的手機在“王者大峽谷”裏遊玩,或者在和平精英中“吃雞”。

方案敲定後,班主任組建釘釘羣,老師們忙着學習怎麼釘釘直播,熟悉相關流程,學校制定課程表、作息時間表,所有學生在一片嘰嘰喳喳聲中進入了線上學習。

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説,學習從來不是快樂的。線上學習也是學習,老師在管理學生上無法掌控,慢慢地有些學生開始聽幾分鐘課後,退出直播繼續玩。

面對家長的不支持、學生的貪玩、線上教學效率低等諸多問題,我們老師也有彷徨、心灰意冷,但是仔細想想,不能因為少部分人的不積極就放棄大部分學生。那些喊着暑假補課的專家也沒有考慮過農村學校基建不完備,特別是我們這種寄宿制國中,教寢室都沒有空調,怎麼熬過炎炎夏日。

在農村,孩子的未來是他們家庭的希望,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少些怨言,多些實幹。辦法總比困難多,多點忍耐,多點努力,總會看到希望。

對每節課的聽課數據分析,監督聽課、檢查作業反饋情況,及時勸學。

我們雖平凡,但平凡人肩上的責任凝聚起來也就彙集成了排中的責任。我們雖普通,但普通人敬業奉獻的執着追求也是排中蓬勃發展的能量源泉。排中的夢想由每一個平凡的我們守護,排中的未來由每一個普通的我們打拼。

線上教學仍在進行,我們將不負韶華,砥礪前行。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2

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也積累了一些有用的教學經驗,但通過20xx年遠程教育通識培訓(課堂教學反思)的學習,使我又進行了一次“充電”。我學到了一些新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它給老師們提供了一吸取新知識的好的平台。它通過網絡,無論是“教”還是“學”,從內容到形式都新穎獨特,激發了我的學習興趣,對我不斷地獲取知識和提高教育層次是非常有益的,對日常工作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豐富的創造力和非凡的預見性,更能使我們領悟到教育學習的真諦,那就是人人享有終身接受教育的權利!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同時也對遠程教育有了實實在在的認識,今天我想借此機會來談一點體會。

這次學習我對《課堂教學反思》這專題的視頻專題講座、案例評析、互動對話、思考與活動等知識非常感興趣,學過了,還想再學一遍。通過聽課,孔凡哲老師講的專家型教師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做好課堂教學反思、課堂教學反思的方法等;這對於中青年骨幹教師的成長而言是一個啟迪。光具有專業理論、成熟的經驗案例是不會成長為專家型教師的,要想成為專家型教師就需要不斷地反思;因為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源。只有經過反思,使原始的經驗不斷地處於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等思維加工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經驗不斷得到提練和昇華,才可生成強大的理性力量,才能成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力槓桿。對於像我年過半百,又工作在教學的前線上十多年,為什麼只能是一個有經驗的教師而不是名師、專家型的教師呢?通過學過了《課堂教學反思》才醒悟,我缺少的是反思呀!

由於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為遠程教育開闢了新的天地,這種開放式教育模式是現代遠程教學技術與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是一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大提高了人們接受教育的自主性,為終身學習、自主教育和高等教育大眾化創造了條件。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在未來的學習中,我將努力通過這方便的學習平台來增強學習意識,更新鞏固知識結構,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提高自身修養與內涵,繼續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加強反思,為成為專家型的教師努力奮鬥!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3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 “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

教學反思,就是認教者在上完一堂課或一個欣賞作品及一個知識技能後,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總結,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將教學中的成績、經驗和問題、教訓寫成書面材料。現在不少教師都堅持寫好教學反思,寫教學反思確實是一項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因為這是一中教學上自我鑑定、自忘我評價、自我提高的有效措施。通過課後有意識地及時總結教學中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分析原因,研究改進措施,以作為今後改進教學的依據。堅持下去,必將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也有利於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又為日後的教學總結或撰寫學術論文儲備了寶貴而又説服力的素材,雖然寫教學反思費時、費腦、但是,一舉數得。

寫教學反思要趁熱打鐵,課後及時記載,立即整理歸納,總結分析,記錄於冊。如果拖久了,課堂教學情況,回憶起來時間反而費長,甚至遺忘。尤其是藝術技能方面的,必須在下一環節加以糾正掌握知識點,才能順利的往下教學。

在教學前進行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教師大多關注教學的反思,忽視或不做教學前的反思。其實教師在教學前對自己的教案及設計思路進行反思,不僅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設計的再次查缺補漏、吸收和內化的過程,更是教師關注學生,體現教學“以學生為本”這一理念的過程。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4

11月5日,陳昔安老師帶領工作室成員以及廣東省骨幹教師一行14人來到了皇崗中學開展教研活動,聽我上一節八年級《歷史與社會》課——《百家爭 鳴》,課後工作室老師們對我這節課進行了深入點評,並共同探討了我校教與學方式轉變的情況,在這裏由衷的感謝大家對我真切的指導,謝謝!

我 校推行教與學方式轉變,嘗試按照“五步三查”模式開展學生自主高效課堂,其中五步是:獨學---羣學---小展示---大展示---反饋;三查是:查預習 訂正---查展示問題---查學情反饋。對於這種還課堂自主於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理念我還是很贊同的。課前我給班級學生分成五組,分別代 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分工合作收集資料,為課堂合作展示做準備;課堂中我設計了預習檢查、百家講壇、治國辯論、名言競猜、 達標測試、拓展運用等環節來帶動學生學習、活動。

雖然只是40分鐘的課堂,卻給了我很多思考:

1、課前準備和展示習慣養 成不夠。由於是借班上課,師生不熟悉,對學情不夠了解,學生沒有養成參與課堂的語言習慣、秩序習慣,以致課前做的很到好的作品,如:手抄報、課件、讀書 卡、詩詞等資料沒有和語言、知識內容緊密結合,以致表達不夠流暢、精煉,影響了組與組之間的互動、交流。

2、課堂設計環節過多,對內容的深度和學生的思考挖掘不夠深刻,課堂理性分析和情感提升不夠。

3、導學案應更貼切學生,符合學生水平,結合學情,貫穿於教學的預習、合作、課堂、課後等環節,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理順課堂程序。

在辛苦之餘,我也十分感謝工作室給我這次講課的機會,讓我能全身心的投入的課堂中去,讓我對教好一堂課有了更多的思考、提升,好的課堂應該具備真實、愉悦、參與、思索、知識、情感等等重要因素,我將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探尋學生成長、教師成熟的教學之道。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5

今天是新學期第一節課,非常榮幸王校能走進我的課堂聽課,並提出寶貴意見。

《找春天》寫春天來了,她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本文的課題呼喚着我們——找春天去吧!我們到校園裏找一找,到野外去找一找。課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孩子們找到春天了嗎?從哪裏找到的?怎樣找到的?激發學生多讀書吧。讀着這些語句,領會其中的情與趣,我們會感到回味無究。

今天上的第一課時,主要目標初讀課文,解決字詞。重點放在了認識字詞,説識字方法。在第二課時時,將重點放在品讀課文,隨文理解字詞,背誦片段內容。

在識字教學中,以往都是讓孩子從整篇課文的生字中,説自己認識的字詞,可以從很多方面説,我覺得這樣形式隨意些,孩子的參與度也高一些。王校在評課時對我提出:在識字方法上可以集中一下,如組詞時讓其他孩子也組詞,這樣對孩子積累詞語有很大幫助,且教學過程清晰。在整堂課上我忽略了孩子初讀整體感悟課文,這是最大的失誤。

在朗讀感悟課文時,我只是在想完成教學目標,而不是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中缺點太多。

不能考慮到孩子的理解感悟能力。王校在評課中提到,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孩子的感受,由於孩子年齡段及理解能力還處於很低的水準,所以作為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理解上應有圖片及課文插圖,動畫等多媒體材料輔助,讓孩子從感官上獲得一定的理解。

2、整堂課評價鼓勵語言較少。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二年級的孩子從心理特點上看,對孩子的鼓勵及肯定是極其重要的。

3、在板書設計上要清晰,呈現出整堂課的脈絡。而我在教學中卻根據需要將板書擦掉。

4、在語言上不夠活潑,不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通過兩個課時的教學,可能自己只覺得亂了陣腳,心理素質差,緊張。王校對我的評課,讓我發現了更多不足,只覺得自己真的應該好好反思一下,改正不足,讓自己真正領悟到應該怎麼教。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6

20__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使中國空前凝聚,同時也改變了現有的教學方式,使在線教學成為常態,雖然這種常態是暫時的,但也引人反思。樑教授的講座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她對於在線教學應學的內容所做的詮釋。停課不停學的學是廣義的學,全面的學,多種方式的學,以學生為中心的學。在線教學不等於狹隘的直播教學,線上教學也不僅僅是課本知識的學習。

我們日常生活中説到教育總是慣性的以為是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只是狹義的教育,教育不僅僅侷限於學校之內,廣義的教育範疇要大的多。學校、家庭、社會都在廣義的教育範疇之內。這次的在線教學是把三方教育力量統一起來的巨大推力。當下的在線教育剛剛起步,還處於探索階段,很多老師在照搬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準備與課上互動,都極力貼金課堂教學,線上教學師生不處於同一空間,所以互動就不能照搬課堂教學,教學內容準備時也應充分考慮這一點,另闢蹊徑把家庭教育納入到線上教學,使家庭教育為學校教育助力,也許效果給更好。

在教學內容上,也不能侷限於課本知識。當下的局勢對大家小家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是一次很好的思政課堂,鮮活的事例比書本上的文字更有説服力,這就是最好的思政課。

在線教學剛剛起步,不管是教學模式還是教學內容,都會不斷的更新進步,而不斷地反思,則是他進步更新源源不斷的動力。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7

1、中國兩千多年以前出現的以儒、墨、道、法等四派為代表的諸子百家在相互辯難中形成的“百家爭鳴”,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對後世中國人的心理、觀念、習慣、行為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形成了漢民族獨具的文化傳統。但是,教材在這方面的結構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幾乎只是在介紹各派學説的觀點,而沒有能夠很好體現地“爭鳴”這一內容,因此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如何體現“爭鳴”這一重要的內容也是本節課的一大難點。另外,關於百家爭鳴的原因和意義,教材中並沒有涉及到這一塊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深入地挖掘這方面的內容;進而體現整節課的深度。

2、本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二學生。關於百家爭鳴的有關內容。一方面學生在國中時候已經有了一定基礎,另一方面語文課本中也有一些先秦諸子散文的相關內容。但是,由於年代的久遠,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仍舊是感到比較生疏的。因此,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並讓學生深入其中來感受先代哲人的智慧成了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3、高二學生認知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已經具備了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自學、交流的能力。但是,學生對於“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經濟發展的反映”這一觀點的理解不夠。因此,教師應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解釋。

4、學生在初高中都在學習文言文,但是,在本節課中,學生對一些古文理解不清。因此,教師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5、學生知識面有些狹窄,如“三教九”,學生不知道。教師應加強古代文化知識的教學。

6、學生探究能力不強。學生可以根據教材與教師提供的材料以及課前自己的學習所得,進行推理分析。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並學會用觀察法、比較法等方法學習有關問題,學生要能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因此教學上教師應注重啟發式教學,設計具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並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表現予以及時而恰當評價。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8

當一個學生從文本的字裏行間感受到“春天是活潑的”,教師並未急着去談其它的感受,而是在肯定其會讀書,會思考後,便鎖定“活潑”這一感受,讓學生繼續深入思考,激發想象。這一引一撥,孩子所展示的思維空間竟是如此的廣闊。想象是如此的豐富,假如沒有這一環節的停留、挖掘,學生只是膚淺、走馬觀花似的多元解讀,那麼課堂上情感迸發的鏡頭也就不復存在了!

一直以來,課堂上只有一種聲音,老師講,學生聽,似乎天經地義。而教師的講是按照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願來設計的。新的教學模式讓教師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相信學生的潛能,把課堂還給孩子”才是素質教育真正的內涵。今天的課堂上,我聽到的是多麼富有童趣的聲音,這聲音源自孩子們獨特感受,這聲音源自孩子們的豐富想象!我感受到他們智慧火花的碰撞,在碰撞中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展示了學生的潛能。學生極富創意的發言使我認識到:今天的兒童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認識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都不容小視。在課改的今天,學生勇於挑戰的個性正漸漸地嶄露頭角。在充滿想像和夢幻的兒童時期,充分發揚孩子們的個性,引導他們想像,才能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燃起一盞難以熄滅的明燈。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9

我在__一中擔任五六年級的閲讀課老師,通過這幾周的上課和佈置作業,我對兩個年級的情況已經基本掌握,其中也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和反思。

一、教學中的閃光點

首先,我認為有兩點是自己把握的比較好的,需要堅持的:

1、教學內容相對流暢

針對孩子的特點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教學形式多樣,不侷限於課堂。

2、教學貼近學生生活

注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例如:利用普及疫情常識來指導寫作,整堂課學生們保持着積極的發言,課堂氣氛比較熱烈。

二、教學反思

教學是門藝術,每一節課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所教學的閲讀課,也有以下幾點不足。

未能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在教學中,我努力地想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他們,但是忽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例如:我讓同學們自由閲讀課外書並完成閲讀記錄卡,但是沒有指導他們怎麼讀,讀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可以從哪些方面完成閲讀記錄卡等,沒有目的性容易讓學生沒有動力和方向。

2、未能形成分年級的有層次的教學

我教的五六年級在知識的接受程度、作業完成情況、上課活躍度上,都有着各種不同,雖然我儘量在課堂上把這兩個年級的內容進行融合貫通,不讓五年級的學生覺得太難而不學,也不會讓六年級的學生覺得太簡單而不學。

3、人文內涵不夠充實

閲讀課和語文課一樣,是充滿人文情懷的課,而人文學科的價值在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審美品味,在閲讀教學中滲透人文內涵,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因此,在閲讀教學中滲透進人文內涵是我要重點補充在今後的教學中的。

三、解決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我想到了兩種解決的方法,並應用到了教學實踐中:

1、分層次指導教學

我採用分年級佈置作業的方式,五六年級分開留作業,或者是針對今天學的同一內容,留不同層次的作業。

2、改進教學方式

我還開拓了“成語知多少”、“每週好書推薦”、“美文欣賞”等板塊。通過這些板塊,改變了傳統的只讓學生單一的讀書的教學。當然,閲讀課還是少不了閲讀的,每兩週我們會舉辦一次“雲閲讀”,同學自發讀課外書,並完成“閲讀記錄卡”。我希望,在同學們的讀書中,在我的教學中,我們一起感受人文情懷。

我相信,隨着教學經驗的增加,隨着向前輩學習的機會增多,我的教學安排也會越來越合理,適用於更多不同學情的孩子們。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10

秦並天下建基於商鞅變法,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確立與發展,則是法家思想的應用和發展。教材從不同方面描述了秦朝採取的中央集權的各種措施,突出了秦的統一對中國歷史產生的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一節課下來我有以下體會:

一、創設情境導入教學,學生學習興趣高

我首先用多媒體放映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戰國末期強大的秦國不斷通過戰爭,兼併東方各國的土地,最後統一六國的影象資料。首先提問:“為什麼秦有條件來完成統一?”讓學生自由發言。通過剛才氣氛的渲染,學生好象置身其中,興致盎然,情緒活躍,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之中.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中,我“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熱情”,也為後面的知識難點作了鋪墊。

二、通過情景假設法, 讓學生感受歷史,參與課堂

一部分學生不喜歡歷史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歷史是講過去的事情,時間相隔太遠,無法理解當時的歷史氛圍,也無法體會當時歷史人物的感受。另一方面,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總是站在歷史發展的旁觀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歷史事實,也無法激起他們內心的波瀾。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最大限度的走入歷史人物的內心,以至“觀史如身在其中”。誘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走進歷史情境,體驗人物心靈,思考歷史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本課中就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哪位同學能談一談如果你是秦始皇,你統一六國後將會做什麼?學生積極討論,課堂效果良好。

三、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習內容有機的結合,一些抽象的歷史概念用多媒體演示出來,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帶來了學生思維的活躍。

如講到秦始皇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這一內容.教師首先放映一段動畫:秦統一後天下的百姓是一家人了,一個原來齊國的百姓到秦國來買布,由於貨幣不同,沒有買到。然後他又到原來的楚國,由於布的尺寸不一樣,他又沒有買到。最後他到原來的趙國,但由於不認識趙國的文字最終還是沒有買到。這時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剛才的動畫片段進行分組討論,然後提出:“秦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有什麼意義?”通過剛才的討論學生可以很輕鬆的回答這個問題。又如焚書坑儒,這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教師放映課前蒐集的“焚書”“坑儒”有關的影象資料,讓學生可以清楚的瞭解“焚書坑儒”是怎麼一回事,然後分組討論:焚書、坑儒這兩件事發生的背景、動機,最後讓學生談談對這兩件事的看法,教師可以在旁邊引導:秦剛剛統一不久,為了統一人們的思想,加強思想控制,鞏固統一。我這樣安排主要是因為中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往往要依賴大量具體生動的史實,藉助想象和再加工,才能形成歷史概念,接受抽象的史學觀點,從而系統地掌握歷史知識,然後讓學生學會從具體史實中進行思考、分析,得出結論的學習方法。

四、本課結尾部分把歷史與現實聯繫起來,拓展學生的思維.

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秦統一的原因和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所採取的措施,也知道了秦的統一是歷史發展趨勢的必然產物。現在我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但一直被“統一”問題困擾着,中國台灣這個遊子至今也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請同學們結合本節課學習的內容,談談你自己的看法。對於學生的看法,教師不做任何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讓他們暢所欲言,自由的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可以鍛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拓展想象空間。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11

雖然現在是冬天,可是我們卻在校園裏找到了春天的足跡。

漫步在校園裏,我觀賞校園的一草一木。仔細一看,花花草草都長出了嫩嫩的芽。有的嫩芽像一根尖尖的牙籤,有的開了一點,像一個小小的可樂瓶,有的已經完全開了,像一把傘。

葉子是那麼的嫩,那麼的翠,那麼的細滑,一摸就感覺它像小孩子的臉。澆過水之後,小小的水珠在葉子上打轉,彷彿在跳水上芭蕾。葉子顯得更嫩了。一陣風吹來,樹葉發出“沙沙、沙沙”的聲響,好像在給你彈着美妙的曲子。

小花更可愛了。有的小花擠擠挨挨的在一起,像幾個永不分離的好朋友。有的像一顆顆星星,又像小孩舉起一拳頭,展示春天的活力。

還有一些不起眼的小草,只有你細心去觀察,才看得見。它也吐出新芽,有的小草好象在對你微笑。

啊!春天,深圳的春天來得真早啊!可愛的春天從哪裏來?

這時我看見一個叔叔在給花草澆水。我明白了,正是因為有這些不怕苦不怕累的園丁,才培養出一草一木,所以深圳的春天才如此美麗。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12

以往的生物教學主要讓學生背誦課本知識,因此學生只是機械性地死記課本內容,一碰到理論聯繫實際地問題就無從下手。為此我們應從傳統的教學方法、觀念中解脱出來,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大膽創新,勇於探索,注重運用多種方法和形式,強化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以下是我個人對教學的幾點反思:一、在教學中融入一點生活味,把“死知識”變為“興趣生活”

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也説過:“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或用眼睛看科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好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既有經驗及社會實踐為基礎展開,創設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境,讓學生在“動手做”和“動腦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動中體驗、感悟,乃至發現和解決問題。例如,在講到“光對鼠婦的影響”時,學生提出疑問,為什麼平常在有陽光或是大白天時見不到鼠婦 由此提出問題:光對鼠婦有影響。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自己動手抓鼠婦,設計對照實驗:除了光照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經過反覆實驗,查閲資料,驗證了鼠婦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這樣的教學既抓到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綴入一點文學味,讓“課本劇”化為“教育詩”優秀的文學作品無不閃耀着作者的思想和人格的光輝,而且藴涵一定的科學道理。如在講到“動物的發育”時可引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若根據所學的生物知識,可將其改為“春蠶化蛹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此外還可引用成語、諺語來説明生物學道理。同時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潛在的情感,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心理需求,能使他們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識。

二、教學中“教師為輔,學生為主”的自主式學習

要使學生掌握生物學習基本功,並在學習中不斷地實踐和應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必須改變傳統教學的重教不重學、重記不重做等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應做到洋思中學的“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會的不教,學生教學生”。洋思中學一直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而且制定了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短短的八個字,卻體現了該校的教學理念。為此我們學校也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六步教學法”,而且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要滲透素質教育首先轉變教育觀念,同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新課程、新教材強調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僅僅是少數尖子生。這就意味着教師應同等對待每一個學生,關注個體差異,着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創造能引導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使他們通過學習,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獲得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應從教案的設計到課堂教學的實施,都力求滿足每一個學生,承認他們理解能力以及最終發展程度上的差別,在討論中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從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去看待學生,用賞識教育的觀點評價學生,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使每個學生都充滿學好生物課程的信心。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地備學生,而且要從學生地實際出發,區別對待,分層備課,精簡講授時間,為學生創造更多地自學、觀察、操作、思考、表達、交流、表現地機會。在作業的設計上,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依照不同學生的需求,儘量留一些發散和開放性的題目,為不同的學生留有餘地,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這樣可以給教師創造性地教和學生創造性學留有充分的空間。總之,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及探究性很強的學科,應充分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這樣學生不僅主動地獲取了知識,領悟了科學研究的方法,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13

通過一學年來的教學實踐與不懈探索,總結出新課標下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點滴體會:一、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二、讓學生在評價中激勵自己;三、創設空間,讓學生主動探究。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是主體,教師作為服務員的原則,這樣才能更好地貫徹新課標的理念。

新課標下的七年級《思想品德》,與以往的《思想政治》相比,更貼近於學生的生活及思想實際,更注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以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與發展。

而“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是新課標的教學目標之一。那麼,如何在七年級《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滲透新課標的這一目標,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育和教學都應以學生為中心。今天的中學生,面臨着很多的機會和挑戰,需要在大量紛繁複雜的信息中做出恰當的選擇和判斷,必須具有一定的收集、處理和運用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學會獨立思考,提出質疑並進行反思。所以作為教師不應該唱獨角戲,而應做服務員,為學生搭建表演平台。在教學中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的課堂資源,善於為他們創造、選擇條件,營造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善於抓住有關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讓他們的思維迸發出火花,同時善於指導學生去“做”,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整個課堂教學過程。

在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中,我一直嘗試小品表演、角色扮演、遊戲、討論等多種情境教學法,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熱情。其教學模式是:情境——理論——情境。情境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又是落腳點,探究情境需要學習理論,學習理論是為了更好地探究情境,以此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過精選情境是情境教學法的首要條件,情境是教學的主線,要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能起到組織教學各環節的作用,比如,導入、表演(過程)、討論、總結等。不過為了順利而有效地進行情境教學,課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首先,選準情境。每課的教學目的都不同,而每課又有不同的教學環節,那麼,在教學中就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環節來選擇恰當而有效的教學情境。如《認識新夥伴》適用遊戲;《男生女生》適用角色扮演;《文明交往》適用小品表演;《感受青春》則適用專題討論等等。通過這些情境的創設,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就能充分調動起來。

其次,課前必須組織並認真指導學生做好各種情境表演的有關準備工作。如選好人、準備好道具並指導學生進行排練等。為了讓每次的情境教學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本學期開學不久,我就在各教學班以自願為原則成立了小品(角色等)表演小組,這樣就避免了情境教學“走過場”的情況發生,真正起到為教學服務的作用。

另外,為了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避免顧此失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來確定表演的學生。我的一般做法是每課“探究園”中的漫畫一般都是隨堂以自願為原則請學生即興表演;而根據各教學目的及環節的需要,由教師設計的小品、角色扮演等則由小品組的同學課前排練好,以便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二、讓學生在評價中激勵自己。

從新課標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來看,課堂教學不能再把知識的死記硬背作為我們教學的唯一目標,評價學生也不是讓學生背出一些零碎的知識點,並由考試分數的多少來決定。我們應該認識到學生是人,是一個每天都在不斷成長的人,記住幾個知識點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通過學習過程,來真正激發學生的個人意識,並通過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讓學生積極參與問題,解決問題,加強個體自我的心態調適,真正達到知識與情感的和諧統一。

而新課標對評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在重視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為了更好地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發起起學習的熱情,我在這方面的做法是:

(一)、充分利用課本原有的知識板塊進行評價。如“探究園”、“實踐與評價”中的某些小設計,我都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動腦想、動手去做、動口去講,讓大家各抒己見。對學生所出的“點子”、所想的“辦法”及各種“計劃”的設計我都會給予恰當的評價,特別是對他們各自的獨到之處,更是給予充分的肯定、高度評價,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充分調動他們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熱情。

(二)、認真做好課後評價。每學完一節課、一課書、一個單元我都會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在評價中,我一般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形式,比如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簡單小結、談感想、寫心得、進行活動設計、同學間互相打分、舉辦學生的小作品展示、個人才藝表演等等,以此來肯定學生,激發學生。值得注意的是絕不能把評價變成對學生的問卷考試。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14

在導入《我們的遠古祖先》人類的起源時,本來設想先從傳説入手,問道:“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人類的歷史,那麼人是怎麼來的呢?”學生立刻回答:“人是由猿猴變來的!”我有些高興,學生有知識基礎,又有些疑問,他們這樣肯定,是怎樣知道的?

我接着問:“從古猿到我們現代人的進化經歷了哪些過程?”

學生起嘴八舌的回答:“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現代人。”

“完全正確,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國小科學課學過。”

“學過的同學舉手。”結果全班學生都舉起手來,太意外了,學生的知識真是很豐富,人的進化階段這些知識在講世界史時才會講到。我立刻鼓勵他們:“大家能把學過的知識記住,並能用到,説明大家很會學習。”

課程還要繼續,我不想失去這堂課人文的色彩,於是我説:“同學們已經揭去了人類起源的神祕面紗,有了科學的知識,但在我國和西方,對於人類的起源,也有着美好的傳説,有誰知道?”學生講了女媧造人的傳説,對於西方的“亞當、夏娃”的故事比較陌生,學生很驚奇,配合着演示文稿的使用,從學生的神態可以判斷出,很感興趣。

傳説雖動人,但畢竟不是事實,人類經過從猿到人的演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什麼時候有古人類居住,是考古學家一直關注的問題,考古學家的發現證明,中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在中國大地上,廣泛分佈着我們遠古祖先的遺蹟,我打出《我國境內主要遠古人類遺址分佈示意圖》,開始轉入正題。

學生的生活各不相同,事實説明,不能輕視學生的知識資源,但怎樣開發學生的資源,真正讓學生參與、神入學習,需要在教學中,瞭解學生,做好備課,並在教學過程中靈活應變。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15

通過學習,使我懂得了教師的教學反思的重要性,而且針對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進行了照鏡子,發現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比如:反思點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就這方面今後要注意,關注學生的反應從而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予以改正。另外,對於反思的重要性是在於“思”,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而不應該是為了應付檢查而流於形式。

教學反思” 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就是研究如何教,如何學,並在教中學,在學中教。師生互動情況以及如何小組合作探究新知的經驗過程寫下來。如何寫好教學反思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1.寫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再教學時應吸取的教訓。

3.記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見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後豐富教學的材料養分。

只有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在來年的教學工作中,我將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16

經過這一週的上課,感觸頗多,有很大收穫,也找到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使得我們加以改正,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及課堂的教學過程,重新設計教學過程,更好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做到真正傳道、授業、解惑。

下面我就從幾個不同方面説説這一週的教學心得與體會.

一、教學過程不連貫,出現“斷層”現象。

由於教學的時間太少,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銜接比較差,容易出現無話可説的局面,課堂中出現停頓。

二、教學過程中受學生的影響較大。

對於課堂上的教學過程的把握比較差,受學生的影響較大,很容易打亂整堂課的教學進度,不能合理的把握課程的時間進度,出現知識點還沒有講完就到了下課的情況。

三、學生的基礎較差,起點比較低。

由於對學生的情況不太瞭解,整堂課設計的教學內容對於學生來説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學生學不會,喪失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目標,不能真正掌握本堂課的知識點。

四、期望的教學程度跟實際的教學程度之間有較大差距。

在每堂課的教學中,總是期望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學生能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可是學生之間的能力參差不齊,差距較大,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較為突出。

五、教學內容較難,學生聽不明白。

對於稍微難一點的內容,學生就出現無法理解的現象。

解決方法:

一、課下熟讀教案,自己多練習,及時找出問題,進行調整。

二、對學生進行輔導的時候要有針對性,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抓住主要問題,對於出現較多的問題,可以再説一下,讓更多的學生了解。

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新的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降低難度,讓學生聽懂學會。

四、降低目標,針對學習吃力的學生,應多加輔導,詳細的講解教學內容,做到每一步都講通講透。

五、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由難変易,教學內容更加通俗易懂,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理論練習實際,提高學生的掌握程度。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17

新課改已經進入全面的實驗階段,通過一階段的教學我感覺到,新的理念、新的標準、新的教材,帶來了面貌一新的課堂教學。新的教材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人教版教材的編寫無論是從內容的呈現方式,還是頁面的設置上都重視兒童已有的經驗和興趣特點,提供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這些正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基礎。下面談一談近兩年來我在教學實驗中的幾點體會和教學反思。

一、以新的理念為指導,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進行教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創設與生活實際有關的情境,讓學生髮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數學並不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0的認識”的時候,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 我先在黑板上貼了一隻可愛的小猴子,並對學生説:“猴子媽媽因為小猴子愛學習,所以獎勵給它兩個桃子。”説的同時,在小猴子面前貼上一個大盤子和兩個新鮮的大桃子。“小朋友你們看,小猴子是不是很開心呀?”接着小猴子就開始“吃”桃子了。我先從盤子裏取下一個桃子,這時讓學生觀察:發現了什麼?(發現盤子裏只剩下一個桃子了。)我接着問:“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學生答:“可以用1來表示。”然後我又取下一個桃子,並説:“小猴子又吃了一個桃子,這回該用數字幾來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小朋友們讓我們來幫助小猴子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很自然的讓小朋友説出了“0”。這樣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發現數學、探究數學,體驗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二、以新的理念為指導,自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體會編者的意圖。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創造地運用教材資源,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例如,我在教學一年級上冊數學第29頁上“0”的認識時,我充分挖掘教材,當小朋友認識了“0”後,我提問:你們還在什麼地方見過“0”?小朋友説得熱火朝天,有的説:我家電話機上、手機上有“0”;有的説:足球比賽的比分是0:0;温度計上有“0”;尺子上有“0”;門牌號碼有“0”;還有的學生説今年是20xx年,裏面也有兩個“0”……最後,我讓學生想辦法表示0,學生表情興奮,紛紛動腦、動手操作起來,有的把文具盒裏的東西全倒出來,説裏面有“0”枝筆;有的學生説:我們上體育課時,教室裏的人數是“0”……“讓學生想辦法表示0”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動機會和想象空間,培養的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通過表演,自己去發現、研究,揭示了學生對0的含義的理解,也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思維。

三、以新的理念為指導,組織有效的合作學習。

在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但是,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多數討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

我們應該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在討論前要考慮各小組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在組內討論交流,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和時間。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要深入到小組當中,瞭解合作的效果,討論的情況等等,從而靈活地調整下一個教學環節。

例如,在教學國小一年級數學“連加、連減”時,我大膽地把教材中的兩個例題作了變動,把它們設計成學生熟悉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使學生更容易地掌握。在教學例題後,我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讓全班學生分四大組討論,每組創設一個情境,再讓學生根據內容列出連加(或連減)。

表演形式:一人敍述,幾人表演。

第一組:有10只小鳥,先飛走了3只,又飛走了2只,現在有幾隻?

第二組:草地上有4只小兔,跑來了1只,有跑來了3只,現在一共有多少隻?

第三組:河邊有8只螃蟹,爬走了2只,又爬走了4只,還有幾隻?

第四組:草地上有7只小雞,走掉2只,又走掉1只,草地上還有多少隻?

小朋友們表演得十分精彩,大家學得非常有勁。這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鞏固了知識,又嚐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以新的理念為指導,在有趣的遊戲活動中進行教學。

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最喜歡遊戲活動了,讓學生在有趣的遊戲活動中產生例題進行學習,學生會感到輕鬆愉快,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加、減混合”時,我把書上的例題改成了遊戲形式,我先對學生説:“小朋友你們喜歡做遊戲嗎?”接着,講遊戲的規則(先有7人在車上,接着下車2人,再上車3人)。然後,邊放音樂邊講述:汽車從德政園站開車了,(學生做動作、嘴裏發開車的聲音)家潤多站到了,停車(下車2人,又上車3人),汽車又開了。遊戲結束後,讓學生討論後説説,現在車上有幾人?有的學生説,現在車上有8人;有的學生説,原來德政園站車上有7人,到了家潤多站下車2人,又上車3人,現在車上有8人……學生在遊戲活動中知道:從7人裏面去掉2人(要用減法算),又多3人(要用加法算)。這樣學習“加、減混合”的例題,學生感到有趣、熟悉、自然,對數學的親切感、興趣感也自然產生了。

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髮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我認為,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儘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18

教學《找春天》,最讓我欣慰的是孩子們始終保持着高漲的熱情。這裏有驚訝、有欣喜、有展示時的成功感,學習成了一件非常主動、快樂的事。他們在學習中成長。反思教學的過程,有以下幾個收穫:

一、注重情境的創設、興趣的誘發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過:“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我想,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是新課程致力追求的新理念。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與文本對話,首先要喚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這需要老師努力創設一個充滿新奇的課堂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在有趣的語文實踐中內化語言,運用語言。

由於氣候的關係,我沒能事先帶着學生去觀察春天,但我利用多媒體為他們模擬了一個令人嚮往的境地,使他們興趣盎然,為接下來的學習調好了情感基調。“找找春姑娘藏在哪兒”“和它們打打招呼”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激發參與的興趣。

二、營造寬鬆的氛圍,平等對話,個性閲讀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在課堂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賞識學生。學生始終處於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體驗中。在潛心會文後,談及對春天的感受時,更是折射出多元理解。學生在課堂上靈性飛揚。正因為為創設了讓學生思維自由馳騁的空間,學生在進行語言實踐的過程中,處處閃現出智慧的火花。

三、樹立課程資源意識,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課標指出,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必須要有開放性的課程意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樹立大語文的教學觀,巧妙整合各種教學資源,融合課內課外,把語文與生活融為一體。同時,語文也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該是語文實踐。作為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正是在這種強烈的課程資源意識的指引下,我引導學生課內吟春頌春,課外尋春賞春,多次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在語文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以致生活走進了語文,語文走向了生活。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19

今天是新學期開學的第二天,學生上課表現特別好,因此今天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完成的好,知識落得很紮實。

今天上課伊始,我首先進行了三分鐘説話訓練,進行講故事訓練,為了給孩子們起個示範作用,因此我選了一名班級內平時説話表達能力較好的學生,她準備的好,學生傾聽的認真,效果好,接下來就進行新課傳授。

《找春天》這課,我主要以朗讀為主,學生通過觀察畫面,再加上動聽的朗讀,彷彿把他們帶到春天的季節裏,感受到孩子們的快樂和春天的美麗。學生在學習課文時,都能主動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大家積極舉手發言,積極參與活動。由於學生的表現,我也全身心投入課堂中,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心情特別開心,課堂上常常能傳出陣陣掌聲,那是學生給課堂上表現好的學生的鼓勵,我們班那個平時學習成績最差的姜濤同學,課堂上都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同學們送給他的掌聲更激烈。新學期孩子們的表現,更激發我講課的激情,本節課輕鬆完成任務。

本節課針對年組課題,我精心設計了説話訓練,課文的最後一段的結尾是省略號,這是很好的説話寫話訓練。在學生有聲有色的朗讀完最後一段就開始進行説話訓練,展開自己的想象,大家積極舉手,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同學們,效果很好。

這節課準備充分,課備的好,因此效果好。雖然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本節課也存在許多不足,例如還有一部分學生只是認真聽課,但不能積極參與活動中,這有待在今後的教學中動員他們能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中。本節課由於時間原因,沒有進行指導背誦課文,今後在安排內容上要關注背誦內容,落得實處。

疫情下網課教學反思心得 篇20

一.教學反思的意義

教學反思不僅是個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精神產品的再生產。反思是一種手段。反思後則奮進。存在問題就整改,發現問題則深思,找到經驗就昇華。如此説來,教學反思的真諦就在於教師要敢於懷疑自己,敢於和善於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身自覺地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反觀自照,屬於“個人奮鬥”。你可能在燈光下靜夜思,回顧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遙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為教學反思具有別人不可替代的個性化特徵,你就有可能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二.教學反思的方法

第一,行動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同時開闢信息綠色通道,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並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後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教學反思貫穿於你的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第二,比較法。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尤其是要研究優秀教師、特級教師的教學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當然,無論是運用行動研究法還是比較法,我們都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教學反思的類型

1.“課後思”:一節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後記一得或教學日記,這對新教師非常重要;

2.“周後思”或“單元思”:也就是説,一週課下來或一個單元講完後反思,摸着石頭過河,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月後思”:對於自己一個月的教學活動進行梳理。如:月考後質量分析。

4.“期末思”:即通行的期末質量分析,這是比較完整的階段性分析。通過期末考核,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家長意見,從而進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或一屆教學的宏觀反思。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原本是我教學中的一種隨筆,自己堅持寫了多年。那時並沒有誰來要求我,是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種即時靈感。

在那些靈感中,我曾經記錄了孩子們課堂上閃光的身影,留下了我心中許多的不自禁的感動;那裏有我教學經驗的精彩描繪,也有我工作不慎時捅下的漏洞;在那裏,我曾經不斷地刷新一個真實的自我,也曾經輕輕地汲取營養為自身內需做補充;那裏有我的憂慮和困惑,那裏也有我的歡歌和笑語;更值得一提的是,那裏記載着我嚐盡了酸甜苦辣後的欣然: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向前走,換來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小成功。我曾經在內心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説:真心地感謝吧——教學反思。它給了我一個工作反省的機會,給了我一方滋養孩子成長的沃土,給了我一片展示自己才華的天地,幫助我一天天變得成熟、變得聰明。我永遠會對它有一份鍾情。 後來,教學反思不再為我所有,卻衍生成教學備課中的一種規定。它要求我們寫出東和西,寫出南和北。有些方面俱細之極很不容易被接受。尤其是教學中沒有什麼觸動而無病呻吟時的反思,簡直叫人覺得是一種難受。

我常想,教學反思畢竟是一種促進教學提高的手段或方式。它需要執筆者的用心,也需要執教中的細心,更需要過程中的真心。它不是靠規定就能生髮出來的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