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師讀好書心得體會(精選3篇)

高中教師讀好書心得體會 篇1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這是書封面上的一段話,正是這段文字,吸引了我的眼球,給了我無限的感動,讓我受益匪淺。

高中教師讀好書心得體會(精選3篇)

《孩子,你慢慢來》,我喜歡這本書,也喜歡這句話。作者龍應台的文筆是那樣的細膩,全書藴含了一位偉大的母親愛的氣息,讀着讀着,一股暖流慢慢飄進了我的心房。

讓我們慢慢來,讓我們耐着性子學會等待。

讀完這本書,我不斷地反思了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有時會很生氣,有時也會對學生大聲訓斥。記得期會考試前一天,我和白老師一起從會議室返回北教學樓時,老遠就聽到哈哈大笑的聲音從樓上傳出來,我倆邊走邊猜測着這笑聲是從何而來。當時的我雖沒説出口,但心裏早已斷定是我們班。於是,上樓直奔教室。“老師,崔晨曦給他的同桌講笑話,他還大聲地笑。”班長見我來了,立馬站起來,氣憤地説。聽班長訴説的同時,我帶着滿臉的怒氣瞥了崔晨曦一眼,此時的他也許真正意識到自己錯了,低着頭,看着桌上的卷子,一動不動地坐在那兒。

“如果今天不給他點嚴厲的教訓,我怎能安心?”想到這裏,我走到他的座位,只見他的捲上僅寫了幾個詞,看到這些,我便火冒三丈:“走,去給你媽媽打電話,讓她來盯着你寫。”他一聽,急了:“老師,別……別……。”當着全班同學的面,他竟然這樣對我説,我裝出一幅很生氣的樣子,走出教室,進了辦公室,一會兒,他也跟了過來,説:“老師,對不起,我不應該講笑話。”聽他這麼一説,我真想原諒他,可是,想想以前的種種違反紀律的事,都與他脱不了干係時,説:“以前,我總是心平氣和地跟你講道理,你也總是不斷地向我承認錯誤,這次我再也不給你機會,打吧!”他見我這麼堅定,拿起話筒,撥通了電話。不一會兒的工夫,她的媽媽趕了過來,知道他犯了錯後,一直數落着:“這麼長時間,付老師沒給我打過電話,我還以為你表現得很好,沒想到你這毛病還沒改……”説罷,她看了看他手裏的試卷,相當生氣,此時的他再次認識到自己真得錯了,趕緊寫了起來。當我把學生帶出學校回到辦公室時,他已寫完。我們一起下樓、回家。

説實話,這樣的結局,我心裏很不是滋味。從那天起,他那些過分的行為收斂了許多,也正是從那天起,他的名字再也沒被值日班長寫在黑板上。直到今日,我的內心深處並沒有因他折服而自喜,也沒有因我的勝利而置之不理。如果我學着安安的媽媽,耐心地與他交流,讓他愉快的接受;如果我不衝動不叫家長,換一種方式教育;我就會帶給他歡樂,而不是無窮的壓力。上週四的一個課間,我讓他下節課課後找我,他沒有忘記,規規矩矩地進了辦公室。我和他談了好久,談到他期會考試考得不錯,三科都在九十分以上,表揚了他有寫好作業的習慣;談到了他的日記比以前大有長進,肯定了他有堅持閲讀的習慣。並提醒他,如若能做到嚴格約束自己、控制自己,老師相信他還會有大的進步。一句表揚,一次肯定,一種相信給了他莫大的自信,談話結束,他準備回教室上課時,恭恭敬敬地説了一聲:“老師,再見。”此時,我感到很欣慰。心中默默地重複着那句話:孩子,你慢慢來。老師對你有耐心。

事後,我重新拾起《孩子,你慢慢來》細細品讀。我覺得教育不是賽跑,教育學生應該慢慢來,多給學生一點時間,多給學生一點耐心,教育是慢的藝術,我們必須與家長一起慢慢等待孩子的成長。讓我們用心欣賞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細節,享受孩子一朝一夕的變化!讓我們用心欣賞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片段,享受孩子一喜一怒的真實!長長的路,慢慢地走!長長的路,健康地走!

高中教師讀好書心得體會 篇2

有幸拜讀《做卓越的教師》一書,讀後感受頗深,這是一本提升教師能力,超越自我的書,是一本受益匪淺,藴含教育意義的書。此書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方方面面都有啟發,讀完此書,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談以下幾點感想:

教師要發自內心地關愛每一個學生。

我現在所帶的班級基礎較差,記得剛接手這個班級時我很沮喪,當我走進教室才發現其實並不是別人想象的那樣,於是我便覺得很有希望,對他們要求非常的嚴格。但是沒過多久我發現只有嚴格還是不行的,還需要愛心,要發自內心地關愛他們。

從此,我不再因為某一個學生上課講話而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取而代之的是,走到他旁邊,問他為什麼要講話,此刻講話合不合適,他也很坦誠地説,他想學習,但是基礎太差聽不懂。我就對他説,就算聽不懂也不能講話,我們達成了共識。此後他一講話,我就盯着他,他就不講了。

教師要很細心,很有耐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我現在的班級基礎普遍不好,於是我每次先講解基本概念,基本定義,再設計有坡度題目,先運用基礎知識再稍微提高能力,最後出一箇中檔題目做思考題,題目做完後,讓學生自己演排。我也趁機表揚他們,鼓勵他們,同時也糾出他們在習慣上和規範解題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如果還有不懂的,我再給他們講解,一遍不懂,二遍、三遍。下次上課時,我針對上次講課的重點內容出一個題目,讓他們當場練習,既鞏固了知識點,又提升了他們的解題速度。

抓住學生的心理需求,為上課謀福利。

通過下課和學生聊天,對班上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性格喜好都有所瞭解,我發現其實他們也有可愛之處,有同學寫得漂亮,但是不喜歡學習,我就讓他到黑板上抄題目,並且表揚他的寫得好。有些同學自制力差,一不小心就走神了,或是搞其他事情去了,我抓住他想搞學習,追求更高分數的心理,不斷提醒他,督促他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在學習上。還有部分同學追求進步,由於基礎差,學習相對來説也有些吃力。於是我上課下課不斷地鼓勵他們,提醒他們要堅持,有時給他們佈置任務,並且還要檢查。一旦有進步,就表揚他們,並且還給他們訂立更高一點的目標。

當你一心只想着付出的時候,你會收穫更多。我沒想過我會有多麼大的成就,而事實上,我班的學生卻給了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讓我覺得付出沒有白費。

高中教師讀好書心得體會 篇3

有幸拜讀了李先生寫的《高效課堂22條》,《高效課堂22條》是李先生潛心研究教育10餘年看完後最深的體會是它以最簡潔明瞭的語言,概括講述了我們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高效課堂22條》從題目來看,就覺得教育理念新穎,貼近教育教學工作,是我們一線教師的指路燈。回顧新課程改革以來,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進行了新課程培訓,也搞了一系列的課程改革,無論是教師主角的轉換,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課堂模式的構建無不是為了掀起教育的另一番新天地。

高效課堂主張把課堂還給學生,在課堂上,教師不再是主體,學生卻成為了真正的主角。他們組成學習小組與對子,在自學的基礎上再經過羣學,討論,每個人都對知識有了相當的掌握,於是學生接過了教師的擔子,走上了講台,大膽的表述着自我的觀點,從容的講述着解題的思路。一堂40分鐘的課,以前教師可能講30分鐘或40分鐘,在高效課堂,這一情景完全相反,一撥又一撥的學生走上了講台向自我的同學授課,教師坐在了學生的位置,要麼給予引導、要麼向學生學習。能夠説,在這個課堂上,“教”與“學”真真切切到達了教學相長的效果。

而高效課堂上,學生跟教師則是平等的關係,學生有跟教師一樣的權利,他能夠講課,能夠對教師的做法提出自我的看法,師生共同探討。教師説的學生並不是完全認同。出現疑問的時候,學生會大方的跟教師説:教師,我認為這道題應當這麼做。即使講錯了也沒關係,因為這是“我的課堂”,所以“我做主”。

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儘管自我力求轉變新的教育理念,可當遇到困難時,自我卻退縮了,前功盡棄了;反思自我的課堂教學,儘管自我力求把學習主權還給學生,但當遭遇學生的沉默時,遭遇時間的緊迫時,遭遇教學成績的影響時,自我卻又沒能在這條路上披荊斬棘,堅持下去。

作為新課改時代的教師,我們應當堅信,課改任重道遠,但讓我們一齊勇挑重擔,向目標出發,努力使自我在教育這塊沃土上盡情的發揮所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