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素養與教學藝術心得體會(精選3篇)

教師素養與教學藝術心得體會 篇1

3月26日—3月29日,第四屆“七彩語文杯”全國國小語文教師素養大賽觀摩活動在六朝古都南京舉行。這是一次小語界隆重而熱烈的聚會,這是一場激情與智慧碰撞的饕餮盛宴!我有幸與七千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小語人一起,置身於火熱的比賽現場中,徜徉在美輪美奐的語文世界裏“七彩語文”杯全國國小語文教師素養大賽是由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辦,南京市教育局承辦,大賽每年一次,今年已是第四屆。本屆大賽,一共有來自全國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0名選手參賽。比賽分兩組進行,設有金陵河西及南京林業大學兩個會場。我們(合肥代表團,合肥市教研室劉學山老師,六安路國小張主任,雙墩中心校董飛虹老師,)所觀摩的是金陵河西分會場比賽盛況。台上,選手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台下,專家妙語連珠,輕鬆點評,令人如沐春風,眼界大開。短短三天的觀摩活動,我看着、聽着、思考着、收穫着,感到精神十分富足,不虛此行!

教師素養與教學藝術心得體會(精選3篇)

序幕

活動伊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教學處處長付宜紅女士致開幕辭,她高度肯定了舉辦素養大賽的意義所在,即用實際行動詮釋和解讀素質教育的精神,通過提升教師的素養實現對素質教育的有力推進。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周文海致歡迎辭,向大賽表示熱烈祝賀,向到場來賓表示歡迎。原國家督學柳斌先生在開幕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説:“我認為,有了國小語文教師語文素養的提高,而後才有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有了國小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而後才有國民整體的語文素養的提高,而後才有健全的國民。”這番話讓我們感受到語文教學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單一的知識,更負載着豐富的人文內涵,關係到我們中華民族的整體文化素質。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甸甸的。他還呼籲:“語文教學應當重視誦讀,語文課要返璞歸真,要讓語文課迴歸樸素,迴歸樸實,迴歸本真。”是啊,語文課姓“語”,所有語文老師都應該記住這一點。我們必須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用語文的方法去觸摸語文,讓學生沉浸在字詞句篇的語文世界品味快樂,使聽説讀寫能力在積累中提高,在提高中積累,最終形成語文素養。

誦讀——生動悦耳

參賽選手的誦讀內容選自現行國小語文各版本教材,選手依次展示了他們精湛的朗讀技巧,《田忌賽馬》、《金子》、《新年的禮物》、《天安門廣場》、《寓言三則》、《推敲》、《晏子使楚》、《祕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匆匆》、《一路花香》、《放風箏》、《觀潮》、《師恩難忘》、《北京的春節》這十五篇作品題材不同,風格各異,但選手們用充沛的感情、悦耳的聲音、抑揚的語調,帶給聽眾美的享受。他們有的表情自然,儀態大方,動作協調舒展;有的吐詞清晰,字正腔圓,表達流暢,神采飛揚;有的從容自然,舒緩有致,娓娓道來;有的語音純正,聲音甜美,活潑俏皮......他們鮮活了人物,立體了景物,深刻了道理,濃厚了真情,感動着自己,也感染着他人。朗誦結束,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午間半小時》主持人虹雲老師做了精彩點評 ,她着重強調了兩點:一是朗讀的音樂性,也就是聲音得有起有伏,有高有低;二是語言的形象性,也就是讀的時候帶着形象出來,面部要表情豐富些。而且就普通話朗讀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共性錯誤進行了示範和現場練習,隨後,她為我們表演了中央電視台大型專題節目《話説長江》的部分解説詞,激情澎湃,引得現場掌聲雷動。

書寫——功力深厚

書寫展示考驗了選手的粉筆字功底及心理素質,現場抽題、現場展示,高低立現。伴着悠揚的樂聲,參賽選手在3分鐘之內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自己紮實的粉筆字功底。他們書寫時筆法靈動,有起有落,字形優美舒展、工整有致,吸引了台下觀眾的凝神翹首。 粉筆字展示要求選手在三分鐘內完成四個成語的書寫,內容現場抽定。書寫的四條成語是:“以身許國”、“ 碧血丹心”、“ 橫眉冷對”、“浩氣長存”。選手們都沉着鎮定,全神貫注,盡情揮灑手中的粉筆,一蹴而就。 江蘇省書法協會主席王惠鬆先生為選手的書寫點評,他們認為各位選手的書寫基本做到了正確、流利、美觀,但在章法上尚存在一些問題,還須繼續努力。雷實教授還就漢字書寫美觀的要訣,及漢字文化的傳承作了闡述,最近教育部將發一箇中國小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有技法的要求,也有文化的要求,到國小高年級要了解條幅,斗方,楹聯等基礎的書法作品,同時,瞭解五種書體,漢字的大致演變過程,熱愛漢字,喜歡書法,到國中、高中有更高的要求。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都要達到高中畢業生的要求,我們每個語文老師都要勝任書法課。並對中國小的寫字書法教育提出了美好的寄望。的確,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就是一個老師,尤其是語文老師的底氣,是語文教師的驕傲,也是學生的福氣。每一個語文老師上課時都要有意識地規範自己的板書,日積月累,才能精益求精。

才藝——異彩紛呈

才藝表演全方位展示了選手的個人風采。激情的朗誦、靈動的舞姿、動聽的歌聲、精妙的書法、悠揚的笛聲將每一位聽課教師帶進一個個多彩的世界。令人讚歎的是本次大賽的參賽選手多數都展示了自身多面的.特長。有的將兒童廣播劇、電影配音和紀錄片解説結合起來展示自己的語言藝術;有的將演奏、演唱及書法串燒在一起,集中展示自己的綜合素質;有的將話劇、演唱和書法結合在一起,展現自身的表演藝術...... 唱一首《中國心》激越起滿懷豪情,誦一篇《九曲黃河》感受到民族的血脈;撫古琴吟一曲李白的《將進酒》,舒玉臂跳一段曼妙的傣族舞蹈最精彩的莫過於10號選手的書畫《詠梅》了,她雙手左右開弓,在黑板上再現了一株絕壁上的梅花,並附上柔潤含剛的書法,作品一完成,評委們紛紛打出了滿分,全場掌聲雷動!才藝表演環節全方位地展示了參賽教師的個人素質。精彩紛呈的表演“比春晚還熱鬧”!讓全場觀眾不禁嘖嘖讚歎!掌聲雷動!這哪裏是國小老師的展示,説是藝術家們的表演也不為過!於是各自的才藝表演成為了之後各位選手的代名詞。當真是“藝多不壓身”啊! 教學——各具特色課堂教學展示是本次大賽最精彩的環節,三十分鐘,三十個學生,每一位參賽教師都展示了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學風格。這一環節是選手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知識儲備、現場應對等綜合素養得到全面展示的一個部分。在這一環節中,各位選手傾力打造了各具魅力的課堂。儘管面對的是素昧平生、未經磨合的學生,但是他們抓住教學切入點,設計匠心獨運,在執教過程中詮釋的理念和迸發的智慧也可圈可點,從細微處彰顯了他們紮實的教學功底和良好的應變能力。在這最真實的課堂上以生為本、鼓勵探究等教學理念的實踐,讀寫結合、注重感悟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們播種了一顆顆熱愛語文的種子。 課堂教學展示是比賽最重要的環節,當然也是佔分比重最大的環節。15位選手都具備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廣博的知識儲備,良好的課堂駕馭能力,對教材理解準確深刻。

課後,國家語文課程標準研製組核心成員、小語教育專家陸志平教授作總評。他認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要做到“六神有主、通則不痛、入境而不隔”,接着從解讀新課標入手,進行了課堂教學點評。通過陸教授的精彩點評,讓我們看到學習語文文字絕不等同於學習語言文字的應用;遵從新課標“統籌安排”的指導思想,我們的課堂將走出碎和亂的死衚衕,堅持平等對話,才是引導學生學會質疑、解疑的前提。

教師素養與教學藝術心得體會 篇2

今年暑假期間,我們第一批閲讀種子老師再次相聚在一起,參與了由閲讀·夢飛行基金組織的進階種子老師培訓,這是一次高標準、高效率的培訓學習,三天的培訓時間雖短,卻讓我們收穫了感動、收穫了歡樂,更重要的是收穫了新的閲讀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

三天的培訓中,我時刻被感動着。我深深感動於基金團隊在培訓之前的嚴謹支配和細心預備,感動於睿智、創新、合作、團結的基金團隊無比辛勤的付出,感動於樑校長和基金老師們毫無保留地與我們共享創新獨到的閲讀教學理念和方法。

三天的培訓中,我始終是歡樂的。在這裏,我們一起傾聽、一起探討、一起溝通、一起展現,我們暢所欲言、相互競爭、相互促進,我感受到了夥伴們熱衷學習、勇於探究的精神。各組學習成果的共享更讓我視野開闊,思想昇華。

三天的培訓,我吸取了養分,得到了提升。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對我而言,讓我最為深刻的是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中如何進行優質教案的編寫,彌補了以往傳統教案編寫中存在的不足,優質教案中的教學目標特殊提到了“應用”,這將同學開拓思維學以致用等方面的力量提升到了更為重要的位置;而閲讀策略在教學中的應用,則告知我們老師在課堂中如何扮演好引導、示範的角色,讓同學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學會深化思索;主題閲讀的培訓,告知我們如何把閲讀和各科教學有機融合,併為全體老師參加其中,供應了最為直接的方法方式。

三天的培訓讓我想到,作為直接的教育者,我們是否有過這樣的思索:除了學問,我還應當給同學什麼?除了讓同學“學會”,我是否告知過他們“會學”?什麼樣的`課堂能關心我的同學更好地應對會考和大學聯考,應對將來社會進展?我是否可以通過閲讀教學這個平台來解決上述問題呢?雙峯縣的閲讀教育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面臨着一個瓶頸,即:閲讀教學如何與各科教學結合?如何通過閲讀教育獵取更大的效益?這一系列的問題,本應由我們自己去努力探究並解決,可我們又努力了多少呢?這是最值得我們反思的。幸好,通過這次培訓,樑校長為我們指明白方向,解決了許多的懷疑。接下來,我們應當在如何編寫優質教案上、如何把閲讀策略應用到教學中、如何開展主題閲讀等方面去努力!

培訓結束了,但思索沒有結束,行動沒有結束,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恩,帶着信念,帶着激情,努力去踐行。

是的,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羣人,可以走得很遠。祝福我們的閲讀教育在樑校長以及基金團隊的指導下,能走得遠一些,更遠一些……

教師素養與教學藝術心得體會 篇3

我是一名兼職的農村國小音樂老師,有幸參加了懷化市(國培計劃)國小音樂教師遠程培訓。

農村國小音樂課就等於簡單的唱歌課,上一節,教一首歌,便算是完成了任務了。這次培訓學習,我觀看了很多優秀的音樂老師的教學視頻,也學到了不少的音樂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在這裏,將這次學習的一部分感悟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作一個總結。

新課標指出:中國小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於通過音樂,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那麼如果做到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質呢?我看到培訓視頻中很多老師的音樂活動設計,在許多地方都提供了學生的創造空間:比如,儘量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同地敲擊方法,在敲擊中掌握三拍子的節奏。又如,創編歌詞:當學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後,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小小音樂家,改編原來的歌詞,自信、大膽地向大家介紹自己心愛的樂器。“創造中體驗”帶給學生無窮的樂趣,也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創作成功帶來的喜悦。

那麼,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如何做到這些呢?

一、啟發想象,喚起學生創新能力。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及所謂標準答案的限制,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傳統教學模式牢牢束縛着老師和學生的思維,甚至自己曾一度認為:把學生教得沒了任何問題是教學效果好。現在反思,其實這種教學觀念,完全忽視了學習的個性發展,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古人也説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學不問,難有學問,思維從疑問開始。在藝術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自己提出問題,並自己解決問題。

比如,我在教學三年一期的“擺手舞”這一課時,有學生就問:擺手舞是怎麼跳的?我不做正面回答,我用風琴伴奏唱“擺手舞”,讓學生想像一下,在歌聲裏,你會怎麼跳這個“擺手舞”,先是有幾個女同學開始做起了動作,我順勢引導他們跟着音樂的節奏來跳,這時,男生也有人開始跳起來,動作各種各樣,但都能跟隨節奏,同學們跳得可歡了!這時,我再跟他們講關於“擺手舞”的相關知識:擺手舞,是湘西土民族獨有的一種民間舞蹈,每年的正月九年級到十七是他們的“擺手節”,土民族男男女女,成千上萬的,會圍成一個個的圈子,擺動雙手,邁起健美的步子進進退退,他們以這樣的舞蹈為新的一年祈福。然後,我再彈唱一遍“擺手舞”,同學們想像土家人民圍成圈子跳起“擺手舞”的歡樂情景,再一起邊唱邊跳“擺手舞”。這樣,學生們在學會這首歌的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想像,並且體會到了音樂與舞蹈的韻律美。

二、弱化傳統環節及概念教學,注重體驗。

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過於強化音樂知識學習和技能的訓練,造成學生死記硬背不能靈活應用,課堂學習機械化、成人化;教學環節板塊化,教師教學感到枯燥無味,學生也覺得學習沒有了生趣,這些都與新課標的要求相違背,不利於學生的發展。在本節課教師努力突破傳統發聲、節奏練習、聽音練習的框框,將發聲、節奏、聽辨練習融於歌曲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努力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體驗、感受,知道怎樣的聲音更美及二拍子節奏的特點,同時不知不覺中獲得聽辨能力的培養。

三、音樂教學的多元化。

以前我的音樂課是一上課就教歌唱歌,其實音樂的內涵是那麼的豐富,學生完全沒有體會到感受到。所以,我充分利用音樂豐富的元素,讓學生來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比如,我會把將音樂課上成一節“朗讀課”,讓音樂與朗讀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音樂聲中體會文字的優美、在朗讀中享受音樂在情感上的共鳴;我會用一節課專門來讓學生來感受“節奏”,通過拍手、拍膝、敲桌、跺腳,創造出各種節奏來;我會讓哼唱(或者用風琴彈奏)聽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跟據自己對樂曲的理解用形體來表現樂曲的情緒或情感,嘗試用自己內心與音樂交流。

總之,通過國培活動,我感覺自己在對新目標的理解上、在教學理念、在教學方式上都有了較大的提高,而作為音樂教師,我也更應該不斷反思,努力提高音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