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磨課心得體會(通用8篇)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 篇1

連續兩週的數學大組磨課活動結束了,李雪萍、文靖、曾臻3位老師以同課異構的形式給大家展示了三節非常精彩的示範課,3位老師各有千秋,課堂精彩紛呈,使這次磨課活動得以圓滿結束。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通用8篇)

我曾今説過,我喜歡把每一次活動當作一次學習的好機會,因此每次聽課我都能學到新的東西,身為鵝山路國小數學組的一員,我很高興我們有着這樣一個團結的團隊,從領導到組員,大家每次活動都能盡心盡力的去配合上課老師,使她們總能夠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每一次活動又是那樣的精彩。對於《打電話》這樣的體現優化思想的課,我是這樣認為的,我覺得今天大家討論得很激烈,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大體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要把課上得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第二是讓學生理想化的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這是兩個很大的命題,也是當今中國教育改革所面臨的一大問題,對於學生,在應試教育的這個大前提下,當然,他能掌握應試的技巧,掌握解題方法會幫助他在考場上立於不敗之地,這話不假,但是我們的學生也是自然人,也是社會的一員,他在經過多年的學習努力之後必將踏入社會,找到他自己的生態位,這還要求他除了具備應試技巧以外,還需兼顧掌握一些生存的本領。前者不難,傳授知識無外乎言傳身教,而生存本領,為人處事,適應社會,這才是我們的學生在老師身上很難學到的。因此,我認為一個老師,她的教學方式方法必須儘可能的去適應我們的學生,適應當今社會,換句話説就是當我們無法改變一種教育體制的時候,我們必須改變自己去適應當前的體制,在摸索中尋求一種最佳的、最有利於我們學生的契合點。雖然我是一名剛踏上講台不久的'“新人”,但我覺得,學生的利益永遠是教育所追求所向往的,因此,我覺得我們數學大組的每一位老師的觀點都是正確的,她們都在為學生着想,都在摸索和探求着新課改精神下教師教學的契合點,每一位教師都在追求着相對意義上的完美,而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在一節課上,只要我們的學生從老師身上學到了東西,那怕課不是那麼完美,那麼這位老師就是成功的,是幸福的!

有感於學校的這次磨課活動,我想説,鵝小數學組的大家是最棒的,是最成功的,也是最幸福的!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 篇2

備課和試教給我很多收穫,同時也給我很多遺憾。就像一個平面上畫圓,隨着圈起來的部分越來越多,就會發現圈外的課堂學習氛圍變化很大。 這是一節學校的教研課,這節課我試教了三次,每一次都給我不同的感受,當我面對不同學生的時候,課堂的經歷和生成是不同的。學生思維不同,思考問題的角度的不同,我需要根據學生的思路,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這個過程是個充滿艱辛和智慧的過程。每次和同組的老師們交流,總是有很多發現,如果説從課中能感受到學生的智慧,那麼這也是我們組數學老師的共同努力。

我想,一節好課的背後需要深刻的思維方式,翔實的資料的掌握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我想老師在從中需要做的是要讓學生深入研究,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這節課的內容,無論對學生還是對我,都是有很大挑戰性的。在上課的過程中,所有的數據都從學生中來,學生的第一組數據出不來,第二組數據就不會出現,就無法進行數據的比較和交流,這節課就無法上下去。對於學生來説,挑戰就是在對學生的空間觀念、小組合作要求很高,這是一個人無法單獨完成的任務,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這樣就需要學生之間的默契和合作,這些對學生來説都是有挑戰的。

我一直認為,“磨課”的道路上學生是最好的老師,在整個上課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這樣幾個問題:學生探索的時間從哪裏來?我們要求學生去進行交流、合作和研究,但是課堂只有40分鐘,怎麼辦?這就要求老師要有取捨,我是選取老師講、學生聽,還是花時間和力氣讓學生自己探究,我想,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肯定選取後者,讓學生體驗再創造的過程。另外一個問題是當學生自主探索成果達不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時教師應怎麼辦?是匆忙講給學生聽,還是再給學生空間,讓學生去自我觀察、自我調節、自我反思,形成富有個性和創意的個性化的學習成果,我想,我會選擇後者,但是教師要做的是要進行有效的引導,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與驗證。

一節課的研究,需要教師在“磨課”中逐步養成自我反思的能力,在這節課中,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使學生在這樣的研究交流中逐步形成知識技能,同時,要注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及人文素養的培養。這次上課和“磨課”,我感觸很深,同時也感受到了教學之路的寬廣與魅力,有了以下幾點感受,和大家一起共勉:“磨課”的道路上學生是最好的老師;個體成長需要團隊的精神;老師要及時反思和積累,這樣教師才會在磨課中成長起來。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 篇3

這倆天的磨課和研課,自己獲得了很大的收穫。對於課文的講解,沒有很好的方法,自己以前的做法是:與學生一起分析課文,重點來落實知識點,學生聽,教師講,一節課下來,學生感覺枯燥無味,教師累的很。通過這次國培,使自己對課文的講解有了更深的體會。

首先:自己對閲讀教學有了重新的認識。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閲讀教學應該是教師、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交流的過程,學生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改變了傳統的、單一的、死板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寫思維導圖,構建文章的整體結構。

其次:能夠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根據不同題材的文章,採用略讀、精讀、跳讀貫穿於自己的教學中。抓住文章的主旨,找關鍵詞,猜測生詞的詞義等等,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激發學生探索知識和閲讀慾望,從而對閲讀教學有了重新的認識。

最後:我個人認為:Reading is writing.閲讀即寫作。每學習一篇文章,要學習作者的寫作意圖,語言的應用。教育學生如果讓你來寫這篇文章,你該如何構思。大家可能都記得:在我們使用新目標之前,就遇到過一篇文章:談談你對做家務的看法。要求闡明二種觀點:支持做家務的觀點,反對做家務的觀點,最後闡明自己對在家務的看法。孩子們感覺無從下手。試想一下:讓我們來寫,可能也有同感。那麼這篇文章就出現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所以在學習這篇文章,就要學習語言的應用。

總之,通過本次學習,即提高了自己對閲讀教學的認識,又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 篇4

磨課,是指把平時積累的教學經驗,並集中組員智慧的課以及上公開課前的反覆推敲試講過程。一個“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覆覆的修改斟酌和耗費教師的大量汗水。不過,這磨課的.“磨”字就如俠客十年磨一劍、修煉得道一樣,道出了一節成功好課的艱辛和不易。

在準備國家賽課中我經歷了“磨課”。現在回憶起來,每一次我都有不同的收穫。在這個過程中讓我真正體驗到磨課的過程是一個成長的過程,這個成長________於領導所賦予的機會及磨課教師的幫助。每一次磨課,我們都會在一起共同討論:討論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教學思路是否清晰、一個問題如何提問更加有效,怎樣板書簡潔明瞭更合理、怎樣才會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這個過程使我更好地感悟學生、感悟課堂,在磨課活動中,我不斷總結,不斷改進。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 篇5

磨課猶如磨劍,鋒芒在無數次花火中呈現。當然這樣的花火便是我們在磨課的過程中反覆推敲,不斷積累,把智慧和精華聚集在一起的過程,去努力呈現出每一堂精彩的課堂。

我認為精彩課堂的基礎是深入鑽研教材並抓住教材核心內容,去鈎織一個有型的網,這樣才會在有條有序的去組織語言,順利地進行餘下的準備工作

當然在和眾多優秀的教師進行磨課活動的時候,也讓我受益匪淺,那些都是我自己在書本及日常積累中所得不到的東西。“好課是磨出來的”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精心去設計方案,用充足的準備去講好一堂課是要付出辛勤和汗水的,一次次的實驗,一次次的積累,讓我更好的掌握了磨課的重要。在課堂去營造和諧的氣氛,熱情可以讓同學們滿懷信心地去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象,哪怕有時候他們説的並不正確。並且這樣還可以在他們的錯誤中進行延續的剖析,去引導開拓等,要完成一堂好課應該考慮各種因素,這樣磨課雖然艱辛,但是其中快樂和收穫才是最大的。

磨課讓我必須站上講台面對學生及聽課教師的檢閲,是一個反覆修正的過程,在磨課中,要先讓自己不斷積累去體會其中的精華,還要加上自身的觀點理念,靈活地運用在授課當中去。在磨課中不止提升了我的勇氣和自信,它讓我對自己的説課,講課,認真回憶,思考接合在一起,從這樣的深厚的積累中讓我的授課更完善,其次更加完善自己的內心,磨課帶領自己越來越強大,不畏艱難困苦,要不斷突破創新,這正是要講好課不可或缺的精神。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 篇6

首先很榮幸能夠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上課。磨課階段忙的我不亦樂乎,這也使我每天的生活更加的充實。白天忙班裏的事情,一到晚上就坐在電腦旁看名師的講課視頻,然後設計自己的教案,製作課件,那段時間常常忙到半夜,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指導老師王老師和寧老師給了我很多的寶貴建議,尤其讓我感動的是好幾次晚上11點多了兩位老師還在給我指導。我的初稿設計的比較呆板,教學內容多而雜,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一次大手術,終於,大框架沒有問題了,細節上還需好好打磨,於是又進行了幾次小手術。最後,在展示課上,還算比較圓滿。我深深感受到磨課的過程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同時也是成長的過程,在一次次的更新中收穫。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如何上好一節課有了更深的體會,首先設計要到位,課堂設計要貫穿一條主線,條理清晰。然後,備課細節要到位,你必須要對課堂進行預設,這樣才能更好的把控課堂。另外,課堂評價的作用也不可小覷,課堂中,老師的評價要及時、到位,這樣才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那麼在這次的活動中,我發現了自己一個最大的問題,那便是,在我的試教過程中沒有辦法將老師的意見運用好,後來我進行了反覆思考,究其原因還是我對文本的解讀不夠透徹,所以在吸收老師意見的時候顯得比較盲目,只是留於表面,學了個空架勢,但一次次的試教和修改也促使我一步步的深入文本。那麼在我往後的教學工作中,吃透文本應該是我最需要做的事情。總之這一次的活動讓我受益良多。再次感謝進修學校和城區二中領導老師給我們提供的這次學習機會。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 篇7

一次次的試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的收穫,這其中有過困苦與彷徨,有過希望與欣賞。在“磨課”的這些日子裏,經常有身邊的人問我是不是很累?而我,總是用微笑來回答,因為這是發自內心的微笑。我想我是幸福的。楊亞伶主任、劉建良主任、雷同社校長以及學區數學組的全體老師為了我執教的每一節課更是煞費苦心,大家齊心協力。每一次的試教,她們總會認真聽,聽完後總會為我獻計獻策,毫無保留地説出自己的想法,幫助我不斷完善教學設計、理清教學思路。每一次評課後我將大家給我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經過透徹的分析與理解,再進行第二次教學設計並進行第二次試講,各位教師再次聽課、評課,將兩次課堂進行比較,總結出我的進步與不足。當時大家坐在一起給我耐心講解的場面還歷歷在目。大家各抒己見,思維在交流中碰撞,許多真知灼見在相互的交流中產生,那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團隊精神的良好體現。我也一一記錄下了大家的寶貴意見,消化吸收。不斷改進、不斷提高。感謝給予我幫助的所有領導及老師們,讓我真誠地説聲“謝謝!”。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 篇8

磨課,是指把平時積累的教學經驗,並集中組員智慧的課以及上公開課前的反覆推敲試講過程。一個“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覆覆的修改斟酌和耗費教師的大量汗水。不過,這磨課的“磨”字就如俠客十年磨一劍、修煉得道一樣,道出了一節成功好課的艱辛和不易。

在準備國家賽課中我經歷了“磨課”。現在回憶起來,每一次我都有不同的收穫。在這個過程中讓我真正體驗到磨課的過程是一個成長的過程,這個成長來源於領導所賦予的機會及磨課教師的幫助。每一次磨課,我們都會在一起共同討論:討論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教學思路是否清晰、一個問題如何提問更加有效,怎樣板書簡潔明瞭更合理、怎樣才會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這個過程使我更好地感悟學生、感悟課堂,在磨課活動中,我不斷總結,不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