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育名著閲讀心得(通用3篇)

讀教育名著閲讀心得 篇1

沙僧是一個對師父言聽計從忠誠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憨厚誠穩,他沉默踏實,他剛毅木衲。如果人們要找一個忠實而不會背叛的朋友。他一定就是合適人選。看着他挑着別人“扔”給他的負擔—行李。我就覺的他真的是太憨厚了,他真的很會吃苦,讓人敬佩。

讀教育名著閲讀心得(通用3篇)

唐三藏,一個被稱為聖賢的人,他擁有着常人不曾有過的慈悲行為,讓我很感動,但是他的缺點就是在於不相信自己的徒弟,他不相信孫悟空的話,可以在三打白骨精看出。對於自己的愛徒竟然不相信。這怎麼可以作為一傅呢?對於徒兒最基礎的信賴都沒有,真讓人……可是他也有他的好。他的頭腦非常聰明,會從別人的立場來為他思考。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着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讚歎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着追求的精神。他不僅對徒弟要求嚴格,而且也從不懈怠自己。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唐僧,給我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他就是這麼一個高僧。

豬八戒,他可是一個肥肥胖胖的豬妖。可是他可是一隻心地善良的豬妖。他雖為僧侶,可是還是吃肉,那可不是嗎?他若像他的師傅那樣能夠不吃肉,只吃蔬菜,也不會那麼白白胖胖了。他喜歡和猴哥對着幹。所以説他有點調皮。不過他貪戀美色,因而受到了菩薩們的懲罰,這件事的教訓終於讓他改掉了壞毛病,也讓他變的可愛了!嘿嘿

現在該介紹我最喜歡的人物了,他想必大家也知道了吧!那就是偉大的孫悟空,他為猴正直,他代表着正義。因為他武藝高強,在取經途中,派不少用處。他不要回報的為人們和師傅做事,他的品質,讓我無話可説。我最佩服他的就是他那七十二變,和那筋斗雲了!一個跟斗就能翻十萬八千里,又有誰人不會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呢?何況他還是鬥戰勝佛!

讀教育名著閲讀心得 篇2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而我最愛的就是《西遊記》。它光怪陸離色彩斑斕它又振奮人心。讀完《西遊記》最感動於孫悟空我驚歎這個英雄。

"英雄"有許多不同的解釋。《辭海》中説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説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胸《英雄》中則描繪了英姿颯爽舍小我求大我的一羣英雄。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併為崇高的理想而奮鬥的人。

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範,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惜與一切進行鬥爭。他和天兵天將神仙菩薩打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看似很熱鬧很精彩,我卻隱隱感到一層悲劇成分:他即使在神通廣大在與命運的搏鬥中總顯得無助單薄。人是無法與由這時代決定的宿命對抗的。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顯出其英雄本色。如今真正與命運進行生死搏殺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為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會像貝多芬那樣為了多留給後人一些精神糧食而去"扼住命運的咽喉",更不會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樣高呼一聲:時代整個兒脱節了天生我偏要把他整理好。

正因為大多數人為了瑣屑的目標而努力,所以當今真正的英雄幾乎沒有沒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法告訴人類更高層次的價值究竟是什麼。英雄的哈姆雷特向人們昭示了人的價值,英雄的浮士德則用他一生的追求告訴了人們生存的價值。人類需要發展需要下一個英雄,然而他在哪兒,他能告訴我們什麼呢,真正意義上的英雄總是出現在人類發展的時代交接點,在千年更替的時刻,人類不該對英雄主義精神漠然視之。現今社會太需要這種千金難求的精神了。

英雄——孫悟空——《西遊記》已不僅僅是一部名著更給我們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讀教育名著閲讀心得 篇3

今天,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其中明白一條是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愛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別人的愛心(或是痛苦)的能力,進而才有可能把他培養成為一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

愛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教育在線中的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着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就發誓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那時候,我在學校住宿,在同寢室中,我的人緣很好。因為,我當時做人的準則就是:無論是誰,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須答應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難處,我要幫助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那時,我家裏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節省,可是隻要有同學跟我借錢,只要我兜裏還有錢我就一定會借。漸漸地,我發現我眼中的世界似乎變了,每天我都會有無窮的快樂,每當我躺在牀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日子。

再後來,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相互提高。學會幫助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説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現天堂裏的人同地獄裏的人一樣都是圍着一口鍋,拿着兩米長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裏的人卻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地獄裏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地獄裏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裏拿着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裏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後再被別人喂。由於有了先己後人和先人後己之別,於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裏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裏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裏像聖經裏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裏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恆的!為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為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並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為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