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精選22篇)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1

一學期來,我校在教育辦正確領導和市教育局教研室的精心指導下,堅持“特色求生存,質量求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構建和諧教育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教研為基礎,以課題研究為主線,以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為根本,緊緊圍繞學期初提出的辦學思路及具體教學目標,大膽創新,紮實工作,充分發揮了教務處和教研組指導監督、整合推進的功能,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為了使今後的工作再上一個台階,現就本學期具體工作情景作以下總結: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精選22篇)

一、加強師資培訓,加強教學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組織教師繼續學習新課程理論及專業知識。理念是先導,學習是保證。為進一步轉變廣大教師的教育觀念,把廣大教師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本學期,我們繼續加強教師的理論和業務學習,採用理論聯繫實際、團體與自學相結合的辦法,經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多方面創造條件為教師供給進修和培訓的機會,使教師獲取先進的教改信息,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實驗中學來我校交流的焦玉蘭、樑國秀教師對全體教師進行新課程理論及專業知識的精心指導。

(2)充分發揮教研組、備課組教學研究的職能作用,繼續開展“藍青工程”,讓拜師帶徒,互幫互學,齊頭並進之風繼續傳揚,使教師無論是教學理論還是實踐本事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3)以課題研究和網絡教研為載體,擴大教師學習視野,不斷提高教師科研本事。本學期我校繼續研究以下課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研究》、在課題研究中,要求人人蔘與,全體合作,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教研水平。

(4)認真組織教師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各類活動,如賽課、撰寫論文等。

經過各種活動的參與,許多青年教師在各類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他們的專業本事得以提高。

二、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俗語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學校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其運行將是混亂無序的。所以,加強常規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本學期,教務處在不斷完善管理措施的基礎上,繼續做好教學常規管理。

1、實行分層管理。為使常規管理落到實處,我們繼續採取教務處和年級組兩個層次對教學工作實行有序管理。教務處負責全校教學活動的監控調度,各年級主任攜手教研組負責日常管理,落實具體的教學目標及各項任務的完成,在充分發揮年級主任工作的進取性和創造性的同時,經過他們瞭解教師中的一些思想意見和提議,使他們在教學管理中起到教務處與教師之間的橋樑作用。

2、繼續從“備、上、批、輔、考、評”諸環節着手,加強教學常規檢查。本學期由教務處牽頭,教研組配合,每月組織一次教學常規檢查,每週由教務處抽查。檢查資料為教師的學科計劃、教案、聽課記錄、教學反思、學生的作業等。如發現問題,則要求教師及時整改。

3、規範考試製度,以考促教。教務處認真組織考試,每次月考,實行交叉編排座位,嚴格要求教師監考,狠抓考紀考風,對違紀學生進行了嚴肅處理;並對評卷、成績統計、質量分析和試卷講評等環節作嚴格要求,以考風促進了我校教風和學風。

4、面向全體,繼續組織教師做好“學差生”的轉化工作。首先,要求教師關心和愛護學差生。這是做好學差生思想工作的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愛護學差生是打開學差生心扉的金鑰匙。因為他們更需要温暖、信任和熱愛。第二、培養和激發學差生對學習的興趣。學差生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不僅僅思想品德上後進,並且普遍對學習沒有興趣,學業成績比較差,這就是所謂的雙差生。我們要求教師從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加強輔導,幫忙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具體的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進而培養學習興趣。第三、抓反覆,反覆抓。學差生的思想轉化過程是新舊矛盾的過程,也是一個個長期過程,要改變也非一日可成,一般都會出現重複。在這方面,我們注意研究他們思想反覆的規律,耐心對待,反覆教育引導,使他們看到期望,看到提高,從而增強自信心。

5、認真開展實驗和課外興趣活動。由教務處專人負責督促,要求科任教師組織興趣小組、科普活動小組,引導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開展科普、美術、書法等技能競賽,開闊學生眼界,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實踐本事、創造本事。

6、加強音、體、美學科的教學管理,探索特殊羣體成才的策略。我們進取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活動,推進學生課外活動的正常進行,從時間、場地、器材等多方面給予保證,確保教學的正常進行,使音、體、美教學體現出新的特色。在本學期舉行的迎新春文藝晚會上,我校音、體、美的教學水準得到充分展現,迎新春文藝晚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三、突出重點,加強畢業班工作。

畢業班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為了集中精力抓好九年級和高三的畢業班教育教學工作,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每一個畢業班學生在我校能順利地完成學業,同時繼續提升我校辦學效益和聲譽,我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加強畢業班工作的領導。我們成立了九年級畢業班工作領導小組,校長親自擔任組長,並組織行政人員協助年級長開展工作。各行政人員進取深入年級、深入課堂、瞭解真實情景,定期、不定期地研究解決九年級的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協調各班各學科的平衡,使各項工作開展得更細、更實、更好。

2、認真學習和研究會考指導性文件,加強畢業班教學和應考的分析研究。本學期我們充分發揮了九年級年級組的作用及各學科備課組職能,在講授新課的同時,組織各學科備課組開展了近兩年來的“兩考”試題分析研究和學科考點研究工作。目前已較好地把握會考複習方向,為下一步科學合理地安排好複習做好了準備。

3、加強備課組建設。強化團體備課,以強帶弱,互為資源、互相幫忙,加強教法、教材的處理和考試動態的研究。各備課組活動以提高課堂效率為重點,重視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本事的構成,及時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4、加強學科之間的平衡和學科分析,為每一位學生尋求發展的空間。畢業班各學科教師加強了對學生的學科平衡研究,各科教師之間互通信息,認真作好學情的分析,尋找每一個學生髮展的空間,幫忙每一個學生確立好奮鬥目標。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2

轉眼間,一學年已經結束。首先感激各位領導對我的關心和信任,感激各位教師在工作方應對我的大力支持,才能使得我本人的各項工作得以全面順利完成。本學期,我始終以百倍的信心和熱情投入各項工作,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團結同志,虛心請教,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根本宗旨,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個人的努力工作下,依靠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必須的成績,現將本學期個人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革新觀念,提升理念,不斷提高管理本事。

理念是先導,學習是保證。作為一個學校的教學組織者和管理者,首先應具備的是過硬的專業素質的協調管理本事。本學年我不斷學習新課程理念,學習學校管理知識,學習市縣有關學校常規管理要求,以很好的完成學校賦予的職責,並在平時的工作中主動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和學校領導請教,使自我的育人和管理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從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導自我的教學和管理實踐,更好地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二、轉變觀念,更新方式,推進課程改革,促使我校師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本學期,在學校日常教學管理和教研教改工作中,重點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使我校各項工作進一步得到發展和提高。

1、更新教育模式,着力提高英語教學水平。一是組織開展了教師學英語活動,將日常口語打印發於教師手中,要求教師常學習,會將口語應用於課堂教學和平時的師生對話中,構成英語學習的良好氛圍。二是開展課間項語活動,用形式多樣的的方式教給學生英語知識。三是開闢英語書畫、每日英語等學生學習英語的渠道,使我校學習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英語知識水平不斷得到提升。

2、成功組織舉辦北區英語聯片教研活動。__年12月,__縣北區國小英語聯片教研活動在我校舉行,作為本次活動的組織者,我精心排,認真負責,活動開展順利,到達預期效果,受到縣師訓中心和全體與會教量的一致好評。

3、組織全鄉學生綜合素質競賽。為了使我鄉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的提高,本學期組織了全鄉學生的禮儀、安全、生活、學習、社會等方面的綜合知識競賽,全鄉共27名學生獲獎,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了很好的檢測和提高。從試題的編寫、活動組織、活動開展,我始終高度認真負責,確保活動圓滿完成。

4、組織開展全鄉教師學科賽教。活動分初賽和決賽兩部分進行,全鄉教師參與講、聽、評課。在全鄉決賽中,個個教師奮勇當先,亮點多多,經過活動開展,以點帶面,使我鄉教師的育人本事和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在今年4月份舉行的全縣國小教師優質課展評活動中,由我校選送的教師李會民榮獲語文組一等獎,同時被命名為縣級教學能手。

5、組織教師進現代教學設備的使用本事培訓,每位科任教學對電腦使用常識、課件製作等學習時間不低於10課時,大部分教師能正確操作。

6、定期組織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和教師業務本事幫扶活動,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強化管理,落實措施,提高實效,確保教學質量穩中有升。

1、做好課程設置和課表、作息時間調排工作。確保課程設置合理,課時開齊一足,課時安排科學合理,便於師生操作。

2、認真抓好教學常規檢查工作。組織教研組定期對科任教師的教案、作業、學習筆記、工作筆記等進全面檢查,以保證日常教學紮實有效開展。

3、巡查經常化。每一天早、午、自習和三操等常規時間對各班進行巡查,作到了腿勤,確保教學秩序井然。

4、認真做好缺勤教師的課程調整,保證學生的有效學習。

5、自我嚴格遵守學校各項規定,三操、上課等常規工作從無遲到現象,為教師了作好表率,做到打鐵本身硬。

四、配合學校做好各項工作,使本學年學校各項工作順利完成。

1、配合學校做好雙高普九及教育強縣迎驗各項工作。親自組織並參與學校文化建設、部室建設等工作,與教師們一道同甘共苦,進取出智出力。

2、建立教師檔案卡和學生成長記錄袋。

3、學校領導不在時,負責管理好學校的各項日常工作,保證本學年學校各項事務無意外發生,並做到勤彙報,多請示。

經過組織開展一系列教育教教學活動,本學年我校全體師生的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先後有__等4位教師的論文在省、刊物上發表,__等8位教師的教育敍事、教學案例被錄入__縣第二屆校本研論壇材料彙編,在全縣交流學習,被命名為縣級教學能手。異常是在藝術特色教育這一塊,更是碩果累累,本學全校師生共同參與藝術文化的交流、學習和創作,共有根雕、石刻、泥塑、千字文印章等各類優秀手工及藝術作品500餘件被學校美術室、勞技室展覽和收藏,極大的豐富了師生課餘生活,使學生的動手操作本事和社會實踐本事得到了全方位提高,藝術審美本事得到了有效發展和培養,促進了學校各項教育工作的全面發展和提高。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3

在這學期我擔任七年級二班,三班的英語教學。由於基礎差,教學經驗不足,所以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經過努力,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對七年級教學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個人工作情況總結。

1、教學計劃

七年級是國小到國中的轉型期,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都開始發生轉變,所以我時刻注意學生對這種轉變的適應情況,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我努力把學習內容歸類,用盡量簡潔卻有趣的方式教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知識,以免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兩個班的人數都在50人左右,要想對所有學生進行細緻的輔導,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每週都會制定目標,針對廣泛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們已經逐漸的適應了國中的教學模式,知識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知識的運用也較好。

2、教學成績

在這一年的學習中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掌握七年級應該掌握的英語知識,而且能夠較為熟練的運用,這對他們今後的學習非常有幫助。另外,除了課本知識的學習我還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希望他們逐漸增強自制力,為學生從老師教的學習模式向自學型學習模式轉換打好基礎。本學期的英語期末考試中,七(3)班平均分是55.18分,居同級同類第一;七(2)班平均分是26.11,居同級同類第二,可喜可賀,但與外校比起來還有很大的差距。

3、存在的問題

雖然學生基本上都能把所學的知識掌握,但是在知識的靈活應用方面卻仍舊存在困難。另外,部分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注意力投放在其他的地方,英語字母的書寫仍然是一個問題,這不僅不利於教師的教學而且嚴重影響學生以後的發展,從而對學生人格的塑造產生很壞的影響。

4、改進的措施

只有掌握了這一學期教學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的進行改進,所以我常常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以期有更好的教學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經過思考,我發現還有以下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對該年級教學重點不明確,從而導致有時候教學思路不明確,教學內容過多。其次,在掌握課堂方面有欠缺,不能時刻從總體上注意到學生的學習狀況。最後,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的延伸拓展做的不是很好。鑑於以上幾點,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要多從學生的角度想問題真正瞭解學生學習的困難,幫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並讓學生逐漸建立起自信,在輕鬆快中進一步提高學習成績。

以上就是我對本學期教學工作的總結,在這一年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同時也學到了很多,體驗了很多的快樂,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多學多思考並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能力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4

過去的一學期,我們在上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進取推進素質教育,認真實施課程改革,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下頭就學校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堅持辦學方向,推進素質教育

1、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本學期,我們堅持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正確處理全面發展與個性潛能挖掘的關係,以新的教育觀念指導學校工作,學生的過重負擔得到有效控制,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學校經過加強“三風”教育,已初步構成了“好學、向上”的校風,“探索、求學”的學風和“敬業、愛生”的教風。學校繼續以“思想先導,教學為主,全面發展”為目標,促進學生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2、加強政治教育理論學習。學校注視加強對全校教職工的政治理論和教育理論的學習,每週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上級文件精神,學習國小教學研究等,深刻領會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全面把握素質教育的內涵和重點;經過學習使全體教職工確立了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觀念。

二、提升管理水平,堅持以人為本

1、教育管理。學校經過多年的探索,現已基本構成了校長負責、班子成員監督、教代會參與的民主治校的管理體制。凡學校重大事情,均經過校行政商量,教代會審議後由校長執行,確保了校長決策的準確性。同時在這過程中,使決策構成全員共識,確保貫徹的效率,如學校規劃、計劃、基建、教師獎罰、考核方案等。

2、班子建設。我們學校有一個團結的領導班子。班子成員能做到團結協作,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表現出很強的事業心和職責感;重大事項團體商量,再在每週一的行政例會上作出決定;做到心往一處想,話往一處講,勁往一處使;涉及到教師切身利益的事,做到反覆醖釀、多方聽取意見後,再作決定。班子成員都能以身作則,能經常深入課堂聽課,進行評課,組織參加校級教研活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3、教師管理。重視對教師的培訓教育。現已初步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質較好,業務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基本能滿足教育教學工作的要求,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學校加強師德教育、法制教育,嚴格考核獎罰力度等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未發現有教師體罰、變相體罰學生和有償家教等違法違紀現象發生。

加大對骨幹教師的培訓。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教育雜誌上教育教學的先進經驗。同時,學校領導經常到課堂聽課、評課,抓緊教師的基本功訓練。學校還加大對教師的培訓,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項培訓,對儘快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起了進取的作用。

三、加強教育管理,提升教學質量

1、隊伍建設為根本。學校平時能做到工作有佈置,有計劃,有實施過程,有檢查,有總結,有考核,所以學校德育工作比較好。此刻部分的教職員工已改變以前不作為的現象。準時上班,切實做好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

2、真抓實幹出成效。為了認真實施新教改,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組織全校教師認真學習國小教學研究等有關教育專刊,並結合自我的教學實際,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會、學好。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本學期制訂6節校性公開課,同時學校領導還加強了對薄弱班級、薄弱學科的隨堂聽課,加強隨機抽測,做好檢測記錄,給予正確引導。教師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教學管理的科學化、具體化使學校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3、校際交往促發展。我們還加強了與兄弟學校之間的溝通,上半年,按計劃開展了多次活動,經過這類活動,加強了兩校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推動了學校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併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4、特色教育上台階。我校能嚴格按照上級要求,上好每一節體育課。同時開展健康教育、衞生教育的宣傳工作,認真開展疾病防治工作,加強食品衞生管理,無食物中毒發生。學校的體育衞生工作還延伸到社會,結合世界環境日活動,用黑板報進行宣傳。

四、改善學校設施,提高辦學條件

什石洋國小自校舍落成以來已有十多年,一些教學設施已經跟不上時代要求,學校進取向村鄉賢交流,村鄉賢決定,將在暑假期間改造學校場室。這將極大的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如今學校擁有實驗科技室、音樂室、美術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隊部室、醫務室,各種現代化教學、活動設施一應俱全。為培養高素質的學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基本實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五、實行財務公開制度

學校嚴格執行財務制度,嚴格財務紀律,實行校務公開,建好校務公開欄。按規定收好、管理好經費,無亂收費現象。學校財務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在校內外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充分發揮學校人力、物力、財力諸因素的作用,使學校的管理工作機構和活動高效率運轉,獲得效果。

以上是我校本學期所做的一些工作,雖然取得了必須的成效。可是,對照上級要求還存在必須差距,今後我們將更加努力,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經過科學、民主、規範、高效的管理,努力把什石洋國小辦成集花園、家園、學園、樂園於一體的現代化新型農村學校。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5

有幸聆聽了重慶市特級教師王君老師的報告《我的青春語文觀──我的語文教學探索之路》。報告中,王老師講述了十幾年來的語文探索經歷,詳細闡述了自己語文教學創新的四個層次。

王老師語文教學創新的四個層次是這樣的:

1、在新穎獨特的課堂設計中創新。

2、在靈活紮實的語文味中創新。

3、在誠懇機智的學情應變中創新。

4、在把握語文學習規律和健全語文學習制度中創新。

從她講述的內容中,我窺探出,這所謂四層次,其實包含着她走過的語文教學的四個階段。

一是對教材鑽研的課堂設計階段;

二是以語文訓練為主的導學階段;

三是學生為主體的以學論教階段;

四是建立語文學習規範的自主學習階段。這四個階段,就是王老師探索語文教學的主要思想歷程。

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也是一個青年教師打下堅實基礎的過程,這個過程王老師經歷了整整五年時間。對教材的研讀,是一個語文教師最基本的基本功。沒有對教材的鑽研,就沒有對教材的處理,教材鑽研得越深,教材的處理就會越淺易,所謂“深入淺出”就是這個道理。一個教師如果不經過這樣一番歷練,不能養成深入研讀文本的習慣,那麼他的教學之路必然是淺薄而空虛的。

王老師的第二個階段重點是放在學生學習的引導上。如果説前一階段王老師更着眼於從篇章的角度去設計教學,那麼這個階段則更加重視文本,重視語言的深層挖掘。她遵循陳鍾樑老師的話“語文課首先要上出語文味兒,要上得樸素自然,要向學生傳遞語言深處的美”,開始踏踏實實地迴歸文本,聚焦於語言文字本身,凸現語文課堂的本色,引導學生苦練語言“內力”。

為此,她總是從文本內核中去尋找能牽一髮動全身的詞句,引導學生沿着語言去探求文本的真意。如她抓一“痴”字教學《湖心亭看雪》,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選擇一些虛詞、標點符號等文本元素強化對文章的理解,通過朗讀完成對語言的品味,等等等等。

這是一個語文教學的迴歸階段。語文,顧名思義,就是語言文字。語文學科的特殊使命就是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通過語言各元素的探究,走入文本。這是每個語文教師必須走過的階段。沒有經歷這個階段的語文教師,不能叫真正的語文教師,最多隻能算個假洋鬼子。在每年的教師應聘過程中,這樣的假洋鬼子還多着呢。

王老師的第三個階段重點已經由教師的導走向了學生的學。她開始反思自己導學的利弊:“在多數人的詞典中,循循善誘從來都是一個褒義詞,但是,課堂上高度控制的導讀將學生的思維引向了單向思維的死衚衕,難以激發學生質疑問難的興趣和意識。老師那不無啟發的循循善誘,往往反而會禁錮了學生的自由思想,成為了課堂殺手”。

於是,她走上了以學論教的道路。“教師學生與文本的初始對話一定要在教師和學生的對話之前。教師不給學生以有意暗示,讓學生的獨立體驗成為課堂教學的起點,教師再由此幫助學生達到自己能夠達到的目標。這樣的教學是以人為本的教學,推進課堂進程的原動力是學生的認知,教師只是課堂討論的首席。教師和學生彼此獨立而又追求和諧。”其結果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拘泥書本,不迷信權威,不依循常規,而是以已有知識為基礎,結合當前的實踐,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標新立異,別出心裁,積極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思路、新設計、新意圖、新途徑、新方法……”

這是一個思想突變的階段,由教師主體走向學生主體,這個思想過程容易,但要轉變為教學行為,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有不少教師也認識到了學生主體的重要性,但是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卻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這之中,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當我們許多的老師仍然停留在思想層面的時候,王老師已經在行動上走出了很遠。

王老師的第四個階段重點是幫助學生建立語文學習的規範,使語文學習變成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關於這一點,王老師是這樣闡述的:“語文的最佳狀態是:主動地探索語文知識的序列,摸索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規律,使語文學習從零敲碎打似的單項突破走向整合性、制度性、自主性。具體做法是:着力建設一個非常明確的語文學習的制度,讓玄妙的語文教學有章可循,讓以前在學生心目中可有可無的語文學習能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軌道上運行,使學生學得到還看得到,對每一天每一週每x月自己必需做什麼心中有數。讓班級的學習秩序化、規範化、規律化。明確了宏觀和微觀的學習制度,就有可能使班級的語文學習逐步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的狀態,讓語文的教與學既生機盎然,又腳踏實地。”

為了讓學生養成語文學習的習慣,為了讓語文學習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王老師在班上建立了許多語文學習的制度,如日記制度,日記評講制度,作文互批互改制度,錯別字整理和修改制度,課前演講制度,班級圖書館不閉館制度,讀書彙報制度,清晨積累制度,積累考試製度,五分鐘微型課制度,班級“百家講壇”制度,口語考試製度,班級生活語文化制度,專題活動寫作制度等。通過這些制度去規範學生語文學習活動,通過活動把這些語文學習行為變成一種日常習慣。

當學生的語文學習變成一種自覺自主的行為,當學生的語文學習滲透到他們的生命裏去了,那麼,我們的語文教學也就達到了它的最終目的。這,應該説是我們語文教學追求的最高目標。

這,就是王君老師青春語文教學創新四層次的全部意義所在。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6

閲讀學習了《國小教育教學理論》這本書之後,我感觸頗深。

現代的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要尊重每一位學生,注重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中也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創造條件,最大限度地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書中提到的使用於日常教學中的媒體教學能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給他們以產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積極性也就提高了,學習也變得主動起來。運用教學媒體,不僅給教學過程增添了色彩,更為學習效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我從中懂得了教學媒體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更好的駕馭。板書和投影也是教學媒體中很重要的一環,通過板書和投影,把教學內容很清楚的呈現給學生,有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與體會。而好的板書也可以讓教學內容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教育理論中所倡導的終身學習理念對於我們的教育教學以及我們自身都頗有重要意義。常言説“活到老,學到老”,作為教師我們更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於人的一生之始終,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教學方法,適應時代的要求,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

在競爭日益激烈並講求實效的今天,我們要理論聯繫實際,認真學好教育理論的同時,努力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還要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質。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7

平淡最真,簡單最實,自然最美 首先我感謝領導們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能上台表達我的思想與感情,教育感悟 (演講稿)。同時,我又感到深深的不安,因為面對教育大發展的滾滾潮流,身為教師的我總會感覺到自己的力量是那樣的微不足道。我的成績不夠輝煌,所以我無法慷慨激昂,我的故事也不夠感人,所以我不能聲淚俱下。但是我有隻有一顆真心,和向孩子們無限敞開的胸懷。有人説:你的心在哪裏,你的幸福就在哪裏。當我用心去感受教育人生的脈搏時,我感覺到不管是快樂還是憂傷,充實還是迷茫,都是我生命中揮之不去的風景線。

十幾年前,我懷揣着美麗的夢想,踏上這條充滿希望的陽光之旅。漫漫長路,一路走來,雖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時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十幾年的辛勤耕耘,十幾年的默默守望,使我深深的體會到,幹好教師這一平凡而充實的職業真的不是很容易的事。

尤其是我們一教就是幾個班的英語,近三百個學生。怎麼讓孩子們在短短的幾節課學會這些內容?確實絞盡腦汁。怎麼讓農村孩子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對英語感興趣?更是一個難題。説實話,有時候真的就覺得有一塊魚翅卡住嗓子,咽不下去還吐不出來。但是不管他們學會多少,我總是盡最大努力去交給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和一些好習慣,十幾年的工作實踐,使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的感悟,特別是做一名班主任,既要有嚴師的風範,又要有慈母的情懷。既要做他們的朋友,還要不失嚴肅。像我這樣沒有太多經驗的班主任還要向大家多多學習。

我常常在想,真正考上名牌大學的學生不多。除了知識以外,我還能教給學生什麼呢?如果他們僅僅是考試的機器,那麼他們的人格會健全嗎?他們的情感會很豐富嗎?每當我走在大街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羣,我常常會想到我的學生:都説他們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世界的主人,那麼他們離開校園以後,將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呢?他們是會用真善美守候自己的精神家園,還是會加速這個世界的浮躁與急功近利。

我不能在他們前進的道路上,都鋪着鮮紅的地毯,但可以見證他們生命的每一次拔節,就像蝴蝶破繭而出,飛向幸福而美麗的人生。

所以我不想做春蠶,也不願意是蠟燭,也不想太陽的光輝只灑在我一個人的頭上。我更願意是一個母親,温暖而又嚴格的呵護着孩子的純真與善良。願意是一個虔誠的神父,教會他們堅守純潔與高貴,面對充滿挑戰的未來,我們都將會是一隻從暴風雨中飛回的海燕,堅強而寧靜的立在水邊,不管將要來臨的是幸福還是苦難,都能坦然承受!作為一個園丁,讓我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成為他們美好未來的肥沃土壤,讓每一朵理想的小花,都能燦爛的開放!

我堅信: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四季如春。一顆愛生如子,愛校如家的心,足以讓我的人生寫滿精彩!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8

教師要懷有一顆愛心。愛自己的學生,愛自己所從事的教學崗位,把從事的職業當作事業,去追求最大程度的完美,做最好的自己。

教師要有激情,用這種激情去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過程給學生帶來的快樂。只要學生能輕鬆愉快的享受學習過程,那麼就會激發學生的巨大潛能。

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我喜歡和我的學生在一起,它能讓我更年輕,更有活力,更有創造力。每一種職業,只要你喜歡去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想方設法把工作做到最好,那麼這個工作過程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實現你的人生價值。

工作苦點累點,不算什麼,只要你喜歡,累並快樂着。累是相對的,它會使你的機體感到疲乏,但是忙忙碌碌的工作會使你的思想更充實、更完美,會升華你的人生價值觀。

我認為,一個人每天都要快樂地活着,去欣賞大自然的千奇百怪,風光秀美,去享受人生帶給你的每一件快樂的事。快樂會使你更聰明、更有魅力、更有説服力。把你的快樂傳遞給他人,你的同事,你的家人,你周圍所有的人,讓他們體驗到人生如此美麗,那麼你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吧!首先要愛自己,要樹立起你做人的尊嚴,培養高尚的情操;其次要愛別人,努力去幫助身處困境中的人們。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你就會有成就感、有快樂感,實現你人生在世存在的價值。生命之所以珍貴,因為它只有一次,不能重來。快樂生活每一天!你今天高興得過這一天,不高興也得過這一天,何苦要作繭自己呢?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教師也應該每天接受、學習一些新的知識,讀一些好書,寫一份心得,在自己的教學領域,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探索研究,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教師要不斷地挑戰自己,不間斷地學習充電,做學科領域的領頭羊!

教師應該學會思考。思考如何寫好每一份教案,上好每一堂課,運用好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思考課堂上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教學步驟安排要合理恰當。課後,更重要的是反思教學,不斷地去修正自我。教學過程還應該是教師自我不斷變化提高的過程。沒有思考,教學行為是盲目的,不科學的。

教學中,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首先要尊重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走進學生的心靈,為學生付出教師無私的愛;其次教師要用自己淵博的知識,燃燒的激情去打動征服學生;第三,教師還要不斷地塑造自我,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優雅的氣質,用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教師和學生是相互的,你對學生越尊重,反過來,學生對你會越崇拜,會更好地學好你教的這門學科。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9

我作為一個年輕教師,參加工作七年來,在領導和老教師的關心和幫忙下,不斷地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教訓,使自己的英語教育教學潛力和水平都有了進步和提高。工作這些年以來,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有一些心得體會,現總結如下:

一、以身作則,樹立威信

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對待,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係。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這樣,學生才能信服,才能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威信,才能給學生以榜樣的示範作用。要聽寫的單詞自己必須牢記在心。要背的文章也爛熟於心,真正做到手到擒來。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尤其教授西方語言的英語教師。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在工作中,我以真誠、平等的心態與學生相處,我的真心換得了學生對我的誠意。在孩子心中,我不僅僅是老師,更是一位能夠信賴的大朋友。他們願意把心裏話對我講,學習和生活上有了困難願意向我尋求幫忙;課堂上在對知識的探索中,課堂氣氛既嚴肅又簡單,大家用心思考,踴躍發言。甚至已經下課了他們也經常圍着我問這問那,從孩子們的神情和1

言談中流露出他們對知識的喜愛與渴求。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係能夠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可激發學生產生自信、自強、奮進向上的決心。

重中之重:教師要學會傾聽

教師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傾聽本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對方、尊重、理解對方的具體體現。你能耐心聽別人傾訴,就等於告訴對方你的態度,無形之中會提高對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為傾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心靈、瞭解學生內心需要。在傾聽中師生理解溝通,最終實現教學相長,課堂教學就有了靈性。

具體的做法:

1)注重“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過去的教學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能夠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把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藴藏着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於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就應是“我們該教些什麼”,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更應強調的是學生“能幹什麼”,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2

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潛力。

2)建立新型師生關係,重視師生情感交流。

因為之前就一向聽説老師如果與學生太過親近,會讓學生產生與老師是同輩的錯覺,從而不利於老師威信的建立,再加上從前實習時自己的親身體會和有經驗的老師的忠告,所以我決定先兵後禮,先唱白臉再唱紅臉。第一節課我作了簡短的自我介紹,然後就重點講了我們學校英語教材的特點,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巧等。讓他們對高中的英語乃至高中的生活有一種緊張充實的預先感覺。給了他們一個小小的下馬威。既持續了適當的距離也為我以後處理師生關係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師生關係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認為,人的天性是懶惰的,不思進取的,需要嚴格教誨才能啟迪良知,那麼威嚴型的師生關係就應是最為有效的。傳統的師道尊嚴,便是威嚴型的師生關係的體現。現代教育觀則認為人的本性是用心的、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展,而威嚴型的師生關係無疑會扼殺兒童的創造力與稟賦。在教學過程中,耐心是至關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師良好行為的體現。教師的工作是解決學生不同程度上的問題,其中除了教學上的,還有心靈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對待形形色色的問題,不計其數的學生,都要用一顆熱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數學生,個性是“差生”,學習英語

的毅力和耐心都較差,聽課時的情緒也常處於一種抑制狀態,覺得學習無聊。因此,在課堂上除了多給他們參與活動和發言的機會外,個性是對他們提

出的問題和質疑,哪怕再淺顯也應耐心回答,並予以支持和表揚,這樣對消除他們心頭的恐懼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

三、教學形式要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老採用一種教學形式,這樣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在上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將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教學經驗證明:經常變換教學形式,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用心性和學習效率。充分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資料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思考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必須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於用心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於使學生的興趣得以持續。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現場錄音、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課文教授時,教師可用從網上聽説讀寫的英語材料、採用自制課件來進行教學,透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

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到達教學目的。再次,相同的知識要反覆操練。因為人的記憶是有規律的,如果不及時鞏固,反覆記憶,學過的知識還是會很快遺忘。所以我們要根據記憶規律引導督促學生不僅僅在課上更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抓緊點滴時間反覆操練,鞏固記憶知識。這一點也能夠從我們平常的默寫和小測驗中看出來。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潛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潛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持續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英語學習及教材大綱中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以上就是我個人任教七年以來的心得體會。前路漫漫,學生的多樣性和潛在性像是一個寶庫有待我們去挖掘,發現和雕琢。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不僅僅要授以魚,更要教授學生捕魚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也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成功的教師的一個方面,而距離這一步,我還有很多路要走。但是我相信,我會盡全力作一個學生喜愛的老師。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10

在本學年工作中,我擔任八年級(12)班語文課教學工作。工作中,我以學校及國中語文組工作計劃為指導;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師德水平為重點,以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為中心,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標任務,現將一學期來的工作總結

一、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任現職以來,在思想上與黨的教育方針保持一致。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力求使自己不斷進步。一方面,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__”重要思,通過學習,轉變了教學觀念、改進了教學方法,為以後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以身作則,嚴格遵守工作紀律

一方面,工作中,我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會。另一方面,我能夠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心愛護學生,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在學生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強化常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是一門充滿興趣、充滿人文精神有充滿智慧的學科。在課堂上,力求做到讓課堂變得鮮活,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到學習樂趣。我能夠強化教學常規各環節:在課前深入鑽研、細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結構、重點與難點。

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力求在備課的過程中即備教材又備學生,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難點,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在此基礎上,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備寫每一篇教案;在課堂上,能夠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45分要質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語文是語言,因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要讓學生多聽、多讀、多練。

為此,在課下,我給學生介紹了大量課文之外的美文讓學生品味語文之美。課上,要求每個學生進行課前5分鐘的讀書演講,學生通過相互的介紹,瞭解了大量的中外名著。我想讓學生明確,試題和試卷並不是語文的全部,關注人生、關注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聆聽來自人類歷史最深處的文化語言,並與之融為一體,才是真正的語文。

課後,我認真及時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後進學生的思想工作及課後輔導工作;在自習課上,積極落實分層施教的原則,狠抓後進生的轉化和優生的培養;同時,進行階段性檢測,及時瞭解學情,以便對症下藥,調整教學策略。

四、加強研討,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在課堂教學中,貫徹先進的理念,積極推廣先進教學方法,在推廣目標教學法、讀書指導法等先進教法的同時,大膽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嘗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得到充分的發揮,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在一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教的學生有2人獲全國作文競賽三等獎,我撰寫的論文《讓文言文教學“個性”飛揚》獲市教育論文二等獎。

五、正視自我,明確今後努力方向

一年的語文教學工作使我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對語文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以下是我對下學期教學工作的設想和改進的措施

1、進一步加強對新課改的認識,在推廣先進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狠抓檢查,落實對知識點的掌握。將後進生時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3、加強學生的閲讀訓練,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採取措施,加強訓練,落實知識點。

5、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努力教學提高成績。

我的做法還有很多不成熟之處,真誠希望能得到同仁們的不吝指正,也希望這些做法中能有一兩點對大家有所啟發。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11

經過自己的理論學習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驗教訓。現在就進入教師隊伍的體會心得與大家分享。

首先要談的是課堂管理方面的體會。自己在這一方面的經驗可以説是一片空白,許多東西都是從一些有經驗的教師那裏學來的。比如説,課前可説些題外話,調動一下學生的情緒;當觀察到學生有疲勞的表現時,可説些笑話緩解他們的疲勞。在課堂管理方面,我個人總結出來的一點經驗就是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你的課堂,這是一種避免學生因為無所事事而講話,趴睡的有效方法。比如説,可以在課堂上多提問、多采用啟發式語言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再比如説,我在教歷史課的過程中難免要穿插一些與歷史事件有關的小故事,在這種情況下,我就儘量讓知道這些故事的同學去講而不是我自己去講,給學生多一些參與教學的機會。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發現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方法還是很有效的。

在課堂教學方面我也有以下幾點體會:1、針對學生基礎較差這一實際情況,在整個學期甚至一學年的教學安排上,可採取由易到難的做法。比如一開始對他們的課堂提問或課後作業,可以出一些比較簡單的題目。這樣做既照顧到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又擺脱了一味遷就學生的尷尬局面。

2、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而且讓他們掌握這些方法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老師可以先做示範,學生再模仿:有一次在講到老子這個人物時,我先讓一個同學起來概括一下老子的哲學成就,他説得不是很完整,於是我讓學生注意聽我是怎樣去介紹的,介紹完後,我還特別給他們強調了一下怎樣歸納課文內容的方法。緊接着在介紹孔子時,我讓另一位同學起來給大家介紹孔子的思想時,他介紹得就全面多了。有時還可以將一些思維方法融於你的板書和授課過程中,那麼學生聽多了你的課後,在不知不覺中就形成了這樣思路,也就掌握了這種思維方法。

3、在課堂上,要多留意學生的反應,如果能夠發現那些能回答出你問題的學生,並把他們叫起來回答問題,那麼受到關注的喜悦感和答對問題的成功感,將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鼓舞作用。我覺得這也算是一種和學生進行交流的方法。

4、我覺得一個老師要講好一堂課除了認真備課外,還應該多閲讀,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進而提高課堂上自由發揮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有這樣的經歷,就是許多在備課時設想到的內容,在講課的過程中突然想到了,並且講出來後對整節課具有要求自己去擴大知識面,以提高自己臨場發揮的能力。

5、要大膽嘗試:新老師因為經驗不足,對許多事情該不該做,該怎麼做,沒有十足的把握,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除了多問別人請教以外,還應大膽嘗試,不應該因為害怕失敗而裹足不前。

6、一個人在做任何事情的過程中,都會形成各種各樣的思維定勢,教學也不例外。對一個老師來説,當他想出了一個教學的好方法,並且實施起來非常有效後,他就有可能一直採用這個方法。我個人認為任何方法都是有利又有弊的,因為經驗不足,所想出的方法不一定就時時有效,經常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多想新方法。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12

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國小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十分大的進步。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透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其一,對國小教師來説,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我們這些綜合科從此刻的教育角度上講不是一門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科。教師對此的定位十分迷惑。但透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此刻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脱“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主角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用心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二、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着新鮮芳香、體現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潛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説,“教育的真諦在於啟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就應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透過交流到達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理解,到達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温暖的的話語,能夠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職責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狀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經過這一段的學習,給我的感受是很深刻的,中國曆來是一個重教化的禮儀之邦,是一個十分強調師道尊嚴的國家,而中國的教育幾經盛衰走至今日面向21世紀,中國的基礎教育最緊迫的任務是走向素質教育,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歷史性深刻變革,是一次教育資料、教育方法的歷史性深刻變革,應對當今中國教育發展的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作為一名現代教師該何去何從?應如何定位一名普通教育者的價值,透過繼續教育學習讓我更加明白:一個現代教師如果僅僅是將書本上的有限知識教給學生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務必對學生做到教會做人、教會求知、教會辦事、教會健體、教會審美、教會創造,要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使知、情、意、行和諧統一,而要達此種教育目的,首先就務必從改變教育者開始,一個現代教師就務必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完善自我,我自完善,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現代教師,而這其中最關鍵的我認為有兩點: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一是自己廣博的學識。

萬事德為先,尤以師為重,教師的職業理想是其獻身於教育工作的根本動力,動機因素是一切行為的屐性因素,這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來説也不例外,教師要幹好教師工作,首先要有強烈而持久的動機,有很高的工作用心性,師德的實質就是教育事業的“業”字,師德體現的就是對教育事業及其社會地位的認同、情感和行動,很難設想一個對教育工作毫無興趣的人,一個見到學生就心煩的人,不會努力完成教育教學工作。因此不斷增強自己的教育事業心,強化自身的職業職責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環節。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是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教師的人格作為師德的有形表現,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師人格就產生身教重於言教的良好效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由此可見教師人格的力量,學生從教師言談舉止中發展其性格,從教師的品行中構成其品德,從教師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義。

博學,這是一個根本前提,要幫忙學生打開知識的大門,教師本身務必有桶“活水”,務必是充盈的,是清澈的,其實成功的教師,他的知識更應是奔騰不息的江河,只有不斷地拓寬,向前,才能無愧於時代,教師的工作有點像蜜蜂釀蜜,需博採眾矢,只有將本體性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統一齊來,才能真正做到學高為師,社會發展到這天,我們更強調“文理融合”,這樣才能適應知識大爆炸時代思想活躍、見多識廣的學生的需要。我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必須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文化知識的廣泛性和深刻性,當前,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時,怎樣樹立新時期的師者形象,已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本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不斷虛心學習、調整、充實、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信息時代的到來,電腦和網絡的普及,為我們每一個人帶給了更為廣闊的學習天地,同時也使我們每一位教師深深地感到“教學相長”這個詞語的內在含義,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再是我們教師知識網絡的一個子集。現代師生的知識結構呈現出一種全新的交集狀態,我們教師單在知識方面已經搶劫了明顯的優勢,甚至某些方面得拜學生為師,我們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奮學習,不斷充實自我,不斷超越自我,不斷完善自我的知識體系,持續一顆永遠年輕奮進的心,唯有如此方能適應當今教育形勢的發展。

二、轉變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學生必須能成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應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應立足於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這種期望不僅僅是教師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學生髮展的重要因素。是實現“人人成才”的一個重要基礎,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麻襯的理念支配下,教師眼中就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差異的教育,就會有差異的發展。

三、完善教學潛力,明確認識到教育不僅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行為,教育行為是在教師自我臨近下的一種有選取的技術,是根據在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有關教學的經驗,知識而構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們只有善於設計教學,善於研究教材,選取合理的教法,學法,靈活地運用講解、提問、練習、複習、談話,編制試卷等技術,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才能表現出高水平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技術,而且這種教學技術與行為的發展組合,便會產生一種寓於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甚至學術能到達準確、鮮明、生動的境界。使學生不僅僅生動的理解了學習資料,而且給人以藝術的享受。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孩子在離開學校的時候,帶走的不僅僅僅是分散,更重要的是帶着他對未來社會的理想與追求中,我期望我們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充滿理想、充滿熱情,必將教育的春天。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我認為,好教師首先務必有敬業精神,要畢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好處,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現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為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具體工作在於“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説教師要透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潛力,使學生懂得、各種事理。這就要求教師應具有“學而不厭,悔人不倦”來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與此同時,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品質,並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淺夠默化的影響和薰陶。這樣,才能培養出祖國需要的,全面發展的,能適應競爭形勢的有用之才。

其次,務必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教師就應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從本質上看,學生並不存在好與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於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約束,而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來自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和來自客觀的影響。主客觀的因素,都會嚴重約束學生內在潛能的發揮,都會成為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障礙。正因如此,我們教師對這些所謂的“差生”,更應加備的關愛與呵護。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後運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感到温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

第三,一個好教師還務必十分重視“言傳”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麼應為之,什麼不可為。因此,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為舉止,一言一行都務必認真、穩重、規範、得體,切不可馬虎、輕率、任性、不負職責。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和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靈溝通,向學生暢開心靈,既能夠向學生談自己從人生中取得的寶貴經驗,也能夠向學生坦誠地公開自己的生活教訓,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你不僅僅是良師還是益友。

總之,師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萃,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務必先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範,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務必具備更高的到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這次學習的收穫是十分豐富,它引發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然而,憧憬未來,我明白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畢竟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並最終將其轉化為自身的東西,我想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到達培訓的目的。最後用一句話和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21世紀,人的觀念日新月異,社會的發展需要懂知識、能操作、善合作、會生存的人才,不斷地激勵着人們要繼續學習,隨着信息化、學習化社會的構成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教育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

作為教師就務必善於理解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務必用心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務必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深入淺出,得心應手;才能使學生產生敬重感,自覺自願地理解教育和指導。

我隨着繼續教育時間的不斷增加,繼續教育已經融入了我的生活與學習之中,或者説,我已經融入了繼續教育學習的廣闊天地之中。

透過繼續教育學習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理解了如何把先進的教學方式和理念貫穿於數學及各個學科教學的全過程,使我茅塞頓開,在開學這一段的教學實施過程中,透過實踐也真正的感悟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所產生的效應。這是以前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

説實在的,在最初的學習過程中我對此並不感興趣,因為各種學習、培訓也參加了很多次,可往往是走形式的多,真正有收穫的少。所以開始點擊繼教網只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和學時。但是,當我進入繼教網的那一刻,我就被那裏的一切吸引住了,它為我呈現的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根據學習計劃,我選了“教師心理健康與心理諮詢”、“新課程培訓―中學數學”、“教師職業道德”、“教師反思潛力的培養與訓練”四門課程來學習。

回憶這些天的學習過程,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下面就具體談一些學習的收穫。

其一,透過上網學習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堂教學的藝術與技巧,同時也解決了我以前在課堂教學當中存在的很多困惑,讓我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彷彿一下子見到了光明和期望,對我的教學實踐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其二,透過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學習,讓我更加正確的認識到自身的力量和價值,同時也給我的職業道德方面上了精彩一課,使我再一次重温“高尚師德”的形象,並以此為自身的追求。

其三,“新課程培訓―中學數學”,為我以後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潛力層次,實行了“分層次、分類指導”教學,對知識水平不同的各類學生都不偏愛、不卑視、不譏笑,多給學生以讚許、鼓勵、支持和親切的目光,含蓄的微笑、簡單的表情、和藹的態度,以示老師對其的信任、關心、愛護。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採用多提問、多練習,多給學生活動、多自我表現的機會,即儘量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展身手”的機會的教學方法。

透過本次繼續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

第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

第二,認識自我的主角定位,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做勤於學習,樂於教學的音樂教師。

沒有想到的是,本以為枯燥、乏味的學習,在那裏,卻變得是那樣的吸引我,本次學習的課時,而且在線學習時間還在不斷上漲。總之,這次學習的收穫是十分豐富的,它引發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繼續教育是我學習中的良師,生活中的益友。遠程教育系統創造了個性化學習的環境,這需要高度的學習自覺性、持續的學習動力和有效的學習方法。但不能把學習封閉化,應提倡尋求合作、協同學習,可在必須區域範圍內組成學習小組,在各自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獲取教學信息之後,相互交換學習心得、體會,互相提問、評價,交流知識,並與所學的東西相聯繫,便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一、透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説,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透過學習,從“過去的我”和“此刻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脱“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二、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是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在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着新鮮芳香、體現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概括地説,“教育的真諦在於啟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就應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學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教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透過交流,到達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理解,到達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温暖的話語,能夠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又一種充滿職責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狀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表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有人説,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説,教師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理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貼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知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

為了到達這一目標,我始終在做着一個“好學生”。多年來,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我用心學習陷阱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這股春風吹來之後,我更感覺到如魚得水,反覆翻閲新課標,領略其中的真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都用心參加。

有人説,“教師應有一種苦讀、苦學的精神”。苦讀、苦學就應是教師的“天性”。學習研究新課標,新課程,讓我有了方向,從學習中我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摸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

如此種種,我在做“好學生”的基礎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師。做“好學生”是磨練自己的重要歷程。而做一名好教師是我的最終目標!同時也祝願每位教師都能沐浴課改的春風,在這片肥沃的大地上茁壯成長!

透過經典教育案例的學習,受益匪淺,真的很慶幸自己能夠有這麼一次機會,個性是透過這次學習發現了自身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提高改善的地方。現總結如下:

首先,經典教育案例使我更全面的瞭解了什麼是素質教育,使我的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靈魂得到了淨化。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教師只是引導的作用,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不能夠進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並且教師自身職業的特點是教書育人,要求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新的教育理念,不斷變化,不斷創新,才能真正成為知識和文化的化身,才能擔當起科教興國的重任。

其次,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主角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用心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透過交流到達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理解,到達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温暖的的話語,能夠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職責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再次,透過學習,使我們的教育觀念得到更新,學到了許多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業務水平有了必須程度的提高。個性是對於一名年輕的教師來説,對我今後的教學進行理論性的指導,以至於不會偏離素質教育、我想我們雖然學到是理論,而最主要的是我們如何將這些理論付諸欲實踐,也就是説作為教師還是要將落實進行到底。我認為,好教師首先務必有敬業精神,要畢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好處,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現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為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

最後,教師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自然,教師的工作也是異常辛苦的。但是,當我們走進課堂,應對着一雙雙對知識的渴求的目光時,我們就要做到心無雜念,將一切煩惱與憂愁拋卻腦後,精神抖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的課堂中去。北京五中校長、特級教師吳昌順認為,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師的生命價值和崇高師德,務必要有“精、氣、神”的修養。精、氣、神就是指精力充沛、氣勢旺盛、神采飛揚。

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首先源於對教育事業、對學生、對所教學科的熱愛。只有對教育事業充滿深厚的愛的教師,才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個對所教學科充滿愛的教師,就會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就會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課,從而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與理解教材。一個對學生充滿愛的老師,才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愛。同時,渾身洋溢着健康向上精神的教師,會給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達、充滿活力的感覺。在應對困難、挫折、失意時,教師應持續樂觀開朗的態度,既能夠激勵自己,又能夠給學生以榜樣示範。教師的活潑開朗的性格,又會感染學生,透過無言之教受到潛移默化之效。教師的這種情感,是與其教育年輕一代的職責感、義務感、榮譽感、自豪感等聯繫在一齊的。

我覺得學習不能是暫時的,只有不間斷的進行業務學習,才能提高我們的授課水平,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才能把新課程資料講好。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13

我作為一個年輕教師,參加工作七年來,在領導和老教師的關心和幫忙下,不斷地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教訓,使自己的英語教育教學潛力和水平都有了進步和提高。工作這些年以來,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有一些心得體會,現總結如下:

一、以身作則,樹立威信

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對待,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係。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這樣,學生才能信服,才能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威信,才能給學生以榜樣的示範作用。要聽寫的單詞自己必須牢記在心。要背的文章也爛熟於心,真正做到手到擒來。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尤其教授西方語言的英語教師。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在工作中,我以真誠、平等的心態與學生相處,我的真心換得了學生對我的誠意。在孩子心中,我不僅僅是老師,更是一位能夠信賴的大朋友。他們願意把心裏話對我講,學習和生活上有了困難願意向我尋求幫忙;課堂上在對知識的探索中,課堂氣氛既嚴肅又簡單,大家用心思考,踴躍發言。甚至已經下課了他們也經常圍着我問這問那,從孩子們的神情和1

言談中流露出他們對知識的喜愛與渴求。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係能夠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可激發學生產生自信、自強、奮進向上的決心。

重中之重:教師要學會傾聽

教師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傾聽本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對方、尊重、理解對方的具體體現。你能耐心聽別人傾訴,就等於告訴對方你的態度,無形之中會提高對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為傾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心靈、瞭解學生內心需要。在傾聽中師生理解溝通,最終實現教學相長,課堂教學就有了靈性。

具體的做法:

1)注重“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過去的教學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能夠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把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藴藏着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於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就應是“我們該教些什麼”,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更應強調的是學生“能幹什麼”,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2

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潛力。

2)建立新型師生關係,重視師生情感交流。

因為之前就一向聽説老師如果與學生太過親近,會讓學生產生與老師是同輩的錯覺,從而不利於老師威信的建立,再加上從前實習時自己的親身體會和有經驗的老師的忠告,所以我決定先兵後禮,先唱白臉再唱紅臉。第一節課我作了簡短的自我介紹,然後就重點講了我們學校英語教材的特點,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巧等。讓他們對高中的英語乃至高中的生活有一種緊張充實的預先感覺。給了他們一個小小的下馬威。既持續了適當的距離也為我以後處理師生關係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師生關係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認為,人的天性是懶惰的,不思進取的,需要嚴格教誨才能啟迪良知,那麼人性化的師生關係就應是最為有效的。傳統的師道尊嚴,便是師生關係的體現。現代教育觀則認為人的本性是用心的、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展,而師生關係無疑會扼殺兒童的創造力與稟賦。在教學過程中,耐心是至關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師良好行為的體現。教師的工作是解決學生不同程度上的問題,其中除了教學上的,還有心靈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對待形形色色的問題,不計其數的學生,都要用一顆熱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數學生,個性是“差生”,學習英語

的毅力和耐心都較差,聽課時的情緒也常處於一種抑制狀態,覺得學習無聊。因此,在課堂上除了多給他們參與活動和發言的機會外,個性是對他們提

出的問題和質疑,哪怕再淺顯也應耐心回答,並予以支持和表揚,這樣對消除他們心頭的恐懼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

三、教學形式要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老採用一種教學形式,這樣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在上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將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教學經驗證明:經常變換教學形式,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用心性和學習效率。充分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資料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思考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必須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於用心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於使學生的興趣得以持續。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現場錄音、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課文教授時,教師可用從網上搜集的聽説讀寫的英語材料、採用自制課件來進行教學,透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

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到達教學目的。再次,相同的知識要反覆操練。因為人的記憶是有規律的,如果不及時鞏固,反覆記憶,學過的知識還是會很快遺忘。所以我們要根據記憶規律引導督促學生不僅僅在課上更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抓緊點滴時間反覆操練,鞏固記憶知識。這一點也能夠從我們平常的默寫和小測驗中看出來。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潛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潛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持續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英語學習及教材大綱中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以上就是我個人任教七年以來的心得體會。前路漫漫,學生的多樣性和潛在性像是一個寶庫有待我們去挖掘,發現和雕琢。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不僅僅要授以魚,更要教授學生捕魚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也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成功的教師的一個方面,而距離這一步,我還有很多路要走。但是我相信,我會盡全力作一個學生喜愛的老師。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14

一節課是否有效,老師的一頭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後備好一節課。上課前的教具學具的準備,對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課的時候,老師良好的教學素質,對課堂的掌握,教學中練習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有沒有思考到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練習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從而到達鞏固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無不關係到教學的效果。

所以,我覺得備課這一個環節,是上課有效的前提。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但生成並不意味着不需要預設、不需要備課。相反,有效的教學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預設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為每個學生帶給主動用心活動的保證;能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性帶給條件;能促使課堂多向、多種類型信息交流的產生並及時反饋。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讓“預設”真正服務於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為“預設”打好基礎。教材是教學資料的載體,每一位教師都要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瞭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帶給的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生活動的科學內涵,這樣才能體會新教材藴含的教學理念,備出高質量的教學預案。

其次,要改變備課模式,變“教案”為“學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知識經驗的獲得都依靠於學生的自主建構、自我內化。離開了“學”,再精心的“設計”也沒有好處,教師要充分思考,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狀況,並採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一種有準備、有意識的預設。

第二,重課堂動態生成,着眼學生髮展

教學過程是動態生成的,儘管教師在備課時已經對課堂上可能發生的狀況做了充分的預設,但是在課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狀況發生。應對信息多變、資源多彩的課堂,教師要扮好傾聽者、重組者、等待者、提升者這幾種主角。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於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不斷捕捉、決定、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裏生成的各種各類信息,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就應採取用心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留到課餘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再研究,而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全程參與和關注,不要簡單的佈置學生下課之後再研究,然後就不了了之,學生由於受到年齡、心理方面的影響,不可能會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一次機會也就這樣消失了。而在課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則務必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來,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來的而且是有價值的,老師都會很重視,而且會和我一齊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會培養出來。

第三、“設計科學合理的練習”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有效的數學教學,不僅僅在於成功的講解,而且更取決於科學、高效率的練習。科學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新課程下的數學練習應成為一種生活,一種活動,應着眼於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複。好的練習能主動地把學生學習的疑難問題、困惑之處誘發出來,及時予以糾正。從而實現數學知識的鞏固和應用,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得以薰陶,學習習慣、思維品質得以培養,思維方法得以訓練,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最後,我覺得撇開教師這頭,學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保證。我這幾年一向教低中年級,有一個深切的感受就是,學生的計算潛力也是影響教學進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班級裏學生的計算潛力相對低,或者水平參差不齊、差距太大。都將影響上課的效率。課堂要有效,老師一般都想在短時間內進行必要的練習。而低中年級的數學課,計算是貫穿全過程的。如果計算潛力差,要想加大練習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談了。有時候,還只能放慢上課速度來照顧全體。所以,我覺得在低年級,抓好口算教學,提高學生的口算潛力,是至關重要的。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15

大學時在學校那座十二層圖書館裏,不經意間在一個角落裏瞟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這個名字,當時並沒有在意這本在圖書館裏安靜的陳列的作品。後來只是從別人口裏印證了確實有這麼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可因為各種因素後來一直也沒有機會拜讀。

我初涉講台之時,還是一個對教學懵懂的女孩,對教育有着一知半解,對教育也有着諸多的疑惑。正在為自己的教學理論貧乏而感到苦惱之時,我想到蘇霍姆林斯基,並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我驚喜地發現,這真是“踏破鐵皮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它猶如一茗,品一口,濃香四溢,回味無窮,只叫人慾罷不能;他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他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他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茅塞頓開,讓我充滿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教育理論大師,給教師提的每一條建議,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所提的教育建議涵蓋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可謂讀此一書,等於讀了一本教育學與心理學合編。讀了這本書,只覺得思緒萬千,收益匪淺。今年有機會參加了縣裏的青年教師研修班培訓,當得知需要閲讀一本教育論著時,我不由自主的再次捧起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

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蘇氏在開頭就提出了一個至今令許多老師頭疼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到最後還可能出現教師乾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個普遍性的問題不光是在蘇氏所處的那個年代存在,就是在當今,絲毫未見減少。國小六年後到了國中,學生之間的差距更大而且還在繼續拉大。就拿我自己認教語文來講,優生洋洋灑灑一篇佳文,基礎薄弱的學生200字的文章多半字還不認識。好的考90幾分,差的只有個位數。如此的差距着實讓每個老師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不僅如此學生一旦在學習上失去信心,就如他們自己説的聽不懂哪會有興趣,哪會有老師想的那麼強的毅力穩坐課堂45分鐘。於是久而久之他們又會多一個稱謂“問題學生”。我以前的那個班級,在學校中總評的成績是很不錯的。但在班裏就是有那麼一位典型的問題學生。上課的時候,不是睡覺,就是搞小動作。在我們同學當中,有很多人是討厭他的,但是對他又沒有辦法。因為他對哪個同學都敢動武,哪個同學對他説一句,那個同學就沒有好下場了。部分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滿意他的表現,對他提出批評,他也敢在課堂上和老師頂嘴,把老師氣得個半死。更令人氣憤的是,和他坐的同學整天都要用手捂住鼻子,因為在他身上,全都是煙氣。那麼對這些學生如何進行管理,真是一個荊手的問題,處理不好,可能會毀了學生的前程。如果對這部分學生妥協,那將會影響整個班級。這確實給老師帶來很大的困惑。

説起這裏面關於成績的原因,教師大都將原因歸結為學生不知道學習或者腦子笨,家長不配合等。説到問題學生,可能最直接的就是搖頭。那麼造成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很多老師可能會想到很多,卻最容易把自己忘了。

蘇氏在提出問題後,直接了當地做了解釋: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裏,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的緣故。這句話説白了,就是我國的教育家子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應該説,這條教育原則,對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來説都是耳熟能詳。我們在制定計劃時也經常説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更是在教案設計、課堂提問、作業佈置上體現這個理念。於是這個時候我們恍然大悟,原來教師在這個環節上起着最主要的引導作用。我們開始少了怨言,我們學會反思。當然這很多時候的只是侷限在理論上,在心靈深處排山倒海一下而已。

因為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要想“個別對待,因材施教”,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行細緻的瞭解,諸如其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加以熟知,從而在課堂上為不同的學生創造能發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是很容易的。它不僅需要教師付出辛勤的勞動,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藝術。就拿我班來講,現在學習困難、行為習慣差的學生也較多,每個學生都有每個人的問題,要真正發揮出每個學生的潛能非常的困難。而自己有幾次是如此做的呢?經常是不同類型的學生上這同樣的課,提着同樣的問題,做着同樣的作業,提着同樣的要求,即使做錯以後的教育方式也是一樣的。試想,如此下去,怎會去個別對待,怎會不產生學習偏差生?這也難怪學生在課堂上思想開小差、做小動作,問題學生也就水到渠成了,也難怪苦口婆心的教育起不了作用,難怪整天被學生折騰得心浮氣躁,筋疲力盡了。“因材施教”説的容易,做的難。以至問題學生的教學成了是老師最頭疼的對象。所以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後進生”。

蘇霍姆林斯基説:在我們的創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後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現實確實是這樣,這樣説恐怕沒有哪一位教師是不肯贊同的。是啊,後進生向來是老師頭疼的學生,在他們身上花費的工夫不小,卻收效不大,有些教師乾脆最後放棄。一旦放棄就會出現之前的問題,那麼,如何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老師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都總結出了很多很好地經驗。在這裏,蘇氏給我們也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也可以説是比較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要做好這些後進生的“第二套”大綱的工作,意思是通過各種方法讓他們大量地閲讀,儘可能地擴大他們的閲讀範圍,使他們在閲讀中發現“使他們驚奇和讚歎的東西”。對這些閲讀的材料,教師要精心挑選,甚至自己可以選編一些,像蘇氏,他為了幫助一個叫費佳的後進生,自己親自編了一本書《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在這本書中,他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編了很多有趣的、能夠引起兒童思考的習題來訓練他。並且他還為他蒐集一套專門供他閲讀的書籍,大概有一百本書和小冊子,後來又為他配備了另一套圖書,約有二百本,正是這種大量的閲讀,使費佳的成績逐步趕了上來。雖然我們無法做的像蘇氏那般完美,但至少我們可以盡力做的更好。

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對學困生的教育,寫了如《一個“差生”的“思維的覺醒”》,《閲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等文章,使我受益非淺。當然最後我們還是不可避免的會碰到一不分問題學生。我覺得在對待問題學生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低頭,兩處留情

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問題學生。問題學生不一定是壞學生,不管是不是因為成績引起的,由於未成年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階段,是非觀念尚未成熟,對一些問題有不正確的看法或錯誤的做法,是難免的。少年兒童向善向上的本質,需要加以保護。班主任不能因為孩子犯錯誤就把他當作壞孩子。問題學生中的錯誤,大多是心理問題,而不是道德問題。孩子的行為動機往往是純真的,也許是好奇心、表現欲所導致的行為過失,不能輕易或者盲目地定性為道德品質問題。孩子們犯了錯誤,他們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他們正是通過不斷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成長、成熟起來的,班主任應該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寬容、善待他們。教育的基礎在於“愛”,對於問題生要採用同情寬容、感化陶冶、啟發誘導等方法。但若一味強調這種“柔”,學生就會把老師的愛心當作對他們的遷就。教師的話就會令而不行,禁而不止,學生就會沒有規矩,自由散漫,班集體將是一盤散沙。因此,“柔”中要有“剛”。在理解寬容問題生的基礎上,要嚴格要求,批評監督。離開了這一點,教育就缺乏力量。

二、回頭,青山依舊

學生的發展各有差異,在一個班上難免會有許多不和諧的地方。如果對這些問題學生提出同一要求或同一奮鬥目標,收效甚微,甚至無效。這就需班主任分別為他們精心設計奮鬥目標。例如,有一位同學期會考試各科成績均差。我就和她一起分析了數學學科的試卷,結果發現很容易增加十幾分。因此,我就要求她在下次同等難度的試卷中爭取十分左右的進步。她信心很足,而且很有把握。看上去要求低了,但最起碼可以在短期內避免她自暴自棄。有些學生本身沒有很多想法,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只知道自己的學習差,一差千萬差,這種想法是極其消極的,老師應該通過正確的引導,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通過努力,取得一定的進步。

二、抬頭,燈火闌珊

我們班的學生對學校的一些集體活動,例如體育節、藝術節匯演、演講比賽、朗誦比賽等等都有很強的表現欲,這另我很高興,這説明他們還有積極性,還有興趣。這些活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專長、個性、閃光點,贏得師生的好評。無形中增強了其自信心。就拿平時的課堂中的課本劇來説,每個學生都恰似一個個導演、編劇、演員,全班都陶醉在自己的表演中,沒有開小差的,你會發現原來沒個學生都是優秀的演員。那些平時各門學科的成績都很差的同學,他們的表演同樣得到了大家的肯定。為了使一些問題生的愛好、專長得到發揮並能在老師和同學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促進他們改進不足,努力向上,就得有意識的為他們搭建舞台,一片燈火闌珊是必要的。

同時,要讓每個學生(特別是問題學生)都要有這樣一種意識,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這樣慢慢的會調動積極性,我經常在班會課上讓學生談談身邊同學的閃光點,在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上,我們好象過分地強調了他們的學習或品行方面的問題,而忽視了他們身上表現出閃光點。我們是不是過分地自信於“窺一斑而見全豹”反而變成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呢?我試着換一個角度來重新觀察班上的幾個調皮的學生,慢慢地我發現他們還真有一些出眾的地方,他們中有的組織能力比較強,有的口才比較好,還有一個對班集體的事特別熱心。讓他們和每個同學一樣在班級中發揮他們的優點。孟子説:“人恆過,然後能改。”我認為,對待好學生也好,對待“問題學生”也好,教師都要有一顆平常心,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為他們的進步而驕傲,為他們的成長而自豪,對他們的過失,公平地去對待、化解和消除,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逐步糾正。“無限風光在險峯”,也得人們一步一步地去攀登,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嚴格要求與悉心呵護並不矛盾,紀律要求是必要的,但可以降低一定的標準,讓他們通過適當的努力就能夠達到,這樣會逐漸引起他們的興趣,這對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引導他們逐步步入正常的學習生活是有益的。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象真正的朋友一樣去細心地發現他們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哪怕是很小的一點,微如螢火,也要細心地呵護,並能引導他們逐步將之發揚。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給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對於這本書,我認為應該帶着自己的心去讀,帶着自己的實踐去讀,帶着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省自身,反省自己與書中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走出自己的天地。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16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減少失誤和紕漏,多年以來,反思是我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斷反思和與同事探討的過程之中,我發現了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問題,其一,對教學工作的困難認識不足,沒有耐心;其二,對學生的瞭解不夠,缺少愛心;其三,對數學教學的特點把握不好,不夠細心;其四,對數學教學的目的理解不清,不務本。因此,我認為,國小數學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數學教學要有必要的愛心,不可冷若冰霜。

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認識活動都是在情感的動力影響下進行的。 “ 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 ” 。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以教師的情感為轉移,如果教師把愛心寓於教學之中,通過富有情感的語言、動作、表情,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信任佩服的感覺,學生就會以積極主動勤奮向上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一些真誠的關懷和幫助,給學生以學習的信心和勇氣,使學生變 “ 厭學 ” 為 “ 肯學 ” ,變 “ 肯學 ” 為 “ 好學 ” 。這樣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興趣濃厚,從而產生學習的激情和動力。因此,調控教學的情感,創設一種民主交流、親切和諧、師生情感思維共鳴的課堂氣氛,是全面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途徑。

對學生的愛心應該是真情實意,不應該是虛情假意,特別應該是持之以恆的,有教學過程,就要有愛心伴隨,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面目表情,甚至是他們的身體狀態,並能夠及時的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做出相應的調整。

二、數學教學要有足夠的耐心,不可操之過急。

1 耐心答疑,培養學生好問的學習習慣。

國小數學是基於問題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在提出問題的前提下解決問題,其實,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更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認真,細緻,耐心地回答好各種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使每一位同學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夠得到滿意的答覆,甚至是學生提出的一些古怪的,莫名其妙的問題都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萬不可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作為國小數學教師,應該在答疑上多花時間,多下功夫。

2 耐心引導,關注學生的意志品質。

一般情況下,不少學生對數學的印象是枯燥、難懂,教師則信奉“嚴師出高徒”的古訓,對待學生的學習缺乏耐心細緻的引導,造成一部分學生討厭數學,甚至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談不上使學生具備克服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的意志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考慮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注意給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有機會經歷克服困難的學習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既獲得成功的體驗,又有面臨挑戰的機會和經歷,從而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這對教師來説是一個持之以恆,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也應該有足夠的耐心。

3耐心輔導,關注後進生的發展。

後進生是遲綻的花蕾,是待開發的資源。後進生是相對的,變化發展的,沒有一成不變的後進生,後進生是可以轉化為好學生的,那麼如何轉化後進生呢?對後進生充滿愛心,只有熱愛後進生,才能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説:“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而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這就是説,對後進生要動之以情,要細緻耐心地進行輔導,使他們的心在温暖的關懷中漸漸融化,才能點燃他們追求上進、成為優秀生的希望之火。

三、數學教學要有十分的細心,不可粗枝大葉。

不細心,粗心馬虎是作學生的通病,也算非智力性錯誤的一種,這一直都是一個問題,其實克服粗心大意,培養嚴謹細緻的思維品質是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首先,教師要做好示範和表率。教師的板演,批改作業的字跡、符號,一定要規範、整潔,以便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教師要善於總結經驗,歸納方法。比如我教給學生計算的檢查方法是:一對抄題,二對豎式,三對計算,四對得數。審題的方法是兩看兩想。即:先看一看整個算式,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應如何計算;再看一看有沒有某些特別的條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不要盲目地進行簡便運算。再次,要教育學生養成驗證的習慣。看所得結果是否符合實際,是否符合題目要求,代數式的變形是否符合邏輯,考慮問題是否全面周到。另外,對於常見的易於馬虎的地方要經常性地強調,並要提出要求,這樣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然而,培養學生細緻,嚴謹的思維品質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潛移默化作用是相當重要的,老師自身的教學必須是細心的,嚴謹的。

四、數學教學要有務本的精神,不可捨本逐末。

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身為教師,首先要務本,本立則萬法可成。何謂本?其一是以德為本,修身立德,這也是教師的社會責任所決定的。師道猶如君道,師道尊嚴,一日為師,則終身為父。作為一名教師,第一要務是加強學習和立德,既要有才,又要有德。己身不正,焉能正人?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為人師表。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身教重於言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自己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一絲不苟,善始善終,表裏如一,言行一致。以自己的人格魅力,道德風範感染他人;以自己淵博的學問折服人,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古來,唯有有德者方可為人之師。其二,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本,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要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那麼,他們就能隨時獲取知識,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都想亟不可待地教會學生必要的知識,忽略他們獲取知識的過程,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樣,我們在無形中就偏離了教學之本。其三,以教本為本,這是一個更加具體的教學要求,然而也是十分重要的。近幾年,受社會各種綜合因素的影響,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忽視了課本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教學時要以課本為本,讓學生在學習,鑽研,挖掘課本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教學和學習都是務實的工作,不能走任何的捷徑。

總之,“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教學工作任重道遠,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想着一蹴而就,應該以高度的工作熱情,抱着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和細心嚴謹的工作作風,務本求實的工作精神,以學生的發展作為自身的工作使命,紮紮實實,一絲不苟地上好每一節課,批好每一本作業,關注好每一位同學,只有這樣,我們的數學教學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17

英語教學實踐為出發點,結合學生和自身,來進行反思,從而得到了體會:為了適合我國國情,對於英語教材的改變,教學應該怎樣進行,才能符合學生學習語言的規律,為出發點,重點説明中學英語教學應以語法為根基,着重以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興趣的提高為目標。  關鍵詞:中國國情;外語教學;語法;興趣提高;習慣養成    根據自己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學反饋情況以及對自身的教學進行反思。經過將近十年的教學實踐,我對英語教學有了幾點體會。

一、中國的國情決定了英語教學為英語外語教學  現在英語教材雖然改變了,但是我國的國情不變。我們國家的英語教學是正規的課堂教學,它必須通過正規的課程、正規的大綱、合格的教師,還有相當的一些課時來完成,是有教材、有測試這樣一個正規的教學。在中國進行英語教學沒有語言環境,中國人的第一語言是漢語,是中文。學習外語時,我們的母語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所以在這種環境下的英語教學就成為一種外語教學。在中國我們的社會、家庭、工作語言和生活語言,學校其他課程教學的語言都不是英語,英語也不是官方語言,也不是我們的第二語言。我們的母語可能對外國語的學習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些理由和因素就決定了我們中國的英語教學是英語外語教學。

新教材的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現代社會的生活,富有時代的氣息,文化信息量大,活動多,強調綜合運用語言的培養。我們有不少教師見到這樣的教材就迷惑了:是不是讓學生進行任務型的活動,就能使學生無意識地學習英語了。其實不然,活動只是一種途徑,能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交流,從而提高用英語做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在中國,我們是大班上課,學生人數又多,那麼學生在課堂上語言參與的機會也會相應的減少,同樣程度就會差一點兒。除了在英語課上之外,其他的時間很少用英語來交流,往往環境就決定了學習方式的不同,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實踐,就必須通過記憶,通過學習規則,通過知識的掌握以及知識的使用,才能獲得語言能力。

二、英語應以語法為基礎  語言知識是外語教學的立足點。從以上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的國情來看,我國學生學習外語在很大程度上必須靠自學拼讀能力,詞彙知識是學習的手段,也是檢查輸入與產生語言的正確和錯誤的工具,特別是語法知識,現在有很多公開課,都避開了對語法的講解,那麼那些語法知識學生又能否在閲讀當中學會呢?我深表懷疑。綜合語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法、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質整體發展的基礎上的。課堂注重語言運用能力是不可否認的,但是根據我國學習英語的國情,應該理直氣壯地進行語法知識的傳授。在我們的英語教學中應該儘量給學生營造環境,創設情景來教學,這樣能讓學生身臨其境,並增加學習英語的氣氛。可我們必竟是在中國,不像學習語文那樣,有一個很好的母語環境,能讓學生很容易的來練習,牢固的語法基礎對我們中國人學習英語顯然很重要。沒有牢固的語法基礎往往無法很好的去進行閲讀,更別説進行寫作了。當然語法基礎和閲讀能力並不能完全成為正比,但是語法知識的欠缺會使我們誤解,甚至無法理解句子的意思。

如:he learns that he should have cared more about his friends.如果不懂虛擬語氣,可能會誤認為:he cared more about his friends.但句子本意為:he didn’t care more about his friends.  在講解語法知識時我適當的用中文來解釋。如果全部用英語講解,講完後,學生直搖頭,表示不理解。在新教材中閲讀部分在前,中間是語法部分,最後是綜合技能。這樣的順序安排的不錯,閲讀應該作為教學當中的第一目標,講課時如果一節課無法完成所有的目標,我們就可以把閲讀當中的一些語法項目留到下一節的語法專項中一起進行,這樣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定語從句是高一一年級中一項非常重要的語法項目,第五單元的閲讀部分中出現了一些定語從句,可以讓學生先把這些定語從句找出來,等到下一節課再引導學生用歸納法把why ,where ,when這幾個關係副詞的用法總結出來。把綜合技能部分放到後面,寫作時就可以運用本單元所學的語法、詞彙。

三、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相互之間存在着各方面的差異,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預習、複習和做作業的習慣,高聲朗讀及背誦的習慣等等。在教學中,教師要進行學法指導,有意識地去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並且要不斷的調整學習策略的能力。教是為了不教,這不僅有利於學生掌握學習的方向,採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利於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併為學習奠定牢固的基礎。  新課程特別強調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並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新標準把對學生的非智利因素的培養,鮮明地提了出來,充分認識到非智利因素在學生個性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們要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放在首要地位。興趣是一種探求某種事物,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心理趨向,它能使人們去探索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有了濃厚的興趣,就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對老師所教的內容有沒有興趣,興趣多少跟老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有着直接的聯繫。老師必須使自己的課生動有趣,好的教法是激發興趣的重要因素。教無趣,必不樂學。  探索的路很長,實踐中的困惑又會成為我們繼續研究的課題。我堅信。一路走來,我會充實更多的能量,會堅實前進的腳步,會看到多彩的果實······ 我還會進一步深入,紮實地探索,為英語的改革盡一份力。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18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教委組織的暑期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在認真聽取了鄭傑老師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後,感覺受益匪淺。

縱觀現在,社會、學校、家長對教師要求極高,對學生的期望值高。而反觀學生卻無所謂,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教師?這是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己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學生。讀了這本書,裏面的很多內容讓我沉浸其中,感慨頗多。如在《一名稱職的服務者》中,就是説我們做教師的都要為學生服務。那麼怎樣服務於學生呢?我覺得教師要擺正位置為學生服務,應該以平等的人格對待學生。要學生來評價。教師還要提高教學技能。要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投桃報李,我們有好的心態,學生就會心存感激。當學生學會感激之後,才會更好的回報教師,才會更好地去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孩子的心不應是真理的倉庫。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惡習就是冷漠,缺乏熱情。兒時的內心冷若冰霜,來日必成凡夫俗子。”教師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眼看原來天真活潑的、對世上萬物充滿熱情的生命,在學校“教育”的塑造中變成只對“知識”懷有“單純”的好奇心的“機械人”。是的,如不改變這種重智輕情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教師縱使口吐蓮花,也未必能使學生“頑石點頭”,教師要想在學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連漪,必須着力培養“多情善感”的學生。代的學生越來越懂事,他們不再以為老師是權威,他們以逐漸有自己的觀點。

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絕大多數教師都是很平常地延續着自己的工作之路。徒有可嘉精神,這多麼可悲,其實“蠟炬成灰淚始幹”並不應該成為我們教師職業精神的寫照。我們應該追求的職業精神是,發展學生,也發展自己;照亮學生,也要照亮自己。在工作中,我們要學會做“減法”,要減掉積壓在我們身上的重壓;我們要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負責,要學會團結協作。教師畢竟是不同於其他職業的。教師要有理性,必須把學生當“人”看待,這是我們的工作與其他工作最大的區別;教師要有理性,必須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道德情境,讓學生在想象性的情感體驗中,經歷動機的衝突,情感的激盪,認識的昇華。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要在平靜的水面擊打出浪花,只輕輕拍擊一下是不行的,而應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動,且越是持續推動,則後浪推前浪,水勢洶湧。老師要在學生心頭引起持久洶湧的感情“巨浪”,只輕輕“攪動”一下也是不行的。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指出:教學法必須觸及學生的情感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才能發揮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師要善於晚起和誘發學生對道德現象的情感體驗。我們要逐步培養學生善感的心靈,在學生真正地感動,以自覺的行動克服不良的行為。

優秀學生是相似的,“差生”卻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學生,你不用對他們吆五喝六,他們總是乖乖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而當你面對那一個個千差萬別生龍活虎的差學生,他們一旦出了點小問題,我們總習慣先對他們進行批評、寫檢查、懲罰……然後再對其講道理,進行所謂的原則性的指導。其實處罰和枯燥的説理不能觸及後進生的靈魂,反而拉大了老師與後進生之間的距離。而在《永不言棄》這篇文章中,作者告訴我們每個老師:“那些特別的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户,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温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起來非常親切,他的每條建議都與我們息息相關。不是講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從教師的身邊出發,由一些常見的現象、普遍的觀點及頗具爭議的問題入手,獨具觀點,總能道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對教師都有着指導和借鑑作用。有的文章為我解了惑:如在《要學會做減法》中我學會了如何解壓,獲得真正的解放;而有些文章則使我對平時教學中的點滴感悟有了更系統深刻的認識:如《學會讚美》、《關懷身邊的每一個普通人》、《學會傾聽》、《找到孩子最佳的學習方式》等。特別是找到了學校新推出的管理舉措的影子:如《重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以及學校近年來對教師滿意度調查的重視與《提升滿意度》一文中的觀點不謀而合,還有注重班隊合作和規範教學管理制度等理念措施都可以在書中找到。

鄭校長的文字讓人啟迪,他説出了許多人想説又沒有説出的話,説出了許多人感覺到了卻沒有想到的話,更説出了許多人壓抑在心頭卻一直得不到發泄的話。總之,這些話説到了教師們的癢處、痛處、傷心

處,把人一下子照亮。於是,邊讀邊怡然自得,邊讀邊拍案擊節,邊讀邊痛苦萬狀。

掩卷沉思,我終於明白:作為一名教師,我工作是因為我熱愛這事業,我教書是為在事業追求中找到自我的價值。工作時間越長,我越應該理解幸福的含義。《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像一面鏡子,真誠的表述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忠誠與執着。這本書充滿了精氣神,使它充滿了善意,充滿了真誠,充滿了生命的靈氣。值得我們細細地去品味,領悟它精髓所在,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19

從九月十九號來到馬躍正式任教,不覺間已近兩個月了,在來的那天,學校領導就給我們這些新來老師講解了學校的基本情況,這裏的工作壓力大,要儘快投入工作,且要求我們要儘早適應教學工作,在之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也時刻提醒自己不能鬆懈,認真做好教育工作,並且要求自己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知識水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了領導對新老師的重視,更深深感受到了領導對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讓我們有一個舒適的教學環境。

現在對這短時間的教育教學工作的談點心得體會:

一、身份改變,思想轉型。在任教師之前,我的身份是大學生村官,具體負責民政工作,是為老百姓服務的一個惠民窗口;現在我的身份是一名教師,讓我感到與任村官時最大的不同就是服務對象改變了,以前面對都是理性的成人,而現在我面對的都是一羣年幼無知的小孩子,可以説剛開始時完全不知道工作該從何入手,記得第一天站上講台的情景毫無準備,看見一個個小孩子,心裏一下就懵了,根本就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通過不斷調整自己,耐心細緻的為學生講解,關心和幫助每一個學生,讓他們能更好的進行學習。

二、教學嘗試,不斷積累經驗。由於自己不是教育專業,甚至可以説完全是“教育白痴”,對於教材、備課、授課都不瞭解,在剛開始的時候很難進入角色,站在講台上,卻不知道如何把課上好,讓學生學到吸取到“營養”。後來,慢慢地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一步步的取得了進步,雖然還存在問題,但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變現狀。也通過這段時間的教學,總結出以下經驗:

首先必須吃透教材,專研學生。剛開始得時候,我只是認為把該教得拼音交給學生認識就行了,對於教材沒有認真研究,也不知道從何入手去研究,結果上了一個多周,發現學生原來根本沒有吸取到得“營養”,沒有達到預想的結果,後來分析原因,才發現一直都是自己在講台上表演,而學生沒有真正參與其中,在授課的時候忽視了學生交流,後來我改變方式,認真專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通過對教材的掌控,採取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和愛好進行教學,不斷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積極性,比如分組挑戰、吃字遊戲等,同時改變引導方式,引導學生開展自我學習,比如學生幫帶,讓好的學生帶領差得學生,通過感化讓差得學生進步。通過一段時間觀察,我發現絕大部分同學都進步了。

其次就是認真備課,備課是教學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説是教學過程開展的“控制器”。備課充分,就能把課堂掌控好,剛開始我就忽視了備課的重要性,才發生不能掌控課堂的情況。後來我慢慢藉助教參,認真研究新課的重點,分析出難點,以及教法,認真備課,讓我能用好的教學方式授課,更容易掌握好課堂,但我知道自己在備課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我相信自己會慢慢改變,尋找更好的方法,更好的做到課、師、學生相結合。

再次就是重視課堂45分鐘的實效。剛進行教學,領導和同事就對我説,課堂45分鐘十分重要,必須利用好。我也非常重視課堂的45分鐘,因為辛苦備課、專研教材也就是為了這課堂45分鐘,在教學過程中我也儘量做到內容充實,語言生動,但在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我講的學生沒有聽進去,沒記住,後來在領導和同事幫助下找到了答案,指出對於一年級的學生我講的時間太長了,學生不能全部吸收,建議我應該好好利用他們集中精力那段時間。通過領導和同事們的指點,我調整課堂教學時間,後來發現學生更加適應現在的教學方式,並且注意力更加集中,吸取的“營養”也越來越多。

最後就是規範學生行為習慣,有助於學生髮展和提高教學質量。學生行為習慣十分重要,直接影響學生髮展和教學質量。針對一年級的國小生愛動、好玩、沒有紀律觀念,缺乏自控能力等特點,我不斷尋求解決的辦法,如採取誇獎的方式鼓勵,喊口令等,後來我發現誇獎的方式最有效,不斷通過引導和誇獎學生,慢慢地在我和全班學生的努力下,我們一年級二班在紀律、作業上都得到很大改善。

這段時間在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和幫助下,我教學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也更加清楚的瞭解和認識到教育工作,更深刻的認識到自己身上擔負的責任,作為一名新老師,我還需要不斷學習,培養多種興趣,擴寬知識面,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做一名稱職、合格的教師。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20

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學語文老師,從08年安師大畢業後,我來到了三十八中學任教,這裏人才濟濟,精英輩出,帶着年輕的夢想和追求,我成了兩個班孩子的語文老師。轉眼,4年過去了。由最初的忐忑沒底,到現在的從容應對,我從老教師們那裏汲取了豐富的教育教學技術,自己也多多去看書研讀,總結點滴的經驗。欣慰的是,我的兩個班不管是畢業的那屆還是現在的這屆,成績一直都是同層次中的前列。現在,把我點滴的教學經驗簡單羅列一下,渴望交流中有所提升

一、認真學習,樹立新的理念

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使自己逐步領會到“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了學生主體觀,貫徹了民主教學的思想,構建了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使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條件的理念落到實處。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

二、細研教材、潛心備課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説:“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參閲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重難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同時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不搞滿堂灌,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由於準備充分,教學效果明顯,學生易於接受。

三、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人積累下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新、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

求智慾望呢?我嘗試着以下的方法:

1,用新穎的導入調動學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上《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這一課,我從生活中搶劫需被判刑引入到英法聯軍搶劫卻召開慶功會,調動學生情感上的痛恨。還有上《行道樹》我用田震《好大一棵樹》的音樂導入,學生在音樂的輕鬆氛圍中走進文本。我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以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2用輕鬆愉悦的師生關係活躍課堂

教學課堂上感受到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僵化呆板、默默無聞、做模範聽眾。他們個性得到充分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間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教室中再不陰暗冰冷。課堂上充滿着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3用積極的探究提升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閲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我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

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我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四、重視朗讀、培養語感

1、利用早讀課時間讓學生大聲朗讀,以提高他們的語感。

對於有些同學,説的能力相對較弱,有的學生回答問題語言不連貫,他們語言表達能力較差,這樣也制約了他們的閲讀及寫作能力,所以我對兩班中這樣的學生規定每天早上必須大聲朗讀20分鐘,然後站起來讀給全班聽。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朗讀水平有了明顯的進步。

2、組織各種形式的朗讀演講比賽

在平時的課堂上,我經常讓幾個同學自選對手,朗讀PK一下,全班學生點評。學生們都躍躍欲試。還有,我會定期給一個題目,自選美文,小組推選人員,組組之間對抗,有時是一組四人共同演繹,和其他組比賽。有時是邀請其他班的到我們班來參加對抗。經過這樣長時間的訓練。我班的整體朗誦水平在同年級可謂是首屈一指。每次學校組織的演講或朗誦比賽,我班都幾乎是名列前茅。

五、加強課外閲讀、寫作和習字訓練

為了提高學生的閲讀和寫作能力,我繼續加大訓練力度。為此,我規定學生每週都要閲讀兩篇課外文章並寫兩篇作文。課外文章的閲讀要適合國中生,寫作訓練是每週三一次,週日一次,其中一篇寫所讀文章的讀後感,另一篇以本週內所聞、所見、所經歷的事為主,也可以寫些自己的感受等。同時,兩班裏也有不少學生卷面書寫不認真,為了提高他們書寫能力,我規定他們每天必須練字,每天一頁,每週一交上來。所練內容主要是以字帖為主,也可以以抄課文,總之要認真書寫。經過這麼長時間訓練,他們進步還真不小。

在千頭萬緒的教學中,我的這點小小的總結也許只是個人一點不成熟的方法。在浩瀚的語文世界裏,我願一直快樂的徜徉於此。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21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十分重視少年兒童良好習慣的培養。他認為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此,葉聖陶專門寫過《習慣成自然》和《兩種習慣養成不得》等文章。這些文章雖然寫於20世紀40年代,但至今讀來倍感親切,文中所闡述的主要思想對當今少年兒童良好習慣的培養,仍不乏啟示意義。

養成習慣貴在躬行實踐作為一位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實踐家,葉聖陶先生非常強調在習慣養成中的身體力行。他認為,要養成某種好習慣,要隨時隨地加以注意,躬行實踐,才能收到相當的效果。他以常見的事例來説明這個道理。他在《習慣成自然》一文中寫道,“要有觀察的能力,必須真個用心去觀察;要有勞動的能力,必須真個動手去勞動;要有讀書的能力,必須真個把書本打開,認認真真去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須真個把公民應做的一切認認真真去做”,這樣,我們“所知”的才能逐漸化為我們的習慣,成為相應的能力和素質。

“習慣成自然”就是能力什麼是“成自然”呢?葉聖陶先生認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費什麼心,彷彿本來就是那樣的意思”。他舉例説,“走路和説話是我們最需要的兩種基本能力。這兩種能力的形成是因為我們從小就習慣了,'成自然'了;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們有了那種能力。如果不達到習慣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免勉強強地做一做,就説明我們還不具有那種能力”。他進而指出,通常説某人能力不強,就是説某人沒有養成多少習慣的意思。比如説張三記憶力不強,就是張三沒有把看見的、聽見的一些事物好好記住的習慣。説李四表達能力不好,就是説李四沒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説出來的習慣。因此,習慣養成得越多,那個人的能力就越強。做人做事,需要種種能力,所以最要緊的是養成種種的習慣"。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增強能力。葉聖陶認為,“我們在學校裏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並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孔子一生“學而不厭”就説明了這個道理。

讀了葉聖陶先生的著作之後,自己反思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老師首先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適時為孩子立規矩。

其次老師要依據孩子的年齡採用相應的方法培養良好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習慣不能想起來就要求一下,想不起來就聽之任之。老師要有堅強的教育意志,立下規矩之後就應要求孩子堅守。經過日復一日的訓練,孩子定能養成好習慣。

再者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特別需要施教者要求一致。這一點就要求老師做好家長的溝通工作,使得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更好的結合。

最後,要強調的是老師的榜樣作用。要求孩子有良好習慣老師要以身示範,因為學生是愛模仿的。

一個學生如果生活、衞生習慣好,就有益於身體健康成長;文明禮貌習慣好,品德就優良;學習習慣好,定能取得好的學業成績。總之,習慣對人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功都至關重要。傑出的思想家培根也曾説:"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當努力求得好習慣。"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則説:"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的幸福,作為老師高度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義不容辭。

最近幾天,通過網絡瀏覽了有關教育孩子的書,如周弘的《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有幾點心得。

賞識教育源於一位偉大的父親——周弘。他利用傳統教育中賞識的巨大能量,把女兒周婷婷由一個令人同情的聾啞孩子培養成為我國第一位聾人大學生。他在《賞識你的孩子》一書中首次提出了賞識教育的概念。賞識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運用欣賞、鼓勵的態度去看待、評價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符合生命成長的規律。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發現和發揮學生的長處和潛能,使其最終走向成功。

賞識教育的本源是愛,如果我們的老師、家長都能用愛的眼睛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用正確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點,那我們的孩子或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你能行”,“你真棒”, 在老師、家長的鼓勵下,許許多多的孩子在快樂中改變,在快樂中成長。賞識性語言與動作帶給孩子們的是一種快樂的動力、一種向上的自信,其奧妙就在於它卸掉了壓在他們心上自卑的巨石,於是孩子的潛能就象火山一樣爆發了。這世界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就看你會不會使用“賞識教育”這把開啟孩子心靈的金鑰匙。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不少孩子有這樣的體驗,因為在某次考試會考出了好成績,從此就愛上了該門課程,可見錯誤!鏈接無效。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樹立這樣的觀念:賞識是引導孩子走向成功的階梯。作為老師、家長,應該學會賞識孩子。

教育教學年度心得體會感悟 篇22

我認真地讀完了教師手冊。通過認真細緻地教師業務學習,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從茫然到豁然,教學業務能力和水平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聖的職責。 “做一個現代人必須取得現代的知識,學會現代的技能,感覺現代的問題,並以現代的方法發揮我們的力量。時代是繼續不斷的前進,我們必得參加在現代生活裏面,與時代俱進,才能做一個長久的現代人”,“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頭腦;不斷的掌握廣泛的文化科學知識,更新知識結構;不斷的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斷的反思總結,在理論的指導下大膽實踐、勇於探索,“我們確不能懈怠,不能放鬆,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學生前頭引導學生,這是我們應有的責任”。

一名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一名教師“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實,才能使教師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東西,能夠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徵、新的細節,——這是創造性的勞動態度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興趣,靈感的源泉。” 教師只要增強自己的科研意識,把自己的課堂、班級當成自己的“實驗室”、“試驗田”,並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變科研的局外人為局內人,變可能性為現實性,實現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當我們的教師走上了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就會得到教師職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

我認為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是培養自己在教育中智慧性行動的不二法門。在確定樹立教學風格,形成教學思路,預計教學問題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認識和能力,積累有意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在情境教學中,根據已有經驗對各種可能性進行猜想和假設,教學情境準備的意向框架越周全,即興發揮就越敏捷,智慧性行動也就越自然、越高效!激情是教育智慧性行動的點金石,沒有激情的教師即使再有智慧,再機智,也不能在情境教學中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所以,只有通過教師激情演繹的情境教學,才是一個展現自身智慧性行動能力的平台,所表現出的機智也越光彩奪目。時代的呼喚,事業的使命,教育的責任,激勵着教師們長期精心耕耘在教育這方熱土,一位位教師,桃李芬芳,碩果累累,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敬重,這真是教師職業的魅力所在。下面談一談我的體會:

一、我的收穫

其一,更加深入瞭解到一些教育政策法規,教育模式和相應的教學策略。在教學實例中找到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更新了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感受了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的滲透,懂得了如何更有效地實施教學。

其二,更進一步瞭解到,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教師隊伍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不僅是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個人幸福之所繫。老師不能只是一桶水,而應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學教師,既需要有紮實的學術根底,廣闊的學術視野,不斷更新知識、追逐學術前沿的意識,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諦,瞭解學生髮展的規律,掌握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具備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教師既要做“經師”,又要做“人師”。

二、努力方向

其一,作為一名老師應該要博學求精。在學科知識上要不斷的提高水平,還要在其他方面有所涉及。這對我們自己在教學方面也有幫助的。現在的教科書更趨於實用性和時代性。因此,要不斷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識水平。

其二,在教學中應該不斷的學習新課程標準,在教師的不斷成長的過程中要努力的完善自我,做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做個永遠的好“學生”。

其三,我要克服的是自己的不足。作為老師首先要有誨人不倦的精神,才能很好的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耐心是教師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學生犯錯誤時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信任和幫助,而絕不是批評和懲罰。教師放下架子與學生面對面地平等交流,學生感到被理解和尊重,顧慮自然消除,有利於弄清事情真相;師生之間心與心的溝通,能讓學生敞開心扉,坦陳自己的想法,我主動真誠地與學生交流。

其四,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勤勤懇懇,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多一點科學的方法、藝術的手段,讓每一個孩子都展開笑顏,努力提高課堂實效,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展。

總之,孩子是明天的希望,而教師則是托起希望的人。他們的成功便是我們的成功,凝結着我們努力的汗水。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延續,完成我們未能完成願望。在教師這條道路上我們任重而道遠,我要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但我也相信在這片天空裏,我們能綻放出自己絢爛的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