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適合學生教育心得總結(通用5篇)

創造適合學生教育心得總結 篇1

在這個假期裏我認真閲讀了馮恩洪教授所著的《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書。馮恩洪教授結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實踐,對中國教育的現狀進行了理性思考,同時對中國教育的未來進行了展望。 書中馮老師圍繞如何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從各方面進行了闡述並引入了很多實例,使我感受頗深,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關鍵的關鍵是要研究學生,使我們的老師由心中有書走進胸中有書、目中有人的境界。

創造適合學生教育心得總結(通用5篇)

書中説“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異”“教育的功能是把自然人打造成社會人。”我們現在的教育,是挑選適合教育的學生。教師很少注意到受教育者的差異;對於學生的評價只有理性的對錯,沒有感性的激勵,特別對於學生的 “錯誤”回答,缺少引導,缺少尊重,致使學生在忍受教育,在挫敗中痛苦學習;圍繞會考、大學聯考指揮棒,我們經常性地忘卻學生潛能的發展,只是固執地讓學生在教師設定的學習網內掙扎。《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文中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僅要創造適合教育的學生,教育更有責任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所以,我們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異,我們對學生的差異不應該埋怨,而是研究差異,關注差異,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尊重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你真了不得,你離成功就差一步了”,創建和諧的師生情感,讓教育的感覺不是難受,教育的感受是走進享受。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讓學生快樂成長。所以教育要讓學生徹底釋放自己潛能,讓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教育的真諦在於實現人的社會化和人的個性化的和諧發展。而學生是有差異的,教師應該關注差異。學生是有情感的,我們的教育更應該尊重學生的情感。

我們現在的教育是挑選適合教育的學生,而由挑選適合教育的學生走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是一場革命,是一場告別書本中心走進學生髮展為本的革命,是一場教育的深刻變革。

教育的真諦是什麼?我的理解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知識,讓學生擁有學習能力和工作技能等;而學生是否享受學習似乎不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因為讀書就是枯燥的,需要每個人勤奮的。而《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文中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僅要創造適合教育的學生,教育更有責任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撬起教育質量的支點在哪裏?在課堂。“ 撬起課堂教育質量的課堂變革在於,走出講授,走進合作或者差異發展,以釋放學生的潛能。” 課堂是將自然人打造成社會人的主要手段,課堂承擔着個體社會化的第一責任。課堂變革要由講授走進合作。合作課堂就是學生能講的讓學生講,經過啟發後,學生仍然存疑的,教師才發揮畫龍點睛的作用的課堂。合作課堂上,讓學生主動想參與課堂,開動機器,做課堂的主人,學到知識並理解知識,提高課堂知識的鞏固率。課堂變革還要由講授走進差異發展。差異發展就是我們給有差異的學會提供合適的教育,就是不固定班級,按照層次開展課堂教學,實實在在地實施分層次教學,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有效發展。

回顧我們的課堂教學,我們也在力求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但每個班級學生確定,教材單一,課時緊,教師每天都在趕進度,在練習,有時完全忘卻了學生的需求,只是想着讓學生將課程內容學完就好,於是,講授知識就佔去大量的課堂時間,學生聽了課,做了練習,但就是課堂知識鞏固率極低。而那些為了展現合作教法而合作的課堂,讓後進生舉手發言的所謂關注差異的課堂,都不是高效的課堂。當前,由於課堂變革沒有適應時代,課程建設較滯後,導致我們的課堂大多在約束學生的潛能,萎縮學生的潛能,而非釋放學生的潛能,因此,學習的不快樂成了不少學生的痛苦感受。所以,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已經成為我們當下及將來急需完成的任務。我們要建立符合學生個性、適應學生髮展的動態、綜合的課程體系;我們要讓合作課堂,讓差異發展成就學生的美麗人生。

教育的關鍵是適合每個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和諧發展,培養合格加特長的人才是中國社會發展需要。而我們現在的教育是重合格輕特長。過分強調合格,過分看重學生的分數,讓分數説了算,而擁有某方面特長的學生是鳳毛麟角,令人遺憾。試想,“ 一個學生將來用特長跟社會發展的需要形成一個結合點,找到一個結合點,那麼對這個學生來説,工作就是享受了” 。反之,只有合格,毫無特長,走上社會,能快樂地享受工作嗎?

“ 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 ,是一種温暖,是一種關懷。“ 適合教育” 就是強調以學生為本,追求人文關懷,引導學生的心靈走向真、善、美;強調教育要適合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適合每一名學生的實際需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民主、科學的教育教學服務;強調整體大於部分之和,要讓每一名學生都有發展。強調教育要與時代發展緊密結合;強調教育必須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把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自主性、選擇性、傾向性還給學生。總之,適合教育就是要吸納古今中外一切科學合理的教育思想精華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並在此基礎上賦予時代的特徵,繼續發揚創新,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直木造樑,彎木造犁,讓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長。” 我想,這就是素質教育的真諦吧,如果真的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那麼這樣的教育就是適合學生是教育。因此,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以適應教育現代化的要求,為走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做好準備,做出貢獻。

創造適合學生教育心得總結 篇2

一、教育實踐家馮恩洪在教育改革道路上的經歷

馮恩洪——一個不僅具有遠見卓識,還是“藝高人膽大”的教育實踐家,1985年提出了德育改革的新思維新思考。1987年提出了合格加特長的目標模型,提出卓越不止一種表現形式,卓越也不意味着要求所有的學生達到某個統一認定的所謂的優秀標準。1990年提出了用規範保證合格,用選擇支持特長,校園裏不能只有就範而沒有選擇。1993年提出了優秀教育資源最大化,使之進入尋常百姓家。20xx年提出了教育的真諦在於人的社會化與人的個性化的和諧發展。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是有思想的老師。

二、馮恩洪教授的每天自學一小時的學習習慣

馮恩洪教授在書中談到他從1980年7月1號開始,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每天自學一小時,先讀書,後休息。一次他和同事在學校討論教育問題,回到家已經是凌晨四點十分了,他洗完了澡以後,想到今天的自學一小時沒有完成,於是他深深呼吸了三口氣,提起精神,強迫自己坐到書桌旁。自學一小時後,他再拉開窗簾,太陽已經升起。他的這種讀書習慣從1980年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他説讀書給他帶來了成功和樂趣,當讀書使他對教育的認識由簡單走向龐雜,再從龐雜迴歸到簡單,這時他發現他把握了教育的真諦。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是一個善於獲得知識增量的老師,是善於學習的老師。

三、馮恩洪校長追求有生命力的教育的執着

從20世紀80年代起,他就在苦苦地追求着有生命力的教育的兩個支點,即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學生髮展的需要。這要求教育的思想者能夠在今天的現實中敏鋭地洞悉並遇見和把握兩者的發展趨勢;要求教育的實踐者在今天的體制下實施明天的理想。沉浸在這樣的追求中,就必須時刻挑戰現實,從而超越現實。馮恩洪對此體會至深:“僅僅思考從今天走向明天未免有功利主義色彩;不僅思考從今天走向明天,而且着眼於明天的環境,思考如何從明天走向後天才稱得上戰略眼光。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偉業,需要他的參與者走一步想兩步。

創造適合學生教育心得總結 篇3

近日,在教師進修學校骨幹教師培訓中我有幸聽到了馮恩洪教育專家的報告,收穫頗豐。精彩絕倫的報告中透着他深厚淵博的學識、國際化的視野、獨特的教育思想以及儒雅大氣的人格魅力。聽着講座,我時常會被馮教授的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不禁為之讚歎,折服。回家之後,我又繼續觀看了講座視頻,細細體會,慢慢品味,覺得馮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舉例生動,聽了他的報告有茅塞頓開的感覺。聽了馮教授的講座猶如陣陣清風吹進我的心裏,讓人感動,盪滌心靈。馮教授從自己身邊的故事講起,樸實形象的語言中透漏着詩意,包含着深情。講座中的教育教學工作為我點燃了一盞燈,也為我能走出“教育”誤區,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樹立了信心。

聽着馮教授的講座,給學生“適合學生的教育”,表明了一種更高的人生和事業的標杆。作為特殊教育的一名老師,我決心一定要做到給學生“適合學生的教育”並做到最好。雖然這個“最好”可能永遠達不到,但我堅信一個比一個的“更好”便會匯成我自己的“最好”。

做最好的老師,給學生最“適合學生的教育”,在聽完馮教授的講座之後,我記住了這句話。“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這是多少次用來形容老師的句子,一想到老師就是兢兢業業、舍小家顧大家、自己的身體累垮了換來的是桃李滿天下。難道老師就應該是這樣的悲慘下場嗎?在馮教授看來,這是多麼悲哀得一件事,教師不僅要照亮別人,更要學會發展自己,讓自己成為大海,源源不斷的不斷的給別人提供養料,只有不斷吐故納新,給自己充電,才能為教育做更多的事。

馮恩洪校長給我們講了《老虎當校長》的故事,老虎當校長後,想讓他的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可是很快學生們一個個退學了,最後學校只能關門大吉。老虎百思不得其解,解開老虎謎團的還是鴨子,鴨子告訴老虎學習爬樹的時候,差點要了它的命了。老虎的問題就在於忽略了學生的差異。要尊重差異、關注差異、善待差異,優秀的校園更要包容差異。

教師不教學生已會的東西,不教學生教了也不會的東西。馮教授説:“教育不是把學生管住,是要讓學生遠離忍受,告別難受,走進享受”。這樣才能培養出有品位的人格素質。

“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最好的教育莫過於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然而,現在的教育現狀是接受教育,講授教學,必須改變教育理念以及課堂變革和建設,才能從根本改變現狀。

課堂教學教什麼,適合比標準更重要,國家課程校本化很重要,進而,設計教學重難點時需要以人為本,因人而異,切不可胸中有書,目中無人。所以,我們不能再抱着課本,抱着教學參考只扣課本和大綱,我們更要關注學生,備學生。另外,老師不講學生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不懂的,要完全相信學生,釋放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潛能,才會收穫期望之中,意料之外的驚喜。

發展學生的強勢智慧。“教育的真諦在於實現人的社會化與人的個性化的和諧發展”,馮恩洪建議學校去“發展學生的強勢智慧”,打破“課程”與“時間”僵化的組合,減少“圈養”學生的時間,增加“放養”學生的時間。學校教育應以“圈養”為主、“放養”為輔,因為“圈養”出規範,“放養”出個性。不能“一切為了學生。”馮恩洪教授又一次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他認為,學校裏的一切如果都是為了實現學生的發展,而不關心教師的發展,不研究教師的發展,那麼學生的發展就是“有限度的發展”。他倡導的教育“既要給學生創造幸福,也要給教師帶來幸福;既要追求明天的幸福,也要實現今天的幸福;既要謀求人類的幸福,也要獲得個人的幸福。”“教育追求不能取一個、舍一個,不能揚一個、抑一個。”

“ 要做適合自己學生的老師,尊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情感需要。”“讓每個學生的強勢智慧都得到充分發展”,“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哪壺先開了提哪壺”這些富含哲理的話對我今後的教學有了很大的幫助,真所謂不虛此行。

老師可以年復一年地重複教學,但學生的學習生涯只有一次,“一個孩子的成長關係到一個家庭晚年的幸福”,如此任重而道遠的教育,我們能不做最好的老師嗎?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以馮教授為榜樣,從小做起,潛心鑽研,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幫助學生播種好的信念、行動、習慣和性格,幫助學生收穫幸福的人生,無愧於三尺講台。

創造適合學生教育心得總結 篇4

最近聽了馮恩洪校長的教《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演講,感悟很深,對我觸動很大。其中印象最深刻就是其中關於教師自我提高,如何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部分。

在這部分中馮校長告訴我們:在三尺講台上,我們同樣可以品味一流人生,創造一流業績。我們不但要珍惜講台,熱愛講台,享受講台,而且要挑戰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同時也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享受講台。要發展自己只有兩條路,第一條是知識的補充,第二條是經驗的積累。知識的補充需要讀書學習,經驗積累需要反思和總結。在此基礎上學會合作雙贏,做複合型的教師,你就會成功。

對照馮校長的告誡,反思自己在這兩方面的做為,感覺到距最好的自己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在讀書學習方面,感覺自己做的很不夠。一是讀書少,二是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更少。平時總感覺時間少,拿各種原因給自己找理由,現在想起來,如果把平時上網看新聞等的上網時間拿來讀書,也能通讀幾部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著作了。總覺得自己的知識教中學夠了,正是這種對自己滿足的心態,使自己變得懶惰。現在讀了馮校長的書後,覺得從現在開始應該嚴格地要求自己,過去教師們常講:要給人家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現在的知識更新速度很快,如果不努力跟上,就會落後,就會被淘汰。只有改變觀念,終身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才能更好地、更長時間地照亮別人,發展自己。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打算制定一個讀書計劃,擠時間來讀幾本教育教學學理論名著,除了學校發的讀物外,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在網上找一些適合自己的讀物來學習,還要做好筆記,以便能不斷地提醒自己,特別是要學習一些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並用來指導自己的實際教學活動,爭取用不長的時間(一個學期),使自己的理論素質有所提高,同時學習一些專業知識,以便更好地為學生、學校服務。

馮校長還告訴我們要積累經驗,學會反思。一個優秀教師與一個普通教師的區別在於,一個一般的教師總是沾沾自喜自己曾經上過的那節課有多麼的成功,而一個優秀的教師永遠認為教學是一個令人遺憾的行為科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課永遠是還沒有上,接下來要上的那一節課,是自己已經上過的課中永遠存在需要反思的餘地,需要有重新審視的環節。要提高自己就要學會反思並經常性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找到更好的處理方式方法,教師要有反思的意識、習慣和技能。明確自己在專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其專業發展的現有水平、從而對自己的專業發展始終保持一種開放的、動態的心態。對照這方面的要求,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一會不能經常性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只是有問題出現的時候才去反思,如果每個教學行為後,都去反思一下,總結一下,就不是出現或少出現一些問題,所以要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勤反思,勤總結,總結成功的部分,反思失敗的教訓,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較高素質的教師,更好的為學生、學校服務。

馮校長還告訴我們,要發展自己,完善自己,教師要學會合作,實現雙贏。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都有自己要學習的長處,所以要虛心向同事學習,同時也要把自己的成功經驗毫無保留地與同事分享,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充滿合作的團結的集體,合作不僅僅是指教師間的合作,教師與學生之間也要合作,因為教學是師生之間的雙向行為,如果沒有師生之間的合作,教學就不會成功。所以學會合作、樂於合作是一個優秀教師的素養。應該朝這方面繼續努力。

馮校長最後指出每一名優秀教師都是複合型的教師,要釋放學生的潛能,除了關注他們所學的國家課程外,還要關注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因此,教師能不能上一門國家課程,開一門校本課程,帶一個學生社團也是評價一個優秀教師的的一方面。所以教師應該拓展自己的知識結構,要有自己感興趣的方面,然後才能影響自己的學生。今後自己在這方面也要努力。

創造適合學生教育心得總結 篇5

通過開展“四強”專題教育活動,經過學習和思考,我對開展“四強”活動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作為一名黨員,又是一名基層衞生工作人員,現將“四強”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強黨性:

作為一名黨員首先必須要講黨性、強黨性、守黨性。黨性是一個政黨所固有的本性,也是階級性的最高、最集中的表現,是黨的性質、目標、宗旨、作風、紀律等各方面要素的綜合反映。中國共產黨的黨性是其作為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而明顯區別於其他政黨的特性。

通過活動的開展,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素養,作為一名黨員要在平時的工作中,時時刻刻處處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衡量、約束自己的言行,不斷增強黨的觀念,加強黨性修養,按照黨章的規定履行黨員義務,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執行黨的決定,更好的為廣大人民羣眾服務。

二、強法治: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它是治國之道,是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目的就是要求我們每一個黨員要學法、懂法,守法。我作為一名黨員充分認識到了學法用法的重要性,必須自覺學習法律知識、宣傳法律知識、貫徹法律知識。當然,前提是要增強自己的法制觀念、提高法律素質,自身法制觀念不強,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就容易利用的職業違法甚至犯法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嚴格依法辦事,這是學好法、用好法的關鍵,學法是前提,用法是目的。只有將學法與用法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做好本職工作。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把遵守法律貫穿於工作及管理部室中,充分調動部室人員積極學習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同時,還要堅持依法辦事。

三、強責任:

責任是最基本的職業精神,也是一個人做事的基本準則。負責任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核心、工作既是自己的謀生手段,也是個人對社會的一份責任。為責任而工作,就是主動爭取做得更多;為責任而工作,就是全力以赴,滿腔熱情地做事;為責任而工作,就是為單位分擔憂慮,給領導減輕壓力,給同事以幫助;為責任而工作,就是替他人着想,為服務對象着想,把自己最優異的工作成果奉獻給企業。

履行好自己職責,讓責任成為一種習慣,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幹好本職工作,我們無論一個人擔任何種職務,做什麼樣的工作,都必須對他人負有責任,這是社會法則,是道德的規則,同時也是心靈準則。我們在工作中,就是要清醒、明確地認識到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發揮自己的能力。當遇到困難時,不是找藉口,退縮,而是積極想辦法去克服,努力完成公司全年的各項工作。

四、強基層:

加強基層建設及管理是完成公司全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保障。生產技術部作為公司核心部室,主要負責公司各個礦井的生產技術管理等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於基層單位多溝通、多交流,要經常下一線,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尤其近2年公司所招聘的專業技術人員,因他們剛工作,處理各項事務缺乏經驗以及各種技術手段。這就要求我們生產部室,要加對強基層單位的安全、生產、技術等各項專業培訓學習等工作,帶領他們一起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各種問題,確保公司安全生產。

總之,通過“四強”專題教育學習,本人在今後的工作中,將會更加高標準的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從細微做起,廉潔從政、清白做人,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將改進工作作風落到實處,廉潔從業,甘於奉獻,在工作中樹立良好的形象,為做好基層衞生工作人員的工作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