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培訓教育心得體會(精選4篇)

幼兒園培訓教育心得體會 篇1

音樂教育是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就是節奏,而在打擊樂教學活動就能很好地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打擊樂教學也是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打擊樂活動是個操作性很強的活動,幼兒的好奇心又強、自制力較差,還喜歡拿打擊樂器敲敲搖搖,這些都給我們在組織教學時增加了難度,這就需要我們先幫助幼兒熟悉必要的常規。在今年的打擊樂教學探索中,我們對幼兒園打擊樂教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現將教學中的點滴經驗總結如下:

幼兒園培訓教育心得體會(精選4篇)

一、在打擊樂教學中首先幫助幼兒認識打擊樂器,建立打擊樂常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小班年齡段的孩子讓他們認識的樂器有:鈴鼓、串鈴、三角架、碰鈴,圓舞板、沙錘等,讓他們在演奏時注意手腕放鬆、靈活、不能僵硬,要有彈性,自己學會控制手的動作,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學會使用樂器敲、拍、打、抖動、搖動,並讓幼兒按照一定的節奏和速度拍打,一定要與音樂的節拍一致,孩子們在活動中感受到了自己擊打的音響效果,也從中獲得了快樂;對中班幼兒的要求加大了難度,在認識新樂器的同時,開展多種多樣的打擊樂活動,在教學活動增加了樂器新成員“小鼓”,小鼓的加入,既訓練了幼兒手的動作,也發展了幼兒的節奏感以及控制手腕的能力,在組織打擊樂教學時先擬訂好演奏方

案,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會給幼兒帶來愉悦感,幼兒積極參與性也會隨之加強。大班的孩子基本上熟悉了所有的樂器,在打擊樂教學活動中可鼓勵能力較強的幼兒擔任指揮,並將特色樂器大鼓、大嚓、小嚓加入到打擊演奏中,這樣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打擊樂的熱情、興趣和愛好。我們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就能使他們始終處於唱唱、敲敲、跳跳、打打的活動中,在這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幼兒的音樂感受力會不斷提高。

在認識打擊樂器、學會演奏的同時,一定要有良好的打擊常規。孩子們對小樂器能發出聲音感到特別好奇,每次看到它們,總想拿起來搖一搖、晃一晃,整個活動室嘩啦嘩啦地響個不停。此時老師生硬地讓大家停下,誰也聽不進去。我們有位老師採用的辦法是:讓全班幼兒一起拿起樂器,盡情的玩一會,問大家聽到了什麼?感覺怎麼樣?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我覺得很好玩;我覺得太吵了;我發現小樂器吵得亂糟糟的,心裏都有點煩,老師就讓大家來商討該怎麼做,讓所有的小樂器都能聽話地安靜下來。還有的老師發現班級有部分孩子知道不能讓樂器發出聲音,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為此老師根據他們的控制能力制定了一系列的小遊戲來幫助他們學會控制自己,效果很好。只有建立良好的打擊常規,才能保障打擊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在打擊樂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讓幼兒的各種機能都能得到發展。

有了良好的打擊樂常規,幼兒在打擊樂活動中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和諧快樂的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幼兒的身心會得到全面發展,豐富的感情也會油然而生,這時的他們敢説,願意表演,大膽地表現自己。此時是培養孩子創新能力的最佳時機,教師要善於發現,善於捕捉,給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創造出奇蹟。活動中我們教師有時要學會做一位聽眾和觀眾,細心觀察觀察他們的表情、感覺。如:大班打擊樂《拔根蘆柴花》,是一首比較歡快,具有民族特色、節奏感較強的樂曲,我在組織幼兒學習時,首先讓幼兒傾聽音樂,享受音樂的快樂,學會用心、用腦來感覺音樂的優美旋律,然後讓幼兒用口頭語言表達出來説説聽完音樂後的感覺。有的説很高興、有的説很優美、有的説很熱鬧、有的説很有勁、有的説很舒服等等,大家有不同的感覺就請你們用身體動作表現出來。怎樣用身體動作表現自己的心情呢?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有的説:“心裏高興,我就會拍拍手”;“我會在高興的時候跺跺腳”;“我覺得熱鬧時學貓叫喵喵喵”;“我也會學小雞叫嘰嘰嘰”……。就這樣我根據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出的各種動作,讓幼兒跟着樂曲的節奏拍手、跺腳、拍肩、拍退還有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在熱烈和諧的學習氣氛中幼兒用自己的聲音,身體的不同部位的動作,打出樂曲的各種節奏,學會了《土耳其進行曲》的演奏方法。幼兒的情感、創新、創造力在愉快的學習中得到了鍛鍊,得到了開發,這為下一步用樂器演奏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下面的活動孩子們得心應手。

為了激發幼兒幼兒的創造性,老師也需有創新的手段。在活動中我鼓勵幼兒根據自己所拿的樂器,引導他們聯想到生活,看看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發出的聲音和自己手中樂器的聲音相似,發動孩子自制小樂器。如:易拉罐裝上石子做“沙筒”,雪碧瓶內裝上黃豆做“沙錘”,廢舊自行車鈴鐺做“碰鈴”,廢舊的圓筒配上小木棍做“響筒”,還有的可以製成串鈴、木魚……。這些打擊樂器就在這些廢舊材料中應用而生,在打擊樂《楊柳青》教學活動中,我們全部用自制的小樂器進行演奏,孩子興奮地手舞足蹈,演奏時那種享受的表情、準確地演奏出整個樂曲、並在小指揮的指引下演奏出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他們在開心、自豪中充分享受着成功的體驗,孩子們在音樂中的陶醉也讓我感動不已。

所以在打擊樂教學活動中,我們時刻記住幼兒是活動的主角,讓孩子積極參與到每一個活動中,培養他們思維的多項發展,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提高他們對音樂的審美能力,讓他們在打擊樂活動中學會自我控制、自我認識、自我表現以及與小夥伴的協調合作的能力,讓幼兒的各種機能都能在打擊樂活動中得到發展。

三、在打擊樂教學活動中組織小樂隊來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科技發達的今天,孩子們經常能從電腦上、電視上看到一些樂隊演出的場景,我錄製一個樂隊演出的畫面,讓幼兒瞭解每個隊員是如何認真演奏的,停下來是手中的樂器不能發出聲音,還有大家之間配合一定要默契。就這樣在班級中組織小樂隊,每位幼兒都是樂隊的成員,在進行訓練時要求幼兒不低頭看樂器,小腿就是小門,當需要樂器時打開門拿出樂器,當不需要時就要送回家並關上門,這種形式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做到不低頭看樂器了,也從中體驗到了快樂。遵守了樂隊的常規就能開始進行演出活動了,大家一定要在出場時記住我們是樂隊的小演員,有很多人為我們拍照、還有很多觀眾為我們加油鼓掌呢。就這樣開始表演了,坐姿還真有那麼回事,每個人都進入了角色,我這個觀眾一直為他們豎起大拇指,為他們喝彩。演出結束後對於能管理好自己樂器的隊員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成為其他小隊員學習的榜樣。

小樂隊在不斷地合作演奏中鍛鍊成長起來,在學會演奏後,打擊樂活動中的合奏、輪奏都是他們演奏的形式,大家的合作能力在不斷演奏的中越來越默契,優美的樂曲、優美的旋律在耳邊響起,有時孩子興奮地覺得是電視上的樂隊在演奏,大家會集體歡呼,讓他們懂得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當出現不和諧音的時候,我們會反覆訓練。又一次小樂隊在演奏打擊樂《土耳其進行曲》時,我用錄音機將演奏的效果錄了下來,放給孩子們聽,讓他們自己找出閃光點,找出不足,結果大家聽出有不和諧的音,這次我讓孩子們看着我的指揮,用自己手中的樂器演奏自己需要演奏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旋律的樂器伴奏才行,不能想到自己,還要想到集體,在反覆練習後,孩子們終於聽到世界上最美的旋律了。與此同時大家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共同合作就能做好每一件事。就這樣在一節一節的打擊樂活動教學中,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打擊樂教學活動仍需我們深入長期地去研究、去探索,幼兒園打擊樂教學的改革也在不斷地完善和發展,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應該為打擊樂教學提供更直接、更實用的方法和方案。因此,在今後的打擊樂教學活動中我們將繼續高度重視節奏活動的教育價值,採取適當的教育對策,推動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不斷實踐、不斷總結出教學經驗來。

幼兒園培訓教育心得體會 篇2

首先是交流,因為現階段的幼兒沒有認字的能力,在學習語言上往往依靠聽和説,所以和幼兒有一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讓他們適應用英語的日常用語。在幼兒園裏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度過美好的一天,在這一天中通過不斷地説創造這樣的一個語言環境,通過經常反覆的聽,明白這是什麼樣的意思,形成條件反射,一聽到這樣的話就知道是什麼意思。除了聽之外,還有説,在和小朋友打招呼的時候經常的説,他們就會去模仿,慢慢的也會説,經過長時間的表達遇到問候就會脱口而出同樣的問候。

其次是課堂教學要靈活,這個年紀的孩童正式好動的時候,對外界感到十分的好奇,要調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可以通過觀看動畫片,聽英文的兒童歌曲,還可以通過一些師生互動的遊戲來達到教學的目的。迪士尼的動畫片有英文原音,通過引導在這樣的畫面裏,會説出什麼樣的話,英語是這樣的説的,意思是什麼,讓同學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聽英語歌時,也叫同學們怎麼唱,學習在歌曲中英語的表達。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活動,比如説蘿蔔蹲這樣的簡單的遊戲,同學們取得名字英語是怎麼説的,在遊戲中只能用英語來表達時,就能達到重複的記憶和聯繫。

最後是不能讓孩子們產生厭倦感,此時就需要一些鼓勵機制,比如在活動中給予話語的表揚,對於獲勝者給予小紅花的獎勵,孩子們的在這樣積極的氛圍中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讓小朋友們對英語的興趣不會消退,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幼兒園培訓教育心得體會 篇3

童年對每個人來説都是很美好的,每次聽到寶寶咯咯的笑聲時我總會想起我的童年,那時沒有上幼兒園,沒有什麼英語/美術/音樂等培訓班,每天的事情就是和小夥伴一起玩,無憂無慮,沒有任何壓力。所以,現在我也希望寶寶能在快樂中成長,在她的童年中有任何的憂慮和壓力。

讓寶寶在快樂中成長是我的理念,但也並非任由寶寶成長,不對其進行任何的教育和管制。在幼兒階段,我不_寶寶學習書本知識,我喜歡帶她出去認識新事物,在實踐中學習知識。為了讓寶寶能認識動物,我給她買了一本動物書,上面印了十幾種動物的圖案,寶寶不認識字,我就一個一個教寶寶每種動物的名字,教了十幾個名字,一些名字比較短的她都記住了,長的名字總是記不住。為了讓她對動物有更深刻的認識,我帶她去了重慶動物園,讓她親眼看到書上的動物。當她看到真的熊貓、長頸鹿、猴子、犀牛等動物時特別激動,一個勁地説:“媽媽,媽媽,我在書上看到過這些動物”,然後我就叫她説動物的名字,她不會的我又再教了她一遍,從那以後,她把這些動物的名字都牢記在心了。還有一些重慶動物園沒有的動物,我又帶她去了鱷魚館,看了鱷魚、袋鼠、鳥等動物,還去了科幻公園,看了恐龍模型以及關於恐龍的3D電影。幼兒階段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間,為了讓寶寶能學好英語,我特別邀請我的外籍同事和他的女兒來家中做客,讓寶寶和美國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過生日,體會不同的文化和學習不同的語言。通過這些經歷,寶寶學到了許多知識,而且也玩得很開心。

老人常説“孩子是誇大的”,確實是這樣,我一直認為,鼓勵比訓斥更能讓孩子成長。所以,我在孩子教育方面,基本上都是奉行這一原則。大事小事,只要她肯做,我都會給予表揚。完成得出色,就對她的成績進行肯定,並告訴她為什麼表揚她。如果完成得不如人意,我也先對她的精神進行表揚,再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一般情況,她都會愉快的改正。總之,作為父母來説,教育孩子是一生中的投資和工程,多責一分,多溺一分都怕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很多時候會謹小慎微,而很多時候又覺得惘然無助,不知該如何處理。看到孩子聰明活潑,有趣可愛的舉動,常感到作為父母的驕傲和欣慰,而看到孩子固執不聽話,做錯事不肯認錯,會覺得煩躁和氣惱。自從有了女兒,生活總是在這兩者間徘徊,有歡笑,有生氣,但更多的是希望……我相信,只要不過分寵愛,不過分期望,不求全責備,讓女兒在快樂幸福中健康成長,她一定會成長為讓我們驕傲的人。

一、良好的幼兒衞生習慣內容

衞生習慣包括:個人衞生。洗手洗臉的習慣,洗頭、洗腳和洗澡的習慣,早晚刷牙和飯後漱口的習慣,剪指甲和保持衣服整潔的習慣等。除個人衞生外,還要養成不隨地吐痰、大小便,不亂扔紙屑瓜果皮等。

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習慣。飲食要定時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遵守時間習慣。要有生活規律,在規定的時間裏就餐、睡覺、休息、學習和遊戲活動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生活自理習慣。根據孩子年齡的特點,讓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諸如:自己吃飯、擦臉洗臉、穿脱鞋襪、繫鞋帶、穿脱衣服、洗碗、掃地等。睡眠習慣。要培養幼兒養成獨自上牀、按時睡覺起牀、保持正確的睡眠姿勢、不騷擾他人等。

二、培養幼兒良好衞生習慣的方法

幼兒良好衞生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的,它要是一個不斷養成、不斷鞏固提高的過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恆。幹任何事情都貴在堅持,不要今天這樣,明天那樣,應讓幼兒“有章可循,違章必究”。在幼兒園中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的規則,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如:幼兒每天回幼兒園必須用毛巾擦手、喝水;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等,這些規則的制定幼兒必須遵守,最後習以為常,形成自覺的行動,嚴格地要求和幼兒的反覆練習促進了良好衞生習慣的形成。

幼兒的模仿力極強,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是教師,教師在幼兒的眼中是最偉大、最有權威的偶像,言行舉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為此,作為老師我們首先檢點自己的行為,真正成為孩子的表率。幼兒在教師良好行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自然也形成了好的習慣。另外,故事、詩歌、歌曲、影視作品中的藝術形象也有很強的榜樣力和感染力,幼兒也很喜歡模仿。因此,教師注重引導幼兒接觸好的藝術作品,通過這些最直接、最具體、最形象的影響來培養幼兒良好的衞生習慣。

總之,幼兒期既是容易接受教育的時期,也是人生諸方面的奠基時期。為了讓孩子成為棟樑之材,一定要抓好這個教育的黃金時代。

幼兒園培訓教育心得體會 篇4

現在的我們,特別喜歡使用表揚教育,或者説,特別善於使用表揚教育,在很多老師的心理有着這樣的一個概念,“多表揚肯定沒錯!”相信這是很多老師的“共識”。但在我們對孩子説“你真棒”、“你真聰明”,給孩子增添成功喜悦的同時,我們還會給孩子們帶來些什麼呢?一次活動使我對“表揚和誇獎”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在製作“彩虹餅乾”活動中,我先讓孩子們觀察各種各樣的餅乾,讓他們説説餅乾是什麼形狀的、上面都有些什麼。經過一番引導,孩子們都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根據自己的喜好認真地做着餅乾。這時,我突然發現平時表現一般的青青很有創意:她先把橡皮泥壓得扁扁的,然後用橡皮泥蓋子上的小熊刻了一個模子,最後把多餘的部分去掉,一個圓圓的小熊餅乾就做好了。我看到她和別人做的不一樣,也很意外,豎起大拇指誇獎她:“你真棒,真會動腦筋。”並向孩子們展示了青青的作品,其他孩子都對得到表揚的青青投以羨慕的眼光。

原以為及時表揚一個好的創意能激發出更好的創意,但沒想到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出現了盲目模仿的現象:呂安琪原來做的是方形的餅乾,還搓了很多很小的圓灑在上面,好像豆豆餅乾一樣;飛飛原本做的是夾心餅乾;玲玲是三角形餅乾,還用小手指甲在上面灑了很多“小芝麻”———現在全部讓他們揉成一團,都用橡皮泥盒蓋子印小動物。

課後我看看孩子們的作品我開始了反思:“究竟怎樣的表揚,什麼時候表揚才是最恰當的呢?”顯然,公開表揚青青的好創意,是對她的肯定,但這樣也就間接的否定了另外幾個小朋友正在努力開展的創造,幼兒只得接受教師這種:“肯定”中的否定,客觀上中斷了自己的創造思維過程。在我們公開表揚一個幼兒的同時,無疑是變相地向其他幼兒公佈教師對他們的某種要求,這便對他們施加了某種結果期望的壓力,使他們開始思考“教師想要的”,而不是“自己想要的”。

因此,我們應當做一個“會表揚的老師”,以謹慎的態度、靈活的方式,追求表揚個別,激勵全體的評價效果:在某一特定的情況下,特別是在幼兒創造的過程中,不要應“表揚”而隨意地打斷幼兒的思維;對孩子的作品或成果不作有“橫向比較”作用的表揚。給幼兒一個寬鬆、自由的心理環境,讓幼兒開展創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