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精選15篇)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1

知道竇老師的名字,大約七、八年前。一次學校例會,校長提到向竇老師學習 ,我記住了她的名字——竇桂梅。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精選15篇)

再之後,縣教育現代化創建,我所在的教學點有了網絡,在無緣親歷竇老師的講座和課堂魅力時,我從網上搜尋了不少關於竇老師的資料,比如《葡萄溝》的教學視頻,比如她博客中的“玫瑰寄語”。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她的《葡萄溝》教學,信手而來的“一架葡萄”——出眾的簡筆畫,畫葡萄的顏色、嘗葡萄乾的味道,雖然愚鈍看不出其中門道,但就是覺得新穎、生動。

區振興閲讀評選活動,激發了我再次讀書的熱情。本校圖書室的“小”而“閉”,使我想出到中心校圖書館借書來讀,反正教研活動總要去的。開學初,在書架中尋找,“竇桂梅”三字映入眼簾,《回到教育的原點》就此擺放案前。斷斷續續的讀,做摘抄筆記,計劃六月前讀完, 5 月 22 日晚,與燈下寫此讀後感。

一、 讀書——“不管怎樣,總要讀書”

“工資再低也要買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屋子再小也要藏書,工作再忙也要讀書”,想必竇老師的這句話大家都熟記於心。“讀書,是每個語文教師專業成長必需的生活方式”,我也越來越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我們語文老師教給孩子的是母語,內涵着的是母語文化、民族文化,我們肩上擔負着是民族文化的傳承!現實課堂中我們有沒有對母語教學的簡單甚至粗暴?答案是肯定的。如何改變?惟有讀書!知識成倍的更新,我們當初的哪一點老底早已落伍。讀書中,我們將從經典那裏汲取根部的營養,讀書中,我們將更加堅定自己的教育信念,並在理想之路上漸行漸遠。

我慶幸,我還是一個愛讀書的老師,我還是一個努力指導孩子讀書的老師。讀書,讓我對工作還抱有一份熱情,讓我對生活也體會更多。無論如何,我還會讀書。

二、 閲讀——主題教學的精華

竇老師在“三個超越”的概念之上進一步提出“主題教學”的概念。

“立足於語文教材,並從文本的言語內容和言語形式中,獲取具有促進兒童生命成長價值的核心詞語即‘主題’,其體驗、發現的詞語稱之為‘主題教學’”。圍繞主題教學,竇老師在她的清華附小開展了“共讀、共教、共寫,共同成長”的系列活動 ,詮釋了主題教學的內涵。根據現在我對蘇教版教材的簡單理解,我們現在的單元教材就有一個主題的因素。然而我們整合時並沒有像竇老師他們那樣解讀的透,拓展的深。如何做到深入主題備課,關鍵還是我們老師的內涵要豐富,這就需要多讀書,增加自身的文化素養。

三、 職業良心——專業教師的煉就

竇老師在書中不止一次説過,教師是個良心活,必須有一種宗教的情懷去面對,我想,那就是信仰、執着。

現實中,我們能有多少老師能做到呢?温飽型的生存狀態,家庭和社會的過多期待,行業內部名利的明爭暗鬥,又讓多少老師能靜下心來教書?

要讓老師對自己的職業產生信仰,首先民生問題要解決好,要讓人們覺得所從事的職業確實是崇高的,是值得去獻身的。需要行業的公平、社會的公平。在良好的社會氛圍中,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不讓社會的壞風氣侵蝕到我們行業的內部。試想,每位老師都能安貧樂道、淡泊名利,整個教師羣體必然有一股正氣。

教師需要多讀書,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崇高。當我們的周圍多的是濃濃書卷氣的老師,我們的周圍就會多一些對職業的信仰,就會有更多的人去感受大國工匠精神,就會把教師職業真正當做良心活。

本着一顆對孩子、對教育的良心,我願讀更多的書,潛心學問,潛心育人,力求修煉成一位專業的教師。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2

讀了竇桂梅老師的《回到教育的原點》一書,感觸頗深,無論是對竇桂梅老師個人的教師素養還是書的內容。

這本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管怎樣,總要讀書;不管怎樣,總要善良;不管怎樣,總要心向光明”這句話。這句話在本書中出現了多次,這是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我們要時刻與書為伴,要充滿善良,要向着光明不斷努力。其中,讀書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豐富的文化知識是必不可少的。這些知識是從哪裏來?這些知識很大程度來自書籍。我們要閲讀各方面知識的書籍來填補我們空缺的知識儲備。如今是個科學技術不斷髮展的時代,孩子們通過手機、電腦獲得了很多新的知識,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停留在原來的地方,而是通過更廣泛的渠道去充實我們自己。現在孩子們需要一滴水,我們要擁有一條流動的小溪,因為我們不知道孩子們需要的那滴水到底是什麼,所以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解決學生突如其來的問題。

説到讀書,我不得不説竇老師,在我心中,竇老師已成為了一個小小的書庫。竇老師讀了那麼多書:名著、教育書籍、歷史哲學書籍等等。看到那麼多沒有聽到過的書名,我深感慚愧。為什麼我的大腦如此枯竭,那是因為我讀的書不夠多,那時因為我讀的書不夠細,缺乏一定的思考。竇老師激起了我讀書的熱情,我也要遨遊在圖書的海洋,而且讀的書也要涉獵多方面,從各個方面來充實自己。

我們不但要讀書,還要反思,更要去寫,用自己的筆書寫出屬於自己的那篇天地,書寫自己的疑惑,更書寫自己的收穫。

竇老師讀書之豐富讓我敬佩,竇老師紮實的基本功更是讓我拍手叫絕。基本功一直都是我的弱項,看到竇老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我的慚愧有一次展現在了我的臉上。竇老師的基本功如此紮實,離不開她的勤學苦練,而我正是缺乏了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僅僅把基本功當成了作業來完成,檢查時就突擊,一點也沒有起到練習的作用。所以,要想練好基本功,不能光説不練,要付諸實際行動,期待自己的基本功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竇老師的課堂充滿激情,充滿活力,這除了她紮實的基本功和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外,還有她課前的精心備課。竇老師告訴我們一堂課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能在課堂上臨危不懼。她講到備課《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是《西遊記》中的節選,要想講好、講透這篇課文,在備課的時候要通讀《西遊記》原著,還要讀關於《西遊記》的各種評論。這項工作實屬不易。竇老師也説,如果每篇課文都做如此準備,我們的時間從哪裏來?這就要求我們平時的積累。即使我們不能完全租到,雅瑤盡力抓好某一個主題展現這個過程。

回到教育的原點,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我們的教學是否真的以學生為中心?我們的語文教學時簡單的講課文還是講語文?思考之後,我們應該找準方向,盡一切地努力讓我們的語文課充滿語文味。

再次借用竇老師的那句話:不管怎樣,總要讀書;不管怎樣,總要善良;不管怎樣,總要心向光明。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3

這個暑假,學校發給老師們人手一本教育專家林格所著的《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一看書名,我就一楞,《教育是沒有用的》,心裏充滿了疑惑,急切地想把書看完。

這本書的書題“教育是沒有用的”,其實這裏的“教育”所指的是“傳統教育”,並不是指所有的教育。他對傳統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進行了批評,繼而提出了新的適合學生的好的教育。

文章第一章就提出當今教育的困惑,即學生的厭學。接着指出導致當前中國學生厭學的三個非體制原因。後面幾章都是作者用大量教育教學案例闡明他的教育觀點和方法。主要是教育者從生命發展規律出發,怎樣用心靈引導孩子的心靈,激發生命本來的潛能,讓孩子主動學習。

對於“把話説到孩子心裏去”這一點,我是有深切的感受。中國傳統教育有個特點就是“説教”,一提到這個詞,大家腦袋裏就浮現一個畫面:長輩在訓斥,晚輩唯唯諾諾地聽,完全沒有平等。現在有一部分家長、老師有所覺悟,但整體上還是家長和孩子,老師和學生沒有平等話語權。

其實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就是要從改變他的內心開始。比如有些人沉迷網絡,那樣連續上網真的很辛苦,但是他們自己不覺得。如果單位要他多加班,他會覺得特別累,因為他心裏不平衡。所以如何讓學生不是為了父母讀書,而是自己要讀,還真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7月31日,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的科學家錢偉長逝世,又引發了去年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辭世後社會發出的感歎“為什麼現在就培養不出上世紀那樣的人才?”確實,不論社會、家庭的條件,還是各方面對教育的重視,應該説現在都是出人才的時代。中國科學界的“三錢”(錢三強、錢學森、錢偉長)和國學界的“兩錢”(錢鍾書、錢仲聯)的成就,都是“一心評古今文章、兩腳踏東西文化”的“複合型人才”。 錢偉長進入清華讀的是文科,日本侵略中國,他説我要學造飛機大炮,轉學物理,終成文理皆通一代大師。基於自己的成材經驗,錢偉長提出推倒“四道牆”,即破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牆,破師生之間的牆,破科系之間的牆,破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牆。

現在的教育,學生從小就不是自主讀書,一切都是家長、老師、升學安排好了,全以功利為目的。英語是任何升學、晉級都必須的,所以全社會都來學英語。3歲就被父母送到培訓機構學英語的孩子比比皆是,還有更小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學習就是在課堂上,老師給他上課。有的學生離開了老師,離開了課堂,覺得不知道還能幹什麼。這樣學習方式培養的學生,還能指望他能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啊?中國的教育每個人都被卡死了,容不得你動彈的。卡在最底下的是學生,他只能每天在學校、家、培訓班這些地方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作業。很小的年齡就説沒時間,有時有點自己的愛好,卻因為時間原因只能忍痛割愛。

確實,教育是沒有用的,這種不顧學生的感受、不能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的教育不光是沒有用,還是有害的。它不知道打擊了多少學生的自尊心;不知道毀掉了多少學生的想象力;不知道磨滅了多少學生的學習熱情;……

可是怎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傑出的學生,才能提高中國的創新競爭力呢?這個問題牽涉的面太廣了。20xx年温總理在看望錢學森時,錢老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回過頭來看,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

據説温總理20xx年拿這個問題請教國內最有名的六所大學校長和教育專家,他們的回答是:要培養傑出人才,關鍵是教師;要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高校大改革大發展起來之後,應該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還要做強高等教育。

這種回答其實是不能讓錢老和總理滿意的。

確實,以前的大學就做大做強了?以前的基礎教育的教師就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了?我看就是所謂的“做大做強”,什麼都是急功近利,害了教育,害了國家。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藝術教師,看了教育的太多問題也無能為力,只能在我能把握的課堂,在我面對的學生盡綿薄之力。那麼以後我要做哪些思考和改變呢?

文章提出“家庭教育的無效,是因為父母説得太多。學校教育的低效,也來自老師們的耳提面命。”確實,要留給孩子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改錯的時間。我想到自己小時候也犯過不少錯,有的現在想來真是可笑,幸虧沒有老師和家長看見。如果像現在,整體生活在老師和父母的眼皮底下,還不知道會認為,是個思想品德多不好的孩子。很多問題是有年齡階段的,孩子所犯的毛病是相同的。這些問題會像小河不停地流一樣,過段時間一看,問題沒有了。

我們總是很急躁,急於把學生都培養成各方面優秀的學生。其實我們自己中學時,就學過孔子的教育名言“因材施教”,可是真正用於教育的又有幾人?你瞭解自己的學生嗎?你尊重他們的思想嗎?我自己都覺得自從當上老師後,越來越喜歡説,有了兒子後,更是變本加厲,每天都演練“苦口婆心”這個成語。這一年來,我也思考了很多。想一想,學生每天在家裏聽家長教育,到學校聽老師教育,還有上課外班的時間,也是不停地塞。所以一定要留給孩子時間好空間,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在一起,他們自然會開展遊戲,互相交流,在活動中會提高課堂學習中學習不到的能力

以後我盡力要留給孩子思考和活動的空間,保護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這將是個艱難而長期的任務,希望我的教育能是對孩子真正有益的教育,不要辱沒了“老師”這個神聖的稱呼。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4

作者福祿貝爾,是德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是近代學前教育的奠基人。他創立了一種對當時來説是新型的學前教育機構,並以“幼兒園”這個獨特的名稱命名,可以説是首倡者。

書的第一篇是總論,作者寫的很抽象。靜下心來,細細的品讀,才能夠有所理解,並且真的受益匪淺。作者認為,每個人都具有上帝精神,即他的本質。教育的目的在於使人的本質在他的身上得到發展和表現,成為覺悟,並使這種覺悟在人的生活中發揮作用。人的本質具體是指什麼呢?它是“構成自然本質並永久地顯現在自然中的東西”。本質是自然的。“失去了上帝和自然,我們必須求助於人類的智慧和才智,我們只能建立空中樓閣。”對於幼兒來説,好奇、童真、善良……都是自然的,是兒童本質的體現。因此,學前教育的目的就在於讓這些天性得到充分的體現與發展。兒童從剛剛出生到這個世界上起,人們就應當按照他們的本質去理解和正確對待他,讓他自由地、全面地運用他的能力。現在的家長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學到別人不會的東西,各種興趣班,暑期班,培訓班越來越多。為了強調某些能力和肢體的運用而犧牲其他能力和肢體,這是幼兒教育中不可取的。

教育要順應自然的原則,是福祿培爾教育理論體系的一條重要原則。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因此,“教育、訓練和全部教學與其是絕對的、指示性的,不如更應當是容忍的、順應的,因為在純粹採用前一種教育方式下,人類那種完美的發展、穩步或持久的前進將會喪失。”作為教育者,如果永遠以領導者自居,對學生進行命令和干預,讓教育和教學起着毀滅的、阻礙的作用,反過來是害了孩子。

在幼兒的生活中,作者也有其獨到的見解。在沒有其他活動物體存在時,不能讓幼兒獨自呆在牀上或搖籃裏,這樣不僅會使身體虛弱,也是產生心理上嬌嫩和脆弱。幼兒的卧牀從早期起不應過於柔軟,也不能用羽毛的枕頭。而飲食始終只能是養料,唯一的目的是促進體力和智力活動,兒童的食物應該儘量簡單,以能夠維持兒童的生活所需,使他在體力和智力上達到同樣程度的發展為限。教幼兒站立和步行時,我們不應當使用枴杖和繩子。在幼兒的成長中,他會自己發現自己有走人的教育讀後感1000字路和站立的力量,自然的學會這些技能。這些觀點,涉及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對於兒童過分的保護,並不能讓他們最好的成長。適當的放手,讓幼兒在“艱苦”的環境中學會生活,在困難中學會堅強。有利於他們身體的發展,又有利於他們心理的鍛鍊讓他們成為獨立、堅強、自信的人。

福祿貝爾把人的教育時期分為兩個階段:幼兒期和少年期,幼兒期又分為一般嬰兒期和幼兒期,少年期有分為少年期和學生期。在幼兒期,幼兒把他以前內化的東西重新外化,在這一階段,感官發展非常重要。少年期,外部的東西成為內部的東西,即學習的過程。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他們學習的動力所在。作者認為,這一時期的家庭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家庭生活對兒童來説就是他生活的榜樣,會對他的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而擔任學生期的人的教學任務的主要是學校。在這一節裏,福祿貝爾對學校的性質、任務、教學內容、教育方法等學校教育問題作了論述。

“恩物”是福祿貝爾設計的一套活動玩具,為了讓兒童開展遊戲和其他活動,因為他十分重視遊戲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他認為遊戲是兒童發展的,這一時期人的發展最高階段。在遊戲的過程中,幼兒能夠盡情的享受快樂。但可惜的是,作為成人我們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這種快樂。對於兒童的遊戲,他們不僅不積極的參與,還採取各種行為進行阻止。認為玩泥巴太髒,玩水衣服會濕……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遊戲。而往往只有這些兒童自發選擇的這些遊戲才能顯示出他未來的內心世界。一個遊戲着的兒童,一個全神貫注地沉醉於遊戲中的兒童是兒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現。此外他還主張為兒童創設活動條件,如讓孩子在自己的花園裏種植植物,組織他們手工製作等。我想,現在幼兒園裏設立的植物角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遊戲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對以後生活的預習。所以,每一個大人都應該重視這個時期的遊戲,給予充分的支持。

《人的教育》為我們講述了幼兒教育中的各種問題,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雖然整本書看下來,我還有很多地方並沒有真正的讀懂,我想,以後我還是應該再仔細的讀。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5

朱永新是蘇州市副市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他著有《中華教育思想研究》、《我的教育理想》等著作。

拜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其中幾句話深深打動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與無私的奉獻。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義的情懷。教育需要機智,需要把握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輕的心跳昂奮地工作。教育需要恆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與探索。”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叩問自已:我是不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我發現,我對上述問題的回答缺乏信心。於是,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直以這些標準來激勵自己,要求自己,促進自己。

一、理想是我前進的目標。

理想是人們奮鬥的目標,有了它才有了前進的航向。有一則故事:三位砌磚的工人正在工作,有人問他們在做什麼,他們的回答各不相同。一個説“砌磚”,一個説是“賺工資”,而第三個則自豪地説:“我正在創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正是有了這一遠大的理想,後來這個人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築大師,而另兩位工人則一生默默無聞。

教師從事的工作是為了學生的一生髮展負責,歷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需要每位教師都為自己設置一個目標,使自己的行為能鎖定在這個目標上,不斷地進行自我挑戰。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我,面對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熱情,追求真理的執着,被深深地感染。我蹲下身子走進他們中間,和他們一起徜徉於學習的海洋,一起採擷智慧的火花,我快樂着孩子的快樂,煩惱着孩子的煩惱,幸福着孩子的幸福。我愛教育事業,因為教育賦予我嶄新的生命;我愛學生,因為學生賜於我無限的動力;我更在乎學生,僅僅因為學生在乎!隨着新課改的到來,我不禁產生困惑:如何上好數學課?帶着困惑,我樂此不疲地追尋着我心目中理想的數學課堂。現在的我心中經常追問,什麼是真正的教育?愛因斯坦説:“教育應該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來負擔。”我豁然開朗。因為有了這些追問,才使我的工作和生命更有意義。

二、認真是我工作的態度。

回首這二十多年的工作,我用一個詞概括我的工作態度,那就是認真。認真是一種嚴謹的工作態度,而“態度決定一切”。學生是正在成長的、具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個體,這無疑要求我要像對待綠葉上的露珠一樣認真精細的善待每一位學生。

如何讓學生享受教育,享受語文?課堂是基點,是生命的源泉。一直記得一位名師的話:“用一生的時間去備課!”我感覺到這句話的份量,正是在它的指引下,踏踏實實地鋪展我的教育歷程。我認真學習教育新理念,創造性使用教材,為學生創設富有情趣和挑戰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課堂中時而靜謐無,時而歡呼雀躍,激烈的男女擂台賽總是讓他們忘了下課,即使下課也意猶未盡。在探究學習中,學生愛動腦筋了,會動腦筋了,膽子小的敢上台了,膽子大的儼然一個小老師。他們每一個會心一笑使我欣慰,每一個搖頭皺眉使我不安,促使我深刻反思,及時調整。正因為時刻把學生裝在心裏,才使我堅持上好每一堂課,才使我教學能力得到提高,為學生的生動活潑發展,撐起一方藍天。

認真的人會時時處處都完善細節。教育家烏申斯基説過:作為認真的教師,應懂得:教育無小事,事事為育人;教師無小節,節節皆楷模。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我一直用它規範自己的言行,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在與學生交往中我用一雙認真的眼睛,對待學生成長中的問題,見微知著,及時指點,對於成長中的亮點,善於捕捉,及時鼓勵。

三、學習是我進步的階梯。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學會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是教師最緊迫的任務。勤於學習,充實自我,這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基礎。向書本學習,向同事學習,利用網絡學習,向實踐學習,向孩子學習,是我學習的法寶。

向書本學習,博覽羣書。一本好書像一艘船,能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教育名人薛瑞萍説:“教書的人啊,自己先就不讀書,這可怎麼得了!”所以,我要求自己用有限的時間“讀”最多的書,用眼睛用耳朵,用雙手,用心靈……我讀教育名著,讀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馬卡連珂、杜威、陶行知、魏書生……大教育家偉大的理想閃爍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輕的心;我讀教育報刊,讀到了優秀教育理念和教學設計,它們是我工作的好幫手,形影不離的好夥伴;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學修養、道德素養,所以經典的文學名著更不應該束之高閣,而成為我們平時經常享受的精神食糧。

利用網絡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熟練的運用計算機獲取、傳遞和處理信息。記得我最早接觸的是人教論壇,在那兒碰到了很多優秀敬業的老師,他們和我一樣年輕,卻已經取得了很多的成績,這無疑給我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

向實踐學習,實踐出真知灼見,實踐長才幹。在學習借鑑中嚐到甜頭,在嚐到甜頭中不斷學習,我大量閲讀各種教育教學雜誌,由看教案發展到看論文,由此我成了學習的好手;然後在不斷學習中不斷實踐,在不斷實踐中不斷反思,思考教學成敗,思考創新教法;接着在不斷反思中不斷總結,在不斷總結中不斷提煉;最後在不斷總結中不斷交流,在不斷交流中不斷昇華。我的教學水平就是這樣慢慢得到進步的。

向孩子學習,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樣的,孩子們的世界有獨特的色彩、旋律和內涵。教師要和他們一起喜怒哀樂,要和他們共同成長,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分子。我經常抱着一顆非常年輕的心,與他們溝通,去理解他們,才贏得了他們的喜歡和信任。

一本書上講到教師應當有三歷:學歷、經歷和閲歷。我不一定能行遍萬里路,讀遍萬卷書,但我會使自己成為一個永不停止讀書、探索、思考、寫作的人,讓它們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習慣。“講台上循循善誘,身後留下的,惟有藏書萬卷。”這便是熱愛讀書,積極進取的我的真情告白。

如果汗水可以積攢,我們的黃河將會更長,如果信念可以堆積,我們將樹起另一座泰山。又是在一本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教育家和教書匠的一個最大區別,就是教書匠甘於平凡,而教育家追求卓越。”我想我會選擇追求卓越。儘管我離卓越還相距甚遠,我所做的很微不足道,比我優秀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但我一直相信厚積才能薄發,認真的人最接近成功!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6

一棵樹有一棵樹的姿態,一朵雲有一朵雲的姿態,教育也應該有教育的姿態!從教16個年頭的我,常常思考,我們的教育到底應該以怎樣的姿態站立?近段時間,用心閲讀了於漪老師的《教育的姿態》,好像看見了標杆,明確了方向,釋然了許久以來的困惑。

首先,我認為教育要有水的的姿態。水,是生命之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隨處可見,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但是,水卻與我們息息相關,是我們最需要的東西。教育也是,是我們必不可少又無處不在的所需,如果維持生命離不開水,那讓生命有尊嚴有質量的存在,就離不開教育!古人云:“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以水的姿態做教育,要能適應任何環境,就像水一樣包容萬物。至柔之中又有至剛、至淨、寬容大氣的胸襟和氣度。

而且,書中於漪老師在談及課堂教學時,經常説“課要上得一清如水”;談到教師的知識儲備,她曾説“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先要有一桶水”,後來又把“一桶水”發展為“長流水”;在談到教育的功能時,她非常喜歡用“滴灌”這個詞,“滴灌學生的心靈”,“滴灌學生的智性和德性”,類似的話,在她的文章裏也好,演講中也好,總是經常出現的,也還離不開一個“水”字。於漪老師的教育思想、語文思想,假如方之於物,什麼才是最合適的呢?想來想去,其實還就是這個“水”字。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於漪老師的名字裏也有“水”;漪者,波紋也,風生而水起,水動而波興,感天地之氣息,動於中而形於外,遂至盪漾迭推,綿延廣被。

水是至純的,真正的教育就應該如水,純粹潔淨,遠離污染,拒絕添加劑。唯其如水,方能涓涓滴滴,潤澤心靈;惟其如水,方能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頭變變得温潤美麗。在我看來,於漪老師的教育觀,其實説到底就兩個字,一個就是“愛”,一個就是“人”,合在一起就是“仁者愛人”。(摘自網絡,稍有改動)

其次,我認為教育還應該有山的姿態。“尊重每個生命的價值,促進每個生命的良性發展,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這也是每個老師所應該堅守的理念。“琢玉性惟堅,孜孜以成華。”當我們以山的姿態巍然屹立,琢玉日久,相信也必能浸染玉的温潤平和,成熟而不輕浮,沉靜而睿智。有內涵的教育也應該是一座山,每個教育者都應以豐厚的山間營養,潤澤美玉,用如山的愛,如山的步伐,實踐着任重如山的教育事業,並以思考者的姿態屹立,信道守誠!

再者,我認為教育更應該有根的姿態。在“尋找教師之根”一節中於老指出“回顧教育歷史,常有這樣的圖景浮現眼前:一羣身無分文的知識分子,器宇軒昂地屹立於天地間,悲天憫人,為蒼生造福,令人感動。這是由於他們身上有那麼一股志氣、意氣與豪氣。歷史啟示今天,肩負重任的現代教師,理應從傳統中汲取精華,鍛造自己的精、氣、神。”我認為,凝聚彰顯在教師身上的這股志氣、意氣與豪氣,汲取傳承於傳統文化中鍛造出的精、氣、神就是教育的根!當我們的教育以及我們每個從事教育的為師者都以如根的姿態和執着深深向生命縱深處伸展,那麼教育之樹茁壯繁茂自是必然。

德國哲學家、德國最重要的存在主義哲學家之一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曾説“教育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那麼,就讓我們懷着對樹的崇敬與對雲的嚮往叩問自己:我們是在這樣的境界中從事教育工作嗎?怎樣才能使我們也能詩意地棲居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的心靈也具有樹的紮實深厚與雲的輕盈靈動嗎?我們的生命也像那棵樹一樣生長在厚實深沉的教育沃土之中嗎?我們的靈魂也像那朵雲一樣生長在澄澈明淨而高遠的碧空中嗎?我們的教育到底應該以怎樣的姿態站立?

感謝《教育的姿態》一書帶給我的啟迪和意義!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7

翻閲當代教育大師錢夢龍、魏書生、李鎮西、於漪等等的書籍,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們所流露出的博大的教育情懷。他們仰望星空,勾畫美好的教育願景,同時又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努力地為學生的成長奠基,並竭力幫助青年教師的成長。

翻閲着這些令人深思的文字,感受着八十多歲老人的博大的教育情懷,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合上書本,“椎心的憂思,竭誠的期望”、“讓生命之花綻放”、“尋找教師之根”、“一輩子學做教師”、“活在價值體系中”和“記憶與情緣”6個專輯的標題,實在就是對“教育的姿態”最好的詮釋。

一頁頁讀過,合上《姿態》,嗅一嗅書香,大愛無疆這四個字悄然浮現於腦際。

本書是於漪老師有關中國教育現狀的總結與深思。作為教育家,於漪老師用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崇高使命感,撥開亂象的叢莽,讓教育之魂魄閃光。作者一直希望教育要回歸到“愛”和“人”上,去幫助學生實現精神的提升,生命的發展。

為人師者,我們都知道要心中有愛。但教育需要怎樣的“愛”呢?“在學校十多年的基礎教育將奠定和影響孩子的一生”,這是於漪老師以人為本的出發點。漫漫60年的教學生涯中,她拒絕各種利益的誘惑,哪怕在80高齡依然活躍在教育改革第一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深愛着學生。在她的眼裏,每個學生都是金子,要為國家培養“有魂有根”的棟樑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對象無法選擇,只要是生長在這片熱土上的孩子,我們都要真心實意、全心全意地愛他們。”這是於漪老師畢生堅守的信念。

什麼是真正的懂學生?説在嘴上,寫在紙上,不是真正的懂,要身體力行,真正做到才是懂。於漪老師的兒子患了敗血症,但她卻忍痛割愛,放棄陪伴兒子回到學生們的身邊。於漪老師的師愛是超越親子之愛的,雖然她與學生們沒有血緣關係,但卻寄託着祖國的期望、人民的囑託,她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一個心眼愛學生,盡心盡力地培養呵護他們的成長。她認為,學生的事是天大的事,是教師心上的事,精心培育好他們,不僅是責任,更是她的快樂。

“班主任只有燃燒自己,才能輻射學生,教育學生”,她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向善、上進之心,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她利用各種機會給孩子們講理想信念,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找同學一個個談心,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挨家挨户走訪學生家庭,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看到孩子們的成長,於老師覺得她的生命就有了價值,生命和歷史使命結伴同行。

愛,是一本永遠解讀不完的書,於漪老師精湛的專業水平、高深的教育思想是常人無法超越的,但她的信念、精神、品行以及時時流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我學習的榜樣。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8

閲讀《面向個體的教育》彷彿是武陵人闖進了桃花源,在桃花源裏生活,“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是封建社會作為一個文人的理想國。而我們作為一生奮戰在普通高中的教育人,我們仍然是遵循孔夫子的教導,尊奉“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為自己的教育理想。在李希貴先生所著的《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中,我們彷彿來到了一個屬於我們教育人的理想國——北京十一學校,觀摩到在一所班級授課制的中學裏,實現因材施教的一種理想的教育範式。

這種教育範式的構建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20xx年9月開始,全面實施走班上課,通過不同學科在不同的學科教室上課,實現教學資源與學習過程的對接。按照學科學習的需要配置資源,依據學科學習的規律裝點環境,讓學科教室洋溢着學科和課任教師的個性魅力,讓有不同需求的學生有不同的選擇;同時,選擇在同一個學科教室學習的學生,因為具有相同的志趣,共同的目標,因而更容易相互合作,形成比肩競爭,相互影響的教育情境。

第二步是從20xx年開始,實行選課走班,數理化生每一個學科按難度分為不同的層次,語文、英語、體育、技術分類設置了近100個課程,每一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生涯規劃進行選擇,每個學生都有一張自己選擇的課程表。4000多名學生有4000多張課表,組合成1430個教學班,形成了一種面向個體的教育生態。

這種教育範式不是李希貴先生的原創,而是國家教育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明確要求,20xx年在廣東省的深圳中學,我就已經參觀了這樣的類似範例。李希貴先生是作為一名校長,通過這本著作將其新課程建設和實施過程中的體會和發現精彩的展現出來,幫助我們解讀國家教育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深圳中學、北京十一中學的教育範式類型,也是國家教育部對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教育範式的發展目標!我們絕不能學武陵人,到桃花源中一遊,感歎一番,登船還家,依然故我。而應當通過閲讀《面向個體的教育》明確目標,對照反思,發現差距,奮起直追。

江蘇省的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開始於20xx年,十年改革之路轉眼過去,江蘇省普通高中的教育範式和教學生態已今非昔比,上級主管部門對普通高中的課程體系和課程實施也提出了新的明確的要求。在20xx年江蘇省教育廳出台的《江蘇省四星級高中評估標準及評價細則(20xx年修訂版)》中明確規定與課程改革相關的評價細則:近三年有60%以上的教師兼教過一門以上的選修課程;有豐富的課程資源和校本課程,形成基礎性選修課、核心性選修課、拓展性選修課相結合的課程超市,其中高一、高二的選修II課程各不少於15門,12軌以上同比增加。在選修指導、網上選課、自主選班、課程管理等方面進行有效實踐。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職業資格)工作領導小組於20xx年5月13日印發的《江蘇省中國小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條件》中“高級教師評審條件”關於“教學工作要求”中明確要求:主持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這些細則和要求都是代表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我們所作出關於課程改革和實施發展目標的規定,其目的就是要我們建立起“面向個體的教育”,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範式。

我校新課程實施以來根據學校自身特點,設計了自己的以因材施教為目標的新課程體系建設目標,確立“以人為本,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辦學理念;“尊重差異,包容發展”的育人理念。“弘毅致和,追求卓越”的沭中精神。其建設過程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是構建“定向——結構——活動”主體性課堂教學範式,並開發各個學科、各種課型的教學模式和操作規範,打造符合新課程精神的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先展後評的高效課堂。

第二步是加強學科建設,按照新課程建設的要求,強化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科實驗室建設,新建成語文(印鹹書屋)、歷史、地理等學科教室,數學、生物學科分別申報並被確立為江蘇省和宿遷市的課程基地。

第三步是強力推進我校的校本選修課程建設,從學校自身發展出發,借鑑儒家經典《中庸》中關於“中和”的論述,提出通過打造“致和課程體系”實施“致和教育”,其體系包含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校本課程開發等,這些課程在社會實踐、人生體驗、科普知識、傳統文化、工藝製作、學科興趣等諸多方面為學生提供可選擇的、多樣化發展平台,“尊重差異,包容發展”,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和諧而有個性的發展。本學期以來的工作重點是依託我校的省市課程基地硬件設施和網絡平台,發揮教科研的導向引領作用,強化落實,將工作目標分解細化到高一、二年級具體學科備課組。

三個步驟同步推進,目標就是建設具有我校個性特色的在新課程背景下的以因材施教為目標的教育範式,通過學習李希貴先生的《面向個體的教育》,如同聽取一位先行者、過來人的言傳身教,其中鮮活的探索經驗、案例解讀、教學感悟對於我們都極具啟發和導向作用,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和各級管理人員深度閲讀、反覆揣摩,以便更加明確我們的工作目標、堅定我們的工作信心、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我們每一位同志都應當結合自身的工作職責積極投入此項意義深遠、刻不容緩的偉大工程中去,並在內心經常問自己,因材施教,我們已做到了第幾步?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9

讀了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沒有用的》,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習慣是教育的最終成果》。尤其是在全國推行的六大習慣,我更覺得非常全面。

習慣與做人品格的培養存在着一種線性關係,人格決定了人的發展發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個大屋子,那麼需要找到門和把手,否則知其門不得而入。這個門把手,就是習慣。

養成教育課題組經過三年的論證最終確定以下六大習慣向全國推廣: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説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4、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5、認真寫字;6、從錯誤中反思自己。

林格先生認為:習慣是教育的最終成果,一個人習慣的好壞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在我們的身邊不乏有這樣的家長,認為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只要成績好了,其它的都不重要。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試想一個人成績再好,就算考上大學了,沒有一個好習慣,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嗎?能在以自學為主的大學校園裏取得更大的收穫嗎?進入社會能找到一個好工作嗎?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創出一番事業嗎?有一句話叫“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成績只是“芝麻”,而好的習慣才是“西瓜”。

曾經看過一則故事: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

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則以習慣生活。一個成功的人知道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莎士比亞説:“性格即是命運,心態主宰你的成敗,氣質影響你的力量,

習慣形成你的能量。”用行動培養習慣,用習慣收穫性格,而性格會照亮你的人生。

俗話説的好:習慣成自然,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人的一生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齊白石老先生説:“養成好習慣,必有好人生。”

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一種習慣。你的習慣無法改變,但可以用好的習慣來替代。成功很簡單,只要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養成習慣,如此而已。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10

開學四天了,每天備課,上課,忙忙碌碌的,每天都有各種情緒。每日課後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都不自覺的進行反思,反思自己今天的課堂中,有做的不夠的地方,反思如何才能做的更好。也許這種自我反思在自己的範圍內太封閉,但是我還要向老教師們去學習優秀的經驗。我讀了李希貴老師的《面向個體的教育》,有了一些小小的感悟。

李老師在書中説“不要把學生培養成和自己一樣的人。”是啊,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着自己獨立的個性和愛好,和不同的精彩人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機會,對於“放手”這個詞的理解,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尊重並相信學生,給學生更多的時間、空間,和自主權,讓學生觀察、思考、發現、創造,體驗活動的樂趣,教師要把握大的方向,並給予指導。

俗話説:“多讀書心中有主,多寫筆下就生花。”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閲讀他們有興趣並且能夠培養他們內在文化素養的書籍。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閲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閲讀水平。

選擇一種合適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在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尋找和完善,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所以,我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出一種和諧、愉悦的教學氛圍和各種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練習。

《面向個體的教育》帶給我很多的感觸,也讓我明白教育和學習一樣是長時間的事情,不應該帶有功利心去看待,我要多讀書,多向周圍的老教師學習教學經驗和智慧,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教師。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11

我對朱教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師”感觸也特別深。因為,我現在就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朱教授理想中的教師,為我怎樣做好一名教師指明瞭方向,更為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後,我將沿着這個方向而不懈努力:做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做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做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做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做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做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做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朱永新教授認為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是的,沒有理想,怎麼會有追求?就像朱教授所説的那樣:“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也就沒有了意義。”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標,同時又要富有激情。

朱永新教授理想中的教師,還有一個要求是,要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在日常社會生活及教學生活中,我們都會碰到許多競爭對手,而真正要挑戰的正是我們自己。很多人都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那麼,怎樣不斷挑戰自己,超越自我,恐怕才是我們應該去努力和追求的。我覺得,我們所做的一切,每一次都和上一次進行比較,只要比上一次做的好、有進步,我想,這就是成功!

我還特別欣賞朱教授説的這句話:“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撞擊成功。因為人來到世上並不知道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只有不斷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啊!我知道成功並不容易,但是隻有不斷嘗試撞擊每一個暗點,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

《我的教育理想》真是一本好書啊!應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可以改變我們的行走範式,可以讓我們與黎明共舞,可以讓我們過着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可以讓我們豁達從容,可以讓我們高貴崇高,可以喚醒我們美麗的生命,可以編織我們有意義的教育生活!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12

李希貴老師的這本書相當於一本精彩的教育思想集錦,許多教育觀念都給人啟迪與深思,相信很多老師都是邊讀邊用筆作着批註,嘴裏還唸唸有詞:“嗯,有道理,有道理。”作為一名資歷尚淺的小教師,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兩個字:歎服。談教育思想、教育見解,我肯定不如李希貴老師皮毛,因此只能談談裏面有一點點共鳴的地方。

在這本書《平等對話,教育才真正開始》一篇中,李希貴老師講到這樣一件事:一位曾做過二十多年班主任的老師告訴我,在不當班主任之後,他與一位同學的談話整整進行了一個下午,但還是沒有多大效果,因為這位同學不以老師説的為然。這位老師告訴我,這在過去他做班主任時是不可能發生的,那個時候的談話一般15分鐘就能解決問題。

我相信這種體驗每個當過班主任又當過普通科任教師的老師都有體會,在我們學校,每個班都設有班主任,班主任就管理着這個班的一切事務,甚至當其他科任老師上課時出現學生狀況都會讓班主任來解決,所以班主任都會有所埋怨:科任老師是幹什麼的,為什麼不解決自己課堂上的問題?而科任老師呢,也很無奈:不是我們不想管,而是學生根本就不聽,好一點的學生還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給點面子聽着,不好的 學生則當場頂撞,給老師甩臉,都能把科任老師當場氣得暈倒,久而久之,很多科任老師就對很多不好的問題視而不見或者將問題丟給班主任。於是班主任就成了繁忙的救火員。

這裏面有很多問題,但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學生聽班主任的話,而不聽科任老師的話?我想這無非就是“班主任”三個字的威力,學生雖然不懂得班主任三個字的準確含義,但他們非常明確地知道班主任就是直接管着他們的“領導”。有時候我們老師常常開玩笑説學生都非常精,學校裏哪些人是領導,要有禮貌;什麼場合很重要,要好好表現,學生無比地清楚。

在班主任面前一個樣,在科任老師面前又一個樣?到底哪一個才是學生真實的自己,有時候我們只是用某種“頭銜”或權利壓制住一個問題,但並沒有去關注學生真實的自己。所以才會出現不同的學生自我表現,這樣的教育實際上是更危險的,它只會培養出一羣 屈服於權利、不分事理的公民。

李希貴老師説:在以往的校園裏,我們按照行政組織的構架,把學生劃分在一個個行政班裏進行管理。在威武的管理大棒面前,每一個人首先想的就是保全自己,於是,學生們表面上變得很乖,而內心想的到底是什麼,卻很少有人追問。學校就這樣把一批又一批看上去規規矩矩的學生送出了校門,任由他們在社會上暴露自我。教育在校園裏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機會。

所以我想説,當一個孩學生只聽班主任的話,不聽科任老師的話時,班主任先不要沾沾自喜,反而要有擔憂意識,去了解真實的他,你對他施加的教育影響他是否接受,還只是盲目屈從於“班主任”這一行政頭銜;當學生在重要場合、領導面前有禮貌、表現佳的時候,我們不要盲目欣喜,而是要了解不同場合下的他們,對待學校的食堂阿姨、清潔阿姨及任何一種人,能不能做到最基本的尊重和禮貌。

我們的教育是培養獨立的、真實的、合格的公民,任何時候都能遵紀守法,尊重每個人,而不只是盲目屈從於某些東西。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13

古人説:“讀,讀,讀,書中自有黃金屋。”沒想到,自從我讀了一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還真在書中找到了黃金,也給自己充了很多的電,教育教學中也有了很多的教育理論支撐。日前,我又讀了朱永新老師寫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讓自己有了一種重生的感覺。

作者對心目中的理想學校、理想教師、理想校長、理想學生、理想父母的描述,揭示了現代化教育過程中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應具有的素質。這種切近實際教育從中找尋解決問題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讀後使人產生了強烈的使命感。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應該是我們永恆的理想。為了未來的教育,我們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通讀全書,對我感觸較深的有如下幾點:

“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會做夢的教師。一個優秀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目標,同時又要有激情”這一席話讓我回味無窮。由於長期處在緊張和繁忙中,對新鮮感、榮譽感在時間的沖刷下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麻木、疲勞。夢想是一個人的奮鬥目標,沒有了夢想,怎麼會有前進的動力呢?沒有前進的動力,哪會有工作的創新呢?

“理想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造精神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朱老師的這幾句話猶如一面鏡子,對照自己的不足予以糾正,為我今天的奮鬥指明瞭方向。我作為一個光榮的人民教師首先就要熱愛這項事業,對教育充滿激情。教師要不斷學習,保證自己有足夠的活水源,使學生酣暢淋漓地學習。教師教育的對象是一羣天真爛漫的,單純的,可愛的孩子。我要始終保持一顆童心,時刻關心他們,同時我還要做一名關注社會、有責任感的教師。教師教育祖國的未來,意義重大。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教育他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先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點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斷前行。二要有豐富的學識。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師有一桶水,現在隨着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讓學生更有所學、有所獲!

另外書中的幾句話深深打動了我,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叩問自已,發現我離這樣的要求相距甚遠。於是,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以這些標準來激勵自己,要求自己,促進自己。

我深信:教育的理想會奏響新世紀中華民族的英雄樂章,理想的教育會開創新世紀中國文明的燦爛輝煌!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14

《教育是沒有用的》這個書名吸引了我,於是沒事就捧起書本看上一段,讀到第四章中的“包容之美”時,我的心被觸動了。一個媽媽用自己的包容和諒解身教了自己的孩子,讓孩子也擁有了一顆包容的心。那麼作為一名教師,擔負教育孩子的使命,是不是更有責任把包容和諒解這朵芳香“玫瑰”傳遞給我們的孩子?

嚴是愛,寬也是愛。寬容是以心對心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去包容學生的過失,去化解學生的不良情緒。作為教師,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們應設身處地替他們想想,不能因為一時的衝動而失態,給學生心靈造成傷害。

還記得教過的一個男孩子,就稱他“小五”吧。小五不笨,知道為他人着想,但做事很拖拉,尤其是寫作業,再加上好玩、有點懶,以致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尤其是自己覺得有難度的作業,就望而卻步索性不寫。我多次找他談心,他也會信誓旦旦地承諾以後會及時完成,但好上一段時間後便會“舊病復發”。一天放學時,作業組長向我彙報,他又沒交作業。當小五看到我站到他面前盯着他時,他低下頭,心虛地不敢正視我。當時我真想痛罵他一頓,都説事不過三,我都記不清他是第多少回沒交了;都説忍耐是有限度的,我都不記得一忍再忍地找他促膝長談過多少回了。但看到他低着頭,不安地揉搓着手中橡皮擦的樣子,我知道是他身體裏那股自由散漫的勢力再一次打敗了他想要進取的心,説不定此刻他也正在懊悔不已。現在對他一頓痛罵或許能消點我此刻心頭“恨”,但對他有用嗎?我強壓住火説:“小五這幾天已經在趕着補各科作業了,而且也補上了不少,我相信他今天放學前一定能把語文作業補好交給我的。”聽我這麼一説,他低着頭的臉一紅,也停止了揉搓橡皮,緊緊地捏着橡皮靜靜地坐着。 “利用下課時間抓緊做吧,我等你。”聽我心平氣和地説完,他頓了一下,就開始安靜地補作業了。放學前,我收到了他的作業本。看着他帶着淺淺的微笑一身輕鬆地離開,我慶幸自己當時沒發火,我寬容了他也寬容了自己。此後,雖然他還是有作業沒按時交的情況,但次數越來越少了,他也會盡他所能地儘快補好。

像小五這樣某一方面後進的學生,他們的進步的過程是一個反反覆覆的過程,我知道自己不能急於求成。對於他們,我讓自己把更多地把目光放到他們的每一點進步上,在他們出現反覆的時候,幫助他們保持學習的信心。相信這些孩子會感受到老師的這份寬容,會感受到老師為他們着想的心,會真心地尊重和愛戴老師。

教師以包容之心對待學生,久而久之,也會把這種智慧和美德潛移默化到學生身上。使他們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懂得只有學會包容,做到寬厚待人,才能化解矛盾,消除隔閡;才能有益於人的身心健康,才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融洽;才能搞好同學之間的團結。這些也正是現代社會提倡的“學會合作”的重要條件之一。當然,包容並不等於放縱,並不是毫無原則的一味退讓、忍耐。包容的前提是對那些可以寬容的人和事。包容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嚴格,應該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事而別。

疏鬆的土質能使植物更加茁壯成長,寬鬆的環境能讓心靈更加健康發展。教師的包容能造就一個和諧寬鬆的氛圍,更能造就一顆顆健康明淨的心靈。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教育是沒有用的》這本書的作者,是教育專家林格。他用了近十年的時間,親自走過1200多所學校,考察過20多個國家的教育狀況,探究中國教育內涵發展與突破之路,被譽為“堅持用腳做學問的人”。書中的一些鮮活的案例和觀點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

有這樣一個案例:以前農民種水稻需要人工插秧,就是把培植好的秧苗,按照事先牽好的繩索和格子,整齊地種植到農田裏。這個方法在我國沿用了約三千年,農民插秧後腰酸背痛,苦不堪言,但是水稻並沒有因此而增產。20世紀,我國開始了一項重大的農業改革,應用拋秧技術,把培育好的秧苗一把一把“天女散花”似的隨意地拋向水田裏,結果徹底解放了生產力,且實現了增產增收。

“插秧”?還是“拋秧”?初看起來十分奇怪,勤勞的沒有得到相應報償,悠閒反而享受着豐收的果實,這似乎不符合“天道酬勤”的古訓。細想想,密植插秧固然貫注了人們豐收的意願,卻破壞了秧苗自由生長的規律;反之,看似放任的拋秧卻為秧苗提供了充足的空間,保護它的自然生長。

原來,拋秧是一種比插秧更科學、更有效地方法。看來,拋秧不僅解放了人,而且也解放了秧苗!

仔細一想,教育也同此理。我們的老師、家長如農民,我們的孩子就是秧苗,而今天的教育卻更像是“插秧”,那麼多的規矩,人為控制孩子的生長,結果老師和家長累得苦不堪言,而我們的孩子也“長勢不良”、“產量低”。

不是嗎?

現在的學校教育如同“插秧”。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不是訓練人。而我們的學校總有許多的校紀班規,要求學生“不準這樣”“禁止那樣”,甚至連上課時學生的坐姿也有統一的要求。而至於學生的學習,學校早已經牽好了一根繩索,那就是上課、作業、考試,沿着這根繩索的目的就是為了考得更高的分數,考取更好的學校。

現在的家庭教育更像是“插秧”。父母給孩子定好了各種各樣的計劃,學習這樣,學習那樣,要怎麼怎麼吃飯,該如何如何做事。甚至有的父母連孩子的未來都已經設計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早已經牽好的繩索按部就班地長大、生活。

插秧式的教育,最終的結果是苦了老師和家長,害了孩子。學生完全為提高成績而學習,夜以繼日地做着老師佈置的作業,沒有時間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沒有精力去感知世界的人文變化,機械地圍繞一本書、一支筆、一張課桌度過天真的青春……

時代要求把兒童從片面追求升學率中解放出來,不用功課把他們的業餘時間填滿,給他們活動的自由,讓他們有自由支配的時間,使他們的知識、情感、意志、能力及個性得到健康的發展。

要創新就要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去實踐、去思考。有屬於自己的天空。當然,我們教育者應該引導學生巧妙地安排時間,以真正達到解放的目的。

教育,呼喚拋秧式!給孩子適宜的土壤,充足的條件,然後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自主發展,孩子的生命終將長得生機勃勃、積極向上。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篇15

讀了<<我的教育理想>>一書,細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是我對未來的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教育的偉大使命是使人們從無知走向成熟。作者書中用精闢的語言勾畫了二十一世紀教育理想的燦爛和輝煌,使人們對未來的教育充滿信心。

文章中作者從我心中的理想學校開始,用遠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尋未來教育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教育是一種理想的事業,它是指向未來的。教育藉助於理想才能使人類對教育的至高無上的追求變為現實,才能使教育由“此岸世界”躍升至“彼岸世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充分把握處於未來社會中心的教育走向,洞悉未來教育發展的特點,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發展,才能使中國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教育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教育。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們永恆的主題。沒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動中洋溢着激情、詩意,也不可能有優質的教育。為了未來的教育,我們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但是,光靠滿腔的熱情和遠大的理想是遠遠不夠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門更應該認真思考,什麼是教育?教育為了什麼?《我的教育理想》一書從各個角度,運用了平實而有哲理的語言討論了“教育”這個課題。《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有十五個論題,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是從超越現實的理想層面,對教育的主要載體或承擔者所作的應然性追究,包括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等五個論題,這實質上體現了作者的“教育理想觀”。相信無論是教師、校長、學生還是父母看了,都會有所啟發。中篇是從教育政策的層面,對目前中國教育領域中一系列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在宏觀上的探索,旨在為教育的決策提供理論參照,這集中體現了作者試圖將教育理想轉化為實踐或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接軌的願望,是教育理想的進一步深化,是對教育理想的理性探求。下篇則從教育預測的層面對未來中國教育發展的走勢及發展前景的展望,其中既體現了作者對中國未來教育發展所充盈着的熱情與信心,也體現了作者對中國教育改革進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缺弊的憂思,展現了作者在把握整個教育的時間序列與空間聯繫基礎上的“教育百年觀”。

通讀全書,我們認為它有如下幾個明顯特點:

第一,教育理想與教育現實相結合。

第二,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實踐性與科學性、整體性與開放性的統一。再次又切入對中國德育改革與創新的關注,提出了中國道德教育目標、內容、方法、體制等創新的具有較強實踐價值的具體構想。

第三,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

第四,教育熱情與教育沉思相結合。

此外,《理想》一書的文風也清新自然,不落俗套。作為以史見長的學者,作者不追求目前學術界較為流行的思辯、玄論之風,文筆自然樸實,既無玄而又玄的自我陶醉式的所謂闡釋、推究,又無艱澀難懂、半生不熟的古文式語句,更無洋腔洋調,讀來令人平白生趣,津津有味。讀者可以比較輕鬆地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其基本思想和觀點。而這一點,確實是學術理論界應大力提倡的。 我深信:教育的理想會奏響新世紀中華民族的英雄樂章,理想的教育會開創新世紀中國文明的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