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校友心得體會(精選7篇)

採訪校友心得體會 篇1

在寒假學校剛下達這個任務的時候我其實是拒絕的,尤其是當得知採訪的對象是一些素未謀面的學長學姐,一想到可能遭遇的尷尬就覺得十分頭疼。正巧我父親的一位關係很好的同事説家裏有侄子好象和我一個學校的,學的也是商務英語,畢業有幾個年頭了,現在在北京聯想總公司工作,月收入15000+。我得知了這個消息特別激動,説真的,特別佩服那些在異地他鄉闖蕩並且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人。於是我懷着敬佩和些許忐忑的心情聯繫了這位李建德學長,希望能從他的職場經驗中為自己今後的職場拼搏汲取一些經驗。

採訪校友心得體會(精選7篇)

我首先通過父親要到了學長的手機號,之後又順理成章的加了微信,好在畢竟都是年齡相仿,在聊了幾句話後很自然的熟絡了起來,尷尬的氣氛逐漸消失了。後來就是進入正式採訪了,通過交談我發現學長真的是一位特別優秀的人,特別有才華,思想也很有深度,和我平時身邊接觸過的男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或許是因為他從名校畢業而且經歷過社會的重重磨練吧。並且,他的職場之路與我之前腦海中的構想有着很大差距。他在經歷了許多求職碰壁,工作困難,上司的不看好等等許多的波折才取得了今天小小的成就。我從他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中也學到了好多職場和生活當中的哲理。例如:做工作一味的埋頭苦幹是沒有用的,要明白輕重緩急,有選擇性的去完成。最重要的是得到上級的認可,當他認為你把本職工作做得很好了就會給你更多的工作機會,在這時也是最好的表現自己的晉升機會。還有就是要做一個有正能量的人,要學會微笑,在同事和領導面前都要時常保持微笑。沒有人願意和整天滿面愁容的人在一起,不要什麼事情都擺在臉上,哪怕在背後哭,在人前也要充滿陽光。此外,要學會超前思維,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可以試着從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建立起個人的領導力乃至對整個圈子中的影響力。這些都是通過這次的採訪,從學長身上學到的。

我個人認為這些都是十分寶貴的,是一般人需要在職場當中水深火熱,打拼多年才能獲得的經驗反思。因此我對學長十分感激,感激他願意對我傾囊相授毫無保留。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我們是用微信平台進行的採訪,要輸入許多的文字,並且主要都是學長在講述。因此有個別的錯字或者沒表達完整的地方也是在所難免。而學長還常常能發現自己在接受訪談過程中那些細微的錯誤並整段重新發過來作為更正。如此這般嚴謹的精神也令我感到十分傾佩。

我自認即使幾年之後我也很難擁有建德學長的眼界和豁達的胸懷,不過我會利用大學剩下的一年好好充實自己,為將來迎接職場做好準備。牛頓曾經説過,他之所以能獲得成功,是因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也由於向學長取經,才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不求短期內能取得多大的成績,只求能不斷超越自己。

採訪校友心得體會 篇2

在這次的三下鄉活動力,我有幸參與了我們“綠芽”組織的“探訪校友”活動。在參加活動之前。在參加活動之前,我們就開始準備採訪的材料,收集校友的信息,整理採訪的提綱,學習採訪提問的技巧……我們儘量做到不忽略任何一個細節,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隨着約定採訪時間的逼近,我的心情非常激動,可是激動中也有一些苦惱。激動是由於我可以通過這次採訪和那些已經離開學校幾年或者幾十年的前輩們學習經驗,而苦惱時因為我怕因為年齡代溝會影響我們溝通和交流,就這樣糾結着,我和隊友們來到了採訪地點與勞老師見面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勞老師他的性格十分地熱情開朗,對人和靄親切,完全沒有我預想的代溝。畢竟我們在同樣的校園度過我們一生中重最寶貴的青春,彼此有着親切與温暖

97年畢業的他,出來工作已經16年了,當我問及他的大學生活時,他嘴角充滿了微笑“大學生活是充實的,是難忘的,是值得讓人留戀的。”雖然那時候的校園不美,瓦房子成堆成羣,宿舍的生活不方便,但是他還是很留戀,因為那時的老師帶給了他太多太多美好的回憶,所以他不管多忙,也會堅持每年至少回一次母校,探望老師。通過談話,我瞭解到作為一個老師——教育工作者,他也不輕鬆,同為他所工作的地點是麻章二小——是一所市中心國小,彼此之間有着競爭,所以他要面對一定的壓力,而且還要不斷學習。我還了解到,作為一個來時,控制好課堂和學會與小孩子相處,那是很重要的。首先要了解小朋友的性格,瞭解小朋友的興趣,然後就根據他們的興趣管理好課堂,控制好課堂。勞老師分享的這些經驗,對於促進我們整個三下鄉活動的完滿完成由很大的幫助,同時也交給了我很多經驗,為我們以後的工作道路打下了基礎。

校園裏的花一樹一樹的怒放,生命就這樣的有活力,想着採訪勞老師的情景,我相信,只要努力,三下鄉會給予我很多的收穫,很多感動。

採訪校友心得體會 篇3

剛接到這個暑假作業的時候,我十分苦惱。因為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找到一個校友,並且願意接受我的採訪,另外我家遠在遼寧。如果這個作業是在學校期間佈置的,我想我會完成的很好。就是這樣一件讓我一籌莫展的事情,卻讓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解決了。我不僅順利地完成了我的暑期任務,而且還受益匪淺……

在採訪前我通過各種關係瞭解了校友現在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其次我通過上網,查閲書籍等方式,蒐集了大量與採訪有關的資料。這樣我可以在瞭解採訪對象的基礎上,通過一些提問及採訪技巧來使此次採訪順利的進行,從而挖掘一些我想要的答案。

20年畢業的她,已經工作8年了,現在也已經是2歲孩子的媽媽,但當我問及她的大學生活,從她嘴角露出的微笑,我能感覺到她心裏的那份快樂與幸福。“大學生活是難忘的,值得回憶的”她肯定的説。隨後她回憶江財的校園,一草一木,問我學校的變化,就這樣,我們的談話在回憶與現實這八年的對比中開始了。

清晨湖邊的琅琅讀書聲,中午食堂裏擁擠的打飯場景,還有夜晚宿舍的卧談,這些都是我們的共鳴。當我説起江財的變化時,學姐露出驚訝和羨慕的神情,説“條件是越來越好了”“什麼時候回去看看母校,看看老師,那裏的花草,我住過的宿舍,我走過的江財的每一條路。都是回憶。”“憶往昔”的開場,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打開了被採訪者的心。回憶就像老電影一樣,在腦海中一幕幕的上演。她的腦海裏是江財的過去,我的話語中是江財的現在,就彷彿我們做了一次時空的轉換,我回到了過去而她旅了一次遊,我把她帶回了母校。

不知為什麼,突然在想:三年後,我真正的離開了江財,會是什麼感覺,什麼心情,悲傷?喜悦?戀戀不捨?迫不及待?可能我自己也説不清楚,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喜憂參半吧!但有一點我敢肯定地是,我不會忘記,我的大學生活,我的老師同學,我的母校。不論我在哪裏也不論我在幹什麼,我依舊是江財人。也許兩年,也許十年,抑或是更長的時間,我才會回到母校,我希望看到江財的變化,我希望聽到令我驚訝的消息,就像現在學姐的表情一樣,為江財的進步而驕傲,也為自己曾經是江財人而自豪。

接下來,我就開始提問我最關心的話題了。學姐現在的生活很幸福,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工作,作為一個女人來講,真的是很好了。可我要問的是這樣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嗎?與她上大學時候的夢想,以及大學畢業時的夢想是一樣的嗎?她沒有正面地回答我,只是説理想與現實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你不能堅持你的理想,那麼就要接受現實。也許你會説你可以堅持下去,但有些時候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

“能簡單的説説你的理想嗎?簡單的談談大學剛畢業時的理想就行。”“大學剛畢業時,説實話我很矛盾,一點也不興奮,因為我在考慮留在南方還是回來(回遼寧),江財在南方還是很好的,所以我內心的真實想法是現在南方找找工作,闖一闖,因為還年輕,我想有我自己的事業。但我的父母是反對的,因為我是獨生女,這四年在南昌我們每年就只能寒暑假的時候見面,他們説很想念我,並且我一個人在南方他們不放心,南方那邊沒有親友,就只能我一個人,他們堅決不同意。一直勸我回來。在加上我沒有找到令我可心的工作,最終,我還是妥協了,我回來了。”“你我一樣,背景差不多,所以你也要考慮到這一方面,除非你很有把握,在南方會有更好的發展。”“那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職業規劃是沒有用的呢?理想會被現實打敗?”我繼續追問。“也不全是這樣的,如果當初我回來後的情況很糟糕,也許我還會去南方追尋我的夢想。理想就是一把尺子,一直在衡量現實的差距,一直在提醒着你的人生是否偏離了軌跡。也許你沒有達到理想中的那麼完美,但也會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就是規劃的作用。”

大一的時候,學校要求我們每個人寫一份職業生涯規劃,開始我認為很簡單,因為我的頭腦中一直有未來的規劃圖,有時候我很明確我想要的是什麼,我該向哪個方向努力。但真正動起筆來形成文字,我苦惱了。我覺得我的理想就是一個海市蜃樓,只能遠遠的看見,我甚至連怎樣去實現理想都不知道。我試圖尋求一種可以快速、順利實現理想的路,我在思考畢業後的選擇,大學中該怎樣生活,該掌握什麼知識……可我陷入了更加迷茫的境地,最後我不得不用“走一步看一步”這句話來安慰自己。

這次與學姐的談話,讓我有了再一次規劃的想法。沒錯,有理想的人就像看到燈塔的船,內心總是温暖的、踏實的,不論現實有多麼的殘酷,也都不會被打敗!

大學學什麼?大學學到了什麼?這一直是我關心的話題。記得有位教育家曾説過:教育就是忘掉一切後表現出來的東西。我很認同這個觀點,所以我想求證。

學姐現在從事的工作並不是自己所學的專業。我很想知道她對大學的態度。她告訴我,儘管這樣,大學時光以就是她最懷念的,人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都是在那段時光最終形成的,那才是她真正的成長。“不僅僅學知識”她肯定的説,“就像現在我還在依舊保持着讀書的習慣。大學中有很多事需要學習的,如果你僅僅看到了專業課的那點東西,你肯定不會走很遠。其實大學的學習全靠自己,你肯定都聽了很多遍了,但有時候聽到不代表做到,你真的做到了嗎,自主學習?”我慚愧的搖搖頭。“圖書館的資源是很豐富的,你可以涉獵很多知識,你感興趣的課程都可以去旁聽,這就是大學,每人去幹涉你的生活,一切由你做主,這真的是我的青春我做主啊!”沒錯,我也是深有同感的,衣食住行全靠自己安排,逐漸形成自己的做事風格,自己的思想。“還有一項更重要——要學會怎樣建立自己的人脈,建立自己的關係網,提高自己與別人説話辦事的能力。”終於説到我最痛疼得事了,人際關係是我一直很重視的環節,但有時並不如我所願。“沒有人一出生就會做得很好,有可能你和陌生人接觸的少,沒有找到談話的技巧,慢慢來相信自己,總結經驗教訓,可以做的很好的。待人關鍵就是要真誠,真誠是很重要的,通過和你的談話,我覺得你的溝通能力還是很強的。”“謝謝學姐給我的鼓勵,我會記住你説的話的,努力做得更好!”

最後一個話題——情。友情,師生情,愛情。宿舍就是一個家,宿舍的四個人朝夕相處,總會有摩擦,來自天南海北,家庭環境都不相同,所以這也更能培養寬容的胸懷。“還記得我們寢室四個人每天晚上都會有卧談會,每天一個話題,我們按生日大小派名,現在想想覺得挺好玩的,我們之間的友誼還是很純的,即使吵架也都是些生活上雞毛蒜皮的小事,吵過了事情也就過去了。不會有人太往心裏去。”

師生情與其説是珍貴不如説是難得。有時只有上課的時候見到老師,時間很短,這就更需要自己多與老師溝通,交流學術問題,這就看你思考有多少了,老師還是很喜歡能夠有自己的想法,注重學習的學生。與老師的交流你也會得到的更多。有些知識來的更直接。

愛情,最敏感的話題。此刻學姐的表情是甜蜜的。“回憶起曾經的他了?”“都已經過去了。”“那你們還有聯繫嗎?”“沒有了。”就讓甜蜜留在她心裏吧。鑑於她已經結婚了,我就沒有過多的問下去,因為那是她的獨家記憶。愛情不能強求,我依舊等待着屬於自己的那份真情的出現。

三個小時的聊天採訪很快就過去了。但這次談話內容卻讓我終生受益。這是一次老鄉校友間的親密談話。感謝學姐的配合,我才完成了這次任務,更重要的是完成了我內心的任務。

暑假過後,我就是一名大二的學生,認識自己,找準自己的定位十分重要。這次談話讓我梳理了自己的思路,讓我知道了該做什麼,該注意什麼。大學學什麼?總結一句話就是學習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各方面的能力:學習的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等等。只有這樣才會不斷地進步,不斷地超越。人生的成功就在於每一天都在進步,即使它是一小步。

採訪校友心得體會 篇4

台上一分種,台下十年功。”“吃得苦中苦,主為人上人。”

這是02級校友鄭優的座右銘。學長通過自己的大學經歷以及現在的工作經歷給我們上了一課不一樣的人生課程。

在進大學後一定不要空下來,要來斷的學習、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和社會經驗。在學習上並不要單單的只注重本專業所涉及的幾門課,更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另專業上也有所突破。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的讓知識來包圍。從學習中要不斷的思考,只有不斷的思考才能學出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只有思考才能領悟出其中的道理,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出發,展望未來自己的工作。服從現在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精力無限的投入。自己的工作就好比是自己的生活,要好好的享受工作的同時也必須付出。從原來的計算機專業到後面進訂單班,這中間還是有鄭學長自己的看法的,這也是對我們的一個很好的教育例子。在起初學習中,鄭學長就對銀行這個方面有着強烈的愛好。所以在學着計算機同時,也試着去接觸了銀行方面。這樣一下來,原來這方面才是學長學的愛好所在。所以在接下來的訂單班招生中,以優越的成績進了。在結業後被分配到寧波分行江東支行工作。雖是從最低層的零櫃做起的,但是鄭學長並沒有什麼抱怨的。而是認真負責的工作着,做好自己的事的同時,也幫着同事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他認為付出不一定會有回報,但是不付出那是一定沒有回報的。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為自己努力,相信總終點就在前方。

不僅僅在工作上要認真負責,而且在生活上也是如此,一天的精神狀態也很重要的。面對不同的客户羣就得用不同的方式,但是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真。這是鄭學長後來説的。

鄭學長還説,對於這個職業是自己所喜歡的,也是自己今年要奮鬥的方向,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碰到什麼難的事,他都會以一種“打不死的小強”的精神來面對的。

時間過的飛快,我們的採訪花費了學長不少時間,在我們臨走時學長還親自面帶微笑的目送我們離開了寧波分行江東支行的辦公大樓。雖是那麼的一刻,但是我們收穫的卻是那麼多、那麼真。轉身看看前面我們走過的路,再回來看看前面路,相信我們都能成功的走過。

大學,一個讓人嚮往的地方,我們來了。大學,一個讓人成長的地方,我們來了。大學,一個讓人展望未來的地方,我們來了。大學,我們來了。這次的尋訪之旅,不僅讓我們明確的未來的路走到何方,又該怎麼樣去走。這讓我們在以後的生活,工作中都有了一個度。讓我們牢記這些,讓我們踐行這些,讓我們收穫這些。

採訪校友心得體會 篇5

首先,要非常感謝黃利文學長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採訪,與我們親切笑談,既顯示出了物流一家親的傳統,又充分體現了學長對母校的深深愛意。同樣感謝學長誠懇真摯的回答,教給我們一席聖言,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面,也對未來充滿希望,無限遐想與憧憬。當然也要感謝我的隊友一同學習幫助,共同完成這次任務。

從我們與學長聊家常開始,我就感覺到了這會是一次成功的訪談,從學長的談笑風生中透露出一股家的味道,在這種情境之中,我們無所顧忌,有説有笑,這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果不其然,我們的訪問沒有留下遺憾,我們的收穫令我們自豪,我們的歡笑聲是那麼無比的温馨。這是個令人難忘的夏季,有陽光般的温暖,有秋風送爽般的自然,回味無窮。

這次訪談,我們抓住學長是求職達人和就業之星這一獨特之處展開訪談,訪談從求職擇業和奮鬥方向展開,很好的與畢業季相呼應,也非常有效的展示了學長的特長,訪談自然就是無比順暢的開始了。首先,毫無疑問,我們大學生在求學道路艱辛無比的情況下,無疑想有一份比較理想的工作。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得不從求職這個問題談起,每到畢業季,求職大軍湧入全國各地,尤其是發達地區,各級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也都忙碌為大學生廣闢求職大道。然而,受觀念及心理等各方面影響,求職選擇畸形的不勝枚舉,大多數同學都沒有考慮周全,受高不成低不就帶來的高失業率前車之鑑,紛紛海投,無論專業是否對口(據説有90%以上大學生幾年內轉行),這麼茫然的選擇以至於就業後跳槽的異常之多。

從這個方面來説,學長有比較資深的就業經歷,比較明確的就業方向,隨之給我們講授的就是就業活本。對於這種普遍的現象,學長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因為在校生沒有真切地步入過社會,也對自己將要從事的工作及工作環境等沒有詳細的瞭解,學生出現這一系列問題確實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儘量避免。這就需要我們的畢業生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定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不能盲目地選擇工作,其實,我們應該把眼光放寬一點,不能緊緊盯住工作崗位本身的待遇等條件,崗位不僅是你畢業的去向問題,更重要的是它為你提供了一個未來發展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自身的價值最大化,在校畢業生在就業時最大的缺點就是眼光有暫時性的短淺性,思想有一定的靜態性,然而一個工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對你來説是否真的有發展潛力,只有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價值,為自己爭得更多的發展空間。聽了學長的一席見解,我們不由敲開了自己的就業求職大門,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定的分寸把握。除了求職方向很重要,我覺得也要尊重企業,在保證自己利益的同時要兼顧企業利益,避免違約,在彰顯大學生素質的同時也展現了一種人格魅力,更是一種對學校聲譽的維護。所以,做一個誠信愛校之人,做一個愛崗敬業之人。

求職只是一個開始,人生的道路未完待續。我們都知道,一個良好的就業觀包括或者是必須有自主擇業觀。如果把就業當做初升的旭日,那擇業可以説是日中的驕陽。一個成功人士不僅有明確的就業方向,自覺的擇業也必不可少。接下來就和學長聊到了擇業這個問題,雖然説學長剛剛步足社會,但不難發現有鴻鵠之志,心中自然有無限妙方,相信學長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對待擇業問題,學長也給出了意味深長的見解,尤其是對跳槽問題有着深厚的看法。我們知道學長前面是在德邦實習,也有不錯的表現,但最後還是選擇了蘇寧,從某個層面來講,這也算一個跳槽問題,既然社會上普遍存在跳槽,我們自然也就和學長探討了一番,學長果然給出了一定的解釋。其實跳槽未必是一件壞事,不管對於企業還是個人,如果確實是不合適身居此地,毅然選擇他方也是一種明智之舉,於企業和個人都實屬有益。但從另一方面來講,頻繁跳槽也反映了一個人態度問題,我們都知道,現在的企業也相當重視一個態度問題,我們也有古語言:“態度決定一切。”所以這裏還是分享一下學長的一些看法,當然“先就業再擇業”對在校生來説是個正確的選擇。要真正做好“擇業”需要我們首先端正態度,進入一個企業就要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要有責任心。另外要正確認識自己及企業,真正瞭解自己的潛力所在,合理選擇。

在當前的就業形式下,我鼓勵有能力的人進國企工作,同時要認識到,民營企業也是一個不錯的發展平台,在民營企業幹得好也是在為國家做貢獻,大家在國營企業單位對你關上大門的時候不要太過悲哀,可以選擇進入民營企業去謀求發展,如今的民營企業在管理模式上、制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改進,我們也都是有雙休日的,不像很多人所説的“無休止地加班”,很多人在民營企業裏做得不錯,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如果決定進入私企就一定要有選擇,最好選擇行業在本市有幾十家以上的企業,企業實力要強,另外要選擇好城市,尤其是物流行業,我建議大家去大城市發展,例如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廣州、蘇州、深圳、西安、重慶等發達城市。不要害怕大城市壓力大,要勇於去闖,去尋找發現機會,去鍛鍊自己,另外私企特別重視第一印象,去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確實如此,在中國發展極不平衡的狀況下,大學生都是爭先湧入大城市,一個確實工資要高,一個也是有面子。不管怎麼説自主擇業是一種歷練也是一種考驗。在此也希望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強引導,學校也要重視這方面的教育,這樣大學生既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建設國家,亦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最後,我們都知道,大學生這個羣體非常特殊,因為還年輕,敢於拼搏,但是又不難發現奮鬥方向各具特色,大相徑庭。對於大部分同學而言都應該有個創業夢,可是創業又談何容易。但也不少人選擇深造,考研保研。還有就是平平穩穩就業,開開心心生活。不過什麼哪個選擇都有自己的想法,畢竟是大學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羣,當然需要學會生活,而不是生存。對於在校生的我們,現在要苦於專研專業知識,增強自身技能,不斷包裝自己,讓自身無可替代。此外,要適應羣體生活,要學會與人相處,擅長交際溝通,為自己的人生道路鋪平。也要學會吃苦耐勞,弘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在激烈的競爭大軍中脱穎而出。另外,從態度上,首先,要有正確的就業觀,勇於主動嘗試接觸一些大型的招聘會,勇於邁出學校的招聘會,去見見大的場面。其次,自己必須非常努力,要有良好的品德,有責任心,把企業當成自己家,努力踏實地做事,努力實現被認可。還有最重要的是懂得感恩,感謝單位給你的發展機遇,感謝單位提供給你的培養條件,並努力回報。只有這樣,我們才算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才能真正為國家建設貢獻綿力。加油吧,少年。

這是一次成功的訪談,一次不錯的經歷,我相信我和我的隊友都受益匪淺。從學長的身上,我們能看到物流學長在外拼搏的艱辛,可以感受到江財人在社會建設中的努力,可以領略到中國大學生在生存中的生活樂曲,可以窺探自己的未來需要千錘百煉,才可築石成金;只有揮汗如雨,才能笑看他人;只有沸騰熱血,才能傲視羣雄。人的一生可以碌碌無為,匆匆而過,亦可立業建功,名留青史。這就是我們所説人之差距。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要敢於吃苦,不要安於現狀,要勇於奮鬥,譜寫自己的未來。年輕人就要吃苦。

採訪校友心得體會 篇6

這個寒假,我們“鳶都尋桃李”社會實踐隊先後走訪了60級校友李德超先生,83級校友曲振國院長,85級校友姜立生老師,98級校友許致福老師等。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知識,得到了很多啟發,這也讓我們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了更明確的規劃,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聆聽老校友們的諄諄教誨,感受不同時代大學生求真務實、堅忍不拔、弘德明志、博學篤行的精神,感悟他們的人生經歷和成功歷程,與他們共同探討學習與人生髮展,對於我們來説,着實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

與麴院長交流時,他總是面帶微笑,我們感受到了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人格魅力,從他身上,我們得到了很多啟發。麴院長從來不害怕工作變動。喜歡接受挑戰的心態,讓他在每一次的變動中提升了自己。我想,無論我們處在怎樣的環境中,都有值得自己去學習的東西。所以説,我們一定要懂得如何去學習,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一定要知道怎樣去適應不同的環境,一定要學會做出最恰當的判斷與選擇。麴院長對自己的人生有明確的定位,無論做什麼,都有自己的目標和規劃。他的經歷,引發了我們對大學規劃和畢業去向的認真思考,每個人都應該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做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

李老師於1960年進入山師,他回憶道,在校期間生活困難,政治系的同學提出“共渡難關,一天一斤糧,節約一兩支援災區”的口號。在當時生活困難的情況下,周總理特別提出給大學生每人加5元的生活費,備戰雞蛋送給大學生,可見國家對大學生的重視。當時上大學沒有學費,管吃管住,每個月的生活費僅18元,和他們的艱苦環境相比,我們今天的物質生活有了極大的提高,而且也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這麼好的學習環境中,我們更應該腳踏實地地學習,不斷積累知識,提升自己。李老先生還告誡我們,“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敵人多一堵牆”,教導我們在與人交往中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寬容是一種智慧和美德,是一種修養。寬容是心靈的解脱,不能寬容原諒他人,其實是跟自己過不去。

當與姜老師談到畢業之後是參加工作還是繼續深造的問題時,他説道,我們都是農村孩子出身,如果有好的工作,我們要現實,要抓住機會,可以考慮工作後繼續深造。如今,社會充滿競爭,機會,稍縱即逝。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頭腦,我們要善於把握。

我們採訪許老師的時候,他正在做課件,從業10年來他對工作認真負責,充滿熱情,兢兢業業工作在第一線。從他身上我們學到,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應該端正心態認真對待每一件事。

這次的實踐活動我們不僅收穫了知識,還收穫了友誼。“鳶都尋桃李”是我們的隊名,是跨院組合團體,我們五個人專業不一樣,在活動中各自發揮自己的專長。而身為組長的我,更加感覺到責任和壓力。從前期“探尋校友足跡,啟迪成功人生”活動的宣傳,到信息的收集、活動策劃、活動進行以及活動的完成和最後的資料整合,都離不開我們五個人的共同努力。在走訪過程中,每次大家總是按時到達集合地點,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強烈的責任心和組織紀律觀念。在活動中,大家齊心協力,一起面對和解決各種困難,這次活動的順利完成與大家的團結協作密不可分,我越來越感受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當今社會,競爭愈來愈烈,團隊協作佔有重要地位。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歷練,我們積累了很多經驗以更好地面對激烈競爭的未來社會。

《名言》一書上有這麼一句話:昨日如一片落葉,也許曾經燦爛,可是已經凋零;明天固然美好,但目光伸得太長就會變得纖弱,所以人應該牢牢地抓住今天,踏踏實實地朝着夢想進發。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我們在校的大學生經常會對未來感到迷惘。就像姜老師説的,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對於我們來説,最重要的就是活在當下,掌握好本領,要相信有本領總能發揮作用,有知識自然有展示的舞台。不怕才能得不到發揮,而應怕自己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

總是暢想未來而不付出實際的努力,是無法到達成功的彼岸的。我們只有付出汗水,全力以赴,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在課餘時間,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多讀書,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經常走出校園,接觸社會。

我想,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説:“積極的心態,就是心靈的健康和營養。這樣的心靈,能吸引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消極的心態,卻是心靈的疾病和垃圾。這樣的心靈,不僅排斥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甚至會奪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愛因斯坦説:“人們把我的成功歸功於我的天才,其實我的天才只是刻苦而已。”偉人之所以偉大,僅僅因為他們的心態更積極。面對就業和學習壓力,我們要保持積極的心態,認真學習,掌握好本領,珍惜每一次機會,向着自己的夢想奮鬥,相信未來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採訪校友心得體會 篇7

校友是重要的人力智力資源、物力財力資源、信息資源和社會關係資源。校友是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好採訪校友工作,已成為推動學校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優秀人才,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意義深遠。有人把校友會的工作比喻為築橋工人,是它構建了母校與校友、校友與校友、母校與社會間的橋樑。師哥程遠臣説:繼續開展探尋校友足跡活動,架起新老校友感情之橋樑,為弘揚母校廣大母校做貢獻。

為了這個採訪活動,我們做了很大的努力。我們根據通訊錄分工,多頭同時行動聯繫列表裏校友。雖然一開始由於聯繫方式、工作等各種原因,有一部分校友聯繫不上,但是我沒有氣餒,想方設法解決問題。聯繫上校友之後,我就開始做採訪的準備工作,上網搜尋資料、準備訪談提綱、通知其它隊員等。不過説真的,學校應該定期更新校友資料。有的不是已經退休就是換了工作,還有換電話的!我暈X﹏X我真想歎一句:哎呦我的媽呀~~還有就是,學校也應加強校友之間的聯繫,多多開辦些校友回訪活動,擴大學校的號召力。

我們小組的缺點:

在訪談期間,師姐説一直認為有經驗的採訪者,應該善於把採訪的成功建立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之上。採訪準備是指取得采訪線索之後,在與採訪對象見面之前,對採訪的人或事物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以及準備用什麼途徑、方式、工具才能與採訪對象接觸。這種工作,就是採訪前的準備。1、也許這是我採訪前沒有做好的部分。沒有對採訪對象進行一定的背景調查有些盲目。一次訪談的成果最核心的來自於訪問者現場的表現從而引出受訪者最真摯的回答。在對話中,我們必須抓住核心問題,開門見山,切中要害。由淺入深,追問問題,發掘未知的細節。其次進行誘導性的提問,引出生動活潑、論點鮮明的談話。再次保持適度的沉默。因為沉默也是深度報道採訪提問中的一個重要的技巧,因為深度報道的提問多是要點性、針對性、獨家類的提問,需要給採訪對象留出思考和闡述問題的時間。2、善於傾聽我們是做到了,但是問題不夠精闢,對話有些拘謹,觀察被採訪者的環境佈置,觀察被採訪者的外貌,觀察被採訪者的神態變化,這些只能説是做到了70%。也許還有許多的問題,不過,我相信,我們在以後的道路中會越做越好!

記不清是哪位頗有閲歷的前輩説過這樣一句話:找工作,30歲前靠專業,30歲後靠人脈。或許他是對的。

總會有走出象牙塔的那一天的,在這之前,我能做的,只是把每一門功課都修好,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小草永遠不可能長成大樹,但是雛鷹總會飛向藍天的。我們都已成年,都到了自己對自己負責的年齡,很多事情自己完全可以獨立地去決定和處理,無需依賴別人。而且我們也不想一直生活在別人的世界裏,我們就是我們自己,我們掌控着自己的人生髮展軌跡。

在這次社會實踐所學到的東西,我必會牢記在心,也以每一位優秀的學長學姐作為榜樣,鞭策自己不斷向他們靠攏。最後,感謝母校給我們提供瞭如此珍貴的機會。相信,我們的活動一定會圓滿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