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衰退時期心得體會

學習黨中央xx大實踐報告科學發展觀,重在運用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指導我們應對當前經濟的挑戰。從科學發展觀出發,實現發展方式轉變,是應對當前挑戰和迎接新一輪增長的保證。

在經濟衰退時期心得體會

應當認識到,經濟回調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因為它有利於解決社會快速發展中所積累的許多深層次矛盾。國務院新近出台的十項措施,通過加大政府投資力度擴大內需,促進增長,這對改變目前經濟快速下滑的態勢無疑作用重大。從投資見效快、產業帶動力強的需要出發,與中央措施配套的資金會大量投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但是,靠固定資產投資拉動內需不可能成為長期經濟行為,擴大內需的長期行為要靠國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國民消費水平提高主要靠國民的富裕程度提高;後者又要靠產業的發展及其水平提高,尤其是工業發展。所謂“無工不富”在我國工業化階段依然是現實要求。因此,增加投資在投入時段上可能分前期和後期:前期的投入主要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目的是阻止經濟下滑;後期的投入應該主要在產業調整領域,目的是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在二者的關係上,前期投入是為後期投入打基礎、做準備,而後期投入必然是集約式、高門檻。為此,我們的發展思路,一方面,要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籌備項目規劃,爭取項目資金;另一方面,要有計劃地做好爭取中央後期投入的政策研究和項目準備工作,這是至關重要的,它會使安徽在經濟恢復時期異軍突起,在長三角區域產業分工中擔當重要角色。

在經濟衰退時期,經濟落後地區的機遇應該大於經濟發達地區,關鍵在於怎麼抓。目前我省的機遇主要表現在:1)切實淘汰落後產能。經濟過熱時,有嚴重污染和資源浪費的工業屢禁不止,因為有市場需求;而現在市場需求下降了,正是我們整頓這些企業的最佳時機,但此時如果簡單地從保企業生存出發,勢必阻礙大浪淘沙,錯失產業結構調整的最佳時機。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不能以保增長為藉口,放鬆執行《勞動合同法》和國家產業政策,而要結合對本地區的產業鏈條梳理,立足於保優勢企業、保資源、保環境、保未來高增長的條件。 2)做好產業轉移的承接工作。上世紀90年代後期正是我國企業“脱困”的關鍵時期,海爾集團憑藉“吃休克魚”的戰略迅速壯大。現在沿海地區大量中小企業瀕臨倒閉,如果我們把沿海那些有利於本地區產業鏈條整合的“休克魚”引進或重組,幫助他們度過寒冬的危機;一旦春天來臨,他們就會成為地區產業配套體系中的生力軍,我們參與長三角地區的產業分工也就順理成章了。 3)做好回鄉農民工的培訓和再就業。大量回鄉農民工看似增加了社會負擔,但實際上是地方生產要素的一種囤積。前兩年沿海地區普遍發生的“招工難”

“用工荒”,預示在下一輪經濟上漲時農民工會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寶貴資源。為此,各地就業指導機構應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準備:做好回鄉農民工的職業、專長及其它相關信息的登記和建檔工作;將有一定專長的回鄉人員,向工業發展快並仍然存在“招工難”的縣區推薦安排;政府出資,做好回鄉農民工的職能培訓和轉崗培訓工作。應該看到的,經過此次脱胎換骨考驗的沿海地區工業,產業水平必將得到大幅提升。因此,要在下一輪經濟增長中真正實現與長三角的產業對接,我們必須借這場危機早做準備,把加快產業水平升級的工作擺在更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