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紅色旅遊心得總結(精選3篇)

延安紅色旅遊心得總結 篇1

要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這一共產黨人的傳家寶,用延安精神補鈣加油,就要立足本職,積極踐行總書記“三嚴三實”要求,自覺做到“五官端正”。

延安紅色旅遊心得總結(精選3篇)

官德要高。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做官要作表率,作為領導幹部,要切實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捍衞者。做官必須做事,要立志做大事,而不能立志做大官,要始終把“為民”作為為政之要,把“務實”作為為政之基。做官更要乾淨,領導幹部要想贏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必須清正廉潔,兩袖清風,一身乾淨。做官先要做人,要始終牢記德是為人之根,誠是為人之本,和是為人之基,善是為人之徑。

官風要正。作為領導幹部,應當自覺改作風、正衣冠,謹言慎行,以良好的官風,帶動整個政風民風的好轉。慎始,謹防“第一次”。慎微,謹防小惡積大惡。慎言,堅持用黨員幹部的標準嚴格規範、約束自己的言行。慎好,對自己的興趣、愛好、習慣,絕不能恣情放縱。慎欲,謹防縱慾無度。慎權,謹防濫用權力。慎獨,謹防自我放縱。慎友,謹防被朋友拉下水。

“官”念要新。作為人大幹部,要樹立強烈的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要站準定位,把人大工作擺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個總目標中來定位和思考。要把住原則,確保人大工作創新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在現行法律框架內進行,在服務大局前提下進行。要突出重點,着力在推進“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上求提升,在改進代表工作和加強自身建設上求突破。

官績要顯。要想幹出一番事業,創造一番業績,就要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着眼長遠,學會用全面、辯證的眼光看問題,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要堅持實幹為先,增強一線意識,在精神上保持一線狀態,在工作上保持一線作為,在實踐中發揮一線作用。

官聲要好。領導幹部面對矛盾和問題,要敢下決心、較真碰硬;面對急難險重,要勇挑重擔、敢於擔當。要勤於“做事”,靠幹正事、幹實事、幹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事和老百姓期盼的事贏得羣眾的認可。要有懂團結的智慧、會團結的本事、真團結的境界,把“一班人”的力量凝聚起來、能量釋放出來。要慎始敬終、始終如一,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延安紅色旅遊心得總結 篇2

我們到達了活動革命聖地延安。次日早晨開始,我們參觀了延安革命歷史紀念館、棗園和楊家嶺。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大家的思緒又拉回到了革命戰爭年代。大家再次感受了延安時期那驚心動魄、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深刻領略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輩革命家的風采,體會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中,黨員們肅立在大刀、長矛、土地雷和步炮前,彷彿看到了當年的戰火硝煙,聽到了當年的戰火聲,感受到了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情景。中國革命的歷史在黨員們心頭又一次打下了的深深烙印: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犧牲的戰鬥精神,永遠是我黨我軍克敵制勝的法寶。

在棗園、楊家嶺等當年中共中央所在地舊址,我們在導遊的解説下重温歷史,深刻地體會到了延安精神在新時期的偉大意義。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延安時期是我們黨在中國局部地區建立人民政權並不斷擴大執政區域的重要時期。我們黨歷來把為中國最廣大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時期又響亮地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口號並在全黨認真實踐。那時的陝甘寧邊區政府,被譽為“民主的政治,廉潔的政府”。當年駐延安的美軍觀察組成員説:“這裏不存在鋪張粉飾和禮節俗套,沒有乞丐,也沒有令人絕望的貧困現象,人們的衣着和生活都很儉樸,人民之間的關係是坦誠、直率和友好的。這裏也沒有貼身保鏢、憲兵和重慶官僚階層的譁眾取寵的誇誇其談。”中國共產黨就是以對人民的無限忠誠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當時的延安交通閉塞,經濟落後。面對國民黨的封鎖,毛澤東同志號召根據地軍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展了大生產運動。部隊戰時作戰,閒時種地。多年下來,紅米飯,南瓜湯不但沒有將根據地軍民餓垮,反而鑄就了延安軍民的錚錚鐵骨和艱苦奮鬥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精神。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是我黨我軍的最高領導人,卻住的是普通的窯洞,用的是部隊配發的木椅、木牀,而正是在那張木桌上,毛澤東寫出了《論持久戰》等大量有遠見卓識的政論著作,給中國革命指明瞭正確的道路,讓中國人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也是在這延安窯洞裏,誕生了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偉大的毛澤東思想。

“延安精神”是默默無聞、勇挑重擔的“駱駝精神”。“駱駝精神”是我黨對任弼時同志道德品質和光輝人格的形象比喻,擔負着沉重的擔子,走着極為漫長的路,沒有休息,只有工作,沒有任何要求,只有埋頭苦幹,默默無聞,任勞任怨,一步一個腳印,負着重擔向前。任弼時是我黨的優秀代表,他體現着延安時期人民特有的品質和美德,是延安革命根據地得以鞏固和發展的根本所在。如果説淮海戰役是人民羣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那麼延安路則是“駱駝”踩出來的。這些“駱駝”同人民一道,共同揹負着民族解放的重擔,艱難地前行。

經過幾天的參觀學習,大家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根本宗旨,艱苦奮鬥是我們爭取勝利的法寶。在回家路上,黨員們表示要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當中要發揚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立足認真學習科學知識,把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帶到生活當中,做好黨員的模範先進帶頭作用,把延安精神傳播到每個同學當中,灑滿整個校園。特別是聯繫我們《思想道德休養與法律基礎》課本中需要弘揚的革命精神,怎樣為中華民族的振興特別是大學生的精神主體中植入我們黨的精神養料,怎麼樣去更多地通過教學途徑讓我們的學生真正把這些革命精神轉化成時代的進取拼搏精神,從而讓我們的大學生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給與了我們一個非常生動的榜樣。

延安紅色旅遊心得總結 篇3

我在前幾年曾多次來貴州省銅仁市參觀這個地方,開始尚還覺得搞得不錯。我個人認為:歷史上的周逸羣同志,作為貴州銅仁歷史上的一個代表人物,是無可非議的。

難得可貴的是:在舊社會裏,像他這樣的者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並始終不放下手中保衞勝利果實的槍——永遠緊跟着為國為民的共產黨走道路,為解放受苦受難的勞苦大眾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是最為感到佩服的。

而對於1949年 “百萬雄師過長江”——南下的解放軍大部隊,我其實認為他們並不值得誇耀——因為這是“以強勝強”或“以強勝弱”的數百萬南下的人民解放軍,天天打“順風勝仗”的結果——這樣的場景就很像一羣渡過江來的,在瘋狂的追打幾個小偷一樣——1949年南下的解放軍認真的打仗或者亂打仗都打得贏。有什麼值得誇耀……

而在紅軍時期,能夠在中共早期創業階段,即天天幾乎赤手空拳的“以弱勝強”、“以一擋百”打贏敵人,並放手建立為勞苦大眾的政權,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關心羣眾的生活,就極為難得可貴了——這才是真正令人佩服的白手起家、為國為民的大英雄啊!

在20xx年春,我和同事去銅仁市龍井巷參觀烈士的故居,那兒的房屋、院落、魚塘、植株等佈置得相當整潔,有些像蘇州園林的味道。

在展廳的牆上掛滿了烈士的生平簡歷、相片、油畫場景、舊書報、行軍作戰地圖、中國工農紅軍使用過的大刀、長矛、槍炮、紅軍袖標、邊幣、懷錶等珍貴的文物,讓人大開眼界。 最使人更為感到珍惜的是:周逸羣年輕時曾用過的一套雕龍畫鳳的古典雙人牀——像這樣的“古典大牀”,本人除了在中國北京的故宮內曾見過一套外,並未在其它博物館見過相同的大牀,這即是“物以稀為貴”啊!這樣的陳列品佈置,有許多與西安市的“張學良公館”博物館差不多,都搞得很好。

而在20xx年的2月初,我從湖南懷化車站乘列車到達貴州銅仁,又去參觀了周逸羣在龍井巷的故居時,結果大為失望——放在裏面的烈士簡歷、油畫、作戰地圖、大刀、長矛、槍炮、袖標、邊幣等教育文物,像被“抄家洗劫”一樣的統統不見了,僅僅只留下了一大套“桐油木板屋”似的黔東民居……

原來放置文物的地方,統統變成了一部分不知從哪兒找的一些司空見慣的舊木牀、舊木椅、舊木頭臉盆架子等“大路貨”——還美其名曰説是“還原”了周逸羣在年青居家時的“真實房間佈置”呢?!

老天爺啊!你看看吧——這樣的陳列布置在貴州省銅仁市的農村居民家中,隨便都可以找到幾個與周逸羣故居差不多的房間佈置場景。

“物以多不貴”啊——把好好的一個烈士故居搞成一個大家不太感興趣的“農村破落户地主房屋”的家居博物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