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觀後心得體會(通用5篇)

《起跑線》觀後心得體會 篇1

週末,我在天漢長街散步,不知不覺就走到了盡頭。看了看錶,時間還早。“噢,去看場電影吧!”就這樣,我們走進了電影院。

《起跑線》觀後心得體會(通用5篇)

我們看的是一步發人深省的電影《起跑線》,講的是一對很有錢的夫婦,他們為了讓女兒上好的幼兒園,就買了一套全國最好的幼兒園的學區房。那裏住的人都是社會上層的人,都用英語對話。雖然主人公吉拉的妻子會説英語,但吉拉不會。因此大家認為吉拉一家只是土豪。所以他們一家在當地很受排擠。終於,學校開始招生了,但是學校認為吉拉是是商人,不會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學校會留百分之二十五的學位給貧民。吉拉就想到一個好辦法,他們一家住進了貧民區。最後以假亂真進入了學校。可是,在貧民區一個多次幫助過他們的朋友的兒子,卻因此沒被選上。吉拉認為他冒充窮人,將真正窮人的孩子上學的機會搶走了。於是他帶着他的女兒離開了那個學校。吉拉真是個值得敬佩的人,為他的正義感點贊。

在電影開始時,吉拉正在和一個顧客談生意時,他的妻子給他打了一個電話,他便開車接她,説明他很愛他的妻子。而在開派對時,女兒要和他跳舞,他不顧形象,瘋狂地跳起舞來。為了讓女兒進好學校,絞盡腦汁,想盡辦法,表現了他對女兒的愛。

同時,這個電影也形象地反映出現實生活中的擇校問題。在電影中,有一幕,報名排起的長龍似的隊,刻畫出了擇校的殘酷。表達了大家對擇校的不滿。我認為應該改變這種現狀,為孩子們的未來增添光明。

《起跑線》觀後心得體會 篇2

最近幾年的印度電影總能給我帶來不小的驚喜,印度電影《起跑線》也是如此哦。看過這部電影后,我覺得特別的感動,特別的欣慰。

在印度這樣的社會中,孩子們的教育成為了家長們的頭等大事,他們認為只有好的教育,才能有好的出路,才能結識更多上層社會的精英,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能讓自己的孩子上上好學校比什麼都重要,家長們都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對孩子們公平麼,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呢,他們的童年還會快樂麼,有沒有留下陰影呢。

在影片的結尾處,劇情終於反轉嘍,充滿着無限的正能量哦,讓人看了不由得覺得很感人,很滿足,給予了人們很大的希望,讓做家長的人們終於找到了教育孩子的出路。不要太重視教育的硬件了,好的教育可以在各種環境中出現。做教育前,先做人,唯有人品過關了,交出的學生才會在社會上有很好發展,才可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哦。

希望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們都能從中學到些東西,拓寬自己的思路,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哦。

《起跑線》觀後心得體會 篇3

一年一度的升學季又將來臨,招生熱與擇校熱也愈演愈烈。而這種拼盡財力人脈競相往名校,尤其是私立學校鑽的現象可謂是不知凡幾,雖然對這種做法不置可否,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無獨有偶,對名校的追逐熱潮,在印度也不容小覷,《起跑線》這一影片就是這股熱潮的真實寫照。這部影片通過描寫一對男女主人公入學難的波折經歷突出了對教育最本真的東西的見解、分析和追求。

《起跑線》中女主人公的爸爸是一位富甲一方的大亨,雖然財力雄厚,但是因為經營的是時裝店而被所謂的“貴族”嫌棄,即使搬到了市區的市中心,擁有一棟豪宅,為了女主人公能夠順利融入“貴族”羣體,交到朋友,還特地迎合“貴族”的各種生活習慣,小到穿什麼衣服,擺放什麼家電,聚會時喝什麼酒,怎麼喝,甚至將自己的日常語言——印地語,硬生生改成了高大上的英語。用“貴族”的語言來解釋,即最頂尖的學校不允許説印地語,只能説英語。只有貴族才會説英語,只有會説英語才能有機會進入外企,機關單位,出人頭地。否則,即使有再多的金錢,也只是低人一等,長大後只能止步於服務行業。看着女兒被同齡夥伴排斥,女主人公的媽媽二話不説,不惜在一所知名的培訓機構投入重金,旨在讓女兒在短時間內全方面提升。除此之外,父母也進入了特訓,為升學的家長面試臨陣磨槍。

只不過千算萬算不如天算,雖然做了很多仿真演練,也灌輸了很多所謂的“先進教育理念”,如當問到該如何向孩子介紹“貧困”一詞時,標準答案是“Sharingiscaring.”(分享即關愛),正式面試時,卻因為父親標準答案的卡頓、顛倒等顯而易見的“差錯”致使女主人公在排名前五位的名校中都名落孫山。實在不忍放棄就讀名校的機會,一個偶然的契機,女主人公的父母得知每所名校都會有5%的名額分配給貧困生,於是,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使出渾身解數搬到貧困區,偽裝成貧困家庭,一開始,生活處處碰壁,且隨時都有陷入穿幫的境地,幸運的是,得到了好心鄰居的種.種幫助,使得在“貧困生”的核查階段順利通過。

戲劇性的是,女主人公偷來的入學機會,恰恰是這位一起玩耍,學習的小夥伴——男主人公的,男主人公的爸爸甚至為了幫助女孩“籌課外活動費”,冒着生命危險衝向馬路上的汽車,為的就是用那撞得鮮血淋漓的雙臂所換來的撫卹金來挽回女孩的讀書機會。後來,女主人公的爸爸幡然醒悟,真正的教育,不是看學校是否像五星級酒店般設施豪華,也不是這所學校是否出過多少政客名人,而是這個學校的老師和同學是否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把同伴當成家人,即使生活再困難,也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美好期待,用光明正大的方式勇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本部影片以女主人公為明線,男主人公為暗線,通過男女主人公的入學波折,諷刺了社會上的所謂教育公平,已經淪為權錢交易的犧牲品,最後女主人公一家被男主人公一家的行為所感染,其實感染的並非只是女主人公一家,而是每一位為人父母和關心教育的人,花言巧語,陰謀詭計總會被人不恥和遺棄,勇敢與愛心才是立足之本。讓我們懷揣赤子之心追夢!

《起跑線》觀後心得體會 篇4

連續兩天都看關於教育方面的電影 昨天泰國的《天才槍手》今天印度的《起跑線》 我來説説《起跑線》的觀後感: 為了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煞費苦心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 這點和我們國家的大多數父母一樣。

當不懂茫然的時候,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聲音, 這時候就需要理智的判斷,那些該做那些不該做而因為媽媽的急於求成,導致爸爸運作了很多非常規手段,一步錯步步錯,一個謊言需要無數謊言來補漏。電影還呈現了富人和窮人為了孩子能進名校競爭。窮人需要付出更多,到最後也不一定會勝利。最後,好在爸爸三觀正直,意識到勝之不武,主動承認錯誤,校長的反應讓他意想不到,才曉得校長也是生意人,所以在演講時,説出了“教育失去了其本質,現在教育是門生意了”這樣的經典台詞!

我想説最貴的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適合的 找準定位,選擇最適合的才是最正確的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那麼也需要因材施教。

《起跑線》觀後心得體會 篇5

昨天偶然看了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這是我最近看過的印度電影裏不太喜歡的一部,影片當中的重重矛盾,都是因為女主人公米圖一心想要擠進富人圈子所導致的一系列故事環節。

為了得到進入頂級學校的有限名額,不惜一切代價去做各種努力,學區房、辦派對邀請想要巴結的各款高端人羣到家裏做客。在經過各種努力後無果纏無奈之後,一聽説名校每年都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份額是留給窮困生,又實在沒辦法交代給周遭那些好不容易接觸到的高端人羣,就藉口去巴黎旅行,還在攝影棚擺各種姿勢拍照發到網絡,要羨煞眾人並宣稱已然成為了所謂的“高端人士”,其實卻是聽信了小商販的伎倆去窮人區租了一間破舊骯髒的平民窟房子,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要通過頂級學校的關於申請''RTE”窮人名額的測試,可謂不惜一切代價。

電影裏那些為了顯示自己是高富帥的舉動讓人啼笑皆非,滿身的名牌和logo,以及故意炫耀的各種在外人看來多麼可笑。故事裏倒是多了幾分戲謔,氣質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而不是因為聽到了自己喜歡的音樂就開始不顧旁人肆無忌憚地搖擺起源自本能和熱愛的印度舞舞風。結局很顯然美好,因為孩子的父親拉吉因為當眾揭發了校長包庇和袒護作假家長令許多窮人孩子失去了上好學校的機會,自己也因此主動申請轉學,送孩子去了公立學校,就是那所因為他們經歷了各種苦難的過程中曾經為他們伸出援手的貧民朋友們給了他們上過的關於貧窮的一門功課,令他們內心有愧想要償還給那個曾經被自己偷竊了上高學校機會的孩子的好朋友的學校。

我國也有關於學區房導致的一系列問題,為什麼沒有導演去拍同樣題材的電影呢?印度底層的社會問題,中產階級的焦慮在這部電影裏非常清晰的呈現了出來。全都是為了孩子,但為了孩子做到這麼不惜一切代價的家庭少嗎?不少。持有這麼急迫想要讓孩子成才的願望,我相信世界上每個角落都會有。階層固化與貧富差距所導致的一系列問題被電影赤裸裸呈現在了觀眾的面前,彷彿是導演向世人揮出來的一個耳光,現實裏我們需要多一些這樣的反思,才會有進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