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精選19篇)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

在70天的鏖戰中,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醫護人員不畏艱險、深入紅區,在抗疫一線捨生忘死,書寫下許多蕩氣迴腸、可歌可泣的故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副書記暴婧與隊友冒着被感染風險,為一名危重症患者實施氣管插管手術,令人動容。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李佳辰17年前曾目睹母親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的身影,深受母親影響的她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毅然請戰出征並圓滿完成任務,用“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感人經歷傳承着醫護人員的使命擔當。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精選19篇)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吳超與醫療隊中35名“90後”黨員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並且作為主筆人之一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護理部主任王泠和護理團隊精心照料兩名高齡重症患者,每2小時翻身,每4小時更換紙尿褲,讓已經失去信心的老人重燃生的希望,康復出院之際,老人動情寫下: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為了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護師王雅亭與夥伴們在護理病患中完善的病歷模板、病程模板、護理模板等,並悉心幫助隊友解決護目鏡起霧和防護服設計等問題。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急診科秦宇紅所在的20人的小團隊承擔起一個重症監護單元的工作任務,克服醫療人員不足、醫療條件落後、設備老化等困難,把一個又一個危重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2

援鄂醫療隊事蹟在師生中產生了熱烈反響。與會教師表示,6位宣講人的故事感人至深、催人奮進,很受感觸和教育。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王易表示,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在此次援鄂抗疫中表現出的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非常令人感動,是思政課教學的鮮活素材,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暉表示,隊員們的故事催人淚下,更催人奮進,要將隊員們的事蹟儘快融入思政課教學,用榜樣教育師生。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杜成敏表示,要以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為榜樣,立志在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真正做到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鬥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

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鄭吉春在總結講話中強調,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同志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堅持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展現了首都高校師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崇高的使命擔當,樹立了新時代的好榜樣。他要求,北京教育系統以學習援鄂抗疫先進事蹟為契機,持續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精神的熱潮;以弘揚援鄂抗疫寶貴精神為重要內容,縱深開展“使命在肩、奮鬥有我”主題教育活動,將師生抗疫故事和精神“學起來”“唱起來”“講起來”“做起來”;以用好援鄂抗疫生動素材為切入點,不斷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切實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教育引導廣大師生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3

昨天是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家觀看了春晚。這次的春晚與以往大同小異,喜慶的音樂,歡樂的小品,我們在歡聲笑語中迎來了庚子年;唯一的特別之處,是一場從未彩排過的集體情景報告《愛是橋樑》。幾位主持人在現場致敬與新型肺炎抗爭的一線醫務人員:你們安全了,14億人就都安全了!在防疫的賽場上,我們一定贏!感謝為過好這個年正在努力付出的所有人!加油武漢,我們沒有過不去的坎兒!這篇詩朗誦據説是白巖鬆老師自己撰寫,這也是春晚歷史上首次沒有彩排的片段,真的讓人熱淚盈眶。雖然這個年有點冷,但想到醫務人員仍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心中便有了莫大的勇氣,相信我們一定能邁過難關,大步向前。

今天早晨,一反往常地,我早早起牀,洗漱整理牀鋪一氣呵成,坐在餐桌前,媽媽還詫異:“今天起得這麼早?”怪不好意思地,放假前飽受學習之苦,得了長達28天的假期,心中喜悦之情溢於言表,露於行為,天天睡至日上三竿。媽媽這麼疑惑也合情合理。答道:“新年新氣象!”吃完飯後,照例看了看新聞,不外乎都是疫情的實時報道,日益增長的數字,免不了讓人擔驚受怕。我家早已取消了走親訪友的一系列活動,安心靜待抗擊疫情的好消息。街坊鄰居也大都如此,大街上冷冷清清,偶爾有行人面戴口罩,匆匆忙忙地走過。我心中暗自讚歎防疫宣傳力度之大。幾家超市懸掛着例如“新年酬賓”的橫幅,門可羅雀的境況下顯得更加蕭條。只有街邊火紅的圓燈籠,像是雞血石上的點點紅斑,白蒙西天的片片晚霞,點活了長街,點暖了人心。

我的卧室與陽台連通,書桌面南而放,抬頭便有綠樹抽條映入眼簾,自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讓人短暫忘記了觸目驚心的疫情和惱人的書山題海。倘若真埋起頭來伏案學習,可真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勁頭。但多足的勁頭都耐不住一整個上午,古人也説要“勞逸結合”,我偶爾起身放鬆放鬆精神,舒活舒活筋骨,馬上又投入到水深火熱的學習中去了。時間像一場輕夢似的悄然溜去,不知不覺到了晌午,午飯時陪家人看了會新聞,新型病毒鬧得人心惶惶,媽媽仔細叮囑我們注意保暖,沒事就老實呆在家裏。姐姐順口説她的室友在家宅得發黴,以數瓜子為樂。我想起網友們的春節無聊活動,讓人啼笑皆非。忽而長歎一聲,一抒心中鬱悶:“你們沒有作業輕鬆得很吶,我也想數瓜子!”全家人樂不可支。媽媽又嘮叨一通,全是車軲轆話來回説,雖然耳朵聽得起繭,但心裏一片柔軟,明白那是媽媽不曾吐露的關心與愛意。

午休後我精神充沛,以往肯定是和爸爸在乒乓球枱上激戰正酣,但礙於疫情,只好用象棋來一決高下。一局不成再戰一局,眼看又要潰不成軍,我惡向膽邊生,先一招“海底撈月”殺“馬”儆猴,再一式“天地炮”鎖住命門。爸爸沒想到我竟敢劍走偏鋒,一時沒法撤兵救將,只能心服口服地認輸。

晚上看完新聞就早早睡下了,希望明天疫情一線會傳來好消息吧。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4

在這個世上做一個平凡的人很容易,但做一個既平凡又偉大的人卻是難上加難。我們每個人都不願在年少時做一個普通人,更何況是在疫情嚴重的現在呢!

春節伊始,今日頭條以及各大媒體紛紛報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萬萬沒想到這次的疫情對於我們來説有着很大的影響,它的爆發力完全不亞於17年前的非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主要集中在湖北省的武漢市,各省各地的人都匯聚在這個中部六省唯一的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裏,人流居多,再加上這時是逢年過節回家的時候,可見這次疫情有多嚴重,更何況新型冠狀病毒是以空氣、唾液等方式傳播,在潛伏期也同樣有傳染性。全國上下居家隔離,積極防疫。

而像我們這樣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我們既沒有鍾南山對病毒的研究,也沒有他在醫學界的權威。我們能做的從始至終都是做好防控工作、有着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把被傳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前幾天,我看到過有關於這次疫情志願者的新聞,我頓時感到一絲的驚訝。我沒想到在這傳染期的高峯期中,竟然有人肯冒着生命危險來幫助他人。那些志願者他們不是醫生,也不是我們任何人的親人,他們只有自己那少得可憐的醫學知識,這對於他們來講不僅沒有任何的好處,還隨時隨地都有生命的危險。我想,這些志願者可能有很多人是不顧家人的反對,頂着很大的壓力來做的志願者。他們或許也曾想過如果自己被傳染了,那麼在這世上的某一個家庭中就會失去一個頂樑柱,就會有一對父母失去自己的兒子,有一個妻子失去自己的丈夫,有一個孩子失去自己的爸爸。也許他們可能想過放棄,但當他們想到那些被這場疫情所折磨的人時,他們的鬥志就如同熊熊烈火一樣燃燒了起來,眾志成城防控疫情,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或許他們是也曾想過那一間茅屋、一畝良田、一壺濁茶的日子,想過等桃花開後,出門看看那滿是淡香的桃花,看看那寒冬過後所迎來的春天。即使一生碌碌無為,但對於他們來説又何嘗不是一種愜意呢?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防疫志願者們雖然在這場疫情中是一個普通的人,但他們卻是最偉大的人。

很多人在一生中或許只能做一個無名之輩,既然我們做不成像鍾南山那樣載入史冊的偉人,那麼我們又何嘗不試着做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呢?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5

20__年4月29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大學舉辦的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網上宣講會暨北京市學校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在北京大學醫學部逸夫樓報告廳舉行。

該活動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大學共同舉辦,為了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精神,縱深推進北京教育系統“使命在肩奮鬥有我”主題教育活動、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號召廣大師生員工大力弘揚五四精神。北京市大中國小全體思政課專兼職教師、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通過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直播平台參加線上學習。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鄭吉春、副書記狄濤,市委講師團團長石勇,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陳寶劍,北京大學醫學部黨委常務副書記徐善東等出席活動。宣講會由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主持。

劉玉村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高度重視青年、關懷青年、信任青年,多次出席青年活動,與青年談心,給青年回信,為青年鼓勁。特別是到中央工作以來,總書記六次到北京大學考察,五次給北大師生和校友回信。北京大學為黨、國家和人民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醫護人員,援鄂醫療隊是勇士,我們為他們感到自豪和驕傲。”

隨後,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6位代表深情講述了醫療隊70余天在湖北抗擊新冠疫情戰鬥中的感人故事。王泠、暴婧作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員代表參加宣講。

“別怕”醫生暴婧,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是呼吸內科黨支部書記,人民醫院援鄂抗疫醫療隊臨時黨總支副書記、第一臨時黨支部書記,她深情講述了“別怕,加油!”的感人故事。

暴婧對隊友説:“別寫名字了,就寫‘別怕,加油!’吧,希望患者看到能不再害怕。”我是誰不重要,希望患者看到我們,能感受到這次“舉全國之力”的醫療支援,希望他們能感受到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專業力量!”在重症病房,每一位患者的救治都是一場硬仗,暴婧和同事們反覆討論、不斷改進,形成了規範的臨牀診療流程和規範的分層器官功能支持策略,他們執行嚴密的病情監控和規範精簡的藥物應用,他們在最凜冽的寒冬,在最艱苦的時刻,與患者同在,與死神競速。

從讓患者安心的一句叮囑、一次握手,到為了保證重症肺炎患者高效精準救治,醫療隊始終貫徹執行的救治方案;從沒有任何猶豫畏懼的第一例氣管插管,到一批又一批患者治癒出院,走向新生的春天,暴婧表示一點一滴真切的感受到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在曾經最凜冽的寒冬,在最艱苦的時刻,自己執着而堅定説出:“別怕,加油!有我與你同在!”

作為“組團式”援藏醫療隊成員,暴婧表示無論在抗疫一線還是雪域高原,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經過艱辛與磨礪的青春更加有意義。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6

回想起寒假走過的點點滴滴,還真是令人難忘,在家中回味過去發生的事,我在心底默默為武漢人民祈福。人與人之間的友善、配合,與病魔作鬥爭的精神,體現的淋漓盡致。

我掐指一算,距離開學的時間可能已經不遠了。本來打算和親戚朋友一起聚一聚,誰料……哎!全泡湯了,只能在家中與病魔抗戰到底。我坐在牀上,翻開語文書,細細的品味每一首詩。從《迢迢牽牛星》、《十五夜望月》……中,讓我想起抗戰一線的醫護人員與家人不能團聚的場面。他們孤獨沒人陪伴的身影,讓我的心情變得很沉重。正所謂,多一絲品味,多一點看法,多一種咀嚼。病毒啊,你什麼時候才能消失呀!

我宅在家,就是給祖國的貢獻。在家寫作業、看書增長我的知識量;在院子裏做小運動,增強體質免疫力;在家看電視,瞭解疫情最新狀況;打掃衞生,讓我知道衞生的重要性,勤洗手、多通風等生活習慣。雖然我不能為前線提供什麼幫助,但是我心裏要為他們默默點贊,加油。

在特殊的日子裏,我關注新聞,大家都知道武漢人民陷入泥濘之中,形勢險峻,所以很多人都遠離武漢人民。對,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保護自己也是為國家做出貢獻。但是我心裏更明白:我們的共同敵人是新型冠狀病毒,而非武漢人民。我要給他們一點兒鼓勵,讓武漢人民和患者早日擺脱病魔的困擾。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想只要全國人民齊心協力,不畏困難,戰勝病魔的日子,指日可待。明日的驕陽在等着我們……加油!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7

抗疫歷程中有着太多温暖、堅毅、平凡、偉大的抗疫故事。“別怕”醫生暴婧,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當隊友準備在她的防護服上寫上名字時,暴婧對他們説:“別寫名字了,就寫‘別怕,加油!’吧,希望患者看到能不再害怕。”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李佳辰的媽媽也是一名護士,十七年前的“非典”,佳辰媽媽同樣戰鬥在抗擊一線。而今,女兒已經長大,長成了如同媽媽一般擔得起國家使命,守得住患者生命的“白衣戰士”。家人的愛深深融在短短微信中:“媽媽盼望着,我的女兒勇戰病毒,脱下‘鎧甲戰袍’,依舊是天真灑脱的模樣。”

在擔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抗疫醫療隊第二臨時黨支部書記的吳超看來,北大抗疫青年是勇敢的、無畏的、勇於擔當的,有着紮實的醫療基礎,有着醫者仁心和人文關懷。他説:“抗擊疫情是給我們的最好成長禮,我們即將‘立’起的不僅是信心和能力,還有更多的家國情懷和歷史擔當。”

白衣執甲,無悔逆行,日日夜夜的奮戰中有着數不清的動人瞬間,凝結成了無數值得永久珍藏的記憶。昔我往矣,雨雪霏霏;今我來思,楊柳依依。這些“戰士”身上有着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此次報告會,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隊長沈寧教授,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代表董錦沛醫生,將同我們分享戰疫前線的點滴故事,帶我們回到那座曾經為之拼盡全力的英雄之城。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8

在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有很多人被這種新型的病毒傳染。我們的祖國也在用盡全力的阻止這場病毒的傳染。

在這場抗疫的戰爭中,有好多人,雖然,他們有自己的父母需要照顧,有自己的孩子需要教育,他們可以選擇不去冒這個關乎生命的風險。他們本來是可以在自己的家庭中,與家人在一起,可是,他們卻義無反顧地懷着那份對家人的懷念之情,奮鬥在抗疫的一線,他們就是無私的、偉大的奉獻者。加油,無私的奉獻者們,我們將是你們堅強的後盾!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們不分晝夜的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未來奮鬥着。他們是我們最應該尊敬的人。直到現在,已經有白衣天使,為了救病人而感染了這種病毒。可是,他們就連在被隔離的病房裏也在幫助病人康復。可是,他們也是病人啊!他們也需要被照顧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他們的意識裏,他們只想着救治別人,而忘了自己也是病人。他們的這種精神是偉大的,無私的,崇高的。這,就是奉獻者的精神!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精神。這是中國人,全世界都應該學習的精神。也就是這種精神,才讓我們中華民族有了今天的勝利與輝煌。我們祖國的中華兒女,也為這種無私,偉大的精神,而感到驕傲!

有些天使們,他們犧牲了自己寶貴的時間甚至生命,卻讓病人們重獲新生。讓他人回到了他們温暖的家。

他們付出了,收到的是:康復病人,一句句温暖的話語,一首首感恩的歌。可是當他們聽到這些温暖的語言時,他們就已經感動的哭了,卻用笑容送別了康復的病人。

我們的國家是個團結的國家,也是無私的民族;我們擁有偉大、善良的精神,擁有不斷進步,努力向上的動力!在這裏,我想對所有的奉獻者們説:加油,我們相信你們!你們辛苦了!!!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9

當我們懷揣着步入小康社會的美好憧憬走進20__之時,一場全民抗戰“新型冠狀病毒”戰役也拉開了序幕。陰霾在悄然擴散,但黑暗中點點的微光,正逆流而上……

“生命不息,衝鋒不止”,這微光是李蘭娟院士,她古稀之年自願前往武漢實地調研疫情防控情況,展現出真正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微光是鍾南山院士,他八十歲高齡依然逆流而上,這位耄耋老人馬不停蹄輾轉,為大眾解讀最新情況,十七年前是他領軍非典時期,之後亦是如此,在病毒面前他從不退縮,始終砥礪前行!

魯迅先生曾説:“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

“白衣天使,大愛無雙”,這微光是一路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疫情所在之地便是她們的主戰場,他們與時間賽跑,與生命角逐,給予了人們多少鼓勵,同時又咽下了多少心酸。那映在我眼中的,是毅然剪掉頭髮後瀟灑的背影,是脱下面罩時憔悴的笑容,是凌晨三四點仍然奮戰在病房裏的落寞身影。“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這鮮紅的誓言,多麼鏗鏘有力,我們相信他們在這誓言之下的決心,更相信這份勇敢會庇佑中國,如炬火一般,破除陰霾,迎來光明。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微光是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一個農民捐出抵工錢的一萬五千個口罩;一位環衞大爺到派出所捐出一萬兩千元;很多愛心企業毫不猶豫地捐錢捐物資;韓紅愛心基金會馬不停蹄運送物資……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希望,此時十四億人的點點心願如同茫茫星光,星光雖然微小,但當我們羣星閃耀,腳下的大地會熠熠生輝!

即使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微光成炬,終會破除陰霾,迎來光明。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應向可愛可敬的終南山爺爺、醫護人員、科研人員……這些英雄人物學習,協同心,共努力。

英國詩人雪萊説:“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是的,二月已開,櫻花再來,我們終將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終將撥開陰霾,迎來光明。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0

有句話説得好——“哪裏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20__年的春節,是我長這麼大以來最難忘的一個春節。不敢出門,不敢拜年,每天擔驚受怕。

新型冠狀病毒把20__年的春節搞得一塌糊塗。有人忙着回家,有人忙着逃離,還有這樣一羣人逆向而行,為全國14億同胞守護着生的希望。在這一次抗擊病毒的戰役中,是她們卸去紅粧替你揹負前行,是她們萬里赴戎機保護着這個國家。

這次,她們值得一個“英雄”的稱號。

她叫敖忠芳,今年92歲,原中華醫學會江蘇省及南京市血液學會副主任委員。在新型冠狀病毒席捲全國之際,她不顧家人反對和醫院的勸阻,依然投入到抗擊新型肺炎的鬥爭中,她説:”我來(出診)肯定不要增加醫院的負擔,不要醫院接送,我要自己走。”這位噙着淚的老人,在國家危難時刻選擇挺身而出,她把自己的安危拋在身後,把對家人的愛埋藏心底,因為此刻,她把治病救人的“醫者仁心”放在了第一位!

“作為醫生來講,一個醫學的戰士,死在戰場上,是死得其所。”

“我自己願意來的,我承擔這一切。”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定不辱使命。

前幾天在微博上有一個熱搜為追星女孩再次用行動證明了自己。肖戰,王一博,TFBOYS,周震南,焉栩嘉等各家粉絲們紛紛捐贈物資支援武漢,追星本來就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感謝這麼多粉絲的支援,為他們點贊!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骨子裏有大愛的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堅持。

無數愛意的匯聚,點滴行為的積累,將築起堅固的港灣。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讓今年的春節變得格外不同尋常。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災難,湖北雖然遇到了暫時的困難,但全國人民都在陪着你們一起戰鬥!更有無數山東人民都在陪着你們一起戰鬥!更有無數山東人在背後支援武漢,為武漢加油!

疫情雖可怕,但人心更暖。我們很難想象這些人中的每一個人究竟是誰,但是我們知道,他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都是在為了誰。感謝每一個在疫情中無私奉獻的人們!感謝奮戰在第一線的人們!

看到這些英雄的身影,我深受感動,我想,我應該利用假期好好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只有這樣,等我長大,我才能像這些英雄一樣,在祖國需要我的時候,挺身而出,為國效力。因為,我願意做這樣的人!我願意做這樣的人!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1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人民醫院援鄂抗疫醫療隊副隊長王泠以“不知道你是誰,但知道你為了誰”為題,娓娓道來一個個感人的戰“疫”故事。

“疫情、責任和家人、親情,猶如天平的兩端,然而為了更多人家庭的團聚與親情,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選擇了責任與堅守。也許你不知道我是誰,但你一定知道我為了誰。”從帶隊第一次進入隔離病房時,防護服下的大汗淋漓,耳畔粗重的呼吸和心臟戰鼓雷雷般的跳動,到看到重重門後是迫切需要救治的患者;從難度大、強度高的護理工作要求,到無微不至的生活護理;從一點點為皮膚壓力性損傷截癱患者清創換藥,到收到出院老人一筆一劃寫出的感謝信,他們用温暖的雙手,救護着每一位無助的病患;用和藹的話語,安撫着每一顆驚惶的心靈,用專業的護理,為重症患者的生命保駕護航,用無邊的大愛,為武漢人民帶去希望與陽光。情讓人與人隔開很遠,卻讓心與心貼得更近,隔着防護服感受到的真摯情誼,透過起霧的護目鏡看到的感激目光,讓前行的腳步更有力量。

在醫療隊中,有人推遲了婚期,有人孩子剛剛出生8天,有人父母生病住院。他們是女兒、妻子、母親,是兒子、丈夫、父親,但所有人都默默藏起“小家”的困難,為了“大家”的安康義無反顧地奔赴前線,和奔赴武漢的4萬2千名醫務人員一同,匯聚成磅礴萬鈞的力量,給生命以最強勁的守護。

鄭吉春在總結講話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同志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舍小我、為大我,不懼危險、不怕犧牲,堅持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以精湛的醫術築起了一道‘讓死神也望而卻步’的生命防線,展現了首都高校師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崇高的使命擔當,為我們樹立了新時代的好榜樣。”他要求,北京教育系統以學習援鄂抗疫先進事蹟為契機,持續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精神的熱潮;以弘揚援鄂抗疫寶貴精神為重要內容,縱深開展“使命在肩奮鬥有我”主題教育活動,將師生抗疫故事和精神“學起來”“唱起來”“講起來”“做起來”;以用好援鄂抗疫生動素材為切入點,不斷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切實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教育引導廣大師生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大會公佈了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名單,北京大學援鄂抗疫醫療隊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師生代表們向各位報告人獻花,用鮮花和掌聲向援鄂抗疫的勇士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祝賀。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2

己亥歲末,病毒肆虐,武漢危急,全國告急!全國各地積極投入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保衞戰。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我院認真貫徹上級決策部署,緊張有序開展各項防控工作。400多人主動請戰支援武漢。根據國家衞生健康委、山東省衞生健康委統一部署安排,醫院已先後選派四批醫療隊奔赴湖北抗“疫”第一線。他們分別是第一批醫療隊隊員:呼吸內科醫師王永彬,重症醫學科醫師張魯,感染/肝病科護士許麗,呼吸內科護士李玉珍;第二批醫療隊隊員:急診重症專業醫師郝學喜,重症醫學科護士李冬梅,重症醫學科護士宋淳;第三批醫療隊隊員:重症醫學科醫師温坤,急診重症醫學專業醫師于傑濱,重症護理專業護士陳長靜、鄭磊、王鵬,胸外護理專業護士劉豔,老年護理專業護士王曉靜。第四批隊員是由31名醫生和100名護士組建的國家醫療隊,由門診部主任魏峯濤任領隊,重症醫學科主任馬承恩任隊長,護理部副主任董紅任聯絡員,隊伍中有副高級以上人員17名,科室主任、副主任8名,護士長、副護士長8名。四批隊員中共有黨員(含預備黨員)40名。

援鄂抗疫隊員們在性命攸關的危急時刻,主動請戰,不顧個人安危、逆行湖北,勇敢地走上沒有硝煙的戰場,充分展現了“救死扶傷”的崇高精神,彰顯了二院人尚義擔當的責任和使命,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傑出代表,是全院幹部職工學習的榜樣,是“二院精神”最生動的詮釋!為凝聚力量、堅定信心,傳承和弘揚二院精神,醫院決定在全院範圍內開展向援鄂抗疫醫療隊員學習的活動。

學習援鄂隊員,就要學習他們舍小家顧大家、不計報酬的大局意識和奉獻精神。他們既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為人夫為人妻,他們又是衝鋒在前的戰士。面對疫情,他們有的不忍心告訴家人實情,有的新婚不久就要道別,有的來不及給逝去的親人上墳就匆匆趕回……春節本是團圓之時,他們卻收拾行囊,踏上征程,面對親人的淚水和擁抱,他們堅定的説“如果可以重來,我的選擇亦是如此”。向援鄂隊員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以大局為重,堅守崗位、恪盡職守,將國家利益擺在首位,國有戰,召必回!

學習援鄂隊員,就要學習他們敬佑生命、守護健康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內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我做出了這樣的決定。”“關鍵時刻,黨員就應該衝在前面”“我們90後成長起來了,這是我們的使命。”援鄂隊員中,有臨牀經驗豐富的專家,有黨齡十幾年的老黨員,有援子州隊員,也有90後的年輕醫護人員。他們身上,體現着醫者的初心、黨員的責任、使命的傳承。向援鄂隊員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堅守“救死扶傷”的醫者初心,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員使命,傳承“尚義擔當”的醫者仁心和社會大愛。

學習援鄂隊員,就要學習他們迎難而上、捨生忘死的無畏勇氣和堅定信心。“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鏗鏘誓言,一線寫下的入黨申請,疫情蔓延,在很多人避而不及時,一批批最美“逆行者”卻奔赴湖北。“這次去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歸期未定”,隊員們深知疫情嚴重,前方危險,但他們無怨無悔,義無反顧地衝在戰“疫”最前線。向援鄂隊員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危急時刻,迎難而上,不怕風險,不怕犧牲,無私無畏,構築起守護人民健康的牢固防線。

學習援鄂隊員,就要學習他們敢打必勝、一往無前的堅韌毅力和戰鬥精神。援鄂隊員到達病區後,來不及適應,便開始了高強度的工作。他們幾乎整日整夜奔波,夜以繼日地救治感染病患。為了節省時間,也為了限度節約防護服,他們可以堅持10小時水米不進。為了抵禦寒冷,他們依偎在一起,為了對抗病毒,他們團結在一起,“我們現在多拼一分,對疫情的控制就多一分保障。”他們身上,展示了醫護人員的堅強與偉大。向援鄂隊員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堅持必勝的決心,敢打硬仗、善打硬仗。

全院上下要充分認識學習宣傳援鄂隊員事蹟精神的重要意義,大力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各黨(總)支部要創新學習形式,通過網絡等線上平台,確保將援鄂醫療隊員精神傳達到職工心中;黨員幹部要敢於站出來,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在學習實踐中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全體職工要以大局為重,堅守崗位、恪盡職守,將援鄂隊員的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形,以高昂的鬥志、切實的行動投入到本職工作中,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3

沈寧,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隊長,北京大學國家援鄂醫療隊和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高級專家組成員。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在新冠疫情救援中以身作則,衝鋒在前,深入臨牀一線,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制定包括患者收治及分層救治的流程和方案,協調醫護配合,嚴防院內感染,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率先開展新冠肺炎患者支氣管鏡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檢查。

董錦沛,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代表,1991年生,共產黨員,博士研究生,主治醫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消化內科。20__年2月7日,作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第三批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隊員隨隊出征,馳援武漢。經過60天的奮戰,圓滿完成任務,於4月6日返京。

白衣執甲,逆行而上,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用愛國之志擘刻青春中國,用擔當之勇彰顯命運與共。我們全體北大青年要以援鄂醫療隊為榜樣,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4

——致二十一世紀青少年

親愛的同學們: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你是不是也同我一樣內心略顯惶恐呢?是不是也整日守在微博“陣地”關注着防控一線的最新動態?是不是也痛恨於那位吃出病毒的“毒王”?是不是也感動於防控一線的奉獻故事呢?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在這危難之際,我們除了憤慨吐槽做微博“鍵盤俠”,默默感動為鍾南山爺爺點贊,惶惶終日學不專玩不爽外,還能做點什麼為國分憂呢?在此,我向諸位提出以下三點倡議:

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居家隔離,不為社會添負擔。科學研究已經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存在3到14天潛伏期以及人傳人的傳播途徑,居家隔離無疑是保護自身、保護他人的最佳方式。請我們相信國家的防疫建議,既然我們能抗過非典,就足以證明國家防疫措施的有效性!讓我們做好“宅戴洗”的個人,為社會與國家減少憂患,減輕負擔。

二、抵制熱搜心理,準確識別信息,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細想此次疫情的起因,難道不是因為獵奇心理引起的嗎?若是那位“毒王”管住自己的好奇心,若是武漢漢口海鮮市場未違規售賣野生產品,就不會有如今的疫情蔓延。所以我們必須吸取教訓,不獵奇才能保證自身安全。再者,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假消息層出不窮,總有一些標題黨為了流量,製造一些虛假信息,來留住他的流量,引起我們的恐慌。所以我們一定要關注信息來源,不傳播非官方信息。不要因為信息是熱搜就去輕信,轉發。

三、建設積極心理,懂得自娛自樂,安心於學業。在這人心惶惶之際,保持一顆安定樂觀的心無疑是最重要的事情。打敗人的可能並不是病魔,而是心魔。當你鬱鬱寡歡之時,自身的免疫系統便免不了也隨你的心情而消極一番,病毒便可能趁虛而入。居家隔離的日子裏,我們千萬不能因為疫情負面消息而被打擊到一蹶不振,而應該保持樂觀心態,相信國家。若覺得自己有抑鬱壓抑情緒一定要及時溝通,努力排解,學會自娛自樂,鍛鍊身體。當然,作為學生的我們,更應該重視學業,自覺自律做好功課。向鍾南山以及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學習,心底懷着為自己和中國的明天更好的感情更加勤奮地學習,爭取為國出一份力,作出自己能做到的一份貢獻。

舉國同心,築不敗華夏;舉國同行,渡困苦難關。希望我們二十一世紀青少年能儘自身之力,響應號召,攜手共進,平安渡過疫情。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5

20__年3月1日,經過三週的戰鬥,伴隨着34名治癒患者的出院和76名患者轉入定點醫院,我們正式“休艙”,全員原地待命,準備迎接新的任務。雖然武體方艙醫院只有200張牀,但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治癒率排名武漢市12家方艙醫院之首。

休整期間,臨時黨小組要求我們依然按院感要求約束自我,做好防控工作。是的,我們是一個整體,山西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300名隊員,我們一定要保證“零感染”!都説我們是最美逆行者,只希望陰霾散去,花兒綻放,我們美麗笑臉和温暖的春天一起,早日來到!

青絲立志 勇敢逆行——於欣手記

20__年2月15日上午10:30,天氣依然寒風兮兮,但我的心是熱血沸騰的。寒風中,我親愛的同事和家人陪伴我踏上了援鄂醫療征程。

2月15日凌晨,密切接觸者採樣出任務回來不久,電話那頭又傳來了組建山西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集結的命令。休息片刻後同事們也為我忙碌了起來。晨間,隨着理髮器嗞嗞的振動、隨着青絲的落地,眼淚不禁在眼眶中打轉,雖然失去了長髮,但卻是為我心愛的護理事業做出的奉獻。

上午,我帶着醫院為我準備的醫用防護物資、生活物資及叮嚀來到了機場,片刻的告別就是我出征的號角,在候機廳的宣誓又一次讓我熱血沸騰,豪邁的誓言一直縈繞在我的耳旁。集合的號角吹響,我帶着領導、同事和家人的叮嚀踏上了征途,心中的滋味五味雜陳,每個人眼中都含着不捨得淚水,他們是我最堅強的後盾。為了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暗自心裏為自己加油鼓勁,我會和我們來自三晉大地的近千隊友們一起努力,在這片荊楚大地綻放我們的三晉風采。

隨着飛機的轟鳴,午後我們降落在荊楚大地,這意味着我們的醫療救援工作已經開始。請每一位關心我的人放心,我定會不辱使命,完成好醫療隊交給我的任務。走出航站樓的那一剎那,看着漫天的飛雪和地上沒有結冰的道路,也許這就叫風雨同舟,温暖大地大愛無疆。

記得在一個班上,交班時,同事叮囑我們,有名患者由於隔離時間較長,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有輕生的傾向。我們今天重點的工作就針對她進行了進一步的心理疏導,這個重任落到了我的肩頭,一開始還覺得“輕生”會不會有攻擊傾向?心裏不由得緊張了起來,不過轉念一想,大家都在我身邊,沒什麼好怕的,安心交流以後,我發現這就是人們在無奈之下的衝動結果,經過我耐心的開導以及病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安撫,患者慢慢恢復了信心。

稍作調整後,就進入了我們方艙醫院特有的“方艙時間”。我和來自山大二院同事一起帶着艙友們跳起了手語舞。想想,這手語舞還是我們家小男子漢教我的,沒想到在這裏用上了。而且在這裏手語舞的意義又昇華了。看着這裏大姐姐、小姐姐們都是那麼的積極向上。就連那位“糊塗”病友也加入了我們,為自己加油鼓勁,使得與他們只有一層防護服相隔的我頓時充滿了力量。結束了工作,我把“糊塗”交給了我的同事,一定要讓他慢慢恢復起來,儘快打敗病毒,早日康復。

逆境中的人們總是充滿着力量,聽昨天上班的同事講,我們負責的病區病友們已經成立了臨時的黨支部,並且分工明確。這些挺身而出優秀的黨員們,使我們的工作輕鬆了不少。在這裏我衷心的謝謝他們。在這裏,已經沒有了世俗的爾虞我詐,只留下了人們純潔的心。

家中的牽掛,同事們的叮嚀,領導們的囑咐,使我充滿了力量。我是太原中西醫的一份子,我是援鄂醫療隊的一份子。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加油!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6

20__的春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裏,註定是一個永生難忘的記憶。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讓辭舊迎新的鐘聲更加沉重,人們臉上的那一個個口罩,讓這個春節倍感冷清。

這個冬天,梅花依然寧靜的開放;這個冬天,藍天依舊明淨如洗;這個冬天的武漢卻非常艱難,全國人民卻非常揪心。

與此同時,有一羣人,他們正衝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為身後的億萬中國人築起防護的堡壘,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眠不休,戰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最前沿。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們是新時代的最美先鋒人物,他們是可親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這羣人當中,有一位84歲的老院士,叫鍾南山。17年前,這位老院士奮鬥在抗非的最前線,為抗擊非典立下了汗馬功勞。17年後的今天,他臨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漢的高鐵,再次前往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沒有飛機,他就坐高鐵;沒有坐票,他就買站票。他在高鐵的餐車裏辦公、小憩,讓許多年輕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

86歲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輪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個病人,他説:“我這輩子,就是為了救人”;73歲的李蘭娟教授,知道國家有難,她毫不猶豫前往武漢,堅定地説:“我打算長期待在武漢,與那邊的醫護人員一起奮鬥!”

在這羣人當中,還有無數志願者默默地負重前行,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明白他們是為了誰。他們也許並不富裕,甚至有些貧窮;他們也許並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們也許並不光鮮,甚至有些卑微。他們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樣模糊,但他們的精神在我心中卻是那樣鮮明:不計生死,不求回報,真正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與子偕作,與子偕行。”

這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這世上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只是因為人們需要,才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7

7月22日,甘肅省優秀共產黨員張樹儉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蘭州舉行。張樹儉生前任甘肅省白銀監獄獄政管理科副科長。20xx年5月16日,他在值班期間因腦幹出血,經搶救無效犧牲在工作崗位上,年僅51歲。他參加工作32年來,始終牢記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以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出色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用自己的生命和平凡的堅守詮釋了政法幹警的價值追求,體現了共產黨員“忠誠、乾淨、擔當”的優良品格和職業操守。

甘肅省委、省委政法委書記澤巴足出席了報告會並強調,全省政法系統要深入學習張樹儉同志先進事蹟,堅定理想信念,牢記職責使命,忠誠履職,勇於擔當,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衞士。他要求全省政法機關和廣大政法幹警要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大力宣傳學習張樹儉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牢固樹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政治品格,把使命放在心上、責任扛在肩上,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大政治責任。

張樹儉生前曾先後6次被甘肅省監獄管理局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3次榮立個人三等功,5次被白銀監獄評為“先進工作者”,20xx年至20xx年連續3年被白銀監獄評為“優秀公務員”,20xx年被甘肅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評為“全省特殊人羣服務管理工作先進工作者”,20xx年1月被省監獄管理局評為全省監獄系統“先進工作者”。張樹儉同志因公犧牲後,省司法廳黨委於6月12日追授張樹儉同志為“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6月19日追記個人一等功;並於7月入選20xx年甘肅省“最美人物”;20xx年11月5日被省委追授“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先進事蹟報告團成員有張樹儉同志生前同事、親屬等。甘肅省委政法委員會在蘭成員接見了報告團成員。甘肅省級政法單位和省直機關黨員代表100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8

抗疫前線,醫護人員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為了醫療隊的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保障醫護人員的吃、住、行等後勤工作也尤為重要。

醫療隊駐地酒店離醫院不遠,但無論什麼時間,都有公交車、出租車司機接送隊員們上下班。不論隊員們什麼時候上下班,都不會餓着肚子。早上早起,早餐都已備好;深夜下班回到酒店,也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菜。為了儘量照顧隊員的飲食習慣,每天的菜品都會迎合着隊員們的口味來準備。

在駐地,還有被隊員們親切地稱為“貼心自助小超市”的地方,裏面準備了各種水果、泡麪、零食和飲料。擔心有隊員吃盒飯上火,還備有涼茶和蜂蜜。深受女隊員喜愛的,還有酒店精心準備的銀耳羹。有的隊員胃疼,酒店的廚師大哥便熬粥、煮麪,麪條裏還會加兩個荷包蛋。他説:“只要隊員們想吃,我就煮。”在這裏,毛巾、洗漱用品、常用藥物甚至秋衣秋褲等生活用品也一應俱全。

此外,細心的保障組還會挨個記下隊員的身份證號,早早地計劃着為過生日的隊員準備蛋糕。只要隊員們有需要,保障組都會想盡辦法滿足。隊員們能夠心無旁騖的投入到戰“疫”工作中,離不開他們對抗疫情的決心,更離不開無微不至的後勤保障。

醫療隊員們身在異鄉,卻無時無刻不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武漢,是一座温暖有情的城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封一座城,是他們的姿態;護一國人,也是他們的願望。在疫情面前,愛從來都不會只是一份的孤單,武漢人民與全國各地前來援助的人們一同攜手抗疫。盼望醫療隊員們能夠早日還家,更是武漢和全國人民共同的心願。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9

20xx年4月7日上午,我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師德師風先進事蹟報告會。在樂東中學舉行報告會上,五位師德標兵分別作了《傾情教育,堅守這片藍天》、《愛崗敬業,終身無悔》、《用愛心換取信任》、《春風細雨,大山灑愛心》等報告。五名師德標兵用自己精彩的報告展示着教師的人格魅力,通過自身切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中的小故事,現身説法,為我們上了生動的一節課。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在他們的身上得到詮釋。五位師德標兵典型的故事,平凡中見偉大,簡樸中見真情,體現了他們對教育、對生活、對學生的摯愛,折射出他們高尚的師德。聽了師德標兵們精彩的報告,感動之餘,感觸頗多。通過學習,我對師德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體會。

一、加強學習,充實與完善自我。

社會在發展,知識在更新,知識容量在擴大。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夠不斷充實自己,才能不斷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徑。是啊,一個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藴的教師,根本不可能給學生的生命鋪上一層温暖的、純淨的底色。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説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着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原來的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二、加強師德建設,提高自身素質。

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是關鍵。教師的責任是教育學生,然而學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感染出來的。師者為師亦為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走上三尺講台,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台,為人師表。作為一名教師,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對學生道德紀律的實施需要藉助的是教師的道德權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紀律強權。道德權威來源於教師的師德,教師的人格力量。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有學術上的影響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師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受益終生的。

三、關愛每位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説,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陶行知先生説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想當一名好教師,首先要有愛心,不關愛學生的教師,決不是好教師,學生們也決不會喜歡的。關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付出愛的過程是甜美的,付出愛的道路是艱辛的。我曾為學生不學習而大動肝火;曾為家長不重視學生的教育而傷透腦筋。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温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要做一個學生喜愛的老師,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學生鬧矛盾,我給予合理的處理;學生犯了錯誤,我耐心地進行教育,使學生真正認識到錯誤並及時改正。平時我很我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瞭解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關心學生;對程度、水平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別是差生,給予更多的關心,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盡最大的努力使他們健康成長。

在日常工作中,我要用行動詮釋師德的真正內涵。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用實際行動向優秀教師學習,要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做學生的榜樣,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每一個學生,做一名有愛心、有責任感、無私奉獻精神的教師。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