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

按照要求,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先進事蹟,現將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5篇)

一、學習情況

1、個人學習情況。在鄉黨委的要求以及村黨支部的精心組織下,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精神,深刻地從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談出了自己對學習的認識,通過這次學習,對我開展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變被動主動,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深刻反思和認真領悟,認真做好讀書筆記,認真觀看了楊善洲先進事蹟專題片《大山佐證》,並認真撰寫觀後感。

2、楊善洲生平簡介。1988年4月,楊善洲同志從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後,紮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達5.6萬畝的林場,並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楊善洲同志曾先後被評為省、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老幹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境保護傑出貢獻獎”、“中華環境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楊善洲同志六十年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為民,忘我工作,始終如一地堅守着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了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揮了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以感人的事蹟,集中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品質,樹立了黨員幹部的光輝形象和時代風貌,是共產黨員和老幹部的優秀代表,是“創先爭優”的突出典型,是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

二、學習收穫

(1)通過教育,認識了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意義和重要性。

開展學習楊善洲老書記教育活動,能夠使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羣眾貫徹落實黨的正確的理論、路線、綱領;開展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蹟教育,能夠用廣大黨員的行動來體現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保證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完成黨的執政任務和執政使命。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縣主要領導長達三十餘年,但從未為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轉非”的户口本,沒有給家裏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他常對家裏人説: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政府,縣裏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為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學習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楊善洲同志入黨六十年來,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把“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犧牲一切”作為自己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堅信共產主義,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黨員的風采。

(2)通過對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學習,明確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具體要求。

經過學習和討論,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支書助理的共產黨員在新時期的先進性,一是要立足本質、全心服務。熱愛自己的事業,堅持黨的方向;愛崗敬業,求真務實;紮實工作,爭創一流,把羣眾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二是優質高效,精益求精。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業務能力,爭創一流工作業績。三是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維護民主集中制原則,執行黨組織的決定,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四是不計得失,樂於奉獻。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牢記“兩個務必”,抵制腐敗現象。

(3)學習楊善洲老書記增強了自己的黨性,提高了自己的水平。

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要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就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理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同時還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準則,決定每個人的事業成敗。體現在具體工作實際中,則是牢記宗旨,愛崗敬業。始終保持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實實在在辦好每一件事情。

(4)學習楊善洲同志的愛崗敬業、淡泊名利高貴品質。

做過9年石匠、工農幹部出身的楊善洲,當了保山地委書記,依然保持着淳樸的農民本色。他臉色黝黑,雙手老繭,和農民一起鋤田、栽秧,走家串户體察農民的困苦,給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給困難户力所能及的幫助,下鄉不給農民添負擔。

每次下鄉,他都把鋤頭帶在身邊。他一直認為,與農民羣眾一起勞動是瞭解基層、瞭解農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農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況最真實。在擔任大亮山林場義務承包人的20年間,楊善洲接受的唯一報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補助,1996年,隨着物價上漲,林場將補助標準提高到了100元。20xx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為楊善洲頒發特別貢獻獎,並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今年5月,楊善洲將其中的10萬元捐給了保山一中,6萬元捐給了林場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設。“我只是在盡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着,我就有義務和責任幫羣眾辦實事。”楊善洲説,“實在幹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説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接着幫老百姓辦,共產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通過學習我更加明白了開展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蹟是一種心靈的影響活動,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既然選擇了大學生“村官”這個職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記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斷完善自己。

(5)學習楊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時期,他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退休後把植樹造林作為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又一新起點。出於對他幾十年卓著成績的褒獎和關心,省委曾讓他到昆明居住,併到省人大會工作,但他婉言謝絕,把“我要回家鄉施甸種樹,為家鄉百姓造一片綠”一句話説得鏗鏘有力。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葆鍥而不捨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

通過學習,更加明確了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從工作態度,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做淨化社會風氣的表率。我們要學習楊善洲愛崗敬業,艱苦奮鬥,刻苦學習,不斷創新的工作作風。“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楊善洲的先進事蹟一代,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必須只爭朝夕,從點滴做起,不能好高騖遠,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勤勉敬業。要培養刻苦鑽研、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艱苦崗位鍛鍊意志,承擔挑戰性工作加強業務能力。要保持創新鋭氣,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創新創造。要養成勤學習、多讀書、善探究、愛思索的好習慣,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要自覺向實踐學習,在實踐中更新思維、開闊眼界,在實踐中磨鍊意志、學會忍耐,成長為知識豐富、技能精湛、視野開闊。

總之,學習楊善洲精神就是要始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並自重、自醒、自覺、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正確對待個人得失,不計名利,不圖虛名。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前,湖北五峯縣人大會副主任羅官章在退休第五天就回到了曾經工作的山鄉,他放下一句話:“我以前解決了羣眾的糧袋子,我現在要回去解決羣眾的錢袋子”。如今,80歲的羅官章兑現了當年的承諾。

在羅官章的個人簡歷上,最後一行只有幾個簡單的字:1997年12月至今,退休,務農。

羅官章曾經擔任牛莊黨委書記20xx年。儘管他和同事們一任接着一任幹,海拔1700多米的牛莊鄉仍然是全縣最貧困的鄉鎮。大山深處生長着優質的野生天麻。羅官章退休後的創業夢想,就是想把天麻做成牛莊的產業。但天麻三年才結一次果,沒有根,沒有葉,不好找。

有一次,在鋸菌材時,由於濕滑,羅官章的拇指和食指被瞬間鋸掉,血流如注。十天以後,託着包紮着的左手,這個倔老頭又走進了深山。

經歷三年100多次失敗,羅官章終於培育出了一顆天麻種子。第二年,40多平方米的實驗田收穫了第一批家養天麻,賣出了四萬多塊錢。羅官章毫無保留地把種植天麻的所有經驗都傳授了出去。

羅官章家裏有8畝地的試驗田,20xx年來,他在這片試驗田裏親手種過天麻,種過煙葉,種過白玉春蘿蔔。每一次實驗,他都是為了找出最優秀的高山品種。如今,全鄉年產值超過五億元。

41年間,羅官章一直在五峯縣工作,每到一處,開山闢路,發展生產。

1964年,組織上提拔羅官章擔任公社黨委書記。

每次離開,老百姓都是不捨。

如今,這個“退休、務農”20xx年的老黨員,又看準了發展鄉村旅遊,琢磨起養山雞,養羊,種大蒜。我們問羅老,已經80歲了,還要務農到什麼時候,他回答:到起不來的時候。

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舍小家,為大家,默默為牛莊鄉奉獻自己的汗水與智慧。在外界人眼裏,羅官章這麼做是不值得的,但他們並不知道羅書記的內心世界是多麼的豐富與滿足。我覺得羅官章的精神是偉大的,我要爭取成為像羅官章這樣的人,為羣眾服務,為人民着想。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3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如何在基層做好疫情防控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必須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但是在農村一提到疫情老百姓就不夠重視,不聽勸,出門始終不願意戴口罩,總覺得“非典”都經歷過,還有什麼可怕的?一提到返鄉人員要進行醫學觀察,就陷入了恐慌。所以,做好羣眾的宣傳與疏導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怎麼辦,彆着急,辦法總比困難多,人民羣眾的智慧是無窮盡的。

小喇叭發揮大作用,既保護自己又提高村民知曉率。防控疫情,我們在行動。你瞧,南川區的車載小喇叭發揮大作用啦。“各位村民朋友,在這非常時期,外地回來人員莫亂跑,傳染肺炎不得了,人多莫去湊熱鬧,出門記得戴口罩”,流動車喇叭循環播放,在口罩有限的情況下,既保護了自己,又做到了全方位宣傳。在基層一線,眾多鄉鎮還組織村社幹部、衞生院工作人員、基層民警利用人力手拉音箱循環往復地向羣眾宣傳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知識,提高了村民的知曉率。他們帶頭做好疫情防控,在關鍵時刻為村裏的羣眾扛事”,時刻牢記自己的初心與使命,用接地氣的方式打通疫情防控最後一公里。

眾志成城,齊心協力,依靠人民堅決打好打贏農村疫情防控阻擊戰!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4

回鄉扶貧20xx年“巡山傳藝”富村莊79歲的退休幹部羅官章,擁有60年黨齡,曾在湖北宜昌五峯縣海拔1700多米的牛莊鄉當了20xx年“一把手”。1997年,他從五峯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位置上退休返鄉。返鄉20xx年來,他苦苦探尋產業扶貧“拔窮根”的路子,帶領和指導1500多個農户種煙葉、藥材、蔬菜,累計為當地增收5.1億元。當地人感歎,大家的荷包能鼓起來,羅官章有大半的功勞。20xx年XX月,羅官章榮登“中國好人榜”。(中國文明網)

國人喜歡牛,也特別喜歡這三股“牛勁”:踏踏實實,像老黃牛;開拓進取,像拓荒牛;忠厚待人,像孺子牛。在牛莊鄉義務扶貧的“好乾部”羅官章,就有這樣的令人欽佩的“牛勁”。

踏踏實實,像老黃牛。牛在拉犁的時候,非常賣勁,四隻蹄子深扎泥土,頭部深埋,身子使勁往前衝,拖住犁子完成艱苦勞作。羅官章扶貧,也有這種踏實勁。退休後本可在縣城安度晚年,他卻一頭扎進偏僻窮困的牛莊鄉,和農民一起吃住,不辭勞苦,無怨無悔,一干就是20xx年,用忠誠、知識和實幹引領當地1500多個農户變觀念、學技術、調結構、闖市場,甚至因為搞天麻試驗,被電鋸鋸掉了兩根手指。正是有了這種腳踏實地的精神,他終於為當地農民摸索到了致富路徑。據統計,返鄉20xx年來,他帶領和指導1500多個農户種煙葉、藥材、蔬菜等,累計增收5.1億元。

開拓進取,像拓荒牛。深圳市委大院門前,有一尊拓荒牛雕像,象徵力耕不息、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精神。搞精緻脱貧也要有這種拓荒牛精神:不迷信歷史經驗,不相信既定結論,更相信開拓進取有新路。羅官章不相信本地沒有致富優勢,關鍵在於自己沒有挖掘到;不相信本地羣眾無法脱貧,關鍵在於如何找到好技術。他為此投入了很大精力。比如他親自搞天麻有性繁殖栽培試驗,第一年失敗,第二年失敗,第三年終於成功了。在他的帶領下,牛莊鄉終於形成煙葉、藥材、蔬菜三個支柱產業。他為牛莊鄉闖出一條產業扶貧“拔窮根”的新路。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5

年滿花甲的“縣官”羅官章退休之後,沒有在縣上“發揮餘熱”,也沒在城裏享受清福,而是和老伴帶着行李,悄悄回到海拔1700多米的老家牛莊。在那塊被譽為“宜昌西藏”的深山老林裏,羅老迄今已紮根20xx年。他像燒不盡的“火種”,點燃了鄉親們“挖窮根”的激情,靠“三種”(種藥材、蔬菜、煙葉),讓千餘農户的生活變了樣:荷包有了票子,臉上有了笑容,高山有了樓房,路上有了私車。在牛莊農民的心目中,他是真正的大山英雄,是優秀的共產黨人。

當前,我們黨正在率領億萬人民實施“四個全面戰略”和“五大發展理念”,正在決戰“精準扶貧”。在追求“中國夢”的偉大征途中,本報今起推出關於羅官章的系列報道。這位老黨員的感人事蹟和可貴精神,正是我們實施“精準扶貧”、建設大城的現實引領和精神榜樣。

我們要學習他對黨無限忠誠的可貴品質。入黨60年,羅老雖經歷了無數曲折與坎坷,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和委屈,但他對黨的忠誠和信念始終如初。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他曾在牛莊鄉當過10餘年“一把手”,解決了農民的“糧袋子”,但由於種種原因, 始終沒能解決農民的“錢袋子”。對此,他內心久久不得安寧。他深深地感到,作為在這塊土地上成長起來的共產黨員,這輩子不解決鄉親們的“錢袋子”, 愧對黨組織,愧對鄉親們,“死了也閉不上眼睛”。這就是他毅然回鄉的根本原因,更是他對黨和人民羣眾忠心耿耿的生動體現。

我們要學習他敢於為民謀福祉的擔當精神。羅老退休回鄉已不是“官”而是“民”,手裏也沒有“權”。要幫助解決“錢袋子”,必須引導農民變觀念,學技術,調結構,闖市場。推動這每一條每一項,不僅困難重重,而且還有可能引發各種風險。稍有疏忽或失誤,就會損害鄉親們的切身利益。如果“前怕狼後怕虎”,缺乏敢於擔當精神,羅老絕對不會迎難而上。正是因為敢於負責,他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種為了人民謀福祉而不懼風險的擔當精神,在當下顯得尤為可貴。

我們要學習他渴求現代知識的科學素養。羅老深知,在牛莊這種高山地帶,解決農民的“錢袋子”,靠過去的傳統做法是“此路不通”,更不能“瞎整”,必須帶頭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探索適合高山致富的新路子。於是,他先“更新”自己的腦殼,再給鄉親們當“二傳手”。為了掌握政策科技信息,他年年訂閲多種報刊,堅持“天天讀”,累計記下幾萬字的筆記。為了鑽研新技術,他帶人千里迢迢到陝西、山西“取經”。為了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技術,他“屢敗屢戰”,先後進行百餘次試驗。他不慎鋸掉了兩根手指,也沒有停止探索。正是他這種百折不撓的求知舉動,把新知識、新技術“轉移”到高山,“轉讓”給農民,讓他們品嚐到知識和財富的甜頭。

我們要學習他身先士卒的實幹作風。“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一勤天下無難事”。羅老把自己最喜歡的這幾句話用毛筆寫在大紙上,放在家中最醒目的地方,時時警醒自己,鞭策自己。他説他這一輩子最崇拜的是“實幹家”,最看不起的是“日白佬”。返回老家這些年,無論是春夏,還是秋冬,每次試種藥材、煙葉、蔬菜,他都是手握鋤頭,率先播種,等栽種成功後再向農民推廣。由於長年累月的勞作,他的臉龐被曬成古銅色,雙手磨出厚厚的老繭,手掌糙得像松樹皮。正是他這種身先士卒的實幹作風,影響了鄉親們,帶動了鄉親們,幫民挖掉了窮根,為黨贏得了民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黨實施“四個全面戰略”的首要戰略,舉世矚目。在這場決戰中,需要眾志成城,需要各方參與,更需要羅官章這樣的共產黨人的引領和帶頭。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6

培斌先進事蹟學習心得:心相連、情相依的公僕情

聽説李培斌沒了,龍泉鎮富貴村79歲的窮老太太“哇”的一聲,老淚縱橫,撕心裂肺,像要哭喊出一生的苦楚。這是追記山西省陽高縣龍泉鎮原司法所長李培斌中的一部分,他們只是幹羣關係,卻為啥能讓這位老太太這麼傷心? 他官不大,只是半個芝麻大的副科小官,但在山西陽高縣的老百姓心中卻似山一樣巍峨、厚重,他憑什麼深受人民羣眾的擁護和愛戴?值得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深思。

李培斌作為一名基層司法幹部,司法為民,傳遞正義,調解矛盾,他與羣眾心相連、情相依,真正做到了一心為民、權為民用,因此深受人民羣眾擁護和愛戴。中央組織部追授李培斌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名符其實,他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先進代表,是羣眾心目中的好黨員、好乾部。他始終把黨的事業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基層司法調解崗位上,用心維護着基層黨員幹部的形象,贏得了羣眾的信任。

今天,我們學習他的事蹟,他的精神,就要不斷強化進取意識。大力弘揚“不甘落後、敢為人先、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就像李培斌説的“面對黨和人民對我的褒揚,很多時候我確實感到了惶恐不安,消除惶恐不安心理的唯一辦法,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努力,努力,再努力!找準工作的切入點、關鍵點和突破點,大膽試、大膽闖,不斷創造工作新特色,打造工作新亮點,努力在工作中爭創一流。不斷強化擔當意識。始終堅持“問題面前不迴避、壓力面前不躲閃、困難面前不推脱”,以快節奏、高效率做好各項工作。不斷強化自律意識。嚴格按照“三嚴三實”要求,發揚優良傳統作風,祛除浮華浮躁,保持平常心、平和心,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做到慎獨、慎微。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在其位,謀其政”,作為一名幹部,系職責所在,在其工作崗位的時間是有限的,在位一天,應盡一天的責,做出一天的成績。在工作中,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忠誠履職,發揚螺絲釘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像李培斌説的那樣“責任重於泰山,使命重於生命,俯首甘為孺子牛是我唯一的選擇。”

李培斌,他人走了,但他的精神永遠傳承。他官不大,但他的為民情懷受人敬重。他為我們樹立了榜樣,為新時期的黨員幹部們樹立了一面旗,相信在他精神的激勵下,我們的廣大黨員幹部會積極主動作為,克難攻堅,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會早日實現。

2019精選學習李培斌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範文四

近日,中國共產黨中央組織部決定追授李培斌同志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稱號。2019年10月15日,李培斌同志因連續工作,勞累過度,突發心肌梗塞不幸去世,年僅50歲。各大官媒爭相報道,舉國上下掀起學習李培斌先進事蹟的熱潮。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李培斌走了,卻還活着,留下的是讓百姓稱讚,讓黨和人民引以為豪的精神財富。李培斌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黨和人民,始終把黨和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在基層司法調解崗位一線,用心維護着基層黨員幹部的形象,贏得了羣眾的信任。30多年來,他先後成功調解矛盾糾紛數千起,化解羣體性事件上百起,教育60多名刑釋解教人員迷途知返,挽救了50多個瀕臨破裂的家庭,被當地羣眾親切地稱為"李司法".無時無刻無不用行動詮釋了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羣眾的責任與擔當,是人民愛戴的好乾部。廣大黨員幹部應以李培斌同志為楷模,學習他愛崗敬業,熱心為名,勤政奉公,廉潔自律的好品質。做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四有好乾部。

"廉潔乃幹部之魂,勤政乃公僕之本,不勤無以成事業,不廉難以聚人心".判斷好乾部的標準就得看勤廉與否。"三嚴三實"也好,《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也好,還有中國共產黨中央諸多規範黨員幹部的文件和口號等,無不是為了規範黨員幹部勤政廉政。

勤政成事業 當下一些幹部以"要求嚴了"為藉口,宣稱"幹事就難免犯錯,不幹事就不會違規"抱着"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心態,為官不為,當太平官。縱觀李培斌一生,在基層一干幹一輩子,心繫羣眾,心懷羣眾利益無小事,熱心為民,勤勤懇懇,鞠躬盡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真正把羣眾惦記在心裏。歷經三十多年風風雨雨,勤政奉公,用生命和無數榮譽證書詮釋着做一名好黨員好乾部勤政奉公必不可少。廣大黨員幹部應學習李培斌同志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勵精圖治熱心為民辦事的精神,黨會表揚你,人民會感謝你。

廉潔聚人心 結婚30年,租房26年,前後搬家6次,新修好的三間平房住了不到3年,至今仍欠外債7萬元。一連串的數字折射出的是他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純潔的黨性。儘管家庭負擔重然而工作熱情不減,兢兢業業為民謀福祉,收穫的是一片讚美,收穫的是人心、收穫的是人民對黨信任,他的一生沒有辜負黨和人民。廉潔自律既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又是一個終身的課題,是黨員幹部的立身之本、處事之道和為政之要。為官者要守得住小節,小節不小,只有守得住小節才能在大節上不犯錯,破壞一次規矩就會留下一個污點,謀一次私利就會失去一片民心。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李培斌同志淡泊名利,規規矩矩,清清白白的做人做事,時刻謹記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不能濫用,要時刻把好思想總開關,用三嚴三實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自警、自省、自勵。

學習李培斌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做"四有"幹部

中國共產黨中央組織部日前決定,追授李培斌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基層黨員幹部向李培斌同志學習。

向李培斌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心中有黨守忠魂。學習他作為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先進代表,始終把黨的事業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用心維護基層黨員幹部的形象;學習他對黨忠誠、牢記使命的政治品格,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險阻,都能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家園,率先垂範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旗幟鮮明的宣揚黨的主張,帶頭把黨和政府的決策部署轉化為共識,不斷凝聚起維護黨和人民事業健康發展的正能量。

向李培斌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心中有民當公僕。學習他作為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先進代表,始終做到在感情上貼近羣眾、在作風上深入羣眾、在工作上着眼羣眾,把羣眾裝在心中,時時處處關心羣眾疾苦,千方百計幫助羣眾解決困難,及時把黨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羣眾心坎上;學習他一心為民、心繫羣眾的公僕情懷,用真情真愛踐行黨的宗旨、贏得羣眾信任,用實際行動密切黨和羣眾的血肉聯繫,讓羣眾實實在在感受到黨和國家的工作成效,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向李培斌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心中有責敢擔當。學習他作為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先進代表,始終樹立起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恪盡職守,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的擔當精神;學習他立足本職崗位,認真履職盡責,在敢於擔當中歷練提高、在真抓實幹中建功立業,把每一項細微而又重要的小事抓好抓緊抓出成效,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業績。

向李培斌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心中有戒知敬畏。學習他作為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先進代表,始終正確看待名與利、得與失、權與責,對自己的地位、利益看得很淡,從未向組織提過個人要求,坦坦蕩蕩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始終保持一身正氣、清正廉潔;學習他淡泊名利、嚴於律己的道德情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守紀律、講規矩,甘於清貧、無私奉獻,自覺做到敬畏人民、敬畏法紀、敬畏權力。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7

3月21日上午,五峯土家族自治縣牛莊鄉沙河村黨支部書記姚建剛開着小轎車,再次來到牛莊村向羅老“取經問計”。

姚建剛要找的“羅老”,就是退休縣官羅官章。聽完沙河村計劃建生漆基地的設想後,他拉着姚建剛的手建議:“搞產業要注意保護山林,抓緊多栽樹。”

羅官章今年79歲,擁有60年黨齡,曾在海拔1700多米的牛莊鄉當了20xx年“一把手”。當年,他帶領羣眾開山劈路,“劃旱船修電站”,創造了聞名全省的 “牛莊精神”,獲得省勞模稱號。1997年,他從縣人大會副主任位置上退休。

“在任上的那些年,我們解決了鄉親們的‘糧袋子’,始終沒有解決鄉親們的‘錢袋子’。老百姓吃飽了,荷包是癟的”。多年來,羅官章始終對鄉親們有種“虧欠”感。

“不讓鄉親們的荷包裏有錢,死了也閉不上眼”。退休後,羅官章放着縣城房子不住,毅然返回老家住木板房,引導農民轉觀念、學技術、闖市場、調結構,先後嘗試了10多種藥材、煙葉和蔬菜的種植。經過鄉里推廣,最終形成了煙葉、藥材、蔬菜三個支柱產業。九里坪村農民楊緒超三兄弟,住的是茅草屋,輪着穿一雙破球鞋。1999年初,羅官章登門動員他們種天麻,幫助貸款3000元,並免費提供部分菌種和技術指導。當年,三兄弟淨賺1萬多元,將茅草房換成7間磚瓦房。8年後,楊緒超又建新房,還買了電視、冰櫃、太陽能熱水器等。據統計,20xx年間,跟着羅官章種煙葉、藥材、蔬菜的1500多個農户,累計增收5.1億元。

牛莊鄉原副鄉長李思達感歎道:“老百姓的荷包能鼓起來,羅老有大半的功勞”。

天麻是牛莊鄉的傳統名貴中藥材。為了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技術,羅官章帶領村民到陝西、山西等地學習取經,並帶頭做試驗。有一次切割菌材時,因雜木突然扭滑,他的兩個手指被鋸掉。然而,他僅住院10多天就跑回家,繼續堆培菌材。歷經100多次試驗,他終於在五峯率先攻克了天麻有性繁殖技術。與傳統栽培法相比,新技術不僅省工省時增產1 倍多,還解決了品種退化問題。經過推廣,全鄉天麻種植從20xx年前的220平方米發展到去年的1.68萬多平方米,共增收1.8億元。

回鄉至今,羅官章不顧年邁和身患多種疾病,痴情“巡山傳藝”,始終都在為鄉親們“脱(窮)帽子”奔波。牛莊村村民朱坤感歎:“是羅老那雙像松樹皮樣的雙手,幫助我們搬走了貧困這座大山。”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8

中共中央組織部日前決定,追授山西省陽高縣龍泉鎮司法所所長、陽高縣信訪服務中心主任李培斌同志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李培斌同志是xx大黨代表,是羣眾心目中的好黨員、好乾部。他始終把黨的事業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基層司法調解崗位上,用心維護着基層黨員幹部的形象,贏得了羣眾的信任。我們要以李培斌同志為榜樣,做優秀共產黨員。

一要學習他對黨忠誠、牢記使命。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首先就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真正做到對黨的基本路線思想上堅信不疑、政治上堅定不移、行動上堅決貫徹。李培斌同志正是因為對黨有着堅定得理想信念,時刻想着自己是黨的人,始終把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忘我奉獻地工作,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

二要學習他一心為民、心繫羣眾。心繫羣眾魚得水,背離羣眾樹斷根。作為黨員幹部,只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有秉持着一顆為民服務之心,事事處處從羣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察民情、解民憂,真正多做解決羣眾問題的事,做對羣眾有益的事,才能成為人民羣眾擁護和支持的好乾部。李培斌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先後成功調解矛盾糾紛數千起,化解羣體性事件上百起,教育60多名刑釋解教人員迷途知返,挽救了50多個瀕臨破裂的家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羣眾的信任和支持。

三要學習他淡泊名利、嚴於律己。作為黨員幹部,應增強自律意識,弘揚清正之風,恪守廉潔底線,以自身的高標準、嚴要求樹立起自身良好形象。李培斌同志對調解工作十分上心,對羣眾利益十分關心,對自己的地位、利益卻看得很淡,從未向組織提過個人要求,坦坦蕩蕩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始終保持一身正氣、清正廉潔。作為共產黨員,我們要向李培斌同志一樣,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淡泊之心對待個人名利和權位,以敬畏之心對待肩負的職責和人民的事業,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鍊。

時代的藍圖已然描繪,前進的號角催人奮進。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道路上,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應該以自覺以李培斌同志為榜樣,以實際行動擔起時代的責任,不負時代賦予的使命。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9

鍾南山193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呼吸內科專家。

20__年,作為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在SARS(中國大陸地區民間通稱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時期,鍾南山不但始終在醫療最前線救死扶傷,還積極奔赴各疫區指導開展醫療工作,倡導與國際衞生組織之間的密切合作。

因功勛卓著,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時被廣東省榮記特等功,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稱號。

擴展資料:

鍾南山出生於醫學世家;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20__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__年10月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__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鍾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範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症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鍾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範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症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並首次證實了隱匿型哮喘的存在。

他所領導的研究所對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診斷成功率達85%,重症監護室搶救成功率達91%。

20__年抗擊“非典”中,鍾南山不顧生命危險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區指導醫療救治工作,倡導與國際衞生組織合作,主持制定我國“非典”等急性傳染病診治指南,為戰勝“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貢獻。

主動承擔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眾普及衞生知識,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公共衞生應急體系建設,為奪取應對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20__年,鍾南山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榮譽稱號。20__年,鍾南山再次被評為中國全國先進工作者(即全國勞模)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__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鍾南山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推動者”。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眾所周知,組工幹部肯幹、狠幹、苦幹,是一羣“風裏雨裏,我們都在辦公室裏”,全年無休,二十四小時在線的公務猿,他們責任大、工作重,在組織建設、人才管理的工作中,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很多人白加黑、5+2的高強度工作,有病不能適時治療,有飯不能按時吃,身體在慢慢的透支,從來只把“因為連續加班突發疾病身亡”的新聞而嗤之以鼻的我在聽到武漢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楊漢軍的事蹟後,卻默然無語,作為一名基層黨建工作者,我理解並尊敬他。

你是否看過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是否為國家的強盛變化由衷的自豪,在繁盛強大的背後,在於千千萬萬人的不懈努力,楊漢軍部長,為引進人才,10天行程1.8萬公里,行程包括波蘭、以色列、俄羅斯三國,不停的在倒時差的過程中,換位思考,如果是你不累麼?累!但是這是責任,這是一種信念,為國家引進人才,壯大我華夏的一道坎,這是一種奉獻,古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到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奉獻,現有楊漢軍同志“不做太平官,挺身當闖將”是奉獻。

共產黨員身上,似乎有一種力量,努力造福羣眾,實踐人生價值,什麼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天:連軸轉後暈倒在辦公室,通過工作造福人類就是他的人生意義,楊漢軍同志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所忠誠的事業,他深知為國家、為黨、為羣眾所做的一切是身為黨員的責任;他敢為民做事,敢擔負起為民謀福的重任。他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才叫責任,什麼才叫擔當。

覺得累的時候,覺得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想想自己的理想,想想肩上的責任,我要學習楊漢軍同志,愛崗敬業,艱苦奮鬥、清正廉潔的高尚品德,把楊漢軍同志作為一面鏡子,嚴格要求自己,切實做到紮根基層,盡職盡責,任勞任怨,要樹立當幹部幹事是硬道理的思想,恪盡職守、勇於負責,傾心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要專注投入,不懈進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樂觀向上,頑強拼搏,不浮躁,不懈怠,不消沉,努力在平凡的崗位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自啟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某某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全力以赴,認真落實上級部署要求,立即進入戰鬥狀態,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建立“2+4+1”管控體系,完善工作措施,依託信息平台開展線上線下聯防聯控,堅持壓實責任、嚴防死守,共同築牢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打造“排頭兵”,積小優為全優。一是完善組織架構。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和工作領導小組,優化了某某個小組分工。二是堅持黨建引領。劃分某某個黨員責任區,成立“戰地支部”_個、黨員突擊隊_個,動員轄區黨員、社會志願某某餘人積極參與防疫一線,營造爭當“抗疫衞士”的氛圍,讓黨旗飄揚在戰“疫”最前沿。三是落實專班機制。抽調某某餘名核心骨幹,成立高新園區、薄弱社區、企業復工等工作專班,瞄準最艱苦、最困難的“山頭”開展攻堅,及時補齊短板軟肋。

築牢“防火牆”,積小穩為大穩。一是嚴防交通“關口”。聯合衞生院、公安、交警在海灣大橋出口設置24小時監測點,勸返外來車輛,檢查外地車輛某某餘輛,檢測體温某某萬餘人次。二是捋順社區“卡口”。堅持“既防病毒又便利生活”理念,緊盯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創建社區“陽光卡口”某某個,開展規範化管控,確保防疫、生活兩不誤。三是管好企業“門口”。摸排轄區某某家企業、某某處工地,對某某名職工規範建檔。對復工企業、工地開展督查,規範隔離區設置、人員車輛管控,開展廠區衞生清潔和消殺作業,切斷傳播途徑。

織密“防護網”,積跬步至千里。一是完善網格力量。依託某某個網格,某某餘名網格員,對轄區內社區、企業、建築工地等場所的外地返青人員進行了_次全面摸排。二是全時全域巡防。堅持“設卡+24小時巡查”結合,引入安保託管,突出老舊無物業小區重點,對開放式樓座進行全面管控,全面排查轄區_處老舊、零星小區某某户共某某人,消除管控死角。三是開展環衞消殺。累計出動人員_萬餘人次,每日對轄區某某個廣場、集市進行清理,清運垃圾某某噸。對某某處公共場所開展消殺作業某某萬平米。

打造“平安符”,積小安為大安。一是宣傳防控知識。共發放《致_居民的一封信》、《防控明白紙》_萬餘份,印發《防控知識手冊》1萬餘冊,懸掛“陽光戰疫”標語橫幅某某餘條,發佈媒體信息某某餘篇。二是助力安全生產。探索引入“健康雲系統”管理,對復工企業職工體温監測情況進行數字化管理,用“技防”助力“人防”。大力宣傳市中小企業保經營穩發展18條政策,積極為復工企業排憂解難,搞好服務保障。三是補充防護物資。設置專項資金,多渠道爭取貨源,及時儲備發放口罩、消毒液、測温儀等基本防疫物資。累計發放口罩某某萬個,消毒液某某餘桶,防護服某某件,防護面罩某某件,紅外測温計某某個,防護手套某某餘副等物資。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某某市某某國中現有在職教師某某人,其中某某歲以上某某人,佔總數的近40%。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們發揮閲歷多、經驗足優勢,關鍵時刻有靜氣、預判準、穩得住,像大船上的“壓艙石”一樣,確保了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底氣和穩定性。

每臨大事有靜氣

在疫情蔓延初期,正是春節前後,忙了一個學期,老師們剛放鬆下來,接到相關通知後,大家不知怎麼辦,甚至有些心慌緊張。正是老教師的積極參與,沉着應對,促使學校在最短的時間裏,帶領某某多名師生迅速鋪開了抗“疫”工作。

某某,某某歲,中共黨員,某某主任。根據自己幾十年工作經驗,第一時間擬定了可行性工作預案,並向學校層面率先報告請示,打響了學校抗“疫”第一槍,為學校決策提供了參考、贏得了先機。在各項工作展開後,他親自負責“日報告、零報告”,和某某位班主任把最基礎的工作抓實抓牢,每天早早地向上級部門報告。

像某某主任一樣,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老教師們總是挺身而出、建言獻策,協助學校長遠謀劃、穩紮穩打,才有了學校工作的行穩致遠。

懷揣夢想正青春

説是老教師隊伍,其實一點也不“老”。他們雖大都50多歲,有的本學期退休,但那只是年齡上的,他們依舊初心如磐,對孩子們愛得一往情深,他們正青春。

某某,某某歲,中共黨員,語文教師。他説:“我很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能帶孩子上課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每一堂課都倍加珍惜,要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把所學所悟毫無保留地教給孩子們。”他不是説説而已,在延期開學網上授課中,他虛心向青年教師請教,一點一點克服信息技術困難,像青年教師一樣工作,一筆一劃批改作業,圈圈點點全都是愛。

還有某某老師,學期結束就要正式退休了,但她仍舊帶着三個班的政治課,還有某某老師、某某老師、某某老師等等。無論何時,他們堅守夢想,潛心教書育人,他們的青春正在孩子們身上延續燃燒。

像土地一樣奉獻

這些老教師多數是上世紀60年代初期出生,他們經歷過艱苦生活的洗禮。在工作崗位上,吃苦耐勞,兢兢業業;在疫情面前,堅定有力,不屈不撓。

在具體工作中,值班,包靠學生,消毒殺菌,上網課……老教師們樣樣不落後。他們用實際行動,為所有教師做出了榜樣。他們用自身精神,塑造了校園的基因和魂魄。在抗“疫”中發展,在困難中強大,愈挫愈勇、永不言棄。

他們像土地一樣,四時無言,滋養着一代一代莘莘學子,給予孩子們力量和信仰,為孩子們插上奔向星辰和大海的翅膀。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17載,兩次關乎生死的重大疫情,20__年是他,20__年為什麼還是他?總結起來,讓鍾南山院士始終如一的是這四大特質:有本事,講真話,敢擔當,醫天下。我們在書裏首次公開的20年前的院士自述中,可以看到這些特質。

鍾院士是一段跨越17年的傳奇,讓我們記住這位不老的民族英雄,這位抗疫戰士的青春之路。

最美逆行,不怕犧牲

他建議公眾 “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自己卻做了“逆行者”,義無反顧趕往武漢防疫第一線,滿滿的行程安排,風塵僕僕。

他兩鬢斑白,滿臉皺紋,雖已高壽,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們。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盡頭,也不忘散發餘熱。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災區,帶領醫護人員,與病毒做抗爭,與死神爭分奪秒,毫不客氣地在他的鐮刀下搶走一個個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險親自拯救重危病人。他的話猶如定海神針,讓中國成千上萬的人民看到了戰勝病毒的希望。

堅持真理,敢説真話

20__年,鍾南山堅持己見,發表不同於其他專家的觀點,最後被採納。

會後,有朋友悄悄問他:“你就不怕判斷失誤嗎?有一點點不妥,都會影響院士的聲譽。”鍾南山平靜地説:“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則受害的將是患者。”

武漢不收淚,我們不後退

鍾南山院士説,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此話不無道理。武昌首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自此,武漢就成為了英雄城。本次疫情,武漢封一座城,護一國人,這種“壯士斷臂”,必然也會意味着犧牲。對此,我們不能旁觀,全國上下都在援助,武漢不收淚,我們不後退,湖北不晴空,我們繼續衝。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俗話説:家和萬事興。在__,提起村民__一家,那是人人羨慕的和諧幸福之家。__上有兩位老人,下有一個10歲的兒子,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心善德美,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評。

熱愛家鄉、積極行善、團結鄰里

__,一個有着幾百年歷史的小村莊,鬱鬱葱葱的百年古樟羣是那麼有活力,彎彎曲曲的河水是那麼清澈。每天傍晚,走進__散步的人絡繹不絕,大家都説這邊環境好,特別是去年裝了路燈之後,大家出行更加方便、更加安全了。説起這20多盞路燈,村民都説得感謝__幾個人。因為這些路燈是__和幾個在外創業的__人共同出資安裝的。亮化了村莊,__又開始了對環境的整治。春節期間,鄉親們都在家,__發出倡議,組織村民開展義務勞動,清掃道路,清理水溝……大家齊心協力,__的面貌煥然一新。

在__眼裏,__就是一個大家庭,__的村民都是這個大家庭裏的兄弟姐妹,誰有困難都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同村的毛阿才受傷癱瘓在家,這個家的處境甚是困難,__很是關心。他向其他人倡議,對毛阿才進行幫助,並多次向政府提議,希望更多人和他一起關心和幫助這個家庭。他常説:“一個人自己家鄉都不熱愛,談什麼愛國?”他也在通過這些實實在在的“小”事踐行着她的愛家鄉行動。他的這些“小事”漸漸的温暖着村民的心。如今,在他的感染下,__村鄰里之間和睦相處,互相幫助,民風不斷改善,村民團結如兄弟姐妹。

孝親愛子、夫妻互助、家庭和諧

__的爺爺奶奶今年已經八十八歲高齡,老人的衣、食、住、行都讓__家人牽掛和關心。他們深知: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儘管夫妻兩人工作忙,但對二老的孝心從未減少過一點。他們惦記着老人的生日、關心老人的身體。有好吃的,他們首先給老人送去;天冷了,及時地給老人添衣加被,每年都會為爺爺奶奶添置新衣。只要是爺爺奶奶的事,無論是大事小事,他都仔細細心地對待。他對二老的關懷可謂無微不致。

__年12月,__母親突發腦溢血,病情十分嚴重,__主動挑起重擔,跑前跑後,聯繫省裏專家,籌備醫藥費,安排治療事宜,和妻子輪流“值夜班”……兩夫妻忙前忙後,整整忙了一個多月。即使兩夫妻身心俱疲,瘦了一圈,但他們不僅沒有半句怨言,還笑着安慰母親:“媽媽,您不用擔心,就是之前您太辛苦了,現在您就好好休息,是您享福的時候了。”在家人的悉心照顧下,母親恢復了健康。

俗語云:“十對婆媳九不和”,都説婆媳關係最難處,然而10多年來,在__家裏,婆媳之間沒有鬥過一句嘴,沒有紅過一次臉。婆媳二人經常一起逛街,一起散步,融洽得像母女。__的父母都是農民,沒有什麼收入,家庭的開支全由小夫妻倆支出,他們從無怨言。他們不僅照顧父母的生活起居,還關注他們的精神需求。對於農村的老人來説,旅遊是比較奢侈的事,但__知道父親愛好,夫妻倆人就妥善地安排父母去北京、海南等地旅遊,有空的時候,小夫妻倆還會陪同着老人去。現在,老兩口逢人就説:“有這樣的兒子、兒媳,我們感到太幸福太知足了。”

牽手相伴11個春夏秋冬,夫妻倆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困難,他們互相理解、支持,他們用自己的真誠、善良和孝心換來了家庭的美滿、幸福。__一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簡單平凡卻和諧幸福的深刻內涵。__年4月榮獲__市“十佳”平安家庭榮譽稱號。

簡單的生活最美,和諧的生活最幸福!這就是____一家簡單和諧幸福的家庭故事。

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鍾南山, 中國工程院院士,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他既是一名 可親、可敬、可愛、可信的醫學專家,又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為祖國爭一口氣

在旁人看來, 抗擊非典是鍾南山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戰。 但鍾南山不這麼認為, 他坦言遇到 的最大挑戰是早年留學英倫時的求學生涯。

1979 年鍾南山考取公派留學資格,前往英國倫敦愛丁堡大學進修。但英國法律不承認中國 醫生的資格, 導師不信任鍾南山, 把 2年的留學時間限制為 8個月,鍾南山暗下決心為祖國 爭口氣。 他拼命工作, 取得了 6 項重要成果, 完成了 7篇學術論文,其中有 4 篇分別在英國 醫學研究學會、麻醉學會和糖尿病學會上發表。 他的勤奮和才幹, 徹底改變了外國同行對中 國醫生的看法,贏得了他們的尊重和信任。英國倫敦大學聖 巴弗勒姆學院和墨西哥國際變

態反應學會分別授予他 “榮譽學者 ”和“榮譽會員 ”稱號。當他完成 2 年的學習後,愛丁堡大學 和導師弗蘭裏教授一再盛情挽留。但鍾南山回國報效的決心已定, 他説:“是祖國送我來的, 祖國正需要我,我的事業在中國! ”

為黨工作高於生命

20__年我國局部地區發生 SARS疫情,國外一小撮別有用心的勢力藉機醜化中國。 鍾南山作

為防治SARS的權威專家,利用經常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的機會,實事求是地告訴各國的專 家學者在中國發生的SARS事件,中國政府和人民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績。 5月28日,鍾

南山應邀在全美胸肺學會(ATS上作了《中國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徵( SARS發病情況及治療》的專題學術報告,他專業、開放、實事求是的態度,有理有利有節的辯論風格,引起美 國主流媒體的關注。著名的 CNN電視台在《今日美國》中評論中國大陸的SARS發病率已

經明顯下降,令人鼓舞”。鍾南山的努力,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國外勢力借 SARS事件醜化中國 的“話語壟斷”企圖,使國際社會對中國疫情有了一個客觀公正的認識。

那段時間,鍾南山既要在臨牀一線救治 SARS患者,又要協調各地的防治工作,極少休息,

身體很疲憊。老伴經常勸他少外出、多休息,甚至為此朝他發脾氣。但鍾南山停不下來,因 為他把自己為祖國服務、為黨工作的有限時間,看得比健康、比生命更寶貴!看病“三個一樣 ”

説起鍾南山,廣州市郵政局女工阿瓊總是很動情。 她説: 假如不是遇上鍾院長,自己就沒命 了。8年前,阿瓊反覆咳嗽、氣喘,吃了很多藥也不行,病越來越重,後來慕名找到了鍾南 山。根據阿瓊的病史和症狀,鍾南山給她做了哮喘檢查,結果呈陽性,一般而言,診斷應該已經明確, 剩下的就是對症下藥了。 而鍾南山卻不放心, 繼續細心地觀察了一段時間, 終於 從一個細微的症狀裏發現了新問題, 懷疑是氣管腫瘤。 為確診,鍾南山親自為她做了支氣管 纖維鏡檢查。病情得到證實後,鍾南山又親自安排了醫生手術,術中一看,好險,那隱蔽得 很好的腫瘤竟已堵住氣管的五分之四, 什麼時候堵滿了,阿瓊什麼時候就沒了。 阿瓊深情地 説: “鍾教授的過人之處豈止在於他的醫術,他對病人的高度責任心和對病人的愛心,同樣 常人難及。 ”

對個別醫生索取紅包禮物的行為,鍾南山深惡痛絕, “醫生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不能有任

何折扣,你選擇了這個職業,就必須具備這個品德。 ”在鍾南山身邊工作的人員都知道他有

一句名言: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他還有著名的 “三個一樣 ”——高幹、平民,有錢、無

錢,城市、農村,一樣的熱情耐心,一樣的無微不至,一樣的負責到底。他是這樣説的,也 是這樣做的。現在, “三個一樣 ”成了所內醫務人員的共同追求。

科學不能明哲保身

鍾南山是一個求實嚴謹的科學工作者。 早在留學英國的時候, 他決定開展關於吸煙與健康問 題的研究。 為了取得可靠的資料,他讓皇家醫院的同事向他體內輸入一氧化碳, 同時不斷抽 血檢驗。當一氧化碳濃度在血液中達到 15%時,同行們都不約而同地叫嚷: “太危險了,趕

快停止! ”但他認為這樣還達不到實驗設計要求,咬牙堅持到血紅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達 到 22%才停止。實驗最終取得了滿意效果,但鍾南山卻幾乎暈倒。要知道,這相當於正常人 連續吸 60 多支香煙,還要加上抽 800cc 的鮮血。

在20__年抗擊SARS戰鬥中鍾南山更是這樣。他堅持實事求是,不畏權威 ,勇敢地對衣原體

之説 ”提出質疑,促成廣東省決策層堅持和加強了原來的防治措施,這也是廣東省取得 SARS

患者病死率最低、 治癒率最高的很重要的原因。 充分表現出了一個科學家應有的良知和勇氣。 人要活在理想中

鍾南山很喜歡中學老師的一句教導: “人不只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理想中。 ”他經常跟身邊的人強調,一個人的理想信念最重要,它是精神的靈魂和支柱。

從醫以來 ,鍾南山先後取得了國家、省市各級科研成果 20 多項,其中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一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三等獎一項,在國內外醫學雜誌發表論文 70 多篇。

他是近十幾年來推動我國呼吸疾病科研和臨牀事業走向世界前列的傑出領頭人之一。 他和他

的同行們在這個專業的突出貢獻, 奠定了我國呼吸疾病某些項目的研究水平在亞太地區的領 先地位。用 “著述等身 ”、“聲名顯赫”來形容鍾南山的成就一點也不為過。但這位 68 歲的老 人,他仍然對事業保持着熾熱的追求,在科學的殿堂堅持創新、永不停步。 這種性格也深深

地感染了他周圍的人, 薰陶出了一個勇於奉獻、 蓬勃向上的羣體, 使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 為了國內矚目的學術陣地——國家重點學科、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國家臨牀藥理基地、博士 學位授予點。

多年來,鍾南山 “奉獻、開拓、實幹、合羣 ”的精神被同志們親切地譽為 “南山風格 ”。 1997 年 1 月 15 日,中共廣州市委授予他 “模範共產黨員”的稱號。廣東省衞生廳也專門行文,要 求全省醫療戰線的同志學習 “南山風格”。20__年6月19日,因在抗擊非典戰鬥中表現卓越,他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唯一的特等功。 20__ 年 4 月 8 日,又被授予國內衞生系統的最高 榮譽稱號 ——白求恩獎章。